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fit气分析一一动脉采血标准操作流程【目的】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程度。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适应症】1各种疾病、创伤、手术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
2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辅助呼吸治疗时。
3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病情的监测。
【采血前准备】1记录病人体温。
2测体温的同时做A∏en试验。
3如病人吸氧,需记录氧流量(xxL/min)。
【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内准备:血气动脉采血专用注射器,碘伏消毒液,无菌棉签,申请条码。
【穿刺部位】1税动脉穿刺,不受体位影响,以患者舒适、采血方便为宜。
2肱动脉穿刺,取坐位或平卧位。
3股动脉穿刺,取平卧位。
【操作方法】1、携用物至病人处,核对、解释,取合适体位,取得配合。
2、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碘伏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原点,直径大于5cm)两遍。
3、消毒操作者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两遍。
4、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槎动脉最明显处,手指向上移动半个手指处进针。
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45-60度角穿刺,(若取股动脉穿刺处采血则垂直进针)穿刺成功则血液自动流入针管内,色鲜红,采血切记不可何抽血液,以免影响结果,。
5、采血后拔针,将注射器上针头拔掉换成鲁尔顶帽(见下图),以免空气混入影响结果。
若注射器内有气泡,应尽快排出。
6、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至少5分钟,根据病情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同时观察面色呼吸。
7、搓动针筒20-30秒,使血样与肝素充分混合。
8、在申请条码纸空白处注明患者体温及抽血时间、有无吸氧及氧流量,立即送检。
9、观察病情及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瘀斑等。
10、整理床单位,感谢配合。
11、终末处理,整理用物。
12、洗手,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1切记不要将带有针头的注射器直接送检,以免在运送或者操作过程中发生扎伤引发院内感染。
2取动脉血液,必须防止空气混入。
因空气与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压有差别,会影响检测结果。
血气分析样本采集步骤及评分标准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正确的样本采集步骤和评分标准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气分析样本采集的步骤以及评分标准。
样本采集步骤1.选择采集部位:通常常用的采集部位有桡动脉和股动脉。
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
2.术前准备:在进行样本采集之前,护士或医生应当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确保采集过程无菌。
3.准备采集设备:准备一只干净的采集器(如一次性针头),一只注射器,一只注射器头,一根连接管,一瓶采血钠肝素。
4.皮肤消毒:用酒精棉球彻底清洁采集部位,确保无菌。
5.选择适当的针头: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肤色选择合适的针头,以确保顺利穿刺。
6.穿刺部位定位:定位采集部位,通常通过触摸和肤色变化来确定动脉位置。
7.穿刺动作:以30度角或其他角度将针头插入动脉,直至出现血液返回。
8.采集样本:用注射器将血液抽取到注射器中,确保采集足够的血液量。
9.输送样本: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转移到采血钠肝素瓶中,并轻轻摇匀,以防止凝固。
10.处理废弃物:将使用过的针头和其他废弃物放入相应的中,以确保安全处理。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用于判断采集的血气样本的质量和可用性。
常见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时间:血气样本应当在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一般要求不超过15分钟。
2.血液量:采集的血液量应当足够,一般要求不少于1.5毫升。
3.血液质量:血液样本应当通透清澈,没有凝块或异物。
4.钠肝素混合均匀度:采血钠肝素应当与血液充分混合,以防止凝块形成。
5.消毒情况:采集部位的消毒应当彻底,无明显感染迹象。
以上是血气分析样本采集的一般步骤和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准确的血气分析结果的获得。
参考文献:1] ___。
“血气分析质量控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___质量管理[J]。
___质量管理。
2014(04): 45-47.。
血气分析操作步骤
充分摇匀血标本
↓
排出注射器内前两滴血
(以检查标本是否凝固,若凝固则不能使用,重取标本)
↓
按“动脉血”
↓
将针尖插入注射器吸血
↓
按“OK”
↓
输入患者ID(即住院号)
↓
输入T(体温)
↓
“确定”“发送”
↓
打印
(先核对日期→点击“下一个”→在电脑显示屏上输入住院号→审核→打印)
注意事项:
1.血标本应取1ml,太少影响准确性,太多易凝固。
2.抽血后5分钟内就要进行血气分析,否则失败几率大。
3.仪器不能关机,若停电马上拨打电话(7832601),以争取10分钟内恢复供电,
否则试剂报废。
4.分析试剂不能取出,直至用完,否则试剂报废。
5.针尖伸出后要马上插入注射器,否则针头会马上缩回,浪费试剂。
6.体温不能为整数,否则监测不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