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重点字词句》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16
2023-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奇妙的世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八个方面来进行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奇妙的世界》。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
文中所写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第二、学情分析教学本课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说说平时有没有注意天空和大地的变化,交流自己的发现。
在此基础上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天空和大地两大部分写出了世界的奇妙,然后聚焦“文章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和大地的?”这个问题展开教学。
最后借助课文最后一段话,激发学生去寻找、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
从生活入手,问题引导,再结合板书梳理课文的顺序和写到了哪些事物,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呈、蔚”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
三年级下册重点字词
三年级下册重点字词包括:燕子、鸳鸯、荷花、莲蓬、绝句、融化、鸳鸯、优惠、崇高、减法、计算、除法、验算、保存、利息、水稻、清爽、谦虚、骄傲、傲慢、懦弱、尘土、古代、价值、国王、狮子、鹿角、池塘、倒映、欣赏、匀称、别致、哎呀、叹气、精美、别致、没精打采、机灵、宋人、耕田、触动、颈部、释放、其他、骄傲、傲慢、谦虚、懦弱、代价、宋庆龄、庭院、吩咐、固然、傲慢、宋庆龄、瞬息万变、变幻无常、镇静、沉静、宁静、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陌生、超常、逆风而行、确确实实、备忘录、本能、迷失、阻力、陌生、超常、记忆力、本能。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型】单元整理课【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查缺补漏。
2.对本单元的表达方法进行再次回顾,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本技能。
3.对所学重点内容进行检测。
【教学重点】1.对本单元的表达方法进行再次回顾,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本技能。
2.对所学重点内容进行检测。
【教学难点】对所学重点内容进行检测。
【教学过程】一、单元整体回顾导语: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体会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多样,下面我们再次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内容,看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
1.古诗词的掌握情况。
2.检测《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三篇课文掌握的情况,这三篇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一类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3.古诗名句积累。
4.课文语言结构回顾。
二、生字词积累、检测1.“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
1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识记,然后交流分享识记方法,随后检测识记效果。
2.本单元的重点字词检测。
①易错字和多音字。
②词语检测。
三、传统文化积累1.了解“日积月累”中的传统文化知识2.补充“日积月累”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四、简单检测检测一:默写《清明》检测二: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检测三:照着下面两段话“总写——分写”的样子写一段话。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板书设计】2传统节日3纸的发明 桥梁建筑 绘画艺术 ……祖国传统文化。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17 我变成了一棵树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住满亲朋【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字词的教学要放手给学生,教师应该多放手,少帮扶。
【课时目标】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板书设计】17 我变成了一棵树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长满鸟窝:各种形状想象奇妙、有趣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出示课件图片、文字,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提出了“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很好地对接文本,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2.注重文本的感情朗读,每次分析一个片段,理解片段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真正融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有效训练了学生感情朗读能力。
不足之处:教师注意问题的引导和设计,要准确找好切入点,迁移而动全身的问题。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我变成了一棵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精读课文。
作者顾鹰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
鸟窝上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
他们在一起在树上东西,而“我”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故事中“我”率真可爱、富有奇思妙想的性格,给我们提供了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顾鹰,是目前从事幼儿教育的4位常熟女作家中的一位。
顾鹰老师爱孩子、爱文学,一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边坚持儿童文学启蒙教育。
第4课《昆虫备忘录》知识教学课文知识点一、生字词1.多音字似sì(似乎)(shì 似的)壳ké(贝壳)qiào(甲壳)2.近义词琢磨—思考过去—从前灵敏—敏锐收拢—合拢漂亮—美丽3.反义词完整—残缺喜欢—讨厌灵敏—迟钝收拢—舒展严丝合缝—漏洞百出4.词语解释琢磨:思索;考虑。
形象: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本文中指相貌、样子。
款款:慢慢地。
严丝合缝:指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5.词语搭配视觉(灵敏) 颜色(鲜艳) 身体(粗短)6.词语拓展AABB式词语:顺顺溜溜简简单单密密麻麻整整齐齐马马虎虎模模糊糊摇摇摆摆二、课文分析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
