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到2012年深圳GDP和电子商务规模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8
2014全球电子商务超1万亿美元欧洲电商规模最大 2014年12月09日09:27(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近日,全球无卡支付网联合国际支付方案提供商Payvision 公司,对投资方、商业服务提供方、独立销售组织方、支付服务提供方以及在线商人进行了一次全球性调查。
调查结果展示了跨境电子商务在各个地区的发展模式以及新兴和成熟的电子商务市场在未来的发展走势。
欧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最大欧洲的8.2亿居民中有5.3亿互联网用户,2.59亿在线购物用户。
电子商务为欧洲贡献了大约5%的GDP,欧盟已经决定在2015年之前将这一数字增加一倍。
欧洲跨境电子商务买家的主力军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对于从网上购买国外的东西尤为热衷。
2014年,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1%。
从区域上看,欧洲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子商务市场。
2012年,欧洲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4126亿美元,占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35.1%;北美地区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3895亿美元,占全球的33.1%;亚太地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第三大电子商务市场,总交易额达到3016亿美元,占全球的25.7%欧洲B2C电子商务的税收同比增长19%,其中61%的税收由英、德、法这三个国家贡献。
欧盟28国的B2C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了2770亿欧元,占了整个欧洲市场的88.7%。
欧洲电子商务协会希望,到2016年,欧洲B2C电子商务市场能够翻倍,达到6250亿欧元。
北美地区,仅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将继续保持2014年B2C电子商务销售份额的领军地位,大约占据全球数字购买市场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韩国电子商务业务市场规模大约为470亿美元。
全球跨境电商联盟在论坛上首次发布的《2014年度跨境电商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B2C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12500亿美元,预估这一数值将于2014年年底达到15000亿美元,其中2013年北美市场销售额为4310亿美元;2014年预期亚太地区将起主导作用,占全球电子商务最大份额。
深圳市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深圳自20世纪80年代建市以来,由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其产业结构从“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主发展到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初具雏形,再升级至四大支柱产业和区域整体性创新阶段,期间呈现了的产业结构革命性变革和跨越性升级调整。
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在加工业基础上发生了第二次产业结构变革,深圳市政府提出了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产业转型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产业的主导方向。
深圳政府在南山建立了高科技园区,希望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积聚效应。
在经历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深圳政府根据深圳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在21世纪初提出具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即重点发展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和文化产业) ,并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并开始调整区域产业的整体结构以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
2006年,深圳再次提出要以技术创新战略引领深圳产业发展,把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深圳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战略。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深圳三次产业调整的脉络,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第三产业高速发展。
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转型。
传统的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主要着眼于社会经济产出等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或数值变化等方法,研究产业构成比例以及产业变动情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管理和分析城市的过程中,要实现智慧化的城市运行、管理和决策,必须要通过以大数据,尤其是地理大数据为支撑的应用分析,挖掘城市人口、经济、货物以及信息分布和流通模式。
根据具体需求建立相应的时空模型,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对象、要做什么”这样的基础问题,从而破解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境,实现有预判、有手段、有前瞻的城市管理目标。
1、产业时空格局分析在传统的基于数量统计数据的产业结构分析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对深圳市的各类产业进行时空格局分析。
深圳30年大事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1980年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鼓励客商及其公司投资设厂或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工业,并在税收、金融、土地和劳动工资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条件。
这4个特区的总面积为526.26平方公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和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综合企业、综合体制。
●1981年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正式耸立在蛇口工业大道路口,震动全国。
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率先提出的这句口号,如春雷般滚过中国大地,振聋发聩,大胆诠释市场经济。
●1983年深圳首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1984年1月25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深圳河畔——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渔民村。
