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之间产生扶养关系的具体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引言抚养权问题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关系的稳定以及社会和谐。
本文将围绕我国法律规定抚养权问题展开论述,从抚养权的定义、抚养权的归属、抚养权变更的条件及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二、抚养权的定义抚养权,是指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对其子女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在我国,抚养权分为两种:一是法定抚养权,二是实际抚养权。
法定抚养权是指法律规定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享有的抚养权;实际抚养权是指实际承担抚养责任的一方享有的抚养权。
三、抚养权的归属1. 双亲抚养在一般情况下,双亲抚养是最理想的抚养权归属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父母共同抚养。
哺乳期内的子女,以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2. 单亲抚养在特殊情况下,如父母离婚、一方死亡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抚养子女时,抚养权可能归一方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一方因抚养子女需要,可以向另一方支付抚养费。
抚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 第三人抚养在特定情况下,如父母均无力抚养子女,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时,抚养权可能归第三方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父母共同抚养,因特殊原因不能共同抚养的,可以由一方抚养,另一方支付抚养费。
”四、抚养权变更的条件1. 双方协商一致在抚养权变更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当协商一致,达成抚养权变更协议。
2. 子女利益最大化在抚养权变更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当以子女的利益为最大原则,充分考虑子女的身心健康、教育、生活等方面。
3. 具备法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条规定,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抚养权:(1)原抚养方因疾病、残疾等原因,无法继续履行抚养义务;(2)原抚养方有其他严重过错,不适合继续抚养子女;(3)原抚养方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无法继续履行抚养义务;(4)其他原因,如子女要求变更抚养权等。
祖孙之间的抚养条件是什么?有些时候人生总不如意,也许并不是父母故意不履行抚养义务,也许是他们没有条件再去抚养,而这时候未成年人还需要成人来抚养,又不能讲亲生孩子交给福利院看管,这就将重担放在了爷爷辈身上,那么祖孙之间的抚养条件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有些时候人生总不如意,也许并不是父母故意不履行抚养义务,也许是他们没有条件再去抚养,而这时候未成年人还需要成人来抚养,又不能将亲生孩子交给福利院看管,这就将重担放在了爷爷辈身上,那么祖孙之间的抚养条件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一、祖孙之间的抚养条件是什么?依据我国《婚姻法》第28条的规定,有经济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经济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由以上规定可知,祖孙之间形成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条件有:1、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孙子女、外孙子女必须有相应的抚养能力;2、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力抚养、赡养;3、祖父母、外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或者孙子女,外孙子女尚未成年。
▲二、抚养权的法律条款《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爷爷抚养孙子协议书甲方(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孙子):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与乙方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且乙方父母因故无法履行抚养义务,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甲方抚养乙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抚养权的确立1.1 甲方同意在乙方父母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期间,承担起乙方的抚养责任。
1.2 乙方同意在甲方抚养期间,遵守甲方的合理要求和规定。
第二条抚养内容及方式2.1 甲方负责乙方的日常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保健费用等。
2.2 甲方应保证乙方接受适当的教育和培训,以促进乙方的全面发展。
2.3 甲方应保证乙方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
第三条抚养期限3.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直至乙方成年或乙方父母重新履行抚养义务为止。
3.2 如乙方父母在乙方成年前恢复抚养能力,甲方应将抚养权交回给乙方父母。
第四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4.1 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合理的教育和管理。
4.2 乙方有义务遵守甲方的合理要求,尊重甲方的意愿和决定。
4.3 乙方在成长过程中应积极与甲方沟通,及时反馈学习和生活情况。
第五条协议的变更与解除5.1 双方可协商一致变更或解除本协议。
5.2 如一方违反协议条款,另一方有权要求解除协议,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六条争议解决6.1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6.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其他约定7.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
7.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月__日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月__日(本协议书的空白处需由甲乙双方在签订时填写完整。
关于舅舅有义务抚养吗?▲一、舅舅有义务抚养吗?应该是没有的,父母是他的第一抚养人,还有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抚养义务分别在第二十七条(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第二十八条(祖与孙之间),第二十九条(兄姐与弟妹之间)有条件的附有抚养义务。
《婚姻法》第28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祖孙之间的抚养的条件有:(1)祖父母、外祖父母必须有抚养的负担能力;(2)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力抚养;(3)孙子女,外孙子女尚未成年。
1、离婚时子女的抚养问题夫妻离婚后,是从法律上解除了婚姻关系,夫妻间的相互的权利和义务随之终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除了婚姻关系也就解除了对孩子的抚养、教育的义务。
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由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因此,夫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离婚后,孩子由谁抚育,应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在这个前提下,夫妻离婚时可以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决。
