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的环保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不仅涉及到土地、水资源、植被的保护,还包括了气候、生态环境的保护。
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遵守环境保护的原则,当前重点是加强对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保障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原则1、绿色通道原则:公路建设应尊重自然环境,避免损害环境,尽可能使用自然物质,尽可能减少人工破坏,尽可能利用和保护自然空间,防止或减少污染,保护植被,增加生态效益,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原则:公路建设应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排放,以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
3、可持续发展原则:公路建设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损害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4、综合考虑原则:公路建设应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规划,防止环境损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措施1、按照环境保护的原则,精心规划:公路建设应该结合当地的环境资源,结合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精心规划,使公路建设不损害环境,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2、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公路建设应当建立合理的环境保护设施,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污染控制检测设施、植被保护设施等,以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3、强化环境管理:公路建设应当重视环境管理,加强环境检测和监督,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和推广环保技术,保护公路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定期检测:公路建设应当定期检测环境质量,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污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5、强化教育宣传:公路建设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保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规划,严格的管理,充分的宣传,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探析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及环保途径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也着重分析了公路工程在各个阶段对沿线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环保途径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stant perfection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 our country, highway, as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re increasingly playing a critical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in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at the same time, thia paper also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the impact on natural environment along caused by each stage of highway engineering, and then puts foreward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by the highway engineering.keyword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way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图分类号: 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1、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公路工程施工是一个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行业,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噪音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需要进行环保管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从现有环保法规、环保管理体系和具体的环保措施等方面来阐述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
一、环保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是公路工程施工前的必要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任何新建、改建、扩建的公路工程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编制前,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对环境负荷与影响的分析,评价研究报告通过审查后,得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2.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对环境保护所涉及的各项行为和责任以及行政监督机构的职责。
公路工程施工必须符合的环保准则和标准,例如减少污染排放、节约资源等。
3.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条例》该法规明确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同样适用。
其中规定了在施工现场应当设置环保设施和设备,保证施工污染物的有效处理和排放。
以上法规对于公路工程施工的环保管理起着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依法开展环保行为。
二、环保管理体系1. 环保组织建设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环保组织机构,明确环保管理责任,实行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
要进行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环保措施的落实。
2. 环境监测和评估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后要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实时了解环境变化情况,并进行评估分析,为合理制定环境改善措施提供依据,防患于未然。
3. 环境风险评估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情况进行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
以上环保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确保环保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施工过程的环保工作提供保障。
公路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公路工程建设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同时,公路工程建设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围绕公路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展开讨论。
存在的问题1. 过度开发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存在着过度开发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给人们的生存带来很大的问题。
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合理地规划和使用土地资源,在保证交通建设的前提下,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2. 非法采石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石料等建材,但是有一些不法分子会进行非法采石。
这样一来,会破坏山体环境,破坏山体的地理形态,影响水土保持等问题。
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非法采石的管理和监管,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
3. 道路噪音公路建设会给周围居民带来一定程度的噪音污染。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等路段,由于车辆高速行驶带来的噪音更大。
因此,在公路建设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噪音治理措施,在保障生活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证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尤其是对于生态建设等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标准进行建设。
2. 加强监督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于非法采石、道路噪音等情况,需要进行加强监督。
