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大学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上课班级:艺术11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地点:413室 1-20周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上午第一大节大学英语(1)长清2号教学楼B203宋礼慧全周上课(2学时)装饰色彩设计素描大学英语(1)长清2号教学楼B203宋礼慧全周上课(2学时)大学IT长清2号教学楼C202王大生全周上课(2学时)大学英语(1)长清2号教学楼B205宋礼慧双周上课(2学时) 第二大节装饰色彩设计素描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下午第三大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长清2号教学楼A103张志文全周上课(2学时)体育(1)刘海辉全周上课(2学时)设计素描大学语文长清2号教学楼D101张泉全周上课(2学时) 第四大节装饰色彩设计素描装饰色彩说明:专业课的授课顺序及地点见下表课程名称授课学时授课时间任课教师授课地点班级或方向装饰色彩60 4-8周、11周伊卫东艺术111色彩写生2周9-10周伊卫东王磊艺术111、艺术112设计素描70 12-18周李敏艺术111上课表班级:艺术112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地点:402室1-20周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上午第一大节大学英语(1)长清2号教学楼B203宋礼慧全周上课(2学时)大学英语(1)长清2号教学楼B203宋礼慧全周上课(2学时)大学IT长清2号教学楼C202王大生全周上课(2学时)大学英语(1)长清2号教学楼B205宋礼慧双周上课(2学时) 第二大节装饰色彩装饰色彩设计素描设计素描下午第三大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长清2号教学楼A103张志文全周上课(2学时)体育(1)刘海辉全周上课(2学时)装饰色彩设计素描大学语文长清2号教学楼D101张泉全周上课(2学时) 第四大节装饰色彩装饰色彩设计素描设计素描说明:专业课的授课顺序及地点见下表课程名称授课学时授课时间任课教师授课地点班级或方向装饰色彩60 4-8周、11周王磊艺术112色彩写生2周9-10周伊卫东王磊艺术111、艺术112设计素描70 12-18周伊卫东艺术112上课时间表班级:艺术101、艺术102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造方向:407室;数字方向:409室;环艺方向:411室 1-20周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上午第一大节中国美术史长清2号教学楼B101王磊全周上课(2学时)大学英语(3)长清2号教学楼A503李德华全周上课(2学时)工业设计史长清2号教学楼B201刘剑全周上课(2学时) 第二大节平面设计史长清2号教学楼B101邹立禹全周上课(2学时)大学英语(3)长清2号教学楼B207李德华全周上课(2学时)下午第三大节人体工程学长清2号教学楼A302李煜全周上课(2学时)体育(3)杨盛豪全周上课(2学时) 第四大节毛、邓、代表概论长清2号教学楼A202庄仕文全周上课(2学时)毛、邓、代表概论长清2号教学楼A202庄仕文全周上课(2学时)说明:艺术专业课的授课顺序及地点见下表课程名称授课学时授课时间任课教师授课地点班级或方向中国美术史36 1-18周王磊2-B101 艺术10级全体人体工程学36 1-17周李煜2A302 艺术10环艺方向建筑初步48 1-4周张惠青艺术10环艺方向工程制图与透视48 5-8周尹晶艺术10环艺方向效果图表现技法60 9-13周梁明艺术10环艺方向CAD&3DS Max 60 14-18周梁明艺术10环艺方向平面设计史32 1-16周邹立禹2-B101 艺术10视传方向图像处理技术72 1-6周李敏艺术10视传方向图形处理技术60 7-11周邹立禹艺术10视传方向图形创意48 12-15周王磊艺术10视传方向摄影基础36 16-18周王磊艺术10视传方向工业设计史36 1-18周刘剑2-B201 艺术10工造方向设计制图48 1-4周尚凯(新)艺术10工造方向版式设计48 5-8周尚凯(新)艺术10工造方向产品设计基础60 9-13周陈晓娇(外)艺术10工造方向设计速写60 14-17周褚福跃(外)艺术10工造方向注:所有专业课按照图示时间上课。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含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与作文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如下: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一)语言知识1. 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要紧是辨识古今意义是完全不一致的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 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者短语。
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 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要紧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与文体基础知识。
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者专书简介为根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根据。
1.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含作者所属朝代或者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与要紧代表作。
2. 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懂得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含对比法、类比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3. 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懂得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4. 阅读《诗歌的抒情方法》一文,懂得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辨识:。
