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代号网络图中常见的逻辑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教你学会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1.各种逻辑关系的正确表示方法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既包括客观上的由工艺所决定的工作上的先后顺序关系,也包括施工组织所要求的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逻辑关系表达得是否正确,是网络图能否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的关键,而且逻辑关系搞错,图中各项工作参数的计算以及关键线路和工程工期都将随之发生错误。
(1)工艺顺序所谓工艺顺序,就是工艺之间内在的先后顺序。
如某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必须在绑扎完柱子钢筋和支完模板以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2)组织顺序所谓组织顺序,是网络计划人员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对象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资源供应等客观条件所确定的工作展开顺序。
如同一施工过程,有A,B,C三个施工段,是先施工A,还是先施工B或C,或是同时施工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施工段;某些不存在工艺制约关系的施工过程,如屋面防水工程与门窗工程,二者之中先施工其中某项,还是同时进行,都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如工期要求、人力及材料)等资源供应条件来确定。
在绘制网络图时,应特别注意虚箭线的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借助虚箭线才能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12-1中的第10种和第12种情况。
表12-1给出了常见逻辑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表12-1双代号网络图中常见的逻辑关系及其表示方法序工作间逻辑关系表示方法号1A,B,C 无紧前工作,即工作A,B,C 均为计划的第一项工作,且平行进行2A 完成后,B,C,D 才能开始3A,B,C 均完成后,D 才能开始4A,B 均完成后,C,D 才能开始5A 完成后,D 才能开始;A,B 均完成后E 才能开始;A,B,C 均完成后,E 才能开始6A 与D 同时开始,B 为A 的紧后工作7A,B 均完成后,D 才开始;A,B,C 均完成后,E才开始;D,E 完成后,F才开始8A 结束后,B,C,D 才开始;B,C,D 结束后,E 才开始9A,B 完成后,D 才能开始;B,C 完成后,E 才能开始10工作A,B 分为三个施工阶段,分段流水施工,a1完成后进行a2,b1;a2完成后进行a3;a2,b1完成后进行b311A,B 均完成后,C 才能开始;A,B 分为a1,a2,a3和b1,b2,b3三个施工段,C 分为c1,c2,c3,A,B,C分三段作业交叉进行12A,B,C 为最后三项工作,即A,B,C 无紧后作业2.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必须遵守一定的基本规则,才能明确地表达出工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并且使所绘出的图易于识读和操作。
双代号网络图介绍网络计划技术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的计算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被人们称为“在航天时代争分夺秒的管理上的突破”。
在军事应用方面,被称为“科学的军队指挥方法”。
今天在科学管理的新方法中,应用最广的就是网络计划技术。
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正在迅速地取代着传统的计划管理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以规定的网络符号及其图形表达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关系,并分析其内在的规律,从而寻求其最优方案的计划管理新方法。
它符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
因此,其名数学家华罗庚将其概括在统筹法之内。
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目的就是从进度计划编制、执行、控制和调整方面去增强管理功能。
推广和运用这种新方法,无疑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表示方法在建筑工程中,进度计划有多种表示方法,网络图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将拟建工程的整个建造分解成若干项工作,以规定的网络符号来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并根据它们的开展顺序和相互关系,从左至右排列起来,形成的网状图形。
这种网状图形称为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采用两个带有编号的圆圈和一个中间箭杆表示一项工作。
工作的名称写在箭杆的上方,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持续时间写在箭杆的下方,箭尾圆圈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圆圈表示工作的结束。
摘自关于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是在双代号网络图的基础上,吸取了横道图的优点,使用横向坐标表示每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使绘图人及看图人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工程项目中每个工作的开始及结束时间。
在时标网络图中,工作持续时间与其横向长度成正比。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建筑工程计划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把一项工程的全部建造过程分解成若干项工作,并按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和相互制约关系,绘制成网络图形。
