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外圆锥面教学设计

车外圆锥面教学设计

车外圆锥面教学设计
车外圆锥面教学设计

《车外圆锥面》教学设计

专业:车工实训

任课教师:王霞

任课班级:09数控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2011年4月

课程名称: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任务:车外圆锥面

授课主要内容:1. 圆锥基本知识;

2. 圆锥轴加工工艺规程;

3. 转动小拖板法车外圆锥面;

4. 车圆锥的规律。

课时分配:理论课时3节

实习课时3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与实习,了解圆锥基本知识,掌握圆锥的各部份尺寸计算,应用转动小拖板法车外圆锥面,逐步提高学生以下能力:

1、专业能力:识图、绘图能力、零件几何形体分析能力、制定工艺规程能力、机械加工能力;

2、社会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拓展能力;

3、方法能力:学会科学分析、周密部署、充分准备、勇于实践、把握规律、善于交流、举一反三的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09数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自己在不远的将来,在本人慎重选择的数控专业里成为过得硬的技工,实现美好的理想。作为教师应当满腔热情地爱护他们,珍视他们,鼓励他们,扶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自身的理想,顺利踏上职业岗位,胜任职业任务。

教学内容分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掌握机械加工的入门技能,是数控技工的基础课程。

随着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技工教育开创了一条适应社会所需的“职业任务驱动型”的道路,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技能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任务实施中掌握普车技能。本课程尝试以“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模式,贴近企业,模拟岗位,使学生学以致用,快速成才,胜任职业,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应用转动小拖板法车外圆锥面。

教学难点1、圆锥的各部分尺寸计算;

2、车外圆锥时,小拖板角度的调整。

方式方法实物展示、讲授、列表、举例、示范操作、巡回指导法、个别辅导、小组讨论。

教学环境教具普车实训基地、普通车床、外圆车刀、切断车刀、倒角车刀、游标卡尺、千分尺、转动角度板手、钢尺、万能角度尺、圆锥套规等。

材料准备1、棒材:45号钢

2、规格:φ25×70mm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2 (教室)导入新课 5

第一步:任务未到,粮草先行——车圆锥面预备知识20

第二步:任务下达——??————铁的任务钢的意志 3

第三步:任务分析———————中肯的分析是任务实施的前提15

第四步:任务准备———————打有准备之仗45

第五步:任务示范———————敢为人先,教师先行10(车间)

第六步:任务实施———————学生完成任务五:车圆锥轴80

第七步:任务检测———————严格把好质量关(和第六步同时进行)第八步:任务交流———————小结提高,优化工艺规程25(教室)

第九步:任务幅射———————扩大任务影响力20

教学方式方法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检查着装。

【导入新课】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可以列举出具有圆锥形状的物体或用品吗?

【实物展示】利用多媒体

你可以说出它的名称吗?

①锥形手柄;

②圆锥销;

③圆锥齿轮;

④变经套与锥柄麻花钻。

1、圆锥面配合实例展示

实例一:箱体与箱盖的安装——圆锥销的定位魔力

说明:圆锥销与销孔的良好配合,采用两颗神奇的圆锥销准确地把箱盖不偏不倚地定位在箱体上,便于反复装拆、维修。

实例二:在车床上对工件钻孔

说明:车床尾座锥孔与麻花钻锥柄的良好配合,不需对麻花钻外加任何紧固。开动车床,工件旋转,转动尾座手轮向前进给即可实现对工件钻孔。

由实物、实例设置疑问,诱导解谜,追求新课。

【设疑】

同学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麻花钻只要与锥孔配合,无需紧固,即可钻孔呢?为什么圆锥零件和圆锥面配合应用那么广泛呢?今天为解开圆锥之谜,了解圆锥理论知识,掌握圆锥面的车削,出色完成圆锥零件的加工仼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了解它—熟悉它—应用它。

【新课】车外圆锥面

第一步:仼务未到,粮草先行——车外圆锥面预备知识

1、圆锥面配合的三大优点

由以上圆锥面配合实例引出:为什么圆锥面的配合那么牢固呢?因为圆锥面配合具有三大优点:

(1)当圆锥角较小(在3°以下)时,可以传递很大的转矩;

(2)装卸简便,定心精确;

(3)同轴度较高,无间隙配合。

2、圆锥的种类

圆锥分为外圆锥和内圆锥两种。

精心制作《计算公式》一览表,便于学生学习与查阅。

3、圆锥的基本参数

(1)圆锥半角

圆锥角在通过圆锥轴线的截面内,两条素线间的夹角。在车削时候常用到的是圆锥角的一半——圆锥半角;

