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基本概念
- 格式:docx
- 大小:33.15 KB
- 文档页数:5
第⼀章光的基本概念第⼀章光的基本概念1.1 光的性质就⼈的视觉来说,没有光也就没有⼀切。
什么是光?光是指辐射能的⼀部分,即具有刺激视觉器官特性的辐射能。
从物理学的观点说,光是电磁波谱的⼀部分,波长范围在380~780nm(纳⽶)之间,这个范围在视觉上可能稍有些差异。
任何物体发射或反射⾜够数量合适波长的辐射能,作⽤于⼈眼睛的感受器官,就可看见该物体。
⼀般辐射能波谱的范围,可见光谱辐射能的波长在即380~780nm 之间,仅是辐射能中很⼩的⼀部分。
在室内设计中,光不仅是为满⾜⼈们视觉的功能,还是⼀个重要的美学因素。
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
因此,室内照明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加以考虑。
1.2 光度量1、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的并能使⼈眼产⽣光感的能量,称为光通量。
单位为流明(lm)。
光通量=光效X功率。
2、发光强度(光强)光源在空间某⼀⽅向上单位⽴体⾓内发射的光通量与该⽴⽅体⾓的⽐值,称为光源在这⼀⽅向上发光强度,简称光强,单位为坎德拉(cd)。
3、照度照度是⽤来说明被照⾯(⼯作⾯)上被照射的程度,通常⽤其单位⾯积内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单位为勒克斯(lx)或流明每平⽅⽶(lm/m2)。
4、亮度亮度也是⽤来表⽰物体表⾯发光(或反光)强弱的物理量,被视物体发光⾯在视线⽅向上的发光强度与发光⾯在垂直于该⽅向上的投影⾯积的⽐值,称为发光⾯的表⾯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cd/m2)。
1.3 光与颜⾊1、⾊温将⼀标准⿊体加热(如⽩炽灯中的钨丝),随着温度升⾼⿊体的颜⾊开始沿着深红-浅红-橙-黄-⽩-蓝逐渐改变,当某光源发出的光的颜⾊与标准⿊体处于某温度的颜⾊相同时,我们将⿊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光源的⾊温,以绝对温度K 来表⽰。
基本⾊表:早霞3000k 黄昏 4000k正午5500k-5600k 其它⽩天时段 4800k(晴天时)阴天6500k左右⽩天正午的阴影和⽉夜 6700k左右⽩⾊路灯下偏紫⾊⾊温⽩炽灯⼟黄⾊聚光灯 3200k 烛光 1850k新闻灯 3200k 三基⾊⽇光灯 3200k商场⽇光灯 4500k2、显⾊性光源对物体本⾝颜⾊呈现的程度称为显⾊性,也就是颜⾊逼真的程度,显⾊性⾼的光源对颜⾊表现较好,我们所见到的颜⾊也就接近⾃然⾊,显⾊性低的光源对颜⾊再现较差,我们所见到的颜⾊偏差也较⼤,⽤显⾊指数(Ra)表⽰。
常用的光学基本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光学基本概念:
1. 光线: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用光线来描述,光线是一个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2. 光束:由许多光线组成的束称为光束,光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强度。
3. 反射:当光线遇到表面时,它会发生反射,即改变方向并离开表面。
4. 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会改变方向,这个现象称为折射。
5.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空气中的光速约为每秒3.0×10^8米。
6. 光的波长: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的概念,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7. 光的频率:光的频率与波长有直接关系,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8. 光的干涉:当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它们会产生干涉现象,干涉包括构造干涉和衍射干涉。
9. 光的衍射: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障碍物时,会产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衍射。
