第2章连锁经营起源与展望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35
中国连锁起源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商业传统。
连锁经营作为商业模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探讨中国连锁起源的渊源,并剖析中国连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连锁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坊市”时代。
在古代的中国,城市中经常出现一些有特色的商铺或市场,这些商铺或市场通常以同一行业为主题,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连锁形态经营。
例如,在唐代,古都长安拥有众多的街市,其中以连着几十家同类商品店铺的“墟市”最为典型。
这种市场上的商铺通常形成一个以一种或若干种有特色的商品为主题的连锁经营体系。
这种形式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为后来中国连锁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国连锁业的真正兴起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予了中国连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水平的提高,连锁经营在各个行业都迅速崛起。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这为连锁经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连锁经营可以获得规模效益,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利润率,这也成为吸引中国企业家发展连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连锁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知名连锁品牌。
例如,在快餐连锁行业,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连锁巨头早已成为中国人熟悉的品牌;而华莱士、呷哺呷哺等本土知名品牌也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在服装行业,安踏、特步等运动品牌以及玛咖、佟大为等时尚品牌也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
另外,在超市零售业,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连锁巨头也在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
然而,中国连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各个行业的连锁品牌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成为了连锁企业需思考的问题之一。
其次,管理问题成为制约连锁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企业在扩张快速但在管理上相对薄弱,一些连锁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着人力、物流、供应链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强管理能力和技术支撑。
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小知识1发源地连锁经营的发源地是美国,在美国内战之前,连锁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连锁商店首先出现在大零售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那些行业和部门,如杂货业、药品业和家具业,没有进入纺织业。
在地区分布上,连锁商店大多分布在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在大城市的中心和乡村地区极少。
而且,在开始的时候,连锁商店几乎全是地区性的。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它一直都没有成为美国的重要零售机构。
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其经营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并且马上同其他大零售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连锁经营已经发展到遍布各地,并且有了很高的发展效率,成为成长最快的销售商,并正在成为美国标准的大零售机构。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连锁商店的发展一度受到阻碍,发展速度停滞。
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是连锁商店迅速发展起来的转折点。
•发源地2初具规模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是1859 年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
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便已发展到了26家正规连锁店。
全部集中在百老汇大街和华尔街一带,全部经销茶叶。
1869 年该公司更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 ),并开始把它的连锁商店延伸到东北部,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
至U 1880 年已经发展了100多家分店,经营地区从圣保罗、明尼苏达到诺福克、弗吉尼亚。
1900 年前,该公司经营的地区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整个大陆,经营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茶叶,还经营包括了咖啡、可可茶、糖、各种浓缩汁和发酵粉的商品,销售额达到了560万美元。
在以后的10年,它有了更大的成长。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的经营方式是连锁经营在杂货业的小试牛刀,它的锋芒初露引来了很多企业的效仿。
其他茶叶公司相继建立了连锁商店,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经营别的杂货。
连锁的起源
连锁的起源于1859年的美国。
由哈佛大学的两个犹太藉人所创立,起初销售的为茶叶,隐蔽运行19年后才逐渐走向明朗化。
引入中国后历经几次更名:
1998年——连锁经营
2005年——连锁销售
2007年——资本运作
2009年——合伙私慕
定义连锁经营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店铺,以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使复杂的商业活动简单化,以获取规模效益,缓解供需关系。
经营分为三种形式:直营连锁、特许经营连锁(也叫“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
直营连锁(简称RC),即总公司直接投资开设连锁店;特许经营连锁(即:特许经营、契约连锁、特许连锁、加盟连锁等,简称FC),即以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连锁经营;自由连锁(即:自愿连锁,简称VC),即保留连锁商单个资本所有权的联合。
从定义来看,连锁经营只不过是公司以不同方式开设和授权店铺的经营方式。
店铺的经营者通常也会雇佣推销员来推销商品,但是给予推销员的回报不会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
所以连锁经营是店铺推销员的形式推销商品的。
连锁经营的发展近年来,连锁经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功。
无论是在食品行业、零售业还是服务业,连锁经营模式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从连锁经营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
1. 连锁经营的概念和特点连锁经营,是指通过加盟、特许经营或直营等方式,在不同地区开设相同或相似经营模式的连锁店铺,共同享有品牌、供应链、管理模式等资源,并共同运营、管理的商业模式。
其特点包括:1.1 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标识:连锁店铺具有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标识,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提高品牌价值。
1.2 经济规模效应:连锁经营通过规模化运营,实现采购、生产、物流等方面的成本优势,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
1.3 统一的产品和服务:连锁店铺提供统一的产品和服务,确保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品质稳定性。
1.4 连锁管理体系:连锁经营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能够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
2. 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2.1 初期阶段:连锁经营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农村地区,以便利店、连锁加盟店等形式兴起。
早期的连锁经营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方便、商品丰富的需求。
2.2 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物流系统的完善,连锁经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规模连锁店铺开始出现,如超市、百货公司等,带动了零售业的快速发展。
2.3 现代阶段:近3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连锁经营进入了现代阶段。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购买渠道。
