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7.07 KB
- 文档页数:2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分析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天。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 2015 年年底,先后经历了自然发展、饮水起步、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四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水量不达标、饮水不安全、用水不便以及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为保证农村安全用水的可持续性,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生活现状,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配水管网设计1 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特点1.1 工程分布不集中虽然农村需水量大,但村庄分布普遍不集中,一般采用机井单村供水。
不利于水源保护,特别是在雨季,容易产生井水气味,不能直接饮用;因此,要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就必须集中力量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利用管道分配水量。
1.2 需水量增加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每家每户的用水需求不断提高。
此外,随着乡镇工业和家庭副业的增加,发展用水需求也在增加。
传统的供水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用水需求。
必须采取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及时为每个农户提供水源,促进其发展进程。
1.3 水厂采用间歇式供水模式,灵活度较低农业生产活动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城市工业活动不同。
这就需要灵活多变的供水,并根据当地农民的生产规律及时供水。
一些水厂采用的定点供水方式,会给农民取水带来不便,缺乏相应的消毒设备,会影响水质,为农民身体健康带来损害。
为了更好促进农业发展,应该以乡镇为建设中心,向周边村落蔓延,构成水网系统统一管理,保障农民日常用水供应以及水质安全。
2 输配水管网布置原则1)配水管网应尽量覆盖整个供水区,缩短线路长度,确保符合村镇规划方案。
2)如果村镇规模比较小,则尽量选用树枝状管网设计形式,而如果村镇规模比较大,则应该尽量选用环状设计形式,或将环状与树形进行有效结合。
对于山区农村,配水管网应尽量沿着山脊进行布置,减少管道起伏,同时,管道最大纵坡应控制在 1:1.5 以内。
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分析摘要: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关乎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必须保证饮水工程设计质量。
在分析农村供水工程特点和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方法。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水质的重要举措,而且通过供水工程切实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使农民能够及时、方便、足量、清洁和负担得起生活饮用水,从源头上控制和避免了农民引用不干净水而引发的各种疾病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断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并且在广大农村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工程相关问题研究,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证率以及水质达标率。
1农村供水工程特点1.1供水工程分散且规模小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点数量多并且居住比较分散,还有一些农村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供水难度。
因此农村供水工程普遍规模较小,数量多,如果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实施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形式,供水人口数量也比较多[1]。
如果是经济发展欠发达,特别是水资源极度短缺且农民居住分散的大石山区,主要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家庭水柜等作为主要供水设施。
1.2集中供水工程是主要供水形式在农村地区,供水工程分为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两种形式。
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水平滞后,而集中式供水工程具有经济性且受益的人口数量多的特点,所以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供水形式。
如果是离城镇比较近的地方,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可以将城镇管网进行延伸,但是距离远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规模化集中供水方式,或者村庄与村庄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一般采取单村独立或者片区供水形式。
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方法与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的方法。
首先介绍了管网规划与设计、管网材料选择与管径计算、管网布局与结构优化以及管网运行管理与维护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然后以某农村地区为例,探讨了管网优化的实践经验。
最后,分析了当前管网优化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规划设计管径计算布局结构优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供水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目前,集中式供水工程已经成为农村供水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优化其管网的设计和管理对于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规模根据工程类型与供水范围、供水人口等确定,供水规模一般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村镇企业用水量、集体或专业户饲养畜禽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水厂自用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等,按最高日用水量进行计算。
确定供水规模时,综合考虑现状用水量、用水条件、供水方式、经济条件、用水习惯、发展潜力及其设计年限内的发展变化、水源条件、制水成本、当地用水定额标准和类似工程的供水情况。
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讨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的方法和技术。
主要包括管网规划、材料选择和管径计算、布局与结构优化、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其中,一些新型技术已经应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中,如智能水表、远程监控系统、GIS技术等,大大提高了供水的质量和效率。
