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卢沟桥的狮子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大概”造句。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石狮子形状的描写。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事物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放大的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初步感知课文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3.按叙述顺序分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二、三自然段〉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4.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
厘米甚至偎依大概淘气歇后语挑衅意义蹲在侵略永远卢沟桥5.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1.“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大小、形状、神态)2.逐步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理解“甚至”一词。
3.通过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具体写狮子的第二段,这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形状,写出了狮子的千姿百态。
4.把描写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看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三)研讨重点段落(第二段)1.提问:作者为什么在段末用省略号?(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结合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想象狮子的情态。
2.观察两幅特写图,在书中找一找描写这种情态的句子。
3.概括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4.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5.概括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三、练习用“甚至”、“大概”各说一句话四、总结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卢沟桥的狮子多得很难数得清,请同学们课下再多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生动具体描写的。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教案:《卢沟桥的狮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整理并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电视、电脑、PPT等多媒体设备,以教学兴趣。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1.教师通过展示电影《卢沟桥的狮子》的剧照或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Step 2: 阅读和讨论
1.学生阅读《卢沟桥的狮子》的主要情节,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Step 3: 分析和探讨
1.学生集体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分析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师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产生了哪些影响?”“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有什么关系?”“你能从小说中看到哪些人们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和追求?”
Step 4: 文学欣赏
1.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小说中的一些精彩语句和段落,讨论其优美的表达和隐含的思想。
2.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语句,进行朗读和分析。
Step 5: 拓展阅读。
XXXX语文A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卢沟桥的狮子》公开课教)-《卢沟桥雄狮》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新单词和短语,练习用“甚至”和“可能”造句2.学习作者掌握特征和具体描述事物的方法教学要点理解和体验课文中对石狮造型的描述。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掌握事物特征、观察事物和描述事物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指导学生课前准备汉字卡片文本的放大插图课表1班教学过程1,指导班1。
在城市西南十多公里的永定河上,有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桥上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闻名于世2。
发挥手机的精彩导向作用(2)新授予(1)文本初步感知1。
通过课文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首先是卢沟桥的特点,然后是卢沟桥上的狮子和造型,最后是卢沟桥是一座历史建筑。
3.根据叙述顺序将分成第一段:第二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四段4。
课后展示单词,并要求学生阅读厘米甚至依偎到顽皮的两部分寓言谚语的挑衅性的含义永远蜷缩在侵略卢沟桥5。
用关键词展示句子,并检查单词的理解。
(2)总体感知文本1。
“卢沟桥的狮子真有趣“作者是从什么方面写的?(大小、形状、表达式)2。
一步一步读出描述狮子形态的句子,并理解单词“even”你认为阅读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专门写了狮子的第二段,这一段写了卢沟桥上各种形状的狮子,也写了各种形式的狮子。
4。
画出描述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
他们描述了多少方面?(3)关键段落(第二段)1。
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段落末尾使用省略?(这表明仍然有许多不同情绪的狮子。
)结合省略,让学生想象并继续想象狮子的情绪。
2.看两张特写照片,在书中找到一个描述这种形式的句子。
3.总结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板书:不同大小和形状)4。
用介绍和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狮子??它们又大又小。
大吗??小吗??它们有不同的形状,是吗??什么事??什么事??什么事??还有什么??5.总结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卢沟桥的狮子真有趣。
它们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
卢沟桥的狮子优秀教学设计5则范文第一篇:卢沟桥的狮子优秀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学习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
这个题目里有几个生字,“卢”“沟”“狮”是要会认的字,“桥”是要求会写的字。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记这几个字好?早上已读了课文,谁知道“卢沟桥”在哪里?翻开书,请你找出那句话,读一读。
理解“举世闻名”的意思。
老师简单介绍卢沟桥:建于800多年前,意大利有位著名的旅行家曾经说过,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美丽的石桥。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卢沟桥还是写卢沟桥的狮子呢?第一自然段哪句话是写狮子的?谁找出来了?这句话有不懂的地方吗?看图:这些狮子是真的吗?但是刻得像真狮子一样,所以课文说“栩栩如生”。
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关于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一句歇后语,是?板书:数不清。
注意“数”是一个多音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歇后语吗?卢沟桥的狮子不容易数清楚,课文第三自然里有一句话写了,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学习三个生字,理解这两个词。
关于“数不清”的卢沟桥狮子,还有一个故事,想听吗?288只大狮子,其余的小狮子都是在大狮子身上。
卢沟桥的狮子为什么数不清楚,你能根据这句话猜一猜吗?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大小不一”和“形态各异”两个方面写了卢沟桥的狮子。
请你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哪些是写狮子大小不一的,哪些是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标出来。
2、学习“大小不一”。
指名朗读。
板书理解“甚至”,认读两个生字。
练习说话。
教室里的地板非常干净,甚至------;今天小朋友们上课发言非常积极,甚至------;小朋友把课文读得非常熟,甚至都能背下来了。
齐读这两句。
能不能把大的读得更大,小的读得更小些?背诵这两句。
3、学习“形态各异”。
听录音读课文,这一部分写了五种狮子的样子,请你分别找出来。
你最喜欢哪种样子,你就练习读哪句,要读到什么程度呢,要让我们听了你的读,就像看到那个狮子一样。
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案教案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1 背景介绍:介绍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2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课文的来源、作者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3 教学意义:强调学习本课的重要性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2.1 词语解释: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古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2 句子分析: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2.3 文意理解:对课文整体内容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3.2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3 写作技巧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类似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难点: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古诗词的理解,以及写作技巧的运用。
