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3
政治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聚集的资本越来越多,同时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升。
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断出的合理结论是,长三角地区的A.生产要素更多向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B.生产要素更多向资本密集型行业集聚C.银行储蓄存款增加,存款利率下降D.政府会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劳动力价格2.亚当·斯密说过:“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事实上,无论肉价的测算还是投资的计量,市场这个“超级计算机”永远是最高明的。
这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①规范市场秩序②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③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2013年9月,全国70个城市住宅价格有69个同比上涨,房价上涨过快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为房价上涨过快会导致①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分配失衡②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通货紧缩压力增大③居民资产升值,社会购买力不断提高④居民生活成本增加,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下降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面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①企业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②汽油价格持续不断上涨,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能会增加③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社会收入公平更好实现④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促使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 据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主编周武介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步伐加快,太空旅游业的时代已经到来。
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7位富翁体验到遨游太空的非凡旅程。
这表明A.消费的方式决定于生产B.消费能够反作用于生产C.太空旅游属于最基本的消费需要D.旅游按消费对象划分属享受资料消费6.2013年6月23日,沪指跌破2000点,放量重挫5.3%,创下最近46个月最大单日跌幅。
乐清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关于水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 水是大多数极性分子和离子的溶剂C. 水能缓和温度变化D. 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2.如图是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局部结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存在于液泡和叶绿体中B.植物缺甲会影响光合作用C.人体缺铁会影响乙物质对氧气的运输D.甲的元素组成为C、H、O、N、Mg3.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4.下列各组物质中,有相同种类的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 淀粉、蔗糖、糖元C. 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5.下列反应中,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元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元B.淀粉和糖元属于多糖,麦芽糖属于二糖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D.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6.关于脂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油脂是生物体主要的贮能物质B.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D.胆固醇是细胞中最重要的能源物质7.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C12H22O11和C56H102O8,在细胞内被完全氧化分解成水和CO2,前者比后者A.耗氧多,释放能量多B.耗氧少,释放能量多C.耗氧多,释放能量少D.耗氧少,释放能量少8.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一条或多条肽链结合在一起④多肽⑤蛋白质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D. ②→④→③→①→⑤9.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生成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氨基酸的A.氨基 B.羧基C.R基 D.氨基和羧基10.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A.52、52 B.50、50C.52、50 D.50、4911.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和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分别是A. 6、18B. 5、17C. 5、18D. 6、1712.下列对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D.核酸有DNA和RNA两类13. 下列关于细胞的化学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胆固醇、磷脂和植物蜡都属于脂质D.人体内过剩的葡萄糖可转变为淀粉储存于肝脏或肌肉中14.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B.蛋白质、核酸、细胞、脂肪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15.下面是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三2013-11-04 17:12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应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拓本/落拓不羁靡费/风靡一时剥削/瘦削不堪B.累赘/果实累累复辟/开天辟地强制/强人所难C.参差/ 扪参历井伺候/伺机而动纤夫/纤尘不染D.露脸/凶相毕露绰约/绰绰有余押解/浑身解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赝品赃款蛰伏录像带脍灸人口B.蘸水装帧编篡舶来品礼尚往来C.精粹辐射气概入场券满腹经纶D.松弛妨碍宣泄名信片张皇失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饥饿游戏》整部电影从画面看,并不像大片,却以剧情主线取胜,从上半年杀出,制造今年第一大冷门,然而故事立意上确实老套庸俗乏善可陈。
B.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调整产业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面临消费率偏低、产能过剩、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等矛盾。
C.机关作风整改不能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如果能切实贯彻这一理念,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之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大家一定有口皆碑。
D.社区民警孙富来6年如一日照顾东大寺社区烧鸡胡同的75岁回族孤寡老人陈同直至因病去世,谱写了一段回汉“父子”情深,警民水乳交融的佳话。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目前的测控通信网,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摸最庞大、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更高的系统。
B.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入准确预定轨道。
C.不管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可信程度颇受怀疑,但总体来说,它还是收集并提供了一批新旧富豪成长壮大的重要信息。