1.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优化方法1.1 管网规划与设计管网规划和设计是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供水需求、水源情况、地形地貌和交通等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供水区域和水源地的位置和范围,进而根据地形地貌和交通情况,确定供水管道的走向和覆盖范围。
148 |CHINA HOUSING FACILITIES3.1.3线路布置原则在对输水配水管道进行设计时,应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发展规划与实际地形[3]。
首先,在正式施工前,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勘探,并根据勘探数据对水文地质进行分析。
同时,在实地勘验过程中要秉承着严谨的态度,不可存在盲目随意的心理。
在进行管道线路布置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输水配水管道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寿命因素。
同时,本着缩短管道建设距离的原则,在施工设计阶段,管道的施工路线可以与道路、规划线路相贴近,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施工质量,同时降低客观因素对施工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发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因此在进行输水配水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当前发展状态以及未来几年内的发展方向,使农村安全用水工程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避免对发展规划造成影响。
需要避开公路、河流、沉陷、塌方、高压水、侵蚀土等危险区域,以避免对管道造成损伤。
降低房屋拆迁工作量。
如果线路需要跨越既有交通线路或河流,则应在保证管道线路可能避让既有的地下管线,以降低后期管线恢复施工的成本[4]。
如果存在无法避让的,并定期进行维护,确保管道能够正常使用。
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施工方案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复查。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关键的织专人对其进行复测,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可实施性,同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在管道施工桩号方面,需要将工程施工建设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使其功能能够程建设施工要求。
在复查工程精确度时,需要确保复测后的工程精确度设计与施工方过程中因施工误差导致的工程变更等情况的出现,进而增加工程施工成本[5]。
同时,相关的道路工程等,可以利用其工程设计进行输水配水管道的施工操作,但是这一过造成影响。
用寿命等能够符合标准,在进行管道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的管道致分为两种,即P E管材与钢制管材。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P E塑料管材的应用较为广泛。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分析摘要:通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解决农村饮水量不达标、不安全、供水量不足等问题,进而保证农村供水可持续性。
配水管网是由管道、管道附件所组成的,通过构建配水管网,可保证为用户配水稳定。
本文首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布置原则进行介绍,然后以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配水管网设计要点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配水管网设计引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范围广,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其中一项重要环节是配水管网的设计。
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工作主要包括配水管道的选线布置、各级管道材料的选择、配水管管网的水力计算以及配水管管径的确定等。
在设计中,配水管网设计要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并结合当地农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科学合理设计,需满足技术科学性和科学合理性。
一、配水管网布置原则1、配水管网线路设计,配水管网需覆盖整个用水区域,保证农村用水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配水管网线路,尽量不占耕地,满足经济合理性要求,且有利于对管线的维护管理,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维修安装方便,管线走向尽量沿桥、公路、沟渠、机耕路等,以最短的管线提供最大供水范围。
2、在管道埋设设计方面,应埋设在没有受到扰动影响的原状土层中,如果需要在岩基上埋设管道,则需要先铺设垫层,如果土层承载力无法满足管道埋设要求,则还需要做好基础加固处理。
3、在配水管网的隆起点和主要交叉建筑物的进出口端,要求设置自动进气阀和排气阀,排气阀直径与管道直径的比应控制在1:2~1:5之间。
在配水管道的最低点,需要设置泄水阀,泄水阀直径与管道直径之间的比应该控制在1:3左右。
4、设计应考虑当地地貌环境,在布置配水管网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地貌环境。
如果当地处于地形较复杂的山区丘陵,则应将配水管网尽可能沿着山脊进行布置,从而有效减少配水管道的起伏,且在布置过程中还需尽可能的避免发生爬坡现象。
配水管道的最大坡度应保持在1:1.5之内。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原则及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1-08-10T10:04:21.930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下作者:李志光[导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国家的民生工程,关系着农民的饮水和用水安全,同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建设规模、形式和结构,也影响着工程建设成本及后期效益的发挥。
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水利站李志光广西梧州 543103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国家的民生工程,关系着农民的饮水和用水安全,同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建设规模、形式和结构,也影响着工程建设成本及后期效益的发挥。
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要点,以期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原则;要点引言在人类生存过程中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其与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紧密的联系。
从当前形势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着较多问题,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农民能够喝到放心水。
1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饮用水安全是人们生存的必然要求。