(2)最大圆锥直径D 简称大端直径

(3)最小圆锥直径d 简称小端直径

(4)圆锥长度L 最大圆锥直径处与最小圆锥直径处的轴向距离。

锥度C 圆锥大、小端直径之差与长度之比,即圆锥半角与锥度C同属于同一基本参数。

4、圆锥的各部分尺寸计算

由上可知,圆锥具有四个基本参数,只要已知其中任意三个参数,便可以计算出其他一个未知参数。

圆锥的各部分尺寸计算,实质是解直角三角形。

为便于同学们学习与查阅,特制作《圆锥的各部分名称、代号及计算公式》一览表,仅供参考。运用时根据不同的已知基本参数,选用相应的计算公式。

圆锥的各部分名称代号及计算公式

举例法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公式

例一有一外圆锥,已知大端直径D=28mm,小端直径d=25mm,圆锥长度L=32mm。试计算圆锥半角。

例二有一带外圆锥的主轴,已知锥度C=1:5,大端直径D=50mm,圆锥长度L=60mm。试求小端直径d和圆锥半角。

伟人毛泽东主席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以上我们初步学习了圆锥理论知识,紧接着我们将接受仼务,以职业仼务为驱动力,在仼务实施中学会车外圆锥面。

第二步:任务下达——铁的任务钢的意志

一份任务书,一项动员令。一座技能山,一场歼击战。

任务书

圆锥轴评分表总得分

项目考核内容及要求配分评分标准检测结果自评班评得分

外圆Ф23+0.05Ra1.6 22/5 超差0.01扣1分降一级扣一半分

外圆锥1:5 Ra1.6

38/5

超差0.01扣1分

降一级扣一半分

倒角C1 Ra3.2 3/2 超差无分

长度25±0.15 5 超差无分

长度40±0.15 5 超差无分

制图 5 不符合要求无分安全生产10 违章一项扣5分

第三步:任务分析——中肯的分析是任务实施的前提

教师拟好讨论题引导

1、小组讨论(全班分为四个小组,由组长主持,作好记录)

【讨论题】

(1)工件是由哪些几何形体构成的?

(2)圆锥轴的加工难点在哪里?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加工?

(3)本组酝酿并制订圆锥轴加工工艺规程;

(4)工件有哪些未知数需要先计算出来?

小组讨论,各抒已见。师生互动,取得共识

2、归纳小结,找出难点、方法

加工难点:外圆锥面。

加工方法:转动小拖板法。

【工作原理】:把小拖板按工件的圆锥半角的要求,转动一个相应角度,使车刀的运动轨迹与所要加工的圆锥素线平行。工件作旋转运动,手动小拖板使车刀作进给运动,,从而车出圆锥面。

第四步:任务准备——打有准备之仗

1、学会检测

(1)用万能角度尺检测;

(1)夹紧外圆,伸出长度L=本序加工长度A+(10~15)mm

=40+(10~15)=50~55mm;

(2)安装需用的三把车刀(对中);

(3)变速210转/分;

(4)精车右端面;

(5)粗车外圆至φ23.3×46;

(6)使用T形板手,放松转盘螺母,转动小拖板角度=5°42’38n;

(7)试车调整:

车外圆锥至锥长约15~17,用圆锥套规,以涂色方法检测外圆锥面,确定当前转动角度与圆锥半角的关系,然后按下表《小拖板转动角度的调整方法》进行调整。反复多次,直至擦痕均匀,表面圆锥接触良好。(如上图4-33)以列表法展示调整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攻克难点

(8)变速105转/分;

(9)精车外圆锥至小端直径为Ф18,圆锥长度=25;

(10)精车外圆至Ф23+0.05;

(11)切槽至Ф5,总长=40.5;

(12)精车左端面至40±0.15;

(13)倒角C1;

(14)切断。

3、列出全部需用车刀,逐一认真刃磨

说明:

(1)精车刀设置2~2.5mm直线修光刀,可达表面粗糙度Ra=1.6μm

(2)精车刀是生产实践中创造和完善的,多年的实践证明效果优良。

运用对比法,强调安全操作。

第五步:任务示范——敢为人先,教师先行

1、示范刃磨90°外圆精车刀;

2、示范:转动小拖板法车圆锥轴;

3、示范检测。

第六步:任务实施——学生完成任务五:车圆锥轴

1、安装车刀;

①90°外圆粗车刀;

②90°外圆精车刀;

③45°倒角车刀。

2、以工艺规程为指南,按步加工圆锥轴;

3、教师巡回指导,并作个别辅导;

4、【精车贴士】

●精车圆锥面时,精车刀的直线修先刃必须平行于圆锥素线。

5、【警惕提示】

●注意转动小拖板角度的操作安全。

●注意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第七步:任务检测——严格把好质量关

1、学生完成任务后,自检评分;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内评分;

