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948.50 KB
- 文档页数:26
专题13 几何中的最值与定值问题【类型综述】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两类:第一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关键是指出一条对称轴“河流”第二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垂线段最短”.【方法揭秘】两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关键是指出一条对称轴“河流”(如图1).三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台球两次碰壁”或“光的两次反射”问题,关键是指出两条对称轴“反射镜面”(如图2).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一般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三点共线时,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就是第三边的长.如图3,P A与PB的差的最大值就是AB,此时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即P′.解决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有时候求函数的最值更方便,本讲不涉及函数最值问题.图1 图2 图3如图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平分∠BAC交BC于E.点P在AE上,点Q在AB上,那么△BPQ 周长的最小值是多少呢?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牛喝水”问题,AE是河流,但是点Q不确定啊.第一步,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图5,设点B关于“河流AE”的对称点为F,那么此刻PF+PQ 的最小值是线段FQ.第二步,应用“垂线段最短”.如图6,在点Q运动过程中,FQ的最小值是垂线段FH.这样,因为点B和河流是确定的,所以点F是确定的,于是垂线段FH也是确定的.图4 图5 图6【典例分析】例1 如图1,二次函数y =a (x 2-2mx -3m 2)(其中a 、m 是常数,且a >0,m >0)的图像与x 轴分别交于A 、B (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3),点D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CD //AB ,联结AD .过点A 作射线AE 交二次函数的图像于点E ,AB 平分∠DAE . (1)用含m 的式子表示a ; (2)求证:AD AE为定值;(3)设该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为F .探索:在x 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G ,联结GF ,以线段GF 、AD 、AE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只要找出一个满足要求的点G 即可,并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该点的横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例2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 1:1(2)()y x x m m=-+- (m >0)与x 轴交于点B 、C ,与y 轴交于点E ,且点B 在点C 的左侧.(1)若抛物线C 1过点M (2, 2),求实数m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BCE 的面积;(3)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 ,使得BH +EH 最小,求出点H 的坐标; (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 1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点B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例3 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1,0)、B (3, 0)、C (0 ,3)三点,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P AC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图1例4如图1,已知A 、B 是线段MN 上的两点,4=MN ,1=MA ,1>MB .以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 ,以B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 ,使M 、N 两点重合成一点C ,构成△ABC ,设x AB =. (1)求x 的取值范围;(2)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x 的值; (3)探究:△ABC 的最大面积?图1例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2ax -3a (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经过点A 的直线l :y =kx +b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 ,且CD =4AC .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 、b 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点E 是直线l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54 ,求a 的值;(3)设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 在抛物线上,以点A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备用图【变式训练】一、单选题1.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其中AB=4,∠AOC=120°,P为⊙O上的动点,连AP,取AP中点Q,连CQ,则线段CQ的最大值为()A.3B.1+C.1+3D.1+2.如图,已知,以为圆心,长为半径作,是上一个动点,直线交轴于点,则面积的最大值是()A.B.C.D.3.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P 是边CD 上一点,将△ADP沿直线AP对折,得到△APQ.当射线BQ交线段CD于点F时,DF的最大值是()A.3B.2C.47--D.454.如图,由两个长为,宽为的全等矩形叠合而得到四边形,则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是()A.15B.16C.19D.205.如图,在△ABC中,AB=AC=5,BC=6,AD⊥BC于D,点E,F分别在AD,AB是,则BE+EF的最小值是A.4B.4.8C.5D.5.4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A=135°,点P是菱形内部一点,且满足,则PC+PD 的最小值为()A.B.C.6 D.7.在Rt△ABC中,∠ACB=90°,AC=4,BC=8,D,E是AB和BC上的动点,连接CD,DE则CD+DE的最小值为()A.8B.C.D.二、解答题8.问题发现:()如图①,中,,,,点是边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如图②,矩形中,,,点、点分别在、上,求的最小值.()如图③,矩形中,,,点是边上一点,且,点是边上的任意一点,把沿翻折,点的对应点为点,连接、,四边形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这个最小值及此时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问题提出:如图1,在Rt△AB C中,∠ACB=90°,CB=4,CA=6,⊙C半径为2,P为圆上一动点,连结AP、BP,求AP+BP的最小值.(1)尝试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给出一种解题思路:如图2,连接CP,在CB上取点D,使CD=1,则有,又∵∠PCD=∠BCP,∴△PCD∽△BCP.∴,∴PD=BP,∴AP+BP=AP+PD.请你完成余下的思考,并直接写出答案:AP+BP的最小值为.(2)自主探索:在“问题提出”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P+BP的最小值为.(3)拓展延伸:已知扇形COD中,∠COD=90°,OC=6,OA=3,OB=5,点P是上一点,求2PA+PB的最小值.10.已知二次函数y=x2+2bx+c(b、c为常数).(Ⅰ)当b=1,c=﹣3时,求二次函数在﹣2≤x≤2上的最小值;(Ⅱ)当c=3时,求二次函数在0≤x≤4上的最小值;(Ⅲ)当c=4b2时,若在自变量x的值满足2b≤x≤2b+3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21,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1.已知四边形ABCD,AD∥BC,AB⊥BC,AD=1,AB=2,BC=3.(1)如图1,若P 为AB 边上一点以PD ,P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D ,请问对角线PQ 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P 为AB 边上任意一点,延长PD 到E ,使DE=PD ,再以PE ,P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CQE ,请问对角线PQ 的长是否也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若P 为直线DC 上任意一点,延长PA 到E ,使AE=AP ,以PE 、P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BQE ,请问对角线PQ 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本题满分12分)(1)【问题】如图1,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 a =, 6AB =.当点A 位于__________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__________(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2)【应用】点A 为线段B 除外一动点,且3BC =, 1AB =.如图2所示,分别以AB 、AC 为边, 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连接CD 、BE . ①请找出图中与BE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②直接写出线段BE 长的最大值.(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5,0,点P 为线段AB 外一动点,且2PA =, PM PB =, 90BPM ∠=︒.请直接写出线段AM 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13.如图,已知中,,边上的高,四边形为内接矩形.当矩形是正方形时,求正方形的边长.设,矩形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当为何值时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14.如图,抛物线与坐标轴相交于、、三点,是线段上一动点(端点除外),过作,交于点,连接.直接写出、、的坐标;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求面积的最大值,并判断当的面积取最大值时,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否为菱形.15.如图,抛物线过O、A、B三点,A(4,0)B(1,-3),P为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的直线y=x+m与对称轴交于点Q.(1)直线PQ与x轴所夹锐角的度数,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时,过点C(2,2)的直线AC与直线PQ交于点D,求: PD+DQ的最大值;②PD.DQ的最大值.16.问题提出(1)如图1,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a ,AB=b ,填空:当点A 位于 时,线段AC 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 (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 问题探究(2)点A 为线段BC 外一动点,且BC=6,AB=3,如图2所示,分别以AB ,A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连接CD ,BE ,找出图中与BE 相等的线段,请说明理由,并直接写出线段BE 长的最大值. 问题解决:(3)①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5,0),点P 为线段AB 外一动点,且PA=2,PM=PB ,∠BPM=90°,求线段AM 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②如图4,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BAD=60°,BC=42,若对角线BD ⊥CD 于点D ,请直接写出对角线AC 的最大值.17.如图14,AB 是O 的直径,,2AC BC AB ==,连接AC .(1)求证:045CAB ∠=; (2)若直线l 为O 的切线,C 是切点,在直线l 上取一点D ,使,BD AB BD =所在的直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E ,连接AD .①试探究AE 与A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EBCD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18.如图,动点M 在以O 为圆心,AB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运动(点M 不与点A B 、及AB 的中点F 重合),连接OM .过点M 作ME AB ⊥于点E ,以BE 为边在半圆同侧作正方形BCDE ,过M 点作O 的切线交射线DC 于点N ,连接BM 、BN .(1)探究:如左图,当M 动点在AF 上运动时; ①判断OEM MDN ∆∆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②设ME NCk MN+=,k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③设MBN α∠=,α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拓展:如右图,当动点M 在FB 上运动时;分别判断(1)中的三个结论是否保持不变?如有变化,请直接写出正确的结论.(均不必说明理由) 19.已知抛物线32-+=bx x y (b 是常数)经过点)0,1(-A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2)P(m ,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 ①当点'P 落在该抛物线上时,求m 的值;②当点'P 落在第二象限内,2'A P 取得最小值时,求m 的值.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12++=bx ax y 交y 轴于点A ,交x 轴正半轴于点)0,4(B ,与过A 点的直线相交于另一点)25,3(D ,过点D 作x DC ⊥轴,垂足为C .11(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 在线段OC 上(不与点O 、C 重合),过P 作x PN ⊥轴,交直线AD 于M ,交抛物线于点N ,连接CM ,求PCM ∆面积的最大值;(3)若P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设OP 的长为,是否存在,使以点N D C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几何中的最值问题(讲义)一、知识点睛几何中最值问题包含:“面积最值”及“线段(和、差)最值” .求面积的最值,需要将面积表完成函数,借助函数性质联合取值范围求解;求线段及线段和、差的最值,需要借助“垂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等有关定理转变办理.一般办理方法:线段和(周长)最小线段差最大线段最大(小)值平移平移转变对称对称结构三角形旋转旋转使点在线异侧使点在线同侧使目标线段与定长(以下列图)(以下列图)线段构成三角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垂线段最短三点共线时获得最值常用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已知两个定点时)垂线段最短(已知一个定点、一条定直线时)三角形三边关系(已知两边长固定或其和、差固准时)BAAB'lP lPB'BPA+PB最小,|PA-PB|最大,需转变,使点在线异侧需转变,使点在线同侧二、精讲精练1.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4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幸亏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抵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______cm.1A蚂蚁AMP蜂蜜ON B第1题图 第2题图如图,点P 是∠AOB 内必定点,点M 、N 分别在边OA 、OB 上运动,若∠AOB =45°,OP =32, 则△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DAC 的均分线交DC 于点E ,若点P ,Q 分别是AD 和 AE 上的动点,则 DQ +PQ 的最小值为 .A PD ADQEKQBCBPC第3题图第4题图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2,∠A =120°,点P 、Q 、K 分别为线段BC 、CD 、BD 上的任 意一点,则PK +QK 的最小值为.5.如图,当四边形 PABN 的周长最小时, a = .y y BCP(a,0)N(a+2,0) O x D B(4,-1)A(1,-3)OEFAx第5题图第6题图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的极点O在座标原点,极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B=4,D 为边OB的中点.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EF=2,当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时,则点 F的坐标为.如图,两点A、B在直线MN外的同侧,A到MN的距离AC=8,B到MN的距离BD=5,CD=4,P在直线MN上运动,则PA PB的最大值等于.A yB AO B xM D P C N第7题图第8题图点A、B均在由面积为1的同样小矩形构成的网格的格点上,成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若P是x轴上使得PA PB的值最大的点,Q是y轴上使得QA+QB的值最小的点,则OPOQ=.如图,在△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_________.ACF DE MB P CA P B第9题图第10题图如图,已知AB=10,P是线段AB上随意一点,在AB的同侧分别以AP和PB为边作等边△APC和等边△BPD,则CD长度的最小值为.11.如图,点P在第一象限,△ABP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当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点B随之在y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点P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________.若将△中边的长度改为22,另两边长度不变,则点P到原点的最大距离变成ABP PA_________.3几何中的最值问题yB A'CBPPOA xA QD第11题图第12题图12.着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以下图,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处,折痕为,当点′在边上挪动时,折痕的端点、也随之挪动.若A PQ A BC PQ限制点P、Q分别在AB、AD边上挪动,则点A′在BC边上可挪动的最大距离为.如图,直角梯形纸片ABCD,AD⊥AB,AB=8,AD=CD=4,点E、F分别在线段AB、AD上,将△AEF沿EF翻折,点A的落点记为P.(1)当P落在线段CD上时,PD的取值范围为;(2)当P落在直角梯形ABCD内部时,PD的最小值等于.D P CFA E BD C D CFP14.15.A E B A B16.17.18.在△ABC中,∠BAC=120°,AB=AC=4,M、N两点分别是边AB、AC上的动点,将△AMN沿MN翻折,A点的对应点为A′,连结BA′,则BA′的最小值是_________.4AM NA'B C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作业)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AD=90°,AB=6,对角线AC均分∠BAD,点E在AB上,且AE=2(AE<AD),点P是AC上的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A DD CPPA EB BQ C第1题图第2题图在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结PB、PQ,则△PB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cm(结果不取近似值).3.如图,一副三角板拼在一同,O为AD的中点,AB=a.将△ABO沿BO对折于△A′BO,点M为BC上一动点,则 A′M的最小值为.A60°COB DD45°A'MMBC A N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在锐角△ABC中,AB42,∠BAC=45°,∠BAC的均分线交BC于点D,点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5.6.7.8.9.在Rt△ACB中,∠ACB=90°,AC=6,BC=8,P、Q两点分别是边AC、BC上的动点,将△PCQ沿PQ翻折,C点的对应点为C',连结AC',则AC'的最小值是_________.5yABC'CPC Q B O A x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ABC中,∠ACB=90°,AC=4,BC=2,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当点A在x轴上运动时,点C随之在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7.一次函数y1=kx-2与反比率函数y2=mA,B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与最值问题专题9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应用呈现】1、 近年来,某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9年投入6000万元,2011年投入8640万元.(1)求2009年至2011年该县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2)该县预计2012年投入教育经费不低于9500万元,若继续保持前两年的平均增长率,该目标能否实现?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如图,要建造一个四边形花圃ABCD ,要求AD 边靠墙,CD ⊥AD ,AD ∥BC ,AB ∶CD =5∶4,且三边的总长为20 m .设AB 的长为5x m . (1)请求AD 的长;(用含字母x 的式子表示)(2)若该花圃的面积为50 m 2,且周长不大于30 m ,求AB 的长.【方法总结】一、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解1、已知x 、y 为实数,且满足x y m ++=5,xy ym mx ++=3,求实数m 最大值与最小值。
2、已知m ,n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tx +t 2﹣2t +4=0的两实数根,则(m +2)(n +2)的最小值是( ) A .7 B .11 C .12 D .16二、配方法求最值1、设a 、b 为实数,那么a ab b a b 222++--的最小值为_______。
2、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放置,点D 在AB 边上,△DEF 绕点D 旋转,腰DF 和底边DE 分别交△CAB 的两腰CA ,CB 于M ,N 两点,若CA =5,AB =6,AB =1:3,则MD +的最小值为 .三、 “夹逼法”求最值1、不等边三角形∆ABC 的两边上的高分别为4和12且第三边上的高为整数,那么此高的最大值可能为________。
1、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很多贫困人口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某地区2017年底有贫困人口1万人,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9年底该地区贫困人口减少到0.25万人,求该地区2017年底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年平均下降的百分率.2、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能售出20件,每件盈利50元.经调查发现:这种衬衫的售价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能多售出2件,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1)降价后,每件衬衫的利润为元,平均每天的销量为件;(用含x的式子表示)(2)为了扩大销售,尽快滅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降价措施,但需要平均每天盈利1600元,那么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3、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在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重庆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进程明显加快,作风治理和能力建设初见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助力我市脱贫攻坚,某村村委会在网上直播销售该村优质农产品礼包,该村在今年1月份销售256包,2、3月该礼包十分畅销,销售量持续走高,在售价不变的基础上,3月份的销售量达到400包.(1)若设2、3这两个月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a%,求a的值;(2)若农产品礼包每包进价25元,原售价为每包40元,该村在今年4月进行降价促销,经调查发现,若该农产品礼包每包降价1元,销售量可增加5袋,当农产品礼包每包降价多少元时,这种农产品在4月份可获利4620元?4、某商场第一年销售某品牌手机5000部,如果每年的销售量比上年增长相同的百分率x,且第三年比第二年多销售了1200部,求x的值.5、某通讯公司规定:一名客户如果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不超过A分钟,那么这个月这名客户只要交10元通话费;如果超过A分钟,那么这个月除了仍要交10元通话费外,超过部分还要按每分钟元交费.(Ⅰ)某名客户7月份通话90分钟,超过了规定的A分钟,则超过部分应交通话费元(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Ⅱ)下表表示某名客户8月份、9月份的通话情况和交费情况:月份通话时间/分钟通话费总数/元8月份80 259月份45 10根据上表的数据,求A的值.6、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角,墙DF足够长,墙DE长为9米,现用20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点C在墙DF上,点A在墙DE上,(篱笆只围AB,BC两边).(Ⅰ)根据题意填表;BC(m) 1 3 5 7矩形ABCD面积(m2)(Ⅱ)能够围成面积为100m2的矩形花园吗?如能说明围法,如不能,说明理由.专题9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 答案【应用呈现】2、 近年来,某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9年投入6000万元,2011年投入8640万元.(1)求2009年至2011年该县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2)该县预计2012年投入教育经费不低于9500万元,若继续保持前两年的平均增长率,该目标能否实现?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解析】(1)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 . 60002)1(x +=8640,2)1(x +=1.44,∵1+x >0, ∴1+x =1.2, x =20%.答: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20%;(2)2012年该县教育经费为8640×(1+20%)=10368(万元)>9500万元. 故能实现目标.2、如图,要建造一个四边形花圃ABCD ,要求AD 边靠墙,CD ⊥AD ,AD ∥BC ,AB ∶CD =5∶4,且三边的总长为20 m .设AB 的长为5x m . (1)请求AD 的长;(用含字母x 的式子表示)(2)若该花圃的面积为50 m 2,且周长不大于30 m ,求AB 的长.【解析】(1)作BH ⊥AD 于点H ,则AH =3x ,由BC =DH =20-9x 得AD =20-6x (2)由2(20-9x )+3x +9x ≤30得x ≥53,由12[(20-9x )+(20-6x )]×4x =50得3x 2-8x +5=0,∴x 1=53,x 2=1(舍去),∴5x =253.答:AB 的长为253米 【方法总结】一、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解1、已知x 、y 为实数,且满足x y m ++=5,xy ym mx ++=3,求实数m 最大值与最小值。