农村饮水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目前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及生活环境都有了显著的改善。
我国大力提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管理,近年来,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工作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员过于关注主体工程设计、工程施工项目及工程最终验收环节,忽视了后期的保养维护,导致主体工程在建设完毕之后的相关维护与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造成主体工程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用水需求。
农村安全饮用水供水管网设计实例分析摘要:农村供水工程非常重要,会直接关系到农民的人身健康和生活质量。
农村供水管理应该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农村的管理方式,提高供水管理水平,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对农村饮用水供水项目的安全集中供水管网进行规划设计,以科学合理的集中供水管网为支撑,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可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可靠、更加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本文主要论述农村安全饮用水供水管网设计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用水;供水管网;设计引言目前各行政村的供水工程,大部分规模小,数量多,工艺落后,缺乏专门管理,供水水质、水量得不到保障;部分供水工程可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存在供水水量不足,或水源水量不足及水源过滤消毒工艺落后等问题,供水网络极其不完善,没有集中的供水网络。
因此,继续建立起安全集中的供水管网。
1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1.1群众保护水资源意识薄弱,对饮水安全重视度不足部分区域农村的饮用水源主要来源于人工开采的地下水源、地表河流淡水、农村周围的湖泊水源,这些水源已经被当地农民使用了很长时间,但因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相对薄弱,造成水源的水体水质面临污染的情况。
在我国农村饮水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河流上游的居民直接将生活废水、清洗废水等直接排入河流内部,河流中长期沉积着各种化学有害物质直接威胁到下游居民的人体健康。
1.2供水管网衔接不良,供水管质量较差供水管网的管材质量、衔接端口等直接影响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营。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时,大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原有的农村饮水管网进行延长或分支建设中,从而忽略了原有的供水设施老化,供水管网年久失修等情况也是困扰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
1.3地表水源保护不到位,水资源供应紧张第一,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我国农业种植中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农药,经过降雨的冲刷这些农药残留会直接径流入农村的地表水资源中,对农村的地表水源造成污染。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分析作者:许开艳来源:《珠江水运》2019年第11期摘要:通过有效的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村饮水量不达标、不安全以及供水量不足等状况,从而确保农村供水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其中配水管网主要包含管道、管道附件,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配水管网能够更好的为农村用户配水提供更好的便利。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要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配水管网设计分析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别斯铁热克乡自来水工程始建于1998年,水源为该乡南面萨吾尔山山润泉水,建有集水井一座,供水主管网为D160的PE管,支管为D90的PE管。
设计解决人口6087人,实际解决人口4786人,实际供水能力远远没有达到设计供水能力。
而且近年来,随着“两居”工程的实施,乡政府驻地人口和牲畜逐年增长,2015年全乡人口已达到7280人,原有的自来水工程已经无法满足现状的需水要求,加之自来水供水工程未进行科学系统规划,供水不平衡、部分管网掩埋深度不够、支管布局不合理,目前大部分管网已老化,堵塞、爆管等故障频出,维修频率和成本高,几乎没有正常供水,造成全乡供水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全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对该乡的自来水工程进行改扩建迫在眉睫。
本文从实例出发,对配水管网管道布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阐述了相关管网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1.工程概况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位于吉木乃县境内南部的别斯铁热克乡,距吉木乃县城25km,东邻托斯特乡,西邻托普铁热克乡,南邻和丰县,北邻哈巴河县。
辖区面积1172平方公里。
境内波状起伏,乡域地势南高北低。
南北长约73公里,东西长约16公里。
海拔高度1000-1500米。
供水范围由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牧民定居点、库早齐村、奥夏尔拜村和拉斯特村组成,统称为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工程配水管网设计施工要点摘要: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我市地处于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由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降水多渗透到地下;加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导致我市水资源分布不均,高海拔地区缺水严重。
居住在该地区的人们因山地崎岖,水源分布较远,饮水安全工程的选址建设困难,造成生产生活十分不便。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也在不断加大。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是否可以稳定发展,同时也是缩短城乡综合发展实力差距的关键。
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计施工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此来提升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开展。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施工引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我国结合实际国情发起的一项惠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主要目标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同时提高农村群众的健康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由于我省农村饮水安全有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短缺、水质不安全、取水不方便和供水保证率低下等几个特点,造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较城市饮水安全工程更具难度和挑战性。
