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试卷[1]
- 格式:doc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16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代码命题教师王天霁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名。
学号学生姓名教学班号班级名称考试日期成绩。
一、填空题(1×25=25分)1.互换性的含义是指某一产品(或零部件)与另一产品(或零部件)在尺寸和功能上能够彼此相互替换的性能。
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2.按标准使用范围分类,“GB/T271—1997《滚动轴承分类》”属于国家标准,“JB/T81—94《标准尺寸法兰》”属于行业标准,“KSQC003-01《科生五金塑料厂机床喷漆质量验收标准》”属于企业标准。
3.不完全互换指零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的选择和调整,不完全互换的实现方法有分组装配法和调整法。
4.几何量公差主要是指机械零件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轮廓。
5.基轴制孔、轴配合,公称尺寸Φ60mm,孔的公差T h=0.030mm,轴的公差T h=0.019mm,最大间隙X max=+0.028mm,则配合公差T f= 0.049 mm,孔的上偏差ES= +0.009 mm,该配合属于过渡配合(间隙、过渡,过盈)6.某齿轮泵有三处重要配合:(1)固定心轴轴头与泵体孔的配合Ф18H7/s6,属于基孔制的过盈配合;固定心轴轴颈与从动齿轮基准孔的配合Ф18H7/f6,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2)输入轴的轴头与联轴器孔的配合Ф17.8H11/h11,最小间隙0 mm,Ф17.8H11/h11 的平均间隙X av大于(大于、小于、等于)Ф17.8H7/h6的平均间隙。
(3)输入轴中间段轴头与主动齿轮基准孔的配合Ф18JS7/h6,属于过渡(间隙、过渡,过盈)配合,配合性质相同的同名基孔制配合是Φ18JH7/js6。
7.GB/T321—2005规定_十进制等比_数列为优先数系,R10系列的优先数,每增加10个数,数值增加至_10_倍。
2.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B)。
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公差等级低,则公差带宽;C.国家标准规定,标准公差等级分为18级; 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考试————————————————————————————————作者:————————————————————————————————日期:ﻩ《测量学》试卷样卷之二(答案)合肥工业大学专业《测量学》试卷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试卷总分大题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地经度为东经118°50´,该地位于高斯投影3°带的带号n为(D) A.19 B.20C.39D.40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A )ﻭ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B.瞄准、精平、对中、读数ﻭC.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ﻭﻭ3.当钢尺的名义长度大于其实际长度时,会把所量测的距离( A)ﻭA.量长 B.量短ﻭ C.不长不短D.量长或量短ﻭ4.系统误差具有( B )ﻭ A.离散性 B.积累性C.随机性 D.补偿性ﻭ5.某直线的磁方位角为88˚40΄,磁偏角为东偏3΄,子午线收敛角为西偏6΄,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B )ﻭ A.88˚43΄ B.88˚49΄ﻭC.88˚31΄D.88˚37΄6.在水准测量中,权的大小应(B)A.与测站数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B.与测站数和距离均成反比C.与测站数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 D.与测站数和距离均成正比7. 用光学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竖直度盘应( D )A.随经纬仪转动B.固定不动C.随望远镜转动 D.随照准部转动8.附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如果测量的是左角,那么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应(A)A.反符号平均分配B.反符号按比例分配C.符号不变平均分配 D.符号不变按比例分配9.某点经纬度为东经110˚20΄,北纬19˚10΄,该地所在1:1百万地形图分幅编号为( C )A.H50 B.J50C.E49 D.F4910.观测一个圆半径R的中误差为m,则圆面积的中误差M 为( B )A.±Rm πB.±Rm π2C.±m R 2π D.±m R 2)2(π二、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测量学Surveying课程编号:0700122B学时:40学分:2.5开课学期: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选课对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后续课程:《大坝变形观测》、《3S 技术与应用2》、《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内容概要:工程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基本测量方法、仪器操作技能、测量计算、工程施工放样以及应用地形图方面得到训练,为解决专业中有关测量方面的问题打下基础。
测量学是系统地、全面地从多个角度讲授测量学原理、方法、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内容涉及: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基本地理信息的采集,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原理和方法;和使用其他测量信息;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和精度评定方法,工程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等。
建议选用教材:王侬,过静珺主编,《现代普通学》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主要参考资料:顾孝烈主编,《测量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蔡孟裔等著,《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潘正风等主编,《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张正禄等编著,《工程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7。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1.本课程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2.本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测绘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认识测绘基本手段、掌握测绘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能在实践中应用测绘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所创新。
