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41.92 KB
- 文档页数:1
论著DOI:10.16662/ki.1674-0742.2023.04.029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刘睿,宋冬云,崔璨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风湿科,江苏徐州221004[摘要]目的探讨阿达木单抗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4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RA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24例,基于对照组予以阿达木单抗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水平、关节压痛与肿胀数、疼痛评分、关节活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 vs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
治疗后,观察组CRP、ESR水平分别为(10.05±1.22)mg/L、(21.03±3.84)mm/h,低于对照组的(17.21±2.05)mg/L、(26.62±4.33)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4、4.732,P< 0.05)。
观察组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分别为(3.95±0.89)、(4.52±1.36)个,低于对照组的(9.58±2.31)、(8.97±2.4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2、7.756,P<0.05)。
观察组VAS评分、DAS28评分为(2.35±0.48)分、(2.30±0.28)分,低于对照组的(4.10±1.11)分、(3.87±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9、15.237,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3% vs 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抗体药物研究的新发展与应用近年来,抗体药物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
抗体药物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优点,在治疗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抗体药物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制备的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抗体,可靶向特定的分子或细胞,发挥治疗、诊断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目前,抗体药物已成为继小分子化学药物后的新型治疗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抗体药物在制备、设计和应用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1. 制备传统抗体药物通常是从动物体内提取的,但这种方法存在免疫原性和批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因此,现在有许多技术用于制备重组抗体。
例如,在人工合成基因的前提下,通过真核细胞或细菌的表达系统生产单克隆抗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药物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高度一致性。
2. 设计近年来,许多新的设计策略被应用于抗体药物的研究中,例如:多价抗体、小型抗体片段(例如单链抗体和Fab片段)、抗体药物联合疗法等。
与传统的全长重组抗体相比,这些新型抗体药物具有更好的渗透性,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也更容易通过肝脏等器官。
3. 应用抗体药物在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成功。
例如,CD20单克隆抗体药物利妥昔单抗可以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肽双靶向技术开发出的GYY4137激动剂是用来治疗心衰,为一种完全自身产生的细胞信号转导物质。
二、抗体药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 肿瘤治疗当前,抗体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迄今已经上市的靶向HER2的治疗药物Herceptin已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媒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也已经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药物逐渐被引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领域。
例如,靶向TNF-α的药物瑞典制剂目前已经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手段之一。
3. 传染病某些新型病毒疫苗的研发成为抗体药物应用的新领域。
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治疗进展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丧失。
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调节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的关系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
免疫系统的失调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如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以及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关节滑膜的炎症和增生,破坏关节软骨和骨组织。
免疫调节治疗的目标就是通过干预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减轻炎症,延缓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
二、传统免疫调节治疗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 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
然而,NSAIDs 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DMARDs 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等。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抗风湿作用。
DMARDs 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关节损伤,但起效较慢,需要长期使用。
三、生物制剂类免疫调节治疗药物1、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α抑制剂)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TNFα抑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等,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TNFα的活性,迅速减轻炎症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2、白细胞介素-6 抑制剂(IL-6 抑制剂)IL-6 也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
IL-6 抑制剂如托珠单抗,通过阻断IL-6 信号通路,有效地控制炎症,对TNFα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能有效。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发表时间:2013-02-26T09:18:04.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杜锦池马顺高秦红群[导读]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杜锦池马顺高秦红群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264例RA患者和115例非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
结果 RA组264例血清抗-CCP抗体阳性167例,阳性率63.3%;非RA组125例血清阳性3例,阳性率为2.4%。
