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省一等奖】优质课
- 格式:docx
- 大小:22.92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下册看图写话
桂平市垌心乡中心小学胡晓
教学目标
1. 能够看懂图意,知道图所表达的意思。
2. 能够合理展开想象,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讲述图画的内容,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
3. 能够把看到的内容写下来,初步了解正确的书写格式和标点使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看懂图意,知道图所表达的意思。
能够合理展开想象,有条理、通顺连贯地讲述图画的内容,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
难点:能够把看到的内容写下来,初步了解正确的书写格式和标点使用。
教学准备
课件稿纸(每人一张)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二、看图说话 1.看图说短语。
2.看图说话。
3.小结。
{
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
三、看图写话 1.观察图片。
2.指导写话格式。
3.练习写话。
4.作品展示。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看图写话
效果(五要素)
}
四要素。
教案: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会表达自己喜欢的游戏,并能够邀请同学一起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与他人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喜欢的游戏。
2. 培养学生学会邀请同学一起玩的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与他人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会表达自己喜欢的游戏。
2. 培养学生学会邀请同学一起玩的交际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图片、卡片、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游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游戏,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教学游戏表达(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游戏图片,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喜欢的游戏。
2. 学生模仿教师,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喜欢的游戏。
3.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表达,进行示范和点评。
三、教学邀请同学一起玩(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游戏图片,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邀请同学一起玩。
2. 学生模仿教师,用完整的句子邀请同学一起玩。
3.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表达,进行示范和点评。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游戏进行练习。
2.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游戏介绍和邀请同学一起玩的表达。
3.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游戏,并邀请家人一起玩。
板书设计: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1. 表达自己喜欢的游戏2. 邀请同学一起玩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卡片的展示,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喜欢的游戏,并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会邀请同学一起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知道做游戏的一般步骤规则。
三、教学资源准备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生:好玩极了!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生:太好啦!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师:当然可以!(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师: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生: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醒我呢!师:是啊!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全班同学哄笑。
)生: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往下!再往下点!再往左!”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2.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3.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培养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们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难点】
能借助动作把游戏规则表达得较有条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游戏道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游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师带学生做“头脑健美操”的游戏。
3.这个游戏可不可以一个人自己玩呢?(请生试着自已说自已做,然后谈感受)
4.老师小结,引出课题。
二、大家一起“做游戏”
1.出示小熊图画,找会玩的同学玩一玩,指导学生说说游戏规
则。
2. 请一组学生示范游戏,教师引导其它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
3.教师小结。
三、分享快乐“说游戏”
扮演小动物,采访学生,谈谈做游戏的过程或感受。
四、合作交流“学游戏” 1.你们还玩过什么游戏呢?
2.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喜欢的游戏,说清楚游戏规则。
3.推荐一位同学参加擂台赛。
4.全体同学评价选出“最佳推荐者”并颁奖。
6.教师小结。
五、儿歌升华“乐游戏” 1.谈话引出儿歌。
2.师诵儿歌。
3.指名读,师生拍手读。
六、实践活动
1.课间,邀请伙伴玩一玩喜欢的游戏。
2. 课后,与家人一起交流玩过的游戏。
1、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4、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5、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3、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4、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我的发现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
3、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思。
4、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意的现象。
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1、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2、小组内练习词语。
3、比一比:小组开火车读词语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4、认读生字: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⑴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⑵老师用生字卡片抽查。
⑶听字音举卡片。
⑷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形?二、读读背背1、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2、小组内练习读成语。
3、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4、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5、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口语交际1、看图了解图意:⑴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⑵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⑶在小组内连说。
《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知道做游戏的一般步骤规则。
三、教学资源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师:当然可以!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
师: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
亏同学们提醒我呢!
师:是啊!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全班同学哄笑。
)生: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往下!再往下点!再往左!”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师: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啊!
生: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学们提醒呢!师:刚才听到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我想采访现场的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
生1: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2: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到脑门儿上,太逗了!
生3:大家看哪!到现在,小熊的鼻子还歪着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
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生: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粘贴去贴。
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发笑,这个游戏太有趣了!师:说得很好。
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生1: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喊:“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他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汰了。
生2: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圈,我就拿着一个手绢在小朋友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绢”的歌。
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劲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跑也来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
生3:亲子游戏也好玩。
我去年在幼儿园时,和爸爸参加了钻门洞接力比赛。
爸爸先捧着皮球跑,我在门洞前接过球,爸爸把住门洞帮我钻过去。
然后我捧着皮球继续跑。
我们小组六个人比赛,我是冠军呢!爸爸也非常高兴。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给你们10分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心地玩一玩吧!1.生兴奋不已,迅速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2.室内外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到喜爱的游戏之中。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生:太开心了!
师: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每一个小
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生1:我刚才和我同桌玩的是“反口令”游戏。
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按照口令相反的动作做才对。
比如刚才,我让他“摸左耳”,他就得摸右耳,又让他“抬左腿”,他就得抬右腿;生2:这个游戏真考验人的反应啊!生3:我们六个人玩的是“蹲蹲游戏”;
生4:刚才我看你们玩“蹲蹲游戏”了,简直太好玩了;生5:好的好的,欢迎大家参与,人越多越有意思呢!……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师:还有没有大家都没有玩过的更有趣的游戏?谁能把它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
生:我以前还玩过“跳大绳”的游戏。
生:我以前还玩过“右耳,又让他“抬左腿”,他就得抬右腿。
当我说道“闭左眼”的时候他就听话了,哈哈!结果他就是这么失败的!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经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