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34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调查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在近一年内意外伤害情况及家长认知水平,找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开展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南宁市六县六城区24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家长(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5.9%,男女童之间、不同年龄组别儿童之间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害主要原因为跌伤/跌倒、交通事故、碰撞/ 挤压;近一年内有39.3%的儿童发生伤害次数达2次或2次以上;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有13.7%的人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培训和指导,家长对于伤害预防知识存在不同需求。
结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率较高,家长对儿童伤害认识不够,社区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安全健康教育,以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意外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的头号“杀手”,来自全国死亡监测网的资料显示,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第一死亡原因,占小儿总死亡的26.1%,全国每年有超过2O万的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1],前期调查研究提示[2,3]应将学龄前儿童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本调查拟了解该南宁市学龄前近一年的儿童伤害情况及家长对学龄前儿童伤害的相关知识、态度等认知水平,以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南宁市六县六城区各抽取性质不同的幼儿园两所,再从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托班、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各一班,将抽中班级的所有儿童做为调查对象,共抽取24所幼儿园2〜6岁的学龄前儿童2 943名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告知儿童家长(监护人)后填写。
问卷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含儿童基本情况、近一年发生伤害的情况及家长对伤害的认识。
知识专题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儿童意外伤害案例分析在幼儿园阶段,户外运动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儿童意外伤害案例时有发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意外伤害案例分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意外伤害案例时有发生。
儿童在玩耍时摔倒受伤、与其他儿童发生冲突导致受伤、在游乐设施上发生意外等。
这些案例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也对幼儿园的户外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
2. 家长和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关注幼儿园的安全制度是否健全,教师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
他们需要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儿童在户外运动中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
3. 幼儿园户外安全管理措施幼儿园应当建立完善的户外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对游乐设施的定期维护、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4. 如何引导儿童正确运动除了加强户外安全管理,还需要引导儿童正确运动。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参与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教导他们正确的运动姿势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在运动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5. 结束语在幼儿园阶段,户外运动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不容忽视。
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应共同努力,确保孩子们在户外运动中能够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的重要性。
只有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户外运动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好地成长。
幼儿园户外运动安全关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引起家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在制定户外安全管理措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设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幼儿园应该设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户外安全管理相关政策和流程。