本课程可以实现培养要求中的能力为: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能力、基本测量能力、观测数据处理的能力。
本课程可以实现培养要求中的“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具备必需的专门基本技能。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考试班级建环2013 命题教师课程组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名学号学生姓名教学班号考试日期成绩一.填空题(20分)1.GB/T321—2005规定________数列为优先数系,R10系列的优先数,每增加10个数,数值增加至________倍。
2.配合代号为φ100JS10的孔,已知IT10=0.140mm,则上偏差为______mm,最小实体尺寸为______mm3.孔基本偏差F与基准轴基本偏差h形成________(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轴基本偏差r与基准孔基本偏差H 形成________(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4.GB/T1182-2008规定的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分为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________四大类,共19个,其中没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属于________公差。
5.平面度公差带定义是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同心度的公差带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圆柱度公差带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
6.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尺寸要素,设计时边界尺寸为________来控制单一尺寸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
检验使用光滑极限量规,_______规用来模拟体现被测孔或轴的边界条件。
7.圆柱齿轮减速器转轴两端滚动轴承的内圈相对与负荷方向________(旋转,固定,摆动),与轴颈配合应________(较紧,较松)。
8. GB/T307.3—2005把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________五级,其中________级别最高。
9.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幅度参数有________和轮廓最大高度Rz,对于非常光滑或粗糙的表面适合采用________作为评定参数。
10.普通平键联结中,键和键槽的宽度的配合采用________(基轴制,基孔制),对键的宽度规定了一种公差带________.二.分析题(30分)1.解释图样中标注的几何公差的含义。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代码学分课程名称《工程测量B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限修□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考试班级(教学班)姓名学号考试日期 2010.5.12 命题教师题库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栝号内1.测量计算和制图的基准面是( B )。
A.大地水准面B.参考椭球面C.任意水准面D.地球表面2.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C )。
A.2 mB.2 cmC.20 cmD.0.2 mm3.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35°,则其象限角为( A )。
A.东南45°B.135°C.-45°D.-135°4.某水准路线连续观测了25站,已知每站的高差中误差是±3mm,那25站高差之和的中误差是(A )。
A.±15mmB.±12.5mmC.±25mmD.±75mm5.某地位于东经130度40分30秒,其所在的高斯投影6度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B )度。
A.130 B.129 C.132 D.1286.相位式测距是组合测距过程,如果测一段小于1KM的距离D,用精测尺u1=10m测得D的测量值是6.889m,粗测尺u2=1000m测得D的测量值是564.4m,那D的距离是(A )。
.A.566.889mB. 564.889mC. 564.489mD. 566.489m7.盘左盘右进行角度观测,不能消除或减弱(C )误差的影响。
A.视准轴误差B.横轴误差C.竖轴误差D.竖盘指标差8.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时,观测的顺序是( C )。
A. 后前后前B. 后后前前C. 后前前后D. 前前后后9.对某量进行n次同精度观测,如果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最或是值的中误差为( C )A.mn⨯B.m/nC.m/n D.m 10.已知A点的高程为4.657m,高差h BA=―2.123,则B点的高程为( D )。
《测量学》试卷样卷之一合肥工业大学专业《测量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地经度为东经117°30´,该地位于高斯投影6°带的带号N为()A.19 B.20C.39 D.402.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瞄准、精平、对中、读数C.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3.当钢尺的名义长度小于其实际长度时,会把所量测的距离()A.量长 B.量短C.不长不短 D.量长或量短4.系统误差具有()A.积累性 B.离散性C.随机性 D.补偿性5.建筑场地上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形式有()A.水准网 B.建筑方格网C.小三角网 D.导线网6.在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各类公路的符号,称为()A.比例符号 B.线形符号C.半比例符号 D.非比例符号7. 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应()A.随经纬仪转动 B.固定不动C.随望远镜转动 D.随照准部转动8.附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如果测量的是右角,那么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应()A.反符号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比例分配C.符号不变平均分配 D.符号不变按比例分配9.地形图上按一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称为( ) A .首曲线 B .间曲线 C .助曲线 D .计曲线10.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m=±10″,则4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M 为( ) A .±25″ B .±5″ C .±2.5″ D .±20″二、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测量工作分为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部分。
( )2.视差现象是由于人眼的分辨率造成的,视力好则视差就小。
( )3.水准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度盘上读数而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