(2)通过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3)利用最优化原理,不断改进网络计划的初始方案,寻求其最优方案。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基本知识及概念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编制复杂系统和工程研制计划的有效方法,我国自6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这种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推广和发展。
建设部1998年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第10项“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中就提出了企业应积极推广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系统,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解决问题的先行工作是编制一个正确反映该系统各工作间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网络图是一种以网状图形表示计划或工程开展顺序的工作流程图,通常有双代号和单代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双代号网络图应用较为广泛。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一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以工作两端节点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工作、节点、线路是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网络图是一种以网状图形表示计划或工程开展顺序的工作流程图,通常有双代号和单代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双代号网络图应用较为广泛。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一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以工作两端节点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工作、节点、线路是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节点和线路是其基本组成部分。
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与结束及工作间的连接点工作两端节点的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一、工作1、定义:是指把计划任务按实际需要的粗细程度划分而成子项目,是一项要消耗一定时间,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要消耗人力、材料等的活动,是网络计划构成的最基本单元。
(也可称活动、工序或过程)由于所在各自工程计划的规模不同,网络计划的作用不同,工作划分的粗细不同,大小范围也不同。
如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而言,一项工作可以表示一幢建筑物或构筑物所形成的单位工程。
一个单位工程,既可划分成若干分部工程,也可划分成基本工作,如预制砼构件由支模板、绑钢筋、浇砼等工作组成。
第二章 双代号网络计划第一节 双代号网络图的构成与基本符号目前在我国的工程施工中,经常用以表示工程进度计划的网络图(2.1.1,规程条目,下同)是双代号网络图(2.1.2)。
这种网络图是由若干表示工作(2.1.10)的箭线(2.1.15)和节点(2.1.19)所组成的,其中每一项工作都用一根箭线和两个节点来表示,每个节点都编以号码,箭线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即代表该箭线所表示的工作,“双代号”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图2—1表示的就是双代号网络图。
现将图中三个基本符号的有关含意和特性分述于后。
一、箭线(2.1.15)1.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一条箭线与其两端的节点表示一项工作(又称工序、作业、活动),如支模板,绑钢筋,浇混凝土,拆模板等。
但所包括的工作范围可大可小,视情况而定,故也可用来表示一项分部工程,一项工程的主体结构,装修工程,甚至某一项工程的全部施工过程。
2.一项工作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一般地讲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如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等)。
因此,凡是占用一定时间的过程,都应作为一项工作来看待。
例如,混凝土养护,这是由于技术上的需要而引起的间歇等待时间,在网络图中也应用一条箭线来表示。
3.在无时标的网络图中,箭线的长短并不反映该工作占用时间的长短。
原则上讲,箭线的形状怎么画都行,可以是水平直线,也可以画成折线或斜线,但是不得中断。
在同一张网络图上,箭线的画法要求统一,图面要求整齐醒目,最好都画成水平直线或带水平直线的折线。
4.箭线所指的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箭线箭尾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该工作的结束,一条箭线表示工作的全部内容。
工作名称应注在箭线水平部分的上方,工作的持续时间(也称作业时间)则注在下方,如图2—2所示。
5.两项工作前后连续进行时,代表两项工作的箭线也前后连续画下去。
工程施工时还经常出现平行工作,平行的工作其箭线也平行地绘制。
如图2—3所示。
就某工作而言,紧靠其前面的工作叫紧前工作(2.1.13),紧靠其后面的工作叫紧后工作(2.1.14),与之平行的叫做平行工作,该工作本身则可叫“本工作”。
双代号网络图定义:双代号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网络计划形式。
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表示方法: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条箭线应表示一项工作。
箭线的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线的箭头节点表示该工作的结束。
1、箭线:在双带号网络中,工作一般使用箭线表示,任意一条箭线都需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工作名称写在箭线的上方,而消耗时间则写在箭线的下方。
2、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的一项虚设工作,因此一般不占用资源,消耗时间,虚箭线一般用于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3、节点:反应的是前后工作的交接点,接点中的编号可以任意编写,但应保证后续工作的结点比前面结点的编号大,即图中的i<j。
且不得有重复。
4、起始节点:即第一个节点,它只有外向箭线(即箭头离向接点)。
5、终点节点:即最后一个节点,它只有内向箭线(即箭头指向接点)。