讲的是四种昆虫:蜻蜓、独角仙、瓢虫和蚂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
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
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佳句赏析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瓢虫当作人来写,动作缓慢,穿着黑绸衬裙,多么有趣,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2.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根据瓢虫身上的星点不同,可以起出不同的名字。
四、结构图解教学设计4* 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10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哪些昆虫?你了解哪些昆虫?它们身上的秘密你又知道多少?(课件出示2:一些昆虫图片)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昆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是折射五千年中华礼貌的一滴水珠,语文老师应让学生体悟到中华礼貌的博大与精深。
写语文教案是每个语文老师必备的技能,作为语文老师的你会写语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你喜欢。
#219515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 10 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孔子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析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从对话中体会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人。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课件四、教法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就必须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明白道理,从而达到攻破难点的目的,我采取思考表演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通过多种教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tuó) 。
古圣贤,尚勤学。
”一句话,你们知道这讲的是一个谁和谁的故事呢?(二)出示挂图,简介孔子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
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首创私人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中贤人72,皆为当时各国栋梁。
孔子还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
门人根据他的言行,编著为《论语》。
(三)揭题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孔子让路》这篇课文来一起学习这个故事。
(四)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思考题,和新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⑵指名认读本课生字词。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剃头大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是现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
这篇短文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沙胆小,害怕剃头;第二部分写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全文充满童趣,描写童年的糗事,读后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介绍】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出版作品600多万字,作品先后50余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0余次被改编成影视剧,1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10多部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德文版、韩文版、荷兰文版等发行到海外。
2017年11月16日,获得2017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著有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棠街3号》、《宝贝当家》、《调皮的日子》、《小丫林晓梅》、《小香咕新传》、《俞林·留汉》、《十六岁少女》等五百余万字。
1996年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2002年获国际青少年读物联盟(IBBY)的"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宝贝当家》、《男生贾里全传》先后获第六届、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男生贾秦文君在常州花园小学里全传》获"共和国五十年优秀长篇小说"称号。
《秦文君文集》、《天棠街3号》等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
《少女罗薇》、《男生贾里》、《小鬼鲁智胜》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奖。
其他作品分别获宋庆龄儿童文学优秀小说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园丁奖、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上海青年文学奖、"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台湾九歌文学奖等近50种奖项。
【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屠、苏”等7个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
2.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且默写《清明》。
3.使学生能够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屠、苏”2个字,会写“符”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屠苏”、“曈曈日”等词语的意思,明白古诗的大意。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句诗词,请大家读一读,看一看这几句诗词都跟什么节日有关?(出示课件1)课件1:佳节清明桃李天,野田荒冢只生愁。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结:同学们,众所周知,清明、重阳、中秋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题目叫“元日”。
教师板书题目,学生一齐朗读题目(板书:元日)教师:“元日”中“元”的意思是开始,第一。
