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湖南省(第一课时)YYY
- 格式:ppt
- 大小:13.81 MB
- 文档页数:37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学指导】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探究交流】一、从世界看中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中国旅游地理课件“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旅游地理课件,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结合高职教育课程特点,我们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通过比较全面地掌握我国旅游景区、景点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增强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了解,使其具备初步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为了让学生多方位感受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了解各地著名旅游景区景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活动,例如“导游讲解比赛”的活动,让全班同学每人自选一处旅游景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提前收集该景点相关资料,撰写导游词,进行讲解比赛;也可以让学生组成讲解小组,利用自习时间到其他专业班级进行一遍一遍地巡回讲解,这样在博得同学们一片掌声的同时,收获了自信与成功的喜悦,锻炼和提高敢学生的讲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目前,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版本很多,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因此,教师在使用时,不能盲目选择某一版本的教材实施教学,而是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选择,用现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说,教材也只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把多版本教材内容进行有机地融合,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一系列实用、快捷、易学、易懂的教学内容,也是对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驾驭教材能力的一种考验。
(一)以地图为主线,串联各章节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由于中国旅游地理的内容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上设计的,各地域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对各地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和旅游特色的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因此,以中国地图及各分区地图作为辅助工具,把相关的基本内容落实在地图上,就会更为清楚明白,容易掌握。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而生动的中国区域旅游的一些知识,是其它任何课程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旅游服务人员全面热情宣传中国,推介中国的知识源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国旅游实务,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考察、线路设计、市场调研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立志献身旅游强国事业。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并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但是学生年纪较小,刚刚接触到旅游专业课学习,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感性认识较薄弱,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点,通过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模式培养学习学习兴趣,并在教学目标和方式的设置上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哈尔滨概况(2)掌握哈尔滨主要景点游览价值2、能力目标(1)学生能熟练讲述哈尔滨主要景点的游览价值(2)学生能根据各个景点的游览价值撰写导游词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小节内容,学生大致对哈尔滨主要景点有所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讲解一些各个景点的趣事,培养学生学习旅游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哈尔滨概况以及主要景点的游览价值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各个景点的游览价值,有针对性的撰写导游词五、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一)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运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哈尔滨的图片和景点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增强认识。
(二)学法指导通过教师讲授,问题驱动,视听画面,现场互动,加强学生记忆。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采用问答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问:东北旅游区包括哪几个省?省会分别是哪里?(二)导入新课教师给出四个相互关联的词汇,让学生猜出我们本节课要讲的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引出新课。
给出词汇:省会、冰雪、东方莫斯科、松花江(三)新课学习1、哈尔滨概况(1)采用问答法,让学生回忆并总结出我们通常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一个省或者一个市的概况的;(2)总结并补充学生发言,让学生分为5组分别从地理位置、气候、历史、交通以及旅游资源特征5个方面介绍哈尔滨概况;2、哈尔滨主要景点(1)冰雪大世界:展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图片,使学生从直观上去感受冰雪大世界;由老师做导游,为大家讲授冰雪大世界的相关知识;播放一段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视频,加深学生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有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趣味小知识。
自助旅游规划孙勤建工一班20102741002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非常想去湖南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我说的就是凤凰。
去了湖南当然也要在长沙玩乐几天,同时也方便我们搭车前往凤凰。
长沙,别称“星城”。
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是华中地区主要的中心城市及经济中心之一。
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
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近年来又修建了世界之窗和海洋世界等娱乐设施。
而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这里与吉首的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因为湖南紧邻湖北,所以去湖南旅游也是一个相当经济的方案。
我觉得去这两个地方起码需要5到7天才能玩好,而平时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所以我决定等到暑假,约上两个好友再踏上这个美妙的旅程。
第一天,早上9点我们从武昌火车站出发,乘坐火车前往长沙,下午1点多到达目的地,买好回去的火车票。
往返车票大概一人108元,下午来到早已定好的7天连锁假日酒店,房间价格为一晚156元,休整一下,然后去长沙市中心逛街且品尝下当地小吃。
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在吃了正宗的湖南米粉个早点后,乘坐公汽前往湖南大学的所在地——岳麓山,门票免费,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爱晚亭,岳麓书院,黄兴墓。
下午在前去马王推看千年女尸——辛追。
中国旅游地理省第课时课件 (一)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旅游胜地和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
中国旅游地理省第一课时课件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接下来我们将分点分别进行分析。
一、地理位置作为亚洲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地形和气候变化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地理位置对其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其比较优势体现在:1. 面积广大: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的风景名胜和资源,有了这样的优势,中国旅游业有着广泛的空间和发展的机遇。
2. 地理位置优越:与亚洲许多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南亚、东南亚、中东、欧洲和美洲各国,都是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国。
二、旅游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将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层面,具体如下:1. 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山岭、河流、湖泊、沙漠、森林、冰川等丰富自然景观的国家,这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可以为人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和美好回忆。
2. 人文资源: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深刻地吸引游客。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目前,中国旅游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且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和趋势:1. 旅游市场日益壮大: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崛起和中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逐步增加,且出境旅游市场也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2. 旅游产业结构日趋成熟:中国旅游业的产业链越来越完整,涉及到旅行社、酒店、餐饮、娱乐等多个方面,旅游产业开始向纵深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等不同类型的产业。
3. 旅游资源整合效应不断显现:在推进旅游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和提升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中国政府实行了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把有限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
教案名称:湖南省自然地理特征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湖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3. 分析湖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了解其优势和不足。
4.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其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湖南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 湖南省的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湖南省的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互关系。
2. 湖南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原因和不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湖南省吗?请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湖南省。
2. 总结: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东临江西,西接重庆,南毗广东,北靠湖北。
全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6700多万。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68页,阅读“湖南省地理位置示意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湖南省的地理位置如何?(2)湖南省的面积和人口数量是多少?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湖南省的地形特征:湖南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
其中,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是湖南省的主要山脉。
2. 讲解湖南省的气候特征:湖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全省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
3. 讲解湖南省的水系特征:湖南省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湘江、资水、沅江等。
其中,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流经长沙、株洲、湘潭等市。
四、课堂练习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69页的“湖南省地形示意图”,简要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
2.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70页的“湖南省气候示意图”,简要描述湖南省的气候特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湖南省的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地理特征,请大家简要回顾一下。
2. 总结:湖南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