3、教师细检工件,综合评分;

4、教师重视原始记录:工件的优点、缺点。(以备“任务交流”时小结);

5、建立《任务实施优秀工件展示小平台》,做法:

(1)把80分以上优秀工件集中起来;

(2)书写《成绩单》,含三项内容:

①任务名称;

②制作者姓名;

③成绩(百分制)。

(3)展示

小平台,威力大。小小工件,闪烁生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树立了学生榜样,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你追我赶、勇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第八步:任务交流——小结提高,优化工艺规程

师生互动:优秀者介结(介绍总结)做法,综合评议,优化工艺。

1、以小组为单位,组员畅谈个人任务实施的心得体会,寻找个人任务实施中的亮点;

2、各组代表在班会上介绍个人加工中的亮点,优秀工件制作者介结做法;

3、教师综合评议:总结全班任务五的完成情况;

4、修改完善工艺规程,产出最优化的工艺规程,用以指导今后实践。

第九步:任务幅射——扩大任务的影响力

1、【举一反三学习】

(1)车圆锥的规律

以上我们运用了转动小拖板法车外圆锥面,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达到此目的。

例如:

偏移尾座法

仿形法(又称靠模法)

宽刃刀车削法

引导学生善于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寻找事物的规律。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以上车圆锥的四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车刀运动轨迹平行于工件的圆锥素线。由此,我们得到结论:

车圆锥的规律:车刀运动轨迹平行于工件圆锥素线。

表达式:车刀运动轨迹∥工件圆锥素线

了解了规律,今后同学们无论在什么场合,采用什么方法,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我们忠实地遵循车圆锥的规律,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实现车刀运动轨迹与工件圆锥素线平行,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2、今天,我们仅仅学会车外圆锥面,若遇到车内圆锥面(如下图),同学们会不会车呢?你准备怎样完成新任务呢?

思考:

(1)加工圆锥套的工艺规程;

(2)加工圆锥套的车刀特征。

车外圆、端面和阶台

年月日(星期)课题课题二车外圆、端面和阶台 教学目的1、掌握工件及车刀的装夹方法 2、掌握外圆、端面和阶台的车削方法。 教学重点外圆的车削和测量方法 课的类型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指导训练 教具游标卡尺、千分尺、中心钻、外圆车刀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1、检查教案、教具的准备情况 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精神面貌 教案进程: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一、外圆车刀 1、车刀的种类、特征和用途 2、常用外圆车刀种类:90°75°45° ⑴90°外圆车刀简称偏刀,分为左偏刀和右偏刀。(图2-1) 左偏刀:主要用于由左向右纵向进给(反向进刀)车外圆。 右偏刀:一般用于由右向左从向进给车削外圆,或车削工件的端面和右向阶台(见图2-2) (2) 75°车刀刀夹用大于90°,刀头强度好,耐用。 右偏刀:适用于粗车外圆和强力切削铸件,锻件等余量较大的工件(见图2-4a) 左偏刀:车削铸件锻件的大平面(见图2-46)

2、车刀安装 安装原则:(1)伸出部分尺时量短(刀柄厚度的1~1.5倍;) (2)垫片与刀架边缘整齐,数量尽量少;(3)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 (4)至少用两个螺钉平整压紧。 车刀与刀尖对准工件中心方法: (1)用钢直尺测量(见2-90) (2)对尾座顶尖(见图2-96) (3)对工件端面旋转中心。 二、工件的安装 1、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安装工件。 特点:能自动定心,一般不需找正。但工件较长或夹位较短时,或卡盘精度较差时需找正。 找心方法: (1)粗车时用目测和划针找正。 (2)精车时用百分表找正。 (3) 装夹轴向尺寸小的工件,可手铜棒挤压找正。(见图 2-10) 2、四爪单动卡盘上安装工件。 特点:必须找正。而且较费时,但夹紧力大,适用夹大 型或形状不规则的工件。 3、在两顶尖之间安装工件 特点:安装方便,不需找正,在而且定位精度高。适用 于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或较长的轴类工件。 (1)中心钻的形状和作用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十二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识技能:创设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ppt演示:出示一张有不同形状的几何体的幻灯片。 教师问:大家看这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这个是什么形状的的? 生:是球体、正方体、······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形状的几何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 课堂上准备铅笔。用转笔刀削铅笔,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问:这还是圆柱体吗?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呢? 生:不是。是圆锥体。 师揭示课题: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探究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你也可以把课下收集的圆锥形物体拿出来给大家看 生1:冰激凌外壳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2:有的帽子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3:漏斗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4: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Ppt展示生活中的圆锥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你能发现圆锥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发现什么? 生:手拿圆锥体模型观察、想。 师:把你观察到的,感觉到的告诉给你小组的同学,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 师:哪组愿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生汇报: A、圆锥的特征。 ①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2015春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 使学生理解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还要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几何图形,如图形的面积、体积等,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5. 通过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使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建议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充分关注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9 课时