如果发现非法采石等行为,要及时制止,保护生态安全。
对于道路噪音等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在高速公路两侧植树增加屏障等,减少噪音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3. 提高技术含量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先进的交通建设技术和设备,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采用绿色交通建设技术,例如绿化建设和生物技术等,来降低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采用尽量少占用山地的方式进行道路建设,保障山体的稳定。
道路工程各项施工环保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旨在规范道路工程施工期间的环保行为,确保施工活动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2. 所有参与道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均应遵守本环保制度,共同维护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与卫生。
二、施工准备阶段1. 施工单位需在开工前制定详细的环保施工方案,包括噪音控制、粉尘治理、废弃物处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内容,并报相关环保部门审批。
2.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环保标志牌,公示环保措施、责任人员名单以及监督电话等信息。
3. 建立环保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环保职责。
三、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1. 噪音控制:限制高噪音作业的时间,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使用低噪音机械设备;为机械操作人员配备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2. 粉尘治理:施工现场应定期洒水降尘;运输易扬尘物料时应覆盖密闭;出入口设置洗车设施,防止车辆带泥上路。
3. 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危险废物应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4. 水土保持:施工区域应设置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冲刷;开挖作业应采取边坡防护措施,避免水土流失。
四、施工后期及竣工验收1.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恢复绿化,拆除临时设施。
2. 组织环保专项验收,评估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和效果。
3. 对于未达标的环保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及时整改,直至符合环保要求。
五、监督管理1.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2.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对于违反环保制度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
3. 违反环保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责任,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高速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方案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交通工程对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特别是高速公路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备受关注。
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高速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我们需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方案。
一、环境影响评价高速公路建设前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和分析,确定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的环保措施。
二、生态恢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清理土地,并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工程。
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清理土地进行植被恢复,用于覆盖裸露的土地。
提出了植被覆盖技术,即采用抗逆生物、速生植物等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植被覆盖范围应涵盖整个路域越过公路两旁的平坡和其他地方。
三、噪声控制高速公路建设会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对附近居民和野生动物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减少噪声的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必须采用隔音材料制造隔墙、隔离带、隧道等。
对每一个隔离带建设噪声吸收墙,是高速公路建设噪声控制的常见方式。
四、水污染控制高速公路建设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
施工阶段可能会产生土石方废料、化学药剂、燃油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可引发污染事件。
随着高速公路通车后,车流量大、行车速度快,道路附近的河流却需要慢慢的流动和慢慢的污染,很容易污染河水。
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前必须确定污染源和实施污染防范,同时,根据当地特点设计合理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雨水花园、处理突发污染事件等,减少对水环境的危害。
五、空气质量控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车辆排放的废气、灰尘等物质进入大气中,对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必须合理设计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
此外,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支持车辆及时检测,提示驾驶员增加减速、不超速等安全驾驶行为,以降低车辆尾气排放。
综上所述,环保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必要事项,要求我们在施工和运营的每个环节中,为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发生率,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发掘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绿色技术与产品,提供实际且可持续地环境解决方案。
道路施工安全环保措施
道路施工是为了改善市民出行的条件和创造更为便利的交通环境,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污染,同时也存在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和实施合理的道路施工安全环保措施非常必要。
道路施工安全
施工区域标识
施工现场区域必须进行标识,方便司机和行人注意到施工区域,控制施工现场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活动范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施工现场堆放材料
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堆放应符合规定,避免对施工区域造成影响或者危害。
施工现场交通组织
在道路施工开始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规划交通组织情况,并依据交通流量、路面情况、道路渐变、施工条件及公众安全等因素,制定出与交通组织相关的措施,如寻找替代路线、临时交通标线、路障等。
现场员工培训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队伍进行道路施工安全培训,传达道路施工安全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道路安全意识。
施工现场道路边坡防护
施工现场道路边坡应按要求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倒塌和滑坡。
道路施工环保
现场垃圾堆放和清理
在施工现场应配置垃圾箱,并在垃圾堆放区进行分类,细化管理,随时及时清理。
建立施工扬尘监测和控制机制
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扬尘监测和控制机制,控制施工带来的粉尘污染。
油料和化学品管理
施工单位准备和使用油料和化学品应严格按照规定管理,用完后及时清理,避免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
道路施工是提高交通便利性的重要环节,但应注意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减少安全风险。
只有做好道路施工的安全与环保措施,才能充分体现城市管理的人性化与规范化。
公路工程环保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公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土地资源的消耗、大气污染、水资源的破坏等等。