中考数学几何最值问题题型梳理专题1 单线段最值之单动点型例题.如图,矩形ABCD 中,4AB =,6BC =,点P 是矩形ABCD 内一动点,且∆∆=PAB PCD S S ,则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解析】ABCD 为矩形,AB DC ∴= 又=PAB PCD S S∴点P 到AB 的距离与到CD 的距离相等,即点P 线段AD 垂直平分线MN 上, 连接AC ,交MN 与点P ,此时PC PD +的值最小,且PC PD AC +=====巩固1.如图,等腰Rt △ABC 中,斜边AB 的长为2,O 为AB 的中点,P 为AC 边上的动点,OQ ⊥OP 交BC 于点Q ,M 为PQ 的中点,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C 时,点M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ABC .1D .2【解析】连接OC ,作PE ⊥AB 于E ,MH ⊥AB 于H ,QF ⊥AB 于F ,如图,∵△ACB 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2AB,∠A =∠B =45°, ∵O 为AB 的中点,∴OC ⊥AB ,OC 平分∠ACB ,OC =OA =OB =1,∴∠OCB =45°, ∵∠POQ =90°,∠COA =90°,∴∠AOP =∠COQ ,在Rt △AOP 和△COQ 中,A OCQ AO COAOP COQ ∠=∠=∠=∠⎧⎪⎨⎪⎩,∴Rt △AOP ≌△COQ ,∴AP =CQ , 易得△APE 和△BFQ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2AP=2CQ ,QF2BQ , ∴PE +QF=2,CQ +BQ,=2BC=2∵M 点为PQ 的中点, ∴MH 为梯形PEFQ 的中位线,∴MH =12,PE +QF ,=12,即点M 到AB 的距离为12, 而CO =1,∴点M 的运动路线为△ABC 的中位线,∴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C 时,点M 所经过的路线长=12AB =1,选C , 巩固2.如图,在平面内,线段AB =6,P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三角形纸片CDE 的边CD 所在的直线与线段AB 垂直相交于点P ,且满足PC =P A .若点P 沿AB 方向从点A 运动到点B ,则点E 运动的路径长为______,【解析】如图,由题意可知点C运动的路径为线段AC′,点E运动的路径为EE′,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C′=EE′,在Rt,ABC′中,易知AB=BC′=6,∠ABC′=90°,,EE′=AC巩固3.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点D是直线AB上一点.将线段CD绕点D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连结BE.(1)若点D在AB边上(不与A,B重合)请依题意补全图并证明AD=BE;(2)连接AE,当AE的长最小时,求CD的长.【解析】(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AD=BE,理由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A=∠B=60°,由旋转的性质得:∠ACB=∠DCE=60°,CD=CE,∵∠ACD=∠BCE,∵∵ACD≌∵BCE(S A S),∵AD=BE.(2)如图2,过点A作AF⊥EB交EB延长线于点F.∵∵ACD≌∵BCE,∵∠CBE=∠A=60°,∵点E的运动轨迹是直线BE,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点E与F重合时,AE的值最小,此时CD=CE=CF,∵∠ACB=∠CBE=60°,∵AC∥EF,又∵AF⊥BE,∵AF⊥AC,在Rt∵ACF中,∵CF∵CD=CF=.例题.如图,点D 在半圆O 上,半径5OB =,4=AD ,点C 在弧BD 上移动,连接AC ,作DH AC ⊥,垂足为H ,连接BH ,点C 在移动的过程中,BH 的最小值是______.【解析】如图,设AD 的中点为点E ,则114222EA ED AD ===⨯= 由题意得,点H 的运动轨迹在以点E 为圆心,EA 为半径的圆上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得:连接BE ,与圆E 交于点H ,此时BH 取得最小值,2EH = 连接BDAB 为半圆O 的直径,90ADB ∴∠=︒BD ∴===BE ∴===2BH BE EH ∴=-=巩固1.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 =6,BC =4,在长方形的内部以CD 边为斜边任意作Rt ∵CDE ,连接AE ,则线段AE 长的最小值是_____.【解析】如图,点E '在以点F 为圆心,DF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A ,E ,F 三点共线时,AE 值最小,DF =12×6=3,在长方形ABCD 中,AD =BC =4,由勾股定理得:AF . ∵EF =12CD =12×6=3,∵AE =AF ﹣EF =5﹣3=2,即线段AE 长的最小值是2.巩固3.如图,Rt ABC △中,AB BC ⊥,6AB =,4BC =,P 是ABC △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90PAB PBA ︒∠+∠=,则线段CP 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P AB +∠PBA =90°,∵∠APB =90°,∵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弧上(P 在∵ABC 内),设以AB 为直径的圆心为点O ,如图,接OC ,交∵O 于点P ,此时的PC 最短∵AB =6,∵OB =3,∵BC =4,∵5OC ==,∵PC =5-3=2巩固4.如图,在Rt ABC ∆中,90︒∠=C ,4AC =,3BC =,点O 是AB 的三等分点,半圆O 与AC 相切,M ,N 分别是BC 与半圆弧上的动点,则MN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和是( )A .5B .6C .7D .8【解析】如图,设∵O 与AC 相切于点D ,连接OD ,作OP BC ⊥垂足为P 交∵O 于F , 此时垂线段OP 最短,PF 最小值为OP OF -,∵4AC =,3BC =,∵5AB =,∵90OPB ︒∠=,∵OP AC ∥∵点O 是AB 的三等分点,∵210533OB =⨯=,23OP OB AC AB ==,∵83OP =, ∵∵O 与AC 相切于点D ,∵OD AC ⊥,∵OD BC ∥,∵13OD OA BC AB ==,∵1OD =, ∵MN 最小值为85133OP OF -=-=, 如图,当N 在AB 边上时,M 与B 重合时,MN 经过圆心,经过圆心的弦最长, MN 最大值1013133=+=,513+=633,∵MN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6.选B . 巩固5.如下图所示,在矩形纸片ABCD 中,2AB =,3AD =,点E 是AB 的中点,点F 是AD 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EF 沿EF 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 EF △,则'A C 的长的最小值是( )A .2B .3C 1D 1【解析】以点E 为圆心,AE 长度为半径作圆,连接CE ,当点'A 在线段CE 上时,A'C 的长取最小值,如图所示,根据折叠可知:112A'E AE AB ===.在Rt BCE △中,112BE AB ==,3BC =,90B ∠=,CE ∴,A'C ∴的最小值1CE A'E =-=.选D .技法1:借助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例题1.如图,在∵ABC 中,∠C =90°,AC =4,BC =2,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当点A在x 轴上运动时,点C 随之在y 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 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 )A .6B .C .D .【解析】如图,取CA 的中点D ,连接OD 、BD ,则OD =CD =AC =×4=2,由勾股定理得,BD ==2,当O 、D 、B 三点共线时点B 到原点的距离最大,所以,点B 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2+2.技法2:借助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例题2.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边长为A 、B 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负半轴、轴的正半轴上滑动,点C 在第四象限,连接OC ,则线段OC 长的最小值是( )A 1B .3C .3D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C 作CE ⊥AB 于点E ,连接OE ,∵∵ABC 是等边三角形,∵CE =AC ×si n 60°=3=,AE =BE ,∵∠AOB =90°,∵EO 12=AB =∵EC -OE ≥OC , ∵当点C ,O ,E 在一条直线上,此时OC 最短,故OC 的最小值为:OC =CE ﹣EO =3B .巩固1.如图,∠MON =90°,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边OM 、ON 上,当B 在边ON 上运动时,A 随之在OM 上运动,矩形ABCD 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 =4,BC =2.运动过程中点D 到点O 的最大距离是______.【解析】如图,取AB 的中点E ,连接OE 、DE 、OD ,∵OD ≤OE +DE ,∵当O 、D 、E 三点共线时,点D 到点O 的距离最大,此时,∵AB =4,BC =2,∵OE =AE =12AB =2,DE=∵OD 的最大值为,巩固2.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将ABC ∆绕顶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M ∆是BC 的中点,N 是''A B 的中点,连接MN ,若4,60BC ABC =∠=︒,则线段MN 的最大值为( )A .4B .8C .D .6【解析】连接CN ,∵将ABC ∆绕顶点C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90A CB ACB ∠=∠︒,''460'B C BC A B C ABC ==∠=∠=︒,,∵'30A ∠=︒,''8A B =,∵N 是''A B 的中点,∵1''42CN A B ==, ∵在△CMN 中,MN <CM +CN ,当且仅当M ,C ,N 三点共线时,MN =CM +CN =6, ∵线段MN 的最大值为6.选D .技法3:借助构建全等图形例题3.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AB =5,点P 是AC 上的动点,连接BP ,以BP 为边作等边∵BPQ ,连接CQ ,则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CQ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解析】如图,取AB 的中点E ,连接CE ,PE .∵∠ACB =90°,∠A =30°,∵∠CBE =60°, ∵BE =AE ,∵CE =BE =AE ,∵∵BCE 是等边三角形,∵BC =BE ,∵∠PBQ =∠CBE =60°, ∵∠QBC =∠PBE ,∵QB =PB ,CB =EB ,∵∵QBC ≌∵PBE (S A S ),∵QC =PE ,∵当EP ⊥AC 时,QC 的值最小,在Rt ∵AEP 中,∵AE =52,∠A =30°,∵PE =12AE =54,∵CQ 的最小值为54.巩固4.如图,边长为1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M 是高CH 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结MB ,将线段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 ,连结HN .则在点M 运动过程中,线段HN 长度的最小值是( )A .6B .3C .2D .1.5【解析】如图,取BC 的中点G ,连接M G ,∵旋转角为60°,∵∠MBH +∠HBN =60°, 又∵∠MBH +∠MBC =∠ABC =60°,∵∠HBN =∠G BM ,∵CH 是等边∵ABC 的对称轴,∵HB =12AB ,∵HB =B G ,又∵MB 旋转到BN ,∵BM =BN , 在∵MB G 和∵NBH 中,BG BH MBG NBH MB NB =⎧⎪∠=∠⎨⎪=⎩,∵∵MB G ≌∵NBH (S A S ),∵M G=NH ,根据垂线段最短,当M G ⊥CH 时,M G 最短,即HN 最短,此时∠BCH =12×60°=30°,C G=12AB =12×12=6,∵M G=12C G=12×6=3,∵HN =3;选B . 技法4:借助中位线例题4.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斜边AB 的长度为 8,以AC 为直径作圆,点P 为半圆上的动点,连接BP ,取BP 的中点M ,则CM 的最小值为( )A. B.CD.【解析】连接AP 、CP ,分别取AB 、BC 的中点E 、F ,连接EF 、EM 和FM ,,EM 、FM 和EF 分别是,ABP 、,CBP 和,ABC 的中位线,EM ∥AP ,FM ∥CP ,EF ∥AC ,EF =12AC ,,∠EFC =180°-∠ACB =90° ,AC 为直径,,∠APC =90°,即AP ⊥CP ,,EM ⊥MF ,即∠EMF =90°,点M 的运动轨迹为以EF 为直径的半圆上,取EF 的中点O ,连接OC ,点O即为半圆的圆心,当O 、M 、C 共线时,CM 最小,如图所示,CM 最小为CM 1的长,,等腰直角∆ABC 中,斜边 AB 的长度为 8,,AC =BC AB =,EF =12AC =FC =12BC =,OM 1=OF =12EF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C =,CM 1=OC -OM 1即CM ,选C .巩固5.如图,抛物线2119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D 是以点()0,4C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E 是线段AD 的中点,连接,OE BD ,则线段OE 的最小值是( )A .2B .2C .52D .3 【解析】∵2119y x =-,∵当0y =时,21019x =-,解得:=3x ±, ∵A 点与B 点坐标分别为:(3-,0),(3,0),即:AO =BO =3,∵O 点为AB 的中点,又∵圆心C 坐标为(0,4),∵OC =4,∵BC 长度5=,∵O 点为AB 的中点,E 点为AD 的中点,∵OE 为∵ABD 的中位线,即:OE =12BD , ∵D 点是圆上的动点,由图可知,BD 最小值即为BC 长减去圆的半径,∵BD 的最小值为4,∵OE =12BD =2,即OE 的最小值为2,选A . 专题2 单线段最值之双动点型技法1借助等量代换实现转化例题1.如图,ABC ∆中,90B ︒∠=,4AB =,3BC =,点D 是AC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DF BC ⊥于点F ,连接EF ,则EF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解析】连接BD ,90,B DE AB DF BC ︒∠=⊥⊥,∴四边形BEDF 是矩形。
方法必备05压轴大题几何中的最值问题(5种题型40题专练)题型一:圆中的最值问题(9题)题型二:胡不归模型(11题)题型三:阿氏圆模型(5题)题型四:瓜豆原理(4题)题型五:将军饮马模型(11题)题型一:圆中的最值问题(9题)1.(2023•竞秀区二模)已知,在半圆O 中,直径10AB =,点C ,D 在半圆O 上运动,弦5CD =.(1)如图1,当 AC BD=时,求证:CAB DBA ∆≅∆;(2)如图2,若22.5DAB ∠=︒,求图中阴影部分(弦AD 、直径AB 、弧BD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3)如图3,取CD 的中点M ,点C 从点A 开始运动到点D 与点B 重合时结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M 到AB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2.(2023•大兴区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0)A r -,(,0)B r .点P 为平面内一点(不与点A ,点B 重合),若ABP ∆是以线段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则称点P 为线段AB 的直点.(1)若1r =,①在点111(,22P -,2(0,1)P ,3(1,1)P --这三个点中,点是线段AB 的直点;②点P 为线段AB 的直点,点(1,1)C -,求CP 的取值范围;(2)点D 在直线1y x =-上,若点D 的横坐标D x 满足24D x <<,点P 为线段AB 的直点,且1DP =,直接写出r 的取值范围.3.(2022•舟山二模)如图,已知6AC cm =,90GAC ∠=︒,AD 是GAC ∠的平分线.动点N 从点C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CA 水平向左做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动点M 从点A 出发,也以1/cm s 的速度沿AG 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连接MN,交OD于点E.经过A,M,N三点作圆,交AD于点F,连接FM、FN.设运动时间为()t s,其中06t<<.(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MN的长,并求MN的最小值.(2)求四边形AMFN的面积.(3)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线段AE的长度最大?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2022•常州模拟)如图,半圆O的直径4AB=,以长为2的弦PQ为直径,向点O方向作半圆M,其中P点在AQ上且不与A点重合,但Q点可与B点重合.(1)计算:劣弧PQ的长;(2)思考:点M与AB的最大距离为,此时点P,A间的距离为;点M与AB的最小距离为.(3)探究:当半圆M与AB相切时,求 AP的长.(注:结果保留π,6cos353︒=,3cos55)3︒=5.(2022•灞桥区校级三模)问题提出:(1)如图①,已知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5,以C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则C上一点到直线AB的最小距离为.问题探究:(2)如图②,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是BC边上的动点,BF AE⊥交CD于点F,垂足为G,连结CG,则求CG 的最小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有一个矩形花坛ABCD ,10AB m =,20AD m =,根据设计造型要求,在AB 上任取一动点E ,连ED ,过点A 作AF ED ⊥,交DE 于点F ,在FD 上截取3FP AF =,连接PB 、PC ;现需在PBC ∆的区内种植一种黄色花卉,在矩形内的其它区域种植一种红色花卉,已知种植这种黄色花卉每平方米需200元,种植这种红色花卉每平方米需180元,完成这两种花卉的种植至少需花费多少元?(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3 1.7)≈6.(2023•南海区一模)如图1,在矩形ABCD 中,12AD =,8AB =,点E 在射线AB 上运动,将AED ∆沿ED 翻折,使得点A 与点G 重合,连接AG 交DE 于点F .(1)【初步探究】当点G 落在BC 边上时,求BG 的长;(2)【深入探究】在点E 的运动过程中,BG 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3,点P 为BG 的中点,连接AP ,点E 在射线AB 上运动过程中,求AP 长的最大值.7.(2023•北京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N-.上一点,点(0,2)的半径为1,M为O对于点P给出如下定义:将点P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P',点P'关于点N的对称点为Q,称点Q为点P 的“对应点”.(1)如图,已知点(0,1)P,点Q为点P的“对应点”.M,点(4,0)①在图中画出点Q;②求证:2=;OQ OM(2)点P 在x 轴正半轴上,且(1)OP t t =>,点Q 为点P 的“对应点”,连接PQ ,当点M 在O 上运动时,直接写出PQ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积(用含t 的式子表示).8.(2022•房山区模拟)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图形1W 和图形2W ,给出如下定义:在图形1W 上存在两点A ,B (点A ,B 可以重合),在图形2W 上存在两点M ,N (点M ,N 可以重合)使得2AM BN =,则称图形1W 和图形2W 满足限距关系.(1)如图1,点(3C 0),(0,1)D -,(0,1)E ,点P 在线段CE 上运动(点P 可以与点C ,E 重合),连接OP ,DP .①线段OP 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线段DP 的取值范围是;②在点O ,点D 中,点与线段DE 满足限距关系;(2)在(1)的条件下,如图2,O 的半径为1,线段FG 与x 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F ,G ,且//FG EC ,若线段FG 与O 满足限距关系,求点F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3)O 的半径为(0)r r >,点H ,K 是O 上的两个点,分别以H ,K 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得到H 和K ,若对于任意点H ,K ,H 和K 都满足限距关系,直接写出r 的取值范围.9.(2022•雁塔区校级二模)问题提出:(1)如图1,点B 、C 在O 上且2BC =,过点O 作OE BC ⊥,交BC 于点A ,交O 于点E ,连接BE 、CE ,若30CBE ∠=︒,则线段AE 的长度为.问题探究:(2)如图2,在ABC ∆中,2BC =,45BAC ∠=︒,求边AC 长度的最大值;问题解决:(3)如图3,某城市拟在河流m 、n 所夹半岛区域建一个湿地公园,公园的周长由亲水廊桥AB 、 AD 、CD 和绿化带BC 四部分构成.其中B 、C 两定点间的距离为2000米.根据规划要求,A 、D 两点间的距离为600米,A 、D 两点到直线BC 的距离相等, AD 的中点E 到BC 的距离比点A 到BC 的距离多米;若修建时需保证B ∠与C ∠的和为120度,请判断这个湿地公园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结果保留)π题型二:胡不归模型(11题)1.(2023•湘潭县三模)如图,抛物线23(0)y ax bx a =++≠与x 轴相交于点(1,0)A -,(3,0)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为y 轴上一个动点,连接BP ,求1010CP BP +的最小值;(3)连接AC ,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45PCO ACO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23•徐州二模)抛物线23y x bx =-++与直线1y x =+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点A 在x 轴的负半轴上.(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D 的坐标;(2)如图1,直线AB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PH AB ⊥于点H ,求垂线段PH 的最大值;(3)如图2,当点P 运动到抛物线对称轴右侧时,连接AP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 ,当55AM +最小时,直接写出此时AP 的长度.3.(2022•仁寿县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交y 轴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E .(1)连接BD ,点M 是线段BD 上一动点(点M 不与端点B ,D 重合),过点M 作MN BD ⊥,交抛物线于点N (点N 在对称轴的右侧),过点N 作NH x ⊥轴,垂足为H ,交BD 于点F ,点P 是线段OC 上一动点,当MN 取得最大值时,求13HF FP PC ++的最小值;(2)在(1)中,当MN 取得最大值,13HF FP PC ++取得最小值时,把点P 向上平移22个单位得到点Q ,连接AQ ,把AOQ ∆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0360)αα︒<<︒,得到△A OQ '',其中边A Q ''交坐标轴于点G .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点G ,使得Q Q OG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21•津南区一模)已知抛物线22y x x c =-+交x 轴于A ,B 两点,且点B 的坐标为(3,0),其对称轴交x 轴于点C .(Ⅰ)求该抛物线的顶点D 的坐标;(Ⅱ)设P 是线段CD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C ,D 重合).①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l 交抛物线(对称轴右侧)于点Q ,连接QB ,QD ,求QBD ∆面积的最大值;②连接PB ,求PD +的最小值.5.(2021•南山区校级三模)如图,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y 轴相交于点(0,2)C -,与x 轴分别交于点(3,0)B 和点A ,且tan 1CAO ∠=.(1)求抛物线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BAQ ABC ∠=∠,若存在,请求出点Q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D ,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个点P ,使22PC PD +值最小,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2021•惠山区校级一模)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3y ax ax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交y 轴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1,0)-,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E .(1)填空:a =,点B 的坐标是;(2)连接BD ,点M 是线段BD 上一动点(点M 不与端点B ,D 重合),过点M 作MN BD ⊥,交抛物线于点N (点N 在对称轴的右侧),过点N 作NH x ⊥轴,垂足为H ,交BD 于点F ,点P 是线段OC 上一动点,当MNF ∆的周长取得最大值时,求12FP PC +的最小值;(3)在(2)中,当MNF ∆的周长取得最大值时,12FP PC +取得最小值时,如图2,把点P 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 ,连接AQ ,把AOQ ∆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0360)αα︒<<︒,得到△A OQ '',其中边A Q ''交坐标轴于点G .在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点G ,使得GQ OG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2021•红桥区模拟)已知抛物线2(y ax bx a =+,b 为常数,0)a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其顶点C 的坐标为(2,4).(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Ⅱ)点P 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 上方的一个动点,求PAC ∆面积的最大值;(Ⅲ)点Q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QA ,求5QC QA 的最小值.8.(2021•香洲区校级三模)如图,抛物线2y =-+交x 轴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交y 轴于点C ,直线y =+经过点A 、C ,点M 是线段AC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C 重合).(1)求A ,B 两点的坐标;(2)当点P ,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时,求3PM AM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M 的坐标;(3)连接BC ,当AOM ∆与ABC ∆相似时,求出点M 的坐标.9.(2021•青山区模拟)已知抛物线2412y ax ax a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且32OC OA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 ,对称轴交x 轴于点N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E m n 为抛物线上的一点,且06m <<,连接AE ,交对称轴于点P .点F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连接EF ,当2PA PE =时,求15210EF +的最小值.(3)如图2,过点M 作MQ CM ⊥,交x 轴于点Q ,将线段CQ 向上平移t 个单位长度,使得线段CQ 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求t 的取值范围.10.