1.圆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教材P17—20 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 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圆柱体、硬纸、剪刀、直尺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旧知,渗透学习方法。师:(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生: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师:正向大家所说,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通常研究它的两个方面:即它的组成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二)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7 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入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三)自学提示 1.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由几部分组成?它们有什么特征? 3.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圆柱在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正方形。 (四)学生自学 二、展示交流 (一)学生对子交流,小组讨论。 (二)学生展示 (三)老师按自学提示组织反馈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 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研究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探究能力,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本节课将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圆锥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难点是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测一测等活动,感知圆锥的特征,体验圆锥由面成体的过程,明确圆锥体和面之间的关系,学会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经历认识圆锥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圆锥模型平板直尺 学生准备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知识回顾。

师: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的? 预设 生1:先研究它们有几个面,再研究各个面之间的关系。 生2:先研究它们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生3:先研究它们的组成,再研究它们的特征。 2.导入新知。 师: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这个立体图形吗?(出示圆锥模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探究新知 1.探究圆锥的外部特征。 (1)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教材31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这些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 生1:都有两个面,一个面是圆,一个面是曲面。 生2:都有一个顶点。 明确:图中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引导学生交流: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圆锥形帐篷、削过的铅笔头、铅锤等) (2)初步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车削端面外圆教案

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学年第学期 实训教案本 课程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年月日 实训教案 NO 课题序号: 12 课题名称:车削端面、外圆 授课时间: 18 需用科日: 2012 、 6 月 5 日至 6 月 7 日

分配结束指导时分 七、新课内容(附后)八、零件草图: 九、课后记事: 1、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操作方法, 极少数还不能达到要求,需个别辅导。 2、中滑板进刀格数得计算较慢。

一、外圆车刀 常用得外圆车刀:90°、75°、45°外圆车刀 1、45°外圆车刀 俗称弯头车刀,刀尖角为90°,刀体强度与散热条件比 90°外圆车刀好,可车削工件外圆、端面与45°倒角。 2、90°外圆车刀 俗称偏刀,其主偏角为90°。又分为右偏刀与左 偏刀。 用右偏刀主要车削工件外圆,当车削工件端面时,自工 件外缘向中心进给,由副切削刃担任切削任务,如果切 削深度大,切削抗力就大,车刀往往会扎入工件,端面 形成凹面。为避免产生这种现象,可改从中心向外进给, 由主切削刃切削,但切削深度较小。 3、75°外圆车刀 刀尖角大于90 °,刀头强度高,较耐用,适用于粗车 轴类外圆与强力切削锻、铸件等余量较大得工件。 结合实物 进行解决 教学过程及授课内容附记

二、车刀得装夹 ?1、车刀得装夹要求 ?(1)车刀伸出刀架得长度,一般为刀杆厚度得1~1、5倍,约25~30mm 。 ?(2)车刀垫片应平整、无毛刺、厚薄均匀,所用垫片数量尽量少,垫片应与刀架边缘对齐,且至少用两 个螺钉压紧。 ?(3)刀杆中心线应与进给方向垂直或平行。 ?(4)车刀刀尖必须对准工件得回转中心。 2、车刀刀尖对中心得方法 1)根据车床主轴得中心高,用钢直尺测量装刀。 (2)利用车床尾座后顶尖对刀、装夹车刀。 (3)通过试车工件端面来调整车刀高度。 三、工件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上得安装 ?1、三爪自定心卡盘得三个卡爪就是同步运动得,能自动定心,一般不需找正。但夹持较长工件与使用演示并讲解 板书讲解难点 重点 演示讲解重点 强调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的基本特征。 2. 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体会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和高。 教具准备:课件,圆柱、圆锥实物,模型,长方形小旗一面。 学具准备:圆柱、圆锥实物,圆锥模型,剪刀,长方形、半圆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看屏幕,这是我搜集到的一些冰淇淋盒,看到这些盒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右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喜欢吃冰淇淋,引入对它们各种各样盒子形状的研究,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你说我讲 1.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圆柱。 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冰淇淋盒,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圆柱形的物体吗?在哪里见过?他们什么样?

