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下教材解读——偏旁、部首及其区别(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常用偏旁名称表
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
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
一般来说,在上称为“头”,比如“艹”草字头,在下称为“底”,比如“皿”皿字底,在左称为“旁”,比如“扌”提手旁,在外称为“框”,比如“门”门字框……有些偏旁在不同位置,形体有所改变,对应的名称也会有细微变化。
附:【分辨部首口诀】
形声取形不奇怪,包围结构都取外。
左右相等左边找,左右不等常取少。
上分下合取下面,其余取上不取下。
独体字形按整体,部首不明取起笔。
一年级上册教材收纳了35个常用偏旁,一年级下次教材收纳了28个常用偏旁。
部编版一年级上
部编版一年级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常用偏旁名称表
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
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
一般来说,在上称为“头”,比如“艹”草字头,在下称为“底”,比如“皿”皿字底,在左称为“旁”,比如“扌”提手旁,在外称为“框”,比如“门”门字框……有些偏旁在不同位置,形体有所改变,对应的名称也会有细微变化。
附:【分辨部首口诀】
形声取形不奇怪,包围结构都取外。
左右相等左边找,左右不等常取少。
上分下合取下面,其余取上不取下。
独体字形按整体,部首不明取起笔。
一年级上册教材收纳了35个常用偏旁,一年级下次教材收纳了28个常用偏旁。
部编版一年级上
部编版一年级下。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教材解读【全面新编】一、教材结构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
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
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第一单元本册教材识字和课文穿插着,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第二单元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表达了儿童美好的愿望,这3篇课文具有反复的表现方法,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易于学生诵读,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一任务将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四个太阳》课后练习中提出明确的要求。
全册教材解读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没有设置专题,而是识字和课文穿插着。
但是,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以下几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展示台,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目标(一)识字写字本册教材安排了 400 个要求认识的字,200 个要求写的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还要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和成果。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加强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
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要一边指导,一边示范。
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要求,切实保证写字质量,使每个学生不但能把字写正确,而且尽量把字写得美观。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统编本一下教材偏旁选析作者:郭宏君金文伟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第3期偏旁在传统汉字学范畴指合体字的两个组成部分,即形旁和声旁。
形旁和形旁构成会意字,形旁和声旁构成形声字。
可是,汉字在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中有很多偏旁不能表音和表义了,比如“工”现在读ɡōnɡ,在原形声字“江”“项”中就不能表音了;“月”是肉月旁,在“服”字中却与肉、月无关,看甲骨文,该字写作“■”,左上是“凡”(盘子),右部是“又”(手)摁住“■”(卩,跪人),即楷书“■”(音fú),合起来以强迫跪人持盘劳动表示其服从、顺服之意——原来此“月”旁乃“凡”之讹变。
“工”“月”这些不能表音也不能表义的偏旁,现代汉字学称为“记号”,汉字的偏旁也因此定为三种:意符、音符、记号。
“江、项、服”三字也因此成为“半意符半记号字”。
