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新品种_地被菊系列
- 格式:pdf
- 大小:791.64 KB
- 文档页数:2
内蒙地被菊种植基地
由于内蒙古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内蒙古成为菊种植的理想基地,特别在乌兰
察布、呼伦贝尔、赤峰等地更是龙争虎斗,种植菊花变得更加蓬勃。
近几年,内蒙古各地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兴办菊花种植基地,一系列的工作和活动初见
起色,菊花的质量和数量也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驰名全国。
当地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种植菊花上,经过技术改造,器具装备更加先进的自动化,以达到质量上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菊花的种植历经几年的努力,种植地区拉开了完全不
同的序幕,目前已取得了国家级别的成就,由此也拉开了内蒙地区菊花种植业的黄金时代。
当前,内蒙古的菊花花坛在全国知名,种植基地也在茁壮成长,多次获得国家优秀菊花冠军,也将成为全国菊花加工中心.菊花种植基地也成为改善地方农民的财富和地方经济的
重要发展动力。
菊花的种植,使得内蒙地区农民丰富了农产品种植结构,增强了家庭财富。
众多菊农和相
关行业从业者运用科学先进技术,种植出高质量、大量精品菊花,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
贡献力量,值得称道。
地被菊介绍1.地被菊的诞生1961年陈俊愉教授利用野菊、小红菊、甘野菊和‘北京’菊,通过人工授粉得到杂交种,选育出‘岩菊’。
1987年陈俊愉教授利用‘美矮粉’为母本,毛华菊、紫花野菊、小红菊和甘菊等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菊花新品种,并首次定名为‘地被菊’。
2.地被菊的特点和价值地被菊的主要特点就是植株低矮,抗逆强,花期早,花期长,开花特别繁密的小型菊花新品种群,主要供覆地栽植布景之用。
地被菊的价值主要有(1)保护并提高环境质量的价值;(2)园林观赏价值;(3)茶用、药用价值。
3.地被菊栽培养护(1)定植地被菊定植到大田中,应选择排水良好,通气性好的地块,即地势宜高不宜低(高畦栽植),土质宜沙不宜黏,立地宜阳不宜荫,地力宜中不宜过肥;过肥会出现烂根、枝黄叶落甚至死亡的现象。
过密易于导致窝风徒长,开花稀疏,观赏性和地面覆盖效果大大降低。
幼苗定植时注意舒展根系,消毒土壤,生长点露在土壤外面,根系周围的土壤压实整平,栽后及时浇水,温度宜在15-25℃,保持通风,及时松土除草,5月份移栽大田,株行距保持30-40cm。
地被菊第一年栽植时可以适当密植以提高观赏性,植株6-8片叶时应进行摘心(一般定植前摘心),促进侧枝萌发。
栽植后将土壤压实,立刻浇水,栽植成活后,一般不需要浇水施肥。
地被菊耐干旱,忌湿涝,所以只需在春季萌芽时浇一次透水,在生长季要控制给水,及时间苗疏枝,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提高观赏效果。
栽植3-4年后,植株逐渐老化,生长衰退,观赏性大大降低,要及时换种,或易地栽植,不可重茬连作。
(2)栽培措施摘心:通常利用打顶控制地被菊株高,促进分枝,一般每次剪去株高1/3左右。
北京最晚打顶日期为7月15日,否则影响地被菊秋天正常开花。
(3)管理措施喷施PP333:营养生长期可选择性地喷施100-150 mg/L的PP333使植株进一步矮化,叶片增厚,叶色变绿,株型更为紧凑,提高观赏效果;增施磷钾复合肥:开花前期(进入花芽分化阶段,尤其在孕蕾期间)应增施磷钾复合肥并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溶液,每周一次,可使植株生长加快,叶色浓绿,花色鲜艳。
内蒙地被菊种植基地内蒙古,位于中国东部,是一片广袤的大地,至今处于高度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及其发展迅速。
随着社会的发展,内蒙古也发展出了一个新经济产业--菊花种植。
内蒙古建立了一个新的菊花种植产业基地,以满足菊花出口需求。
内蒙古的菊花种植产业基地主要位于中国西部草原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地区盛产菊花,是内蒙古菊花产业的中心。
该基地目前已经种植了大量品种的菊花,其中包括西施菊,绿金菊,金球菊,紫菊花,紫金菊等。
内蒙古菊花种植基地的管理者们采取了相关种植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来确保种植质量,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如控制土壤的温湿度,控制肥料的投料,防治病虫害等,以及建立先进的技术保障体系,确保植物的生长发育,达到质量标准。
内蒙古的菊花种植基地不仅拥有良好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条件,而且还研发出先进的种植技术。
当地技术人员建立了一套全面的技术保障体系,使内蒙古菊花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
内蒙古菊花种植基地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做出了乐观的贡献,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
