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锑污染-对策和思考概要共3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09 MB
- 文档页数:32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中锑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二〇一八年二月目录1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任务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作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纺织染整工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锑污染物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锑污染物产污特点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纺织工业论文】纺织印染项目污染防治引言据统计,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为533.7亿米,同比增长4.74%,纺织印染行业主要集中于江浙闽鲁粤,这五个省份的印染布产量约占全国的95%左右,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解决就业、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纺织印染行业也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也成为“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行业。
印染污泥已被列入到来危废处置,废气、噪声等环境问题,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1纺织印染项目工艺流程某印染项目拟建染色、卷绕、捻线等车间,以及其他环保、公用及基础工程。
建成投产后年产涤纶缝纫线4000吨,项目占地3公顷,总投资1.2亿元。
该印染项目染色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染色、还原、水洗、上油、脱水及烘干等若干环节。
(1)预处理。
就是利用皂洗剂清洗纱线油脂,提升纱线吸水性,预处理环节的主要污染物为皂洗、水洗污水。
预处理后提升染色时燃料的吸附及扩散效果。
(2)染色。
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染色与分散燃料染色相结合,染色工段废水的SS、pH、COD含量较高,废水的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差。
(3)还原。
高温高压染色后涤纶线表面占有大量分散染料,利用还原清洗,使这些纤维表面纤维浮色去除,提高色牢度。
还原工艺常需要添加保险粉、洗涤剂以及烧碱等辅助物。
(4)水洗。
还原结束后,经4道清水反复清洗,时常约为40min。
(5)脱水。
水洗完成后将涤纶缝纫线进行脱水处理。
(6)烘干。
利用烘干机快速烘干筒子纱,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水蒸气等废气。
2纺织印染项目污染防治对策2.1废水从纺织印染项目工艺流程分析来看,预处理、染色、水洗等环节都会产生废水。
参照《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71-2009),拟建纺织印染项目废水处理工艺为:格栅-pH调整-调节池-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该废水处理规模达到900m3/d,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后,COD110mg/L、BOD540mg/L、SS55mg/L、色度20倍、NH3-N6.5mg/L、总磷1.1mg/L,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的排放标准和要求。
锑行业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2002-12-18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战略资源,被国家列为实行保护性开采和冶炼的特定矿种。
我国锑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分别占世界总量的70%、84%和 90%,完全有条件左右国际市场的价格。
但从80年代以来,我国锑产量在多数情况下远远超过消费需求,市场供应量严重过剩,锑价低迷,致使大量锑资源迅速廉价流失。
如何通过全行业的综合治理,加强对锑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中国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我国锑行业的现状1.锑资源及产业链现状。
我国是锑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锑金属总储量约28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
全国已探明有锑储量的矿区117个,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和广东等省区。
其中广西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1.8%,湖南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18.7%。
目前,我国锑矿储量的消耗速度远远大于可开采储量的增长速度,形势令人担忧。
随着湖南锡矿山超大型矿田资源长达几十年的消耗,我国辉锑矿质优、量大的优势正在消失。
按产品流程,可将产业链条分为开采环节、冶炼生产环节和出口销售环节。
矿山超量开采、掠夺性开采长期存在。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锑产量只有2万吨,1994年上升到9.1万吨,而1995年 -1997年连续三年产量在12万吨以上。
1998年—1999年,在锑价已不足成本的情况下,我国的锑产量仍保持在8万吨左右。
冶炼加工能力也在盲目扩大,特别是除铅技术在广西脆硫铅锑矿中的应用,使冶炼成本大为降低,广西锑品的产量及价格的竞争力飞速增长,造成了我国锑品可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
由于冶炼加工能力急剧扩张,给出口销售环节带来相当的压力和出口秩序的混乱。
据统计,近年来国际市场对锑品的需求在10万吨左右,国内市场需求约1.5万吨,85%以上的产品需销往国际市场,因此,每年我国都要出口大量精锑和氧化锑来缓解国内产需之间的严峻矛盾。
近年来,在开采环节和冶炼生产环节之间,还滋生了一个畸型环节,即独立的选矿企业或称为矿产品加工企业。
印染行业污染治理方案印染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一个大污染行业。
印染行业生产出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
针对印染行业的污染治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印染行业是一个高污染的行业,必须对它的污染进行限制和治理。
政策法规在治理印染行业污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印染行业的环保政策,支持有机溶剂代替有害溶剂、支持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建设、以及鼓励投资者研发和应用新型治理技术等,来规范印染行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以达到减少印染行业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强化监管力度印染行业的监管是保证治理成效的重要保证。
为了遏制印染行业的污染,需要加强对印染企业的监管。
加强对企业的生产行为监管,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标准,并对不合格企业进行处罚,甚至责令停止生产。
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加强印染行业污染源头的管控,严格执行化工品使用、废弃物处理、涉水岸线保护等规定。
三、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印染行业采用的许多传统工艺和设备已经过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有机溶剂代替有害溶剂,以及建立废水、废气处理系统等等。
政府应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提高企业的环保绿色生产水平。
四、推广新型环保技术环保技术是治理污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应根据印染行业的产业特点,推广新型环保技术。
比如,建设回收式水处理设施、薄膜分离、生物促排、微电解等污染治理技术,既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能实现污染物的可再生利用。
同时,还应积极推广使用环保型材料,如环保染料、环保助剂等,能够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总之,治理印染行业污染需要从立法制度、强化监管、技术改造、推广新型环保技术等方面入手。
唯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印染行业污染治理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印染行业对于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印染行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
本文将就印染行业污染治理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印染行业的污染特点1.废水污染印染企业是水处理难度较大的行业之一,一般情况下,每吨产品的用水量大约在300-500吨,出水量却很少能低于350吨,污水量占到总用水的50%-80%。
印染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有毒、有味、有色、酸碱度不定、含重金属等,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2.废气污染印染生产过程中,用到了多种化学物质,使废气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
长期排放废气会导致大气污染。
3.废渣污染废渣主要包括废活性炭、渣滓、滤渣、污泥等,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等物质。
通常采用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理。
二、印染行业的污染治理方案1.废水治理针对印染企业的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
首先可以采取预处理工艺,如生物膜反应器、磁化法、超滤法等,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和颜色。