他亲切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而渔民村和深圳的巨大变化,也给老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视察以后,他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
●1986年探索国企股份制改造新路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暂行规定》,一些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个别企业还发行了股票。
●1987年市委归纳深圳精神“开拓、创新、献身”1987年,深圳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特区精神归纳为“开拓、创新、献身”。
热点05 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热点解读: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
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40年,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从历史阶段看,深圳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1992年,这是深圳特区初创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经济呈现高速增长,1980-1992年,深圳GDP年均增长37.4%。
第二阶段是1993-2012年,这是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支柱产业较快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第三阶段,这是深圳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深圳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2019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40年来;深圳特区应时代而生;随时代而变。
深圳人民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深圳特点和规律的发展道路,探索了无数个全国“第一”的改革举措,创造了惊天动地的“深圳奇迹”。
知识链接:(一)经济生活角度:1.深圳的探索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示范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深圳经验对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启示。
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造一流市场环境;②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深圳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意义。
①深圳通过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作者:贾兴东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第17期从城市的角度来看深圳是一个很小的很小的城市。
从面积上看,深圳不到两千平方公里,从历史上看,深圳很年轻刚刚33岁。
但从经济发展水平上讲,深圳目前实际管理的人口有1500万,去年GDP达到13000亿元,出口额连续20年全国第一,基于这些,深圳又可以算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城市。
应该讲深圳前30年的发展在国际上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公认的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深圳的速度。
在深圳市建设30周年的前后,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考虑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明确提出了今后我们将着力打造深圳质量。
从数据上看,深圳从1980年到2001年,保持了30%的GDP平均增速,近几年深圳GDP 平均增速在10%上下,2013 年上半年是9.5%的增速。
从增速放缓上可以看到,深圳已经迎来了一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
从“十二”五开始深圳明确提出了要打造深圳质量,应该说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深圳在方方面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按照深圳自己的测算,天津、苏州、重庆等城市都会陆续超过深圳。
但是从打造深圳质量角度看,目前深圳人均GDP是2万美元,这在全国范围内是可以排进前面的。
与此同时,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增速是GDP增速的两倍,服务业占到深圳GDP56%,而且这些服务业中占65%比例的是现代服务业。
打造深圳质量,还体现在创新领域。
深圳的PCD国际专利申请量在全国排在最前面。
深圳今后整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深圳最近提出来的一个口号和方针是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战略下,深圳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这些方面。
从整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来讲,深圳已经确定要加快建设智慧深圳,实现打造深圳质量的目标。
深圳在“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明确把智慧深圳的建设用一个大的章节、四个小节来说明、突出。
2012年全国各市GDP排行(仅供参考)1、上海市19500.00亿元增长 8.0% (沪)2、北京市 16000.00亿元增长 8.0% (京)3、广州市 12380.00亿元增长11.0% (广东1)4、天津市 11300.00亿元增长16.5%(津)5、深圳市 11000.00亿元增长10.0% (广东2)6、苏州市 10500.00亿元增长12.0% (江苏1)7、重庆市 10000.00亿元增长16.7%(渝)8、杭州市 7000.00亿元增长10.0% (浙江1)9、无锡市 6900.00亿元增长11.5% (江苏2)10、成都市 6800.00亿元增长15.0%(四川1)11、佛山市 6613.00亿元增长12.0% (广东3)12、青岛市 6600.00亿元增长--.-% (山东1)13、武汉市 6500.00亿元增长12.0% (湖北1)14、南京市 6140.00亿元增长12.0% (江苏3)15、大连市 6100.00亿元增长14.0% (辽宁1)16、宁波市 6000.00亿元增长10.0% (浙江2)17、沈阳市 5950.00亿元增长12.6% (辽宁2)18、长沙市 5600.00亿元增长14.0% (湖南1)19、唐山市 5400.00亿元增长11.3% (河北1)20、烟台市 3620.64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2.5% (山东2)21、郑州市 4900.00亿元增长13.0% (河南1)22、东莞市 4735.00亿元增长11.1% (广东4)23、济南市 4400.00亿元增长10.5% (山东3)24、泉州市 4270.00亿元增长13.5% (福建1)25、南通市 4100.00亿元增长12.0% (江苏4)26、长春市 4040.00亿元增长15.2% (吉林1)27、哈尔滨市 4000.00亿元增长12.5% (黑龙江1)28、石家庄市 4000.00亿元增长12.0% (河北2)29、西安市 3800.00亿元增长14.9% (陕西1)30、大庆市 3737.00亿元增长12.0% (黑龙江2)31、福州市 3705.00亿元增长13.0% (福建2)32、潍坊市 2615.45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1.2% (山东4)33、常州市 3600.00亿元增长12.0% (江苏5)34、徐州市 3600.00亿元增长13.0% (江苏6)35、合肥市 3600.00亿元增长16.0% (安徽1)36、温州市 3337.14亿元增长9.5% (浙江3)37、淄博市 3280.00亿元增长12.0% (山东5)38、绍兴市 3200.00亿元增长--.-% (浙江4)39、鄂尔多斯 3000.00亿元增长--.-% (内蒙古1)40、包头市 2150.85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5.6% (内蒙古2)41、济宁市 2820.00亿元增长11.0% (山东6)42、邯郸市 2800.00亿元增长--.-% (河北3)43、东营市 2057.58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2.8% (山东7)44、盐城市 2760.00亿元增长13.0% (江苏7)45、台州市 1951.79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8.6% (浙江5)46、洛阳市 2723.00亿元增长12.8% (河南2)47、临沂市 2700.00亿元增长12.0% (山东8)48、嘉兴市 1871.96亿元(前三季度) 增长11.0% (浙江6)49、扬州市 2630.00亿元增长12.0%(江苏8)50、南昌市 2610.00亿元增长13.0% (江西1)。
