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 格式:docx
- 大小:15.37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人教必修五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达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必修2文学常识1、《荷塘月色》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散文集《背影》《踪迹》《欧游杂记》2、《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3、《囚绿记》陆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汇总苏教版xx-07-17 18:27 |⑴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必修五文学常识汇总一、填空、1、《南州六月荔枝丹》作者,中国科普作家,本文选自,本文体裁是,这种体裁又称为。
2、《陈情表》选自南朝编的,作者是朝的 .标题中”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项脊轩志》作者代散文家,他字,号,世称,是派的代表人物,著有 .标题中”志”的意思是。
4、长亭送别选自代的,全名, 这是元代最长的杂剧是五折21本,一般的元杂剧都是折一楔子。
作者的其他作品有、。
5、元杂剧的结构是。
元杂剧由、和三部分构成。
主要角色有、、、、、六种类型。
元杂剧的主要代表作是的和的。
7、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
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其作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历史剧和,喜剧有;第二时期作代表是四大悲剧、、、;第三时期的代表作是 .8、旧日的时光作者是英国的罗伯特,箭与歌的作者是美国的朗费罗.9、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史记》。
《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
《史记》属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0、“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即对司马迁的()、班固的()、范晔的()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11、《报任安书》选自,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信。
“报”是的意思,“书”是的意思。
12、《渔父》是战国秦汉间人记叙事迹的文字,又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刘向《新序》等文献。
“父”的意思是对古代的尊称。
13、方鸿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作者是,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
字,号,曾用笔名中书君。
主要学术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归去来兮辞》本文是一篇辞赋。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1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2 风波:战乱。
3 公田:供俸禄的田。
4人事:指做官。
5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1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
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
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3“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
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
4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候官员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5襜帷:车的帷幔。
6旬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7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8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边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11北辰:北极星。
这里暗指国君。
12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1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做宣室。
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4“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文学常识: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2、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这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有的名称。
元杂剧使用的曲调全为北曲,北曲各宫调的声情虽与南戏基本相同,但由于北曲比南曲多变宫、变徵两个半音,故从总的音乐风格来说,北曲比南曲高亢激越。
与南南曲相比,北曲用韵较严,每套曲只押一韵,中间不换韵,而且韵脚密,几乎每句都押韵。
元杂剧的结构:一本杂剧一般分为四折,或加“楔子”。
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
楔子与折的区别,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不必如折那样,必用一套曲调。
一折不等于现代戏剧的一场,而是以唱完一套曲子为标准。
也就是说,一本杂剧要唱完四套曲子,而且只能由主角一人唱曲,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其他脚色只能念白。
“套曲”是与“只曲”相对而言的,把许多“只曲”(至少三只,多的可达二十只左右)连缀起来成为“套曲”。
这种连缀有两个条件:一是“只曲”的次序,什么曲牌在前、什么曲牌在后,基本固定;二是“套曲”中的“只曲”彼此属于同一“宫调”里的曲牌。
用四套曲子以上的杂剧极少见的。
偶尔有的题材,作者认为写一本四折不能容纳和完成主题思想,就以多本的.形式解决。
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用了五本二十一折。
戏剧语言包括科介、宾白和曲词。
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
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
3、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4、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5、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6、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总结1《归去来兮辞》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
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2《滕王阁序》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
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
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典故:豫章太守XXX来不接待宾客,专为XXX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XXX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XXX:指大家世族。
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XXX: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
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
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3《逍遥游》1.晦:农历每月最后一日;朔:农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4《陈情表》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XXX: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XXX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XXX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4.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5.郎中:XXX的属官。
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始有,秦汉治置。
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6.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7.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2、两汉散文:1、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着《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2、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着《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3、故择先王之成法(同“释”,舍弃,抛弃).4、通假字:府吏见丁宁(“叮咛”,嘱咐)5、词类活用:1、一:定于一(数作动,统一)2、旱:七八月之间旱(名作动,发生旱情)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7、《阿房宫赋》和《清明》诗的作者是杜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
8、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9、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10、一词多义:1、之:①吾将瞷良人之所之(前者是助词,后者是动词,去,往)。
②之祭者,乞其余(向,介词)。
③而良人未之知也(它。
代事情的真相)。
④又顾而之他(到,往,动词)。
⑤通国之弈者也(的,助词)。
2、施: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迤,暗中跟踪)。
②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施行,实行,动词)。
④妾不驱使,徒留无所施(用处,动词)。
2、卒:①卒之东郭蕃间(终于,最后,副词)。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名词)。
③初,鲁肃闻刘表卒(死亡,动词)。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通"猝",突然)。