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汉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浙科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1~4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A.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B.核糖、葡萄糖、糖元C.脱氧核糖、核糖、麦芽糖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元2.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粘性末端C.用于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3.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氨基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都是碳链B.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构成了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位于细胞溶胶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D.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RNA分子的基本骨架4.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本质都是DNAB.都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C.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都是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5.以下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有①甲流病毒由于无细胞核,所以不含核酸②乳酸菌内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分别为2、8、5③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核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④核酸有遗传、变异、催化、调节、供能等作用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C.质量相同的糖元和油脂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D.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M-N-1个水分子7.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判定植物细胞有无生命的方式之一B.甜菜的块根含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鉴定还原糖C.叶绿体的色素提取液不能吸收光能D.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蛋白在质膜中不可以移动,而磷脂分子可以B.合成ATP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C.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相同D.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9.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体细胞的全能性的是A.植物体用种子繁殖后代 B.离体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C.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系 D.多倍体育种10.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 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1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种限制酶既可以切割目的基因又可以切割质粒,因此不具备专一性B.基因载体的化学本质与载体蛋白相同C.限制酶不能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D.DNA连接酶可催化脱氧核苷酸链间形成氢键12.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使用的载体质粒,用EcoRI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图所示。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在评论西周取代商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
”下列符合该评论的解读是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家天下取代天下为公C.私学取代官学 D.权力继承制度发生了变化2、某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几位同学对此发表议论,其中正确的是A.英国据此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B.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导致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表明英商势力已经深入中国内地3、“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该宣言的发表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4、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方针和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按照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下列方针政策排列正确的是①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③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④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2015学年度第1学期10月考试高三年级生命科学学科试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生注意:1.第I 卷(1-30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Ⅱ卷答案必须全部写在试卷上。
交卷时只交第Ⅱ卷第Ⅰ卷(共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朝诗人朱熹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的春景图。
由此我们仿佛看到,春天的原野东风和煦,杨 柳依依,鲜花盛开,蝴蝶飞舞……。
当你陶醉于这美丽盛景时,是否想过,蝴 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既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 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 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
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 A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比较下列分子所含磷酸基的数目,正确的是( )①DNA ②脱氧核苷酸 ③ATP ④ADPA.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②﹥③﹥④D.①﹥③﹥④﹥② 3.在10倍目镜、10倍物镜下测量钟形虫,测得虫长24格,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是0.8微米。
若换40 倍物镜观察,所测得钟虫长度的格数、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依次为( )A .960格、0.8微米B .96格、0.2微米C .6格、3.2微米D .240格、0.2微米 4.如图是某三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可能是“-NH 2”或“-COOH ” B .该化合物在核仁中形成时有水产生 C .该化合物的双缩脲反应与结构③有关 D .结构②的数目决定该化合物种类5. 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
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其叶绿体中有红色花青素 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 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D.液泡中的色素也可以吸收光能并用于光合作用 6.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病毒为DNA 病毒,动物病毒既含有DNA 又含有RNAB .病毒的衣壳决定了病毒抗原特异性C .病毒一般要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D .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①-C -CONH -C -③-C -COOH② ② ② H H H7.图8表示酒后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途径。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右图中,西部城市的海拔较东部的 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面临海洋,温度低 B .东部靠近海洋,交通好 C .西部高处多地形雨,水源丰富 D .西部海拔低,背风干燥 2.图2中河流的总体流向为 A .东部的自西向东流,西部的自东向西流 B .东部的自东向西流, 西部的自西向东流C .东部自北向南流,西部自南向北流D.东部自南向北流,西部自北向南流 读我国某地区年雾日天数等值线图(图中②③④均为省级中心城市)。