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包含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年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2010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结束。
本年度全校共评出教学成果奖155项,其中,本科生教育100项(本次评出本科教学成果奖65项,另有优秀班主任、大学生竞赛指导教师及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35项按照相关文件认定为三等奖),研究生教育30项,优秀教材25项。
全部优秀教学成果共计一等奖30项、二等奖59项、三等奖66项。
评选结果及获奖项目名单请参见附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2010年12月24日。
大学语文(蒋雪艳)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大学语文》中的章节《蒋雪艳<课件>》。
本章节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蒋雪艳的生平介绍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蒋雪艳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蒋雪艳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分析蒋雪艳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蒋雪艳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难点:蒋雪艳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大学语文》。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蒋雪艳的生平介绍视频,使学生对其有所了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蒋雪艳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强调其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 作品分析:选取蒋雪艳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着重讲解其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4. 实践练习:让学生阅读蒋雪艳的其他作品,体会其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蒋雪艳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板书结构:1. 生平介绍2. 文学成就3. 作品分析4. 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阅读蒋雪艳的其他作品,体会其艺术特色,写一篇读后感。
2.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分析蒋雪艳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文学鉴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蒋雪艳的生平及其作品,使学生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但在实践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蒋雪艳的作品阅读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指导。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文学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创作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可以邀请文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蒋雪艳的生平介绍:了解蒋雪艳的生活背景、文学历程和创作成就。
2. 蒋雪艳的文学作品分析:选取蒋雪艳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着重讲解其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一版课后题及答案1、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4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0%左右的人患有“手机依赖症”。
B.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近日,神舟十三号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正确答案)D.通过“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使每个同学的文明意识显著增强。
3、下列不属于《红楼梦》异名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石头记》B.《风月宝鉴》C.《太虚幻境》(正确答案)D.《金陵十二钗》4、1《雨霖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率尔shuài 长乎尔zhǎng 为小相xiàngB、饥馑jǐn 千乘之国shèng喟然kuìC、鼓瑟sè以俟君子sì冠者guànD、哂之xí浴乎沂yí铿尔kēng(正确答案)6、1《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成语完形:繁()丛杂[单选题] *芜(正确答案)复多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比(等到)诸侯之列不省所怙(依靠)B.吾为若德(恩德,人情) 齐谐者,志(记录)怪者也(正确答案)C.其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 敛不凭(凭借)其棺10、下列对《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有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
2018/5视觉不同,审美结果和美的呈现也不同。
这是江西作家王俊散文给我留下的印象。
王俊的散文以叙述及呈现事物的细节为主,这种视觉向下入微的走向,既反映出作者以小见大的叙述特征,又真实凸显了生活的现实与人性的本真元素。
见微知著方能烘托情愫。
王俊用自己的叙述,再次佐证了散文的内核,就是作者内心世界的镜像展示,她围绕细节与情愫展开的文字,就是她的散文边界特征。
描述细节,无论是人物、器物还是景象的细节,本质上就是描述客观世界的细节。
细节描述越缜密细致,客观世界呈现出朴实、纯真、包容与仁厚的情愫成分也就越加质感细腻。