5.2 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课文《卢沟桥的狮子》的PPT或投影片,以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6.2 学具:为学生准备课文文本副本、笔记本和文具等学习用品,以便学生进行阅读和笔记。
6.3 其他:准备一些关于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参考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展示卢沟桥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卢沟桥产生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卢沟桥的狮子》。
(2)了解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认识卢沟桥上的狮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了解卢沟桥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 深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的文本和课件。
2. 卢沟桥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3.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卢沟桥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卢沟桥上的狮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卢沟桥的狮子》,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卢沟桥的相关知识。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卢沟桥的文化意义和狮子的象征意义。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课文背诵练习。
(2)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绘画等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卢沟桥的狮子,分享学习成果。
(2)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练习题目。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卢沟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卢沟桥的历史氛围。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卢沟桥的狮子》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引发学生对卢沟桥狮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卢沟桥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地位。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卢沟桥的狮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观卢沟桥的图片或视频,注意观察狮子的外观特征。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卢沟桥狮子的印象和问题。
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卢沟桥的文化价值。
第二章:卢沟桥的历史背景2.1 教学目标了解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建造原因。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卢沟桥的建造时间和历史背景。
讲解卢沟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地图或视频等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卢沟桥的历史背景。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卢沟桥历史的了解和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卢沟桥的历史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第三章:卢沟桥的狮子3.1 教学目标了解卢沟桥狮子的外观特征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化意识。
3.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卢沟桥狮子的外观特征,如数量、形态、雕工等。
讲解卢沟桥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卢沟桥狮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狮子的外观特征。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卢沟桥狮子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联想。
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探讨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卢沟桥狮子的艺术价值4.1 教学目标了解卢沟桥狮子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4.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卢沟桥狮子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讲解卢沟桥狮子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的地位。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卢沟桥狮子的艺术品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卢沟桥狮子艺术价值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探讨卢沟桥狮子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的地位。
第五章:卢沟桥狮子的传说和故事5.1 教学目标了解卢沟桥狮子的传说和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卢沟桥的狮子》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卢沟桥的狮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
这座桥就是卢沟桥。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
板书课题: 2卢沟桥的狮子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
学习第一自然段(一)默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句: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第二句:这座桥已有八百年的历史。
第三句:讲桥的长度、结构,并通过柱子多说明雕的狮子多。
第四句:借很难数得清,进一步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
(二)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卢沟桥这座有八百年历史的石桥,上面雕刻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得难以数清楚,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一)观察挂图、投影或观看录像(最好是石狮子的特写),逐一说出石狮子的大小、形状、神态。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卢沟桥的狮子》教案设计范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卢沟桥的狮子》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试着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结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3、了解“七七事变”历史事件,认识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准备:(挂图、有关七七事变的材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2、导入新课〈二〉、指导看图1、看全景图: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2、看分图: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
〈四〉、学习新字词1、读准字音。
(铺、雕、歇、概、侵、抗)2、记清字形。
(歇、概、侵)3、理解词义:(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五〉、看图,后想图读文〈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三〉、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长度、建筑年代)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卢沟桥的狮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正确读写“歇后语、联拱石桥、厘米、甚至、鼻子、大概、淘气、清楚、挑衅、驻扎、抗日战争”等词语。
能力目标: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情感目标: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有关卢沟桥狮子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卢沟桥和有关抗日战争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习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卢沟桥的狮子。
这个题目里有几个生字,
“卢”“沟”“狮”是要会认的字,“桥”是要求会写的字。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记这几个字好?