根据统计,菊花种植基地为内蒙古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1000多户农民居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在内蒙古,一些当地农民进入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他们受到了相当大的帮助,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平。
内蒙古菊花种植基地为内蒙古菊花出口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促进了当地菊花出口业务的发展。
当地政府积极支持,有助于内蒙古菊花的出口业务,促进了内蒙古的贸易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内蒙古的菊花种植基地已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就业,贸易出口,还是当地经济发展,都对内蒙古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内蒙古菊花种植基地虽小,却在财富奉献、繁荣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它将继续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被菊介绍1.地被菊的诞生1961年陈俊愉教授利用野菊、小红菊、甘野菊和‘北京’菊,通过人工授粉得到杂交种,选育出‘岩菊’。
1987年陈俊愉教授利用‘美矮粉’为母本,毛华菊、紫花野菊、小红菊和甘菊等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菊花新品种,并首次定名为‘地被菊’。
2.地被菊的特点和价值地被菊的主要特点就是植株低矮,抗逆强,花期早,花期长,开花特别繁密的小型菊花新品种群,主要供覆地栽植布景之用。
地被菊的价值主要有(1)保护并提高环境质量的价值;(2)园林观赏价值;(3)茶用、药用价值。
3.地被菊栽培养护(1)定植地被菊定植到大田中,应选择排水良好,通气性好的地块,即地势宜高不宜低(高畦栽植),土质宜沙不宜黏,立地宜阳不宜荫,地力宜中不宜过肥;过肥会出现烂根、枝黄叶落甚至死亡的现象。
过密易于导致窝风徒长,开花稀疏,观赏性和地面覆盖效果大大降低。
幼苗定植时注意舒展根系,消毒土壤,生长点露在土壤外面,根系周围的土壤压实整平,栽后及时浇水,温度宜在15-25℃,保持通风,及时松土除草,5月份移栽大田,株行距保持30-40cm。
地被菊第一年栽植时可以适当密植以提高观赏性,植株6-8片叶时应进行摘心(一般定植前摘心),促进侧枝萌发。
栽植后将土壤压实,立刻浇水,栽植成活后,一般不需要浇水施肥。
地被菊耐干旱,忌湿涝,所以只需在春季萌芽时浇一次透水,在生长季要控制给水,及时间苗疏枝,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提高观赏效果。
栽植3-4年后,植株逐渐老化,生长衰退,观赏性大大降低,要及时换种,或易地栽植,不可重茬连作。
(2)栽培措施摘心:通常利用打顶控制地被菊株高,促进分枝,一般每次剪去株高1/3左右。
北京最晚打顶日期为7月15日,否则影响地被菊秋天正常开花。
(3)管理措施喷施PP333:营养生长期可选择性地喷施100-150 mg/L的PP333使植株进一步矮化,叶片增厚,叶色变绿,株型更为紧凑,提高观赏效果;增施磷钾复合肥:开花前期(进入花芽分化阶段,尤其在孕蕾期间)应增施磷钾复合肥并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溶液,每周一次,可使植株生长加快,叶色浓绿,花色鲜艳。
地被菊拉丁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科属:菊科菊属株高:20-30cm花期:8-11月栽培类型:多年生草本园林应用:地被、花境、花丛、盆栽、切花习性:抗寒,抗旱,耐盐碱,耐半荫,抗污染,抗病虫害,管理粗放来历地被菊是陈俊愉院士等人利用我国优良野生种质资源经过近30年的努力,育成了极其适宜园林应用的菊花新品种群。
陈俊愉,园林学家、园艺教育家、花卉专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名花研究室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及梅国际登录权威(IRA),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繁殖①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
最好采用11-12月新采收的种子播种。
2-3月于温室播种在浅盆中,宜稀忌密。
盆土应该消毒。
播种前先将浅盆或播种盘装好土并压平,慢慢浸水至土壤完全湿润。
然后均匀播种,筛上一层细土,见不到种子即可。
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放置阳光照射处,在20-25℃条件下,7-10天便可发芽。
及时除去覆盖物,待长出2-4片真叶便可分苗,春暖后定植露地。
②无性繁殖:分株,扦插,压条,组织培养。
大量繁殖生产地被菊多用扦插中的嫩枝插。
栽培管理①定植条件:“四宜四不宜”——地势宜高不宜低,土质宜沙不宜黏,立地宜阳不宜太荫,地力宜中不宜过肥。
②栽植:时间4-6月,株行距20-35cm。
栽植形状可片植、行植、镶边等。
栽植深度以将基部1-2片叶节埋入土中为宜。
定植后压实,立即浇水,成活后,一般不需要浇水施肥。
③管理:地被菊适应性强,不需要精细管理。
栽后灌一次透水后,平时在最旱时浇水1-2次,生长中期除草3-4次即可。
④忌连作:地被菊生长3-5年后,植株老化,观赏效果下降,应及时换种,忌重茬连作。
优点①植株低矮、株型紧凑,花色丰富、花朵繁多,植株健壮,花量极大,郁闭度极高。
②花期长,可在9-11月连续开花不断。
③具有抗性强、抗寒、抗旱、耐盐碱、耐半荫、抗污染、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优点。
