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001土方开挖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3
土方开挖工程技术交底引言概述:土方开挖工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土方开挖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程要求和操作规范。
本文将从施工前准备、开挖工艺、安全措施、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土方开挖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1.1 确定开挖范围和深度: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确定土方开挖的范围和深度,并进行标注和测量。
1.2 土方开挖顺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土方开挖的顺序,避免开挖过程中的交叉和冲突。
1.3 土方开挖设备和工具准备:根据工程要求,准备好适用的土方开挖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高效和安全。
二、开挖工艺:2.1 开挖方式选择:根据土质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开挖方式,如机械开挖、人工开挖或爆破开挖。
2.2 土方开挖施工参数:根据土质情况和开挖方式,确定土方开挖的施工参数,如开挖速度、开挖深度、坡度等。
2.3 土方开挖质量控制:在开挖过程中,进行土方开挖质量的控制,包括挖掘面平整度、坡度控制和边坡稳定等。
三、安全措施:3.1 施工现场安全:在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确保工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3.2 施工人员安全:施工人员需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3.3 施工设备安全:土方开挖设备需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四、施工质量:4.1 施工过程记录:在土方开挖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记录施工的各个环节和关键参数,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4.2 施工质量检查:对土方开挖工程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包括开挖面平整度、坡度控制和边坡稳定等方面,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4.3 施工质量验收:在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开挖面平整度、坡度控制和边坡稳定等达到设计要求。
五、环境保护:5.1 土方开挖废弃物处理:对土方开挖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如破碎、填埋或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土方开挖工程技术交底一、任务背景土方开挖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土壤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工作。
为了确保土方开挖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对相关技术进行交底是必要的。
二、工程概述本次土方开挖工程位于某地区的建设项目中,面积约为XXX平方米。
工程包括挖土、运输和填土三个阶段,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 挖土: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使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的深度、宽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 运输:将挖掘出的土方通过运输车辆运送至指定地点,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露和溢出现象。
3. 填土:将运送来的土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土,确保填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三、工程要求1.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壤性质,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 施工中,要确保土方开挖的深度、宽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挖或不挖。
3. 挖土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的建筑物、管线等设施,避免损坏。
4.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运输车辆符合相关要求,不超载、不漏土,确保安全运输。
5. 填土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土,确保填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空洞或坍塌。
6. 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7. 施工结束后,要进行验收和记录,确保土方开挖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四、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布置。
2. 勘察和测量: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壤性质,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3. 挖土施工: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的深度、宽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4. 运输施工:将挖掘出的土方通过运输车辆运送至指定地点,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露和溢出现象。
5. 填土施工:将运送来的土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土,确保填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6. 清理和整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基础土方开挖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XXX项目施工单位:日期编号:交底部位:基坑土方开挖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1 在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地形、地貌,实地了解施工现场及周围情况。
1.2 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桩位交接验收及复测工作,测设土方开挖控制点。
2.机具准备准备好挖掘机、自卸汽车、装载机、测量仪器、铁锹(尖头与平头俩种)、手推车、手锤、梯子、铁镐、撬棍、棉线、钢卷尺、坡度尺等。
3.作业条件3.1 XXX开挖前,应详细查明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
对位于基坑、管沟内的管线和相距较近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已按拆、改或加固方案处理完毕。
3.2 根据给定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测量的校核。
3.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和超挖。
3.4 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休整边坡坡度以及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二、施工工艺1.基础采用独立塞础(DJ-X)。
2.基础持力层为第2层砾砂层,基础地基采用天然地基,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前,保留约200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时人工开挖到设计标高,严禁机械直接开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基底下原土。
人工挖土时,当坑内存在耕土和杂填土时,必须清除,直至开挖至第二层圆砾层,超挖部分采用天然沙砾回填至设计标高。