因此,如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实施环保措施,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路工程环保方案的重要性公路工程环保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缓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系统、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实施环保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保护原生态环境;其次,环保措施可以减少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降低对大气和水资源的影响;最后,环保措施还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因此,研究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公路工程环保方案,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公路工程环保方案的制定原则在制定公路工程环保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保方案应该以保护环境、保障生态、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协调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2. 科学性原则。
环保方案应该基于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依托可行的环保技术和装备,实施科学化的环保管理。
3. 综合性原则。
环保方案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综合考虑环保措施,形成系统完整的环保方案。
4. 可行性原则。
环保方案应该兼顾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避免因环保措施过于严格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公路工程环保方案的主要内容公路工程环保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影响评价。
在公路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公路建设和运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环保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生态保护。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态通道,保护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
3. 减少土地占用。
公路工程施工环保措施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环保措施:
(1)对施工工人进行保护动植物的教育和培训,明确保护责任;
(2)在施工过程中严禁破坏用地界以外树木和其他植被;
(3)施工弃土石方不得随意堆放、抛弃,所有的弃方均运至设计好的弃土场堆放;
清表土及清淤泥也不得废弃,将不含石块、垃圾及其他有害物质的表土和淤泥集中,合理选择临时堆放场地临时堆放,供土场的恢复和绿化用。
(4)施工中建造临时沉淀池以减少被扰动土壤的水土流失情况。
土沉淀池一般为0.5m深,规模依据汇水面积大小和地形确定;
(5)必要时在沉淀池排水出口设置布或土围墙,施工废渣按环保部门规定消纳,其增加的费用不另行计量;
(6)筑路或切割地形时,将对切割的坡面进行护坡处理,或植草绿化;
(7)在暴雨来临前不能实施永久性防护措施处,将在动土点或其它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点用草垫加以防护;
(8)对施工临时占地,将原有表层熟土收集起来统一堆置,并播散草籽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待施工完毕将这些熟土恢复和整理;
(9)尽可能早地恢复取土坑,不要等施工结束后再对取土场进行恢复;
(10)保持排水系统的通畅,保证在任何时候其都具有良好的工作状况;
(11)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对地质不良地段的路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
公路工程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以及提高社会公众对公路工程建设的认可度,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
因此,需要制定公路工程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保障公路工程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
二、环境影响评价1. 对周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公路工程建设对周边的植被和土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植被的丧失。
2. 对地下水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泥、沥青等建筑材料的使用,可能会对周边地下水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噪声和震动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作业、车辆行驶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震动,对周边居民和动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4.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对周边的大气环境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上环境影响需要通过环境评价来确定,然后制定相应的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三、整治目标1. 减少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对植被进行保护和修复。
2. 保护地下水质量,减少对地下水的侵害。
3. 减少噪声和震动对周边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
4. 控制粉尘和废气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四、整治措施1. 植被保护和修复: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开采和挖掘施工范围,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对于已经破坏的植被,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
2. 地下水保护:在施工前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确定地下水位和水质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地下水质量不受影响。
3. 噪声和震动控制: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噪音和震动监测设备,对产生噪音和震动的作业进行控制,采取隔声和减震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和动植物的影响。
4. 大气环境保护: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和废气排放,采取湿法作业和封闭式施工,减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五、管理措施1. 成立专门的环境整治工作组,负责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配备专业的环境监测设备,定期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contents•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概述•工程前期环境保护措施目录•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工程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管理及监督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概述维护生态平衡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破坏植被、影响野生动物迁徙等。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环境保护的意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法开展。
环境保护法规为了规范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标准,如《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
这些标准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
环保标准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环境保护内容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
其中,空气污染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控制;水污染主要包括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治理;噪声污染主要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噪声的控制;生态保护主要包括生态补偿、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
要点一要点二环保范围公路工程环保范围涵盖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各个阶段。
具体包括施工前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运营期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等。
环境保护的内容及范围工程前期环境保护措施在公路工程规划阶段,应考虑生态保护要求,合理规划路线,避让生态敏感区域,如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生态保护规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公路建设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补偿,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生态补偿机制在施工期间,应采取临时或永久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下的环保措施与施工要点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环保措施的实施和施工要点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下,环保措施和施工要点的相关内容。