3. 连锁经营的优势连锁经营模式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优势的支撑:3.1 品牌溢价效应:通过连锁经营,企业能够建立起统一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中国连锁起源中国连锁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业交易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连锁经营已经存在并发展了数千年。
这种商业模式通过统一的管理、供应链和品牌标识,实现了商品销售的规模和效益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中国连锁起源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对现代商业的影响。
一、古代连锁商业的形成古代中国的连锁商业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集市和酒楼。
古代的商贩通过在集市上摆摊售卖商品,建立了一种相对规模较小但已经具备连锁雏形的商业模式。
此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便捷,商贩们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销售的商业模式,如同现代的连锁超市一般。
二、中国古代连锁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连锁商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宋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商业组织。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中国古代连锁商业的代表——张信之的“交子”。
交子是一种类似于现代支票的商业票据,通过此种形式,张信之成功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商业网络。
这种商业网络涵盖了宋代当时的主要城市,实现了商品的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中国的连锁商业不断发展壮大。
除了交子之外,还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商业组织和商标。
这些商标不仅作为商标标识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同时也是商业组织的象征,表现了中国古代连锁商业的独特魅力。
这些商业组织通过合理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商品的快速流通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三、中国古代连锁商业对现代商业的影响中国古代连锁商业对现代商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代商业组织的连锁模式为现代连锁企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模板。
现代连锁企业从古代商业组织中汲取经验,在运营和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提升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中国古代商业组织的连锁模式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商业组织通过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系统,实现了产品的集中采购和流通。
这种连锁模式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使得现代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控制供应链。
再次,中国古代商业组织的连锁模式对品牌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连锁经营认知报告范文概述:连锁经营是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通过一家总部与多个分店之间的合作,将产品或服务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连锁经营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并成为许多知名品牌的商业策略之一。
本篇文章将探讨连锁经营的核心概念、优势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多个成功案例,旨在深入了解连锁经营的重要性及其对商业环境的影响。
一、连锁经营的核心概念1.1 合作模式连锁经营通过总部与分店之间的合作,实现商品或服务的统一管理和销售。
总部通常提供产品的供应链、市场推广和品牌管理等支持,而分店则通过加盟或特许经营的方式使用总部的品牌和业务模式。
1.2 品牌价值连锁经营的核心在于建立和传播品牌价值。
一个成功的连锁品牌需要具备辨识度高、独特性强、品质可靠的特点,以吸引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感。
1.3 经济规模效应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采取集中采购和物流管理等手段,连锁经营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连锁经营的优势2.1 统一管理连锁经营通过总部的统一管理,能够实现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品牌形象的一致性,提供给消费者一种可信赖的购物体验。
2.2 市场影响力连锁经营能够利用分店的扩张,快速覆盖不同地区的市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增大市场份额,并实现更广泛的营销推广。
2.3 创新和共享连锁经营通过总部的研发和创新,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传递给各个分店,促使整个连锁体系的共同进步。
三、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3.1 多元化经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连锁企业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从而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3.2 互联网+连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连锁企业开始借助电子商务和移动应用等互联网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四、成功案例分析4.1 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麦当劳通过标志性的金拱门、统一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成功打造了全球知名品牌。
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小知识1发源地连锁经营的发源地是美国,在美国内战之前,连锁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连锁商店首先出现在大零售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那些行业和部门,如杂货业、药品业和家具业,没有进入纺织业。
在地区分布上,连锁商店大多分布在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在大城市的中心和乡村地区极少。
而且,在开始的时候,连锁商店几乎全是地区性的。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它一直都没有成为美国的重要零售机构。
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其经营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并且马上同其他大零售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连锁经营已经发展到遍布各地,并且有了很高的发展效率,成为成长最快的销售商,并正在成为美国标准的大零售机构。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连锁商店的发展一度受到阻碍,发展速度停滞。
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这是连锁商店迅速发展起来的转折点。
●发源地2初具规模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是1859年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
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便已发展到了26家正规连锁店。
全部集中在百老汇大街和华尔街一带,全部经销茶叶。
1869年该公司更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Great Atlantic & Pacific Tea Co.),并开始把它的连锁商店延伸到东北部,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
到1880年已经发展了100多家分店,经营地区从圣保罗、明尼苏达到诺福克、弗吉尼亚。
1900年前,该公司经营的地区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整个大陆,经营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除了茶叶,还经营包括了咖啡、可可茶、糖、各种浓缩汁和发酵粉的商品,销售额达到了560万美元。
在以后的10年,它有了更大的成长。
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的经营方式是连锁经营在杂货业的小试牛刀,它的锋芒初露引来了很多企业的效仿。
其他茶叶公司相继建立了连锁商店,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经营别的杂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