回答3、4题 3.“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图中哪两个城市的写照 ( )A.城市①②B.城市①④C.城市③④D.城市②③4.图示地区“夜雨”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 A.热力环流 B.台风 C.地形雨D.锋面气旋读图,回答5、6题。
5.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 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 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 地位于信风带6.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B.Q 地盛行东北风C.a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下图是浙江某地某日24小时内整点天气状况图,(其中空气湿度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可用相对湿度表示。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气密度与同温下饱和水蒸气密度的百分比值)。
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该日气温变化和原因的表述,其中合理的是A .该日气温日较差偏小,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小B .该日气温日较差偏小,原因是纬度低,而且地处沿海C .该日气温日较差偏小,原因是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D .该日日平均气温偏低,原因是气压低,气压梯度力小8.湿度的日变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能够合理说明该日湿度日变化的是A .该日平均湿度偏大,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B .该日平均湿度偏大,是受亚洲低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增加造成的C .21点至次日6点时段湿度偏大,主要是由于气温偏低引起的D .该日14点左右湿度偏低,受反气旋过境影响 常用的温湿年变化图是以标明在坐标上的逐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或降水量)的12个点,按月顺序连接起来的多角形图。
乐清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40小题,1-20小题,每题1分,21-4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哪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A.胰岛素和雌激素B.糖元和抗原C.抗体和兴奋性神经递质D.核酶和核糖核酸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热变性时肽键数不改变B.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并产生ATPC.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D.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能合成大量粘连蛋白3.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 正确的是A.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D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5.蓝细菌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厌氧呼吸C.都有核糖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6.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的去向,其转运过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A能降解侵入细胞内的细菌B.蛋白B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分泌到细胞外C.高尔基体中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目的地D.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蛋白B的空间结构不同7.詹姆斯·E·罗斯曼等三位科学家因从事“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的研究共同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物质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不需要借助囊泡运输的是A.DNA聚合酶B.乙酰胆碱C.白细胞介素-2 D.甲状腺激素8.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原因是该菌能合成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菌以胞吞方式进入人体细胞B.该菌使人类细胞更易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C.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人类在感染该菌后,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清除9.下列生命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中生成ATP B.需氧呼吸中进行电子传递C.RNA的生物合成D.突触部位的兴奋传递10.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D、逆转录酶11. 已知酶催化水解的反应时间和产物生成量的关系如图.那么,在反应过程中酶•底物复合物浓度变化曲线正确的是()12. 如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乙醇乙醛乙酸CO2、H2OA.“酒量”与乙醇、乙醛氧化的酶含量有关B.人肝脏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乙醇的酶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CO2和H2O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内乙醇氧化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13.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图。
高二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只要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③只要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④中和反应和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⑤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⑥原电池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A.①④B.①②③C.④⑤⑥D.①④⑤⑥[2、已知下列数据:Fe(s) + 1/2O2(g) =FeO(s) ΔH=-272kJ/mol;2Al(s) + 3/2O2(g) =Al2O3(s) ΔH=-1675kJ/mol;则2Al(s) + 3FeO(s) =Al2O3(s) + 3Fe(s)的ΔH是( )A. -859 kJ/molB. +859 kJ/molC.-1403 kJ/molD.-2491 kJ/mol3、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时间;A. ①②③⑥⑦B. ①③④⑤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说法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l) ΔH= - 890 kJB.C(s)+1/2O2(g)=CO(g) ΔH= - 101.5 kJ·mol-1,该方程式的ΔH可表示碳的燃烧热C.Ba(OH)2(aq)+H2SO4(aq)=BaSO4(s)+2H2O(l) ΔH= - 2a kJ·mol-1,则任何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l)的反应热均为-a kJ·mol-1D.2mol氢气燃烧得水蒸气放热484 kJ,则H2O(g)=H2(g)+1/2O2(g) ΔH= + 242 kJ·mol-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NaOH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至少需使用3次B.在有盐桥构成的铜(硫酸铜)-锌(硫酸锌)原电池中,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电池的锌极C.利用盖斯定律可间接计算通过实验难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D.可以借助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的方法测定某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7、下列关于右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断开K 1关闭K 2,X 、Y 均为石墨,Z 是NaCl 溶液,则X 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B .若断开K 1关闭K 2,X 是纯铜,Y 是粗铜,Z 是CuSO 4溶液, 则该装置可用于铜的精炼C .若断开K 2关闭K 1,X 是Cu ,Y 是Fe ,Z 是含有空气的海水,则该装置可用于保护FeD .若断开K 2关闭K 1,X 是Cu ,Y 是Zn ,Z 是稀H 2SO 4,则在X 极有气泡生成。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2分)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A.