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区别及网络定时播放行为的法律属性
- 格式:docx
- 大小:12.97 KB
- 文档页数:2
播放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区别
及网络定时播放行为的法律属性
朱轶名 U201310127 基础学科物理学实验班1301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播放权指的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通过电台、电视台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权利。
目前很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在倡导“节目上网”,大部分的节目是在广播或电视播出的同时,也在网上同步播出。广播或电视中播出结束,网站也不再播出。换个角度说,如同目前大众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收听收看节目一样,听众或观众在同一时间登录网站收听观看节目,听到的内容是网站在同一时间提供的完全相同的内容,如果其错过了某部分,也不能再选择观看该部分。根据法律对“播放权”的定义,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行为是在行使播放权,如果其播出的节目内容涉嫌侵权,权利人应当向其主张播放权。
还有一部分节目是在广播或电视中播出前后或同时,上传至网站上,听众或观众可以随时访问网站收听或观看其在网站上提供的任一节目。每个听众或用户都可以在其选择的时间收听或收看完整的节目。如同该节目一直在网站上等候任何用户选择开始收听或观看。根据法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如上行为是在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其播出的节目内容涉嫌侵权,权利人应当向其主张信息网络传播权。
结合上面的说明,根据法律对“播放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播放权”指向的是媒介主动传播作品,受众(听众、观众)必须按媒介安排时间或地点被动的接受作品的权利;而“信息网络传播权”指向的是媒介提供了作品,受众(听众、观众)可以自行选定时间和地点,主动地通过媒介接受作品的权利。这就是播放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区别。
信息网络传播和广播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二者相互排斥,那么网络定时播放应属其一。这一播放行为属于通过网络向公众定时提供作品,显然不符合信息网络传播权关于个人选定时间的条件,因此网络定时播放应属于播放权的保护范围。
广播是广播主体根据其安排的时间定时向公众提供播放内容的播送形式,广播主体居于主动地位,公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同于播放权的点正在于此,一个是交互式的自由选定时间和地点,一个是被动接收。网络定时播放作品,受众也是居于被动地根据节目时间表来收看播放内容,与传统广播的不同仅在于是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播出的。《著作权法》第9条第11项广播权的定义为“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并未明确以无线方式传播作品的途径,那么网络形式也应属其中一类。
在新媒体和其他传播、播放媒介层出不穷的今天,权利内容的界定不应受制于传播介质或者载体,根据权利内容的性质为传播介质定性才是正确的作法。否则法律将始终不能跟上介质更新换代的步伐,在新介质出现时不知所措。综上,在网络上提供节目单并定时播放节目的行为,应落在播放权的保护范围内,而非信息网络传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