10. 光的色散:当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以不同的速度通过,导致光发生分离的现象。
这只是光学的一小部分基本概念,光学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许多其他的概念和原理。
关于光的单元大概念
光的单元大概念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光源、光通量、光强、光速、反射、折射、色散等。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烛焰等。
2. 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量称为光源的发光通量,单位流明(lm)。
光通量与光源的发光强度和光源的发光面积有关,面积越大,发光强度越高,光通量也就越大。
3. 光强: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称为光源的光强,单位坎德拉(cd)。
4. 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快慢不同,真空中最快,光速v=c=3X10的8次方m/s,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可测定心、球的半径和直径,可计算复杂光学系统的光学度量等。
5. 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平滑界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实质可理解为媒质把入射光反回媒质。
6.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7.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由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线基本概念1、什么是光线:(1)显现物质面貌,(2)展现物质形状。
一种客观认识(自然现象),揭示物质形状、结构、色彩、质地、空间和距离的主要物体。
(3)摄影与影视艺术创作灵魂。
是电影、电视艺术生存的媒介和造型生命,一种艺术创作的活动。
摄影师对光线认识是对物质鲜明特征的体验,心理活动认知。
是反映自然美景的先决条件,反映色彩暖意层次变化条件。
主观认识。
带有情感认识。
4、光源:指能发光的物体。
(提问:生活中有几种光源?)1)自然光源?(有几种类?)有太阳、月亮、星体、闪电、萤火虫光、深海鱼.3)光源强度:指可见光源辐射出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什么时段光照强度最大)按光质分:自然光源、人工光源,混合光源第一节色彩学基本认识一、色彩的认识:观赏《9阳朔5分.flv》1、自然现象:●色彩与光线密不可分,“色从光来,光随色变”。
●色彩是一种自然现象,色与“光谱”有关,自然界有五彩缤纷色彩,都是光谱变化组成,色彩与生活紧密联系一起。
2、产生联想与情感:色彩是视觉语言,●色彩是人类情感反映重要元素,不同色彩对人类情感反映不同,直接刺激人的视觉感观。
如天空、海边是蓝色,给予宁静、广阔、浩瀚感受;太阳红色给予热情、力量、危险等色彩。
●带给人们各种联想与情感。
举例:红色、白色等。
3、影视表现手段:色彩是影视创作重要表现手段。
色彩是影视语言重要造型元素,如《红高粱》《黄土地》等。
4、人眼视觉反映:人眼对色彩视觉反映强烈,取决于光源颜色与物体本身色彩。
二、色彩基本特性观赏< 10色彩甘南9分.FLV >1、物理特性。
*色彩构成由两部分:1)自然光线产生,光谱波长不同产生色彩。
2)物体反射产生,如红色衣服等。
2、基本属性。
(共三种)色彩学基本属性:色彩是视觉语言另一属性语言,是人眼视觉反映重要元素,改变人的情绪与态度。
也影视造型情感元素。
1)色彩是物质存在形式,生活中色彩较复杂,每天面对各种色彩变化,2)色彩由红绿蓝三原色组合,有种类、深浅、鲜艳等组成,呈现出色别、色调、纯度等特征。
不同光线的发热等级摘要:一、不同光线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二、光线发热等级的判断标准三、光源发热等级的实际应用与选择四、合理使用光源以降低发热等级五、总结正文:光线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光的发热等级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光线的发热等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光源。