细节与情愫的关系便是如此,写作者的主体意志和内在的精神性都是依托细节而和盘托出的。
王俊的散文《割禾客牛倌》,对此就是一个佐证。
割禾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偿转让的一群人。
作者对割禾客的描写,主要是从东家物色割禾客,割禾客劳动的场景,还有东家孩子与割禾客交往这三个大板块展开的。
每个板块的展开,都是用细节来呈现的,都是在人与环境的层面而非割禾客内心世界的层面上着笔刻画的。
比如在割禾客劳动场景这个板块内,作者有一段细节描述—“母亲曾试着在他们割完的稻田里,捡拾遗留的稻穗,但每每都无功而返。
”素描般的简洁勾勒笔触,实质上是对割禾客的一个最高赞誉。
诚如作者所说“他们尊重地里的每一颗谷粒”一样,尊重这个词汇,其实就是仁厚之爱的一种泛化,具体到割禾客身上,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一种道德体现。
由表及里,用景象折射人物内心世界,让细节说话的“愚拙”表达,照样可以形成意境天成和回味无穷的韵致,富有客观性与感同身受的艺术感染力。
王俊在这篇散文里对牛倌的细节描述,更加细致具体。
从实行承包制后牛倌“没事就往牛栏跑”,“夏夜,村里人坐在樟树底下乘凉,唯有牛倌一人背靠牛栏土墙上默默抽黄烟”,“他折断那根伴随他多年的竹鞭儿,并扔进了灶膛”,“牛倌不会种地”等细节描述中,旁白性地呈现了牛倌经历土地承包前后反差巨大的历史过场后,因为不能转换角色,无法融入新的生活而沉默寡言、无所适从和孤寂无聊的个性特征。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8级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数 25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7级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数 19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6级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数 1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5级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数 2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8级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数 2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7级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数 2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6级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数19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5级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数 2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8级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人数30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7级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人数 28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6级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人数20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5级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人数 26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8级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人数 49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7级专业环境工程人数 28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6级专业环境工程人数26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5级专业环境工程人数 28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7级专业环境科学人数 20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6级专业环境科学人数 26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5级专业环境科学人数 27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8级专业城乡规划人数 29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7级专业城乡规划人数 24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16级专业城乡规划人数30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5级专业城乡规划人数3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表2018—19(一)年级 14级专业城乡规划人数36。
主题:《大学语文》学习笔记内容:《大学语文》学习笔记十一——现当代小说第十一章现当代小说学习要求:1、掌握现当代小说的文学潮流或流派(发生时段、特点与代表性作家作品):人生写实派、自叙传抒情小说、乡土文学作家群、左翼小说、社会剖析派、京派小说、解放区小说、“十七年”著名长篇小说、“新时期”小说潮流。
2、掌握现当代主要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鲁迅、叶圣陶、郁达夫、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柳青、杨沫、姚雪垠、浩然、王蒙、贾平凹、王安忆、汪曾祺、张承志。
一、现当代小说概述相关概念理解:1、现代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启蒙、救亡、翻身主题。
2、当代文学:时间起点(1949年)和分期(“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三种形态(大陆、台湾、港澳)。
(一)现代小说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诞生。
