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数字土壤普查模型与方法(朱阿兴等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6.16 KB
- 文档页数:1
摘要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对昆山市辖区内的主要粮油基地、蔬菜基地和果品基地的157个采样点开展主要养分、土壤酸碱度等指标监测,并对其养分现状和土壤酸碱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方面,31.8%和38.9%的样本分属于2、3级;在全氮含量方面,42.7%、33.8%和17.2%的样本分属于1、2、3级;在有效磷含量方面,48.4%、31.2%、18.5%的样本分属于1、2、3级;在速效钾含量方面,38.2%、28.0%和28.0%的样本分属于1、2、3级;有14.0%的样本土壤pH 值≤5.5,29.9%的样本属于5.5<pH 值≤6.5的酸性土壤。
当土壤pH 值≤7.5时,随着土壤pH 值的降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
但是,随着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土壤中汞和镉的超标风险也会升高。
建议改善耕地土壤的酸化问题,加强土地培肥,增施生物有机肥,并针对性防范土壤酸化下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毒害,因地制宜开展土壤改良,以解决地力不均、土壤酸化等问题,进而保障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耕地;土壤养分;特征;江苏昆山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23-0171-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昆山市耕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朱培淼杨晓晨李杰(昆山市耕地质量与植物保护站,江苏昆山215300)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由于土壤的形成和更新速度非常缓慢,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壤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应落实国家关于“藏粮于地”的战略,保障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且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中低产田占60%以上[1],优质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仅为1/3,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土壤肥力严重不均衡[2],提高土壤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次土壤普查培训议程
时间:XX年XX月XX日
地点:XX会议室
议程:
1. 开场致辞(10分钟)
- 主持人介绍会议目的和议程
- 说明培训重点和预期目标
2. 上次普查总结与经验分享(20分钟)
- 分享上次普查的结果及相关数据
- 讨论上次普查中的困难与挑战
-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第三次土壤普查目标和内容介绍(15分钟) - 详细介绍本次土壤普查的目标和内容
- 强调本次普查的重要性和意义
4. 土壤普查技术培训(60分钟)
- 土壤取样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 土壤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细节
- 常见土壤问题的识别与解决方法
5. 土壤普查团队组建与分工(20分钟)
- 讨论土壤普查团队组建的原则和要求
- 确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分工
- 安排培训期间的实操训练和模拟工作
6. 培训考核和评估(15分钟)
- 提出培训考核的方式和标准
- 设立考核的时间和地点
- 确定评估结果的权重及所占比例
7. QA环节(15分钟)
- 回答与土壤普查相关的问题
- 解决培训中出现的疑惑和困惑
8. 会议总结和闭幕(10分钟)
- 预祝本次培训圆满成功
- 感谢参与人员的支持和配合
- 宣布下一次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注意事项:
- 会议期间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闭状态
- 请按时参加会议,不得迟到或早退
- 会议期间请保持良好的听讲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数字土壤制图以土壤—景观模型理论为基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来获取土壤发生环境信息,采用统计学、地统计学等其他数字定量方法来模拟土壤与其发生环境信息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在空间上扩展该关系,达到制图目的(Scull et al.,2003)。
数字化土壤图以及从中衍生的信息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土壤类型和土壤属性等信息,进而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和资源环境管理决策。
数字土壤制图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
传统制图程序一般分为野外土壤草图测绘、室内底图清绘、图面整饰三个步骤,因其耗时久、耗费人力物力、精度有限等缺点,逐渐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数字化土壤制图,具有成本低廉、记载性强、更新快、效率高、精度高、制图美观等优点,已经成为土壤制图的主要方法(Carréet al.,2007)。
2009年,“全球土壤数字制图计划”在美国正式启动,该计划通过综合利用土壤学、地理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等多种理论和方法,最后建立具有高分辨率的全球土壤属性的三维网格数字土壤地图(蔡玉高,2011)。
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化土壤制图做了大量扩展研究,试图寻找数字化土壤制图精度较高、制图效果较好的方法,其中地统计学、决策树、模糊聚类等方法都得到讨论验证,但是目前仍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的数字制图方法。
国内数字化土壤制图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出现的方法主要有地统计法、模糊聚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线性回归模型以及上述方法的组合等。
孙孝林等(2013)总结出数字化土壤制图五种理论基础:土壤发生学理论、地理学、数学,以及土壤学与地理学、地理学与数学,并对每种理论基础出现的模型、所需样本要求进行系统归纳,有效丰富了土壤数字制图的理论基础。
一、地统计学地统计学是利用原始数据和半方差函数的结构性特征,对未采样点的区域化变量进行无偏最优估计,它以地理学为理论基础,认为空间上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且其相关性与距离有关,是在国内数字化土壤制图方面得到广泛研究的方法。