结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 抗-CCP抗体敏感性较高,在R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178-02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致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具有系统性、异质性、慢性等特点[1]。
该病一般发病2年内即可见不可逆骨关节破坏,易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
据统计欧美国家发病率在0.5%~3%,我国发病率为1.08%左右[2]。
目前类风湿因子(RF)是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但RF 特异性较差,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可呈阳性,因此给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限制了RF在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寻求一种对RA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抗体是近年来RA 研究中的热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被认为是RA诊断的新血清标志物。
2000年Schellekens等首先将抗-CCP抗体用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验诊断。
有研究表明抗-CCP抗体对RA 具有很高的特异性[3] 。
1 资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为2012 年1 月至2012 年10月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RA 患者264例,非RA患者125例。
2023年4月第9卷第4期* 中西医结合研究 *正清风痛宁联合阿达木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分析李晨曦李晨曦,,王汉伟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正清风痛宁联合阿达木单抗的应用价值,以期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有效性。
方法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间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按照电脑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正清风痛宁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正清风痛宁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L-1β、IL-6、TNF-α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研究组CRP、ESR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5)。
结论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正清风痛宁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能够起到更为显著的效果,患者临床病症可得到明显缓解,炎性反应减轻。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阿达木单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因子593..22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4.36中图分类号R593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Zhengqing Fengtongning Combined with Adalimumab on Clinical Symptom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LI Chenxi, WANG Hanwei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Bengbu Third People's Hospital, Bengbu, Anhui Province, 23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Zhengqing Fengtongning combined with adalim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ease 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d⁃mitted to Bengbu Third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ne 2019 to June 2022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Zhengqing Fengtongning, and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Zhengqing Fengtongning combined with adalimumab.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lood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IL-1 β, IL-6, TNF- α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CRP and ESR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1.1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73.3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865,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Zhengqing Fengtongning combined with adalimumab can have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lieved, and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can be alleviated.Key words Zhengqing Fengtongning; Adalimumab; Rheumatoid arthritis; Inflammatory factors收稿日期:2023-02-06;修回日期:2023-02-27作者简介:李晨曦(1994-),女,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风湿免疫。
张 梅 魏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摘要】骨质疏松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并发症。
地舒单抗是一种可与核因子的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多的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地舒单抗可以增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密度,流失的发生,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应用可协同抑制骨侵蚀,副作用,建议补充维生素在医师指导下停药,【关键词】地舒单抗;【中图分类号】kappa-B受体激动剂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介导的,RANKL是破骨细胞形成、分化和存活的关键介质[2]。
骨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骨髓干细胞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均可表达RANKL[3]。
核因子kappa-B受体激动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RANK)是RANKL的受体,表达在破骨细胞前体和成熟破骨细胞的表面[3-4]。
RANKL/RANK通路,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来调节骨重塑[3]。
地舒单抗(denosumab,DMab)是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2010年被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可特异性的与RANKL结合,从而抑制其与RANK的结合,达到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和存活,进而抑制骨吸收,可产生具有临床意义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增加,并降低关键骨骼部位的骨折风险[1,3-5]。