学生可能提到未削的铅笔、水杯、胶棒、水彩笔盒、茶叶筒、木头、广场上的圆柱子、压路机的磙子、宾馆的旋转门等等。他们美观、实用、安全、能滚动…… (2)探索研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探索提示) 提示:①数一数,圆柱有几个面?指给同桌看。 ②摸一摸,圆柱的几个面有什么不同? ③滚一滚,把圆柱不同的面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④比一比,你的圆柱和同桌的有什么不同? (3)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汇报。 ①圆柱有3个面。哪3个?让学生指一指。 ②学生会说“圆柱有两个圆形的面,平平的。”此时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再摸一摸感知一下,并介绍:圆柱上下这两个圆形的面叫圆柱的底面。(板书)可能会有学生提到这两个圆大小一样,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这两个圆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是用眼睛看的,也可能是估计的。给他们时间验证一下,再交流。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量直径;把两个圆在纸上画下来比对;或画一个再看是否重合;也可能剪下来比较等等。 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后利用课件演示两个圆重合,并板书: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圆柱还有一个面,学生可能会通过手势表示,却说不出来。也可能知道叫侧面。教师根据学会的回答介绍:圆柱的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并板书:侧面曲面。 ③底面放在桌子上不能滚动,侧面放在桌子上可以滚动。 师:我们平常见到的哪些圆柱利用了它能滚动这个特点? 压路机、擀面杖、滚筒刷等,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可以提示引导。 师:这些圆柱滚过的地方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演示,猜测过后,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一下:长方形。 ④圆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课件出示装满牙签的圆柱塑料盒和装满水彩笔的圆柱盒,问:这两个圆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重点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玉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1、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和模型。 2、多媒体演示课件。 学具准备:自己带的圆柱和圆锥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 2、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认识它们吗?你眼睛看到的是不是一定正确呢? 3、电脑演示,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了呢?是无眠眼睛出错了吗? 4、认识这些图形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柱和圆锥。 二、新授 1、拿出圆柱和圆锥,说说它门的特点。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和圆锥形的吗? 3、现在无眠首先来研究圆柱。 (1)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桌上的圆柱,看看它有哪些特点。(提示:从面、棱、顶点和高这几方面来研究。) (2)请一位同学代表你们组来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3)老师现在有问题要问大家:圆柱上下两个圆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 (4)我们称这两个圆为圆柱的底面,也就是说圆柱有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5)圆柱的高指什么?你有办法测量吗?说明圆柱有多少条高,长度有说明关系? (6)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圆柱的特征。 4、下面我们来认识另一个立体图形———圆锥。 (1)你有办法将一个圆柱变成一个圆锥吗? (2)下面我们还是小组来研究圆锥的特点。 (3)你能找到圆柱的高吗?怎样测量?有几条?为什么? (4)滚一滚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5)你能比较完整的说一下圆锥的特征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9页练一练。 2、分别出示钢管、压路机和玻璃台面(电脑出示),找出它的底面和高。 3、练习十五第2题。 4、转一转。电脑演示,小旗旋转一周所成的形状。并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圆锥有什么关系。 四、作业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形模型、一块平板,一把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圆柱体了,谁能说一说圆柱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圆锥的特征 1、引出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课件)观察这些非物体的形状 质疑:①孩子堆成的沙堆是什么形状? ②小丑的帽顶什么形状?

③建筑用的铅锤是什么形状? ④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2)通过课件了解圆锥的形状 课件展示:蓝色圆锥形积木,圆锥形沙堆,铅垂。(仔细观察他们的形状)移走实物剩下轮廓,抽象出圆锥形的几何图形。 (3)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4)列举生活中的圆锥 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物体? (锥形漏斗、锥形吊灯、铅笔笔尖) 看来圆锥形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我们只有对它的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利用它。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2、圆锥的基本特征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锥形,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课件展示:闪烁的两个点是圆锥的顶点和圆锥底面的圆心用字母0表示,闪烁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想象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