1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我市某县南部的乡镇,地形地貌复杂,切割较深,为较典型的立体型气侯和喀斯特地貌。
最高海拔2502米,最低海拔780米,平均海拔1800米。
经实地勘察及走访,当地居民饮水主要是历年来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设施,是按当时城镇规模设计只能供1700余人使用。
经实地测量,原管道管径约110mm,管径偏小且取水坝泥沙淤积严重,堵塞进水管口,供水量不能满足城镇发展需求,且由于年久失修,有的管道已经锈蚀或堵塞,已经不能正常使用。
该工程设计某乡的3个村1263户9630人饮水安全标准问题。
该工程供水规模为776.82m³/d。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31T11:39:12.2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作者:郭丽丽
[导读] 通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解决农村饮水量不达标、不安全、供水量不足等问题,进而保证农村供水可持续性。
济南市章丘区城乡水务局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通过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解决农村饮水量不达标、不安全、供水量不足等问题,进而保证农村供水可持续性。
配水管网是由管道、管道附件所组成的,通过构建配水管网,可保证为用户配水稳定。
本文首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布置原则进行介绍,然后以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配水管网设计要点进行详细探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配水管网设计
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范围广,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其中一项重要环节是配水管网的设计。
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工作主要包括配水管道的选线布置、各级管道材料的选择、配水管管网的水力计算以及配水管管径的确定等。
在设计中,配水管网设计要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并结合当地农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科学合理设计,需满足技术科学性和科学合理性。
一、配水管网布置原则
1、配水管网线路设计,配水管网需覆盖整个用水区域,保证农村用水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配水管网线路,尽量不占耕地,满足经济合理性要求,且有利于对管线的维护管理,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维修安装方便,管线走向尽量沿桥、公路、沟渠、机耕路等,以最短的管线提供最大供水范围。
2、在管道埋设设计方面,应埋设在没有受到扰动影响的原状土层中,如果需要在岩基上埋设管道,则需要先铺设垫层,如果土层承载力无法满足管道埋设要求,则还需要做好基础加固处理。
3、在配水管网的隆起点和主要交叉建筑物的进出口端,要求设置自动进气阀和排气阀,排气阀直径与管道直径的比应控制在1:2~1:5之间。
在配水管道的最低点,需要设置泄水阀,泄水阀直径与管道直径之间的比应该控制在1:3左右。
4、设计应考虑当地地貌环境,在布置配水管网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地貌环境。
如果当地处于地形较复杂的山区丘陵,则应将配水管网尽可能沿着山脊进行布置,从而有效减少配水管道的起伏,且在布置过程中还需尽可能的避免发生爬坡现象。
配水管道的最大坡度应保持在1:1.5之内。
5、消火栓设备的布置,如果当地区域地形高差比较大,需要在配水管网中合理布置必要的加压泵或减压装置,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合理布置消火栓设备,将设备布置在取水方便且醒目的位置。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网设计
某镇面积为77.6km2,共51个行政村。
在农村供水设计方面,为保证供水安全性、稳定性,要求加强饮水安全工程配水管道规划设计。
1、配水管网的设计流量
在本工程配水管网设计中,综合考虑农村规模,选用树枝型配水管网规划方案,对于各个管段设计流量,应根据人均用水当量×管段设计人口进行计算,对于人均用水量,可根据公式1)计算:
在上述公式中,D为配水管道的计算内直径,其单位为m。
Q和V分别为管段计流量和经济流速,其单位均分别为m3/s和m/s。
其中的经济流速确定时需要综合考虑饮水安全工程当地的管材单价、电费以及人工费用等。
在计算配水管道水头损失时,应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沿程水头损失,其二是局部水头损失,其计算公式为:
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0.000935Q1.7/d4.7 5)
h管道水头损失=沿程损失+水头损失=(1+0.1)乘i×管段长度.1,
其中0.1为沿程损失率 6)
需要合理确定最不利点的节点自由水头以及各节点的水压线标高。
可以根据建筑高度确定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单层建筑5~10m,二层建筑10~12m,以后每增一层则增加3.5~4.0m。
3.5 设计效果分析
该配水管道工程自投入使用以来,各片区的供水水量均达到设计标准,每个用户均未出现供水不足问题。
通过对水体进行取样检测,其硬度、PH值、细菌含量等指标均满足国家饮水用要求标准。
管网给每个用户都设计了独立的供水阀门,保证了水费的顺利收取,管网系统的维护管理费用有了资金保障,为该管网工程顺利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配水管网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探究。
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可有效缓解运水负担,改善水质,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农村规模选择具体的规划形式,并对配水管网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流量分配的合理性,优选管道材料,保障配水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建强,金丽,郑强,等.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A].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15-19.
[2]李乃文,刘建强,崔国锋,等.平原地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方案与管网优化计算[J].中国给水排水,2018,23(18):32-35.
[3]朱红莲,徐征和,孔珂,等.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农村供水管网优化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7):72-75.[4]王显,孙亚明.沧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1):76-79.
[5]胡良明,李仟,郑佩佩,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农村供水管网优化设计[J].人民黄河,2017,39(1):102-105.
[6]杨继富,李斌.我国农村供水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水利,2017(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