20世纪20年代小说创作的潮流:1、人生写实派:偏重以“写实”的手法反映现实人生问题,叶圣陶是代表作家之一,作品有《这也是一个人?》、《潘先生在难中》等。
2、“自叙传”抒情派:被看作是浪漫主义的追随者。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郁达夫,其代表作为《沉沦》。
3、“乡土文学”作家群:他们多是流落城市的文学青年,热衷于用回忆的笔触写故乡的破败与辛酸,所聘多带浓厚的乡土气息,较知名的有彭家煌、台静农、许杰等。
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潮流:1、左翼小说:以革命文学组织“左联”为主的“左翼小说”,强调跟进时代,反映重大题材,表现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抗,追求强烈的宣传效果。
代表作家作品有蒋光慈的《短裤党》、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丁玲的《韦护》、张天翼的《包氏父子》、萧红的《生死场》。
2、“京派”小说:远离学问党派性与商业性的“京派”小说,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追求纯正的艺术趣味和自由、和谐、稳健的风格,讲求艺术个性和技巧。
这一派的领衔作家是沈从文,他有6部中篇和长篇小说,30多种短篇小说集。
大学语文非常道作者:何二元来源:《教师·下》2010年第08期读余世存《非常道》,觉大学语文亦有“非常道”者,乃试道之。
1904年癸卯学制,大学设预科,预科开设中国文学课,这是民国大一国文及共和国大学语文的前身。
1904年,京师大学堂教授林传甲编成《中国文学史》,自言“我中国文学为国民教育之根本,昔京师大学堂,未列文学于教科,今公共科亦缺此课,传甲于优级师范生分类后,始讲历代文章源流,实为公共科之补习课也”,因此可视为第一种大一国文教材。
1929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规定国文课为大学院及独立学院各科一年级生的共同必修科目。
1932年8月7日,胡适在北平暑期讲演会上做题为“中学国文教学法”的讲演,提到“这次北大招考新生,国文试验,以最容易的国文常识测试,而结果大多数学生不及格”。
同年,浦江清在评述清华学生的国文程度时也说:“今日一般人国文程度太坏,大学生几如中学生。
”叶圣陶说:“大学一年级普遍添设国文课程,是民国27年度开始的,到现在两年了。
为什么要添设?据说因为大学新生国文程度差。
”把大一国文的起始时间定在1938年,未免太晚。
20世纪30、40年代,有所谓“中学生国文程度低”的讨论。
讨论的结果,是蒋介石1941年9月给教育部手令说:“现在中学国文程度低落,应令各中学校长切实注意,并设法提高;以后凡大学招生,如有国文不及格者,不准录取为要。
”20世纪30年代末,郭绍虞在《语文通论》中说:“大学一年级的国文,在各大学中向成问题,学生之需要不一致,学校各方面之期望不一致,即在国文学系各教员之主张也往往不一致,顾此失彼,难求两全。
”许渊冲说,1938年来“联大”后,居然在大一国文课堂上,亲耳听到朱自清先生讲《古诗十九首》。
这一年度的“大一国文”真是空前绝后的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
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魏建功讲《狂人日记》。
书房记王俊阅读答案阅读《书房记》,完成1-3题。
书房记王俊①我的小舅公进过私塾,写得一手好字,记忆中,小舅公喜欢用小楷书写二十四节气。
一个个蝇头小字,在浓墨中渐次晕染开来,仿佛蛩①声鸟鸣,花开花落,都在纸上,“候时而行”。
每到年底,他裁栽剪红纸书写对联贴在书房的门楣上:一等人忠诚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门楣上的红纸总是年年新旧更替,对联的内容却一成不变。
小舅公写了数十年的对联,每个字都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②小舅公生在乡村,劳作的身影与土地融合为一体。
但他常以读书人自居,读书人自是离不开书房。
只要闲下来,他就钻进书房。
小时候,我对小舅公的书房充满好奇,老是疑心他是不是在房里藏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③有一天,邻村有户人家娶媳妇,请小舅公去当记礼簿的“先生”。
我瞧见小舅公走出院门,连忙推开书房门,悄悄溜进去。
小舅公的书房不大,里面仅摆放一张简陋的木桌和两排书架。
那些安然偃卧在书架上的残旧古书,经过时间的淬炼,页面泛黄,全是岁月的悲欣交集。
我胡乱翻了几下,从书中弥散出一股淡淡的霉味,想来,这奇妙的气息就是古人所言的书香吧。
在书架的底层,我找到了一本《红楼梦》,封面破败,露出粗糙的毛边。
【甲】我一页一页地翻阅,一些不期而遇的美丽句子,像从广袤天庭倾泻而下的光芒,直射我的肺腑。
《红楼梦》敲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领略到一个尤为生动和丰富的天地。
书房把满世界的喧闹和烟尘关在了门外,房间里静得能听见梧桐花落地的声音,这是一种比在乡野尽情撒野还要快乐的事情,令人着迷。
之后,那个书房里特有的气息和安静,使我魂牵梦萦了很多年。
④一年暑假,母亲担心长假漫漫我会闲得无聊,便借来《天龙八部》给我看。
记得那天上午,夏日的阳光从葡萄架上洒下斑驳的影子,我走进了金庸的江湖:段誉歪打正着,误闯入一个山洞,里面别有天地,仔细打量,上面写着“琅嬛②福地”。
我突然愣怔住了,“琅嬛福地”,命名者想出如此美名,该是怎样的得意?琅嬛福地不知敛尽多少旖旎?氤氲多少香气?在琅嬛福地中读书,实在是一件高雅而惬意的事。
授课对象:本科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 了解《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其所蕴含的哲学、道德、审美等多重价值。
2. 能力目标:- 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怀。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阅读经典,品味人生”为主题,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谈谈对《红楼梦》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兴趣。
二、阅读与讨论1. 选取《红楼梦》中关于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故事的章节,让学生进行阅读。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有哪些特点?- 这种爱情故事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和人生哲理?- 你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命运有何感想?三、案例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探讨以下问题:-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对爱情的影响。