RANKL成为了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治疗的新靶点。
临床上,DMab越来越多的应用于RA的治疗中。
1 长期使用DMab,可持续增加BMD,并且安全性良好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DMab可以显著改善骨转换标志物[6-8]。
DMab治疗后骨吸收标志物,骨破坏标志物Ⅰ型胶原蛋白端肽(serum C-telopeptide of type Ⅰcollagen,CTX-Ⅰ)和骨形成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显著降低,而腰椎和髋关节的BMD增加[6-8]。
免疫调节药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药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引言: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化性疾病等,临床表现各异,但共同表现为机体自身组织和器官受损,疾病治疗难度较大。
近年来,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免疫调节药物的原理、分类以及在特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着重介绍了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
一、免疫调节药物的原理与分类免疫调节药物的原理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阻断异常的免疫反应或增加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
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免疫调节药物可以分为抗炎剂、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
抗炎剂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免疫增强剂则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的药物有转移因子、巨噬细胞活化因子等。
二、免疫调节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慢性关节炎,并可伴有全身症状。
免疫调节药物在RA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1.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NSAIDs主要用于缓解RA患者的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如布洛芬、萘普生等。
它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抗炎症作用,但对关节损害无明显影响。
2.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 DMARDs是RA最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甲氨蝶呤、双氯芬酸、硫唑嘌呤等。
抗体药物的临床应用抗体药物是一种由人工制造的抗体,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它们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可以通过与特定的分子靶标结合,干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抗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详细讨论。
一、肿瘤治疗中的抗体药物肿瘤治疗是抗体药物的一大领域。
其中,单克隆抗体是最常见的类型。
它们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激活免疫细胞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
药物如赫茨酮(Herceptin)是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帕尔珠单抗(Pertuzumab)和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emtansine)也是用于乳腺癌治疗的常用药物。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药物应用抗体药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英坦塞普(Entanercept)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药物。
它们通过阻断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减少炎症反应和疾病进展。
三、传染病治疗中的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在传染病治疗中也显示出很高的潜力。
例如,托珠单抗(Tocilizumab)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早期的冠状病毒疾病,雅迪希珠单抗(Yidixizumab)用于治疗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
这些药物通过结合并中和病毒或调节免疫反应来抑制感染。
四、抗体药物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抗体药物在器官移植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移植器官排异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方面。
依拉糖酶(IgG)是一种抗体药物,用于减少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反应。
此外,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也被用来治疗器官移植后的淋巴细胞依赖性排斥反应。
五、其他临床应用领域的抗体药物抗体药物的临床应用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领域。
它们还在白血病、糖尿病、结肠炎等疾病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此外,近年来,特异性的免疫调节抗体药物如克里奇莫普(Keytruda)、瑞格非尤普(Regefio)等也开始应用于免疫疗法中。
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在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原因不明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滑膜炎,并侵蚀骨、软骨,导致不可逆性关节损毁。
因而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降低致残率非常重要。
多年来,RA的血清学诊断一直局限于RF。
近几年发现了新的血清学标志——抗环瓜氨酸肽(抗CCP)。
抗CCP不仅是RA更特异和敏感的指标,而且能预测是否出现骨质侵蚀,是良好的预后判定指标,它可出现于RA非常早期(发病<12周),甚至发病之前。
抗CCP与RA骨质破坏程度相关。
但RA临床发病前自身抗体的发展、变化过程报道较少。
本文报道RA发病前抗CCP和RF的检出情况。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凡体检发现RF、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血沉等有任一项异常的无关节症状者均作为随访对象,年龄≤70岁,每人每年抽取1份静脉血,即刻分离血清,-700C冻存。
自2000年起随访6年,受试对象800人,其中35人最终发展为RA,诊断按1987年ACR标准并参照我国修订标准。
以35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女25例,男10例,平均发病年龄49岁。
同时取6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对照。
1.2 研究方法检测35例RA患者及对照组冻存血清的IgM-RF、抗CCP抗体。
抗CCP抗体测定采用ELISA法(Euroimmun,德国),>5RU/ml为阳性;RF测定采用乳胶凝集法(上海荣盛公司),>1:32为阳性。
2 结果图1 发病前RA患者IgM-RF、抗CCP的阳性率2.1 发病前RA患者IgM-RF、抗CCP检出率60例对照组中,2例(3.3%)IgM-RF阳性(特异性为96.7%),1例(1.6%)抗CCP阳性(特异性为98.4%),3例(5%)IgM-RF和/或抗CCP阳性(特异性为95%)。
35例RA患者发病前0~5年IgM-RF阳性率由2.8%上升至31.4%,抗CCP由8.6%上升至42.8%,IgM-RF和/或抗CCP阳性率由8.6%上升至60%(图1)。
抗体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27T10:05:38.8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4月总第190期供稿作者:陆瑶刘春亮刘冰冰刘波[导读]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的逐步明确,将会研制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治疗药物。