(2021•番禺区一模)如图,ABC ∆中,120A ∠=︒,AB AC =,过点A 作AO AC ⊥交BC 于点O .(1)求证:13BO BC =;(2)设AB k =.①以OB 为半径的O 交BC 边于另一点P ,点D 为CA 边上一点,且2CD DA =.连接DP ,求CPD S ∆.②点Q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不与A 、B 合),连接OQ ,在点Q 运动过程中,求2AQ OQ +的最小值.11.(2023•南山区三模)如图,在ACE∆中,CA CE=,30CAE∠=︒,O经过点C,且圆的直径AB在线段AE上.(1)试说明CE是O的切线;(2)若ACE∆中AE边上的高为h,试用含h的代数式表示O的直径AB;(3)设点D是线段AC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连接OD,当12CD OD+的最小值为6时,求O的直径AB的长.题型三:阿氏圆模型(5题)1.(2023•万州区模拟)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过点C 作//CD AB 交过点B 的直线于点D ,30ABD ∠=︒,直线BD 交AC 于H .(1)如图1,若2AB =,求BD 的长;(2)如图2,过点A 作AG BD ⊥交BD 于点G ,交BC 的延长线于E ,取线段AB 的中点F ,连接GF ,求证:GF BH +=.(3)在(2)的条件下,过点D 作DP AB ⊥交AB 于点P ,若点M 是线段GF 上任一点,连接BM ,将BGM ∆沿BM折叠,折叠后的三角形记为△BG M ',当AG DG '+'取得最小时,直接写出tan PDG ∠'的值.2.(2022•成都模拟)在ABC ∆中,90CAB ∠=︒,AC AB =.若点D 为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D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BE ,连接CE ,交AB 于点F .(1)如图1,若75ABE ∠=︒,4BD =,求AC 的长;(2)如图2,点G 为BC 的中点,连接FG 交BD 于点H .若30ABD ∠=︒,猜想线段DC 与线段HG 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3)如图3,若4AB =,D 为AC 的中点,将ABD ∆绕点B 旋转得△A BD '',连接A C '、A D ',当22A D A C '+'最小时,求A BC S ' .3.(2022•市中区校级模拟)如图,在ABC ∆与DEF ∆中,90ACB EDF ∠=∠=︒,BC AC =,ED FD =,点D 在AB 上.(1)如图1,若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连接AE ,探究线段AF 、AE 、A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若点D 与点A 重合,且AC =4DE =,将DEF ∆绕点D 旋转,连接BF ,点G 为BF 的中点,连接CG ,在旋转的过程中,求32CG BG +的最小值;(3)如图3,若点D 为AB 的中点,连接BF 、CE 交于点M ,CE 交AB 于点N ,且::7:9:10BC DE ME =,请直接写出NDCN 的值.4.(2021•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E ,ADE ∆为等边三角形.(1)若点E 为BD 的中点,4AD =,5CD =,求BCE ∆的面积;(2)如图2,若BC CD =,点F 为CD 的中点,求证:2AB AF =;(3)如图3,若//AB CD ,90BAD ∠=︒,点P 为四边形ABCD 内一点,且90APD ∠=︒,连接BP ,取BP 的中点Q ,连接CQ .当2AB =,42AD =tan 2ABC ∠=时,求1010CQ BQ +的最小值.5.(2022•从化区一模)已知,AB 是O 的直径,2AB =,AC BC =.(1)求弦BC 的长;(2)若点D 是AB 下方O 上的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以CD 为边,作正方形CDEF ,如图1所示,若M 是DF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求证:线段MN 的长为定值;(3)如图2,点P 是动点,且2AP =,连接CP ,PB ,一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CP 匀速运动到点P,再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PB匀速运动到点B,到达点B后停止运动,求点Q的运动时间t的最小值.题型四:瓜豆原理(4题)1.(2023•海淀区校级三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给定图形W 和点P ,若图形W 上存在两个点M ,N 满足3PM PN =且90MPN ∠=︒,则称点P 是图形W 的关联点.已知点(23A -0),(0,2)B .(1)在点1(3P -1)-,2(3P -,3),3(23P -2)-中,是线段AB 的关联点;(2)T 是以点(,0)T t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①当0t =时,若线段AB 上任一点均为O 的关联点,求r 的取值范围;②记线段AB 与线段AO 组成折线G ,若存在4t ,使折线G 的关联点都是T 的关联点,直接写出r 的最小值.2.(2022•沈阳)【特例感知】(1)如图1,AOB ∆和CO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OB COD ∠=∠=︒,点C 在OA 上,点D 在BO 的延长线上,连接AD ,BC ,线段AD 与BC 的数量关系是;【类比迁移】(2)如图2,将图1中的COD ∆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090)αα︒<<︒,那么第(1)问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证明你的结论;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方法运用】(3)如图3,若8AB =,点C 是线段AB 外一动点,AC =,连接BC .①若将CB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 ,连接AD ,则AD 的最大值是;②若以BC 为斜边作Rt BCD(B ∆,C ,D 三点按顺时针排列),90CDB ∠=︒,连接AD ,当30CBD DAB ∠=∠=︒时,直接写出AD 的值.3.(2023•崖州区一模)若4AC =,以点C 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点P 为该圆上的动点,连接AP .(1)如图1,取点B ,使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将点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P '.①点P '的轨迹是(填“线段”或者“圆”);②CP '的最小值是;(2)如图2,以AP 为边作等边APQ ∆(点A 、P 、Q 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在点P 运动过程中,求CQ 的最大值.(3)如图3,将点A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M ,连接PM ,则CM 的最小值为.4.(2021秋•武昌区期末)如图1,在ABC ∆中,BE 平分ABC ∠,CF 平分ACB ∠,BE 与CF 交于点D .(1)若74BAC ∠=︒,则BDC ∠=;(2)如图2,90BAC ∠=︒,作MD BE ⊥交AB 于点M ,求证:DM DE =;(3)如图3,60ABC∠=︒,若点G为CD的中点,点M在直线BC上,∠=︒,80BAC连接MG,将线段GM绕点G逆时针旋转90︒得GN,NG MG∠的=,连接DN,当DN最短时,直接写出MGC度数.题型五:将军饮马模型(11题)1.(2023•巧家县校级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A a 在y 轴正半轴上,点(,0)B b 在x 轴正半轴上,AB AD ⊥且AB AD =,2|4|(3)0a b -+-=.(1)求线段AB 的长;(2)若点P 为y 轴上的一个动点,则当PB PD +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2.(2023•陕西模拟)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为(1,1)A ,(4,2)B ,(3,4)C .(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点1A ,1B ,1C 分别是A ,B ,C 的对应点);(2)在x 轴上找一点Q ,使QA QB +的值最小.3.(2023•南关区校级模拟)图①、图②均是77⨯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顶点称为格点,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①的线段AC上画一点D,使得:2:3AD DC=;(2)在图②中,画ABC∆的高BE;(3)在图②中,若点P、Q分别为线段BE、AB上的动点,连接PA、PQ,当PA PQ+取最小值时,画出点P、Q的位置.4.(2023•广阳区二模)探索与发现.小张同学在用作图软件探索图形性质的数学活动中,进行如下操作: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的AB边上取定点E,使2AE=,在AD边上设置动点P,连接PE,以PE为边在AB的上方作正方形PEFG,连接AF,BF.(1)小张同学通过观察发现图中APE FEB∠=∠,请给出证明;(2)探索过程中发现,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AFB∆的面积是个定值,请证明并求出这个定值;(3)进一步探索后发现,随着点P的运动,AFB∆的周长会随着点P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存在一个最小值,请你求出AFB∆周长的最小值.5.(2022•内黄县二模)如图,在ABC∠=︒,以AB为直径作OBAC,交AC于点D,过∆中,90∠=︒,30ABC点D作O的切线DM交BC于点M.(1)求证:CM BM=.(2)若3+为最小值时,求AP的长.AD=,P为AB上一点,当PM PD6.(2023•卧龙区二模)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1)如图①,请你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两个定点A和B的距离之和最小,即PA PB+的和最小(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思维转换(2)如图②,已知点E是直线l外一定点,且到直线l的距离为4,MN是直线l上的动线段,6MN=,连接ME,+的最小值.小敏在解题过程中发现:“借助物理学科的相对运动思维,若将线段MN看作静线段,NE,求ME NE则点E在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上运动”,请你参考小敏的思路求ME NE+的最小值;拓展应用(3)如图③,在矩形ABCD中,22=,AD AB==,连接BD,点E、F分别是边BC、AD上的动点,且BE AF分别过点E、F作EM BD⊥,FN BD∆周长的最小⊥,垂足分别为M、N,连接AM、AN,请直接写出AMN值.7.(2023•渝中区校级一模)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B上一点,连接CD,将CD绕点C顺时针旋转120°至CE,连接BE,分别交AC、CD于点F、G.(1)若AD=3,BD=1,求△BCE的面积;(2)请猜想线段AF,BD,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当△BCE周长最小时,请直接写出的值.8.(2022•碑林区校级一模)(1)如图①,点A、点B在直线l同侧,请你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AP BP+的值最小;(不需要说明理由)(2)如图②,60∆的周长是否OP=,点E,F分别在OA,OB上,PEF∠内一定点,5AOB∠=︒,点P为AOB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③,已知四边形OABC中,90A C∠=∠=︒,150B∠=︒,2BC=,1033OC=,点H为OA边上的一点且4OH=,点P,F分别在边AB,OC上运动,点E在线段OH上运动,连接EF,EP,PF,EFP∆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EFP∆周长最小值和此时O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2022•安国市一模)[问题提出]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等知识⋯⋯常可利用它们来解决“最值问题”.[简单运用](1)如图1,在ABC ∆中,6AB =,60A ∠=︒,45B ∠=︒,在BC 上取一点D ,则AD 的长的最小值是.[综合运用](2)如图1,在ABC ∆中,6AB =,60A ∠=︒,45B ∠=︒,在BC 、AB 、AC 上分别取点D 、E 、F ,使得DEF ∆的周长最小.画出图形确定D 、E 、F 的位置,并直接写出DEF ∆的周长的最小值.[拓展延伸](3)图2是由线段AB 、线段AC 、 BC组成的图形,其中60A ∠=︒,6AB =,3AC =, BC 为60︒,分别在 BC 、线段AB 和线段AC .上取点D 、E 、F ,使得DEF ∆的周长最小,画出图形确定D 、E 、F 的位置,并直接写出DEF ∆的周长的最小值.10.(2022•西山区一模)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已知点(3,0)A -,抛物线的最低点的坐标为(1,4)--.(1)求出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线段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D ,CD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E ,求点E 的坐标.(3)如图2,点M ,N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且2MN =,求OMN ∆周长的最小值.11.(2022•渝中区校级自主招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232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点B 作BC 的垂线,交对称轴于E .(1)如图1,点P 为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当PAE ∆面积最大时,在对称轴上找一点M ,在y 轴上找一点N ,使得OM MN NP ++最小,求此时点M 的坐标及OM MN NP ++的最小值;(2)如图2,平移抛物线,使抛物线的顶点D 在射线AD 上移动,点D 平移后的对应点为D ',点A 的对应点A ',设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F,将FBC∆沿BC翻折,使点F落在点F'处,在平面上找一点G,使得以A'、D'、F'、G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直接写出D'的坐标.。
抢分秘籍11几何图形中求线段,线段和,面积等最值问题(压轴通关)目录【中考预测】预测考向,总结常考点及应对的策略【误区点拨】点拨常见的易错点【抢分通关】精选名校模拟题,讲解通关策略(含新考法、新情境等)几何图形中求线段、线段和、面积最值题是全国中考的热点内容,更是全国中考的必考内容。
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为知识残缺、基础不牢、技能不熟、答欠规范等原因导致失分。
1.从考点频率看,几何图形中的性质综合问题,是高频考点、也是必考点。
2.从题型角度看,以解答题的最后一题或最后二题为主,分值12分左右,着实不少!题型一线段最值问题【例1】(2024·四川成都·一模)如图1,在四边形ABFE 中,90F ∠=︒,点C 为线段EF 上一点,使得AC BC ⊥,24AC BC ==,此时BF CF =,连接BE ,BE AE ⊥,且AE BE =.(1)求CE 的长度;(2)如图2,点D 为线段AC 上一动点(点D 不与A ,C 重合),连接BD ,以BD 为斜边向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GD .①当DG AB ∥时,试求AD 的长度;②如图3,点H 为AB 的中点,连接HG ,试问HG 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DC =,即可得出DM GF =,证明DMG GFB ≌,进而证明G 在EF 上,根据已知条件证明D 在EB 上,然后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解;②如图所示,过点H 作HP EF ⊥于点P ,连接EH ,由①可得G 在EF 上运动,当HG EF ⊥时,HG 取得最小值,即,G P 重合时,HP 的长即为HG 的最小值,由①可得103AT =,求得sin 10ETA ∠=,根据45HEF ETA α∠=+︒=∠,即可求解.【详解】(1)解:如图所示,取AB 的中点H ,连接,EH HC ,∵BF CF =,90F ∠=︒,∴45BCF ∠=︒,BC =,又∵AC BC⊥∴45ECA ∠=︒∵AE BE =,BE AE⊥∴45EBA ∠=︒∴45ECA ABE ∠=∠=︒∴FEB CAB∠=∠∵24AC BC ==,∴2BC =∴BF CF ==∴1tan 2CB CAB AC ∠==∴1tan tan 2FB FEB CAB EF ∠==∠=∴12BF EF =∴EF =∴CE EF CF =-=(2)①如图所示,过点D 作DM EF ⊥于点M ,过点D 作DN AB ⊥于点N,由(1)可得45ACE ABE ∠=∠=︒∴CDM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 =,∵,CBF DBG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B DB BF BG =∴BD BG BC BF=又∵DBG CBF∠=∠∴DBC GBF∠=∠∴DBC GBF∽∴DC DB GF GB==∴DC =∴DM GF=在,DMG GFB 中,DM GF DMG F DG BG =⎧⎪∠=∠⎨⎪=⎩∴DMG GFB≌∴MGD FBG∠=∠∵90FBG FGB ∠+∠=︒∴90MGD FGB ∠+∠=︒又∵90DGB ∠=︒∴180MGF ∠=︒∴G 在EF 上,∵DG AB ∥,90DGB ∠=︒∴90GBA ∠=︒∵45,45ABE DBG ABD∠=︒∠=︒=∠∴D 在EB 上,∵1tan 2CAB ∠=,∴12DN AN =,则AD ==∵,45DN AB ABE ⊥∠=︒∴DN DB=∴3AB DN =,∵4AC =,2CB =∴AB =∴133DN AB ==,∴103AD ==,②如图所示,过点H 作HP EF ⊥于点P ,连接EH ,由①可得G 在EF 上运动,∴当HG EF ⊥时,HG 取得最小值,即,G P 重合时,HP 的长即为HG 的最小值,设,AC EB 交于点T ,即与①中点D 重合,由①可得103AT =∵AB =∴AE =,12EH AB ==∴sin 10103AE ETA AT ∠==设FEB CAB α∠=∠=则45HEF ETA α∠=+︒=∠,在Rt PEH △中,sin sin 102PH HEF EH ETA EH =∠⨯=∠⨯=⨯.【点睛】证明G 点在EF 上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直角三角形.【例2】(2024·天津红桥·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0O ,()2,0A,(2,B ),C ,D 分别为OA ,OB 的中点.以点O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OCD ,得OC D '' ,点C ,D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 ',D ¢.(1)填空∶如图①,当点D ¢落在y 轴上时,点D ¢的坐标为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2)如图②,当点C '落在OB 上时,求点D ¢的坐标和BD '的长;(3)若M 为C D ''的中点,求BM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直接写出结果即可).(),D为OB中点,B2,23()∴,D1,3()22132OD∴=+=,∵以点O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由(1)知60AOB ∠=︒,30GD O '∴∠=︒,112OG OD '∴==,D G '()1,3D ∴'-,()2,23B ,∵C ,D 分别为OA ,OB 的中点,此时M 在BO 的延长线上,()2,23B ,()222234OB ∴=+=,742BM OB OM ∴=+=+;即BM 最大值为742+;此时M 在线段OB 上,BM BM ∴最小值为427-;综上所述,BM 最大值为1.(2024·山东济宁·模拟预测)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EF 绕点D 旋转(DE AB <),90EDF ∠=︒,DE DF =,连接AE CF ,.(1)如图1,求证:ADE CDF ≅ ;(2)直线AE 与CF 相交于点G .①如图2,BM AG ⊥于点M ,⊥BN CF 于点N ,求证:四边形BMGN 是正方形;②如图3,连接BG ,若6AB =,3DE =,直接写出在DEF 旋转的过程中,线段BG 长度的最小值为.【详解】(1)证明: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DC ∴=,90ADC ∠=︒,DE DF = ,90EDF ∠=︒,ADC EDF ∴∠=∠,ADE CDF \Ð=Ð,在ADE V 和CDF 中,DA DC ADE CDF DE DF =⎧⎪∠=∠⎨⎪=⎩,SAS ADE CDF ∴() ≌.(2)解:①证明:如图2中,设AG 与CD 相交于点P ,90ADP ∠=︒ ,90DAP DPA ∴∠+∠=︒,ADE CDF ≅ ,DAE DCF ∴∠=∠,DPA GPC ∠∠= ,90DAE DPA GPC GCP ∠∠∠∠∴+=+=︒,90PGN ∠∴=︒,BM AG ⊥ ,BN GN ⊥,∴四边形BMGN 是矩形,90MBN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90ABC MBN ∠∠==︒,ABM CBN ∴∠=∠,又90AMB BNC ∠∠==︒ ,AMB CNB ∴≅ ,MB NB ∴=,∴矩形BMGN 是正方形;∵DAH BAM ∠+∠=∠∴DAH ABM ∠=∠,又∵AD BA =,DHA ∠∴AMB DHA ≌△△,BM AH ∴=,222AH AD DH =- ,DH ∴最大时,AH 最小,即点(1)若AC AB AD BC >⊥,,当点E 在线段AC 上时,AD BE ,交于点F ,点F 为BE 中点.①如图1,若37BF BD AD ===,,求AE 的长度;②如图2,点G 为线段AF 上一点,连接G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H .若点E 为GH 中点,602BAC DAC EBC ∠=︒∠=∠,,求证:12AG DF AB +=.(2)如图3,若360AC AB BAC ︒==∠=,.当点E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时,连接DE ,将DCE △沿DC 所在直线翻折至ABC 所在平面内得到DCM △,连接AM ,当AM 取得最小值时,ABC 内存在点K ,使得ABK CAK ∠=∠,当KE 取得最小值时,请直接写出2AK 的值.AD BC EG AD ⊥⊥ ,,90BDF ∴∠=︒,EGF ∠=BDF EGF ∴∠=∠,在Rt BDF △中,90BDF ∠=(22DF BF BD ∴=-=AD BC ⊥ ,90ADC ∴∠=︒,点E 为GH 的中点,GE HE ∴=,在AGE 和KHE △中,12AE KE =⎧⎪∠=∠⎨,由题意可知:160∠=︒,AC 30CAM ∴∠=︒,1322CM AC ∴==,32CE CM ∴==,(1)如图①,在ABC 中,点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BC =MN 的长为____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正方形ABCD 中,6AD =,点E 为AD 上的靠近点A 的三等分点,点F 为AB 上的动点,将AEF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点G ,求CG 的最小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某地要规划一个五边形艺术中心ABCDE ,已知120ABC ∠=︒,60BCD ∠=︒,40m AB AE ==,80m BC CD ==,点C 处为参观入口,DE 的中点P 处规划为“优秀”作品展台,求点C 与点P 之间的最小距离.∵点E为AD上的靠近点∴11633 AE AD==⨯在Rt EDC中,EC 根据折叠的性质,EG(1)如图1,点D 为ABC 的边BC 上一点,连接2,,3BD AD BDA BAC AB ∠=∠=,若ABD △的面积为4,则ACD 的面积为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2,在矩形ABCD 中,6,5AB BC ==,在射线BC 和射线CD 上分别取点E F 、,使得65BE CF =,连接AE BF 、相交于点P ,连接CP ,求CP 的最小值;【问题解决】(3)如图3,菱形ABCD 是某社区的一块空地,经测量,120AB =米,60ABC ∠=︒.社区管委会计划对该空地进行重新规划利用,在射线AD 上取一点E ,沿BE CE 、修两条小路,并在小路BE 上取点H ,将CH 段铺设成某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休闲通道(通道宽度忽略不计),根据设计要求,BHC BCE ∠=∠,为了节省铺设成本,要求休闲通道CH 的长度尽可能小,问CH 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CH 长度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5;(2)343-;(3)存在,最小值为403米【分析】(1)证明C ABD BA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994CBA ABD S S == ,即可得到ACD 的面积;(2)证明ABE BCF ∽△△,进一步得到90APB ∠=︒,则证明点P 在矩形ABCD 内部以AB 为直径的O 上运动,连接,OP OC ,OC 交O 于点P ',进一求出3,34OP OP OB OC '====,则343CP OC OP ''=-=-,由CP OC OP ≥-,即可得到CP 的最小值;(3)证明,CBH EBC ∽得到2BC BE BH =⋅,则2AB BE BH =⋅,再证明,ABH EBA ∽得到120AHB EAB ∠=∠=︒,证明点H 在O 的劣弧 AB 上运动,求得90OBC ∠=︒,进一步求得403OH AO BO ===米,勾股定理可得803OC =米,记OC 与O 相交于点H ',则403OH OH '==米,求出403CH OC OH ''=-=米,由403CH OC OH '≥-=米,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解:∵,BDA BAC ∠=∠B B ∠=∠,∴C ABD BA ∽△△,∴2439ABDCBA S BD S AB ⎛⎫⎛⎫=== ⎪ ⎪⎝⎭⎝⎭ ,∴994CBA ABD S S == ,∴ACD 的面积为945CBA ABD S S -=-= ,故答案为:5(2)∵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BE BCF ∠=∠=︒,∵65BE CF =,6,5AB BC ==,∴65BE AB CF BC ==,∴ABE BCF ∽△△,∴BAE CBF ∠=∠,∵90CBF ABP ∠+∠=︒∴90BAE ABP ∠+∠=︒∴()18090APB BAE ABP ∠=︒-∠+∠=︒∴点P 在矩形ABCD 内部以AB 为直径的O 上运动,则1602BM AM AB ===米,题型二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例1】(2024·四川达州·模拟预测)【问题发现】(1)如图1,在OAB 中,3OB =,若将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OA B '',连接BB ',则BB '=__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2,已知ABC 是边长为BC 为边向外作等边BCD △,P 为ABC 内一点,连接AP BP CP ,,,将BP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DQC △,求PA PB PC ++的最小值;【实际应用】(3)如图3,在长方形ABCD 中,边1020AB AD ==,,P 是BC 边上一动点,Q 为ADP △内的任意一点,是否存在一点P 和一点Q ,使得AQ DQ PQ ++有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此时P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在OAB 中,3OB =,将 120BOB '∴∠=︒,OB OB '==OBB OB B ''∴∠=∠,OBB OB B B OB '''∠+∠+∠=PA PB PC PA ∴++=+∴当点D、Q、P、A⊥连接AD,作DE AC∠=∠=︒DCB BCA60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旋转构造等边三角形,从而把三条不在一条直线的线段之和的问题,转换成几点共线求线段的最值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例2】(2024·贵州毕节·一模)在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后,数学兴趣小组用一个等边三角形继续进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行探究.已知ABC(1)【动手操作】如图1,若D为线段BC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连接CE,则CE的长为________;(2)【探究应用】如图2,D 为ABC 内一点,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E ,连接CE ,若,,B D E 三点共线,求证:EB 平分AEC ∠;(3)【拓展提升】如图3,若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将线段A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 ,连接CE .请求出点D 在运动过程中,DEC 的周长的最小值.(3)由ABD ACE ≌△△,得CE BD =,可得DEC 的周长BC DE =+,而DE AD =,知AD 的最小时,DEC 的周长最小,此时AD BC ⊥,即可求得答案.∵ABD ACE ≌△△,∴CE BD =,∴DEC 的周长DE CE =+∴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DEC 为等边三角形,1.(2024·陕西·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4OA OB ==,连接AB .(1)如图1,C 为线段AB 上一点,连接OC ,将O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OD ,连接AD ,求AC AD +的值.