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写作 学习改写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巧用插叙给作文增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巧用插叙给作文增分》教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插叙的技巧,提高作文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教材从实际写作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插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并通过例文分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插叙,提升作文质量。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作文写作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
但是,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插叙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插叙的时机掌握不当、插叙内容与主线关联不紧密、插叙叙述方式单一等。
因此,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插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插叙手法进行作文写作的能力,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3.提高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和润色能力,使作文更加完善。
四. 教学重难点1.插叙的定义和作用。
2.插叙手法的运用和练习。
3.插叙在作文中的恰当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插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插叙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插叙的运用。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掌握插叙手法。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享插叙写作的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插叙的定义、作用、方法等内容。
2.优秀作文案例:选取一些运用插叙手法的优秀作文。
3.练习作文素材:提供一些作文素材,供学生练习插叙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插叙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插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插叙手法的运用,并引导学生分析插叙内容与主线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写作中的插叙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结合提供的作文素材,尝试运用插叙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当我们阅读课文时,是不是有一种拿起笔来,自己创作的欲望呢,《杨修之死》能不能不让杨修死?《皇帝的新装》的结局中骗局被揭穿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一切都期待着我们这些“大家”来创作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改写”。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明确改写的概念。
1.什么是改写?明确: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
2.改写的作用有哪些?明确:有助于培养文体、语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3.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明确: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写成口语;三是还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写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二)怎样才能写好改写?明确:(1)首先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2)还要注意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二是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3)要以原作为基础来写作。
(三)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请从你学过的寓言中任意选取一则,改写成一篇故事。
300字左右。
2.提出要求。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3.例文导航。
《夸父逐日》改写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
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天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
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学习改写的要领,注意把握主题,做到详略得当、语言得体,适当运用修辞。
2.学会根据原文主题内容进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避免偏离主题太远。
3.通过改写,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改写,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改写的兴趣。
语言运用:学习改写的要领,注意把握主题,做到详略得当、语言得体,适当运用修辞,准确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引导学生理解原作内容,把握原作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情节、主题思想等。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清明(七绝)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改写为五绝2.改为一首词(只加标点)3.改写为剧本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清明(词)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阕)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下阕)清明(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改写定义】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常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改写常见形式】【改写的写作要领】1.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精神。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比如,把古典名著改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内容,简化故事情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2.文章风格一致。
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1.初步了解改写的写作方法,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进行创造性描写。
2.培养写作兴趣,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导入新课改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
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培养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不少学生对改写比较陌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改写写作训练。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概念,整体感知1.改写就是按一定的要求,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是一种创新作文。
就像“插花艺术”,将自然界中现成的花朵、枝叶、果实,重新组合、加工,展现出美妙的观赏插花。
2.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呢?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是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目标导学二:明确要求,深入理解1.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