这个团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全面了解户外运动的安全风险,并能够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上升。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意外伤害事故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报告如下:二、教研活动背景1. 意外伤害事故频发:近年来,我国学校意外伤害事故频发,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 安全教育缺失:部分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面对意外情况时缺乏应对能力。
3. 教研需求:为了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有必要开展针对意外伤害事故的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丰富学校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3. 探索有效的意外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4.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四、教研活动内容1. 意外伤害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教师了解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2. 安全教育课程开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学生的安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技能。
4.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探讨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五、教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意外伤害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对意外伤害事故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防范意识。
2. 丰富了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安全教育课程,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拐骗等,提高了安全教育效果。
3. 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安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安全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4. 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职责,确保了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儿童意外伤害及研究状况摘要】综述了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策略措施【关键词】儿童;意外伤害;类型;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发性事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或死亡。
目前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的头号“杀手”,是21世纪威胁儿童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1]。
儿童意外伤害有它的发生规律、危险因素,其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儿童期意外损伤是儿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科工作者应当掌握的知识。
意外伤害的因素1.个体因素:年龄、性别、种族是国内外研究比较多的相关因素。
年龄性别的影响作用是不同年龄组和性别儿童的性格特点、活动能力、判断力、自我控制情况、家长保护措施、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等心理、生理发展成熟度和行为模式、知识构成不同所致。
例如,学龄儿童的校内意外事故,男孩发生率高于女孩,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
伤害的种族差异则可能与各民族经济水平、城乡环境、传统信仰和习俗有关。
2.家庭因素2.1父母因素父母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婚姻状况都与儿童的意外伤害有着密切的联系。
母亲的年龄在19岁以下,其子女更易被母亲虐待而受伤。
母亲年龄大于30岁较母亲年龄小于30岁的儿童,因意外致死至少会减少一半[2]。
另外,儿童意外伤害与父母文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因为文化程度与卫生知识水平及安全意识有关,父母文化程度太低直接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安全卫生教育。
2.2低收入家庭儿童的致命和非致命损伤比例都很高,不问地区的几项研究都证明了这个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低收入引起的不同的危险暴露情况、健康促进因素和社会环境有关。
而我国也有研究显示,某些意外的发生率在高收入家庭更高,这可能与某些危险环境的增加和父母无瑕照顾有关。
2.3其他子女多同样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子女多,大人照顾不过来或忙于生计,让年长的儿童照看弟妹或根本无人照看,容易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发出[6]。