6、中间节点:即,既有内向箭线又有外向箭线的节点。
7、线路:即网络图中从起始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达到终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一个网络图中一般有多条线路,线路可以用节点的代号来表示,比如①—②—③—④—⑤—⑥线路的长度就是线路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
8、关键线路:即总时间最长的线路,一般用双线或粗线标注,网络图中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节点叫关键节点,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叫关键工作。
术语解释工作工作是指计划任务按需要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时间或同时也消耗资源的一个子项目或子任务。
根据计划编制的粗细不同,工作既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单项工程,也可以是一个分项工程乃至一个工序。
虚工作一般情况下,工作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如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有的则仅是消耗时间而不消耗资源(如混凝土养护、抹灰干燥等技术间歇)。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有一种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的工作——虚工作,它用虚箭线来表示,用以反映一些工作与另外一些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基本知识及概念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编制复杂系统和工程研制计划的有效方法,我国自6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这种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推广和发展。
建设部1998年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第10项“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中就提出了企业应积极推广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系统,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解决问题的先行工作是编制一个正确反映该系统各工作间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网络图是一种以网状图形表示计划或工程开展顺序的工作流程图,通常有双代号和单代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双代号网络图应用较为广泛。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一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以工作两端节点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工作、节点、线路是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网络图是一种以网状图形表示计划或工程开展顺序的工作流程图,通常有双代号和单代号两种表示方法,其中双代号网络图应用较为广泛。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一个工作的开始或结束状态以及工作之间的连接点,以工作两端节点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工作、节点、线路是构成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节点和线路是其基本组成部分。
是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与结束及工作间的连接点工作两端节点的编号代表一项工作的网络图一、工作1、定义:是指把计划任务按实际需要的粗细程度划分而成子项目,是一项要消耗一定时间,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要消耗人力、材料等的活动,是网络计划构成的最基本单元。
(也可称活动、工序或过程)由于所在各自工程计划的规模不同,网络计划的作用不同,工作划分的粗细不同,大小范围也不同。
如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而言,一项工作可以表示一幢建筑物或构筑物所形成的单位工程。
一个单位工程,既可划分成若干分部工程,也可划分成基本工作,如预制砼构件由支模板、绑钢筋、浇砼等工作组成。
双代号网络计划一、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如图所示。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双代号网络图由箭线、节点、线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一)基本要素1.箭线(工作)(1)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
箭线的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头节点表示该工作的结束。
工作的名称标注在箭线的上方,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持续时间标注在箭线的下方。
如图所示。
由于一项工作需用一条箭线和其箭尾和箭头处两个圆圈中的号码来表示,故称为双代号表示法。
(2)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任意一条实箭线都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有时,只占时间,不消耗资源,如混凝土的养护)。
在建筑工程中,一条箭线表示项目中的一个施工过程,它可以是一道工序、一个分项工程、一个分部工程或一个单位工程,其粗细程度、大小范围的划分根据计划任务的需要来确定。
(3)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为了正确地表达图中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需要应用虚箭线,其表示方法如图所示。
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项虚拟工作,故它们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一般起着工作之间的联系、区分和断路三个作用。