一、环保措施1. 施工前的环境评估在公路工程开始前,进行环境评估是必要的。
评估过程中,要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全面了解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
2. 建立防护措施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尘土和废弃物等。
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干扰,需要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封闭,设置粉尘控制设备以及噪音降低措施等。
3. 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
这些废水和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建立废水处理站点,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等。
4. 生态修复公路工程建设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应该在工程完工后进行相应的生态修复工作。
这包括恢复绿化、种植植被、建立生态湿地等。
二、施工要点1. 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合理规划施工进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
施工要点包括确定施工的起止时间、分阶段施工的进度安排等。
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可以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公路工程建设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比如,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碾压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减少土壤的破坏。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材料和能源,减少浪费。
3. 控制施工噪音和粉尘施工过程中噪音和粉尘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噪音屏障,使用低噪音设备,进行粉尘抑制等措施。
4. 定期监测与检查公路工程建设后期应定期监测和检查施工质量和环境影响情况。
公路工程施工的节能环保措施分析公路工程是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道路畅通、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建设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节能环保成为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排放污染和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分析公路工程施工的节能环保措施。
一、减少能源消耗1. 采用节能设备:在公路施工中,使用节能设备是减少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
使用节能挖掘机、节能压路机等设备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规划施工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来回运输和重复施工,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应考虑最小化车辆行驶里程和减少设备运行时间,以降低能源消耗。
3. 推广新能源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推广使用新能源技术也是有效的节能途径。
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油,可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减少排放污染1. 采用低污染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选择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对降低环境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沥青材料、低碳钢材料等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
2. 使用清洁燃料:在使用机械设备和车辆时,选择清洁燃料也是减少排放污染的关键措施。
使用天然气、电动车辆等清洁燃料替代传统的燃油,可以降低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 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采取有效的防尘、喷雾等措施,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免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三、优化资源利用1. 实行绿色施工理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积极倡导绿色施工理念,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施工模式。
采用可循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节水和垃圾减量等措施,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对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浪费。
利用施工废弃物料进行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公路工程生态环保管理措施14.1 环境方针与目标生态、环境保护是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环保意识,我部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业主和当地政府的要求搞好本合同段,尤其是对沿线河流的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以及文明施工,加强生态保护。
施工中环境污染的主要项目有:施工废水污染、工程弃土及建筑废料等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沿线植被损坏等。
针对上述施工污染项目,我项目在施工中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 环境管理方针和目标:(1)方针:污染预防,杜绝浪费,保护环境。
(2)环境目标:①产生的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统一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②对噪声源进行控制并达标;③施工粉尘(总悬浮颗粒物TSP)达标;④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杜绝浪费。
2. 为防止工程施工对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在开工前组建环境组织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科员为组员的环境保护小组。
结合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
3. 为加强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保护,在工程施工中应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对环保措施进行补充和改进。
4. 项目经理部定期组织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将施工环保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
项目经理部定期对现场的环保措施情况进行检查,将环保工作与作业班组和管理人员的效益挂钩。
14.2 生态、环保管理体系1、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成立生态、环境管理部,专门对驻地及施工场地的环境保护及建设,保护施工区的生态平衡。
建立以项目经理赵廷新为组长的环境保护小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管理细则,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
2、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普及环保基础知识及有关法律、条例,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将施工环保确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环保及生态保护措施1、水质污染控制绝对禁止施工人员向水中抛弃垃圾、排放废水、废油和冲洗物。
地面冲洗物,包括水泥和其他悬浮或溶解物质,应引入污泥井中以防未有控制的排放。
燃料、油和颜料应保存在合适的安全容器中,并放在指定地点,以免意外泄露进入水塘。
生活水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有毒废水要用相应容器收集,并根据所含毒物的性质进行相应处理。
及时清理、分离施工废物料,并堆放在指定的位置和安全的临时储存处,以防雨水或内涝造成对水质的污染。
2、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源的控制由于噪音是干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面较为广泛的一种公害,因此,本工程中应将施工噪音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来处理。
施工中的噪音源主要来自挖掘机、运输车辆、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柴油发电机以及泵类机械等。
噪声控制措施:在确定施工方法时,尽量选择产生噪声较少的工艺,并选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
