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短文言文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10
文言文短篇及注释六篇(课外积累)以下是六篇文言文短篇及注释,这些文章均选自课外读物,旨在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迷惘,陷入困境。
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产生疑惑。
”2.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释】苦、劳、饿、空、拂乱、动、忍:均为使动用法。
曾:通“增”。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挨饿,使他的身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所作所为都不如意,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3.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注释】坳堂:屋中的低洼处。
芥:小草。
胶:粘住。
夭阏:阻塞。
图南:计划向南飞。
【译文】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那么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下方向它托着翅膀,然后才能往南飞。
4.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注释】属:通“嘱”。
委托,托人转告。
存:活下去。
好:喜好。
能:能力。
诺:答应。
【译文】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托人告诉孟尝君,希望能在他门下寄居求食。
最短的文言文及翻译(通用10篇)最短的文言文及翻译(通用10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短的文言文及翻译(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短的文言文及翻译篇11、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2、原文:齐宣王使人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同‘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
南郭处士被请来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给这三百人奖赏。
后来宣王死了,齐闵王当上皇帝,他喜欢一个一个听,南郭处士逃跑了。
3、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一片芦苇白苍苍,清晨白露结成霜,我那心爱的人儿哪!就在河水的那一旁。
4、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着,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
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看见,照旧挥锄除草,看它跟瓦片、石头没有什么不同;华歆看见,把金子拾起来,丢下锄头离开了。
他们有曾同坐在一块席子上读书,正好有官员乘着大车、戴着官帽经过门前。
管宁(无动于衷),依旧读书;华歆却把书扔下,出去观看。
管宁把所做坐的席子割作两半,跟华歆分开坐。
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5、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文言文短篇及翻译五篇1.文言文短篇及翻译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先秦〕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 有方圆七里的外城,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 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 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可是不能取胜, 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但是, 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 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王, 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所以, 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 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天时: 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 气候。
地利: 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指得人心, 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 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 内城。
郭: 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huán): 围。
高中精短文言文阅读100篇第一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阅读积累孤:适:昼夜:或:辄:昃:六经:第二篇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阅读积累闲:芜:候:安:第三篇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阅读积累修:佣书:辍:第四篇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阅读积累不仕:破:并:素:乡曲:第五篇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超短的文言文十首《齐桓下拜受胙》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齐侯将下拜。
孔曰:“且有后命。
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马说》唐代: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代: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五柳先生传》魏晋: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唐代: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20篇短的文言文加翻译1、乌贼求全【原文】海之鱼, 有乌贼其名者, 响1水而水乌.戏於岸间, 惧物之窥己也, 则响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 知其鱼而攫之.呜呼! 徒知自蔽以求全, 不知灭迹以杜疑, 为窥者之所窥.哀哉!【翻译】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
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
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
唉!乌贼只知道要吐出墨汁来隐蔽自己,以求安全,却不知道要消灭痕迹,来杜绝海鸟的怀疑,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海鸟察觉目标抓去,真是可怜啊!【释文】1.响(XU,第三声调):吐出唾液。
2.杜疑:杜绝怀疑。
[道理]考虑问题切忌片面性,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事物的两重性,才能马到成功。
2、哀溺[原文]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译文]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
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
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
”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
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
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
于是淹死了。
3、临江之麋【原文】临江地名之人,畋得麋麑畋。
麑,幼鹿,畜之,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怛,恐吓。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良:真,抵触偃仆益狎偃,仰倒。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分享的精选⽂⾔⽂⼤全短篇阅读。
欢迎阅读参考!【篇⼀】精选⽂⾔⽂⼤全短篇阅读 竭泽⽽渔 原⽂ 竭泽⽽渔,岂不获得,⽽明年⽆鱼;焚薮⽽⽥,岂不获得,⽽明年⽆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复,⾮长术也。
(《吕⽒春秋·卷⼗四·义赏》) 参考译⽂ 抽⼲湖⽔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但是第⼆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第⼆年就没有野兽了。
欺骗和作假的⽅法,即使今天侥幸有⽤,以后不会有第⼆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法。
【篇⼆】精选⽂⾔⽂⼤全短篇阅读 功名 原⽂ ⽔泉深则鱼鳖归之,树⽊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主贤则豪杰归之。
故圣王不务归之者,⽽务其所以归。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不可以成⼤。
参考译⽂ ⽔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树⽊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
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们归依,⽽是尽⼒创造使⼈们归依的条件。
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不能成就⼤业。
【篇三】精选⽂⾔⽂⼤全短篇阅读 ⽬贵明 原⽂ ⽬贵明,⽿贵聪,⼼贵智。
以天下之⽬视,则⽆不见也。
以天下之⽿听,则⽆不闻也。
以天下之⼼虑,则⽆不知也。
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选⾃《管⼦•九守》) 参考译⽂ 眼睛贵在明辨事物,⽿朵贵在听觉灵敏,⼼思贵在思维敏捷。
(若能)⽤天下⼈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天下⼈的⽿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天下⼈的⼼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
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切,⽽不受蒙蔽了。
【篇四】精选⽂⾔⽂⼤全短篇阅读 ⾼阳应造屋 原⽂ ⾼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未可也,⽊尚⽣,加涂其上,必将挠。
以⽣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文言文16篇超短1、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2、中山窃糟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3、利令智昏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
见人操金,攫而夺之。
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
"4、盲子失坠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号。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5、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6、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锲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7、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8、关羽刮骨疗毒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9、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篇一】简短文言文精选医说朝代:唐朝|作者:韩愈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
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
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
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
秦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