联系作用是指应用虚箭线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区分作用是指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项工作都必须用一条箭线和两个代号表示,若两项工作的代号相同时,应使用虚工作加以区分,如图所示;断路作用是用虚箭线断掉多余联系(即在网络图中把无联系的工作联接上了时,应加上虚工作将其断开)。
(4)在无时间坐标限制的网络图中,箭线的长度原则上可以任意画,其占用的时间以下方标注的时间参数为准。
箭线可以为直线、折线或斜线,但其行进方向均应从左向右,如图所示。
在有时间坐标限制的网络图中,箭线的长度必须根据完成该工作所需持续时间的大小按比例绘制。
(5)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通常将被研究的对象称为本工作,用ji 工作表示,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为紧后工作,与之平行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双代号⽹络图中常见的逻辑关系及其表⽰⽅法双代号⽹络图的绘制1.各种逻辑关系的正确表⽰⽅法各⼯作间的逻辑关系,既包括客观上的由⼯艺所决定的⼯作上的先后顺序关系,也包括施⼯组织所要求的⼯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逻辑关系表达得是否正确,是⽹络图能否反映⼯程实际情况的关键,⽽且逻辑关系搞错,图中各项⼯作参数的计算以及关键线路和⼯程⼯期都将随之发⽣错误。
(1)⼯艺顺序所谓⼯艺顺序,就是⼯艺之间内在的先后顺序。
如某⼀现浇钢筋混凝⼟柱的施⼯,必须在绑扎完柱⼦钢筋和⽀完模板以后,才能浇筑混凝⼟。
(2)组织顺序所谓组织顺序,是⽹络计划⼈员在施⼯⽅案的基础上,根据⼯程对象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资源供应等客观条件所确定的⼯作展开顺序。
如同⼀施⼯过程,有A,B,C三个施⼯段,是先施⼯A,还是先施⼯B或C,或是同时施⼯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施⼯段;某些不存在⼯艺制约关系的施⼯过程,如屋⾯防⽔⼯程与门窗⼯程,⼆者之中先施⼯其中某项,还是同时进⾏,都要根据施⼯的具体条件(如⼯期要求、⼈⼒及材料等资源供应条件来确定。
在绘制⽹络图时,应特别注意虚箭线的使⽤。
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借助虚箭线才能正确表达⼯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12-l中的第10种和第12种情况。
表12-l给出了常见逻辑关系及其表⽰⽅法。
表12-1双代号⽹络图中常见的逻辑关系及其表⽰⽅法2.双代号⽹络图的绘制规则绘制双代号⽹络图,必须遵守⼀定的基本规则,才能明确地表达出⼯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作间的逻辑关系,并且使所绘出的图易于识读和操作。
(1)不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箭线从同⼀节点出发且同时指向同⼀节点表达⼯作之间平⾏的关系时,可以增加虚⼯作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图12-4必须改为图12-5才是正确的。
图12-4错误⽰例(1)图12-5图12-4的正确形式(2)⼀个⽹络计划只能有⼀个原始节点和⼀个结束节点如图12-6,节点①,②,③都表⽰计划的开始,⑿,⒀,⒁都表⽰计划的完成,这是错误的。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1.各种逻辑关系的正确表示方法
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既包括客观上的由工艺所决定的工作上的先后顺序关系,也包括施工组织所要求的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逻辑关系表达得是否正确,是网络图能否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的关键,而且逻辑关系搞错,图中各项工作参数的计算以及关键线路和工程工期都将随之发生错误。
(1)工艺顺序
所谓工艺顺序,就是工艺之间内在的先后顺序。
如某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必须在绑扎完柱子钢筋和支完模板以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2)组织顺序
所谓组织顺序,是网络计划人员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对象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资源供应等客观条件所确定的工作展开顺序。
如同一施工过程,有A,B,C三个施工段,是先施工A,还是先施工B或C,或是同时施工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施工段;某些不存在工艺制约关系的施工过程,如屋面防水工程与门窗工程,二者之中先施工其中某项,还是同时进行,都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如工期要求、人力及材料等资源供应条件来确定。
在绘制网络图时,应特别注意虚箭线的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借助虚箭线才能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12-l中的第10种和第12种情况。
表12-l给出了常见逻辑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表12-1双代号网络图中常见的逻辑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2.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必须遵守一定的基本规则,才能明确地表达出工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并且使所绘出的图易于识读和操作。
(1)不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箭线从同一节点出发且同时指向同一节点
表达工作之间平行的关系时,可以增加虚工作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图12-4必须改为图12-5才是正确的。
图12-4错误示例(1)
图12-5图12-4的正确形式
(2)一个网络计划只能有一个原始节点和一个结束节点
如图12-6,节点①,②,③都表示计划的开始,⑿,⒀,⒁都表示计划的完成,这是错误的。
应引入虚工作,改成图12-7所示的形式,这时①为计划的原始节点,⑾为计划的结束节点,其余节点均为中间节点。
图12-6错误示例(2)
图12-7图12-6的正确形式
图12-8中也出现两个原始节点和两个结束节点,如何改正,请读者自己考虑。
图12-8错误示例(3)
(3)在网络图中不得存在闭合回路
如图12-9中,工作C,D,E形成了闭合回路,说明这个网络图是错误的。
(4)同一项工作在一个网络图中不能重复表达
在图12-10中工作D出现了两次,所以应引进虚工作,改为图12-11所示的形式。
图12-9错误示例(4)
图12-10错误示例(5)