氨基酸B.核苷酸C.脱氧核糖D.磷脂2.(2分)某物质具备下面几个条件:只存在于植物体内、水解后只生成葡萄糖、分子式是C12H22O11,则此物质是()A.蔗糖B.纤维素C.乳糖D.麦芽糖3.(2分)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D.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4.(2分)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A.A+B,40 B.A,20 C.大于A,20 D.小于A,205.(2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6.(2分)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中肯定含有S元素B.①过程脱下的水分子数目等于C的数目C.多肽链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B的数目、序列及种类决定的7.(2分)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含有65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键数及将该蛋白质彻底水解至少需要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656161 B.4614 C.616161 D.461618.(2分)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检测某些物质的存在.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存在着许多物质,用斐林试剂可以检测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以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A.糖尿病、肠炎B.胃炎、肾炎C.糖尿病、肾炎D.胃炎、肠炎9.(2分)下列对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B.能提供能量C.能缓和温度D.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10.(2分)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A.承担生命活动B.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C.控制生命活动D.细胞的结构物质11.(2分)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B.变大、变多、变亮C.变小、变多、变暗D.变小、变多、变亮12.(2分)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B.唾液腺细胞中有较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比动物多了大液泡D.肝脏细胞中,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13.(2分)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14.(2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中,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15.(2分)下列除哪项外,其余各项对①﹣⑦中物质或结构在下列生物中的叙述都正确的选项是()①核酸②蛋白质③液泡④叶绿体⑤成形的细胞核⑥细胞膜⑦细胞壁.A.①②在病毒、大肠杆菌、衣藻和草履虫体内都存在B.⑥⑦在大肠杆菌和衣藻内都存在C.①﹣⑦在衣藻体内都存在D.除⑤外,其余各项在衣藻和蓝藻体内都存在16.(2分)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添加碘17.(2分)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①参与新陈代谢②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③良好的溶剂④贮藏能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8.(2分)如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把它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图中a:纤毛;b:细胞核;c:根部)()A.①B.②C.③D.①②③19.(2分)人体的唾液腺细胞能够分泌唾液淀粉酶.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核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提供遗传信息B.核糖体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提供场所C.高尔基体与唾液的形成有关D.中心体参与将唾液淀粉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20.(2分)下列细胞内的膜性结构中,含有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结构是()A.B.C.D.21.(2分)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结构单位和细胞中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葡萄糖、叶绿体B.核苷酸、核糖体C.氨基酸、核糖体D.氨基酸、高尔基体22.(2分)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B.分解葡萄糖产生ATPC.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23.(2分)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B.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C.光合色素在叶绿体的基粒上D.叶绿体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24.(2分)在高等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中心体C.高尔基体D.液泡25.(2分)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高尔基体都具有的化学成分是()A.DNA和糖类B.RNA和蛋白质C.核酸和脂质D.蛋白质和脂质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26.(22分)如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四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E含有的元素有,A是,A形成E的方式为.(2)图中的F主要为,这时B是.(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在动物体内主要是.(4)图中H是,每克该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约为39kJ.(5)由E、F两种物质构成的细胞器是.(6)E在细胞内的合成受F、G、H中的控制.(7)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物质是.27.如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例如:细胞膜)(1)此图表示细胞的模式图.因为此细胞中有,而无.(2)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主要场所.(3)是合成各种消化酶的场所.(4)该图中是唾液腺细胞比肌肉细胞明显多的细胞器.(5)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细胞膜结构上具有性,其模型为.从功能上看,是膜.28.(8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搜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先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碘液、无水乙醇、试管、量筒、滴管等.(一)、实验步骤:(1)去两支试管,编号A、B,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A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B试管加;混匀后向两支试管再各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并混合均匀后,将试管放入适宜温度5min;(2)一段时间后,将两支试管取出,各加1mL本尼迪特试剂,放入大烧杯中水浴加热5min,并观察颜色变化.(二)实验结果及结论:(3),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4),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5)B组的作用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2分)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A.氨基酸B.核苷酸C.脱氧核糖D.磷脂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回忆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组成,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等,A错误;B、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B错误;C、脱氧核糖是五碳糖,属于糖类,其元素组成是C、H、O,C正确;D、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磷脂的元素组成,对于糖类的分类、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磷脂的元素组成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C往往因对选项分析不细,把脱氧核糖与脱氧核苷酸混淆而分析错误.2.