GDP2001年: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8亿元,增长13.2%,高出预期目标1.2个百分点;2002:增长速度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攀升。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03:经济增长率创8年以来新高。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28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2004:2004年达到3423亿元2005:达到4926.9亿元,年均增长16.3%。
2006:全年本市生产总值达5684亿元,增长15%2007: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6765.4亿元,增长14.7%2008: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7806.5亿元,增长12.1%2009:本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2009年达到8201亿元2010:2010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9510.91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增长12.0%2011: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150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2012:全年本市生产总值1.295万亿元,增长10%2012深圳GDP2012年深圳生产总值为129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在全国内地大中城市中排第四名。
据全国陆续公布的经济指标来看,2012年迈进万亿元城市俱乐部的依然是七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和重庆。
从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深圳宏观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年达1482.08亿元,增长10.6%,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居内地大中城市前列;此外,去年在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的同时,资源能源消耗首次出现“三个总量下降”。
用水总量、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分别下降0.61%、1.79%和1.06%。
市统计局局长殷勇告诉记者,2012年深圳经济稳中上升,全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去年前两个月,部分经济指标有所下滑。
第一章深圳市商业概述一、深圳市商业概况1、零售商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深圳市拥有商业网点约8万个,零售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60余家,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商场49家,居广东省之首;深圳市零售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也不断加强,2000年深圳市销售额排名前15位的企业销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4家。
万佳、沃尔玛更是一举超过老牌零售企业广百,雄居广东省零售额的第一、二位。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居全国十强过往五年期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急剧攀升,商业经济开展十分迅猛。
2000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全国第8位。
因为深圳的人口数无法和拥有上千万的上海、广州相比,否那么人均排名会更靠前。
3.建成区域商贸中心深圳商业“十五〞目标:通过5年建设,进一步强化商业在全市经济开展中的支柱地位,并在区域经济开展中发扬枢纽作用,初步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性都市相习惯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4、深圳市商业市场供求关系量表1)深圳市近五年商业用房开发和销售情况〔单位:万M2〕截止2000年底全市商业用房竣工总量已累计达454.12万平方米,销售总量仅累计178.47万平方米,占竣工总量的%,空置情况较为严峻,讲明深圳市商业市场的总体供求关系极不平衡,后市销售压力较大。
2)深圳市特区内2000年新开工面积分区构成图〔资料源自统计局〕3)深圳市特区内2000年竣工面积分区构成图〔资料源自统计局〕以上图表讲明:商业用房不管是从新开工面积依然从竣工面积来瞧,福田区都居首位,依次为南山区和罗湖区,深圳市商业开发的重心已随着都市开发的重心开始西移,并逐步确立了福田区的中心地位,东部与西部商业的开展趋向均衡。
二、深圳市商业类型分析目前,深圳市的商业类型要紧有以下几种:1、 综合性百货商场。
盐田区1.614.05%罗湖区5.0436.04%福田区12.8640.56%如友谊城百货、国际商场、天安、国贸商场、岁宝百货、免税商场、深房百货、世贸商场、兴华商场、大江南商场、罗湖商业城等,其特点是经营规模较大、经营品种较为齐全,客流量通常低于大型超市,但毛利率相对较高,多采纳专柜经营的方式。
北上广深历年GDP数据分析报告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座城市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珠。
它们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球经济舞台上备受瞩目的焦点。
对这四座城市历年 GDP 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多年来,北京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的特点。
在早期,北京依靠其丰富的资源和政策优势,重点发展了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北京逐渐将重心转向了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等领域。
以 2000 年为例,北京的 GDP 为_____亿元,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据了较大比重。
但到了 2010 年,北京的 GDP 已经增长至_____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显著提升。