图12-11图12-10的正确形式
(5)表达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时不允许从箭线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
如图12-12中的a图原本要表达A,B两工作的搭接关系,但表达方式是错误的,应改为如b图所示的形式。
a) b)
图12-12错误示例(6)
(6)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双向箭线和无箭头箭线(如图12-13所示)
a) b)
图12-13错误示例(7)
(7)网络图中节点编号自左向右,由小到大,应确保工作的起点节点的编号小于工作终点节点的编号,并且所有的节点的编号不得重复
编号可采用水平编号法,每行自左向右,然后自上而下逐行进行编号,如图12-14a所示;也可采用垂直编号法,由上而下然后自左向右进行编号,如图12-14b所示。
编号可以用非连续的编号,以便于以后的修改。
a) b)
图12-14节点编号示例
(8)当网络图的某节点有多条引出箭线或有多条箭线同时指向某节点时,为使图形简洁,可采用母线法绘图(如图12-15所示)
图12-15网络图的母线表示方法
(9)绘制网络图时,宜避免箭线交叉
当箭线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如图12-16所示表示方法。
a) b)
图12-16箭线交叉时的绘图方法
(10)对平行搭接进行的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分段表达
如图12-17中所包含的工作为钢筋加工和钢筋绑扎,如果是分为三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则应表达成如图12-17所示的图形。
图12-17工作平行搭接的表达
(11)网络图应条理清楚,布局合理
在正式绘图以前,应先绘出草图,然后再作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做到突出重点工作,即尽量把关键线路安排在中心醒目的位置(如何找出关键线路见后面的有关内容),把联系紧密的工作尽量安排在一起,使整个网络条理清楚,布局合理。
如图12-18所示,b图由a图整理而得,看起来比a图整齐而合理。
a)
b)
图12-18 网络图的布局
a) 原始网络草图;b) 整理后的网络图
(12)大的建设项目可分部分绘制
对于一些大的建设项目,申于工序多,施工周期长,网络图可能很大,为使绘图方便,可将网络图划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绘制。
图的分段处应选在箭线和节点较少的位置,并且使分段处节点的编号应保持一致,如图12-19所示。
a)
b)
图12-19网络图的分段
a) 某网络图的局部(1);b某网络图的局部(2)
3.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视各人的经验而不同,但从根本上说,都要在既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施工客观条件,以统筹安排为原则。
一般的绘图步骤如下:
(1)任务分解,划分施工工作。
(2)确定完成工作计划的全部工作及其逻辑关系。
(3)确定每一工作的持续时间,制定工程分析表,分析表的格式可如表12-2所示。
(4)根据工程分析表,绘制并修改网络图。
表12-2工程分析表
编辑本段
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条箭线应表示一项工作。
箭线的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线的箭头节点表示该工作的结束。
1、箭线:在双代号网络中,工作一般使用箭线表示,任意一条箭线都需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工作名称写在箭线的上方,而消耗的时间则写在箭线的下方。
2、虚箭线:是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的一项虚设工作,因此一般不占用资源,消耗时间,虚箭线一般用于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3、节点:反映的是前后工作的交接点,接点中的编号可以任意编写,但应保证后续工作的结点比前面结点的编号大,即图中的i<j。
且不得有重复
4、起始节点:即第一个节点,它只有外向箭线(即箭头离向接点)。
5、终点节点:即最后一个节点,它只有内向箭线(即箭头指向接点)。
5、中间节点:即,既有内向箭向又有外向箭线的节点
6、线路:即网络图中从起始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达到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一个网络图中一般有多条线路,线路可以用节点的代号来表示,比如①-②-③-⑤-⑥线路的长度就是线路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
7、关键线路:即,总时间最长的线路,一般用双线或粗线标注,网络图中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节点叫关键节点,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叫关键工作。
编辑本段
术语解释
工作
工作是指计划任务按需要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时间或同时也消耗资源的一个子项目或子任务。
根据计划编制的粗细不同,工作既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单项工程,也可以是一个分项工程乃至一个工序。
虚工作
一般情况下,工作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如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有的则仅是消耗时间而不消耗资源(如混凝土养护、抹灰干燥等技术间歇)。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有一种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的工作——虚工作,它用虚箭线来表示,用以反映一些工作与另外一些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节点
节点是指表示工作的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的圆圈(或其他形状的封密图形)。
箭线
箭线的出发节点叫作工作的起点节点,箭头指向的节点叫作工作的终点节点。
任何工作都可以用其箭线前、后的两个节点的编码来表示,起点节点编码在前,终点节点编码在后。
线路
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顺序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达到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线长
一条线路上的各项工作所持续时间的累加之和称为该线路之长,它表示完成该线路上的所有工作需花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