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非語言溝通行為的重要功能
• Birdwhistell (1978)︰ 在溝通過程中,訊息 的交換只有30% 左右是透過言詞內容傳達 的。
• Hall (1974)︰ 有時候人際的溝通甚至可以 單獨由非語文行為完成。
第一節 非語言溝通行為的重要功能
一、加強語言訊息
–語言訊息再加上非語言行為的幫助,常能讓溝 通中的雙方對語言內容的強度與重要性有著更 清楚的了解。
六種基本情緒 你看得出來嗎?
二、臉部表情 (facial expressions)
•表達規則 (display rules)︰
–學習而來 –不同文化下,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網際網路中的溝通方式
–大量運用臉部情緒表情符號
網際網路中的溝通方式
眨眼 傻笑 微笑 不悅 冷笑 嫌惡 親嘴
‘-)
:-,
:-)
包括下述兩種能力: • 解讀能力(decoding skill)
- 意指能接收及了解他人所傳達的非語言訊 息的能力。 • 表達能力(expressiveness) - 意指個人本身能透過非語言訊息表達個人 情緒及感受的能力。
一、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程度的高低
• 自我監控意指一個人會時時監控自己行為以 配合情境或他人期待的傾向。
– 高自我監控者有較強的非語言溝通能力,較 能體會對方情緒,也能成功地以此為依據來 調節自己的表達行為。
– Friedman和Miller-Henirga(1991) 的實驗
二、性別差異
• 女性的非語言行為的表達能力與解讀能力 均優於男性
–較會同時透過不同的非語言溝通管道傳達 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女性的非語言敏感度(sensitivity)較男性佳, 換言之,女性較能體會瞭解他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