到了 2020 年,北京的GDP 突破_____亿元,金融服务业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一直以来在经济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海的经济发展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其早期以工业和商业为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积极吸引外资,大力发展金融、贸易和航运等现代服务业。
2000 年,上海的 GDP 达到_____亿元,工业和商业的表现强劲。
到2010 年,上海的 GDP 跃升至_____亿元,金融和贸易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0 年,上海的 GDP 超过_____亿元,在保持金融和贸易优势的同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其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广州在制造业、商贸流通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
2000 年,广州的 GDP 为_____亿元,制造业和商贸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 年,广州的 GDP 达到_____亿元,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GDP2001年: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8亿元,增长13.2%,高出预期目标1.2个百分点;2002:增长速度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攀升。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03:经济增长率创8年以来新高。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28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2004:2004年达到3423亿元2005:达到4926.9亿元,年均增长16.3%。
2006:全年本市生产总值达5684亿元,增长15%2007: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6765.4亿元,增长14.7%2008:全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7806.5亿元,增长12.1%2009:本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2009年达到8201亿元2010:2010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9510.91亿元,继续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增长12.0%2011: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150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2012:全年本市生产总值1.295万亿元,增长10%2012深圳GDP2012年深圳生产总值为129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在全国内地大中城市中排第四名。
据全国陆续公布的经济指标来看,2012年迈进万亿元城市俱乐部的依然是七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苏州和重庆。
从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深圳宏观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年达1482.08亿元,增长10.6%,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居内地大中城市前列;此外,去年在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的同时,资源能源消耗首次出现“三个总量下降”。
用水总量、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分别下降0.61%、1.79%和1.06%。
市统计局局长殷勇告诉记者,2012年深圳经济稳中上升,全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去年前两个月,部分经济指标有所下滑。
去年一季度,深圳GDP 增速为5.8%,低于全国2.3个百分点。
到上半年,深圳GDP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到第三季度,深圳GDP增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而盘点全年,深圳GDP增速则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去年深圳制造业高端化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1.42亿元,增长7.3%,虽然较上年放缓4.7个百分点,但是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70.0%,服装、钟表、黄金珠宝等产业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
全市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3件,成为国内首个“中国驰名商标”突破百件的副省级城市。
从昨天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深圳出口总额2713.70亿美元,出口规模连续2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出口货物贸易规模首次居内地城市第一位。
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过4万元【深圳商报讯】(记者万红金)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获悉,根据该队对深圳600户常住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4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增速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
201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36343元,同比名义增长9.1%。
记者还了解到,深圳去年市场消费品销售持续畅旺。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8.78亿元,增长16.5%,比全国和全省平均增速分别高2.2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
在主要商品类别中,文化办公用品、日用品、通讯器材、金银珠宝类销售增速超过30%;食品类销售增速超过15%;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小幅上升;家用电器、汽车和书报杂志类销售下降。
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超过GDP 增速,这反映了深圳整个城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产业占比为零记者从昨天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产业结构数据中看到,深圳三次产业结构为0.0:44.3:55.7,第一产业比例为零。
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现象是深圳特有的,今年是第二次出现,这种比例在全国其他省市应该是没有的。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深圳还有一定的种植、花草、养殖行业,只是这些数据相对于12950亿元的大盘子来说,所占比重是小数点之后的好几位,按照统计数据的原则,这个数据四舍五入之后算作零。