(2分)某物质具备下面几个条件:只存在于植物体内、水解后只生成葡萄糖、分子式是C12H22O11,则此物质是()A.蔗糖B.纤维素C.乳糖D.麦芽糖考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分析:分子式是C12H22O11是二糖,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1、蔗糖是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生成;2、麦芽糖是由2分子的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3、乳糖是由1分子的葡萄糖和1分子的半乳糖脱水缩合形成的.解答:解: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B、纤维素是多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B错误;C、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C错误;D、麦芽糖水解的产物是两分子的葡萄糖,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糖类的种类,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考生只要识记糖类中二糖和多糖各包含的种类以及组成单位.3.(2分)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D.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线粒体广泛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它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被喻为“动力车间”.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有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本身不能合成蛋白质,但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解答:解: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唾液腺细胞能够合成唾液淀粉酶,而汗腺分泌的是汗液,因此唾液腺细胞中核糖体数量较多,A正确;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一般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数目较多,因此心肌细胞中一般含有较多的线粒体,B错误;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面积较大,比较发达,C错误;D、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唾液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叶肉细胞多,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细胞器的功能,能够结合细胞的功能特点确定细胞器的数量;识记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量较多;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较多;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等.4.(2分)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A.A+B,40 B.A,20 C.大于A,20 D.小于A,20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分析:狼一个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肯定少于其自身体内的蛋白质,虽然捕食了兔但兔的蛋白质在经过消化道的消化后就分解为氨基酸,一个细胞内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20种.解答:解:首先,狼吃了兔子,所以兔子体内的蛋白质进入狼体内,但是要注意这蛋白质是要分解成氨基酸的,所以b种蛋白质不可能直接进入狼体内.题目直接说了狼有a种蛋白质,这是说整个狼体内这么都种,但是狼的一个细胞刚好可能有该狼体内的所有a种蛋白质吗?不可能,所以狼体内的蛋白质一定小于a种.而氨基酸无论任何生物,都是约20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种类和组成单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2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真核细胞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差别,其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解答:解:A、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结构的基本骨架,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决定的,A正确;B、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还有少量胆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物质,不是细胞膜的成分,B错误;C、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并非都在膜上进行,如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C错误;D、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2分)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中肯定含有S元素B.①过程脱下的水分子数目等于C的数目C.多肽链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B的数目、序列及种类决定的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析题图可知,A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C、H、O、N,B是氨基酸,C是肽键.解答:解:A、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有C、H、O、N,有的含有S,A错误;B、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B正确;C、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加肽链数,C错误;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B的数目、序列、种类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决定,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的形成过程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2分)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含有65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肽键数及将该蛋白质彻底水解至少需要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656161 B.4614 C.616161 D.46161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解答:解:(1)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该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4个氨基;(2)肽键数目=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65﹣4=61;(3)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65﹣4=61,则其彻底水解也至少需要61个水分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2分)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检测某些物质的存在.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存在着许多物质,用斐林试剂可以检测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的存在.医学上,可用这两种试剂检验尿液以进行疾病诊断.请分析,这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应该是()A.糖尿病、肠炎B.胃炎、肾炎C.糖尿病、肾炎D.胃炎、肠炎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解答:解:糖尿病患者的尿中有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诊断.肾炎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的通透性增强,滤出了蛋白质,而蛋白质又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导致出现蛋白尿,这可用双缩脉试剂诊断.所以可以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诊断的疾病应该是糖尿病、肾炎.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9.(2分)下列对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B.能提供能量C.能缓和温度D.