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统计、情况分析1.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性别构成:男孩4例,女孩3例2.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类型:脱臼2例3.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季节:春季19例(61.3%),夏季9例(29%),冬季3例(9.7%)。
4.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的时间:10:00—14:30为12例(38.7%),7:30—10:00为10例(32.3%),14:30—17:00为9例(29%)。
5.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场所:大型玩具场所6例、教室3例。
结果分析:(一)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性别构成看,男孩90.3%,女孩9.7%,男孩明显较易发生意外伤害。
原因在于男孩生性更顽皮好动、探究欲更强,且情感上更易冲动,所以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明显高于女孩,因此要加强对男孩意外事故的预防工作。
(二)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是学前儿童的特点,这样的性格特征更容易使他们在活动中忽视周围的环境因素,追逐奔跑时、嬉笑玩闹时,稍不留意,极易摔倒、碰伤,导致骨折。
因此,保教人员始终要有安全意识,对潜在的意外损伤有预见,提高警惕,发现危险苗子,及时加以处理。
(三)儿童意外伤害较多发生在春季,占总体数量的61.3%,明显高于:夏季29%和冬季9.7%。
春季儿童活动量增大,易冲动暴躁,汗液的刺激会导致其自控性、动作准确性降低,因此,托幼机构意外事故预防应该考虑季节的特点。
(四)儿童意外伤害较多发生的时间段是10:oo—14:30,占总体数量的38.7%,高于7:30—10:00(32.3%),14:30—17:30(29%)。
此时,教师在组织儿童上课或游戏后,思想状态由紧张转为放松,对儿童的安全监护也开始有所松懈,而儿童也从兴奋期进入疲劳期,体力和自控能力明显下降,因此,10:00—14:30这一时间段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期,托幼机构应该加强防范意识和相关措施。
(五)儿童意外伤害较多发生在大型玩具场所,占总体数量的77.4%,明显高于盥洗室(19.4%)和活动室(16.1%)。
临安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中
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安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一、研究背景
学龄前儿童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意外伤害高发期。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学龄前儿童遭受意外伤害,其中约有10%伤情危重。
而临安市作为浙江省经济重心的组成部分,其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也不容忽视。
因此,深入探究临安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相关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临安市200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当地医院的医疗记录,进行案例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的个人资料、家庭状况、以及伤害发生的情况、地点、伤害类型等。
三、目前进展
目前为止,已完成问卷调查工作,并初步分析了调查数据。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临安市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问题相对突出,主要包括跌倒、碰撞、烫伤、溺水等类型。
其中男孩的受伤比例略高于女孩,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儿童意外伤害风险较低。
四、存在问题及展望
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
二是调查问题不够全面,需要增加一些内容以更全面地了解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情况。
三是需要进一步探究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望:本研究将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拓展调查范围,深入分析数据结果,探究影响因素,并结合医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旨在为减少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做出努力。
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救助一、儿童意外伤害现状(一)1 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2000多个家庭因意外伤害失去孩子,每年因此死亡的18岁以下儿童达83万。
2 意外伤害是9岁以上儿童的首位致死因素。
3 交通事故及溺水约占全部儿童意外伤害人数近半数。
4 每年有数千万儿童因非致死性伤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
5 交通事故及摔落是导致儿童受伤残疾的首要原因。
6 95%的儿童伤害发生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7 儿童伤害仍然是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问题,约占全部儿童死亡人数的40%。
(二)五大死因就在身边导致18岁以下儿童受伤死亡的五大原因:1.车祸:每年有大约1千万儿童车祸受伤,有26万儿童死于车祸。
车祸是10-19岁孩子主要死亡残疾原因2.溺水:每年有300万儿童溺水,有17.5万名儿童溺死。
3.烧伤灼伤:每年有9.6万儿童因被烧伤或灼伤而死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的这一死亡率是高收入国家的11倍。
4.摔落:每年有数十万计儿童摔伤,有4.7万儿童摔死。
5.中毒:每年有4.5万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中毒。