深圳市统计局局长殷勇告诉记者,第三产业的有力拉动,为全市经济增长10%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1819.19亿元,增长14.3%,占GDP比重14.0%,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1130.31亿元,增长15.8%,占GDP比重8.8%,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全年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预计达68.0%,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电子商务规模2009:据悉,深圳市企业有近28万家,加上个体经营者,该数字约有40万。
其中中小型企业占到了95%,然而由于受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进程中举步维艰。
深圳近63%的中小企业未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1.11%,85%的企业网站仅限于宣传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
深圳的电子商务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2010深圳电商规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0年,深圳电子商务发展迅速,30%以上的深企开展了电子商务,其中大中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比例达85%以上,全市电子商务企业约3700家,据悉,去年深圳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100亿元。
(《证券之星》)现状行业规模小而散在本报首篇关于深圳电子商务仍“草根”的提问报道中,多家深圳电子商务企业有关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反映,电子商务企业在深圳有人才、资金、盈利模式、信用评级等多个“瓶颈”。
这种境况得到了高海燕一定程度的呼应。
他表示,深圳的电子商务面临着从业人才缺乏、思路创新不够、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匮乏的局面。
谈深圳电子商务绕不开阿里巴巴集团在深筹建其集团华南运营总部,阿里巴巴来深圳了。
“阿里巴巴到深圳谈不上狼来了”。
高海燕回答记者时很直接,因为以现有的阿里巴巴模式,其本质上只是一个广告媒体,主要的功能还是资讯传递。
而深圳少数像“一达通网”这样的电子商务B2B,事实上在模式创新和功能优化上已经领先阿里巴巴了,所以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引进外来优秀电子商务企业的同时,应该多花精力和资源扶持本土电子商务企业。
“有人说目前深圳电子商务是‘战国七雄’。
”高海燕分析说,这是指新崛起的一达通网、PT37网、商机网、走秀网,再加上之前比较活跃的腾讯、金蝶和迅雷等。
这个概念并不能代表深圳电子商务的全部,实际上从模式上能与阿里巴巴抗衡的不多。
政府推动搭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真正的电子商务:重点在交易中与交易后“电子商务的关键是‘商务’而不是‘电子’,电子只是手段,实现商务才是终极目标”。
高海燕说,中国的第一代电子商务,特别是B2B,最典型的是阿里巴巴,主要的功能是交易前的产品资讯传递,这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电子化的广告媒体,不是未来型的B2B。
而真正的电子商务重在交易中和交易后。
而真正以电子手段介入到交易环节、流通环节才是更强大的电子商务。
因此,相比阿里巴巴的资讯部分,他更看好支付宝。
在参与交易的方面,深圳有可能走到中国电子商务的前列。
一达通、全新展、莫斯特、伊果网都具有这种潜能。
政府角色:确立交易的规范标准而政府应扮演的“角色”是确立电子商务交易的规范标准,加强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支持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那些符合城市经济特征,能够对城市其他产业发展起到放大作用的电子商务企业;支持和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型企业,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将政府在市场经济后退出的某些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以市场化的手段予以重启,并使之完善化,电子商务化了。
中小企业更需要“第三方”,而政府作为具有公权力性质的“第三方”,并不能有效提供市场所需的“第三方”。
未来B2B、B2C两大方向谈到深圳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方向,高海燕表示,深圳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很明显。
比制造业发达、产品海量。
在中国的B2C中,深圳的货源是最集中供应地之一;物流条件优良。
深圳有4000多家物流公司。
金融资源丰富,可以为电子商务发展、电子支付提供金融基础;深圳的网上消费力量雄厚,全国B2C的终端消费几乎30%来自深圳。
深圳的中小企业数量大并且集中,是电子商务B2B,特别是外贸B2B的庞大市场基础。
立足于城市外贸经济深圳电子商务未来一个方向是与城市外贸经济特征结合起来,发展外贸电子商务B2B平台。
深圳是中国当仁不让的对外贸易中心。
随着全球外贸交易环境的恶化,有外贸业务的中小企业正在面临外贸效率低下、外贸成本抬高、外贸条件复杂的市场变化。
这就需要“类公共平台”性质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大力发展寻求外需市场类和外贸交易提供综合服务的第三方服务类的电子商务平台对深圳意义重大。
同时,不是所有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都能整合,具有多功能性质的电子商务B2B平台才能整合。
这类电子商务B2B正在引领中国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方向,深圳应该及早重视和扶持。
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另外一个方向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发展B2C电子商务。
深圳有良好的现代制造业环境和很强大的生产能力能提供充裕的产品,比如消费类电子产品、珠宝、服装等等。
将深圳制造的品牌影响力与网购市场充分结合,放大深圳产品的消费市场格局,并且置身于深圳的网购结算中心本身也能提高深圳的社会零售总额。
201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据统计,深圳市2011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600亿元,占全国的6%,是全市GDP总量的22%,高于全国的11%的平均水平;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企业达470多家。
2012深圳电商规模互联网产业以近乎铺天盖地的速度迅速蔓延发展,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深圳,近年来互联网产业发展尤其迅速。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生产服务业处处长张立仁近日表示,2010年以来,深圳市已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2亿多元扶持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预计2012年全年互联网产业发展可达规模800多亿元。
得益于深圳雄厚的产业基础及强劲的消费能力,近年一批商业模式新颖、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态势良好、具有核心技术的深圳电子商务企业茁壮成长,日益壮大。
腾讯电商、走秀网等一批深圳电子商务重点企业涌现,促进深圳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商务城市。
电子商务结构多元化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从业务结构上看深圳电子商务仍然以B2B市场为主,2010年B2B 市场交易额为1700亿元,占总体市场的80.95%.2011年,深圳电子商务的B2C和C2C市场则主要集中在本土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行业,包括票务卡费、服装、3C数码、珠宝、个人护理、图书、食品等行业。
依托遍布全国的仓储和物流网络,中农网成为线上农产品交易平台中的代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