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2.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3.保持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二是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比如,改写后的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要避免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4.展开合理的想象。
根据改写的实际需要,融入个人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展示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行文风格。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学习改写课时第1 课时课型写作指导课总1 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掌握改写的基本要求及方法2. 分析例文并进行点评3.汲取原作精华,培养正确审美观教学重点:掌握改写的基本要求及方法分析例文并进行点评教学难点:汲取原作精华,培养正确审美观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课前自学自学活动:自行预习课本第六单元作文“学习改写”有关的内容自学质疑:我的问题:___ _________ 。
课上研学一、导入新课有人将唐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改成了一篇散文。
你觉得他改写得好不好?二、自学反馈检查预习情况:什么是“改写”?改写有哪些常见形式?1. 改写,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2.改写的常见形式一是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是改变叙述角度,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三、聚焦问题改写时要注意什么?四、研究分享【思考探究】改写时要注意什么?1. 改写要以原作为基础,不能背离原作“戏说”,这就要求下笔之前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和精神。
2. 改写时,要注意行文的协调,避免人称不统一和情节上的混乱。
3.改写时常常会用到扩写和缩写的一些方法,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另外,要领会原文的主题、情节、表达方式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对改体裁、改人称、改语体以及字数限制要心中有数。
要明确中心与标题。
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要做相应改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确定标题。
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在改写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风格,避免千人一面,可以体现自己的语言风格、行文风格,既区别于原文,又有个性。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共3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改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2.通过学习改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通过学习改写,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审美意识。
4.通过学习改写,帮助学生培养逐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5.通过学习改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1.学习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自主学习、自我修正和反思的习惯。
3.体会改写对语言文学探究和创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找到改写的切入点和思路。
2.如何提高改写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度。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
2.示范法。
3.小组合作法。
4.听说读写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技巧——学习改写。
所谓改写,就是通过对某一篇文章进行修改和调整,让它更好地呈现出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和风格。
改写是一个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技巧的过程,在我们日常的写作中,也经常会用到。
接下来我就来讲一讲,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2.对学习改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先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习改写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1)定义:改写是指对某一篇文章进行修改和调整,让它更好地呈现出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和风格。
2)作用:改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和准确度,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和审美意识。
3)方法和技巧:①理解原文的意思和含义,找到改写的切入点和思路;②使用不同的句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调整和修改句子;③注意修改后的句子是否表达了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和气质,同时也要注意语法和语言的准确度。
3.听写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写的方法和技巧,老师可以将一些语句读给学生听,并让他们将其记下来。
听写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核对答案,并讲解一些听写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给予纠正。
4.个人试改老师为每位同学发下一篇文章,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改写其中一部分内容。
写作学习改写设计说明改写,有助于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在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改写文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设计了此课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和基本特点。
2.通过改写文本,掌握改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能在把握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融入自身独特的阅读感悟,通过适当的扩写和缩写进行改写。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改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引导学生在把握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融入自身独特的阅读感悟,通过适当的扩写和缩写进行改写。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课内古诗、古典小说。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学习改写是我们现阶段需要具备的能力。
只要掌握了改写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就可以将课内外古诗词加以想象,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既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又可以丰富精神内涵。
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写。
二、预习任务1.回顾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张继的《枫桥夜泊》。
2.准备作文本。
五、过程性评价阅读两则附加材料,探究改写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比诗词文本与现代文,了解了改写的形式,也学习了改写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1.改写《木兰诗》或其他自己喜爱的文本。
2.学生练笔,交流互评,优秀作品可以配合社团活动和学校戏剧节等活动进行展评分享。
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附加材料1:不朽的失眠张晓风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