然后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好氧法等,进一步去除污染物。
最后采用化学处理工艺,如Fenton反应、高级氧化技术等进行催化氧化、絮凝或沉淀处理,最终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
2.废气治理针对印染行业的废气治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处理工艺。
其中物理处理工艺包括吸收、吸附和过滤等方式,化学处理工艺包括催化氧化、脱臭、氧化反应和吸收碱等处理方式,生物处理工艺则采用活性碳过滤、生物过滤等方式。
不同的工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进行多次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废渣治理废渣处理采用原则上应该采用“三废”分离、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3R”原则。
根据印染废渣特点,可以采用热解、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固化等方式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
4.管理和监控为了确保印染行业的污染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必须严格落实“污染源监控、过程控制、事后检测”三大环节。
锑超标的处理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金属元素的超标排放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锑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超标排放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锑超标的处理方案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首先,要解决锑超标问题,必须加强监测和预警。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时刻监测空气、水体和土壤中的锑含量,发现超标情况及时预警。
监测结果可以反馈给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环境保护部门,以便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锑的排放量。
同时,公众也要提高对锑超标问题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针对锑超标的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治理和终端治理。
源头治理主要指从锑的生产、应用、储存等环节入手,通过调整工艺、优化设备、加强管理等手段,减少或消除锑的排放。
例如,在锑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效洗涤和脱硫设备,减少尾气和废水中锑的排放。
在锑应用过程中,可以推广使用锑的替代材料,减少锑的消耗量。
此外,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和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放锑的企业严格处罚,确保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终端治理主要指对已经超标的锑进行处理。
一种处理方法是采用物理方法,例如通过人工湿地、沉淀池和过滤装置等来去除水体中的锑。
物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入低的优点,能够较好地处理小范围的锑超标问题。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采用化学方法,例如通过加入化学沉淀剂、络合剂等来沉淀锑离子,将其从水体中去除。
化学方法能够对大范围的锑超标问题进行有效治理,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投入。
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利用生物技术对锑超标的处理。
生物技术是一种环保、安全、高效的处理方式,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锑进行吸收、积累和转化,实现锑的降解和去除。
例如,可以利用植物对锑进行吸收来净化土壤,或者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锑进行降解。
生物技术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能够将锑转化为无毒或低毒形态。
但是,生物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其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锑超标的处理方案对于出现锑超标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锑超标处理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以便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一、物理处理方法1.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将锑离子吸附在吸附剂表面,将其从水体中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和陶瓷颗粒等。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利用半透膜的特性,将水中的锑离子与其他成分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包括纳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法具有去除效果好、工艺相对成熟的优点。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通过添加一定的化学物质,使锑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物与水的分离来去除锑。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钙、硫酸铁等。
2. 还原法还原法通过添加一定的还原剂将锑离子还原成锑原子或锑化合物,从而使其从水中析出。
常用的还原剂包括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铵等。
还原法具有去除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特点。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微生物降解法微生物降解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群,通过吸附、吸附后进一步降解这两个阶段来进行锑的去除。
该方法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
2. 植物吸收法植物吸收法通过将适应锑污染的植物种植在污染水体附近,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锑离子,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
四、综合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来解决锑超标问题。
比如物理-化学法、化学-生物法等。
这种综合处理方法能够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锑超标的处理,我们可以选择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或者综合处理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现有的技术和设备,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因素,达到锑超标处理的目的。
印染项目的污染防治对策研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印染行业污染现状及问题分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印染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污染排放大户,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印染行业的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印染行业的主要污染来源及特点,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探讨现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印染行业的生产工艺、污染排放、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目的通过对印染项目的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提出有效的污染防治方案,减少印染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意义促进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其他类似行业的污染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研究目的与意义02印染行业污染现状及问题分析印染行业定义指对纺织品、皮革、纸张等原材料进行色彩、图案、形态、质地等设计和加工的行业。
印染行业分类按加工工艺分,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等。
印染行业概述废水来源主要包括生产废水、设备清洗水、地面冲洗水等。
废水特点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酸碱物质等,污染严重,处理难度较大。
印染废水来源及特点印染行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污染现状印染行业管理不够规范,企业环保意识淡薄,设备技术落后,环保设施不足等。
问题分析印染行业污染现状及问题分析03污染防治对策研究1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23采用低毒、低害的原辅材料,替代有毒有害的原辅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资源优化利用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减少燃煤等污染能源的使用。
能源结构调整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废弃物资源化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如活性炭吸附、生物膜处理等,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处理技术升级对现有处理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