陆瑶刘春亮刘冰冰刘波
(滁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滁州239000)【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慢性关节炎性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疗效较好。
抗体药物中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白介素-1 阻断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在未来的新药研究中,能够缓解关节炎症状又不会引起其他感染、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白介素-1 阻断剂【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12-0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慢性关节炎性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变化为滑膜细胞增生、扩张、充血,血管壁肥厚,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等[1]。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能根治疾病,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随着抗风湿药物和RA病理学研究的进展,近几年也出现了一系列疗效佳、副作用少的药物。
抗体药物起源于上世纪末,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抗体分子构成和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 出现了重组抗体药物。
通过深入了解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重组抗体药物可以针对炎性细胞的激活反应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过程,抑制过度的免疫病理学反应。
抗体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疗效较好[2]。
本文将对进十年来已上市的几种抗体药物在治疗类风湿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
1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
1.1 Etanercept
Etanercept即重组可溶性TNF 受体融合蛋白( re-combinants TNF-R fusion protein) , 美国惠氏药厂产品,商品名Enbrel 。
Etanercept 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生产,由93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
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和血TNFα结合,阻断TNFα和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TNFα 活性[3]。
但是Etanercept 价格昂贵可能导致应用受限制。
1.2 Remicade
Remicade于1999 年11 月在美国FDA 批准与氨甲喋呤联合用于治疗那些氨甲喋呤治疗不彻底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Remicade 对TNFα高度亲和性,可重构原炎症细胞素和抗炎症细胞素之间的平衡。
Remicade 的疗效,已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
其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皮疹、咽炎、咳嗽等,目前认为Remicade 不论单独应用或与氨甲喋呤联用均可控制RA 的活动性,与氨甲喋呤联用不但可抑制Remicade 的免疫原性,同时有一定的协同作用[4]。
2白介素-1 阻断剂
2.1 Kineret
Kineret为Amgen 公司的产品,2001 年11 月14日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用于对一种或多种缓解疾病的抗风湿性药物无效的中至重度的成年患者。
在RA 患者中存在过量的白介素-1 ,可引起炎症和关节损伤。
Kineret为首个重组的直接选择性白介素-1 阻断剂,可单用或与TNF 之外的抗风湿性药物联用,抑制RA 引起的炎性疼痛。
Kineret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通常为较轻微的红肿和疼痛。
但在临床试验中存在严重感染的风险[5]。
2.2 托西珠单抗(tocilizumab /RoActemra)
托西珠单抗属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具有新型作用模式, 为白介素- 6受体( IL- 6R )阻滞剂。
2009年1月, 欧盟委员会批准了由中外制药和Roche两公司共同开发的托西珠单抗( tocilizumab /RoActemra), 用于治疗成人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托西珠单抗的安全性也主要与其作用模式有关。
例如, 托西珠单抗会提高感染风险。
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有待今后临床的长期观察托西珠单抗对各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有作用。
合用甲氨蝶呤时, 托西珠单抗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且不论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甲氨蝶呤、其它合成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的治疗[6]。
综上所述,近十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体药物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
TNF 抑制剂以及白介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出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希望,新的抗风湿药将改善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他们的预后。
在未来的新药研究中,能够缓解关节炎症状又不会引起其他感染、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的逐步明确,将会研制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李瑞宗. 类风湿关节炎之病理表现150 例与免疫组化5 例观察[J]. 中华骨科杂志,1989 ,9 (1) :350 [2]Weinblatt M E, Keystone E C, Furst D E, et al. Long 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alimumab p lus methotrexat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RMADA 4 year extended study. Ann Rheumatic Dis, 2006, 65 (6) : 753~759 [3] Weinblatt M E ,Kremer J M ,Bankhurst A D ,et al. A trial of Etanercept ,a recombin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 : Fcfusion protein , in patients with RA receiving MTX [ J ] .New Eng J Med ,1999 ,340 (4) :253 [4]董怡.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的认识和看法.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0,6,4(3):133-134. [5] Moreland L , Gugliotti R , King K, et al. Results of a phase-I/ II randomized , masked , placebo2controlled trial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11 ( rhIL211) in the treatment of subjec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J ] . A rthritis Res ,2001 ,3 (4) : 247 [6]新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托西珠单抗.上海医药[J].2009,30(8):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