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
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
第六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改写的相关知识,领会改写的相关写作要领;
2.能根据要求完成改写习作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点:改写时,不要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只改变表达形式。
教学重点:进行改写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法学法:点拨法,例文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改写写作指导及写作训练
改写是把一篇文章按照一定的要求或需要变成另外一篇文章。
改写不同于缩写,缩写只概括和紧缩内容,而改写在内容上允许调整,允许取舍,形式上鼓励创新;改写不同于扩写,扩写需要增添内容,允许想象,而改写不要求增添内容,而是将内容进行调整。
改写实质上是以原作作为题材进行再创作,重在一个“改”字上。
改写的要求:首先,改写的原则是基本上不改内容,而改变表达形式。
在内容上,既要体现原作精神,又可对原作酌情变动,但绝不是另外写一篇文章。
第二,在形式上,改写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改变体裁,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把剧本改写成故事等等;可以改变表达方式,如把记叙改变为描写,把说明改为记叙等;可以改变语言,如文言改为白话;可以改变结构,如倒叙改为顺叙,插叙改为顺叙等,可以改变人称,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还可以改变中心人物等。
实际上,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一次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例4 改写《石壕吏》,将其改为记叙文。
改写《石壕吏》
要求:把杜甫的《石壕吏》改写在700字的散文。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是战乱的岁月。
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
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了。
村中断壁残垣,蓬蒿满地,十室九空,杜甫望见村东一户人家冒着炊烟,便直奔前去。
房东是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妇,还有一个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孙。
他们衣着破旧,大人小孩都面黄肌瘦。
由于一天的奔波,诗人和衣躺在炕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约摸二更时分,村中一阵犬吠,随着街上响起了急促的打门声和叫骂声。
杜甫被惊醒,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
听着外面的叫骂声和哭喊声,他知道又是抓壮丁的来了。
这时,诗人看见房东老头儿披着衣服,翻过院墙逃走了。
接着破旧的大门被拍得叭叭乱响,“开门!开门!人都睡死了吗?”凶狠的叫骂声使人心惊肉跳。
老太太哆哆嗦嗦地走到门口,颤抖着双手拉开了门栓。
差吏们进来了。
他们凶暴地向老太太吼叫着:“你们家的男人呢?叫他快出来!”老太太哭泣着向差吏们哀求道:“长官,我家里原有三个儿子,现在都到邺城当兵去了。
最近小儿子捎信来说,他的两个哥哥都死在战场上了。
唉,死了的,也就完了,不再受罪了。
我活着的,先混吧,说不上哪一天也……您可怜可怜我这……”
“老东西,罗嗦什么!我问你,你家还有什么人?”一个差吏打断她的哭诉,怒喝道。
“就剩下吃奶的孙子了。
儿媳因此忍苦守寡,为的就是这一根苗……”
一个差吏没听老太太说完,就挥动鞭子,要往西屋里闯。
老太太眼看哀求无用,媳妇就要被抓走,只得把心一横,拦住差吏说:“老总,我们媳妇她,她连一条完整的裙子都没有啊!怎能出去应差!你们一定要人,我老婆子虽然老了,给军队做饭烧水还能应付。
你们就带走我吧!我现在就跟你们走,也许还来得及到河阳给军队做早饭呢!”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带着老太婆走出了院子。
惨淡的月光下,老太太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哭着随差吏们匆匆而去。
杜甫目睹了这一幕,再也没有睡意了。
夜渐渐深了,小小的村庄万籁俱寂。
然而在诗人的耳边,仿佛仍回响着老太太凄楚的哭诉声,西屋里也像隐隐传出了呜咽声……
天蒙蒙亮了,老头悄悄地溜进家门。
当他听到老伴儿被抓走的消息后,不禁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杜甫能用什么话语安慰他呢?诗人只是默默地送给他少许零碎银子,便又匆匆地踏上了旅程。
把诗歌改成记叙文,要注意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因此在改写时要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补充上诗歌中所蕴含的情节,比如诗人与老翁相见时肯定说了很多话,可是诗人没有写,为什么,作者在改写时就要去考虑诗歌的安排。
另外,诗歌的语言跳跃性较大,改写时就必须注意情节的照应。
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
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是一个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
改写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改变人称,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二是改变叙述的方式,如把对话改成叙述的方式;三是改变文章的体裁,如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四是改变文章的记叙顺序,如把顺叙改成倒叙。
在改写中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1.改写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
改写不等于重写,所以改写要以原文为基础,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绝不能抛弃原文而凭空设想或胡编乱造。
2.要弄清改写的形式和要求。
弄清改写要求也就是审题的过程,这也是关系改写成败的重点所在。
3.改写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连贯与流畅,注意语气的前后协调。
【佳作欣赏】
《望江南》改写
镜头一:在一名女子的闺房里,女子带着笑容梳洗,秀发散落肩头,她坐在镜子前,慢慢地梳着自己的长发,镜中的女子带着笑容,并选了一个漂亮的发簪戴在头上,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路小跑到望江楼。
镜头二:阳光明媚,江面上倒映着水草的影子,女子站在亭下,望着一艘艘从江面上飘过的船,天空中飞过一对对黄鹂,充满了温馨。
(背景:黑白,女子与心爱的男子一同在草地上牵手奔跑,互相诉说着对爱情的海誓山盟。
)
镜头三:女子望着一艘艘划过的小船,心中充满了急切之感,双手紧握,眉头紧锁,望着江面,心里担心着她的丈夫会不会遇到了什么危险。
(远镜头:太阳高照,人们都害怕炎热躲回了家里,而女子却没有一丝疲倦,任豆大的汗珠从脸庞流下,精心的化妆也花了,手里的丝纱也握成了一团。
) 镜头四:一轮红日映在江面上,女子久久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水里的鱼儿也有些疲惫,太阳的余晖不忍离去,江水缓缓的流着。
女子又一次回想起与心爱人的欢乐时光,一滴泪水滴在水面上,映着一圈又一圈的波纹。
镜头五:女子绝望了,也没有思索什么就跳进了江里。
然而,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她的丈
夫正紧紧的抱着她,两个人就这样深情地望着对方,女子幸福地依偎在丈夫的怀抱里……
【老师点评】
这是一首诗歌的改写。
作者想象丰富,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把一个望穿秋水,盼夫归来的少妇刻画得惟妙惟肖。
文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富特色,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望江南》改写
江水接天,那漂浮在天际的小小船影,它来了,又离了,带来了希望,载走了浓浓思念……
——题记
轻梳云鬓,一缕缕发束在手中滑落,丝丝想念萦绕在心间,柔柔的牵动着我的一举一动。
光影在晦暗的铜镜里闪烁,轻抚面颊,抹上一层淡淡的红晕。
脚尖轻点,踏上一级级阶梯,愁绪上心头。
登楼望江,看千帆闪过,浮沉于一片茫茫中,燕飞四方,细语,却道不尽我心中思念的人归家的路程……
帆影,来了,又离了,我垂眸又睁眼眺望,如此反复,了无休止。
终究没能有一只载满我思念的船只停靠在望江楼下……
江水涟漪,涌动着我心中的泪水,一齐在阳光下微漾。
静——无声,泪——不止。
清晨那涂抹的红润的面颊上只剩下一抹残红。
望着江面的帆船,明澈的眼眸晦暗了。
斜阳洒下红润的光辉,映得我的面颊又如早时的美丽。
起身走到楼栏边,扑闪着灵动的双眸,在帆影离后,又转身隐忍地啜泣。
萧瑟的风吹起,单薄的身子被风挑动得如此羸弱。
斜晖脉脉拥着水波,情意绵长,江面淡淡的水雾,是他们升温的爱情么?望不见君归来,白蘋洲上,人去楼空,淡淡泪香弥漫空中,忧愁挤满空楼……
【点评】作者想象丰富,文采飞扬,笔下生花,把一个望穿秋水,盼夫归来的少妇刻画得惟妙惟肖。
那妆容,那神情,令人同情。
作文
从本单元所学的五首词中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故事。
字数7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改写
改变人称
改变叙述的方式
改写类型改变叙述的方式
改变文章的记叙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