《测量学》期中试卷卷面总分:100 答题时间: 90 (分钟)适用班级: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附和水准路线:2.高差(定义与公式):3. 高差闭合差4. 水准点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下表)1.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B.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C.前后视距不相等D.目镜调焦不正确2.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A.双仪高法B.测回法C.方向观测法D.往返测法3.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
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4.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B.水平距离C.水平角度D.竖直角度5.设=A H 15.032m ,=B H 14.729m ,=AB h ( )m 。
A .-29.761 B .-0.303 C .0.303 D .29.7616.如图中要想使圆水准起跑移向中心零点位置,脚螺旋3应( )。
A .顺时针旋转B .逆时针旋转C .任意方向旋转D .不旋转 7.此水准路线为( )。
A .闭合水准路线B .附和水准路线C .支水准路线D .水准网 8.水准仪的结构是由( )构成的。
A .望远镜、罗盘、水准器和球臼B .望远镜、水准器、基座C .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D .望远镜、图板、基座 9.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 )。
A .绝对高程B .相对高程C .高差D .高差闭合差 10.下列哪一种水准路线不能计算高差闭合差( )?A .闭合水准路线B .水准网C .附和水准路线D .支水准路线 11.当A 点到B 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 点的高程比B 点的高程( )。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确定 12.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
A .0B .与路线形状有关C .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D .由路线中任意两点确定 1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试卷[1]《测量学》试卷样卷之二(答案)合肥工业大学 专业《测量学》试卷 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试卷总分大题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地经度为东经118°50´,该地位于高斯投影3°带的带号n 为( D )A .19B .20C .39D .40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 A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B.瞄准、精平、对中、读数C.粗平、瞄准、精平、读数D.粗平、精平、瞄准、读数3.当钢尺的名义长度大于其实际长度时,会把所量测的距离( A )A.量长B.量短C.不长不短D.量长或量短4.系统误差具有( B )A.离散性B.积累性C.随机性D.补偿性5.某直线的磁方位角为88˚40΄,磁偏角为东偏3΄,子午线收敛角为西偏6΄,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B )A.88˚43΄B.88˚49΄C.88˚31΄D.88˚37΄6.在水准测量中,权的大小应( B )A.与测站数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B.与测站数和距离均成反比C.与测站数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D.与测站数和距离均成正比7. 用光学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竖直度盘应( D )A.随经纬仪转动B.固定不动C.随望远镜转动D.随照准部转动8.附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如果测量的是左角,那么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应( A )A.反符号平均分配B.反符号按比例分配C.符号不变平均分配D.符号不变按比例分配9.某点经纬度为东经110˚20΄,北纬19˚10΄,该地所在1:1百万地形图分幅编号为( C )A.H50 B.J50C.E49D .F4910.观测一个圆半径R 的中误差为m ,则圆面积的中误差M 为( B )A .±Rm π B .±Rm π2C .±m R 2π D .±m R 2)2(π二、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 √ )2.视差现象是由于人眼的分辨率造成的,视力好则视差就小。
( × )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比对高程测量的影响小。
( √ )4.钢尺量距中倾斜改正永远为负数。
( √ )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5.水准管上2mm 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水准管分划值。
(√ )6.采用盘左盘右一测回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以消除经纬仪竖轴误差。
( × )7.在测量工作中只要认真仔细,粗差是可以避免的。
( √ )8.地形图上0.1mm 所表示的实际距离为比例尺的精度,所以比例尺越小其精度就越高。
( × )9.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主要有闭合水准测量和附合水准测量两种方法。
( × )10.光电测距仪按其使用的光源不同,可分为脉冲式和相位式两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大地水准面2. 其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 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3. 水平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也就是过这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二面角。
4.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来看,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没有规律,但从大量误差的总体来看,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类误差称为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5. 测设测设工作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特征点(或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已建成建筑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根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以便施工。
6.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由于量边的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往往∑∆测x 、∑∆测y 不等于∑∆理x 、∑∆理y ,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x f 与横坐标增量闭合差y f ,22y x f f f +=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而f D K /1∑=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7.汇水边界线由于雨水是沿山脊线(分水线)向两侧山坡分流,所以由一系列的山脊线连接而成的边界线就是汇水边界线。