本文试用现代汉字学的偏旁知识,遵循汉字的表意规律和系统规律,选析统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偏旁和相关字。
一、“辶”是“彳”“止”的合体偏旁理解了“彳”“止”就容易理解“辶”。
1. 彳彳:依形称为“双人旁”,其义却与人无关。
甲骨文写作“■”,像十字路口,即“行”(hánɡ,后读xínɡ)字。
小篆简化为“彳”,音chì(《新华字典》),作意符表示道路、行走、行为等义,如“往、征、径、遵循、徘徊”,其中“正、■、尊、盾、回”是音符,“主、非”是已不能表音的记号。
徐:“余”是音符。
“徐”的本义是缓步行走,引申为缓慢、慢慢地,如“清风徐来”。
很:“艮”表义兼表音,音ɡèn,甲骨文作“■”,以一个人头顶大眼睛表示瞪大眼睛看东西,这里表示瞪大眼睛看路(彳),表路很难走之意。
由很难走引申为程度副词,如“很好”。
得:右上本是“貝”(贝),右下“寸”是手,从彳、贝、寸,以路上捡到宝贝钱财表得到之意。
后来“贝”讹变为“旦”,成为不能表义的记号。
微:“■”(wéi)表音兼表微小义。
观点丨小议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之“偏旁”周末的一篇文字(观点丨与温儒敏教授商榷)引发了很多议论,甚至引发某些学者的点评(见观点丨再与温儒敏教授商榷兼复某博导诸人)也激发了很多家长朋友学习的积极性。
既然开了头,那就不妨就这一个小专题继续做点事情。
故而,连夜将部编版一年级课本第120页的“常用偏旁名称表”的部分“偏旁”与《说文》部首进行了一些对比。
当然,《说文》虽然创立了部首系统并开创了此一分类方法,但其部首划分一直饱受争议。
所以,后来很多人进行了调整,——我们姑且这样称呼。
《康熙字典》大概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本辞书,该书在《字汇》、《正字通》等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部首,归纳为214部。
当然,今天其实也应该进行再次整理。
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些,只就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偏旁”做一点辨析。
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其余的,容后面慢慢来。
因为时间仓促,难免考虑不周、不当较多。
请阅者多用挑剔的目光审视并不吝赐教,我会再抽出时间对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并附在下一篇文稿中推送。
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部编版“常用偏旁名称表”细辨偏旁名称例字辨析备注刂立刀到即“刀”的变形。
利、刻、制、剥、削、刎、刽、列、割、制、则等字从之。
说文部首亻单人旁作们即“人”的变形。
仆、仍、件、传、伍、仕、使、侍等字从之。
《说文》与“人”说文部首在一部。
八八字头公即“八”字。
表分别等意。
分、公、半等字从之。
《说文》与“半”分开,实则“半”亦从八。
说文部首人人字头会金即“人”字。
“会”字繁体作“會”,其上“人”本为“亼”,原为器盖之象形,多表汇集等意。
说文部首⺈斜刀头色兔按《说文》:色上为“人”,与危同;兔上象兔首,来源不同。
一度叫做“角字头”。
勹包字头包句即“包”之古文字,包、苞、匏等字从之。
按《说文》,句从丩,其“勹”部本象曲形。
说文部首亠京字头亮高一度叫做“高字头”。
冖秃宝盖写即“冖”字,拼音读作mì。
象帽形,多表覆盖意。
一年级语文学习学习偏旁部首解读汉字一年级语文学习偏旁部首解读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中文书写的基础,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对学习语文至关重要。
在一年级语文学习中,我们将通过学习偏旁部首来解读汉字,拓展我们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一、偏旁部首的概念与作用偏旁部首是汉字的构造要素,是汉字中有具体意义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认识和理解偏旁部首来解读汉字的含义。
偏旁部首可以分为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和转注字四种类型。
其中,指事字是最早的汉字形式,通过简单的线条表示具体的含义,如“日”字表示太阳;会意字则是通过多个偏旁组合而成,每个偏旁部首都有具体的意义,如“休”字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在树下休息;形声字则是通过一个形旁和一个声旁的结合来表示含义和读音,如“亲”字形旁为“亻”,声旁为“亲”,既表示亲近的意思也读作“亲”;而转注字则是通过一个偏旁的形状来表示另一个无关的字形,如“门”字就是通过偏旁“户”的形状来表示。
二、偏旁部首解读汉字1. 人字旁(亻)人字旁是最常见的偏旁之一,表示人的意思。
如:“会”字形旁为人,表示人们相聚在一起;“仁”字形旁为人,表示人的仁慈之心。
2. 心字旁(忄)心字旁表示与心理状态和情感有关的意思。
如:“忙”字形旁为心,表示内心忙碌;“情”字形旁为心,表示人的情感。
3. 日字旁(⺜)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时间相关的意思。
如:“明”字形旁为日,表示光明、清楚的意思;“时”字形旁为日,表示时间。
4. 水字旁(氵)水字旁表示与水相关的意思。
如:“河”字形旁为水,表示水流;“洗”字形旁为水,表示清洗。
5. 木字旁(木)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思。