园 艺 学 报 2005,32(6):1167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收稿日期:2005-01-18;修回日期:2005-03-28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3305);江苏省教育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JH02208);江苏省农林厅三项工程项目〔SX (2003)065〕;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2004)D321〕菊花新品种———地被菊系列陈发棣 房伟民 赵宏波 管志勇 许高娟(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摘 要:地被菊新品种‘七仙女’、‘秋意’、‘玉满堂’、‘天坠玉露’、‘金合欢’、‘恒星’和‘飞天’经自交种子辐射诱变选育获得。
花期株高40~50c m,植株具匍匐生长特性,长势旺盛,分枝性强,冠幅均匀且较大,花色艳丽,初花期10月底,盛花期11月上旬,营养生长期叶色浓绿均匀,适合园林地被应用。
关键词:菊花;地被菊;品种中图分类号:S 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5132353X (2005)06211672011998~1999年对‘紫菀’、‘紫粉’自交种子进行辐射诱变,从中选出优良单株7个,无性繁殖后代经3年观察,各性状表现稳定,分别定名为‘七仙女’、‘秋意’、‘玉满堂’、‘天坠玉露’、‘金合欢’、‘恒星’和‘飞天’新品种(见插页2彩照)。
通过组培快繁和高效扦插繁殖获得了大量种苗,进行了一定面积的生产示范。
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和上海市科技成果鉴定。
品种特征特性‘七仙女’株高5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1c m,粉红色,单瓣;初花期11月2日,盛开期11月12日。
‘秋意’株高45c m,冠幅62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0c m,橙红色,单窄瓣;长叶深裂;初花期11月1日,盛开期11月9日。
‘玉满堂’株高4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5c m,白色,舌状花1~2轮;初花期10月15日,盛开期10月30日。
“辽菊”系列地被菊新品系选育技术研究摘要“辽菊”系列地被菊是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以半野生资源地被菊为亲本,通过自然杂交、轮回选择,从实生苗中选取优良单株而获得的地被菊新品系。
该品系抗逆性强,植株低矮紧凑,自然成型,易繁殖,群体观赏效果好,适合露地栽培。
经过试种,园艺性状优良,是理想的地被观赏花卉,非常适合北方寒地绿化及园林造景应用。
关键词“辽菊”系列地被菊;新品系;选育技术1选育背景和意义菊花[Dendrarahema×grandiflora(Ramat.)Kitam]原产于我国,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花之一。
从原始的野生种经过引种栽培、杂交选择、精心培育,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品种极为丰富的栽培植物。
近20年来,我国菊花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菊花的起源、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3个方面。
菊花是天然异花授粉植物,栽培品种是高度杂合的异源多倍体,基因型十分复杂,杂交后代分离广泛。
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利用菊花丰富的种质资源,通过天然和人工杂交、芽变选种等育种方法培育出大量优良品种,然后通过无性繁殖保持其优良性状。
育种者还尝试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由于辐射育种不能有效地控制变异方向,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航天育种起步较晚,舱位有限,不易于广泛使用;基因工程育种转化率低、外源基因表达调控难度较大、遗传稳定性复杂多样。
实践证明,传统的育种方法在地被菊育种研究中最简便有效,是目前地被菊新品种选育的最主要途径。
地被菊的育成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它的前身来自岩菊即山菊的选育工作。
这项工作开始于1962年,由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用早菊与几种野生或半野生菊花(小红菊、野菊、甘野菊、“北京”菊等)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再由杂种苗中选育而成,并于1963~1964年在北京陶然亭公园试行推广。
这批菊花的突出特点是抗逆性强、耐粗放管理、开花繁密、花色丰富、适合在北京地栽。
然而这一时期的菊花株型普遍偏高,容易倒伏,花朵重瓣性不强,观赏效果不是很好。
园 艺 学 报 2005,32(6):1167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2005-01-18;修回日期:2005-03-2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3305);江苏省教育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JH02208);江苏省农林厅三项工程项目〔SX (2003)065〕;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2004)D321〕