实训课题二 车外圆和端面

实训课题二车外圆和端面 一、技能训练要求 1、掌握车刀的种类、用途和安装方法 2、掌握工件的装夹方法 3、掌握钢直尺和卡钳和使用方法 4、掌握粗车、精车时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5、初步掌握车外圆、车端面的方法 二、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训内容安排 1、相关理论知识(2课时) ①、车刀的种类 外圆车刀:用于车削外圆、台阶和端面 45O车刀:车削工件的端面和倒角,也可车削短轴的外圆 切断刀:用于切断和切沟槽 螺纹车刀:加工内外螺纹 ②、车刀的安装方法 A、刀尖应与工件轴线等高 B、车刀刀杆应与工件轴线垂直 C、刀杆伸出刀架不宜过长,一般为刀杆厚度的1.5~2倍 D、刀杆垫片应平整,尽量用厚垫片,以减少垫片数量 E、车刀位置调整好后应固紧 ③、工件的安装方法 A、擦净卡盘爪,用卡盘手柄张开卡盘爪,将工件在卡爪间放正,调整工件长度,轻轻夹紧工件 B、开机,使主轴低速旋转检查工件有无偏摆,若有偏摆,应停车后轻敲工件纠正。用卡盘手柄夹紧工件 C、移动车刀至车削行程的最左端,用手转动卡盘,检查是否与刀架相撞 ④、钢直尺和卡钳的使用方法 钢直尺是最简单和长度量具,可直接测量工件尺寸,常用的规格是150mm,由于钢直尺最小刻度值为0.5mm,因此测量时误差较大,只能用于精度较低的零件尺寸或检查毛坯尺寸等。钢直尺与卡钳配合使用能间接测量工件的外径和孔径尺寸。 ⑤、切削用量的选择 A、切削速度:车削时,工件加工表面最大直径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以ν(m/min)表示。其计算公式:ν=πdn/1000(m/min)

式中:d—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 n—车床主轴每分钟的转速(r/min) B、进给量:工件每转一周,车刀所移动的距离,以f(mm/r)表示 C、切削深度:车刀每一次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以a p(mm)表示 注:粗车的切削用量推荐如下:切削深度a p=0.8~1.5mm,进给量f=0.2~0.3m m/r,切削速度v取30~50m/min(切钢)。或320r/min 精车切削用量应选用较小的切削深度a p=0.1~0.3mm和较小的进给量f=0.05~0. 2mm/r,切削速度可取大些 2、实习内容 ①、车削端面的步骤 A、安装工件、安装刀具 B、起动车床,使工件旋转,慢慢转动溜板的手柄,使刀尖轻轻地碰到端面,退到离开工件外圆5mm的位置 C、进行粗车。移动小滑板或床鞍控制吃刀量,摇动中滑板手柄进给到中心位置 D、进行精车。起动自动横向进给,在离中心5mm处,关闭自动进给,慢慢转动横向进给手柄进到中心位置 ②、车外圆操作步骤 A、选择主轴转速和进给量,调整有关手柄位置 B、对刀,移动刀架,使车刀刀尖接触工件表面,对零点时必须开车 C、对完刀后,用刻度盘调整切削深度。在用刻度盘调整切深时,应了解中滑板刻度盘的刻度值,就是每转过一小格时车刀的横向切削深度值。然后根据切深,计算出需要转过和格数。C6136车床中滑板刻度盘的刻度值每一小格为0.04mm,一圈为5mm(直径的变动量) D、试切。检查切削深度是否准确。横向进刀 注:如果刻度盘手柄摇过了头,或试切后发现尺寸太小而须退刀时,为了消除丝杆和螺母之间的间隙,应反转半周左右,再转至所需的刻度值上 E、纵向手动进车外圆 F、测量外圆尺寸 G、倒角。选择450车刀,然后移动床鞍至工件外圆和端面相交处进行倒角(1×450是指倒角在外圆上的轴向长度为1mm) 3、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①、实习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不允许穿凉鞋或拖鞋进入实习车间 ②、开车前必须检查车床各手柄及运转部分是否正常 ③、工件要卡正、夹紧,装卸工件后卡盘板手必须随手取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 学重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自学指导一: 1、让生回忆圆柱体实物各部分名称和特征是怎样的? 2、小实验:让生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 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形体? 自学指导二: 1、生举例感知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是 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 2、生自学课本第23,24页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的内容。 ①什么叫圆锥的高。 ②引导学生归纳圆锥高的概念。(重点词:顶点、圆心) ③圆锥的高我们看得见吗?怎样才能看见圆锥的高呢? ④圆锥的高有几条呢?让生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1)学生看书自学,说出测量高的步骤。 (2)电脑显示测量高的方法。

(3)学生练习测量圆锥的高。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4)问:测量圆锥的高时应注意什么? 尺子放平、零刻度的处理 3、生自学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1)想一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图形呢? (2)学生动手把圆锥的侧面展开。 (3)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扇形) 4、学画圆锥的立体图形。 (1)指导学生画图。 (2)指出图中的底面、高、顶点。 当堂练习: 1、课本练习九2 2、判断 (1)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因为圆柱有无数条高,所以圆锥也有无数条高。()(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3、说一说下面形体的特征