如:“林”字形旁为木,表示树林;“森”字形旁为木,表示茂盛的树木。
6. 土字旁(土)土字旁表示与土地相关的意思。
如:“地”字形旁为土,表示大地;“址”字形旁为土,表示地点。
通过对偏旁部首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含义,并能够逐渐积累更多的汉字词汇。
部编一下教材解读--偏旁、部首及其区别(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熊宁宁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关于偏旁和部首,老师们在教学中可能会碰到一些困惑。
比如,为什么教材中注明“黑”字的偏旁是“四点底”、“衣”字的偏旁是“京字头”,可是在字典中却注明“黑”字的部首是“黑”、“衣”字的部首是“衣”?为什么教材中,“色”字的偏旁是“斜刀头”、“鹿”字的偏旁是“广字头”,但是在字典中,“色”字的部首既可以是“斜刀头”,又可以是“色”,“鹿”字的部首既可以是“广字头”,也可以是“鹿”?事实上,偏旁和部首虽然有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灬亠偏旁和部首的用处不同。
简单地说,偏旁是合体字所独有的,首用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部首是所有字都有的,是用来查找汉字,增识字词的。
有一部分常用偏旁同时也是部首。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也叫做“部件”。
汉字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周围、中间都可以称作偏旁。
比如把“春字头”列为偏旁,我们遇到“奉、泰、奏、秦”这些字时,就可以整体称说,整体记忆上边的“春字头”,再认记字的其他部分。
不然就得分析为:三横、一撇、一捺,或者横、横、横、撇、捺。
又比如,“右字头”,记住了这个偏旁,分析记忆“左、有、友、灰”等字时,就不必说:“左上是横、撇”这样的话,识字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一笔一画地、支离破碎第分析、记忆字形。
根据汉字的偏旁部件识记汉字是多年来老师们积累总结的经验,也是一些专家、学者为适应计算机中运用汉字的研究成果。
在识字教学中,要发挥偏旁应有的作用。
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
部首的创设,为编纂字典、词典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序目,为使用字典、词典提供了方便,有利于增识汉字。
部首和偏旁形体不同,有的既是部首,也是偏旁。
比如“单人旁、三点水、广字头、穴宝盖”等,有的是部首,不是偏旁,比如“比、羽、鱼、鹿”等;有的是偏旁,不是部首,如“右字头、春字头、党字头”等。
总的来说,偏旁多于部首。
部编一下教材解读——偏旁、部首及其区
别(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关于偏旁和部首,老师们在教学中可能会碰到一些困惑。
比如,为什么教材中注明“黑”字的偏旁是“四点底”、“衣”字的偏旁是“京字头”,可是在字典中却注明“黑”字的部首是“黑”、“衣”字的部首是“衣”?为什么教材中,“色”字的偏旁是“斜刀头”、“鹿”字的偏旁是“广字头”,但是在字典中,“色”字的部首既可以是“斜刀头”,又可以是“色”,“鹿”字的部首既可以是“广字头”,也可以是“鹿”?事实上,偏旁和部首虽然有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灬亠偏旁和部首的用处不同。
简单地说,偏旁是合体字所独有的,首用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部首是所有字都有的,是用来查找汉字,增识字词的。
有一部分常用偏旁同时也是部首。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也叫做“部件”。
汉字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周围、中间都可以称作偏旁。
比如把“春字头”列为偏旁,我们遇到“奉、泰、奏、秦”这些字时,就可以整体称说,整体记忆上边的“春字头”,再认记字的其他部分。
不然就得分析为:三横、一撇、一捺,或者横、横、横、撇、捺。
又比如,“右字头”,记住了这个偏旁,分析记忆“左、有、友、灰”等字时,就不必说:“左上是横、撇”这样的话,识字教学中,应
该尽量避免一笔一画地、支离破碎第分析、记忆字形。
根据汉字的偏旁部件识记汉字是多年来老师们积累总结的经验,也是一些专家、学者为适应计算机中运用汉字的研究成果。
在识字教学中,要发挥偏旁应有的作用。
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
部首的创设,为编纂字典、词典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序目,为使用字典、词典提供了方便,有利于增识汉字。
部首和偏旁形体不同,有的既是部首,也是偏旁。
比如“单人旁、三点水、广字头、穴宝盖”等,有的是部首,不是偏旁,比如“比、羽、鱼、鹿”等;有的是偏旁,不是部首,如“右字头、春字头、党字头”等。
总的来说,偏旁多于部首。
国家公布的部首是201个,有的字词典只收190个左右。
偏旁部件大约有500多个。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打好识字的基础。
正确认识偏旁、部首是学好汉字的前提,是学好语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