菊花新品种———地被菊系列
陈发棣 房伟民 赵宏波 管志勇 许高娟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
摘 要:地被菊新品种‘七仙女’、‘秋意’、‘玉满堂’、‘天坠玉露’、‘金合欢’、‘恒星’和‘飞
天’经自交种子辐射诱变选育获得。
花期株高40~50c m,植株具匍匐生长特性,长势旺盛,分枝性强,冠幅均匀且较大,花色艳丽,初花期10月底,盛花期11月上旬,营养生长期叶色浓绿均匀,适合园林地被应用。
关键词:菊花;地被菊;品种
中图分类号:S 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5132353X (2005)0621167201
1998~1999年对‘紫菀’、‘紫粉’自交种子进行辐射诱变,从中选出优良单株7个,无性繁殖后代经3年观察,各性状表现稳定,分别定名为‘七仙女’、‘秋意’、‘玉满堂’、‘天坠玉露’、‘金合欢’、‘恒星’和‘飞天’新品种(见插页2彩照)。
通过组培快繁和高效扦插繁殖获得了大量种苗,进行了一定面积的生产示范。
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和上海市科技成果鉴定。
品种特征特性
‘七仙女’株高5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1c m,粉红色,单瓣;初花期11月2日,盛开期11月12日。
‘秋意’株高45c m,冠幅62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0c m,橙红色,单窄瓣;长叶深裂;初花期11月1日,盛开期11月9日。
‘玉满堂’株高4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5c m,白色,舌状花1~2轮;初花期10月15日,盛开期10月30日。
‘天坠玉露’株高40c m,冠幅5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6c m,中花型,乳黄色,重瓣;初花期10月30日,盛开期11月17日。
‘金合欢’株高50c m,冠幅6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2c m,黄色,单窄瓣;宽叶深裂;初花期10月26日,盛开期11月6日。
‘恒星’株高40c m,冠幅58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513c m,深红色,单瓣;初花期10月28日,盛开期11月8日。
‘飞天’株高45c m,冠幅55c m,分枝性强;花序直径414c m,淡粉色,单窄瓣;圆叶;初花期11月1日,盛开期11月13日。
栽培技术要点
通过扦插方式进行繁殖,早扦插的植株生长期长,冠幅大,花亦多,故扦插期宜尽可能提前,早春的扦插苗还可作为母株,供应插穗。
栽培土壤用泥炭+苇末(1∶1)或泥炭+药渣(1∶1)进行改
良,并添加腐熟有机肥50kg/m 3。
大规模应用时,摘心可改用枝剪整形,一般每次剪去株高1/3左
右。
最后一次摘心整形的早晚,能提早或延迟花期1周左右。
摘心后50~60d 盛花。
营养生长期喷施150~250mg/L 的PPP 333可使植株进一步矮化,叶片增厚,叶色变绿,株型更为紧凑,观赏效果更佳。
冬季剪除枯枝,来年可供继续观赏。
New Var i eti es of Chrys an them u m ———Ground Cover Var i eti es
Chen Fadi,Fang W ei m in,Zhao Hongbo,Guan Zhiyong,and Xu Gaojua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 anji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95,China )
Abstract:Seven gr ound cover varieties of chrysanthe mu m ‘Q ixiann ü’,‘Q iuyi ’,‘Yu mantang ’,‘Tianzhuiyulu ’,‘J inhehuan ’,‘Hengxing ’and ‘Feitian ’were bred by methods of radiati on on self 2pollinated seeds of ‘Zi w an ’and ‘Zifen ’.The height of ne w varieties varies fr om 40t o 50c m res pectively,and the cr own is large and sy mmetrical .These varieties are als o characterized by str ong ra m ificati on,fla mboyant fl ower col or,str ong gr owth potential and gr oveling gr o wth .Leaf col or is viridian in vegetative phase .The initial fl owering date of ne w varieties is on the last days of Oct ober and the bl oom ing date is on the first ten days of Nove mber .
Key words:Chrysanthe mu m;Gr ound cover chrysanthe mum;Var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