那么“元日”是什么意思呢?(回答:指农历正月初一。
)对,这首诗就是写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
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王安石吧!(出示课件2)课件2: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荆公”。
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文集今有《王文公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同学们,请你们先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一边朗读一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字词句整理2020年6月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重点字词】泥融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苇发芽梅花溪流泛舟蒌蒿迟日河豚黄鹂减少【词义注释】①不减:并没有多少,差不多;②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③泥融:指泥土湿软;④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⑤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⑥三衢: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又称“三衢”。
【中心思想】(1)《绝句》描绘了一幅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江山秀丽的迷人画卷,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画中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3)《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三衢山时写的,描写了江南五月诗人在三衢道中旅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知识点拨】(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点拨]泥土湿软归来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西边的沙洲被阳光晒得暖暖的,鸳鸯卧在上面,静静地睡着。
“融”“暖”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天气变暖了,冻土松软了,沙滩暖和了。
前一句是最具特征的动态描写,后一句勾勒出静态的画面。
这一动一静的描写反映出鸟类生活的悠闲快乐,把自然界的生机展现在我们眼前。
(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点拨]初春时节,蒌蒿满地,芦苇也生出嫩芽,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
这两句诗既描写了春天的植物,给人以大地回春草木复苏、充满生机的感受,又展现出想象中的情景,充满情趣。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点拨]梅子黄在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
前一句写时令,在转折中给人以无比喜悦之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后一句写行程,“泛”“行”“溪”“山”,加之“日日晴”的天公作美,不仅表明行程路线,也透露出诗人此时喜悦的心情。
【课外拓展】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第二课燕子【重点字词】吹拂赶集纤细偶尔凑近困倦痕迹掠过沾满聚拢剪刀活泼乌黑洒落烂漫伶俐荡漾闲散生趣翅膀光彩夺目【近反义词】(1)近义词:聚拢—聚集偶尔—偶然平添—增添光彩夺目—鲜艳夺目(2)反义词:乌黑—雪白轻快—沉重闲散—忙碌纤细—粗壮【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对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可爱活泼的小燕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小燕子的无限喜爱之情。
【知识点拨】(1)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点拨]“如毛的细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春雨细而密的特点。
“赶集似的”将事物拟人化,写出了燕子争先恐后为春光增添美丽的热闹景象。
(2)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无比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点拨]“斜”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姿势,体现了小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叽的一声”,让读者感受到小燕子飞行时的欢快。
【课外拓展】短语积累:剪刀似的尾巴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片旷亮无比的天空乌黑的羽毛烂漫无比的春天波光粼粼的湖面纤细的电线第三课荷花【重点字词】花瓣莲蓬破裂姿势仿佛舞蹈随风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画家飘动衣裳嫩黄旺盛蜻蜓饱胀飘动一幅翩翩起舞【近反义词】(1)近义词:姿势—姿态仿佛—好像不光—不止赶紧—赶快(2)反义词:展开—收拢快乐—伤心【中心思想】课文描写了作者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沉浸在荷花盛开的景色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知识点拨】(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点拨]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摹了荷叶的色彩与形态。
满池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一个紧靠一个,让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荷叶密密层层的样子,体现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点拨]这是“我”的想象,想象自己化身成了一朵荷花,人景合一,情景交融,足见美丽动人的荷花多么令“我”着迷,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荷花的无限喜爱之情。
【课外拓展】积累有关荷花的诗句:(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第四课昆虫备忘录【重点字词】琢磨灵敏款款收拢严丝合缝【近反义词】(1)近义词:琢磨—揣摩收拢—合拢灵敏—灵活款款—慢慢(2)反义词:完整—残缺粗短—细长灵敏—迟钝合成—分散【中心思想】课文介绍了蜻蜓的复眼、花大姐、独角仙和蚂蚱,让我们了解了这些昆虫的一些特点,为我们揭开了这些昆虫身上的秘密,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拨】(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尖头蚂蚱?[点拨]作者是从形态、飞行时的声响及画家对尖头蚂蚱的喜爱这几个方面介绍的。
(2)为什么说独角仙是昆虫里的霸王?[点拨]它的个头很大,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而且它的力气也很大。