人民法院对于离婚案件中的子女抚养问题必须慎重处理,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子女今后的成长问题,而且可以稳定离婚后的男女双方的关系,不至于因子女的抚养问题发生矛盾。
人民法院处理此问题应依照《婚姻法》第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2、变更抚养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
祖孙之间的抚养、赡养责任在正常情况下,子女由父母抚养,父母由子女赡养,祖孙之间不发生权利义务关系。
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他们之间则会产生抚养、赡养义务。
具体产生扶养义务的情况,则是修改后的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具体内容,即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相对于修改前的《婚姻法》,该条扩大了此扶养义务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义务的,不仅包括原《婚姻法》规定的父母已经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而且还包括修改后的《婚姻法》新增加的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二是,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的,不仅包括原婚姻法规定的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而且还包括修改后的婚姻法新增加的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作出这些相应修改,实际上是将实践中切实可行的作法提高到法律的高度予以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曾于1984年8月30日《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祖孙之间的扶养义务作出扩大解释:①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确无能力抚养或父母均丧失抚养能力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义务;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确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
在司法实践中,该解释对具体解决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子女以及子女无力赡养的父母的抚养和赡养问题,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这次修改《婚姻法》,将该内容吸收进来,以切实保护相关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
本文相关法律资讯来自广州离婚律师易美玲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怎样理解父母子女关系及抚养、赡养、继承权利与义务[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父母子女关系及抚养、赡养、继承权利与义务问题是正确处理家庭婚姻关系的重要内容。
此题对此作一个具体的说明。
[问题解析]一、父母子女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亦称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的法律,亲子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另一类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后者又分为养父母子女关系与继父母子女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的父母子女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抚养是指父母从物质上、经济上对子女的养育和照料,教育是指父母在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对子女的全面培养;二是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当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三是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四是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因为父母子女关系是一种血亲关系,是不能通过法律程序人为地加以终止的;因收养而形成的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除非依法解除收养关系,也不能因为养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养父母对养子女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关系非婚生子女即私生子,其生父生母不具有合法夫妻身份。
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必须承担非婚生子女的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三、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继父母和继子女的关系,是由于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带子女再婚,或者父母离婚后另行再婚而形成的。
继父或继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同亲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在法律上的区别,就是他们之间不一定发生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般情况下,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因婚姻而派生,是一种姻亲,但是继父母与继子女存在实际的抚养教育关系的,即构成事实的收养关系,双方关系就成了拟制血亲。
祖孙之间产生扶养关系的具体条件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的具体规定,祖孙之间产生扶养关系的条件如下:
1、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扶养条件是:
(1)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父母双方已经死亡;或一方死亡,另一方确无能力扶养;或父母均丧失抚养能力。
(2)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成年,需要抚养。
(3)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产生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抚养义务。
适用上述规定时,不以同居一家、共同生活为限。
如果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均有负担能力,可将他们视为同一顺序的抚养义务承担人。
为了确保其未成年第三代人的健康成长,责成他们均合理分担抚养责任,是符合《婚姻法》基本原则的。
2.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的条件是:
(1)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或失去赡养能力;
(2)祖父母、外祖父母需要赡养;
(3)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赡养能力。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产生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
适用上述规定时,也不以同居一家、共同生活为限。
总之,祖孙之间的扶养义务是有条件的,概括地讲就是:(1)被扶养人祖或孙需要扶养;(2)扶养人孙或祖有扶养能力;(3)被扶养人的子女或父母已经死亡或无力扶养。
具备上述条件,祖孙之间才能发生法律上的扶养权利与义务关系。
符合法定条件的抚养人、赡养人必须自愿履行抚养、赡养义务。
否则,被抚养人或被赡养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法律关于祖孙、外祖孙之间附条件的抚养、赡养规定,对于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相关法律资讯来自平顶山婚姻律师朱燕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