先作性能优良、噪声低、保养良好的施工,并加强设备的现场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长期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
对挖掘机、自卸货车及起重机等移动机械采用安装撩拨管消音器降低噪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泵、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组等固定式机械采用隔离机器的震动部件来降低噪声,如底座加装抗震板、隔振器等。
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工作面,尽量避免在一个地方同时使用多种动力机械。
3、粉尘污染控制本工程的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配料等施工环节造成的粉尘,此外,施工机械、生活设施排放场排放的烟气、油雾也对空气造成污染。
粉尘控制措施:及时清扫和喷洒施工路面,以减少灰尘的排放。
机动车在路面行驶采用严格限速措施,以防扬起灰尘。
安装炉具或锅炉设施要事先报请监理工程师许可,并尽量选用节能低污染设施。
严禁在工地焚烧任何残留废物。
水泥库应做成封闭式,并远离敏感物体。
4、生态保护措施根据要求,对施工场地内的特殊意义的树木及野生动物生长环境进行保护。
注意防火安全,以免给周围树木草地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交通工程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涉及的土地开垦、挖掘、运输、施工等环节,往往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必须高度重视,以确保工程建设同时不带来不可逆的环境损害和资源浪费。
本文将就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主要环保问题1. 土地开垦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土地开垦,挖掘和平整地表,这些活动对当地植被和土壤构成一定的破坏。
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公路工程,土地开垦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更为严重。
2. 施工废弃物处理公路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建筑垃圾、石料等,这些废弃物对周围环境构成一定的污染,若不得当处理,还可能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3. 施工噪音和扬尘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扬尘,对周围居民造成一定的困扰,同时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1. 科学规划施工方案在公路工程施工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方法,减少土地开垦和土壤破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2. 精心进行废弃物处理对于公路工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废弃物,必须进行分类处理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建立废弃物处理中心,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控制施工噪音和扬尘合理利用施工设备,采取减振、降噪处理,以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采取喷淋、覆盖等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保护周围环境和空气质量。
4. 强化监测和治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
定期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治理,以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到严重影响。
5. 加强宣传和教育对施工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增强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的环保责任感。
公路工程施工的节能环保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增加,公路工程施工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公路工程施工的节能环保措施进行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节能环保的首要考虑。
建筑材料应选用高效节能、低污染、可降解的材料,如水泥和砂浆等。
还可以利用再生型建材,如再生沥青等,来减少新材料的使用。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可再生性和可回收性,以减少资源浪费。
二、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施工工艺是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重要手段。
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于土方开挖工程,可以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还可以优化施工顺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三、节约能源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能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节能:1. 使用高效节能的施工设备,如节能型发电机组、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等,减少能源的浪费。
2. 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可以采用合理的物流管理,优化运输路线,减少不必要的空驶和重复运输。
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降低动力设备的使用频率。
4. 合理利用环境温度。
在热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时,可以利用环境高温对水泥的固化作用,减少水泥的加热消耗。
四、减少污染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废水。
正确处理和妥善处置这些废弃物和废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污染:1. 建立健全的废弃物处理制度。
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合理化设计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采取一些处理措施,如防尘、防护等。
公路工程施工的节能环保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能源利用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综合考虑。
公路工程中的环保措施与要求有哪些公路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公路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和遵守相关要求。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公路工程中的环保措施与要求。
一、环境影响评估在公路工程规划和设计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是评估公路建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这一步骤是确定环境保护措施与要求的基础,确保公路建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二、土地利用与保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进行利用和保护。
首先,要遵守国家有关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优化土地使用,尽量减少用地面积。
其次,需要合理规划公路与周边土地的关系,避免对农田、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等重要土地的占用。
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如植被恢复、土壤保护覆盖层等。
三、水环境保护公路建设对水环境的污染是一项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处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例如,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回用或排放。
此外,还要避免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泥浆和废水,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确保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四、空气质量控制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尘土扬起和排放污染物方面。
为了减少扬尘,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湿化处理、覆盖土壤或采用抑尘剂等措施。
同时,还要控制车辆尾气的排放,采用清洁能源车辆或安装排放控制设备,减少对空气质量的不良影响。
五、生态保护与恢复公路建设往往会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例如,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破坏原生态,保护当地的特有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还要进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六、噪声与振动控制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干扰和损害。