-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对爱情的影响。
- 爱情故事中的道德冲突和人生抉择。
2. 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红楼梦》中所蕴含的哲学、道德、审美等多重价值。
第二课时一、课堂展示1. 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故事的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拓展阅读1. 教师推荐与《红楼梦》相关的经典著作,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 学生谈谈阅读这些经典著作的感受,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楼梦》所蕴含的哲学、道德、审美等多重价值。
2. 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反思自己在阅读经典作品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第九版),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精选课文,深入解读文学作品。
2. 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 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1. 介绍教材和课程安排。
2. 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
3. 阅读并分析《大学语文》第一篇课文《沁园春·长沙》。
第二周:1. 继续阅读《大学语文》第二篇课文《背影》。
2. 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3.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
第三周:1. 学习《大学语文》第三篇课文《荷塘月色》。
2. 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3. 进行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以《荷塘月色》为题材,写一篇抒情散文。
第四周:1. 阅读并分析《大学语文》第四篇课文《故都的秋》。
2. 探讨课文中的意象、意境及情感表达。
3. 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要求学生以《故都的秋》为题材,进行即兴演讲。
第五周:1. 复习前四周所学内容,进行知识巩固。
2.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习效果。
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分析、引导,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写作水平。
4. 口语表达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即兴演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作文文学化教学初探发表时间:2018-01-30T12:00:35.00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作者:王俊[导读] 这些常见的障碍来自于学生积累的庸常化,作文教学的刻板化以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应试化倾向。
本文立足于作文文学化教学进行探索,从学生的阅读引导以及语句锤炼两方面展开论证。
王俊(四川德阳中学校德阳 618000)【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对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语文的作文有效性教学就会在整个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然而,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障碍。
这些常见的障碍来自于学生积累的庸常化,作文教学的刻板化以及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应试化倾向。
本文立足于作文文学化教学进行探索,从学生的阅读引导以及语句锤炼两方面展开论证。
【关键词】文学;阅读;作文教学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作文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中学作文教学正在积极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向科学化的轨道上迈进,取得了丰硕喜人的成果。
文学化的作文教学是一面新的旗帜,它旨在从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及写作词句的锤炼方面,都将初中学子置于纯文学审美的境地之上,不断发掘其才思和潜能,从而最大程度达到作文教学高效性。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
阅读为写作积淀了很多富有价值的内涵,无论是深刻的思想,还是丰富的语言表达,长期的阅读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写作,写作中产生的新的体验也会促使学生进行新一轮的阅读活动。
通过这样一种阅读与写作互动的过程,达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实现阅读和写作的良性循环。
初中生能够很大程度上从经典文学名著,甚而那些洋洋洒洒的大部头中汲取营养。
当初中生的兴趣被激发,才能被发掘,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在德阳中学便是有例可援的。
我校语文组不断探索,在初中校园开展了文学名著阅读系列活动,针对七年级到九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我们推介了《朝花夕拾》《湘行散记》《西游记》等风格各异的经典文学作品。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津市电大院校学号:C11734011590017 姓名:王俊
(共页)
一、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5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答:我顿时脸色改变,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
他面对长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和鱼虾做伴侣,与麋鹿交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互相劝酒。
