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药厂废气处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3
制药废气处理设计方案
1. 项目基本情况
某药厂在生产药品过程中主要产生丙酮和乙醇这两种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物质以及氮氧化物,而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异味恶臭,主要的物质为硫化氢。
2本方案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年4月修订)
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3本方案制定原则
(1) 依据国家和当地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妥善解决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产生的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
4本方案治理目标
鉴于制药厂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列出,所以根据制定依据中的排放标准,各个项目应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如下所示:
表1恶臭污染物排放国标二级
监测项目 执行标准 评价依据
臭气浓度 有组织(15m排气筒) 2000(无量纲)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无组织(周边浓度) 30(无量纲)
表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2)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
排气筒 速率 监控点 浓度(mg/m2)
丙酮乙醇 暂时没有标准
氮氧化物 420 15m o.91 无组织排放点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检测点 0.15(监测点与参照点差值)
5 项目治理方案
5.1车间废气治理技术的选择
1.吸附脱附处理
活性炭是最为传统的处理有机废气的物质,它对与某些特定VOCs因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且可以脱附再生,但是运费较高,二次处理麻烦。就本案例而言并不适合采用此法,原因是:
一般认为硫化氢,胺类,醛类本身就不适合用活性炭吸附;并且分子量低于45并且高挥发的物质(如乙醇)基本不被活性炭稳定吸附;高分子的挥发性低的物质容易吸附但是脱附非常困难。
2. 催化燃烧 不仅能耗大,而且丙酮燃烧后会产生剧毒物质二恶英,所以也不适用
3.低温等离子+复合光催化
本方法是针对医药化工等行业的独特特点的降解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首先用低温等离子体产生高能量电子,直接分解废气因子中的有害气体,使其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再利用光媒触的作用,降解尚未完成的各类有害气体,从而达到治理效果。
因为废气因子降解的最终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没有二次污染的麻烦问题,当然废气处理过程中也会半生少量的氯化氢,固体以及油状颗粒物。这些物质经过检测也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所以选用此法来治理车间废气。
5.2 制药车间废气收集
主要是以离心机,真空池和真空泵等地方为主。加上PVC管和PVC收集罩加盖
治理主要流程图:
收集好的废气首先进入PM水汽分离器去除水分,然后进入等离子+光催化的反应器被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被排出回用,干净的废气通过风机的作用进入排气筒排放进大气。
5.3污水处理过程产生恶臭气体的治理
5.3.1产生原因以及产生位置
在制药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厌氧阶段在厌氧池以及污泥脱水房会产生恶臭气体,其主要物质为硫化氢,本方案预计采用谢维民等人的高效填料塔生物反应器来处理含硫臭气。
5.3.2处理技术
高效填料塔生物反应器所用ZX01 型填料是良好的脱臭填料, 其突出特点是压降低、比表面积大、微生物附着性能好, 并具有较好保湿性、通气性能和填料强度等. 硫化菌的代谢产物和脱落的生物膜都能及时被喷淋水冲走, 不会造成塔内的堵塞。
5.3.3处理流程图
含H2S 气体 废气源 活性炭装置 PM水气分离器等离子+光催化废气净化器
风机 排气筒 由泵( B1) 抽入缓冲罐( T 3) 中, 再经气体流量计
( F1) 从底部( AD) 进入生物填料塔, 经填料层过
滤后, 由上部出口( S4) 排放. 储水罐( T 2) 中的
液体通过重力作用自流到缓冲箱( T1) , 由离心水泵( B2) 经过滤器内填料层上方设置的喷水装
置(WD1 和WD2) , 定期向填料层喷洒添加营养
盐的自来水或该废水厂二次沉淀池出水, 为微
生物提供养料和液相环境, 喷淋出水由塔底部
V1 排出.排除的水怎么办肯定含有硫啊?
该填料塔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塔内阻抗低, 无堵塞现象, 无需经常进行反冲洗, 可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方法硫化氢的去除效率可达99%及以上,真正达到去除恶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