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67.69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章相互作用(上)(2020新版)(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前言:《李老师物理教学讲义》由李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室一线教师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以及人教版教学大纲(最新版)和教材,精心编撰的教学讲义。
本讲义以教材内容为主线,附有大量经典例题和习题,并附有详细答案或解析。
本讲义主要供广大高中物理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之用,任何自然人或法人未经本教研室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用于其它商业用途。
——李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室一、重力和弹力1.力(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性质:例题1-1.(2019·南充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在飞行中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用力,而乙对甲没用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答案:D例题1-2.如图所示,用球拍击打乒乓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 )A.人 B.球拍C.乒乓球 D.无法确定答案:B(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
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如图3.1-4,球所受的重力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下。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在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时,通常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即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
例题1-3.下图甲、乙中物体A的重力均为10 N,画出它所受重力的图示。
答案:如图所示例题1-4.(2019 -温州模拟)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在下图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5)力的分类2.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gravity),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知识点重力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力,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力之一。
由于重力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有许多关于重力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物理必修一中与重力相关的知识点。
一、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由于物体间的引力而产生的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指向地球的中心。
二、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G是普适引力常量,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三、等效重力等效重力是指在复杂情况下,将多个受力合成一个等效的重力。
常见情况下,可以使用合力等于零或者受力平衡的条件来计算等效重力。
四、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为9.8 m/s^2,方向指向地心。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不同天体和不同位置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五、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速度的增加量在相等时间内相等。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可以通过重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来计算。
六、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高度变化过程中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势能。
当物体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加;当物体向下运动时,重力势能减小。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 = m * g * h,其中,Ep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变化。
七、重力与压强重力与压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液体或气体中,由于重力的作用,液体或气体的上部对下部产生压力。
一般情况下,压强等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重力也可以用于解释液体的压强传递和气压的产生。
八、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物体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引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知识点相互作用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力。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相互作用力是一个基础而又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中相互作用力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相互作用力的定义和特点相互作用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或远距离作用而产生的力。
它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小和方向相等,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有相互作用力的存在,这些力互相抵消,不会单独存在。
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形式。
二、接触力的示例和特点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直接接触表面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其中,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由于相互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常见的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前的阻碍力,而动摩擦力则是物体相对运动中的阻碍力。
另外,弹力指的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之后产生的恢复力,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三、非接触力的示例和特点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其中,重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质量存在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引力越大。
此外,电磁力是由于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引力,同种电荷之间的排斥力。
四、相互作用力的应用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力的叠加原理可以用来求解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静力学中,可以利用相互作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分析物体的平衡状况。
此外,在动力学中,可以利用相互作用力来研究质点的运动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总结起来,高一物理中相互作用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形式。
相互作用力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点。
高一物理课时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只向地心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杆秤测量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3.下述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需要别的物体施力;D、射出的箭能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作用。
4.关于力的概念,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接触B、一个物体施的力不一定作用在另外的物体上C、一个物体受了几个力,它就一定同时对别的物体施了几个力D、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5.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人,在地球上的重力约为600N,当他登上月球时(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他的质量和重力分别为()A、60kg 600NB、60kg 100NC、10kg 600ND、 10kg 100N6.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了接触面B、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C、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杆秤直接测量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是根据力的性质来命名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它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D、地球表面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作用。
8.关于重心正确的说法是: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9.将一铁块A放在水平放置的磁板B上,A被B吸住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关于铁块A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块共受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磁板B、铁块所受的重力与铁块所受磁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磁板所受铁块的压力大于铁块的重力D、磁板对铁块的吸引力与铁块对磁板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10.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地球表面自由落体加速度的1\6.将一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放在水中,恰好有一半浸在水中,则该物体将()A下沉 B漂浮,但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该物体体积的1\30C悬浮水中 D漂浮,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仍为该物体体积的一半11.在地球表面的同一个地方,让同一物体处于如下三种状态:(1)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2)让物体自由下落;(3)物体放在水里,它被浮起.比较这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其中正确的是A.第(1)种情况最小B.第(2)种情况最小C.第(3)种情况最小D.这三种情况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同12.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二、填空题13.物体A重588N,它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