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文油气储运系统自动化-第三章 油库管理自动化-2019-1 100页PPT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100
油库设计第一章油库概述1油库作用:基地作用,纽带作用2油库的分类:(1)根据油库的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油库可分为独立油库和企业附属油库两大类型。
(2)根据油库的主要储油方式,油库可分为地面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洞油库和海上油库等。
3油库总容量(判断,选择):是指油库的所有储罐公称容量和桶装油品设计存放量之和,不包括零位罐,高架罐,防空罐以及油库自用油品储罐的容量。
4(看一下)油库按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等四个区域。
油库的分级:一级:容量50000及50000立方米以上。
二级:10000至50000立方米以下。
三级:2500至10000立方米以下。
四级:500至2500立方米以下。
(看一下)油库油品的危险性等级划分:5周转系数:某种油品的储油设备在一年内可被周转使用的次数某油品的年度周转额周转系数=储油设备容量6油罐利用系数η:油罐储存容量和名义容量之比。
η<17储油容量:V=V max-V min=[10%-(-26%)]*年周转额=36%*年周转额第二章油品的装卸作业8铁路装卸油系统主要组成和作用:轻油装卸系统是由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三部分组成。
各系统的作用:输油系统的作用在于输转油罐车与储油罐内的油品。
真空系统的作用在于1.引油灌泵 2.填充鹤管的虹吸 3.收净油罐车底油。
放空系统的作用是防止混油或凝结涨坏管子。
记:轻油上卸,粘油下卸。
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方式有:1专用单鹤管式 2两用(或多用)单鹤管式 3双鹤管式。
9铁路油罐车的装卸方法:上部卸油,下部卸油,自流装车,泵送装车。
10油罐车的主要技术参数:(1)车体总长 12-12.5m(2)净载重量(实际载重量) G=PV(3)标记载重和自重(4 )净载重系数净载重系数=净载重量/(标记载重+自重)(5)冷却系数冷却系数=油罐表面积/净载重量。
表示每吨油品的散热面积。
(6)容量(计)表由国家标定的容积,知道油品高度查表即可得到容积。
浅谈油库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与探索摘要:油库作为连接油品的采、炼、销以及服务上下游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其工作效率直接对石油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的油库自动化控制以及管理系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各种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操作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其中依然存在一些人工开票以及人工启停油泵的原始操作方法。
由于油库中涉及的仪器设备较多,因此文章选取液位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使用液位计结合信息系统进行计量数据闭环管理、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油品库存及作业动态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信息系统在油库作业中的深化应用,以减轻员工的劳动负担,更好地服务于经营管理。
关键词:油库自动化工程;监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 引言油库是石化产品开采、加工、储存、运输的连接点,是石化产品储存和供应的基础。
它对加强国防工业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等各行业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也与日剧增,使得油库的地位及作用也日趋重要。
目前,油库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油罐库存液位计计量、发油自助化、收发油远程监控。
但由于液位计的选型、安装及信息系统的整合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大部分液位计不能全项计量各项参数、油罐底板变形影响液位计精度等因素造成手工计量仍然存在;信息系统未能与液位计和非管输油库油罐收发油动态有效结合;发油系统独立于信息系统之外,未能实现日盘点的自动计算分析,使得计量数据的封闭管理和油品库存、作业动态的实时远程监控未能全面覆盖。
因此探究信息系统在油库中的深化应用极为必要。
2 油库自动化管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仍有绝大部分油库在自动化管理系统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油库自动化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参次不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1自动化计量手段不足罐区油品计量工作是油库管理的重中之重,精确计量所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然而目前油库的计量管理手段更多的停留在人工检尺计量。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油库概述一、复习思考题1.油库的定义及其任务是什么?2.从管理体制,储油方式,运输方式三个方面将油库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业务性质有什么不同?3.油库为什么要分级和分区?具体是怎样划分的?4.油库容量是怎样确定的?选用油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5.什么叫周转系效?6.什么叫油罐的利用系数,名义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二、习题1.巳知某分配油库各种油晶的计划年销量如表一所示,假设车用汽油,煤油、轻柴油取周转系数K=8,油罐利用系数习η=0.95;变压器油,机械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取K=4,η=0.85。
(1)试确定该油库散装油品容量和各油品所需的油罐规格(油罐选用可参考教材中拱顶油罐系列)及个数。
(2)确定该油库的总容量和油库等级,并试着对该油库罐区进行布置,并简要绘制布置图。
(提示:罐区设计包括罐组内罐的布置、防火堤、隔堤的设置要求等,具体需参考规范细则)第二章油品的装卸作业一、复习思考题1. 轻油装卸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设备?2.粘油装卸系统与轻油装卸系统有什么不同?3.铁路油罐车装卸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下?4. 布置铁路装卸作业线有哪些要求?5.铁路作业线长度如何计算?6.铁路装卸油系统中,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输油管与集油管怎样连接?真空管与鹤管、输油管怎样连接?7.铁路车位数怎样确定?8.铁路装卸油鹤管数的确定,除了与车位数有关外,是否还与鹤管布置方式有关? 9.公路发油设施有哪些?发油台有哪几种型式?10.简述汽车油罐车灌装的方法及流程?11. 公路发油鹤管数如何确定?12.什么叫油轮,油驳?13.油码头的种类有哪些?14.简述建造油码头的港湾或河域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二、习题1.巳知某一中转兼分配军用油库,该库经营的油品种类有航空汽油、航空煤油、车用汽油和轻柴油四种,其收发方式以铁路收发为主。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优势和挑战。
随后,文章探讨了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
结论部分给出了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建设建议,同时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对油气储运工程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作用,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油气储运工程、应用分析、发展历程、应用现状、优势、挑战、未来发展方向、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建设建议、影响1. 引言1.1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首次得到应用,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随着油气储运工程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趋势。
目前,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方面。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油气储运工程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关键设备和管道的远程监控,减少人员操作和事故风险。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性、系统稳定性和人员技术素质等方面的问题。
需要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来解决这些挑战,进一步推动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建议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推动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
应注重自动化技术对油气储运工程的影响,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2. 正文2.1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时期。
探究油气储运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03T14:10:29.97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月第3期作者:孙令松[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油气资源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孙令松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通辽销售分公司通辽油库,内蒙古通辽市028000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油气资源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加强对油气储运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升运输效率及运输的安全性,为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油气储运工作是一项相对比较危险的储存和转输工作,针对储运过程中出现的因运输意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很好的规避风险。
通过对储运环节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油,不断提高储运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能最大程度降低由于储运环节的失误,确保油气储运环节安全高效平稳运行。
关键词:油气储存;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在技术的开展环节需要不同的工作人员对于数据本身以及运输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在运输环节不会出现较大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现象。
目前,国内自动化技术发展环节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在很多的行业和领域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仅能够减少人工对于运输工作的干扰,减少相应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保证运输工作开展的更加高效,为我国的日后发展以及行业的优化升级做出相应的贡献和价值。
1.自动化系统构成概述在油气资源的运输过程中引入相应的自动化技术,能够完成对油气资源自身的监视和智能控制环节,保证最后生产的安全性。
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决策、数据、控制和现场等四个部分组成,各个层次之间形成相应的网络构建系统,及时的对于故障发生和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和处理工作。
在传统的油气资源储运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业务素质的影响,在如今的自动化储运发展背景之下,对工作人员自身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的技术操作以及对数据的判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