基于样点的数字土壤属性制图方法及样点设计综述张淑杰;朱阿兴;刘京;杨琳【摘要】Traditional soil mapping methods, relating soil survey profiles with soil type maps under some criterions, based on soil surveyors' experience and manual delineation process are time-consuming and cost-prohibitive. The digital soil mapping (DSM),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the advancement in spat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high resolution spatial data, is feasible in providing soil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at the required level of accuracy and spatial details. Field sampl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data sources for DSM. There are three DSM methods based on samples which are the ones based 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he ones ba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 co-varieties as well as the hybrid ones based on both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 co-variates.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global representativeness of sample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property, these kinds of methods all have serious requirement for th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ypicality of field samples. So, sampling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for DSM. Schemes for sampling design can be grouped into two categories based on whether the existing samples can be integrated in the sampling process: simple sampling scheme and integrative sampling scheme.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all review over these aspects of digital soil mapping.%土壤剖面数据与土壤类型图按照某种原则进行连接是目前获取土壤属性空间分布信息的主要方法,这种传统的土壤属性制图方法以土壤专家的“经验”和手工描绘为基础,耗费资本高、生产周期长.数字土壤制图通过借鉴先进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和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优势,能够快速地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土壤属性空间变化信息,是一种精细、高效、经济的土壤属性制图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样点进行数字土壤属性制图的3种方法:①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方法:②基于空间自相关和土壤-环境关系混合相关的方法:③基于土壤-环境关系的方法.同时,为保证样点能够全面地捕捉到研究区内土壤属性空间变异特征,以上3种方法都对样点的数量、分布或典型性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即样点应具有全局代表性.因此,如何设计样点成为数字土壤属性制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依据样点设计过程中是否能够整合已有样点,本文将样点设计方案分为采样设计方案和补样设计方案两种,并对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期刊名称】《土壤》【年(卷),期】2012(044)006【总页数】7页(P917-923)【关键词】数字土壤属性制图;全局代表性;采样方案设计;补样方案设计【作者】张淑杰;朱阿兴;刘京;杨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Madison W153706;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Madison W1 5370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4土壤属性空间分布信息是进行土壤侵蚀模拟、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基础信息。
土壤调查制图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踏查----又叫路线调查,即对调查地区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概略性调查详查——也叫定点详细调查,在踏查工作完成以后,根据所要求的比例尺精度,在野外进行定点详细调查。
复合比例尺复区比土评土路线调查法典型区调查法典型样片MSS——多光谱扫描仪TM——专题制图仪土壤剖面——是指从土表到母质的垂直切面,它始于地表,终至母岩。
土壤剖面性态主要剖面——是为了研究某个土壤类型的全面性状特征,用于确定某一土壤类型的“中心概念”而开挖的垂直断面定界剖面复区土壤发生型土体构型诊断层——所谓“诊断层”,是用以识别土壤单元,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诊断特性——如果用于分类目的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障碍层制图综合比样标本绘制土壤草图平差二、填空题1.不同精度的调查,所用的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同,一般详细比例尺用于小型试验地等的土壤调查,上图单位是;1:1万~1:2.5万比例尺用于的土壤调查,上图单位是土种;对于县一级或中、小流域的土壤调查,所用的比例尺是。
2.土壤调查中应搜集的资料有哪些?4.土壤剖面点定点到地形图上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5.地下水的调查研究方法有?。
6.土壤剖面可分为剖面和人工剖面,其中人工剖面通常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
7.确定剖面点数目的因素有哪4个方面。
8.设置土壤剖面时,要考虑3条原则。
8.由于调查目的不同,要求土壤调查中采集的土壤标本种类不同,但通常要注意采集如等3种标本。
9.假如要做土壤发生分类的鉴定,需要进行土壤分析的项目是:1.进行土壤矿物全量分析、测定土壤胶体的硅、铁、铝的含量。
2.鉴定土壤粘土矿物的类型及组成。
3.土壤腐殖质类型。
4.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定量指标项目的测定。
5.土壤微形态观测。
假如要做土壤肥力的鉴定,需要进行土壤分析的项目是: 1.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全磷、速效磷、速效钾。
2.测定土壤水分、结构、机械组成、容重及沉降容重、胀缩性和可塑性。
基于案例推理的SoLIM方法在土壤养分制图中的应用徐丽华;谢德体;魏朝富;李兵【摘要】The 111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Wangjiagou watershed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ith complex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the soil was measured,and the land use data and elevation,slope,plan curvature,profile curvature,topographic position index and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were collected.The soil total nitrogen was mapped by using the soil land inference model (SoLIM) that is based on case reason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land use type data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s produced by the SoLIM contained more information,and presented more details of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Therefore,the SoLIM based on case reasoning was validated a good method for soil nutrient mapping in the small study area with complex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13(049)008【总页数】6页(P148-153)【关键词】土壤养分制图;全氮;案例推理;土壤-景观推理模型【作者】徐丽华;谢德体;魏朝富;李兵【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重庆4007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9.9土壤-景观推理模型(soil land inference model,SoLIM)在提高土壤普查效率和精度、降低普查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经在美国得到推广应用(Shi et al.,2004;杨琳等,2009;2010)。