(2)如图2,当点C 在x 轴上,点D 位于第二象限时,90ADC ∠=︒,且AD CD =,E 为AB 的中点,连接DE ,试探究线段AD DE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AD DE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又90AOB ∠=︒,∴四边形DMON 是矩形,∴90MDN ∠=︒,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______和______;(2)如图2,在矩形ABCD 中,4AB =,6AD =,点P 在AD 上,点Q 在BC 上,且AP CQ =,连接CP 、QD ,求PC QD +最小时AP 的长;(3)如图3,在ABCD Y 中,10AB =,20AD =,点D 到AB 的距离为,动点E 、F 在AD 边上运动,始终保持3EF =,在BC 边上有一个直径为BM 的半圆O ,连接AM 与半圆O 交于点N ,连接CE 、FN ,求CE EF FN ++的最小值.如图,当点P 在AO 的延长线上时,此时PA 的最大值为:PO OA +故答案为:11;3;(2)延长BA 至点B ',使AB ∵在矩形ABCD 中,4AB =,∴DAB BAP CBA '∠=∠=∠=∠∴DA 垂直平分BB ',∴PB PB '=,(3)如图,过点F 作FG EC ∥,交BC OG ',NO ,∵在ABCD Y 中,10AB =,20AD =,点∴AD BC ∥,即EF CG ∥,BC AD =∴四边形EFGC 是平行四边形,∴3GC EF ==,FG EC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基本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弄清题意并作出适当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3.(2024·陕西西安·三模)【问题提出】(1)如图①,AB 为半圆O 的直径,点P 为半圆O 的 AB 上一点,BC 切半圆O 于点B ,若10AB =,12BC =,则CP 的最小值为;【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矩形ABCD 中,3AB =,5BC =,点P 为矩形ABCD 内一点,连接PB 、PC ,若矩形ABCD 的面积是PBC 面积的3倍,求PB PC +的最小值;【问题解决】(3)如图③,平面图形ABCDEF 为某校园内的一片空地,经测量,AB BC ===60B ∠︒,150BAF BCD ∠=∠=︒,DE DC ⊥,20CD =米,劣弧 EF所对的圆心角为90︒, EF 所在圆的圆心在AF 的延长线上,10AF =米.某天活动课上,九(1)班的同学准备在这块空地上玩游戏,每位同学在游戏开始前,在BC 上选取一点P ,在弧 EF上选取一点Q ,并在点P 和点Q 处各插上一面小旗,从点A 出发,先到点P 处拔下小旗,再到点Q 处拔下小旗,用时最短者获胜.已知晓雯和晓静的跑步速度相同,要使用时最短,则所跑的总路程()AP PQ +应最短,问AP PQ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你求出AP PQ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8;(2)41;(3)AP PQ +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20310m -.【分析】(1)连接OC 交O 于点1P ,则1CP是CP 的最小值,求出1CP 的长即可,(2)过点P 作PH BC ⊥于点H ,作EF BC ∥,连接BC ',BP C P '+的最小值,即为BC '的长度,求出BC '即可,(3)连接AC ,作点A 关于BC 的对称点A ',连接PA ',A Q ',AA ',过A '作A N ED '⊥,分别交ED 、AC 的延长线于点N 、M ,分别延长AF ,DE 交于点O ,连接OQ ,OA ',当A Q '取得最小值时,AP PQ +的值最小,即A Q ''的长,求出A Q ''即可.解:(1)如图,连接OC 交O 于点1P ,连接OP ,点P 为半圆O 的AB上一点,∴当点P 与点1P 不重合时,CP OC OP >-,当点P 与点1P 重合时,1CP CP OC OP ==-,CP OC OP ∴≥-,CP ∴的最小值OC OP =-,BC 切半圆O 于点B ,90ABC ∴∠=︒,152OB OP AB === ,12BC =,2212513OC ∴=+=,CP ∴的最小值1358OC OP =-=-=,故答案为:8.(2)过P 作PH BC ⊥,如图,矩形ABCD 的面积是13553PBC S ∴=⨯⨯= 2PH ∴=,60ABC ∠=︒ ,AB BC ==ABC ∴ 是等边三角形,60BAC BCA ∴∠=∠=︒,150BAF BCD ∠=∠=︒ ,DE ACD MCD CAO ∴∠=∠=∠=AA M '∴ 和OA N '△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E G分别作,,⊥⊥与EF交于点F,连接CF.EF AD FG AB FG特例感知(1)以下结论中正确的序号有______;ED CF BG为边围成的三角形不是直①四边形AGFE是矩形;②矩形ABCD与四边形AGFE位似;③以,,角三角形;类比发现(2)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GFE绕着点A旋转,连接BG,观察CF与BG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发现;拓展应用(3)连接CE ,当CE 的长度最大时,①求BG 的长度;②连接,,AC AF CF ,若在ACF △内存在一点P ,使CP AP ++的值最小,求CP AP ++的最小值.∴HF DE =,CH BG =∴CHF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矩形,∴43AB CD ==,AD =∴228AC AB BC =+=,则由(2)知,90CEF ∠=︒,∵2247CF CE EF =+=∴3221BG CF ==;根据旋转,可得30PAF KAL ∠=∠=∴3KL PF =,过P 作PS AK ⊥于S ,则12PS AP =∴32KS AK AS AP =-=,则tan ∠题型三面积的最小值问题【例1】(新考法,拓视野)(2024·陕西西安·一模)【问题提出】(1)如图1,已知在边长为5的等边ABC 中,点D 在边BC 上,3BD =,连接AD ,则ACD 的面积为;【问题探究】(2)如图2,已知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BC 上,点F 在边CD 上,且45EAF ∠=︒,若5EF =,求AEF △的面积;【问题解决】(3)如图3是某座城市廷康大道的一部分,因自来水抢修在4AB =米,AD =ABCD 区域内开挖一个AEF △的工作面,其中B 、F 分别在BC CD 、边上(不与B 、C 、D 重合),且60EAF ∠=︒,为了减少对该路段的拥堵影响,要求AEF △面积最小,那么是否存在一个面积最小的AEF △?若存在,请求出AEF △面积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所示,延长∵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D D =,∠∴ABG ADF ≌∴AG AF DAF =,∠(3)把ADF △绕点A ∴33AG AF FAG =,∠∵60EAF ∠=︒,∴30EAG ∠=︒,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等,通过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例2】(2024·陕西西安·二模)图形旋转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1,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45EDF ∠=︒,连接EF ,试探究AE C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这个问题可将ADE V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到CDH △的位置(易得出点H 在BC 的延长线上),进一步证明DEF 与DHF △全等,即可解决问题.(1)如图1,正方形ABCD 中,45,3,2EDF AE CF ∠=︒==,则EF =______;(2)如图2,正方形ABCD 中,若30EDF ∠=︒,过点E 作EM BC ∥交DF 于M 点,请计算AE CF +与EM 的比值,写出解答过程;(3)如图3,若60EDF ∠=︒,正方形ABCD 的边长8AB =,试探究DEF 面积的最小值.,,,D F H G 四点共圆;进而可得30FHG ∠=,根据13tan 30AE CF CH CF FH EM GH GH ++====︒,即可求解;(3)过点E 作EK CD ⊥于K ,交DF 于M ,作FT EK ⊥于T ,得出4DEF S EM = ,进而根据(2)的方法得出3EM GH FH ==,根据FC AE CH ==时,面积最小,得出32163OF =-,即可求解.【详解】(1)解:∵将ADE V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90DCH A DCB ∠=∠=︒=∠,DH DE HDC EDA=∠=∠,∴点H 在BC 的延长线上,∵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ADC ∠=︒,∵45EDF ∠=︒,∴45HDF CDH FDC ADE FDC EDF∠=∠+∠=∠+∠=︒=∠又∵DF DF =,∴DEF ()SAS DHF ≌,∴235EF FH FC CH FC AE ==+=+=+=,故答案为:5.(2)解:将ADE V ,DEM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DCH DHG∴,AED CHD DEM DHG ∠=∠∠=∠,∵EM BC ∥,则EM AB ⊥,∴90AEM ∠=︒,∴90CHG CHD DHG AED DEM AEM ∠=∠+∠=∠+∠=∠=︒,∵30EDF ∠=︒,EM BC ∥则EM AD ∥,∴ADE CDH ∠=∠,30GDH MDE ∠=∠=︒,∵EM BC ∥,∴EMF DFC ∠=∠,∴180EMD EMF EMD DFC ∠+∠=∠+∠=︒,即180DFC DGH ∠+∠=︒,∴,,,D F H G 四点共圆;∴30GFH GDH ∠=∠=︒,又30FHG ∠=︒∴1tan 30AE CF CH CF FH EM GH GH ++====︒(3)如图,过点E 作EK CD ⊥于K ,交DF 于M ,作FT EK ⊥于T ,90FTK TKC BCD ∠=∠=∠=︒∴四边形CFTK 是矩形,FT CK∴=8DK CK DK FT ∴+=+=111()4222DEF EMD EMF S S S DK EM FT EM DK FH EM ∴=+=⋅+⋅=+= 同(2)将ADE V ,DEM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DCH DHG ,可得60GFH EDM ∠=∠=︒,EM GH=∵2220-+=≥,∴FH x y =+≥当且仅当x y =时取得等于号,此时FC AE CH ==,设,,,D F H G 的圆心为O ,∵DC FH ⊥,FC CH =,∴DC 经过点O ,∴OF OD =,sin 602OC OF OF =︒=∵8OD OC +=即82OF +=解得:32OF =-∴232FH FC OF ===-∴48GH ==-,∴()44448192DEF S EM GH ===-=- ,即DEF 面积的最小为192-.【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四点共圆等知识,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023·陕西西安·一模)问题发现(1)在ABC 中,2AB =,60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6AB AD ==,90BCD BAD ∠=∠=︒,8AC =,求BC CD +的值.问题解决(3)有一个直径为60cm 的圆形配件O ,如图2所示.现需在该配件上切割出一个四边形孔洞OABC ,要求60O B ∠=∠=︒,OA OC =,并使切割出的四边形孔洞OABC 的面积尽可能小.试问,是否存在符合要求的面积最小的四边形OABC ?若存在,请求出四边形OABC 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OA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当点C 在C '的位置,即∴C A C B ''=,BD =∴ABC '△是等边三角形,∴2C B AB '==,∴B ADE ∠=∠,BAC ∠∵6AB AD ==,BCD ∠∴180B ADC ∠+∠=︒,∵180ADE ADC ∠+∠=∵60AOC ∠=︒,OA OC =∴将AOB 绕O 点顺时针旋转∴60BOE ∠=︒,OE OB =∴BOE △是等边三角形,∴160302BE OB ==⨯=,(1)如图①,已知ABC 是面积为AD 是BAC ∠的平分线,则AB 的长为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ABC 中,90C ∠=︒,AC BC =,4AB =,点D 为AB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边AC ,BC 上,且90EDF ∠=︒.证明:DE DF =.问题解决:(3)如图③,李叔叔准备在一块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花园ABCD ,然后将其分割种植三种不同的花卉.按照他的分割方案,点P ,Q 分别在AD ,BC 上,连接PQ 、PB 、PC ,60BPC ∠=︒,E 、F 分别在PB 、PC 上,连接QE 、QF ,QE QF =,120EQF ∠=︒,其中四边形PEQF 种植玫瑰,ABP 和PCD 种植郁金香,剩下的区域种植康乃馨,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种植玫瑰的四边形PEQF 的面积为2,为了节约成本,矩形花园ABCD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矩形ABCD 的最小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当PQ BC ⊥时,矩形ABCD 的面积最小,根据2ABCD PEQF S S =四边形四边形,即可求解.【详解】解:(1)∵ABC 是面积为AD 是BAC ∠的平分线,∴12BD CD AB ==设ABC 的边长为a∴2AD a =∴2112224ABC S BC AD a a a =�创=∴24a =解得:4a =,故答案为:4.(2)如图所示,连接CD,∵在ABC 中,90C ∠=︒,AC BC =,4AB =,点D 为AB 的中点,∴CD AD =,90ADC ∠=︒,45A DCF ∠=∠=︒又∵90EDF ∠=︒∴ADE ADC CDE EDF EDC CDF∠=∠-∠=∠-∠=∠在,ADE CDF △△中,45A DCF ADE CDF AD CD ∠=∠=︒⎧⎪∠=∠⎨⎪=⎩∴ADE CDFV V ≌∴DE DF =;(3)如图所示,∵60BPC ∠=︒,120EQF ∠=︒,∴36060120180PFQ PEQ ∠+∠=︒-︒-︒=︒将QFP △绕点Q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EQG ,∴,,P E G 三点共线,∴四边形PEQF 的面积等于PQG ,又∵120,PQG PQ GQ ∠=︒=,∴30QPG QGP ∠=∠=︒过点Q 作QN PG ⊥于点N ,则12QN PQ =设PQ b =,则1,22NQ b PN b ==∴2PG PN ==∴21112224PQG S PG NQ b b =⨯=⨯⨯=∵四边形PEQF 的面积为∴16b =,即16PQ =,如图所示,作QM PM ⊥于点M ,∵30EPQ FPQ ∠=∠=︒,QM PM ⊥,QN PG ⊥,则QN QM =,在,ENQ FMQ 中,QN QM EQ FQ=⎧⎨=⎩∴()HL ENQ FMQ ≌,同理可得PNQ PMQ≌则2PNQPEQF S S = 四边形∴PEQF PNQM S S =四边形四边形,作点Q 关于PE 的对称点T ,连接PT ,则PTQ 是等边三角形,则PTQ S = ,如图所示,依题意,当PQ BC ⊥时,矩形ABCD 的面积最小,此时,E F 与,N M 重合,,∴22128ABCD PEQF S S ==⨯四边形四边形∴矩形ABCD 的最小面积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2024·陕西榆林·二模)(1)如图1,AB CD ∥,1,2AB CD ==,AD ,BC 交于点E ,若4=AD ,则AE =;(2)如图2,矩形ABCD 内接于O ,2,AB BC ==,点P 在 AD 上运动,求PBC 的面积的最大值;(3)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市政部门计划把一块边长为120米的正方形荒地ABCD (如图3)改造成一个户外休闲区,计划在边AD ,BC 上分别取点P ,Q ,修建一条笔直的通道PQ ,要求2CQ AP =,过点B 作BE PQ ⊥于点E ,在点E 处修建一个应急处理中心,再修建三条笔直的道路BE CE DE ,,,并计划在CDE 内种植花卉,DEP 内修建老年活动区,BCE 内修建休息区,在四边形ABEP 内修建儿童游乐园.问种植花卉的CDE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BC ∴∠=︒,AC ∴是O 的直径.在Rt ABC △中,tan BC BAC AB∠=60BPC BAC ∴∠=∠=︒过点O 作OE BC ⊥,垂足为E ,延长连接P B P C ₂,₂,此时P BC ₂的面积最大.理由:在 AD 上任意另取一点P。
专题05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常见考点考点一 面积最值问题典例1.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经过点P32),O 为坐标原点,若直线l 与椭圆C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直线l 与直线OM 的斜率乘积为-14.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OM =AOB 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21123x y +=(2)3 【解析】 【分析】(1)根据椭圆经过点P32),得到223914a b+=,再利用点差法,根据直线l 与直线OM 的斜率乘积为-14,得到 2214b a -=-求解;(2)当AB x ⊥轴时,易得12AOBSOM AB =⋅AB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t =+,联立221123x y y kx t ⎧+=⎪⎨⎪=+⎩,根据OM =k ,t 的关系,再求得AB 和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由12AOB S AB d =⋅⋅求解.(1)解:因为椭圆经过点P32), 所以223914a b +=, 设()()1122,,,A x y B x y ,因为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所以22112222222211x y a b x y ab ⎧+=⎪⎪⎨⎪+=⎪⎩,两式相减得2121221212y y x x b x x a y y -+=-⋅-+,因为线段AB 的中点为M ,且直线l 与直线OM 的斜率乘积为-14,所以 2214b a -=-,解得223,12b a ==,所以椭圆方程为:221123x y +=;(2)当AB x ⊥轴时,点M 在x 轴上,且OM AB ⊥,由OM =3AB =,所以12AOBSOM AB =⋅ 当直线AB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t =+,由221123x y y kx t ⎧+=⎪⎨⎪=+⎩,消去y 得()2221484120k x ktx t +++-=, 则21212228412,1414kt t x x x x k k -+=-⋅=++,224,1414kt t M k k ⎛⎫- ⎪++⎝⎭,由OM =()2222314116k t k +=+,因为AB =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所以12AOBSAB d =⋅⋅=3≤=,当且仅当221214k k =+,即218k =时,等号成立,综上 AOB 面积的最大值是3.变式1-1.已知椭圆221221x y C a b+=:的焦距为2,且过点(P .若直线AB 为椭圆1C 与抛物线2C :22(0)y px p =>的公切线.其中点,A B 分别为1C ,2C 上的切点.(1)求椭圆1C 的标准方程:(2)求OAB 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2212x y +=;(2)2. 【解析】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列出关于22,a b 的方程,求解作答.(2)设出直线AB 的方程,分别与抛物线2C ,椭圆1C 的方程联立,求出切点纵坐标,再求出面积的函数关系,借助均值不等式计算作答. (1)椭圆半焦距c ,依题意,1c =,221112a b+=,又2221a b c -==,解得22a =,21b =, 所以椭圆1C 的标准方程为:2212x y +=. (2)显然直线AB 不垂直于坐标轴,设直线AB 的方程为(0)x my t m =+≠,()11,A x y ,()22,B x y ,由22y px x my t⎧=⎨=+⎩消去x 并整理得:2220y pmy pt --=, 则22480p m pt ∆=+=,即22t p m =-,22ty pm m==-, 由2222x y x my t⎧+=⎨=+⎩ 消去x 并整理得:()2222220m y mty t +++-=, 则()()222244220m t m t '∆=-+-=,即222t m =+,1222mt mt my m t t --===-+,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1211222OABm tS AB d y y t t m =⋅=-=⋅-+221212414(||)2222||t m m m m m m m +=-+=-+=+≥=, 当且仅当4||||m m =,即2m =±时取“=”, 所以OAB 面积的最小值为2.变式1-2.已知曲线C 上任一点到点()3,0F 的距离等于该点到直线3x =-的距离.经过点()3,0F 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 (1)求曲线C 的方程;(2)若曲线C 在点A 、B 处的切线交于点P ,求PAB △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1)212y x = (2)36 【解析】 【分析】(1)分析可知曲线C 是以点()3,0F 为焦点,以直线3x =-为准线的抛物线,由此可求得曲线C 的方程;(2)先证明结论:抛物线212y x =在其上一点()00,Q x y 上一点的切线方程为()006y y x x =+,设直线l 的方程为3x ty =+,设点()11,A x y 、()22,B x y ,将直线l 的方程与抛物线C 的方程联立,列出韦达定理,求出AB ,写出抛物线C 在A 、B 两点处的切线方程,求出点P 的坐标,进而求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PAB △面积的最小值. (1)解:由题意可知,曲线C 是以点()3,0F 为焦点,以直线3x =-为准线的抛物线,设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220y px p =>,则32p ,可得6p ,因此,曲线C 的方程为212y x =. (2)解:先证明结论:抛物线212y x =在其上一点()00,Q x y 上一点的切线方程为()006y y x x =+, 由题意可得20012y x =,联立()002612y y x x y x⎧=+⎨=⎩,可得()200x x -=,解得0x x =,因此,抛物线212y x =在其上一点()00,Q x y 上一点的切线方程为()006y y x x =+. 若直线l 与x 轴重合,则直线l 与抛物线C 只有一个交点,不合乎题意. 设直线l 的方程为3x ty =+,设点()11,A x y 、()22,B x y ,联立2312x ty y x=+⎧⎨=⎩,可得212360y ty --=,21441440t ∆=+>,由韦达定理可得1212y y t +=,1236y y =-,()2121AB t ==+,抛物线212y x =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2111662y y y x x x =+=+,同理可知抛物线212y x =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22262y y y x =+,联立2112226262y y y x y y y x ⎧=+⎪⎪⎨⎪=+⎪⎩,解得121231262y y x y y y t ⎧==-⎪⎪⎨+⎪==⎪⎩,即点()3,6P t -, 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61t d +==所以,()3221361362PABS AB d t =⋅=+≥△,当且仅当0=t 时,等号成立. 因此,PAB △面积的最小值为36. 【点睛】方法点睛: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解决方法一般分两种:一是几何法,特别是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来求最值;二是代数法,常将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函数的单调性或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等求最值.变式1-3.已知椭圆E :22221(0)x y a b a b +=>>,且过点⎛- ⎝⎭. (1)求E 的方程;(2)若()3,0M ,O 为坐标原点,点P 是E 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点,线段PM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点N ,求四边形OPMN 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22162x y +=(2)【解析】 【分析】(1)根据椭圆的离心率以及椭圆上的点,列出方程组,解得a.b ,可得答案.(2)设P 点坐标,表示出直线PM 的斜率,进而可得其中垂线方程,求得N 点坐标,从而表示出四边形OPMN 的面积,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 (1)设E 的焦距为2c,则()222222211c a a b a b c ⎧=⎪⎪⎪⎪-⎪⎝⎭+=⎨⎪-=⎪⎪⎪⎪⎩,解得2a b c ⎧=⎪⎪=⎨⎪=⎪⎩所以E 的方程是22162x y +=.(2)由题意,设()(000,0P x y y <,线段MP 的中点为A ,则点A 的坐标为003,22x y+⎛⎫⎪⎝⎭,且直线MP 的斜率003PM y k x =-,故直线AN 的斜率为0031AN PM x k k y -=-=, 从而直线AN 的方程为00003322y x x y x y -+⎛⎫-=- ⎪⎝⎭, 又2200162x y +=,则220063x y =-, 令0x =,得2200092x y y y +-=,化简得200230,2y N y ⎛⎫-- ⎪⎝⎭,所以四边形OPMN 的面积2000231133222OPMN OMNOPMy S SSy y --=+=⨯⨯+⨯⨯200023322y y y ⎛⎫+=+ ⎪⎝⎭003332222y y ⎛⎫=+≥⨯= ⎪⎝⎭当且仅当0y =所以四边形OPMN面积的最小值为考点二 其他最值问题典例2.如图,已知椭圆C :22212x y a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左、右顶点分别为1A 、2A ,离心率e =M 为椭圆C 上动点,直线1A M 交y 轴正半轴于点A ,直线2A M 交y 轴正半轴于点B (当M 为椭圆短轴上端点时,A ,B ,M 重合).(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3OA OB =,求直线MA 的方程;(3)设直线2MA 、2AA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求12k k +的最大值.【答案】(1)22142x y +=(2)y =(3)【解析】 【分析】(1)根据离心率可求a ,从而可得椭圆方程.(2)设()00,M x y ,则可以用M 的坐标表示,A B ,再根据3OA OB =可求0x ,从而可求M 的坐标,故可求直线MA 的方程.(3)结合(2)可得12k k +,利用M 在椭圆上可化简前者,利用其纵坐标的范围可求最大值. (1)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e =c a =即22212a a -=,故24a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42x y +=.设()00,M x y ,因为直线1A M 交y 轴正半轴于点A ,则02x ≠±,00y >,又()00:22y AM y x x =++,故0020,2y A x ⎛⎫⎪+⎝⎭,()00:22y MM y x x =--,故0020,2y B x ⎛⎫- ⎪-⎝⎭, 因为3OA OB =,故000022322yyx x =-⨯+-,所以01x =-,所以0y =故()2:212AM y x x =+=-+y =. (3)由(2)可得0102y k x =-,而0020202022y x y k x -+==--+, 故00002200000124422242y y y y k y k x x x y =-==-=--+-+,因为00y <2y -≤12k k +的最大值为 变式2-1.已知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2=,(1)求曲线C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曲线C 在y 轴左、右两侧的交点分别是,Q P ,且0OP OQ ⋅=,求22||OP OQ +的最小值.【答案】(1)2212y x -=(2)8 【解析】 【分析】(1)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2)可设直线OP 的方程为()0y kx k =≠,则直线OQ 的方程为1=-y x k ,由2212y x y kx⎧-=⎪⎨⎪=⎩,求得2OP ,同理求得2OQ ,从而可求得2211||||OP OQ +的值,再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1)解:设())12,F F ,2=,等价于12122PF PF F F -=<,∴曲线C 为以12,F F 为焦点的双曲线,且实轴长为2,焦距为故曲线C 的方程为:2212y x -=;(2)解:由题意可得直线OP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可设直线OP 的方程为()0y kx k =≠,则直线OQ 的方程为1=-y x k ,由2212y x y kx ⎧-=⎪⎨⎪=⎩,得222222222x k k y k ⎧=⎪⎪-⎨⎪=⎪-⎩, 所以()2222221||2k OP x y k+=+=-,同理可得,()2222212121||1212k k OQ k k⎛⎫+ ⎪+⎝⎭==--, 所以()()()22222222211111||||22121k k k OP OQ k k -+-++===++,()()22222222112222228||||OQ OP OP OQ OP OQOP OQ OP OQ ⎡⎤⎛⎫⎛⎫⎛⎫⎢⎥+=++=++≥+= ⎪ ⎪ ⎪ ⎪ ⎪⎢⎥⎝⎭⎝⎭⎝⎭⎣⎦, 当且仅当2OP OQ ==时取等号,所以当2OP OQ ==时,22||OP OQ +取得最小值8.变式2-2.