早上已读了课文,谁知道“卢沟桥”在哪里?翻开书,请你找出那句话,读一读。
理解“举世闻名”的意思。
老师简单介绍卢沟桥:建于800多年前,意大利有位著名的旅行家曾经说过,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美丽的石桥。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卢沟桥还是写卢沟桥的狮子呢?第一自然段哪句话是写狮子的?谁找出来了?这句话有不懂的地方吗?看图:这些狮子是真的吗?但是刻得像真狮子一样,所以课文说“栩栩如生”。
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关于卢沟桥的狮子,还有一句歇后语,是?板书:数不清。
注意“数”是一个多音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歇后语吗?
卢沟桥的狮子不容易数清楚,课文第三自然里有一句话写了,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学习三个生字,理解这两个词。
关于“数不清”的卢沟桥狮子,还有一个故事,想听吗?288只大狮子,其余的小狮子都是在大狮子身上。
卢沟桥的狮子为什么数不清楚,你能根据这句话猜一猜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大小不一”和“形态各异”两个方面写了卢沟桥的狮子。
请你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哪些是写狮子大小不一的,哪些是写狮子形态各异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标出来。
2.学习“大小不一”。
指名朗读。
板书理解“甚至”,认读两个生字。
练习说话。
教室里的地板非常干净,甚至;今天小朋友们上课发言非常积极,甚至;小朋友把课文读得非常熟,甚至都能背下来了。
齐读这两句。
能不能把大的读得更大,小的读得更小些?背诵这两句。
3.学习“形态各异”。
听录音读课文,这一部分写了五种狮子的样子,请你分别找出来。
你最喜欢哪种样子,你就练习读哪句,要读到什么程度呢,要让我们听了你的读,就像看到那个狮子一样。
(1)这种石狮子我们见得最多,在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有两只这样威风凛凛的狮子。
狮子吼叫起来可就了不得,你们学学狮子的吼叫。
表演。
再读。
(2)轻声读。
板书“专心”,学习“专”字,共几笔,书空一遍。
说话。
表演“低着头,专心听”的样子。
读这句要轻一点,不要影响倾听哦。
(3)“依在怀里”是什么样子,谁上台来和老师一起表演?是这样“依”的吗?看看他熟睡了没有?请你们全体读一读这句,看着小狮子熟睡的样子,该怎样读,知道了吧?
(4)从这个“藏”字,你知道在做什么游戏?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可能在说什么?
(5)大狮子很生气,怎么读?狮子的力很大哦,该怎样读?
连起来把这段读一遍。
引读。
背诵。
只有这五种吗?你能想象一种狮子的样子?
4.第二自然段除了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有一句话,找到没?现在,你是不是感觉到了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这一段呀,就是先用一句话总写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再分别从大小不一和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具体写狮子是怎样有意思的。
我们平时写一段话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三、拓展总结,完成生字学习。
课文最后说,卢沟桥的狮子现在已经数清了,是501只。
这是国家文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编号数清的,应该是比较准确了。
但是不是绝对准确呢?以后我们到北京卢沟桥去可以数一数哦。
看生字表,刚才我们在课文学习中已经学了不少生字了,还有哪几个字没有讲到?出示生字卡:朝,母,熟,容,易。
认读。
把所有字卡放一起开火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