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
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
《易》曰:“视履考祥。
”善医善计者为之。
翻译/译文精通于医治的医生,不看别人是胖是瘦,而是观察他的脉搏是否正常;善于谋略天下的人,不看天下是不是安全动荡,而是看他的政治纲领是不是混乱罢了,谋略天下的人就像医生一样,是安全还是危险,就像人胖瘦一样,政治纲领就像人的脉搏一样。
脉象平稳,即使人很瘦也没有什么大碍,脉象有问题而人很胖,他会死的。
精通这个道理的人,他的知识就可以用来治理天下了!夏、殷、周的衰败的原因是诸侯每天都发起战争。
传位数十代君王而保全天下不被倾覆的人,政治纲领存在罢了。
秦国称王于天下,没有分封诸侯,聚兵摧毁各个诸侯,传位秦二世被天下人倾覆,是政治纲领失去了。
所以四肢即使没有病,不足以依赖,脉搏正常才是关键;国家即使没有战事,不足以自大,政治纲领正常才是关建。
担心他所依赖的,恐惧他所自大的,精通医术与善意谋略天下的人,称之为上天的帮助。
《易》说:“处于人生艰难跋涉之途的君子,应该经常检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并考察前途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精通医术与善意谋略天下的人就是这么做的。
【篇二】简短文言文精选诫外甥书朝代:三国|作者: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参考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lǚ)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参考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自己的脚,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就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yú),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之,处士逃。
参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
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而揠(y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精短文言文阅读1.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2.掩耳盗钟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选自《吕氏春秋》)3.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选自《初潭集》)4.画龙点睛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5.蛇衔草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
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
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
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
《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选自《太平广记》)6.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选自《弘明集》)7.秦武王偏听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末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选自《战国策》)8.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驼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9.司马光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选自《宋史》)10.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南昌折其髀。
人皆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破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选自《淮南子》)1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臵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太祖悦,即施行焉。
(选自《三国志》)12.商鞅立木建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臵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选自《史记》)13.‚草‛书张丞相好草圣。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惘然而止,执所书问云:‚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恚曰:‚何不早问?‛(选自《古今谭概》)14.宋人偏见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选自《韩非子》)15.自相矛盾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物无不陷也。
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选自《韩非子》)16.各人啖一口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众莫能解。
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选自《世说新语》)17.义犬救主华隆好弋猎。
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
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
犬遂咋蛇死焉。
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
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隆闷绝委地。
载归家,二日乃苏。
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
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选自《太平广记》)18.高凤笃学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
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乃省。
(选自《初潭集》)19.学而时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20.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21.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矣。
(选自《韩诗外传》)22.与狐谋皮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终),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选自《太平御览》)23.荆人袭宋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
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24.主仆对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
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
‛仆曰:‚蝉食何物?‛主人曰:‚吸风饮露耳。
‛仆问:‚蝉着衣否?‛主人曰:‚不用。
‛仆曰:‚此蝉正好跟我主人。
‛(选自《广笑府》)25.从有亡鈇者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选自《列子》)26.天雨谷汉宣帝时,江淮饥馑,人相食。
天雨谷三日。
寻魏地奏,亡谷二千顷。
(选自《太平广记》)27.鲁人锯竿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选自《太平广记》)28.魏人钻火魏人夜暴疾,命门人钻火。
是夕阴螟,督迫颇急。
门人忍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
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
‛孔文举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
‛(选自《太平广记》)29.华佗治病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密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
守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三国志》)30.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
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31.唐太宗纳谏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
联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
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
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
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联怀也。
‛(选自《贞观政要》)3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传》)33.锡不辨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
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
偶一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
‛原礼心异之,叩其故。
曰:‚此古方尔。
‛殊不知古方乃,即糯米所煎糖也。
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类耳!(选自《冷文庐医话》)34.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35.李广射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选自《史记》)36.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不有奇才耳(罢了)!‛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选自《资治通鉴》)37.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选自《方舆胜览》)38.李白之死世俗多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
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
‛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选自《容斋随笔》)39.刘庭式娶盲女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
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
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
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
虽盲,岂负吾初心哉。
‛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选自《能改斋漫录》)40.葛洪苦学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
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选自《初潭集》)4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臵,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选自《初潭集》)42.欧阳询观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43.文征明习字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44.车胤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选自《晋书》)45.用兵七‚勿‛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缺,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46.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氏家训》)47.以百姓为甲兵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安,此乃腾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4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景公问政于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