为了控制噪声和振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中, 我部将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ISO14001:1996(GB/T24001-1996)环境管理标准,加强环境保护,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给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环境保护目标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污水、废弃物排放符合环保部门的控制排放标准,施工现场自然环境保护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环境保护体系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有关制度,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项目的环境保护体系。
环境保护体系图附后。
三、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防止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同时认真学习当地的环保法规,并且严格遵守和执行。
2、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业务人员及各施工队长任组员的环保组织机构。
环保组织机构图附后。
3、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合同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场地噪声、现场扬尘、建筑垃圾等。
3.1噪音污染控制3.1.1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噪声污染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和《城市区域环境震动标准》的要求。
3.1.2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3.1.3采用环保空压机,对个别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安装消音器,设置隔音棚等措施,降低噪音。
3.1.4爆破采用松动爆破,严格控制爆破震动,降低爆破噪音。
3.1.5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装备排气消音器,现场只允许按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
3.1.6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对施工引起的扰民事件,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避免争端事件的发生。
3.1.7拌和站及预制场设置必须远离居民区至少500m以外。
为保证施工现场居民的夜间休息,对距居民区150米以内的施工现场,施工时间控制在8∶00—12∶00和14∶00—20∶00(当地时间)3.2降低粉尘污染3.2.1施工道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降尘,避免尘土飞扬。
浅论公路工程的环保途径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然而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污染,因此,研究公路工程的环保途径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本文在介绍了公路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对策
一、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基于此,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前期设计应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制定并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二、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
长期以来,公路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足交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
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而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虽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公路工程可能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的指标(难以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先天”缺陷。
尤其对于高等级公路,为了满足技术标准,这种“忽略”引起的后果更为明显。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
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
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如施工驻地、预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等)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若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
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
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
有效的对策已经是非常的迫切。
三、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对策
(一)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1.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
对于工程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
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
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
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
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
2.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路线顺应地形的特点,合理的设置纵坡和竖曲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
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外形要尽可能的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并用植物精心绿化。
3.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一是设计时注意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借土弃土;二是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应根据地质情况多采用种草植树的
绿色护坡方法;三是做好沿线排水设计,四是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良田。
应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集中取土,取土后对取土坑进行后期利用。
弃方应集中堆弃,不占农田,堆弃后应上覆表土,播种绿化。
4.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
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用于堆放材料。
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恢复植被。
5.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工作。
公路选线、定线时,要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
(二)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减少噪音污染。
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
3.防止大气污染。
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
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
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
对施工场地、材料运
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4.防止水质污染。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人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t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免油污的污染。
(三)营运期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
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
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2.加强公路绿化其养护工作,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也可降噪防尘。
3.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参考文献:
[1]赵剑强.公路交通与环境保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2.
[2]陈明刚.论公路工程的环保途径[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
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