摘自2008年“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三)一半生命可以挽回•《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报告认为:如果在世界各地采用已证明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每天至少可以挽救1000名儿童的生命。
也就说,一半死于非故意或意外伤害的生命是可以挽回的。
二、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紧急处理(一.)跌伤和碰伤案例:2名女童不慎从13楼家中坠落身亡。
救护人员赶到据目击者称,事发时听到很大的响声,然后发现2个身影躺在2楼平台上一动不动,两名孩子的腿部、头部都有骨折痕迹。
约5分钟后,110和120先后赶到现场,经[1]确认女童已死亡,但未发现家属踪影。
民警随后展开逐层走访调查,寻找小孩家属•跌落是0—14岁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五大死因之一,是非致死性伤害的首要原因,36%的意外伤害是由意外跌落引起的。
全世界每年有近4.7万儿童摔死,数十万计儿童摔伤。
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孩子跌落时正在从事娱乐活动(52%),其次为体育活动(20%)。
儿童意外伤害研究报告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和安全成长的重要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8年联合出版的《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有2000多个家庭因非故意伤害或“意外事故”而失去孩子,从而使得这些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而这些伤害原本是可以预防的。
本报告关于儿童定义的年龄范围参考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关于儿童的定义,即18岁以下。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与北京市丰台区小松培训学校搜集整理了自2009年至2014年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经媒体报道的儿童意外伤害案例754个,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统计、分析,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关预防建议,为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出积极努力。
一、儿童意外伤害概况根据案例具体情况,我们将儿童意外伤害分为10类:水的伤害、火的伤害、电的伤害、动物伤害、食物药物伤害、危险品伤害、危险行为伤害、道路交通伤害、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伤害。
通过对10类伤害中每个案例内容的细致分析,我们对案例反映的伤害结果、受害儿童年龄、性别、每种伤害类型的特点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了儿童意外伤害概况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本部分是对概况的介绍,将在第二部分介绍预防建议。
第一,伤害结果。
报告统计的儿童伤害总人数为907人,其中死亡485人,占总数的53.5%。
其中水的伤害、道路交通伤害、危险行为伤害是造成儿童死亡人数最多的3类伤害,死亡人数占该类伤害受害人数比例分别达到75.8%、57.8%、55.8%。
另外,媒体每报道一个造成死亡的意外伤害案例,就有数倍没有被报道的非死亡案例。
《世界儿童伤害预防报告》将这种情形比喻为金字塔:死亡是最小的在顶部的部分,住院伤害居于中部,非住院伤害作为最大的群组在金字塔最底部。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死亡案例都得到了报道。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儿童意外伤害的实际受害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比我们统计的数量要多得多。
第二,伤害与年龄。
儿童意外伤害受害人数随年龄的变化有所增加和减少。
0~3岁受害人数随年龄的增加迅速增加,从1岁以下受伤害人数的33人增加到3岁的104人,增长了2.2倍;3岁以后受害人数逐渐递减,直到17岁受到意外伤害的儿童人数减少到只有8人。
在统计的案例中,除9岁、11岁外,1~12岁的受害儿童人数都超过了50人,其他年龄段均低于50人,可见1~12岁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
具体见图1:图1受害儿童人数随年龄变化趋势图各个年龄段排名前3位的伤害分别是:0~3岁,道路交通伤害、水的伤害、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造成伤害人数118名,占该年龄段的44.5%;4~6岁,危险行为伤害、水的伤害、道路交通伤害,造成伤害人数110名,占该年龄段的51.2%;7~9岁,水的伤害、危险行为伤害、危险品伤害,造成伤害人数86名,占该年龄段的55.5%;10~13岁,水的伤害、其他伤害、道路交通伤害,造成伤害人数127名,占该年龄段的68.3%;14~17岁,水的伤害、其他伤害、道路交通伤害,造成伤害人数63名,占该年龄段的73.3%。
可见随着年龄增加,伤害逐渐向少数几类集中,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年龄段都存在受到水的伤害的情形,而且排名始终靠前。
具体见图2:图2各年龄段排名前3位的意外伤害事故及伤害人数第三,伤害与性别。
不论在总体上,还是每一具体年龄段上,男童受害人人数通常都高于女童。
在所有受害儿童中男童554名,女童342名,不能通过案例判断性别的人数为11名。
受害男童人数占总受害人数的61.1%,受害女童占总受害人数的37.7%,男童较女童高出23.4个百分点。
在每一具体年龄上,除2岁外,男童受害人数都高于女童,而且男女童受害人数在2岁上差异并不明显,分别是35名和38名。
10种伤害类型中,有8种伤害类型男童受害人数都高于女童,其中水的伤害、危险品伤害、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电的伤害4类伤害中男童受害人数都比女童受害人数多1倍以上。
但是在食物药物伤害和其他伤害中,女童受害人数多于男童。
第四,伤害类别。
受水伤害的儿童人数达219人,占受害儿童总数24.1%,远远高于其他儿童伤害;道路交通伤害、危险行为伤害、其他伤害、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危险品伤害,受害儿童人数都在100人左右;火的伤害、食物药物伤害、动物伤害、电的伤害受害人数比较少,都在50人左右或以下。