一、不同光线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光线按其发热性质可分为冷光源和暖光源。
冷光源指的是光谱中蓝光成分较多的光源,如LED、荧光灯等;暖光源则指光谱中红光成分较多的光源,如白炽灯、卤素灯等。
二、光线发热等级的判断标准光线发热等级主要根据光源的亮度、色温、光效等参数来判断。
一般来说,亮度越高、色温越高、光效越低,发热等级越高。
三、光源发热等级的实际应用与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光源。
例如,在卧室、客厅等休闲空间,可以选择色温较低、亮度适中的暖光源,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而在办公室、厨房等需要高亮度、高效率的地方,可以选择亮度较高、色温较高的冷光源。
四、合理使用光源以降低发热等级1.选择高光效、低能耗的光源:在保证亮度的前提下,选择光效高、能耗低的光源,可以有效降低发热等级。
2.合理布局光源:避免过度集中使用光源,以免造成局部高温。
例如,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光源、立体分布的方式,使光线分布更加均匀。
3.定期检查和更换光源:对于使用寿命较短的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等,应定期检查和更换,以保证光照效果并降低发热等级。
4.利用天然光:充分利用自然光,如设置窗户、阳光房等,可以降低人工光源的使用,从而降低发热等级。
五、总结了解不同光线的发热等级,合理选择和使用光源,既能保证我们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节能减排。
第一章:光线与电视照明第一节光的基本概念一、光线基本概念1、什么是光线:(1)显现物质面貌,(2)展现物质形状。
一种客观认识(自然现象),揭示物质形状、结构、色彩、质地、空间和距离的主要物体。
(3)摄影与影视艺术创作灵魂。
是电影、电视艺术生存的媒介和造型生命,一种艺术创作的活动。
摄影师对光线认识是对物质鲜明特征的体验,心理活动认知。
是反映自然美景的先决条件,反映色彩暖意层次变化条件。
主观认识。
带有情感认识。
2、光线本质:一种波长不等的电磁波现象.牛顿:是粒子。
光是一种微粒理论。
惠更斯:是波动。
光是一种波动理论。
麦克斯韦:是电磁波。
光是一种波长较短电磁波现象。
因太阳光是照亮大自然主要光源,其辐射出各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物理学中可见光仅有红、橙、黄、绿、青、蓝、紫。
光线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从一介质进入另一介质会产生偏离,发生反射或折射现象。
3、光的传播特性:1)真空传播直线2)介质传播曲线3)介质决定传播速度。
是光线中折射影响。
4、光源:指能发光的物体。
(提问:生活中有几种光源?)1)自然光源?(有几种类?)有太阳、月亮、星体、闪电、萤火虫光、深海鱼.2)人工光源?(主要是电光源)有燃烧木柴、煤油灯、白炽灯、高压汞灯。
3)光源强度:指可见光源辐射出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什么时段光照强度最大)5、光线的照度:(又称光的质量)1)照度:受照面所接受的光通量大小(物体表面被照亮程度)。
单位:勒克斯(LX)。
光强称硬光,光弱称柔光。
如:太阳是照度最大光源。
2)照度强弱关系:○光照大小:光源强弱,光源越强照度越大,光影明暗反差大,光影分布不均。
如:100W 比40W白炽灯照度强。
光影弱,明暗反差小,影像柔和。
(什么光源的光照最大?)○光照方向:是多角度,光越垂直照度光越强。
如:中午直射光比傍晚斜射光强。
为什么?○光照面积:点状照射下,物体光照强度与距离有关。
3)常见光源照度值:2)明暗关系即照度(强与弱)与亮度(明与暗)关系)○环境亮暗。
第一讲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基本概念】一、光线的概念光的传播伴随着能量的传播,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几何线称为光线。
对许多实际问题特别是光学技术成像问题,借助于光线的概念,应用某些基本实验定律及几何定律,就可以进行一切必要的计算而不涉及光的本性问题。
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自不同方向或由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相交时,对每一光线的独立传播不发生影响。