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希望拉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
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寄托在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
我对客人说:“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
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原来,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原状。
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
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
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
”
二、现代诗歌鉴赏(25分)
请阅读现代诗歌《死水》,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答: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
诗的怒、嘲讽的感情。
在这几节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鲜明的色彩描写以及讥讽的笔触,逐步深入地写出了扔进破铜烂铁、泼入剩菜残羹后死水的进一步变化。
扔进死水中的“破铜烂铁”,会生出绿色、红色的锈,铜锈绿的如“翡翠”,铁锈红的如“桃花”;再有,“剩菜残羹”的油腻,散在水面,阳光一照,犹如闪光的“罗绮张。
首先,从音节上看,该诗具有音节的和谐美,这主要表现在诗的节奏上。
这首诗的节奏非常整齐,每一行诗都有四个。
所谓诗的建筑美,是指诗行与诗节的排列均齐而言。
这首诗共五节,每节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每节诗都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好像一座有棱有角、刚劲挺拔的大厦,具有建筑美。
再次,这首诗也具有较强的绘画美。
这主要表现为诗的词藻美上。
诗人在描写死水时,特别注意选取那些易于引起人们视觉联想的词藻,以加强诗句的绘画美感。
如诗中既有色彩丰富、鲜明的“翡翠”绿,又有“桃花”强烈对比,造成强烈的反讽效果,犹如漫画中的夸张,修辞中的反语。
三、作文(50分)
要求:
(1) 以“坚持”为话题,题目自拟。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 字数不少于700字。
成功了因为坚持了
雄鹰在忍受了艰难的试飞后,才得以搏击长空,飞翔自如,我们因为它的坚强而钦佩。
种子在度过漫长的黑暗时期后,才得以冲出土壤,沐浴阳光,我们因为它的努力而崇敬。
宇宙在容忍了星座裂变的痛苦后,才方显深邃之美,令人神往,我们因为它的坚持而感动。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学会坚持,坚持,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之后,发愤继续撰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
他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坚持而已,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以后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
当我读到了黎巴嫩纪伯伦写的《虚荣的小草》一文,一朵不安于现实,宁愿用一生来交换“做一个小时的玫瑰”的紫罗兰。
因为那样可以“站得更高,更娇美”。
即便以后的狂风暴雨让她香消玉殒,即便她的同伴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了,并且笑靥如花,她依旧坚持着。
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相反,她觉得,“做一个小时的玫瑰”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
因为这,我读懂了什么叫做坚持。
想要坚持的人心中满怀的是希望。
如果刘翔心中没有冲击奥运冠军的希望,又怎会有因坚持而得来的荣誉;如果爱迪生心中没有照明世界的希望,又怎会有因坚持而换来的永不熄灭的电灯。
坚持不是一县的昙花,却是那四季不败的常青树,是那朝阳的向日葵------对未来幸福的希望不断奋发。
在成功的道路上,坚持是非常重要的,,面对挫折时,要告诉自己:要坚持,再来一次。
因为着一次的失败已经过去,跌到了,爬起来。
只是成功者跌到的次数比爬起的次数要少一次,平庸者跌到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多一次而已。
最后一次爬起来的人我们叫他成功,最后一次爬不起来,不愿爬起来,丧失坚持要放弃的人就叫失败。
坚持是毅力,坚持是灵魂,坚持宛如苦尽甘来时品茗的琼浆美露,是人亢奋后陶醉;坚持宛如雨后的彩虹,使人经历无数风雨后饱尝甜头。
瞧那操场上那个在跑圈的女生——那就是我,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在学校操场上跑上四、五圈。
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不就是四、五圈吗?但里面却含着一个特别的东西——坚持
我和我们班另一个女生每天都一起跑步,我们一步一步的向前跑,虽然那速度没有跑短跑那么快,但对于跑四、五圈来说也跑得很快了。
我们一圈一圈的跑着,当我跑不动时,我想了想:要是我停下来,那么对锻炼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又用刚才的速度继续跑,只有三圈了、只有两圈了、只有一圈了,在我最后一圈时我加速了,最后我来了一个百米冲刺,我到终点了。
我坚持了下来,我成功了,你们任何人都不
知道我的感受,在对于我这种不能坚持着做一件事的人来说,我坚持下来了,我没有停,跑了五圈,我学会了坚持。
当我跑不动了时,我对自己说: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跑完。
当我跑完后,不仅仅是心神舒畅,那心里还很甜,像吃了蜜一样,我为我的坚持而感到骄傲、自豪.
在我写作业是,写一会儿,我就不想写了,那时我就会想到:我现在马拉松,坚持,就快到终点了,坚持!坚持!坚持!
在我学习遇到困难时,那时我就会想到:我在跑马拉松是跌倒了,坚持,爬起来,胜利就在眼前。
在同学抛弃我时,我会想到:我跑马拉松跑了最后一名,没关系,坚持,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我会是冠军的主宰者。
在老师讲课枯燥乏味、想睡觉时,我会想到:我正在练习马拉松,它是枯燥的,但是坚持,总有一天会变得有趣,加油!
坚持,这是一个含我跑步中的一个特殊的东西——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