土壤普查土壤类型制图实施方案本文档旨在介绍土壤普查和土壤类型制图实施方案的目的和重要性。
土壤普查是指采集、分析和评估土壤性质和分布的过程。
通过对土壤进行普查,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土壤的特点和组成,为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类型制图是在土壤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过程。
通过制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土地上不同土壤类型的分布和特性,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壤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确保土壤普查和土壤类型制图工作的高质量和准确性。
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流程,我们可以获得可靠的土壤信息,为农业和环境领域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土壤普查土壤类型制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为土地管理、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土壤资源、改善农业生产质量,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将按照本实施方案,结合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有效地进行土壤普查和土壤类型制图工作,以期为提升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进行土壤普查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采集样本:选择合适的取样地点,使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土壤样本。
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并记录取样位置和深度。
分析样本:将土壤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常见的土壤分析包括测定土壤的质地、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根据样本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测量土壤性质:通过实地测量,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常见的测量内容包括土壤的颜色、质地、密度、湿度、PH值等。
这些数据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土壤信息。
制图:根据土壤样本分析结果和实地测量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土壤类型制图。
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的划分和标注,可以清晰地展示土壤分布情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以上是进行土壤普查的步骤,逐步进行样本采集、分析、测量和制图,可以获取全面准确的土壤信息,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1:100万中国土壤数据库有关说明一、数据库简介本数据库得到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的资助,并在刘纪远和庄大方研究员的领导下由南京土壤研究所史学正、于东升和潘贤章等有关人员通过数字化、修边及编辑后完成的。
数据库根据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1995年编制并出版的《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采用了传统的“土壤发生分类”系统,基本制图单元为亚类,共分出12土纲,61个土类,227个亚类。
土壤属性数据库记录数达2647条,属性数据项16个,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种类型土壤及其主要属性特征。
二、数据参数空间数据库在储存格式上以矢量数据ARC/INFO软件下的COVERAGE文件。
属性数据库以DBF文件格式存储。
土壤数字化地图采用的坐标系统Projection AlbersUnits METERS Spheroid KRASOVSKY Parameters1st standard parallel 25 0 0.0002st standard parallel 47 0 0.000central meridian 105 0 0.000latitude of projection's origin 0 0 0.000False easting(meters) 0False northing(meters) 0三、数据库使用本数据库的原数据是《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和《中国土种志》,在土壤图和有关书籍编制过程中南京土壤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许多土壤科学工作者参与其中,但整个图集由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组织完成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项目首席科学家的领导下完成了数据库建设,为此在本数据市场化过程中请认真处理这些权属关系。
附1:土壤类型代码表1)中前3位码(231)为统一的分类码。
附2土壤属性数据库数据项简述。
全国农村土地调查培训教材第一阶段:数据采集与处理我们采用的是综合调绘法,是基于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提取,当数据源为时,依据影像特征,参照已有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等数据或资料进行内业解译。
具体工艺流程见图基于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提取工艺流程图我们采集的模式是以村为单位来进行采集的,下面是介绍的内业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1.各要素数据采集与处理1.1基础地理要素1.1.1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采用基于外业电子数据或者矢量数据转换等方法采集。
矢量测量控制点。
矢量完成了后保存一个为“村名+测量控制点”的文件名。
1.1.2行政区a)采用统一下发的省、市(地)、县级行政区域;b)采用各县(市、区)确定的乡级行政区域;1.1.3行政区界线1、采用统一下发的国界线,省、市(地)、县级行政区域界线一人;2、采用各县(市、区)确定的乡级行政区域界线;3、采用统一下发沿海滩涂界线及海岛界线等应注意的地方:1、当提供界线数据为北京54坐标系时,需转换为国家标准的西安80坐标系。
2、因为矢量化的模式是按村的模式进行的,所以在矢量化村的界线时会有和临村共边的情况,同时里面也包括了线状地物,这时我们得先协议好怎么采集,谁采集共边的地方,避免重复采集数据。
3、当行政界线为跳绘时,应按线状地物的位置采取;当线状地物宽度变化大于20%时需分断采集,当线状地物遇到了分支或图斑边界的情况时,线状地物必须断开分段采集。
4、行政界线遇到三个村及以上相交情况,需在村相交处断开采集。
5、行政界线遇到任何图形相交处需增加结点,这样有利于以后拓扑检查错误。
6、界线与协议书、实地、底图保持一致,如果移位大于图上0.3,否则重新调绘。
7、村界线采集完毕后,把村界数据保存文件名为“村名+村界线”。
注意:不管用什么软件生产做数据过程中记得随时保存,由于数据底图比较大和数据量比较大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经常保存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以上做的必须严格按照全国二次调查《规程》及《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要求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