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过点(0,1)P,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小值为2(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不过点P 的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A 与直线PB 斜率之和为1-,求点P 到直线l 距离的最大值.【答案】(1)2214x y +=(2)【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21b =且2a c -=a ,b ,c 之间的关系,解得a ,c ,b ,即可得出答案. (2)当直线l 垂直于y 轴时,直线PA 与直线PB 的斜率和为0,不符合题意,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my n =+,则111PA y k x -=,221PB y k x -=,联立直线l 与椭圆C 的方程,可得244181()10n m y y m n x m n x---+⋅+=++,PA k ,PB k 是该二次方程的两根,利用韦达定理结合条件可得到21PA PB k k n m+=-=--,即可得出答案. (1)因为椭圆过点(0,1)P,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小值为2, 所以21b =且2a c -= 又22221a b c c =+=+, 解得2a =,c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4x y +=.(2)当直线l 垂直于y 轴时,直线PA 与直线PB 的斜率和为0,不符合题意, 故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my n =+, 由于直线l 不过点(0,1)P ,故0m n +≠, 设1(A x ,1)y ,2(B x ,2)y ,10x ≠,20x ≠, 则111PA y k x -=,221PB y k x -=, 直线l 的方程可改写为(1)1x m y m n m n--=++, 椭圆C 的方程可改写为224(1)8(1)0x y y +-+-=, 两者联立,可得22(1)4(1)8(1)[]0x m y x y y m n m n-+-+-⋅-=++, 0x ≠时,整理可得244181()10n m y y m n x m n x---+⋅+=++①, 若n m =,则直线l 与椭圆C 的一个交点为(0,1)-, 此时直线PA 的斜率不存在,不符合题意, 故n m ≠,且PA k ,PB k 是以上二次方程①的两根, 由韦达定理有21PA PB k k n m+=-=--,于是2n m =+,直线l 的方程为2x my m =++,所以直线l 经过定点(2,1)-,则当点P 与该定点的连线与l 垂直时,点P 到直线l 距离的最大,最大值..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直线与椭圆的相交问题,解答时要注意便是德技巧,解题中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属于较难题.变式2-3.已知点()0,2R -,()0,2Q ,双曲线C 上除顶点外任一点(),M x y 满足直线RM 与QM 的斜率之积为4. (1)求C 的方程;(2)若直线l 过C 上的一点P ,且与C 的渐近线相交于A ,B 两点,点A ,B 分别位于第一、第二象限,2AP PB =,求AP PB ⋅的最小值.【答案】(1)2214y x -=(2)1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224+-⋅=y y x x,化简可得答案, (2)求出渐近线方程,设点()00,P x y ,()11,2A x x ,()22,2B x x -,1>0x ,20x <,由2AP PB =可得12023x x x +=,120243-=x x y 代入双曲线方程化简可得1298⋅=-x x ,然后表示AP PB ,的坐标,再进行数量积运算,化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答案 (1)由题意得224+-⋅=y y x x ,即2244-=y x, 整理得2214y x -=,因为双曲线的顶点坐标满足上式,所以C 的方程为2214y x -=.(2)由(1)可知,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2y x =±, 设点()00,P x y ,()11,2A x x ,()22,2B x x -,1>0x ,20x <, 由2AP PB =,得()()01012020,22,2--=---x x y x x x x y , 整理得12023x x x +=,120243-=x x y ①,把①代入220014y x -=,整理得1298⋅=-x x ②, 因为()121201012244,2,33-+--⎛⎫=--=⎪⎝⎭x x x x AP x x y x , ()2121202022,2,33---⎛⎫=---= ⎪⎝⎭x x x x PB x x x y , 所以()22121211010129⋅=++⋅AP PB x x x x .由1298=-x x ,得1298=-x x , 则()22221212221199192710101210101210219988982⎡⎤⎛⎫⎛⎫⎢⎥⋅=++⋅=-+-⨯≥⨯⨯-= ⎪⎪⎝⎭⎢⎥⎝⎭⎣⎦AP PB x x x x x x ,当且仅当24x =-时等号成立,所以AP PB ⋅的最小值是1.巩固练习练习一 面积最值问题1.点P 与定点()1,0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4l x =的距离之比为1:2.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记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M ,直线PF 与曲线C 的另一个交点为Q .求四边形OPMQ 面积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答案】(1)22143x y +=(2)6 【解析】 【分析】(1)设出点(),P x y ,直接法求出轨迹方程;(2)求出4OM =,设出直线方程,表达出四边形OPMQ 面积,使用换元及基本不等式求出面积最大值. (1)设点(),P x y ,则PF =P 到直线:4l x =的距离为4x -,12=,解得:22143x y +=.(2)由题意得:()4,0M ,则4OM =,设当直线l 斜率为0时,即0y =,此时四边形OPMQ 不存在,故舍去;设直线l 为1x ky =+,与22143x y +=联立得:()2234690k y ky ++-=,设()()1122,,,P x y Q x y ,则由韦达定理得:122634k y y k -+=+,122934y y k-=+,则12y y -==, 四边形OPMQ面积1211422S OM y y =⋅-=⨯=,t =()1t ≥,则221k t =-,224241313t S t t t==++,其中13y t t =+在[)1,t ∈+∞上单调递增,故当1t =时,13y t t=+取得最小值为4,此时面积S 取得最大值6 【点睛】求解轨迹方程通常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交轨法,本题中使用的是直接法.2.设椭圆E :22143x y +=的右焦点为F ,点A ,B ,P 在椭圆E 上,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F是线段MP 中点(1)若M 为坐标原点,且△ABP 的面积为3,求直线AB 的方程; (2)求△ABP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32y x =或32y x =- (2)【解析】 【分析】(1)分斜率存在和不存在讨论,当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元,利用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面积,根据已知列方程可解;(2)分直线过原点和不过原点,当不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元,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M 坐标,再由中点坐标公式得P 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可得k 和b 的关系,然后利用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面积(注意2ABPABFS S=),然后用导数求最值.(1)在椭圆22143x y +=中,2,1a b c ===,此时点P 坐标为(2,0),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易知AB =122ABPS=⨯=,不满足题意.故设直线方程为y kx =,代入椭圆方程得22234120x k x +-=,即22(43)120k x +-=,由弦长公式得AB =P 到直线AB 的距3=,解得32k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32y x =或32y x =-.(2)由(1)知,当直线过原点且斜率存在时,ABPS==故此时面积最大值为ABP S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易知直线斜率一定存在,设方程为y kx m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可得()2224384120k x kmx m +++-=…①,记112200(,),(,),(,)A x y B x y M x y ,则21212228412,4343km m x x x x k k -+=-=++,002243,4343km mx y k k =-=++,00(2,)P x y -- 则22003(2)412x y -+=,将002243,4343km m x y k k =-=++代入上式得222243324124343km m k k ⎛⎫⎛⎫++= ⎪ ⎪++⎝⎭⎝⎭,整理得4m k =-,代入①得2222(43)3264120k x k x k +-+-=,又点F 到直线AB,则ABPSAB k ===+ABPS=2t k =,2(14)()(43)t t g t t -=+,则()()332843t g t t -=+',易知当3028t <<时,()0g t '>,函数单调递增,当328t >时,()0g t '<,函数单调递减,故当328t =时,max 31()()28192g t g ==,所以ABPS≤=又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所以422644(43)(6412)0k k k ∆=-+⨯->,解得214k <,故当2328k =,即k =ABP综上,△ABP 面积的最大值为【点睛】设而不求是圆锥曲线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题通过各点之间的关系,结合韦达定理表示出M 坐标,进而得到点P 坐标,借助P 点在椭圆上作为突破口进行求解,考察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运算能力,属难题.3.设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点1F ,2F 为E 的左、右焦点,椭圆的离心率12e =,点31,2P ⎛⎫ ⎪⎝⎭在椭圆E 上.(1)求椭圆E 的方程;(2)M 是直线4x =上任意一点,过M 作椭圆E 的两条切线MA ,MB ,(A ,B 为切点). ①求证:2⊥MF AB ; ②求MAB △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22143x y +=;(2)①证明见解析;②92. 【解析】【分析】(1)由题得222222123121c a a b a b c ⎧=⎪⎪⎪⎛⎫⎪⎪⎪⎝⎭+=⎨⎪=+⎪⎪⎪⎪⎩,即得;(2)由题可得在点(),A A A x y ,(),B B B x y 处的切线方程,进而可得直线AB 方程,再利用斜率关系即证,联立直线AB 方程,与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可得(222291212MAB t S AB MF t +=⋅⋅=+△,再通过换元,利用函数的性质可求. (1)由题可得,222222123121c a a b a b c ⎧=⎪⎪⎪⎛⎫⎪⎪⎪⎝⎭+=⎨⎪=+⎪⎪⎪⎪⎩,解得224,3,a b ⎧=⎨=⎩ ∴椭圆E 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2)①先求在椭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设椭圆上一点为()x y x y ≠≠0000,,0,0,切线方程为()00y y k x x -=-,联立方程组()0022143y y k x x x y ⎧-=-⎪⎨+=⎪⎩,可得()()()22200003484120k x k y kx x y kx ++-+--=,∴()()()222000084344120k y kx k y kx ⎡⎤⎡⎤∆=--⨯+--=⎣⎦⎣⎦,∴()()22200004230x k kx y y -++-=,即2220000432034y x k kx y ++=,∴034x k y =-, 故切线方程为()000034x y y x x y -=--,即00143x x y y +=, 设(),A A A x y ,(),B B B x y ,()4,M t . 椭圆E 在点(),A A A x y 的切线AM 的方程为:143A A x x y y+=, 在点(),B B B x y 处的切线BM 方程为:143B B x x y y +=. 又直线AM ,BM 过点()4,M t ,即41434143A A B B x ty x ty ⎧+=⎪⎪⎨⎪+=⎪⎩,即3333A A B B x ty x ty +=⎧⎨+=⎩,故点(),A A A x y ,(),B B B x y ,在直线33x ty +=上,故直线AB 方程为:33x ty +=, 当0=t ,即()4,0M 时,直线AB 方程为:1x =,则2⊥MF AB . 当0t ≠时,直线AB 方程为:33y x t t=-+.右焦点()21,0F ,则23MF t k =,所以2313MF AB t k k t ⎛⎫⋅=⋅-=- ⎪⎝⎭,即2⊥MF AB .②直线AB 方程为:33x ty +=与椭圆E 联立得;()22126270t y ty +--=,2612A B t y y t +=+,22712A By y t -=+,(222291212MABt S AB MF t +=⋅⋅==+△令m =3m ≥,则(23223292213123MABt m S t m m m +===+++△在[)3,m ∈+∞上单调递增,所以当3m =时,MAB S 取最小值92.4.已知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 (1)证明:以AB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1x =-相切;(2)设(1)中的切点为,P O 为坐标原点,直线OP 与C 的另一个交点为E ,求ABE △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解析】 【分析】(1)利用直线与圆相切等价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来证明;(2)先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x my =+,以m 为参数表示出点P 以及点E 的坐标,进而求出E 点到直线的距离,即为ABE △的高,最后把ABE △的面积表示成m 的函数,求其最值. (1)证明: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1,0F ,准线方程为1x =-. 设()()()()()11221212,,,,112A x y B x y AB AF BF x x x x =+=+++=++, 弦AB 的中点1212,22x x y y M ++⎛⎫⎪⎝⎭, 则M 到准线1x =-的距离为()121211222AB x x x x++--=+=, 所以以AB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1x =-相切. (2)解:由题可知直线l 的斜率不能为0,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由21,4x my y x=+⎧⎨=⎩整理得2440y my --=, 又()()1122,,,A x y B x y , 则12124,4y y m y y +==-,所以2AB =()()21212444x x m y y m ++=++=+.点P 的坐标为()1,2m -,于是直线OP 的方程为2y mx =-, 代入24y x =,整理得0x =或21x m =, 从而212,E mm ⎛⎫-⎪⎝⎭ 则点E 到直线AB211+=故()()32221442ABESm m =+=.[),1,t t ∈+∞,()()()()223222232,11t t t f t f t t t -=--'= 则()f t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min ()f t f ==练习二 其他最值问题5.已知抛物线()2:20E x py p =>的焦点为F ,直线4x =分别与x 轴交于点P ,与抛物线E 交于点Q ,且54QF PQ =.(1)求抛物线E 的方程;(2)如图,设点,,A B C 都在抛物线E 上,若ABC 是以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AB AC ⋅的最小值.【答案】(1)24x y = (2)32 【解析】 【分析】(1)设()04,Q y ,列方程组000216524py p y y =⎧⎪⎨+=⎪⎩,求出2p =,即可得到抛物线E 的方程;(2)设点()222312123123,,,,,444x x x A x B x C x x x x ⎛⎫⎛⎫⎛⎫>> ⎪ ⎪ ⎪⎝⎭⎝⎭⎝⎭,利用ABC 是以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示出()()32211k x k k --+,用坐标表示出AB AC =()()32221611k k k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AB AC 的最小值.(1)设点()04,Q y ,由已知000216524py p y y =⎧⎪⎨+=⎪⎩,则8102p p p +=,即24p =. 因为0p >,则2p =,所以抛物线E 的方程是24x y =. (2)设点()222312123123,,,,,444x x x A x B x C x x x x ⎛⎫⎛⎫⎛⎫>> ⎪ ⎪ ⎪⎝⎭⎝⎭⎝⎭,直线AB 的斜率为()0k k >,因为AB BC ⊥,则直线BC 的斜率为1k-. 因为AB BC =,则212232111x x k x x k -+=-+,得()2312x x k x x -=-,① 因为22121212444x x x x k x x -+==-,则124x x k +=,即124x k x =-,②因为223223231444x x x x k x x -+-==-,则234x x k +=-,即324x x k=--③将②③代入①,得()2242420x k k x k +--=,即()()322212120k k x k k k-+---=,则()()32211k x k k -=+, 所以()()()()22222122··cos 451421AB AC AB AC AB x x k k x k ︒===-+=-+ ()()()()()2332222411614111k k k k k k k k ⎡⎤-+⎢⎥=-+=++⎢⎥⎣⎦因为212k k +≥,则()22214k k +≥,又()22112k k ++≥,则()()3222121k k k +≥+,从而()()3222121k k k +≥+,当且仅当1k =时取等号,所以AB AC 的最小值为32.6.已知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0A -,()10B ,,两条准线之间的距离为1.(1)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2)若点P 为右准线上一点,直线P A 与C 交于A ,M ,直线PB 与C 交于B ,N ,求点B 到直线MN 的距离的最大值.【答案】(1)2213y x -=(2)1【解析】【分析】(1)求得双曲线C 的的,a b ,即可求得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2)以设而不求的方法先判定直线MN 过定点,再去求点B 到直线MN 的距离的最大值.(1)由题意得1a =.设双曲线C 的焦距为2c ,则221a c⨯=,所以2c =.所以b所以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2213y x -=. (2) 设1,2P t ⎛⎫ ⎪⎝⎭,则直线P A 的方程为:()213t y x =+. 由()2213213y x t y x ⎧-=⎪⎪⎨⎪=+⎪⎩,得()222242784270t x t x t -+++=.因为直线P A 与C 交于A ,M ,所以24270t -≠,所以t ≠. 因为22427427A M M t x x x t +=-=-,所以22427427M t x t +=--, ()22222427361133427427M M t t t t y x t t ⎛⎫+-=+=-+= ⎪--⎝⎭, 所以22242736,427427t t M t t ⎛⎫+-- ⎪--⎝⎭. 因为直线PB 的方程为()21y t x =--,由()221321y x y t x ⎧-=⎪⎨⎪=--⎩,得()2222438430t x t x t --++=.因为直线PB 与C 交于B ,N ,所以2430t -≠,所以t ≠ 因为224343B N N t x x x t +==-,所以224343N t x t +=-, ()222431*********N N t t y t x t t t ⎛⎫+-=--=--= ⎪--⎝⎭,所以2224312,4343t t N t t ⎛⎫+- ⎪--⎝⎭. 所以当32t ≠±时,直线MN 的方程为222222222123612434342743427434343427t t t t t t y x t t t t t t -+⎛⎫+--+=- ⎪++--⎝⎭+--. 令0y =,得()()22422222222221243649610821236434274443431327438843427t t t t x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 所以直线MN 过定点()2,0D . 当32t =±时,222242743242743t t t t ++-==--,所以直线MN 过定点()2,0D . 所以当BD MN ⊥时,点B 到直线MN 的距离取得最大值为1.7.如图,已知点()2,2P 是焦点为F 的抛物线()2:20C y px p =<上一点,A ,B 是抛物线C 上异于P 的两点,且直线P A ,PB 的倾斜角互补,若直线P A 的斜率为()1k k <.(1)求抛物线方程;(2)证明: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此定值;(3)令焦点F 到直线AB 的距离d ,求d d FA FB -的最大值.【答案】(1)22y x =(2)证明见解析,12-【解析】【分析】(1)待定系数法求解抛物线方程;(2)设出直线方程,联立后得到A 点纵坐标,同理得到B 点纵坐标,从而求出直线AB 的斜率;(3)在前两问基础上用斜率k表达出2454516k d d k FA FB k k --=⎛⎫-+ ⎪⎝⎭,换元后使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大值.(1)将点()2,2P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1p =,抛物线2:2C y x =(2)设()():221-=->PA y k x k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可得:22440-+-=ky y k ,∴4422--=⇒=A P A k k y y y k k ,用k -代k 可得:22+=-B k y k因此,2221222A B A B AB A B A B A B y y y y k y y x x y y --===--+-=,即12AB k =-. (3) 由(1)可知,12AB k =-,()222122,⎛⎫-- ⎪ ⎪⎝⎭k k A k k ,()222122,⎛⎫+-+ ⎪ ⎪⎝⎭k k B k k 因此()22222122122:202⎛⎫----=--⇒+-= ⎪ ⎪⎝⎭k k k AB y x x y k k k 1,02F ⎛⎫ ⎪⎝⎭到直线AB的距离2==d . 11d d d FA FB FA FB ⎛⎫-=- ⎪ ⎪⎝⎭∵()342113211112524162422B A B A A B A B A B FB FA x x x x k FA FB FA FB k k x x x x x x ----====⋅-+⎛⎫⎛⎫++++⋅+ ⎪ ⎪⎝⎭⎝⎭∴()22342425432252416252416k k d d k FA FB k k k k --==-+-+22244551642524516--==⎛⎫-+-+ ⎪⎝⎭k k k k k k k k ,令45=-t k k,由1k >得1t >∴211616d d tFA FB t tt-=≤=++当且仅当4454=⇒-=⇒=t k kk.d dFA FB-【点睛】求解抛物线取值范围问题,把要求解的问题转化为单元问题,常使用的工具有换元,基本不等式,或导函数.8.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的焦点为F,A,B是该抛物线上不重合的两个动点,O为坐标原点,当A点的横坐标为4时,3cos5OFA∠=-.(1)求抛物线C的方程;(2)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点()1,2P,点A,B都不与点P重合,求AF BF+的最小值.【答案】(1)24y x=;(2)11.【解析】【分析】(1)作出辅助线,利用焦半径与余弦值求出p的值,进而求出抛物线方程;(2)设出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根据PA PB⊥得到等量关系,求出25n m=+,从而表达出212124112AF BF x x m⎛⎫+=++=++⎪⎝⎭,求出最小值.(1)设()04,A y,因为3cos05OFA∠=-<,所以42p>,42pAF=+,过点A作AD⊥x轴于点D,则42pDF=-,432cos542pDFDFApAF-∠===+,解得:2p=,所以抛物线方程为24y x=.(2)设直线AB 为x my n =+,()()1122,,,A x y B x y ,由方程x my n =+与24y x =联立得:2440y my n --=,所以()24160m n ∆=-+>,即20m n +>,且124y y m +=,124y y n =-,所以()21212242x x m y y n m n +=++=+,222121216y y x x n ⋅==,因为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1,2P ,所以PA PB ⊥,即()()11221,21,20PA PB x y x y ⋅=--⋅--=,即()()12121212250x x x x y y y y -++-++=,所以()22424850n m n n m -+--+=,所以()()22322n m -=+,所以25n m =+或21n m =-+, 当21n m =-+时,直线AB 为12x my m =+-过点P ,此时与题干条件A ,B 都不与点P 重合矛盾,不合题意,舍去;当25n m =+时,直线AB 为25x my m =++,满足要求,所以2212424410x x m n m m +=+=++,则22121244124112AF BF x x m m m ⎛⎫+=++=++=++ ⎪⎝⎭,所以当12m =-时,AF BF +最小,且最小值为11.。