光线行进方向是可逆的。
3.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入射点处反射面的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
4.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入射点处分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i1和折射角i2之间有下面关系式:n l sin i l=n2sin i2式中n l和n2分别是介质1和介质2的折射率。
媒质的折射率与光在这种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n=c/v式中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为光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
相对折射率与两种媒质的绝对折射率、光在两种媒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为n21=n2/n1=v1/v2媒质的折射率反映了媒质的传光特性,对两种媒质比较,折射率大的媒质,光在其中的速度小,叫光密媒质;折射率小的媒质,光在其中的速度大,叫光疏媒质。
一般媒质的折射率还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种媒质中的折射率略有不同,紫光的折射率要大于红光的折射率。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结果表明各色光在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不同。
*棱镜的偏向角入射光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改变了方向,光线传播改变的方向可用第一次折射的入射光线和第二次折射的折射光线的延长线的夹角δ来表示,δ称为棱镜的偏向角。
由图可知δ=(i 1—r 1)+(r 2—i 2) =(i 1+r 2)—(r 1+i 2)因为 (r 1+i 2)=α;所以δ=((i 1+r 2)α-由折射定律得:sinr 2=nsini 2、sinr 1=sini 1/n当三棱镜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顶角α对称成等腰三角形时i 1=r 2,r 1= i 2 =2αsini 1= sinr 2 = nsinr 1 =2sinαn r 1+ i 2=)2sin arcsin(2αn所以偏向角δ为α-α=δ)2sin arcsin(2n或常写为2sin 2sinα=α+δn这时δ为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常用此式来测定棱镜的折射率5.全反射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由折射定律可知,其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
光线基本概念1、什么是光线:(1)显现物质面貌,(2)展现物质形状。
一种客观认识(自然现象),揭示物质形状、结构、色彩、质地、空间和距离的主要物体。
(3)摄影与影视艺术创作灵魂。
是电影、电视艺术生存的媒介和造型生命,一种艺术创作的活动。
摄影师对光线认识是对物质鲜明特征的体验,心理活动认知。
是反映自然美景的先决条件,反映色彩暖意层次变化条件。
主观认识。
带有情感认识。
4、光源:指能发光的物体。
(提问:生活中有几种光源?)1)自然光源?(有几种类?)有太阳、月亮、星体、闪电、萤火虫光、深海鱼.3)光源强度:指可见光源辐射出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什么时段光照强度最大)按光质分:自然光源、人工光源,混合光源第一节色彩学基本认识一、色彩的认识:观赏《9阳朔5分.flv》1、自然现象:●色彩与光线密不可分,“色从光来,光随色变”。
●色彩是一种自然现象,色与“光谱”有关,自然界有五彩缤纷色彩,都是光谱变化组成,色彩与生活紧密联系一起。
2、产生联想与情感:色彩是视觉语言,●色彩是人类情感反映重要元素,不同色彩对人类情感反映不同,直接刺激人的视觉感观。
如天空、海边是蓝色,给予宁静、广阔、浩瀚感受;太阳红色给予热情、力量、危险等色彩。
●带给人们各种联想与情感。
举例:红色、白色等。
3、影视表现手段:色彩是影视创作重要表现手段。