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解答:解:A、水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A正确;B、水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C、生物体内的自由水能缓和温度,C正确;D、生物体内自由水是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中水的作用,关键是区别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对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不同存在形式的水的作用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2分)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A.承担生命活动B.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C.控制生命活动D.细胞的结构物质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可控制生命活动,是由单体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解答:解:A、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A错误;B、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控制生命活动,C正确;D、细胞的结构物质有蛋白质、脂质、水及糖类等,核酸不是细胞的结构物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的功能,对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功能的理解和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1.(2分)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A.变大、变少、变暗B.变大、变多、变亮C.变小、变多、变暗D.变小、变多、变亮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解答:解: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情况依次为:变大、变少、变暗.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属于容易题.12.(2分)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B.唾液腺细胞中有较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比动物多了大液泡D.肝脏细胞中,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1、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2、根据膜结构,对细胞器进行分类: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3、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A、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A正确;B、唾液腺细胞能合成与分泌较多的分泌蛋白,因此该细胞中有较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 正确;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成熟,不含大液泡,C错误;D、肝脏细胞中,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2分)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生物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该细胞无核膜和众多细胞器膜.而植物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有其它膜结构的干扰,同时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细胞壁的存在不利于细胞膜的提取.解答:解: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不会溶解膜结构,因为细胞液在液泡中,并没有溶解液泡膜,①错误;②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紧贴在一起,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植物细胞膜,但这不是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②错误;③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不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③错误;④制备细胞膜,选材至关重要,选材时,首先要考虑制备的简便与否,植物细胞因为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所以制备比较繁琐,④正确;⑤还要考虑细胞中是否含有其他细胞器膜,植物细胞中含有多种具膜结构,不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⑤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制备,重点考查实验材料的选取,要求考生明确明确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再与植物细胞比较,即可推断出植物细胞不适宜作为该实验材料的原因.14.(2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中,错误的是()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解答:解:A、甘蔗茎中所含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40小题,1-20小题,每题1分,21-4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哪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A.胰岛素和雌激素 B.糖元和抗原C.抗体和兴奋性神经递质 D.核酶和核糖核酸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热变性时肽键数不改变B.蔗糖酶能使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并产生ATPC.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D.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能合成大量粘连蛋白3.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 正确的是A.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D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5.蓝细菌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厌氧呼吸C.都有核糖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6.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的去向,其转运过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A能降解侵入细胞内的细菌B.蛋白B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分泌到细胞外C.高尔基体中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目的地D.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蛋白B的空间结构不同7.詹姆斯·E·罗斯曼等三位科学家因从事“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的研究共同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物质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不需要借助囊泡运输的是A.DNA聚合酶B.乙酰胆碱C.白细胞介素-2 D.甲状腺激素8.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原因是该菌能合成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菌以胞吞方式进入人体细胞B.该菌使人类细胞更易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C.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人类在感染该菌后,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将其清除9.下列生命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光合作用中生成ATP B.需氧呼吸中进行电子传递C.RNA的生物合成D.突触部位的兴奋传递10.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D、逆转录酶11. 已知酶催化水解的反应时间和产物生成量的关系如图.那么,在反应过程中酶•底物复合物浓度变化曲线正确的是()12. 如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乙醇乙醛乙酸CO2、H2OA.“酒量”与乙醇、乙醛氧化的酶含量有关B.人肝脏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乙醇的酶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CO2和H2O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内乙醇氧化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13.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图。