专题25 平面几何的最值问题例题与求解【例1】在Rt △ABC 中,CB =3,CA =4,M 为斜边AB 上一动点.过点M 作MD ⊥AC 于点D ,过M 作ME ⊥CB 于点E ,则线段DE 的最小值为 .解题思路:四边形CDME 为矩形,连结CM ,则DE = CM ,将问题转化为求CM 的最小值.【例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0cm ,BC =10cm .若在AC ,AB 上各取一点M ,N ,使BM +MN 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北京市竞赛试题)ADMN解题思路:作点B 关于AC 的对称点B ′,连结B ′M ,B ′A ,则BM = B ′M ,从而BM +MN = B ′M +MN .要使BM +MN 的值最小,只需使B ′M 十MN 的值最小,当B ′,M ,N 三点共线且B ′N ⊥AB 时,B ′M +MN 的值最小.【例3】如图,已知□ABCD ,AB =a ,BC =b (b a >),P 为AB 边上的一动点,直线DP 交CB 的延长线于Q .求AP +BQ 的最小值. (永州市竞赛试题)PDA BQ解题思路:设AP =x ,把AP ,BQ 分别用x 的代数式表示,运用不等式以ab b a 222≥+或a +b ≥2ab(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来求最小值. 【例4】阅读下列材料:问题 如图1,一圆柱的底面半径为5dm ,高AB 为5dm ,BC 是底面直径,求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C 点的最短路线. 小明设计了两条路线:图2图1摊平沿AB 剪开ACBBAC路线1:侧面展开图中的线段AC .如图2所示.设路线l 的长度为l 1,则l 12 =AC 2=AB 2 +BC 2 =25+(5π) 2=25+25π2. 路线2:高线AB 十底面直径BC .如图1所示.设路线l 的长度为l 2,则l 22 = (BC +AB )2=(5+10)2 =225.∵l 12 – l 22 = 25+25π2-225=25π2-200=25(π2-8),∴l 12 >l 22 ,∴ l 1>l 2 . 所以,应选择路线2.(2)请你帮小明继续研究:在一般情况下,当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时,应如何选择上面的两条路线才能使蚂蚁从点A 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C 点的路线最短.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平面展开一最短路径问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时比较两个数的平方比较简便.比较两个数的平方,通常让这两个数的平方相减.【例5】如图,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钢板,有一个角锈蚀,其中AF =2,BF =1.为了合理利用这块钢板,将在五边形EABCD 内截取一个矩形块MDNP ,使点P 在AB 上,且要求面积最大,求钢板的最大利用率. (中学生数学智能通讯赛试题)NME DAB解题思路:设DN =x ,PN =y ,则S =xy .建立矩形MDNP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S 的最大值,进而求钢板的最大利用率.能力训练A 级1.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那么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 . (烟台市中考试题)2.D 是半径为5cm 的⊙O 内一点,且OD =3cm ,则过点O 的所有弦中,最短的弦AB = cm .3.如图,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BC =4,宽AB =3,高BB 1=5.一只小虫由A 处出发,沿长方体表面爬行到C 1,这时小虫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度是 .DD 1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4.如图,在△ABC 中,AB =10,AC =8,BC =6,经过点C 且与边AB 相切的动圆与CB ,CA 分别相交于点E ,F ,则线段EF 长度的最小值是( )A .42B .4.75C .5D .4.85.如图,圆锥的母线长OA =6,底面圆的半径为2.一小虫在圆锥底面的点A 处绕圆锥侧面一周又回到点A ,则小虫所走的最短距离为( ) A .12B .4πC .62D .636.如图,已知∠MON = 40°,P 是∠MON 内的一定点,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移动,当△P AB 周长最小时,∠APB 的值为( ) A .80° B .100° C .120° D .140° 7.如图, ⌒AD 是以等边三角形ABC 一边AB 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P 为AD 上任意一点.若AC =5,则四边形ACBP 周长的最大值是( ) A .15B .20C .15+52D .15+55NNMOBCBA BA E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2,E 是AD 边上一点(点E 与点A ,D 不重合),BE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M ,交DC 与N .(1) 设AE=x,四边形ADNM的面积为S,写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 当AE为何值时,四边形ADNM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9.如图,六边形ABCDEF内接于半径为r的⊙O,其中AD为直径,且AB=CD=DE=F A.BC的长;(1) 当∠BAD=75°时,求⌒(2) 求证:BC∥AD∥FE;(3) 设AB=x,求六边形ABCDEF的周长l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x为何值时,l取得最大值.10.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2,BC=3,点P是AD边上的一动点(P异于A、D).Q是BC边上任意一点.连结AQ,DQ,过P作PE∥DQ交于AQ于E,作PF//AQ交DQ于F.(1) 求证:△APE∽△ADQ;(2) 设AP的长为x,试求△PEF的面积S△PEF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P在何处时,S△PEF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3) 当Q在何处时,△ADQ的周长最小?(须给出确定Q在何处的过程或方法,不必证明)FEB Q11.在等腰△ABC中,AB=AC=5,BC=6.动点M,N分别在两腰AB,AC上(M不与A,B重合,N不与A,C重合),且MN∥BC.将△AMN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为P.(1)当MN为何值时,点P恰好落在BC上?(2)设MN=x,△MNP与等腰△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NMB CB 级1.已知凸四边形ABCD 中,AB +AC +CD = 16,且S 四边彤ABCD =32,那么当AC = ,BD = 时,四边形ABCD 面积最大,最大值是 .2.如图,已知△ABC 的内切圆半径为r ,∠A =60°,BC =23,则r 的取值范围是 .(江苏省竞赛试题)yxr COFE EDF O BC A OBCAABP D GAB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3.如图⊙O 的半径为2,⊙O 内的一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1,过点P 的弦与劣弧⌒AB 组成一个弓形,则此弓形面积的最小值为 .4.如图,△ABC 的面积为1,点D ,G ,E 和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BD <DA ,DG ∥BC ,DE ∥AC ,GF ∥AB ,则梯形DEFG 面积的最大可能值为 .5.已知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两顶点A ,B 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滑动,点C 在第一象限,连结OC ,则OC 的最大值是 .6.已知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2,BC =DC =5,点P 在BC 上移动,则当P A + PD 取最小值时,△APD 中边AP 上的高为( )A .17172B .17174C .17178D .3QADBCA BDCPP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点P 是BC 边上不与点B ,C 重合的任意一点,连结AP ,过点P 作PQ ⊥AP 交DC 于点Q .设BP 的长为x cm ,CQ 的长为y cm . (1) 求点P 在BC 上运动的过程中y 的最大值;(2) 当y =41cm 时,求x 的值.8.如图,y 轴正半轴上有两点A (0,a ),B (0,b ),其中a >b >0.在x 轴上取一点C ,使∠ACB 最大,求C 点坐标.9.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M ,N 分别在BC ,CD 上,使得△CM N 的周长为2.求: (1) ∠MAN 的大小;(2) △MAN 的面积的最小值.1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 CD ,∠DAB =∠ACB =90°,过点D 作DE ⊥AC 于F ,DE 与AB 相交于点E .(1) 求证:AB ·AF =CB ·CD ; (2)已知AB =15cm ,BC =9cm ,P 是射线DE 上的动点,设DP =x cm(x >0),四边形BCDP 的面积为y cm 2. ①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②当x 为何值时,△PBC 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y 的值.MNExCB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11.如图,已知直线l :k kx y 42-+=(k 为实数).(1) 求证:不论k 为任何实数,直线l 都过定点M ,并求点M 的坐标;(2) 若直线l 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求△AOB 面积的最小值.(太原市竞赛试题)。
3.圆最值问题一.重要结论1.圆中与距离最值有关的常见的结论:结论1.圆外一点A 到圆上距离最近为AO r ,最远为AO r ;结论2.过圆内一点的弦最长为圆的直径,最短的弦为与过该点的直径垂直的弦;结论3.直线与圆相离,则圆上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 ,最近为d r ;2.圆中与面积有关的最值结论:结论4.圆的内接三角形面积最大当且仅当其为等边三角形;结论5.过圆外一点P 向圆O 引两条切线,切点记为B A ,,则四边形ABPO 面积的最值等价于圆心到点P 的距离最值.3.圆中与角度有关的最值问题.结论6.圆上两点与圆外一点的连线的夹角(圆外一点为顶点)中,以这两条直线为切线时最大.结论7.圆上一点、圆心与圆外一点连线的夹角(圆外一点为顶点)中,以这条直线为切线时最大.结论8.圆上一点、圆外两点连线的夹角(圆外一点为顶点)中,以这条直线为切线时最大.结论9.圆内两点,圆上一点(圆上点为顶点)的最大夹角问题(米勒圆问题).4.其他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结论10.两个动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运动,这两个动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二.强化练习1.已知圆P 的方程为22680x y x y ,过点 1,2M 的直线与圆P 交于A ,B 两点,则弦AB 的最小值为()A.B.10C.D.52.在圆22:230M x y x 中,过点 0,1E 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 和BD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A.B.C.D.3.已知点(,)P x y 是圆2264120x y x y 上的动点,则x y 的最大值为()A.5B.5C.6D.54.已知方程22220x y kx y k 表示的圆中,当圆面积最小时,此时k ()A.-1B.0C.1D.25.直线 1210m x my m 与圆229x y 交于,M N 两点,则弦长MN 的最小值为()A.1B.26.设A 是圆22(1)9x y 上的动点,PA 是圆的切线,且4PA ,则点P 到点 5,8Q 距离的最小值为()A.4B.5C.6D.157.已知P 为抛物线24y x 上一个动点,Q 为圆 22241x y 上一个动点,那么点P 到点Q 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的准线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A.6B.5C.4D.38.已知点M ,N 分别在圆 221:129C x y 与圆 222:2864C x y 上,则MN 的最大值为()11B.1711D.159.已知P 是半圆C x 上的点,Q 是直线10x y 上的一点,则PQ 的最小值为()1110.(2021新高考1卷).已知点P 在圆 225516x y 上,点 4,0A , 0,2B ,则()A.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小于10B.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大于2C.当PBA 最小时,PBD.当PBA 最大时,PB 参考答案1.已知圆P 的方程为22680x y x y ,过点 1,2M 的直线与圆P 交于A ,B 两点,则弦AB 的最小值为()A.B.10C.D.5【答案】A2.在圆22:230M x y x 中,过点 0,1E 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 和BD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A.B.C.D.【答案】B3.已知点(,)P x y 是圆2264120x y x y 上的动点,则x y 的最大值为()A.5B.5C.6D.5【答案】A4.已知方程22220x y kx y k 表示的圆中,当圆面积最小时,此时k ()A.-1B.0C.1D.2【答案】B5.直线 1210m x my m 与圆229x y 交于,M N 两点,则弦长MN 的最小值为()A.1B.2【答案】D6.设A 是圆22(1)9x y 上的动点,PA 是圆的切线,且4PA ,则点P 到点 5,8Q 距离的最小值为()A.4B.5C.6D.15【答案】B7.已知P 为抛物线24y x 上一个动点,Q 为圆 22241x y 上一个动点,那么点P到点Q 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的准线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A.6B.5C.4D.3【答案】C8.已知点M ,N 分别在圆 221:129C x y 与圆 222:2864C x y 上,则MN的最大值为()11 B.1711D.15【答案】C9.已知P 是半圆C x 上的点,Q 是直线10x y 上的一点,则PQ 的最小值为()2112D.22【答案】D 10.ACD解析:圆 225516x y 的圆心为 5,5M ,半径为4,直线AB 的方程为142x y,即240x y ,圆心M 到直线AB4 ,所以,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425 ,最大值为4105,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如下图所示:当PBA 最大或最小时,PB 与圆M 相切,连接MP 、BM ,可知PM PB ,BM4MP ,由勾股定理可得BP CD 选项正确.故选:ACD.多圆最值问题研究一.基本原理1.将军饮马模型:如图,动点C 为直线l 上一点,B A ,为直线l 一侧的两个定点,那么CA CB 的最小值即为做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B ,然后连接'BB 后其长度.2.三角不等式: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等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等于第三边,取等条件当且仅当三点共线.如图动点P 为直线l 上一点,B A ,为直线l 一侧的两个定点,那么P A PB 的最大值当且仅当B A P ,,三点共线.倘若B A ,在l 两侧,则需先利用对称将其搬到一侧再寻找最大值!此时,P A PB 的最小值为0,即P 为AB 中垂线与l 的交点.总结:“和最小,化异侧,差最大,转同侧”二.典例分析1.距离和的最小值(公众号:凌晨讲数学)例1.已知圆221:430C x y y ,圆222:6260C x y x y ,M N ,分别为圆1C 和圆2C 上的动点,P 为直线:1l y x 上的动点,则||MP NP 的最小值为A.3 B.333解析:由圆 221:21C x y ,圆 222314C x y ,可知圆1C 圆心为 0,2 ,半径为1,如图,圆2C 圆心为 3,1 ,半径为2,圆1C 关于直线:1l y x 的对称圆为圆 221':311C x y ,连结12'C C ,交l 于P ,则P 为满足使PM PN 最小的点,此时M 点为1'PC 与圆1'C 的交点关于直线l 对称的点,N 为2PC 与圆2C 的交点,最小值为 12'21C C ,而12'C C ,PM PN 的最小值为3 ,故选A.2.距离差的最大值(公众号:凌晨讲数学)例2.已知圆 221:111C x y ,圆 222:459C x y ,点M 、N 分别是圆1C 、圆2C 上的动点,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N PM 的最大值是()A.4B.9C.7D.2解析:圆 221:111C x y 的圆心为 11,1C ,半径为1,圆 222:459C x y 的圆心为 24,5C ,半径为3.max min maxPN PM PN PM ∵,又2max 3PN PC ,1min1PMPC ,2121max314PN PMPC PC PC PC .点 24,5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24,5C ,2121125PC PC PC PC C C,所以,max549PN PM ,故选:B.3.逆用阿波罗尼斯圆1.阿氏圆定义:已知平面上两点B A ,,则所有满足1,|||| PB P A 的动点P 的轨迹是一个以定比为n m :内分和外分定线段AB 的两个分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若)0,(),0,(b B a A ,则圆的半径为|||1|2AB ,圆心为)0|,|11(22AB .(公众号:凌晨讲数学)2.结论:已知圆222)()(r b y a x 上任意一点P 和坐标轴上任意两点B A ,,求形如)(PB P A PB P A 的最值问题,可逆用阿氏圆转化为三点共线最值计算.例3.已知圆C 是以点 2,M 和点 6,N 为直径的圆,点P 为圆C 上的动点,若点2,0A ,点 1,1B ,则2PA PB 的最大值为()B.4C.8解析:由题设,知:(4,0)C 且||8MN ,即圆C 的半径为4,∴圆C :22(4)16x y ,如上图,坐标系中(4,0)D 则24OD AC CP OC ,∴12AC PC CP DC ,即△APC △PCD ,故12PA PD ,(亦可逆用阿氏圆,其实就是阿氏圆的几何推导).∴2||||PA PB PD PB ,在△PBD 中||||||PD PB BD ,∴要使||||PD PB 最大,,,P B D 共线且最大值为||BD 的长度.∴||BD 故选:A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在圆22:(8)16C x y -+=上运动,(6,0),(6,1),A B 则2PB PA 的最小值为()B.6C.D.2解析:P 为圆C 上任意一点,圆的圆心 8,0C ,半径4r ,如下图所示,4PC ∵,8OC ,2AC 12AC PC PC OC ,PAC OPC 12PA OP,即2OP PA ,2PB PA PB OP ,又PB OP OB (当且仅当P 为线段OB与圆C 的交点时取等号),2PB PA OB 2PB PA本题正确选项:A三.练习题(公众号:凌晨讲数学)1.已知,P Q 分别是直线:20l x y 和圆22:1C x y 上的动点,圆C 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1,0)A ,则PA PQ 的最小值为2B.251210122.已知P ,Q 分别是圆 22:48C x y ,圆 22:41D x y 上的动点,O 是坐标原点,则22PQ PO的最小值是______.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3A 、 3,3B 、23,0C ,动点P 在ABC 的内切圆上,则12PC P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0,1)A ,点B 是圆:C 22230x y x 上的动点,则2AB BO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第四章立体几何专题17 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压轴综述】在立体几何中,判定和证明空间的线线、线面以及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主要是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计算空间图形中的几何量(主要是角与距离)是两类基本问题.在涉及最值的问题中主要有三类,一是距离(长度)的最值问题;二是面(体)积的最值问题;三是在最值已知的条件下,确定参数(其它几何量)的值.从解答思路看,有几何法(利用几何特征)和代数法(应用函数思想、应用基本不等式等)两种,都需要我们正确揭示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并有效地实施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要善于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这一步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要牢牢抓住,有关计算公式熟练掌握.一、涉及几何体切接问题最值计算求解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等.通过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与圆的接、切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中元素间的关系求解.这样才能进一步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内的问题;二.涉及角的计算最值问题1. 二面角的平面角及其求法有:定义法、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找公垂面法、射影公式、向量法等,依据题目选择方法求出结果.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一平移,将两条异面直线平移成相交直线.二定角,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找出所成角.三求角,在三角形中用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或三角函数求角.四结论.3.线面角的计算:(1)利用几何法:原则上先利用图形“找线面角”或者遵循“一做----二证----三计算”. (2)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i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ii)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钝角时取其补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下面通过例题说明应对这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压轴典例】例1.(2018·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 所成的角都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4B C .4D 【答案】A 【解析】根据相互平行的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相等的, 所以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B D 与线11111,,AA A B A D 所成的角是相等的,所以平面11AB D 与正方体的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都是相等的, 同理平面1C BD 也满足与正方体的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都是相等, 要求截面面积最大,则截面的位置为夹在两个面11AB D 与1C BD 中间的,,所以其面积为26(424S =⨯⋅=,故选A. 例2.(2018·全国高考真题(文))设A B C D ,,,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D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如图所示,点M 为三角形ABC 的中心,E 为AC 中点,当DM ⊥平面ABC 时,三棱锥D ABC -体积最大 此时,OD OB R 4===2ABCSAB == AB 6∴=,点M 为三角形ABC 的中心2BM 3BE ∴==Rt OMB ∴中,有OM 2==DM OD OM 426∴=+=+=()max 163D ABC V -∴=⨯=故选B.例3.(2017·全国高考真题(理))a ,b 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C 所在直线与a ,b 都垂直,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 ①当直线AB 与a 成60°角时,AB 与b 成30°角; ②当直线AB 与a 成60°角时,AB 与b 成60°角; ③直线AB 与a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 ④直线AB 与a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60°.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②③ 【解析】由题意知,a 、b 、AC 三条直线两两相互垂直,画出图形如图, 不妨设图中所示正方体边长为1, 故|AC |=1,|AB|=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则A 点保持不变,B 点的运动轨迹是以C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以C 坐标原点,以CD 为x 轴,CB 为y 轴,C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D (1,0,0),A (0,0,1),直线a 的方向单位向量a =(0,1,0),|a |=1, 直线b 的方向单位向量b =(1,0,0),|b |=1,设B 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中的坐标B ′(cos θ,sin θ,0), 其中θ为B ′C 与CD 的夹角,θ∈[0,2π),∴AB ′在运动过程中的向量,'AB =(cos θ,sin θ,﹣1),|'AB|=设'AB 与a 所成夹角为α∈[0,2π], 则cos α()()10102'cos sin a AB θθ--⋅==⋅,,,,|sin θ, ∴α∈[4π,2π],∴③正确,④错误. 设'AB 与b 所成夹角为β∈[0,2π],cos β()()'1100''AB b cos sin AB bbAB θθ⋅-⋅===⋅⋅,,,,θ|, 当'AB 与a 夹角为60°时,即α3π=,|sin θ|3πα===, ∵cos 2θ+sin 2θ=1,∴cos β2=|cos θ|12=,∵β∈[0,2π],∴β3π=,此时'AB 与b 的夹角为60°, ∴②正确,①错误. 故答案为:②③.例4.(2017·全国高考真题(理))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5 cm ,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心为O .D ,E ,F 为圆O 上的点,△DBC ,△ECA ,△FAB 分别是以BC ,CA ,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BC ,CA ,AB 为折痕折起△DBC ,△ECA ,△FAB ,使得D ,E ,F 重合,得到三棱锥.当△ABC 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单位:cm 3)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如下图,连接DO 交BC 于点G ,设D ,E ,F 重合于S 点,正三角形的边长为x (x >0),则13OG x =x =.∴5FG SG x ==-,SO h ====,∴三棱锥的体积21133ABC V S h x =⋅==.设()455n x x x =-,x >0,则()3420n x x x '=,令()0n x '=,即4340x =,得x =()n x 在x =处取得最大值.∴max 48V ==例5.(2016·浙江高考真题(理))如图,在ABC中,AB=BC=2,∠ABC=120°.若平面ABC外的点P和线段AC上的点D,满足PD=DA,PB=BA,则四面体PBCD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答案】【解析】中,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设,则,.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故.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由此可得,将ABD沿BD翻折后可与PBD重合,无论点D在任何位置,只要点D的位置确定,当平面PBD⊥平面BDC时,四面体PBCD的体积最大(欲求最大值可不考虑不垂直的情况).过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设,则,即,解得.而 的面积.当平面PBD⊥平面BDC 时:四面体的体积.观察上式,易得,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取得最小值,故当时,四面体的体积最大,为例6.(2019·安徽芜湖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在Rt AOB ∆中,6OAB π∠=,斜边4AB =.Rt AOC ∆可以通过Rt AOB ∆以直线AO 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B AO C --是直二面角.动点D 的斜边AB 上.(1)求证:平面COD ⊥平面AOB ;(2)求直线CD 与平面AOB 所成角的正弦的最大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1)AOB ∆为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AB ,2AOB π∴∠=.将Rt AOB ∆以直线AO 为轴旋转得到Rt AOC ∆,则2AOC π∠=,即OC AO ⊥.二面角B AO C --是直二面角,即平面AOC ⊥平面AOB .又平面AOC I 平面AOB AO =,OC ⊂平面AOC ,OC ∴⊥平面AOB .OC ⊂Q 平面COD ,因此,平面COD ⊥平面AOB ;(2)在Rt AOB ∆中,6OAB π∠=,斜边4AB =,122OB AB ∴==且3OBA π∠=. 由(1)知,OC ⊥平面AOB ,所以,直线CD 与平面AOB 所成的角为ODC ∠.在Rt OCD ∆中,2COD π∠=,2OC OB ==,CDsin OC ODC CD ∴∠==当⊥OD AB 时,OD 取最小值,此时sin ODC ∠取最大值,且sin3OD OB π==因此,sin 7OC ODC CD ∠==≤=,即直线CD 与平面AOB 所成角的正弦的最大值为7. 例7.(2019·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文))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点,PO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且PO =OB =1.(1)若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证:AC⊥平面PDO ; (2)求三棱锥P -ABC 体积的最大值; (3)若,点E 在线段PB 上,求CE +OE 的最小值.【答案】(1)见解析;(2);(3)【解析】(1)证明:在△AOC中,因为OA=OC,D为AC的中点,所以AC⊥DO.又PO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所以PO⊥AC.因为DO∩PO=O,所以AC⊥平面PDO.(2)解:因为点C在圆O上,所以当CO⊥AB时,C到AB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AB=2,所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又因为三棱锥P-ABC的高PO=1,故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解:在△POB中,PO=OB=1,∠POB=90°,所以.同理,所以PB=PC=BC.在三棱锥P-ABC中,将侧面BCP绕PB旋转至平面BC′P,使之与平面ABP共面,如图所示.当O,E,C′共线时,CE+OE取得最小值.又因为OP=OB,,所以垂直平分PB,即E为PB的中点.从而,即CE+OE的最小值为.例8.(2016·江苏高考真题)现需要设计一个仓库,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的形状是正四棱锥,下部分的形状是正四棱柱(如图所示),并要求正四棱柱的高是正四棱锥的高的4倍.(1)若则仓库的容积是多少? (2)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则当为多少时,仓库的容积最大?【答案】(1)312(2)【解析】(1)由PO 1=2知OO 1=4PO 1=8. 因为A 1B 1=AB=6,所以正四棱锥P-A 1B 1C 1D 1的体积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的体积所以仓库的容积V=V 锥+V 柱=24+288=312(m 3).(2)设A 1B 1=a (m ),PO 1=h (m ),则0<h<6,OO 1=4h.连结O 1B 1.因为在中,所以,即于是仓库的容积,从而.令,得或(舍).当时,,V 是单调增函数;当时,,V 是单调减函数.故时,V 取得极大值,也是最大值.因此,当m 时,仓库的容积最大.【压轴训练】1.(2019·四川石室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文))在ABC △中,已知AB =BC =045ABC ∠=,D 是边AC 上一点,将ABD △沿BD 折起,得到三棱锥A BCD -.若该三棱锥的顶点A 在底面BCD 的射影M 在线段BC 上,设BM x =,则x 的取值范围为( )A.