色彩是影视语言重要造型元素,如《红高粱》《黄土地》等。
4、人眼视觉反映:人眼对色彩视觉反映强烈,取决于光源颜色与物体本身色彩。
二、色彩基本特性观赏< 10色彩甘南9分.FLV >1、物理特性。
*色彩构成由两部分:1)自然光线产生,光谱波长不同产生色彩。
2)物体反射产生,如红色衣服等。
2、基本属性。
(共三种)色彩学基本属性:色彩是视觉语言另一属性语言,是人眼视觉反映重要元素,改变人的情绪与态度。
也影视造型情感元素。
1)色彩是物质存在形式,生活中色彩较复杂,每天面对各种色彩变化,2)色彩由红绿蓝三原色组合,有种类、深浅、鲜艳等组成,呈现出色别、色调、纯度等特征。
3)不同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对色彩反映不同。
1)色别:(色相)各种色彩名称和相貌,表示颜色种类。
色别具天然丰富性,自然界中有五彩缤纷色彩组成。
色别是区分颜色标识。
如红、绿、蓝。
2)明度:色彩颜色明暗、深浅程度。
可理解光照值。
如雪是亮,煤是黑明度含义:(1)各纯正色彩相比较所产生明暗差别。
(2)某色彩受不同光线照射,产生明暗变化其明度不同。
下图中同样绿色,光线不同色彩不同。
光线照明决定物体颜色品质。
3)大气也影响物体颜色。
3)饱和度:色彩光谱纯度。
主要指色彩鲜艳度。
◆强光下物体饱和鲜艳程度较浓明快,而暗光下色彩反映模糊。
如陶瓷与本质色彩鲜艳程度陶瓷较好。
所以:一天之中物体颜色是不断变化。
3、三原色与色彩的补色:1)红、绿、蓝是三原色。
1.黑白影像时代:卢米埃兄弟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是一对化学家和大企业主,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电影摄影师。
1895年2月13日他们兄弟俩获得了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和电影银幕专利证书。
卢米埃尔兄弟最有名的作品是<工厂大门>《水浇园丁》和《火车到站》,在《火车到站》中,他先让人们看到空无一人的车站,然后一个搬运工人推着行李车出现在月台上,紧接着在地平线上有一个黑点在飞速变大,原来是火车头,只见火车头迅速向着观众冲来。
这样的电影手法让当时的观众惊恐不已,纷纷吓得离开座位。
《水浇园丁》则被称为是早期的喜剧短片。
这也是最早用影片来讲故事的成功作品。
观赏《12法国_卢米埃尔兄弟1896年.FLV》2.染色时代:党同伐异(1916年,图像中冲印前给胶片着色,将胶片当成蓝色变成夜色等,整体着色)3.幻灯涂色时代:1925年战舰波将军号(白色旗帜涂成红色,象征着革命,局部着色)4.彩色画面时代:1932年乱世佳人.《乱世佳人》是好莱坞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部旷世巨片, 彩色胶片才确立应有地位,彩色电影诞生。
幻灯片398、白色:1)纯洁色。
最明亮,最纯洁的色彩。
纯洁无瑕,高尚圣洁色彩2)代表光明、正直。
白色衣服。
医生等。
3)有时也表示叛逆、悲哀。
悲衰色葬礼。
.总之,色彩情感因人而异,从人的衣装可反映出人对色彩认识,不同民族对色彩认识属性不同。
五、色彩影视中功用(准确应用非常重要,增强美感,表达情绪)1.对观众影响(色彩是一种幅射能量,给人视觉上愉悦,产生情绪体验)(1)吸引注意力(如左右红色非常刺眼)(2)构建三维空间(画面中色彩冷暖、深浅层次,决定画面三维空间)(3)形成冷暖情感反映2、作为镜头过渡手段(穿越时空)如未代皇帝,皇帝生活在不同年代,光线与色彩应用不同,使色彩变化作为一种年代标记和过渡手段。
幼儿时段昏暗,青年时代半明(侧光多)成年时代正面光多,自己能判断是非。
3、作为表现主义(1)内容深处情感(安东尼奥:红色沙漠,现实主义色彩,用色彩表现工程师妻子情感变化,工厂到处是五颜六色管子、罐子等,黑色占据主体,重点表达妻子面临压迫和恐惧,日常生活没有色彩或很暗淡、灰色,表达生活单调,旅馆房间做爱,大量使用红色,色彩决定内心深处情感)(2)象征符号(冷暖、深浅,冷色代表平静、安宁;暖色代表暴力、侵略、流血等。
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小女孩身上一点红色显得很刺眼,红色意味生命,让人感受妻恐惧、悲伤和悲哀)另伯格曼《呼声与细语》红色床单、红色地毯、红色房间、红色窗帘等,形象刻画人情欲、愤怒等。
(3)超现实梦境(一种奇怪、梦境、不真实特征.出租车司机,色彩变得疯狂,红色尤如恐怖、流血等)(5)增强情绪(完全写实的色彩,表达一种时光流动,电影、电视剧《纯真年代》等,明亮色彩,反映心灵纯洁,生活的单纯、青春亮丽等,增强观众情绪反映。
1.自然光源:室外自然中一切发光物体。
自然光*一种物质现象,日常生活中可感知到的物质,仅要求照亮。
但其它用途对光源有要求特别高。