8.建筑方格网在大中型建筑施工场地上,施工控制网多用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称为建筑方格网。
9.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采集、存储、描述、检索、分析和应用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相应属性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集计算机、地理、测绘、环境科学、空间技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新兴学科。
10.GeomaticsGeomatics 是一个活动性的学科领域,它以系统的方法将所有用于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的手段进行综合。
这类空间数据是在空间信息产生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科学的、行政的、法律的以及技术的工作所需要的。
上述活动包括地图学、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水道测量、土地信息管理、土地测量、矿山测量、摄影测量和遥感等,但并不限于此。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什么是视距测量?视距测量需观测哪些数据?试写出计算公式。
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需观测:量取仪器高i ,瞄准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的读数并读取竖盘读数。
为中丝读数。
为视距乘常数;为尺间隔;为竖直角;为仪器高;为高差;为水平距离;s k l i h D s i kl h kl D ααα-+==2sin 21 cos 22.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它们与地面坡度有何关系?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的连续闭合曲线。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h 。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d 。
地面坡度d h i ,因为同一张地形图内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等高线平距d 的大小直接与地面坡度有关。
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就越大;平距越大,则坡度越小;坡度相同,平距相等。
3.下面两小题,任选一小题回答:(1)什么是数字化测绘?简述广义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内容。
(2)简述用土方平衡原理,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并写出计算公式。
解(1):数字化测图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测绘地形图方法。
从广义上说,数字化测图应包括:利用电子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野外数字化测图;利用手扶数字化仪或扫描数字化仪对传统方法测绘的原图的数字化;以及借助解析测图仪或立体坐标量测仪对航空摄影、遥感像片进行数字化测图等技术。
利用上述技术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并由功能齐全的成图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显示,再经过编辑、修改,生成符合国标的地形图。
最后将地形数据和地形图分类建立数据库,并用数控绘图仪或打印机完成地形图和相关数据的输出。
通常,将利用电子全站仪在野外进行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并机助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简称为数字测图。
解(2):假设要求将原地貌按挖填土方量平衡的原则改造成平面,其步骤如下:1.在地形图图上绘方格网并计算各方格顶点的高程在地形图上拟建场地内绘制方格网。
方格网的大小取决于地形复杂程度,地形图比例尺大小,以及土方概算的精度要求。
例如在设计阶段采用1:5百的地形图时,根据地形复杂情况,一般边长为10m或20m。
方格网绘制完后,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用内插法求出每一方格顶点的地面高程,并注记在相应方格顶点的右上方。
2.计算设计高程先将每一方格顶点的高程加起来除以4,得到各方格的平均高程,再把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相加除以方格总数,就得到设计高程H。
nH H H H H 44320∑∑∑+++=)(中拐边角3.计算挖、填高度根据设计高程和方格顶点的高程,可以计算出每一方格顶点的挖、填高度,即: 挖、填高度 = 地面高程一设计高程H H H -=∆实将图中各方格顶点的挖、填高度写于相应方格顶点的左上方。
正号为挖深,负号为填高 4.计算挖、填土方量挖、填土方量可按角点、边点、拐点和中点分别按下式计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挖方量和填方量是相等的,满足“挖、填平衡”的要求。
方格面积中点:方格面积拐点:方格面积边点:方格面积角点:挖(填)挖(填)挖(填)挖(填)44434241⨯∆=⨯∆=⨯∆=⨯∆=H V H V H V H V五、成果整理(本大题共3题,第1题6分,第2题8分,第3题7分,共21分)测竖目水平半测回角一测回角得分评卷人 复查人站盘位置标度盘读数°′″值°′″值°′″O 左A0 041874 19 2474 19 15B74 2342右A180 050074 19 06B254 24062.整理下表中闭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各点高程,并进行计算检核。
(8分)测点标尺读数高差(m)测站数高差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后视前视A 1855 1.417 10 10 1.42720.0001 1941043821.9271.141 8 8 1.1492 028408023.076-1.418 12 12 -1.4063 0211170221.670-1.176 6 6 -1.170A 138720.000ρ42914327-0.036 36 36 0计算检核nfh12±=容mm (n为测站数)容容hhhfhfmmf<-==±=±=∑036.0723612测站目标竖盘位置竖直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竖盘指标差″一测回角值°′″备注OM左 85 3648 4 23 12-94 2303竖盘盘左刻划:从目镜端由0 °顺时针刻划到360° 右 274 2254 4 22 54 N左 96 1500 -6 1500-12 -6 1512右 263 4436-6 15 24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7分,共14分) 1. 闭合导线如下图所示,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容βf =n 04''±,试计算判断角度闭合差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并求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X (北) 已知:00054512'''︒=α。
2 4203791'''︒=β2β 8493852'''︒=β12α 2101883'''︒=β得分评卷人 复查人1 Δ 1β00041064'''︒=β3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