(B.C.D.(【答案】B 【解析】由将ABD △沿BD 折起,得到三棱锥A BCD -,且A 在底面BCD 的射影M 在线段BC 上, 如图2所示,AM ⊥平面BCD ,则AM BD ⊥, 在折叠前图1中,作AM BD ⊥,垂足为N ,在图1中过A 作1AM BC ⊥于点1M ,当运动点D 与点C 无限接近时,折痕BD 接近BC ,此时M 与点1M 无限接近,在图2中,由于AB 是直角ABM ∆的斜边,BM 为直角边,所以BM AB <, 由此可得1BM BM AB <<,因为ABC ∆中,045ABC AB BC ∠===,由余弦定理可得AC =所以1BM ==BM <<由于BM x =,所以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 .2.(2019·四川高三月考(文))已知球O 表面上的四点A ,B ,C ,P 满足AC BC ==2AB =.若四面体P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23,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254πB .254π C .2516π D .8π【答案】A 【解析】当平面ABP 与平面ABC 垂直时,四面体ABCP 的体积最大.由AC BC ==2AB =,得90ACB ︒∠=.设点Р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h,则112323h ⨯=,解得2h =. 设四面体ABCP 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22221R R =-+,解得5R=4.所以球O 的表面积为2525444ππ⎛⎫⨯= ⎪⎝⎭. 故选:A .3.(2019·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理))圆锥的母线长为2,其侧面展开图的中心角为θ弧度,过圆锥顶点的截面中,面积的最大值为2,则θ的取值范围是( ) A.),2π B.π⎡⎤⎣⎦C.}D.,2π⎫⎪⎪⎣⎭【答案】A 【解析】设轴截面的中心角为α,过圆锥顶点的截面的顶角为β,且βα≤ 过圆锥顶点的截面的面积为:122sin β2sin β2⨯⨯⨯=, 又过圆锥顶点的截面中,面积的最大值为2, 故此时β2π=,故απ2π≤<圆锥底面半径r )2sin22α=∈ ∴侧面展开图的中心角为θ弧度2sin222πsin22απα⨯⨯==∈),2π 故选:A.4.(2019·安徽高考模拟(理))如图,已知四面体ABCD 为正四面体,1AB =,E ,F 分别是AD ,BC 中点.若用一个与直线EF 垂直,且与四面体的每一个面都相交的平面α去截该四面体,由此得到一个多边形截面,则该多边形截面面积最大值为( )A .14B C D .1【答案】A 【解析】将正四面体补成正方体,如下图所示:EF α⊥ ∴截面为平行四边形MNKL ,可得1NK KL +=又//KL BC ,//KN AD ,且AD BC ⊥ KN KL ∴⊥ 可得2124MNKLNK KL S NK KL +⎛⎫=⋅≤=⎪⎝⎭四边形(当且仅当NK KL =时取等号) 本题正确选项:A5.(2019·湖北高三月考(理))若一个四棱锥底面为正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正方形的中心,且该四棱锥的体积为9,当其外接球表面积最小时,它的高为( )A .3B .C .D .【答案】A 【解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四棱锥的高为227h a =,则其外接圆的半径r =.设球的半径为R ,则()222h R r R -+=,解得44222272727210844108a a R a a a =+=++94≥=,当且仅当42274108a a =,即3a =时等号成立,此时,四棱锥的高为2272739h a ===.故选A. 6.(2019·四川雅安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文))已知三棱锥D ABC -四个顶点均在半径为R 的球面上,且AB BC ==2AC =,若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1,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A.50081πB.1009πC.259πD.4π【答案】B 【解析】AB BC ==2AC = 222AB BC AC ∴+= AB BC ∴⊥112ABC S AB BC ∆∴=⋅= 如下图所示:若三棱锥D ABC -体积最大值为1,则点D 到平面ABC 的最大距离:3d = 即:3DO '=设球的半径为R ,则在Rt OAO '∆中:()22213R R =+-,解得:53R =∴球的表面积:210049S R ππ==本题正确选项:B7.(2017·山西高三(理))两球1O 和2O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内部,且互相外切,若球1O 与过点A 的正方体的三个面相切,球2O 与过点1C 的正方体的三个面相切,则球1O 和2O 的表面积之和的最小值为( )A .(32pB .(42pC .(32p +D .(42p【答案】A 【解析】设球1O 与球2O 的半径分别为r 1,r 2,∴r 1+r 2r 1+r 2)= r 1+r 2=32-,r 1+r 2⩾球1O 与球2O 的面积之和为: S =4π(21r+21r)=4π(r 1+r 2)2−8π12r r ⩾()212π1+−2π()231+=(6−)π,当且仅当r 1=r 2时取等号其面积最小值为(6−π. 故选A.8.(2019·广东高考模拟(理))平面四边形ABCD 中,AD AB ==CD CB ==且AD A B ⊥,现将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成A BD '∆,则在A BD '∆折起至转到平面BCD 的过程中,直线A C '与平面BC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 )A .2B .12C D 【答案】D 【解析】 取BD 的中点O,则,,,A B A D BC CD A O BD CO BD '''==∴⊥⊥即BD ⊥平面A OC ',从而平面BCD ⊥平面A OC ',因此A '在平面BCD 的射影在直线OC 上,即A CO '∠为直线A C '与平面BCD 所成角,因为AD AB ==CD CB ==AD AB ⊥,所以111,2sin sin sin 22A O A O OC A CO OA C OA C OC '''''==∴∠=∠=∠≤,即A CO '∠最大值为π6,因此直线A C '与平面BC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πtan63=,选D.9.(2019·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二月考(理))已知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S ABCD -内接于球1O .若球2O 在球1O 内且与平面ABCD 相切,则球2O 的直径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8 【解析】如图所示,正四棱锥S ABCD -内接于球1O ,1SO 与平面ABCD 交于点O ,正方形ABCD 中,4AB AO ==,在直角三角形SAO 中,2SO ===,设球1O 的半径为R ,则在直角三角形1OAO 中,222(2)4R R -+=, 解得5R =, 所以球1O 的直径为10,当求2O 与平面ABCD 相切且与球1O 相切时,球2O 的直径最大, 又因为球2SO =,所以球2O 的直径的最大值为1028-=.10.(2019·山西高三月考)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都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AB AC ⊥,则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是__. 【答案】323【解析】如图所示,设,AB m AC n ==,则12ABCS mn ∆=,ABC ∆3,三棱锥P ABC -的体积公式为221113)3)3234m n mn +⨯≤⨯,设224m n t +=,则1()3f t t =,1()33f t '⎫=+⎪⎭,令()0f t '=,解得8t =,()f t 在()0,8单增,[]8,9单减,max 32()(8)3f t f ∴==, 所以三棱锥P ABC -体积最大值为32311.(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且14BB =,设其外接球的球心为O ,已知三棱锥O -ABC 的体积为2,则球O 的表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答案】28π 【解析】 如图,在Rt ABC △中,设AB c =,=AC b ,则BC =, 取BC ,11B C 的中点分别为2O ,1O ,则2O ,1O 分别为Rt ABC △和111Rt A B C △的外接圆的圆心,连接2O 1O ,又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则O 为2O 1O 的中点,连接OB ,则OB 为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设半径为R ,因为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所以1214BB O O ==,所以三棱锥O ABC -的高为2,即22OO =,又三棱锥O ABC -体积为2,所以1122632O ABC V bc bc -=⨯⨯=⇒=.在2Rt OO B △中,22222221()4424b c R BC OO +⎛⎫=+=+=+ ⎪⎝⎭⎝⎭, 所以2=4πS R =球表22224π4π()16π2π16π12π16π28π4b c b c bc ⎛⎫++=+++=+=⎪⎝⎭≥,当且仅当b c =时取“=”,所以球O 的表面积的最小值是28π,故答案为28π.12.(2019·湖南高三月考(文))已知三棱锥A BCD -满足3AB BD DC CA ====,则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解析】取AD 中点E ,连接BE ,CE ,因为3AB BD DC CA ====, 所以BE AD ⊥,CE AD ⊥,且BE CE =,由题意可得,当平面⊥BAD 平面CAD 时,棱锥的高最大,等于BE ,此时体积也最大; 所以此时该三棱锥体积为113sin sin 362-∆=⋅⋅=⋅⋅⋅∠⋅=⋅∠A BCD ACD V S BE CA CD ACD BE CE ACD ,设ACD θ∠=,则sin 3cos 22πθθ-⎛⎫=⋅=⎪⎝⎭CE CD , 所以239cos sin 9sin cos 9sin sin 222222θθθθθθ-⎛⎫=⋅=⋅=- ⎪⎝⎭A BCD V , 令sin2θ=x ,因为0θπ<<,所以0sin12θ<<,设3()=-f x x x ,01x <<,则2()13'=-f x x ,由2()130'=->f x x 得03x <<;由2()130'=-<f x x 得13x <<;所以函数3()=-f x x x 在⎛ ⎝⎭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max ()33279⎛==-= ⎝⎭f x f ,因此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99-=⋅=A BCD V故答案为13.(2019·河南高三月考(文))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底面ABC ∆满足BA BC ==2ABC π∠=,若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3.则其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323π 【解析】 如图所示:设球心为O ,ABC △所在圆面的圆心为1O ,则1OO ⊥平面ABC ;因为BA BC ==2ABC π∠=,所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1O 是AC 中点;所以当三棱锥体积最大时,P 为射线1O O 与球的交点,所以113p ABC ABC V PO S -=⋅⋅;因为132ABCS==,设球的半径为R ,所以11PO PO OO R R =+==+(1333R ⋅⋅=,解得:2R =,所以球的体积为:343233R ππ=.14.(2019·四川双流中学高三月考(文))已知球的直径4DC =,A ,B 是该球面上的两点,6ADC BDC π∠=∠=,则三棱锥A BCD -的体积最大值是______.【答案】2 【解析】因为球的直径4DC =,且6ADC BDC π∠=∠=,所以2AC BC ==,AD BD ==13A BCD BCD V S h -∆=⨯⨯(其中h 为点A 到底面BCD 的距离),故当h 最大时,A BCD V -的体积最大,即当面ADC ⊥面BDC 时,h 最大且满足42h =⨯h =112232A BCD V -=⨯⨯⨯=.15.(2019·河北高三月考)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AC ⊥,AB ⊥平面PA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且3CD PD +=,若四棱锥P ABCD -的每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 【答案】6π 【解析】∵AB ⊥平面PAD ,∴AB PD ⊥,又PD AC ⊥,∴PD ⊥平面ABCD ,则四棱锥P ABCD -可补形成一个长方体,球O 的球心为PB 的中点,设()03CD x x =<<,则3PD x =-.从而球O 的表面积为()2243126x πππ⎡⎤=-+≥⎣⎦⎝⎭. 故答案为6π 16.(2016·浙江高考真题(文))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AB=BC=3,CD=1,直线AC 将ACD 翻折成ACD',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的最大值是______.【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连接BD′,设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为θ.O 是AC 的中点.由已知得AC =,以OB 为x 轴, OA 为y 轴,过O 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2A ⎛⎫ ⎪ ⎪⎝⎭, 2B ⎛⎫ ⎪ ⎪⎝⎭, 0,2C ⎛⎫- ⎪ ⎪⎝⎭.作DH AC ⊥于H ,连接D′H翻折过程中, 'D H 始终与AC 垂直, 则2CD CH CA ===则3OH = DH ==因此'cos ,sin 636D αα⎛⎫-- ⎪ ⎪⎝⎭(设∠DHD′=α),则'BD αα⎛⎫= ⎪ ⎪⎝⎭,与CA 平行的单位向量为()0,1,0n =,所以cos cos ',BD n θ= ''BD n BD n⋅==,所以cos 1α=-时, cos θ.17.(2019·重庆一中高三开学考试(理))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BC ∆沿对角线AC 折起,使平面ABC ⊥平面ACD ,得到如图所示的三棱锥B-ACD .若O 为AC 的中点,点M ,N 分别为DC ,BO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且BN CM =,则当三棱锥N-AMC 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点N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______.【答案】1【解析】由题意知,BO AC ⊥,而平面ABC ⊥平面ACD ,所以BO ⊥平面ACD ,易知BO =2,设BN x =,三棱锥N AMC -的高为NO ,则2NO x =-,由三棱锥体积公式得211=(2)(1)3233N AMC V y x x -=⨯⨯⨯-=--+,∴x =1时,y max =3.此时,211NO =-=.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1.18.(2019·浙江高三开学考试)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是AD 中点,动点P 在底面ABCD 内(不包括边界),使四面体1A BMP 体积为23,则1C P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解析】由已知得四面体1A BMP 体积1122,33A MBP MBP V S -∆=⨯⨯=所以1,MBP S ∆=设P 到BM 的距离为h ,则11,2MBP S h ∆==解得h =所以P 在底面ABCD 内(不包括边界)与BM 的线段l 上, 要使1C P 的最小,则此时P 是过C 作BM 的垂线的垂足.点C 到BM 的距离为,5所以5CP =此时()1min 5C P ==19.(2019·安徽合肥一中高考模拟(文))如图,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是AD 的中点,动点P 在底面ABCD 内(不包括边界),若1//B P 平面1A BM ,则1C P 的最小值是____.【解析】 取BC 中点N ,连结11,,B D B N DN ,作CO DN ⊥,连1C O ,因为面1//B DN 面面1A BM ,所以动点P 在底面ABCD 内的轨迹为线段DN , 当点P 与点O 重合时,1C P 取得最小值,因为1112252DN CO DC NC CO ⋅=⋅⇒==,所以1min 1()5C P C O ====. 20.(2019·湖南高三期末(文))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侧面11BCC B 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保持1AP BD ⊥,若正方体边长为2,则P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2⎤⎦【解析】连结1AB ,AC ,1CB ,易知平面11ACB BD ⊥,故P 点的轨道为线段1CB ,当P 在1CB 当P 与C 或1B 重合时:最大值为2则PB 的取值范围是2⎤⎦.故答案为:2⎤⎦。
中考数学《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A.12 B.24 C.36 D.482.将一张宽为4cm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是()A.4cm2B.8cm2C.12cm2D.16cm23.如图,已知直线5-512y x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点A是以D(0,2)为圆心,2为半径的⊙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C、AB,则△ABC面积的最小值是()A.30 B.29 C.28 D.274.如图,∠AOB=45°,点M、N分别在射线OA、OB上,MN=6,△OMN的面积为12,P是直线MN上的动点,点P关于OA对称的点为P1,点P关于OB对称点为P2,当点P在直线NM上运动时,△OP1P2的面积最小值为()A.6 B.8 C.12 D.185.如图,矩形ABCD中,AB=8,AD=4,E为边AD上一个动点,连接BE,取BE的中点G,点G 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F,连接CF,则△CEF面积的最小值是()A.16 B.15 C.12 D.11二、填空题6.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点D为AB边上一点(不与点B重合),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D逆时针旋转90°,点C的对应点为E,连接BE.若AB=6,则△BDE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7.如图,⊙O的直径为5,在⊙O上位于直径AB的异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BC:CA=4:3,点P在半圆弧AB上运动(不与A,B重合),过C作CP的垂线CD交PB的延长线于D点.则△PCD的面积最大为______________.8.已知AB为半圆的直径,AB=2,DA⊥AB,CB⊥AB,AD=1,BC=3,点P为半圆上的动点,则AD,AB,BC,CP,PD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9.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30°,,点E是边BC上一动点(点E不与B,C重合),连接AE,AE的中垂线FG分别交AE于点F,交AC于点G,连接DG,GE.设AG=a,则点G到BC边的距离为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ADG的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10.如图,直线AB交坐标轴于A(-2,0),B(0,-4),点P在抛物线1(2)(4)2y x x=--上,则△ABP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1.如图,已知抛物线23y ax b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过点A 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点C ,其中A 点的坐标是(1,0),C 点坐标是(4,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D ,使△BCD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P 是抛物线上AC 下方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PA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已知,如图,矩形ABCD 中,AD =6,DC =7,菱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G ,H 分别在矩形ABCD 的边AB ,CD ,AD 上,AH =2,连接CF .(1)当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时,求DG 的长;(2)当DG =6时,求△FCG 的面积;(3)求△FCG 的面积的最小值.13.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A -,点(3,0)B ,与y 轴交于点C ,且过点(2,3)D -.点P 、Q 是抛物线2y ax bx c =++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 在直线OD 下方时,求POD ∆面积的最大值.(3)直线OQ 与线段BC 相交于点E ,当OBE ∆与ABC ∆相似时,求点Q 的坐标.14.已知抛物线y =a (x ﹣1)2过点(3,4),D 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B 、C 均在抛物线上,其中点B (0,1),且∠BDC =90°,求点C 的坐标:(3)如图,直线y =kx +1﹣k 与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PDQ =90°,求△PDQ 面积的最小值.1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13222y x x =-++的图象交x 轴于A (-1,0),B (4,0),交y 轴于点C ,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P 作PE ⊥BC ,PF ∥y 轴交BC 与F ,则△PEF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16.如图,已知点P 是∠AOB 内一点,过点P 的直线MN 分别交射线OA ,OB 于点M ,N ,将直线MN 绕点P 旋转,△MON 的形状与面积都随之变化.(1)请在图1中用尺规作出△MON ,使得△MON 是以OM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2)如图2,在OP 的延长线上截取PC =OP ,过点C 作CM ∥OB 交射线OA 于点M ,连接MP 并延长交OB 于点N .求证:OP 平分△MON 的面积;(3)小亮发现:在直线MN 旋转过程中,(2)中所作的△MON 的面积最小.请利用图2帮助小亮说明理由.17.如图,已知A ,B 是线段MN 上的两点,4MN =,1MA =,1MB >,以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 ,以B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 ,使M ,N 两点重合成一点C ,构成ABC ,设AB x =.(1)求x 的取值范围;(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18.如图1,在Rt △ABC 中,∠A =90°,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AE ,连接DC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1)观察猜想:图1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2)探究证明:把△AD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BD,CE,判断△P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把△ADE绕点A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4,AB=10,请直接写出△PMN面积的最大值.19.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Rt△ABC中,∠ABC=90°,AB=12,BC=16,则AC=;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Rt△ABC中,∠ABC=90°,AC=10,点D是AC边上一点,且满足DA=DB,则CD=;问题解决(3)如图③,在Rt△ABC中,过点B作射线BP,将∠C折叠,折痕为EF,其中E为BC中点,点F在AC边上,点C的对应点落在BP上的点D处,连接ED、FD,若BC=8,求△BCD面积的最大值,及面积最大时∠BCD的度数.20.如图,已知边长为6的菱形ABCD 中,∠ABC =60°,点E ,F 分别为AB ,AD 边上的动点,满足BE AF =,连接EF 交AC 于点G ,CE 、CF 分别交BD 于点M ,N ,给出下列结论:①△CEF 是等边三角形;②∠DFC =∠EGC ; ③若BE =3,则BM =MN =DN ;④222EF BE DF =+; ⑤△ECF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21.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坐标轴交于点()()()0, 31,03,0A B E --、、,点P 为抛物线上动点,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1)若点C 与点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C 点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第四象限,连接PA PE 、及AE ,当t 为何值时,PAE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是否存在点P ,使PAE ∆为以AE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ax 2﹣2ax ﹣3a (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经过点A 的直线l :y =kx+b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 ,且CD =4AC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 、b 用含a 的式子表示);(2)点E 是直线l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54,求a 的值; (3)设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 在抛物线上,当以点A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3.如图1,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已知点B 坐标为(3,0),点C 坐标为(0,3).(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PBC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M 为该抛物线的顶点,直线MD x ⊥轴于点D ,在直线MD 上是否存在点N ,使点N 到直线MC 的距离等于点N 到点A 的距离?若存在,求出点A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如图,已知边长为10的正方形ABCD E ,是BC 边上一动点(与B C 、不重合),连结AE G ,是BC 延长线上的点,过点E 作AE 的垂线交DCG ∠的角平分线于点F ,若FG BG ⊥.(1)求证:ABE EGF ∽△△; (2)若2EC =,求CEF △的面积;(3)请直接写出EC 为何值时,CEF △的面积最大.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D【解答】由图2知,AB=BC=10,当BP⊥AC时,y的值最小,即△ABC中,BC边上的高为8(即此时BP=8),即可求解.【解答】解:由图2知,AB=BC=10,当BP⊥AC时,y的值最小,即△ABC中,BC边上的高为8(即此时BP=8),当y=8时,PC===6,△ABC的面积=×AC×BP=×8×12=48,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2.【答案】B【分析】当AC⊥AB时,重叠三角形面积最小,此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为8cm2.【解答】解:如图,当AC⊥AB时,三角形面积最小,∵∠BAC=90°∠ACB=45°∴AB=AC=4cm,∴S△ABC =12×4×4=8cm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发现当AC⊥AB时,重叠三角形的面积最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答案】B【分析】过D作DM⊥BC于M,连接BD,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12BC×DM=12OB×CD,可得DM,可知圆D上点到直线5-512y x的最小距离,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过D作DM⊥BC于M,连接BD,如图,令0y =,则12x =,令0x =,则5y =-,∴B (12,0),C (0,-5),∴OB=12,OC=5,=, 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12BC ×DM=12OB ×CD , ∴DM=8413, ∴圆D 上点到直线5-512y x =的最小距离是845821313-=, ∴△ABC 面积的最小值是158132921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圆的有关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圆上的点到直线BC 的最大距离以及最小距离.4.