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现代汉语十五讲_ 会见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_
- 格式:pdf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6
普通话语音分析——声母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也是中国大陆、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普通话的声母是指拼音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方式。
声母的正确发音对于准确地表达和理解汉语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普通话的声母进行详细的分析。
1.清辅音声母:清辅音声母的发音时喉头不振动,声音清晰明亮。
清辅音声母包括:b(bǐ):爆破音,双唇连闭,然后突然分开;p(pí):爆破音,嘴唇连闭,然后突然分开;m(mí):鼻音,双唇轻触,共鸣通过鼻腔;f(fú):摩擦音,上齿轻触下唇,然后气流通过齿间;d(dí):爆破音,舌尖抵住齿龈,然后突然离开;t(tí):爆破音,舌尖轻触齿龈,然后突然离开;n(ní):鼻音,舌尖轻触齿龈,共鸣通过鼻腔;l(lí):侧面音,舌尖轻触上齿龈,舌侧共鸣;g(gǔ):爆破音,后音,喉梗抬高,然后突然下降;k(kǔ):爆破音,后音,舌尖轻触齿龈,然后突然离开;h(hē):摩擦音,气流通过口腔。
2.浊辅音声母:浊辅音声母的发音时喉头振动,声音较浑厚。
浊辅音声母包括:j(jī):半元音,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呈高颤音;q(qí):半元音,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呈浊颤音;x(xī):摩擦音,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气流通过齿间发出。
3.爆破音声母:爆破音声母的发音由于气流的突然闭塞以及释放而产生爆破音。
爆破音声母包括:b(bó):爆破音,双唇连闭,然后突然分开;p(pō):爆破音,嘴唇连闭,然后突然分开;d(dō):爆破音,舌尖抵住齿龈,然后突然离开;t(tō):爆破音,舌尖轻触齿龈,然后突然离开;g(gū):爆破音,后音,喉梗抬高,然后突然下降;k(kū):爆破音,后音,舌尖轻触齿龈,然后突然离开。
4.半元音声母:半元音声母的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的狭窄通道摩擦,形成尖锐的声音。
半元音声母包括:w(wǔ):双唇半元音,唇齿微开,然后气流以尖锐的声音通过;y(yǔ):舌尖半元音,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气流以尖锐的声音通过。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第二章语音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
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
]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
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
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
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
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
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
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
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
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
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
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
元音辅音与声母韵母的区别与通联在语言学中,元音辅音、声母和韵母是构成语言音系的重要部分,它们在语音的表达和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元音辅音、声母和韵母的区别与通联,对学习语言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1 元音元音是指发音时舌头和嘴唇不接触的音素,音色较为清澈,声音由气流在声门处振动而产生。
在中文中,常见的元音包括“a、e、i、o、u”等。
元音在音节中通常起到核心音的作用,是构成音节的重要成分。
#### 1.2 辅音辅音是指发音时舌头、嘴唇等口腔器官与其他部位接触或靠近,阻碍气流的顺畅通过而产生的音素。
在中文中,常见的辅音包括“b、p、m、f、d、t、n、l、g、k、h”等。
辅音在中文中通常不能单独构成音节,需要与元音结合形成韵母才能发音。
### 2. 声母和韵母的区别#### 2.1 声母声母是指一个音节中位于元音之前的辅音部分。
在中文中,声母通常由一个辅音构成,也有少数由辅音加上“y”、“w”构成的声母。
声母起到音节的开头部分,对音节的发音有重要影响。
#### 2.2 韵母韵母是指一个音节中位于声母之后的部分,由元音或元音+辅音构成。
韵母在音节中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延续作用,它和声母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节。
### 3. 元音辅音与声母韵母的通联#### 3.1 声母韵母构成音节声母和韵母是构成音节的重要部分,声母位于音节的起始位置,韵母位于音节的尾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节。
#### 3.2 元音与韵母的关系元音是韵母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元音就没有韵母的存在。
在音节中,元音负责核心音的发声,起到音节的主体作用。
#### 3.3 辅音与声母的关系辅音构成了声母的基本组成部分,声母在音节中由辅音开头,决定了音节的第一个辅音部分。
###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元音辅音、声母和韵母的关系非常紧密,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的基本发音单位。
元辅音和声母韵母
嘿,咱今天来聊聊元辅音和声母韵母哈。
就说我前几天教小侄子学拼音这事吧。
小侄子那小脑袋瓜啊,对这些东西可迷糊啦。
我拿着拼音卡片,告诉他“b”是声母,“a”是韵母,它们合起来就是“ba”。
小侄子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茫然。
我又给他解释,就像搭积木一样,声母和韵母搭在一起才能发出不同的音。
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后我给他讲元音和辅音,我说元音就像声音里的主角,声音响亮亮的,像“a”“o”“e”;辅音呢,就是配角啦,要和元音配合起来才行。
小侄子这下好像有点明白了,自己嘟囔着“元音是主角,辅音是配角”。
我继续教他读一些拼音,他有时候读得可搞笑了,把“m”读成“摸”,把“g”读成“哥”,我就笑着纠正他。
看着他努力学习的样子,真的特别可爱。
经过这一番折腾,小侄子对元辅音和声母韵母总算是有点概念啦。
哎呀呀,教小孩子学这些还真不容易呢,但也充满了乐趣。
你看,这元辅音和声母韵母就像是拼音世界里的小精灵,它们组合起来能变出好多好多不同的声音呢。
通过教小侄子这件事,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它们的奇妙之处。
下次再遇到和拼音有关的事儿,我肯定能一下子就想到小侄子那可爱的模样和我们一起学习的欢乐时光。
这就是我关于元辅音和声母韵母的真实体验啦,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