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扩散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转运C.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D14.A.柠檬酸循环在③处完成B .①②③处均产生ATPC .②处发生[H]与O 2的结合反应D .②处产生二氧化碳 15.某班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层析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B .乙可能在研磨时未加入SiO 2C .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 .丁可能在研磨时未加入CaCO 3 16.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 、b 、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
光照相同时间后, 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 A .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 .光照强度为a 时,光合作用停止C .丙组装置内的CO 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 .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17.细胞周期包括G 1期、S 期、G 2期和M 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A .S 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B .若M 期细胞的细胞质中会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将M 期细胞与G 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 1期细胞核中的基因表达 C .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M 期 D .将细胞培养在含3H 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一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核中含3H 的DNA 占总DNA 的50%18.右图是洋葱根尖结构模式图,关于图示的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A .存在细胞周期的主要是区1的细胞B .DNA 转录现象主要发生在区2细胞中C .区2、3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 .区3的细胞高度分化,不具细胞全能性19.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 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
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 . 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B . 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甲 乙丙 丁C.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20. 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下A.光照强度在8.0~9.0 klx时,细胞呼吸速率不变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在6.0 klx时,细胞呼吸速率小于光合作用速率D.光照强度在10.0klx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21. 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
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
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B.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C.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22.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即胆固醇包裹于蛋白质内部。
人体内有2/3的LDL经受体途径进行代谢,下图表示LDL的降解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LDL受体和LDL结合后也会进入细胞内部,与溶酶体结合后LDL被降解B.胆固醇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LDL进入细胞内与膜上的受体有关,与线粒体无关D.在LDL的降解过程中,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23.下列有关肝细胞的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B.电子传递链有关的蛋白质复合体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C.肝脏移植中的配型主要是检测质膜表面MHC的相似性D.质膜上的膜蛋白比磷脂分子更容易移动,以便完成各自功能24.人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逐渐排出细胞核并丧失各种细胞器,而成为成熟红细胞。
关于成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B.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C.成熟细胞结构不完整,其存活的时间较短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25.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26.下列有关ATP和AD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是细胞中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B.植物光反应产生的ATP是植物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ATP和ADP的元素组成相同,都只含有C、H、O、N、P五种元素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27.右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28. 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图示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呼吸熵越大,细胞需氧呼吸越强,厌氧呼吸越弱B. b点需氧呼吸强度大于aC. 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高于c点D. 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2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代谢的说法错误的是A.叶绿体只存在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B.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和嵴上C.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多数进入细胞溶胶合成蔗糖,少数在叶绿体内合成其他物质D.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大多数离开卡尔文循环,少数参与RuBP的再生30.右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1→t2,吸收光能增加,水光解释放O2增多B.t2→t3,碳反应速率限制光合作用速率C.t3→t4,碳反应增强提高光合速率,但光照强度不变,光反应速率不变D.t4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含量升高,RuBP的含量降低31.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对某植物试管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降低蔗糖浓度将抑制试管苗的生长B.降低蔗糖浓度可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C.高浓度的蔗糖培养后可提高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D.高浓度蔗糖可能导致叶绿体内有机物积累而抑制碳反应32.亚精胺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外源的亚精胺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黄瓜的缓解效应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用20mmol/LNaCl处理时,黄瓜的呼吸速率大于表观光合速率B.只用140mmol/LNaCl处理时,黄瓜产生ATP的场所只有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C.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CO2的吸收速率不断减小D.外源的亚精胺能提高盐胁迫下黄瓜的总光合速率33. 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34.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1 B.2 C.3 D.435.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36.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