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3)你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利用硬纸做一个圆锥 板书设计: 顶点(1个) 圆锥的认识面:底面、侧面(曲面) 高(1条)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具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 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 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 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圆柱体和圆锥体)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A探究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底面 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备课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唐王镇崔家小学张海国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13-32的内容,P32“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1、2题。 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圆锥的认识,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圆锥的认识,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学时首先需要复习已学的圆柱体的特征,然后结合实物,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动手实测操作,利用课件演示测量过程,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 学情分析:圆锥体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它常常与其它一些形体组合在一起,不太容易被人们注意,特别是小学生的注意品质相对较差。因此本节课应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圆锥来源于实际生活,圆锥就在我们身边,缩短学生与圆锥的距离。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投影展示圆锥形物体。 2、师根据生回答出示实物示意图,并说明: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3、你想知道圆锥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想知道圆锥的哪些知识)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圆锥(板书:圆锥的认识)本册所讲的都是直圆锥。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学生回答) (2)投影展示圆锥形物体。 (3)通过削铅笔,演示圆柱体渐变为圆锥的过程,体验圆柱与圆锥的不同点。 (4)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的特征:(有一个顶点,一个曲面,一个底面,底面是圆形)。

教学设计圆锥的认识人教版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 教材分析◆ .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及其特征。首先,教材借助圆锥几何模型,引导学1例生观察认识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给出这些概念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其次,着重介绍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并指出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地,在这个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亲手操作实践,并展开交流讨论,以获得测量高的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加深对圆锥高的认识。最后,与圆柱的认识编排相似,为加深对圆锥的认识,安排了一个快速转动自制的“三角形”,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与圆柱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测量圆锥的高,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合作学习、合理猜想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 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圆锥高的测量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 圆锥体模型;垫板;直尺、大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电脑显示砂堆、陀螺、漏斗等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形状的物体 (1 )。物。根据实物图抽象成立体模型图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你想为什 2、问题情境三(板)么取名叫圆锥?(引导学生认识到底面是圆的,头上像锥子一样尖尖的,就叫圆锥。书课题:圆锥)对于圆锥你想了解些什么?(板书:面、高、体积;)3、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圆锥。二、探索研究:(一)圆锥形状的认识。、引导观察特征1取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问题情境四(1 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面:侧面(曲面)个顶点:1 2 个底面(圆)

《圆柱和圆锥》教案

《圆柱和圆锥》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好的发展数学思维,增强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冰激凌盒子。 提问:大家看这是什么?还是我们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吗? 请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生1:这些物体什么形状? 生2:这些形状的物体各具有什么特征? 三、合作探究 1、谈话:圆柱和圆锥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你感觉他们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儿呢?(从整体先来把握两个图形,明确研究方向) 生1:圆锥是尖尖的,有一个尖顶,而圆柱没有。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而圆锥是一头大,一头小。 生3:圆柱有2个圆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面。 生4:圆柱从正面看过去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

看来圆柱和圆锥在很多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把握他们,认识它们,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行吗? 2、认识圆柱的特征。 (1)其实圆柱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脑演示) 很多张光碟叠放在一起的形状、圆柱形状的卫星、航天火箭的一部分、可乐罐子的形状、可乐瓶盖子以及贴商标的一部分、牙膏口的形状、想象挤出来的一部分牙膏的形状、同学收集的盒子…… 并将有代表性的物体逐步抽象成圆柱直观图。 (2)大家桌上都有圆柱,找到它,看一看、摸一摸、你可以想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时候是怎样研究的,从顶点、面、棱(长、宽、高)也可以再和圆锥比一比,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3)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 谁来汇报你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上下两个面:两个相等的圆。) (侧面:一个曲面。) (高:有无数条都相等) 这仅仅是他们组的发现,到底对不对,需要我们验证、修改、完善。 对于第一个发现,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认识圆,圆柱上下两个面确实是圆。但一定是两个相等的圆我还没有验证过。 生2:我验证过了,比画手中的茶叶桶盖和桶底能完全重合。 生3:对!我量了这个圆柱上下两个圆面的直径都是13厘米,这两个圆是相等的。 生4:我把圆柱的上下两个圆面描在纸上,这两个圆确实能重合,是相等的。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等的圆,都叫圆柱的底面。(修改板书,并在直观图上介绍)对于第二个发现,也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圆柱的侧面确实是曲面,在桌面上是沿直线滚动的。 生2:如果也像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可能会是个长方形。 对于第三个发现,想说点什么吗? 生1:和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有高,将圆柱放平在桌面上,将尺垂直圆柱底面就能量出高了。 生2: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 生3:只要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都是圆柱的高。因此高应该有无数条。 大家很了不起,自己通过探索,把握住了圆柱的重要特征,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圆柱。 3、认识圆锥的特征。 如果这是一个圆柱,那它的一个底面的圆心应该在这儿,(演示动画:将圆柱一个底面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教案 【教材理解】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设计理念】数学复习不像新授课那样,要引导学生同化新知识,但是需要根据已有知识的回顾和整理扩展认知结构。本节课是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课,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自己梳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相关知识有哪些典型练习题,都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学情简介】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单元立体图形的学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而本节的复习课又便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道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公开课教案_14