11、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12、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名作动)13、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语文必修五文化常识小结想要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作品,除了要学习大量的文言现象外,还应当适当掌握一些文化常识。
一、姓名和称谓1、直称姓名(1)自称姓名或名。
如臣密言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4、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5、称官名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6、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家君指自己的父亲。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家叔指自己的叔叔7、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8、特殊称谓(1)林冲的棉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浑家谦称自己妻子(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慈父称自己的父亲9、年龄的称谓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高中语文必修五的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五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共包含了15个单元,涵盖了多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和文化主题。
作为高中学生,在学习本教材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点,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以此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五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及文学理论知识的介绍和解释。
在必修五中,有关的文学常识主要包括:1. 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一个文化和艺术重新兴起的时期,欧洲的文艺复兴对现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唯美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是一种主张美的独立性和优越性的思想体系,其贡献在于探索了文学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文学: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为现代主义,它强调感官体验和人类经验,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二、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必修五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单元。
其中的作品涵盖了从《诗经》到唐宋八大家的诗文,下面是该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由305篇不同风格、体裁的古诗组成。
要重点掌握其中的《关雎》《蒹葭》和《卫风》等重要篇目。
2. 唐宋八大家:唐代史籍学家韩愈、经学家柳宗元、诗人杜甫和白居易、元曲作家关汉卿和白朴,宋代的诗人苏轼和辛弃疾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三、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必修五中的重点,它包括了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不同语言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1.《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通过对中国现实的直接描写和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刻批判,展示了一个充满阴暗面的社会形态。
2. 余华的作品《活着》:余华的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对家人和自己命运的抗争,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可贵和生命的珍贵。
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部分是必修五中的难点。
在这个部分,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规则和理解能力,以便于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1.文言文基本功:文言文的基本功包括了基本词汇的掌握、语法规律的理解、文言文特有的修辞语言和句式等方面的技能。
必修五文学常识1、《归去来兮辞并序》作者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
东晋名臣陶侃曾孙。
其人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其诗风质朴、平淡,语言精练而出之以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2、《想北平》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话剧作品《茶馆》《龙须沟》等。
3、《逍遥游》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由庄周、其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汉代以后尊为《南华真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思想与人生观。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4、《装在套子里的人》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29-1904.7.15)是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被认为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
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
5、《铸剑》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高考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1、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水浒传》,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语言写成的章回小说,它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了农民的起义斗争。
3、《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契诃夫。
他是一位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短篇小说还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等。
对于可怜的人,可怜的生活的善意的嘲笑,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喜剧性。
他最擅长于在平静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质,因此被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
他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海鸥》、《樱桃园》等。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成为“套中人”的代名词。
4、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时代)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4、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路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此篇序。
是一篇骈体文。
7、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存《庄子》一书由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写成,全书现存33篇,又名《南华经》。
庄子的文章富于想象,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刘熙载《艺概·文概》评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亦评论《庄子》一书“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8、《陈情表》选自《文选》。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西晋(时代)文学家。
《古文观止》评价: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9、《咬文嚼字》作者朱光潜,安徽桐城人。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主要作品还有《谈美书简》等
10、《谈中国诗》的作者是现代学者、作家钱钟书。
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小说《围城》非常著名,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该小说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钱钟书还被美赞为“文化昆仑”。
11、《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者梁思成,建筑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著有《中国建筑史》等。
12、《宇宙的未来》作者霍金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3、《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章回小说之一,该书也是第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全书以浅近文言写成,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及西晋初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14、《堂吉诃德》作者是西班牙(国籍)的塞万提斯,该书充满了荒诞的喜剧感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感,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15、文体常识:序、表、骈文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
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
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等,前面都有一段序。
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对仗工整,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