可见,不同伤害类别引起的伤害人数呈现一种层级上的差异。
具体见图3、图4:图3各类意外伤害儿童受害人数图4各类意外伤害受害儿童人数所占比例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伤害类型,本文将对这些伤害类型进行分析,分析的顺序以各类伤害造成的伤害人数的排序为基础。
由于其他伤害不是一种独立的伤害类型,而是多种伤害情形的混同,因此不计入排序。
(一)水的伤害水的伤害主要指溺水和烫伤,这一统计也包括少数被热油烫伤的案例。
水的伤害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人数最多的伤害,受害儿童人数及其所占比例分别达到219人和24.1%,几乎占了整个儿童意外伤害人数的1/4。
水的伤害在12岁时造成的伤害人数最多,在12岁以前和12岁以后分别呈现受害人数逐渐增加和逐渐减少的趋势。
男童受害人数大大高于女童,男童受害人数151人,女童受害人数65人,男童受害人数是女童的2.3倍,值得警醒。
根据统计,水的伤害的具体情形主要包括:1.烫伤:开水、热油烫伤只发生在7岁及以下儿童身上,且主要集中在1~4岁儿童,在全部25名烫伤儿童中,有19名1~4岁儿童受到烫伤,占总数的76.0%。
具体包括:不小心跌入开水锅、汤锅、开水桶、油锅,被洗澡水烫伤,被电暖袋爆炸烫伤,碰倒开水瓶、碰翻电饭锅等情形。
2.溺水:溺水伤害在整个儿童年龄段都有发生,受害儿童194人,占水的伤害总数的88.6%。
溺水伤害主要发生在农村,比城镇高出67.4%。
溺水的水源多种多样,统计的案例中有5名儿童在家中的水缸、浴缸和装有水的洗澡盆溺亡,也有在游泳馆或小区游泳池游泳时溺水的情形。
此外还包括:在河、湖、水库等游泳溺水,在河边、水渠、水库等玩水意外溺水,儿童因救人溺水等。
值得注意的是,意外落水或掉进冰窟溺水的儿童共有111名,占溺水总数的57.2%,这种意外情形与大人疏于监控和危险水域缺乏安全防护不无关系。
(二)道路交通伤害统计的案例中,道路交通伤害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2位原因,受害儿童人数及其所占比例分别达到128人和14.1%。
数据显示,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1~6岁,这一年龄段上受害儿童人数共69人,占受害儿童总数的54.0%。
男童受害人数高于女童,男童受害人数70人,比女童高25.0%。
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具体情形非常多,主要包括:1.离机动车道太近:在案例样本中,30.5%的儿童系因离机动车道太近受伤,包括在马路上或马路边玩耍时被撞,在马路上行走时跌入行车道或等车时跌下站台被撞,在车辆拐弯时被撞,还有一些是在马路上行走时意外被撞,这些都是因离机动车道太近而引起。
2.过马路被撞:在案例样本中,13.3%的儿童在过马路时被撞。
而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低龄儿童身上,据统计,最大的受害者为11岁。
具体发生原因包括司机闯红灯的,马路上没有红绿灯或斑马线的,孩子没看车跑过马路的,等等。
3.倒车遭碾压:令人心痛的是,15名儿童在车辆倒车的时候受到碾压,占总数的11.7%,这同样主要发生在低龄儿童身上,最大的受害者仅为10岁。
分析原因,主要是儿童站在车前车后,司机因为视觉盲区而没有发现,其中有8名是父母、奶奶倒车时不慎碾压,父母亲人占到了所有碾压者的一半,令人唏嘘。
4.乘骑电动车、摩托车发生事故:有14名儿童乘骑电动车、摩托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占总数的10.9%,其中主要是乘骑电动车造成。
5.儿童驾车发生事故:有9名儿童驾车发生事故,占总数的7.0%,儿童驾车部分是家长允许,部分是车钥匙在车内儿童偷偷开车或者是儿童不小心启动了车辆,直接受害者多为从车前经过的无辜的路人。
6.钻入车底或站在车前遭碾压:有2名儿童钻入车底捡玩具或玩耍时被突然启动的车辆碾压、有3名儿童在车前捡玩具或逗留时被突然启动的车撞倒。
7.其他:包括乘坐车辆时发生交通事故、被酒驾司机撞到、在铁路上玩耍被撞、下车时或在巷口被突然经过的车辆撞到、家长酒驾发生事故等。
(三)危险行为伤害危险行为伤害是指由于儿童自身对危险的认知不足,自己做出的或他人疏忽大意而做出的对儿童造成伤害的行为。
危险行为伤害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3位原因,受害儿童人数及其所占比例分别达到113人和12.5%。
危险行为伤害主要集中在3~8岁,占受害儿童总数的74.3%;男童受害人数比女童高45.7%。
危险行为伤害的情形非常多,主要包括:1.意外坠楼:意外坠楼主要是儿童在家中攀爬窗户、阳台而不小心坠楼,这是危险行为伤害的主要形式,共有73名受害人,占危险行为伤害的64.6%。
意外坠楼的89.0%为8岁以下儿童,这其中又尤以3~5岁儿童最多,占意外坠楼伤害的58.9%。
2.模仿危险行为:有9名儿童因为模仿危险行为受到伤害,占总数的8.0%,包括模仿大人切菜、劈柴,模仿蹦极,模仿魔术吞咽磁铁,模仿影视剧上吊等,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上述行为的6名儿童全部是女童。
3.钻进柜子、箱子窒息:有5名儿童因为捉迷藏或好玩钻进空柜子或箱子,因柜门、箱盖的锁扣自动扣上而致儿童窒息死亡。
4.独留车内:有5名儿童被家长或亲友独自留在车内受到伤害,包括在车内窒息闷死、车辆暴晒至脏器衰竭、头被车窗卡住等。
5.睡觉时意外窒息:有4名儿童睡觉时发生窒息,其中3名不到1岁的婴儿因被子盖得太严而被捂死,1名1岁的小孩被母亲的长发缠死。
6.手指伸进机器:有3名儿童分别因为手指伸进榨汁机、绞肉机、喷绘机导致手指受伤。
7.其他:其他情形包括家人玩游戏将孩子抛到空中失手没有接住、儿童将塑料袋套在头上窒息、玩耍时竹条插入眼睛、被汽车天窗卡住脖子等。
(四)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主要是指在公共场所或由公共设施造成伤害同时又不属于其他伤害类型的伤害。
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4位原因,受害儿童人数及其所占比例分别达到102人和11.2%。
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在0~3岁年龄段迅速增加,之后逐渐减少。
男童受害人数高于女童,男童受害人数69人,女童受害人数32人,男童受害人数是女童的2倍多。
根据统计,公共场所及其设施伤害的情形主要包括:1.掉进地下井道:有26名儿童掉进地下井道受到伤害,占总数的25.5%,包括掉进没有井盖、井盖锈蚀或井盖没有盖好的机井、水井、窨井、沙井、污水井、化粪池等。
2.高空坠物:有14名儿童在居民楼下玩耍、停留或经过的时候被楼上掉落的东西砸伤,包括外墙装修和安装空调时物品意外掉落、业主不小心碰落阳台上的物品、物品自然掉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