圆锥的认识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1—32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建立圆锥的几何模型,能明确指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能准确测量圆锥的高,发挥动手操作的能力,逐步形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3、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图形和旋转实验,直观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建立圆锥的几何模型,能明确指出圆锥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四、教学难点 能准确测量圆锥的高。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锥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圆锥的模型,尺子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回忆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圆柱特征的?它的特征是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2)收集生活中圆锥形的物体,并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一些圆锥形的物体,谁来展示一下? 找1—2名学生展示。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大家欣赏。我收集的与你们收集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课件出示圆锥立体图)

这节我们一起来认识圆锥。板书课题。 2.问题探究 (1)圆锥的特征 ①迁移类比,引发思考 师:我们在认识圆柱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认识它的? 独立思考后,自由发言。 引导小结:从底面、侧面、高和侧面展开图。 师:现在认识圆锥,它与圆柱有没有相像的地方?你想从哪方面来认识它? 预设:底面、侧面、侧面展开、高等(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②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师:现在借助手中的圆锥实物来认识它? 同桌两人合作。 ③汇报展示,归纳小结 预设1:圆锥的面 生汇报交流。 引导小结: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有一个顶点。 预设2:圆锥高的认识 师:高在哪里?谁愿意指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价。 师: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 学生评价判断。 师:那什么是圆锥的高呢?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引导小结: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师: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小结: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课件演示画高,标上字母h。 预设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

例2圆柱的侧面积 例3圆柱的表面积 例4圆柱的体积 例5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0课时

圆柱和圆锥复习课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道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1.让同学们自主整理本章知识。 2.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3.小组展示,讨论、完善,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教师点拨:〕 (1)圆柱的侧面怎样剪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展开图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3)说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迁移运用圆面积推导的转化思想) (4)回忆说出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的实验过程。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复习应用所学知识。 1.屏幕呈现:一个圆柱体木料,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1)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学圆柱、圆锥的知识,提出问题,看谁的更有创意(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 〔预设问题:〕 ①木料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

②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③把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它的体积是多少 ④…… 2.“刷”出表面积有关的知识。 〔教师引导:〕针对这一圆木,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表面积 〔预设回答:〕给圆木涂油漆求涂漆面积的时候需要用表面积的知识。 〔教师追问:〕给圆木涂油漆有几种情况都发生在什么条件下 〔预设回答:〕①如果是柱子时,只刷侧面。 ②如果是个木桩,只涂一个侧面和一个上面。 ③如果是个圆木料,可涂整个表面。 3.“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 〔教师引导:〕有同学说可以把圆木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那同学们说说可以怎样来切 〔预设回答:〕 ①可以横切,分两段切一刀,增加两个底面大小的面,分三段切两刀,增加4 个底面大小的面,以此类推。 ②还可以沿直径纵切,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长和圆柱的高相等,宽和直径相等。 〔课件演示:〕横切和纵切 4.“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 〔教师引导:〕除了对圆木“涂”“切”以外,有同学说还可以“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怎样“削”才算是最大呢你能用四句话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多2倍,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三分之二。 〔教师引导:〕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积,那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圆柱和圆锥等底等积:圆柱高是圆锥高的三分之一,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 〔教师引导:〕如果圆柱和圆锥等高等积,那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圆柱和圆锥等高等积:圆柱底是圆锥底的三分之一,圆锥底是圆柱

圆锥的认识教案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平昌县荔枝小学何雪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32页的例1和“说一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物或模型,会说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地辨认圆锥,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锥形。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思考、合作交流认识圆锥的高,并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由于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生动手实践,主动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多种测量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形模型、一块平板,一把直尺,课件,学生准备圆锥形物体、直尺、长方形和三角形硬纸板、三角板、扇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学生动手操作,并想一想,说一说。 (1)以一张长方形纸板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想一想,转出的是一个什么形状?它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师flash课件演示) (2)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想一想,转出的是一个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师flash课件演示) 2、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这种形状的?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图片,小结并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3、判断哪些图形是圆锥。(师课件出示图形) 二、课堂探索 (一)认识圆锥的特征 1、圆锥的基本特征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锥形,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说一说,圆锥各部分都有什么特征?(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一边汇报,师一边课件展示并简要板书。(1、圆锥是由一个圆面和周围的一个曲面组成的。2、圆锥的这个圆面叫做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