【课外拓展】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第二单元第五课守株待兔【重点字词】农耕触角头颈解释守株待兔【词义注释】①耕者:指种田的人;②株:树桩;③走:跑;④因:于是;⑤释:放下;⑥冀:希望。
【中心思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存在不经过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不能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情。
【知识点拨】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点拨]因为农夫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他以为这样不劳而获的好事会每天发生,所以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撞死的野兔。
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不但没有再得到兔子,还受到了别人的嘲笑。
【课外拓展】积累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叶公好龙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画蛇添足盲人摸象买椟还珠滥竽充数自相矛盾邯郸学步掩耳盗铃第六课陶罐和铁罐【重点字词】奚落傲慢谦虚懦弱荒凉朴素轻蔑争辩羞耻相提并论羞耻流逝宫殿骄傲倒塌掘开橱柜朴素陶罐翻来覆去【近反义词】(1)近义词:谦虚—谦恭懦弱—软弱轻蔑—轻视相提并论—同日而语(2)反义词:奚落—赞扬谦虚—骄傲懦弱—坚强朴素—华丽【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的是国王橱柜里的两个陶罐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知识点拨】(1)“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点拨]从铁罐奚落陶罐时,刻薄的语言描写与轻蔑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铁罐的傲慢无礼和盛气凌人。
(2)“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一起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点拨]陶罐的话,表现了他善良的内心和宽容的品格,虽然铁罐曾经看不起它,奚落它,但是陶罐出土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铁罐。
【课外拓展】神态描写的作用:(1)描写人物神态要与动作语言等描写相结合。
[例如]“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这些神态描写既表现了他们的英勇,又突出了每个人的特点。
(2)要注意描写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以此表现人物心理。
[例如]“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的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这段话中的神态描写将“我”内心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第七课鹿角和鹿腿【重点字词】池塘倒映欣赏匀称别致哎呀鹿角抱怨犹豫灰心丧气凶猛镜子狮子配合着急喘气撒开灌木逼近没精打采【近反义词】(1)近义词:欣赏—观赏匀称—均匀别致—新颖灰心丧气—垂头丧气(2)反义词:犹豫—果断凶猛—温和美丽—丑陋没精打采—精神抖擞【中心思想】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后奋力脱险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不要只看他的长处而不看他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他的长处。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美丽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知识点拨】文中的鹿有怎样的心情变化?[点拨]文中的鹿见到美丽的角时,欣喜、自我陶醉,见到自己的腿后叹息,抱怨自己的腿细长而难看,遇到危险后,领悟到不美丽的腿是有实用性的。
【课外拓展】积累文学常识:《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约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许多民间寓言故事,今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寓言故事都选自伊索寓言,如《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乌鸦喝水》等。
伊索寓言被誉为最古老的寓言集。
第八课池子与河流【重点字词】生涯疲劳蜿蜒贯穿遮掩懒惰任凭安逸遗忘奔流不息遵循淤塞推究木筏操心磨灭懒惰应验柔软忙忙碌碌【近反义词】(1)近义词:疲劳—疲惫遵循—遵照衰退—衰败逐渐—慢慢(2)反义词:沉重—轻松安逸—辛劳尊敬—鄙视遗忘—牢记【中心思想】课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池子与河流对生活的不同观点与态度,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歌告诉我们,青少年要正确认识人生、珍惜时光、积极进取,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
【知识点拨】(1)“池子”与“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点拨]“池子”比喻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河流”比喻那些积极进取、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2)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个?[点拨]少年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期,若在此时浪费时间虚度日子,长大后换来的只有凄苦的生活。
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则老而无忧,所以我们更加赞同河流的观点。
人不应该虚度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课外拓展】积累倒序词:倒序词及两字词语的两个字调换位置后,会变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相关或完全不同的词语。
[例如] (1)意思不变:讲演—演讲觉察—察觉缓和—和缓累积—积累互相—相互代替—替代整齐—齐整奋发—发奋(2)意思改变:生产—产生现实—实现气节—节气计算—算计人名—名人上马—马上故事—事故上海—海上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重点字词】屠苏断魂借问遥指佳节爆竹茱萸登高【词义注释】①一岁:一年;②断魂:灵魂离开身体,形容悲伤到极点;③泥融:指泥土湿软;④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⑤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心思想】(1)《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抱负。
(2)《清明》: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行路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苦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诗情推向高潮,使诗中行人的愁苦思绪一下子转化为要继续前行的振奋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