如拍电视、发射卫星、文艺演出等。
2.常见种类:指太阳光、月光、星体等光源。
3.光源特点:1)光照范围大;2)照度高;3)照明均匀。
特定外景光源,所产生特定光质效果,能给人不同光线效果(时间、天气、地理、季节等)。
一、直射光含义:1.光照特点:1) 光投方向明。
2)光照明暗差大。
3)有光照投射角度。
4)不同时段光照不同。
2.直射阳光照明效果:斜射时期指太阳升至15~60度或落至60~15度这两时段。
1)光线特色:○光线照度较稳定。
○有明显受光面和背光面。
○色还原准确。
这时太阳光是白光,它的色温也正常。
所以在白光照明下的景物,能正好地表现景物表面的固有色。
色温值在5600K左右,较稳定。
○影视拍摄好时段。
斜射时期景物的明暗反差适中。
所以在这一时期能较好地表现景物的色调和影调。
1、斜侧光:光线从前侧/后侧投射。
光线投射方向与镜头光轴方向成水平四十五度角左右的光线。
1、散射光:被介质遮挡自然光源。
光源被大量云、雾、尘土等介质所遮挡,间接地把光投到地面上光线。
天:云彩遮挡成散射光线。
阴暗天或薄云天称阴天,阴天是散射击光最典型“代表”光线,光源被大量云和空气中介质遮挡而散射。
2)阴天光线特色:○最“典型”散射光源。
整个空间没有明显投射光线。
光线入射角不明显,物体接受是平均亮度照射。
○景物明暗反差小,光线细腻柔和。
因光源被介质遮挡,降低亮度,亮暗照度均匀,光线细腻柔和。
○色温偏高,色调偏冷。
与睛天相比,光线中含有蓝光成份较多,所以色温偏高,冷色较重。
○景物接受较平均散射照明。
亮暗区别较小,反差缓和,明暗适中,使光照均匀。
○画面平淡单一,无层次感、立体感。
比较适宜拍摄人物场景,小场景等。
3)阴天光线处理:阴天光线处理一,创作者善于观察天气,,分析光源特征,光线稳定,亮暗均匀,使画面缺少层次。
(1)薄云遮日“假阴天”情况。
○获取高亮调画面。
因光照亮度高。
○获取理想影调、色调层次。
○散光源(2)厚云遮日阴天:压仰、有危险、暴风雨到时来等特征:○亮暗反差大。
○天空散射光解决方法是:○注意避开天空。
○注意被摄体亮度、色彩。
○用好景明暗对比。
○用景物明暗差异。
(3)厚云阴天处理:○适拍无月光夜晚。
○适拍冷色调画面。
○适拍情绪画面。
○适拍“虚化”效果画面。
幻灯片563、雨雪天散射光特色雨雪天是一种特殊天气。
是一种最特殊散射光源光线,不同正常散射光,有丰富变化而形成独特艺术魅力和效果,能形成特殊视觉语言。
1)光线特色:○最特殊散射光源。
具有很强感情特点。
○光线细腻柔和。
大量光源被雨雪介质遮挡散射,形成柔软散射光照。
○色温较高。
具有阴天特征,光线色温偏高。
○有很强情感色彩。
淅淅沥沥、纷纷扬扬雨雪天,光线含蓄、细微,有很强感情特点。
无论是暴风骤雨,还是铺天盖地大雪,都能为电视语言渲泄感情,引发情绪,增强联想,形成很强情感语言。
2)雨雪景气氛的光线处理:降雨天是光线柔软细腻天气,光线亮暗较平均,要体现降雨天特征,选择好拍摄角度较重要,这样能起到美化画面作用。
○突出雨雪场景。
渲染场景气氛,突出雨雪景天造型优势,达到感染气氛浓烈,渲染力强视听语言效果,而表达主题。
○注意景物色调。
选择好景物色调和结构。
特别是背景与环境可映衬雨雪景,增强雨雪景造型效果,注意处理天空、前景和构图。
○利用雨雪景特殊造型工具。
注意水倒影。
选择好地面上积水中倒影。
注意雨衣、雨伞、草帽等道具特征,给观众产生明确印象。
○注意画面层次感。
关键是机位选择。
现场中采光与机位设置是关键。
○注意渲染好气氛。
充分利用暗环境、暗背景映衬雨雪天。
○用好特色雪景。
利用雨雪天特殊造型工具,渲染现场气氛。
○注意亮暗差异。
雪天拍摄中尽力注意缩小景物亮暗差别。
4、雾天散射光特色雾天也是一种特殊散射光源。
雾天景色朦胧,光照在自然界中有诗意,明暗对比画面层次丰富,雾天能见度低,多以逆光或侧逆光拍摄,以增强画面空间透视深度,特别是有太阳下,流动雾遮档,雾游动变化,形成迷人色彩。
1)雾天光线特征:雾天空气介质增多,画面自然现象另有一种景象,特点较显露。
○画面表面细致、真切。
空间被大量介质将光线扩散,使景物“化繁就简”,景物和物体仅有外沿轮廓主要线条,画面具有写意功能,画面的含蓄、轻柔、淡雅有水墨画特点。
○有较强“净化”功能。
简化环境和背景,被雾遮挡起。
○有强烈空气透视效果。
景物达到近深远浅,近浓远淡,画面明暗对比、立体空间展现,雾天较明显。
2)雾天光线处理:○选光线投射方向。
一般选逆光或侧逆光,有丰富影调层次。
○选景物影调结构。
雾具有强烈空间透视效果,表现画面纵深层次,形成近浓远淡影调结构。
○选好雾浓度。
雾气浓度高,画面透视感弱,反之。
○形成剪影、半剪影画面效果。
把人物或景物衬托在雾气中,加之天气光线照射,使画面视觉更富有魅力,画面光调和谐悦目。
5.背阴处散射光特色1)散射阴影光:直射光通过遮挡,变为散射光(即睛天背阴处所出现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