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10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7.50 MB
- 文档页数:107
负离子还原水负离子还原水(概念)离子水又名电解水,是将普通的自来水先净化,然后通过正负电极,在电场的能量下将水分子团打散、变小、重新排列,,使其中一部分水在带有正电位,另一部分水带有负电位,最后通过膜分离技术得到正离子水和负离子水。
正离子水以酸性状态体现,负离子水以碱性状态体现。
PH值一般在2-11之间。
以特殊的添加方法(添加了矿物质),以特殊的电解方式,经电分解和稳压处理后,得到的负离子还原水。
它在电解的时候得到了大量的负氢离子,负氢离子的浓度越高碱性值越大,负离子还原水并经过稳定化处理,使原本不稳定的负离子水能够保持稳定的离子状态,使其在密封的条件下,保持10-20年也不会发生变化。
负离子还原水的制造流程图负离子还原水的功效超强渗透负离子还原水内含大量的负氢离子,粒径只有普通细胞的10-15万分之1,能借助细胞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并与细胞有良好的相溶性。
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小其的渗透能力越强。
(水的表面张力为72dyn/cm2,负离子还原水的表面张力只有29dyn/cm2 ,精制水的渗透压为0mOsm ,而负离子还原水为107mOSm)营养输送临床皮肤渗透试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负离子还原水不仅自身会被肌肤吸收,还可以作为营养输送载体,把所需的营养成份输送至皮肤内部。
因为负离子还原水与细胞有良好的相溶性,因此不会对人体有伤害,并且负离子还原水在电解中得到了大量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钙、镁、钠、钾等),且呈离子状态易于被肌肤吸收。
抗氧化修复细胞众所周知,自由基(又称活性氧)一直是人体细胞被氧化、衰老及疾病的根源,而负离子还原水在其电解时生成了大量负氢离子,而负氢离子是目前发现的宇宙当中最小、最强、最优越的抗氧化物质,是一种迄今为止发现的极少数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抗氧化物质,负氢离子能中和自由基并形成无害的水,因此负离子还原水能抗氧化还原修复细胞。
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负离子还原水能更容易通过细胞内外水的交换,中和自由基及有害酸性代谢物,还原受损细胞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更快还原肌肤健康。
干燥干燥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到的重要操作之一,其目的在于除去化合物中存在的少量水分或其他溶剂。
液体中的水分会与液体形成共沸物,在蒸馏时就有过多的“前馏分”,造成物料的严重损失;固体中的水分会造成熔点降低,而得不到正确的测定结果。
试剂中的水分会严重干扰反应,如在制备格氏试剂或酰氯的反应中若不能保证反应体系的充分干燥就得不到预期产物;而反应产物如不能充分干燥,则在分析测试中就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甚至可能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所有这些情况中都需要用到干燥。
干燥的方法因被干燥物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要求干燥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如果处置不当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1.液体的干燥实验室中干燥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1)物理干燥法①分馏法:可溶于水但不形成共沸物的有机液体可用分馏法干燥,如实验4那样。
②共沸蒸(分)馏法:许多有机液体可与水形成二元最低共沸物(见书末附录3),可用共沸蒸馏法除去其中的水分,其原理见第74~77页。
当共沸物的沸点与其有机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时,可采用分馏法除去含水的共沸物,以获得干燥的有机液体。
但若液体的含水量大于共沸物中的含水量,则直接的蒸(分)馏只能得到共沸物而不能得到干燥的有机液体。
在这种情况下常需加入另一种液体来改变共沸物的组成,以使水较多较快地蒸出,而被干燥液体尽可能少被蒸出。
例如,工业上制备无水乙醇时,是在95%乙醇中加入适量苯作共沸蒸馏。
首先蒸出的是沸点为64.85℃的三元共沸物,含苯、水、乙醇的比例为74∶7.5∶18.5。
在水完全蒸出后,接着蒸出的是沸点为68.25℃的二元共沸物,其中苯与乙醇之比为67.6∶32.4。
当苯也被蒸完后,温度上升到78.85℃,蒸出的是无水乙醇。
③用分子筛干燥:分子筛是一类人工制作的多孔性固体,因取材及处理方法不同而有若干类别和型号,应用最广的是沸石分子筛,它是一种铝硅酸盐的结晶,由其自身的结构,形成大量与外界相通的均一的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