3.基坑开挖后,应进行基坑检验。
基坑应经验收后方可开始基础施工。
4.混凝土基础底板下设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每边扩出基础边100.5.基坑回填土室外地坪1米以下,用3:7灰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室内外地坪1米以下用素土分成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6.本工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7.XXX开挖、地基基础的施工、验收需遵循《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及其他相关规范中的规定。
技术交底工程名称中水顾问西北院敦30MWp光伏电站工程分部工程逆变器室施工单位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分项工程土方开挖交底日期年月日编号JSJD(2012)002号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主要机具:挖掘机、自卸汽车、装载机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3~5m钢尺,尖、平头铁锹、手锤、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等。
1、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土地、地下障碍物清楚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找平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5)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整修槽边→清底2、坡度确定:(1)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破,不加支撑。
①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m;②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③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④坚硬的粘土-2.0m。
(2)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的管沟,必须放坡。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项次土的类别边坡坡度(宽、高)坡顶无荷载坡质有静载坡顶有动载1、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2、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3、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4、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1:0.50 1:0.67 1:0.75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6、老黄土 1:0.10 1:0.25 1:0.337、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1:1.00 -- --.3、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在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基础土方工程开挖监理交底一、土方开挖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编制土方开挖及基坑边坡围护监测方案并经审批,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地形、地貌、实地了解施工现场及周围情况。
3、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桩位交接、验收及复测工作,测设土方开挖的控制点。
4、土方开挖前应详细查明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
对于基坑内的管线,相距较近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已按拆改或加固方案处理完毕。
5、根据给定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做好轴线、水准点控制测量的校核。
6、夜间施工时,应准备好有足够的照明设备措施,在危险地段应布置明显标志,要有合理开挖顺序,防止错挖、超挖的控制措施。
7、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类别与厚度,总土方工程量和工期,配备足够的挖掘机,土方运输车辆,探明土方堆场,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应布置完善,做好道路的加固,以免运输车辆下陷。
8、准备好充足的降水、排水、水泵等机械设备,布置好排水方位。
二、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方法措施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均匀开挖→基坑边坡及时围护加固→排降水→修坡清底→坡道收尾。
2、开挖基坑时应按确定好的开挖路线、深度、开挖顺序进行,分段、分层均匀开挖。
3、基坑水位应降至开挖面以下0.8米才能进行土方开挖,防止施工机械下沉。
做好施工现场降水、排水工作,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排水沟。
4、汽车运输的坡道应小于1:6,当坡道挖好后应及时填筑塘渣,保证不出现塌陷。
5、基坑边缘堆置场及运输工具,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二米,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米,重物堆放、汽车行走距离边坡不少于3米。
6、基坑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分块分层挖土,第一层开挖深度应在1.5m以内,边坡及时进行围护,坑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大于0.5m,以便施工操作。
7、基坑开挖应有施工人员跟踪指挥,及时测量开挖深度,基坑底标高,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修整边坡坡度以及清理基底等均应有足够的操作人员施工。
土方开挖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进行“三通一平”,平整道路,使有足够的耐力以保证运土机械行走。
施工用临水、临电接入场内,做好现场排水、排污。
2、土方开挖前,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完毕。
3、建筑物的位置及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准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办理完预检手续。
4、建立健全各种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及岗位责任制,技术人员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并及时提出材料计划,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为了现场施工有序,有专职的现场人员进行协调(陈连营,郑全利);为了避免超挖,有专职的测量人员跟踪测量(夏海军、张绪杰、郑凯)二、土方开挖方案(一)、人员配备(二)、第一次开挖、根据基槽开挖灰线开挖第一层土。
采用六台1.6立方日产反铲挖掘机,40-60辆自卸式汽车配合施工(视运距远近而定),自基槽的南侧向北,自西侧向东侧开始挖掘。
挖掘深度约为5m。
2、自卸式汽车在挖土机一侧装运土,以保证挖土机在小于90°的回转半径内挖土。
3、在挖掘机挖到基坑边坡的时候,有护坡单位派专业工人跟踪修坡,保证边坡的平整。
有足够的护坡人员及时的对边坡喷锚,避免边坡土方晾久松动。
4、土方开挖时,在现场西北角设专人,将运土车辆上土方拍实,并清理干净汽车轮胎,防止碎土污染市政道路。
(三)、第二次开挖1、在第二层土开挖之前,需对第一层开挖的槽上口尺寸进行一次复测,无误后,再进行二次开挖。
2、施工测量人员应及时将槽底边线及标高点引测到槽底,严格控制槽底位置及槽底标高,以防边坡超挖,严禁扰动持力土层。
3、在挖第二步土的同时,派有责任心若干工人,跟踪挖掘机清理基底浮土。
并有测量人员随时抄平放线。
保证基槽底四周有1000mm的工作面。
(四)安全措施1、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没有工期,没有效益”的思想意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把好安全的“教育、措施、交底、防护、验收、检查”六关,杜绝“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