【答案】B【分析】连接OP ,过点O 作OH ⊥NM 交NM 的延长线于H .首先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OH ,再证明△OP 1P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 最小时,△OP 1P 2的面积最小.【解答】解:连接OP ,过点O 作OH ⊥NM 交NM 的延长线于H .∵S △OMN =12•MN •OH =12,MN =6,∴OH =4,∵点P 关于OA 对称的点为P 1,点P 关于OB 对称点为P 2,∴∠AOP =∠AOP 1,∠POB =∠P 2OB ,OP =OP 1=OP 2∵∠AOB =45°,∴∠P 1OP 2=2(∠POA+∠POB )=90°,∴△OP 1P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 =OP 1最小时,△OP 1P 2的面积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OP 的最小值为4,∴△OP 1P 2的面积的最小值=12×4×4=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三角形的面积,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OP 1P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答案】B【分析】过点F 作AD 的垂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则△FEH ∽△EBA ,设AE=x ,可得出△CEF 面积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求得最小值.【解答】解:过点F 作AD 的垂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H ,∵∠A=∠H=90°,∠FEB=90°,∴∠FEH=90°-∠BEA=∠EBA ,∴△FEH ∽△EBA ,∴ ,HF HE EF AE AB BE == G 为BE 的中点,1,2FE GE BE ∴==∴ 1,2HF HE EF AE AB BE === 设AE=x , ∵AB 8,4,AD ==∴HF 1,4,2x EH == ,DH AE x ∴==CEF DHFC CED EHF S S S S ∆∆∆∴=+-11111(8)8(4)422222x x x x =++⨯--⨯• 2141644x x x x =+--- 2116,4x x =-+ ∴当12124x -=-=⨯ 时,△CEF 面积的最小值1421615.4=⨯-+=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构造K 形图,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建立△CEF 面积与AE 长度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6.【答案】818【分析】作CM ⊥AB 于M ,EN ⊥AB 于N ,根据AAS证得EDN ≌DCM ,得出EN =DM ,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得AM =3,得到BM =9,设BD =x ,则EN =DM =9﹣x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 △BDE =12BD EN ⋅=12x (9﹣x )=﹣12(x ﹣4.5)2+818,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 【解答】解:作CM ⊥AB 于M ,EN ⊥AB 于N ,∴∠EDN +∠DEN =90°,∵∠EDC =90°,∴∠EDN +∠CDM =90°,∴∠DEN =∠CDM , 在EDN 和DCM 中DEN CDM END DMC 90ED DC ︒∠=∠⎧⎪∠=∠=⎨⎪=⎩∴EDN ≌DCM (AAS ),∴EN =DM ,∵∠BAC =120°,∴∠MAC =60°,∴∠ACM =30°,∴AM =12AC =12⨯6=3, ∴BM =AB +AM =6+3=9,设BD =x ,则EN =DM =9﹣x ,∴S △BDE =12BD EN ⋅=12x (9﹣x )=﹣12(x ﹣4.5)2+818, ∴当BD =4.5时,S △BDE 有最大值为818, 故答案为:81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旋转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求最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7.【答案】503【分析】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 P ∠=∠,再由90ACB PCD ∠=∠=︒可证明~ACB PDC ,最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及已知条件BC :CA =4:3,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即可.【解答】AB 为直径,90ACB ∴∠=︒PC CD ⊥,90PCD ∴∠=︒又CAB CPD ∠=∠~ACB PDC ∴AC BC CP CD∴= BC :CA =4:3,43CD PC ∴= 当点P 在弧AB 上运动时,12PCD S PC CD =⋅△ 2142233PCD S PC PC PC ∴=⨯⋅= 当PC 最大时,PCD S 取得最大值而当PC 为直径时最大,22505=33PCD S ∴=⨯. 【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三角形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答案】【分析】五边形ABCDP 的面积=四边形ABCD 的面积﹣△CPD 的面积只要求出△CDP 面积的最小值,作EF//CD ,且与⊙O 相切于点P ,连接OP 延长OP 交AD 于H ,易知此时点P 到CD 的距离最小,此时△CDP 的面积最小.【解答】解:∵五边形ABCDP 的面积=四边形ABCD 的面积﹣△CPD 的面积,∴只要求出△CDP 面积的最小值,作EF//CD ,且与⊙O 相切于点P ,连接OP 延长OP 交AD 于H ,易知此时点P 到CD 的距离最小,此时△CDP 的面积最小,易知AD =,∵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1+3)×2=4=12×1×1+12•AD •OH+12•1•3,∴OH ,∴PH ﹣11,∴△CAD 的面积最小值为2,∴五边形ABCDP 面积的最大值是4﹣(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求解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结合圆的切线的性质进行求解是解题的重要步骤.9.【答案】42a - 【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含30度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AB=2,AC=4,从而得CG 的长,作辅助线,构建矩形ABHM 和高线GM ,如图2,通过画图发现:当GE ⊥BC 时,AG 最小,即a 最小,可计算a 的值,从而得结论.【解答】∵四边形ABCD 是矩形,∴∠B=90°,∵∠ACB=30°,,∴AB=2,AC=4,∵AG=a ,∴CG=4a -,如图1,过G 作MH ⊥BC 于H ,交AD 于M ,Rt△CGH中,∠ACB=30°,∴GH=12CG=42a-,则点G到BC边的距离为42a-,∵HM⊥BC,AD∥BC,∴HM⊥AD,∴∠AMG=90°,∵∠B=∠BHM=90°,∴四边形ABHM是矩形,∴HM=AB=2,∴GM=2﹣GH=422a--=2a,∴S△ADG11222a AD MG=⋅=⨯=当a最小时,△ADG的面积最小,如图2,当GE⊥BC时,AG最小,即a最小,∵FG是AE的垂直平分线,∴AG=EG,∴42aa -=,∴43a =,∴△ADG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233=,故答案为:42a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确定△ADG 的面积最小时点G 的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答案】152【分析】根据直线AB 交坐标轴于A(-2,0),B(0,-4),计算得直线AB 解析式;平移直线AB 到直线CD ,直线CD 当抛物线相交并只有一个交点P 时,△ABP 面积为最小值,通过一元二次方程和抛物线的性质求得点P 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ABP △为直角三角形,从而计算得到△ABP 面积的最小值.【解答】设直线AB 为y kx b =+∵直线AB 交坐标轴于A(-2,0),B(0,-4)∴024k b b=-+⎧⎨-=⎩ ∴24k b =-⎧⎨=-⎩∴直线AB 为24y x =--如图,平移直线AB 到直线CD ,直线CD 为2y x p =-+当2y x p =-+与抛物线1(2)(4)2y x x =--相交并只有一个交点P 时,△ABP 面积为最小值∴()()21242y x p y x x =-+⎧⎪⎨=--⎪⎩∴22820x x p -+-= ∴()44820p ∆=--=∴72p =∴2210x x -+= ∴1x =将1x =代入1(2)(4)2y x x =--,得32y =∴31,2P ⎛⎫⎪⎝⎭∴()2223451224AP ⎛⎫=++= ⎪⎝⎭2231251424BP ⎛⎫=++=⎪⎝⎭2222420AB∴222AB AP BP +=∴ABP △为直角三角形,90BAP ∠=∴1115=2222ABP AB A S P ⨯=⨯=△ 即△ABP 面积的最小值为152故答案为:152.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平移、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平移、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三、解答题11.【答案】(1)抛物线y =x 2-4x +3;(2)D(2,1);(3)点P 的坐标为5(2,3)4- 【分析】(1)(1) 将A 、C 坐标代入即可;(2)由于BC 长度不变, 要周长最小, 就是让DB DC 最小, 而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 所以AC 就是DB DC 的最小值, 此时D 点就是AC 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 【解答】解:(1)抛物线23y ax bx =++经过点(1,0)A ,点(4,3)C ,∴3016433a bab,解得14a b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3y x x =-+;(2)243(1)(3)yx xx x ,(3,0)∴B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2x =;BC 长度不变,BDDC 最小时,BCD ∆的周长最小,A 、B 是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的,∴当D 点为对称轴与AC 的交点时,BD DC +最小, 即BCD ∆的周长最小, 如图,∴21x yx ,解得:21x y =⎧⎨=⎩,(2,1)D ∴,∴抛物线对称轴上存在点(2,1)D ,使BCD ∆的周长最小;(3)存在,如图,设过点P 与直线AC 平行线的直线为y x m =+,联立243y x m yx x,消掉y 得,2530x x m ,2(5)41(3)0m ,解得:134m =-, 即134m =-时,点P 到AC 的距离最大,ACP ∆的面积最大, 此时52x =,5133244y , ∴点P 的坐标为5(2,3)4-,设过点P 的直线与x 轴交点为F ,则13(4F ,0), 139144AF,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y x =-,45CAB ∴∠=︒,∴点F 到AC 的距离为9292sin 45428AF , 又223(41)32AC ,∴∆的最大面积127ACE=⨯=.2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求交点坐标,利用平行线确定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问题,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1)2‘(2)1;(3)(.【分析】(1)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则易证AHE≌△DGH,则DG=AH=2;(2)过F作FM⊥DC,交DC延长线于M,连接GE,由于AB∥CD,可得∠AEG=∠MGE,同理有∠HEG=∠FGE,利用等式性质有∠AEH=∠MGF,再结合∠A=∠M=90°,HE=FG,可证△AHE≌△MFG,从而有FM=HA=2(即无论菱形EFGH如何变化,点F到直线CD的距离始终为定值2),进而可求三角形面积;=7-x,在△AHE中,AE≤AB=7,利用勾股定理可得HE2(3)先设DG=x,由第(2)小题得,S△FCG≤53,在Rt△DHG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x2+16≤53,进而可求x,从而可得当时,△GCF的面积最小.【解答】解:(1)∵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HG=HE,∠EAH=∠D=90°,∵∠DHG+∠AHE=90°,∠DHG+∠DGH=90°,∴∠DGH=∠AHE,∴△AHE≌△DGH(AAS),∴DG=AH=2;(2)过F作FM⊥DC,交DC延长线于M,连接GE,∵AB∥CD,∴∠AEG=∠MGE,∵HE∥GF,∴∠HEG=∠FGE , ∴∠AEH=∠MGF ,在△AHE 和△MFG 中,∠A=∠M=90°,HE=FG , ∴△AHE ≌△MFG (AAS ), ∴FM=HA=2,即无论菱形EFGH 如何变化,点F 到直线CD 的距离始终为定值2, 因此S △FCG =12×FM ×GC=12×2×(7-6)=1; (3)设DG=x ,则由(2)得,S △FCG =7-x , 在△AHE 中,AE ≤AB=7, ∴HE 2≤53, ∴x 2+16≤53,∴x∴S △FCG 的最小值为,此时,∴当时,△FCG 的面积最小为(.【点评】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3.【答案】(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y x x =--;(2)POD S ∆有最大值,当14m =时,其最大值为4916;(3) Q -或(或1122⎛⎫-+- ⎪ ⎪⎝⎭或1322⎛⎫-+ ⎪ ⎪⎝⎭. 【分析】(1)函数的表达式为:y=a (x+1)(x-3),将点D 坐标代入上式,即可求解;(2)设点()2,23P m m m --,求出32OG m =+,根据()12POD D P S OG x x ∆=⨯-1(32)(2)2m m =+-2132m m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3)分∠ACB=∠BOQ 、∠BAC=∠BOQ ,两种情况分别求解,通过角的关系,确定直线OQ 倾斜角,进而求解.【解答】解:(1)函数的表达式为:(1)(3)y a x x =+-,将点D 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1a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y x x =--…①;(2)设直线PD 与y 轴交于点G ,设点()2,23P m m m --,将点P 、D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 sx t =+并解得,直线PD 的表达式为:32y mx m =--,则32OG m =+,()12POD D P S OG x x ∆=⨯-1(32)(2)2m m =+-2132m m =-++, ∵10-<,故POD S ∆有最大值,当14m =时,其最大值为4916; (3)∵3OB OC ==,∴45OCB OBC ︒∠=∠=,∵ABC OBE ∠=∠,故OBE ∆与ABC ∆相似时,分为两种情况:①当ACB BOQ ∠=∠时,4AB =,BC =,AC =, 过点A 作AH ⊥BC 与点H ,1122ABC S AH BC AB OC ∆=⨯⨯=⨯,解得:AH =, ∴CH则tan 2ACB ∠=,则直线OQ 的表达式为: 2 y x =-…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 =故点Q -或(; ②BAC BOQ ∠=∠时,3tan 3tan 1OC BAC BOQ OA ∠====∠, 则直线OQ 的表达式为: 3 y x =-…③,联立①③并解得:12x -±=,故点1322Q ⎛-- ⎝⎭或⎝⎭;综上,点Q -或(或⎝⎭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相似、面积的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14.【答案】(1)y =(x ﹣1)2;(2)点C 的坐标为(2,1);(3)1 【分析】(1)将点(3,4)代入解析式求得a 的值即可;(2)设点C 的坐标为(x 0,y 0),其中y 0=(x 0﹣1)2,作CF ⊥x 轴,证△BDO ∽△DCF 得BO DFDO CF=,即1=00x 1y -=()01x 1-,据此求得x 0的值即可得;(3)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PQ 于点G ,则DG =4,根据S △PDQ =12DG •MN 列出关于k 的等式求解可得.【解答】解:(1)将点(3,4)代入解析式,得:4a =4,解得:a =1,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1)2; (2)由(1)知点D 坐标为(1,0), 设点C 的坐标为(x 0,y 0),(x 0>1、y 0>0), 则y 0=(x 0﹣1)2,如图1,过点C 作CF ⊥x 轴,∴∠BOD =∠DFC =90°,∠DCF+∠CDF =90°, ∵∠BDC =90°, ∴∠BDO+∠CDF =90°, ∴∠BDO =∠DCF , ∴△BDO ∽△DCF , ∴BO DFDO CF=, ∴1=00x 1y -=()01x 1-,解得:x 0=2,此时y 0=1, ∴点C 的坐标为(2,1).(3)设点P 的坐标为(x 1,y 1),点Q 为(x 2,y 2),(其中x 1<1<x 2,y 1>0,y 2>0), 如图2,分别过点P 、Q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 由y=(x-1)2 ,y=kx+1-k ,得x 2﹣(2+k )x+k =0. ∴x 1+x 2=2+k ,x 1•x 2=k . ∴MN =|x 1﹣x 2|=|2﹣k|.则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PQ 于点G ,则点G 的坐标为(1,1), 所以DG =1,∴S △PDQ =12DG •MN =12×1×|x 1﹣x 2|12|2﹣k|, ∴当k =0时,S △PDQ 取得最小值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15.【答案】45【分析】先证明△PEF ∽△BOC,得出PE EF PF BO OC BC ==,再根据122y x =-+,得出关于x 的二次函数方程,根据顶点坐标公式,求得则△PEF 面积最大值.【解答】解:设213,222P x x x ⎛⎫-++⎪⎝⎭(0<x<4), 抛物线213222y x x =-++与y 轴交于C 点,故C(0,2),∵PF ∥y 轴,PE ⊥BC , ∴∠PFE=∠BCO, 又∵∠PEF=∠BOC=90°, ∴△PEF ∽△BOC, ∴PE EF PF BO OC BC== ,把B(4,0),C(0,2)代入直线BC 的解析式为122y x =-+, 点1,22F x x ⎛⎫-+ ⎪⎝⎭,∴221312(2)22222P F x PF y y x x x x =-=-++--+=-+,∴PE=BO ·PF BC =42212x x -+== , EF=OC ·PFBC=222211122(2)x x x x x x -+-+-== , ∴221(2)1225PEFx x SPE EF -=⋅= =2221(2)(2)42520x x x ⎡⎤-⎢⎥⎡⎤--+⎣⎦⎣⎦=, 当2x =时,PEF S △取值最大,∴PEF S △的最大值为244205=, 故答案为45.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当点P 是MN 的中点时S △MON 最小.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尺规作图,过P 点作PN ⊥OB 于N ,交OA 于点M ; (2)证明三角形全等得P 为MN 的中点,便可得到结论;(3)过点P 作另一条直线EF 交OA 、OB 于点E 、F ,设PF <PE ,与MC 交于于G ,证明△PGM ≌△PFN ,得△PGM 与△PFN 的面积相等,进而得S 四边形MOFG =S △MON . 便可得S △MON <S △EOF ,问题得以解决.【解答】(1)①在OB 下方取一点K ,②以P 为圆心,PK 长为半径画弧,与OB 交于C 、D 两点,③分别以C 、D 为圆心,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E 点, ④作直线PE ,分别与OA 、OB 交于点M 、N ,故△OMN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2)∵CM ∥OB ,∴∠C =∠PON ,在△PCM 和△PON 中,C PON PC POCPH OPN ∠=∠⎧⎪=⎨⎪∠=∠⎩, ∴△PCM ≌△PON (ASA ),∴PM =PN ,∴OP 平分△MON 的面积;(3)过点P 作另一条直线EF 交OA 、OB 于点E 、F ,设PF <PE ,与MC 交于于G ,∵CM ∥OB ,∴∠GMP =∠FNP ,在△PGM 和△PFM 中,PMG PNF PM PNMPG NPF ∠=∠⎧⎪=⎨⎪∠=∠⎩, ∴△PGM ≌△PFN (ASA ),∴S △PGM =S △PFN∴S 四边形MOFG =S △MON .∵S 四边形MOFG <S △EOF ,∴S △MON <S △EOF ,∴当点P 是MN 的中点时S △MON 最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中线性质,关键证明三角形全等.17.【答案】(1)12x <<;(2)2. 【分析】(1)由旋转可得到AC=MA=x ,BC=BN=3-x ,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求得x 的取值范围;(2)过点C 作CD ⊥AB 于D ,设CD=h ,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AD 、BD ,再根据BD=AB-AD 列方程求出h 2,然后求出△ABC 的面积的平方,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解答】解:(1)∵4MN =,1MA =,AB x =,∴413BN x x =--=-.由旋转的性质,得1MA AC ==,3BN BC x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31,31,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1x >,解不等式②得2x <,∴x 的取值范围是12x <<.(2)如图,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设CD h =,由勾股定理,得AD =,BD ==, ∵BD AB AD =-,x =-34=-x ,两边平方整理,得()222832=x x h x -+-.∵ABC 的面积为1122AB CD xh ⋅=, ∴()2222113183222422S xh x x x ⎛⎫⎛⎫==-⨯-+=--+ ⎪ ⎪⎝⎭⎝⎭, ∴当32x =时,ABC 面积最大值的平方为12,∴ABC .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1)难点在于考虑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2)难点在于求解利用勾股定理列出的无理方程.18.【答案】(1)PM =PN ,PM ⊥PN ;(2)△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S △PMN 最大=492. 【分析】(1)由已知易得BD CE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12PM CE =,12PN BD =,即可得出数量关系,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PM CE 得出DPM DCA ∠=∠,最后用互余即可得出位置关系;(2)先判断出ABD ACE ∆≅∆,得出BD CE =,同(1)的方法得出12PM BD =,12PN BD =,即可得出PM PN =,同(1)的方法由MPN DCE DCB DBC ACB ABC ∠=∠+∠+∠=∠+∠,即可得出结论;(3)方法1:先判断出MN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进而求出AN ,AM ,即可得出MN 最大AM AN =+,最后用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方法2:先判断出BD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而BD 最大是14AB AD +=,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点P ,N 是BC ,CD 的中点,//PN BD ∴,12PN BD =, 点P ,M 是CD ,DE 的中点,//PM CE ∴,12PM CE =, AB AC =,AD AE =,BD CE ∴=,PM PN ∴=,//PN BD ,DPN ADC ∴∠=∠,//PM CE ,DPM DCA ∴∠=∠,90BAC ∠=︒,90ADC ACD ∴∠+∠=︒,90MPN DPM DPN DCA ADC ∴∠=∠+∠=∠+∠=︒,PM PN ∴⊥,故答案为:PM PN =,PM PN ⊥;(2)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旋转知,BAD CAE ∠=∠,AB AC =,AD AE =,()ABD ACE SAS ∴∆≅∆,ABD ACE ∴∠=∠,BD CE =,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12PN BD =,12PM CE =,PM PN ∴=,PMN ∴∆是等腰三角形,同(1)的方法得,//PM CE ,DPM DCE ∴∠=∠,同(1)的方法得,//PN BD ,PNC DBC ∴∠=∠,DPN DCB PNC DCB DBC ∠=∠+∠=∠+∠,MPN DPM DPN DCE DCB DBC ∴∠=∠+∠=∠+∠+∠BCE DBC ACB ACE DBC =∠+∠=∠+∠+∠ACB ABD DBC ACB ABC =∠+∠+∠=∠+∠,90BAC ∠=︒,90ACB ABC ∴∠+∠=︒,90MPN ∴∠=︒,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方法1:如图2,同(2)的方法得,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DE BC ∴且DE 在顶点A 上面,MN ∴最大AM AN =+,连接AM ,AN ,在ADE ∆中,4AD AE ==,90DAE ∠=︒,AM ∴=在Rt ABC ∆中,10AB AC ==,AN =MN ∴=最大,22211114922242PMN S PM MN ∆∴==⨯=⨯=最大. 方法2:由(2)知,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2PM PN BD ==, PM ∴最大时,PMN ∆面积最大,∴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14BD AB AD ∴=+=,7PM ∴=,2211497222PMN S PM ∆∴==⨯=最大. 【点评】此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1)的关键是判断出12PM CE =,12PN BD =,解(2)的关键是判断出ABD ACE ∆≅∆,解(3)的关键是判断出MN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19.【答案】(1)20;(2)5;(3)S △BCD =16;∠BCD =45°【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求解;(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 =∠DBA ,由余角的性质可得∠DBC =∠C ,可得DB =DC =AD =12AC =5; (3)由中点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DE =EC =4,则当DE ⊥BC 时,S △BCD 有最大值,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解答】解:(1)∵∠ABC =90°,AB =12,BC =16,∴20AC ==,故答案为:20;(2)∵DA =DB ,∴∠A =∠DBA ,∵∠ABC =90°∴∠A +∠C =90°,∠ABD +∠DBC =90°,∴∠DBC =∠C ,∴DB=DC,∴DB=DC=AD=12AC=5,故答案为:5;(3)∵E为BC中点,BC=8,∴BE=EC=4,∵将∠C折叠,折痕为EF,∴DE=EC=4,当DE⊥BC时,S△BCD有最大值,S△BCD=12×BC×DE=12×8×4=16,此时∵DE⊥BC,DE=EC,∴∠BCD=45°.故答案为:S△BCD=16;∠BCD=4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问题以及三角形中的折叠问题;题目较为综合,其中熟练掌握定义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①②③⑤【分析】由“SAS”可证△BEC≌△AFC,可得CF=CE,∠BCE=∠ACF,可证△EFC是等边三角形,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证∠DFC=∠EGC;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可求MN=DN=BM=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EF2=BE2+DF2不成立;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CF面积2,则当EC⊥AB时,△ECF【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6,∵AC=BC,∴AB=BC=CD=AD=AC,∴△ABC,△ACD是等边三角形,∴∠ABC=∠BAC=∠ACB=∠DAC=60°,∵AC=BC,∠ABC=∠DAC,AF=BE,∴△BEC≌△AFC(SAS)∴CF=CE,∠BCE=∠ACF,∴∠ECF =∠BCA =60°,∴△EFC 是等边三角形,故①正确;∵∠ECF =∠ACD =60°,∴∠ECG =∠FCD ,∵∠FEC =∠ADC =60°,∴∠DFC =∠EGC ,故②正确;若BE =3,菱形ABCD 的边长为6,∴点E 为AB 中点,点F 为AD 中点,∵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AO =CO ,BO =DO ,∠ABO =12∠ABC =30°,∴AO =12AB =3,BO =∴BD =,∵△ABC 是等边三角形,BE =AE =3,∴CE ⊥AB ,且∠ABO =30°,∴BE EM =3,BM =2EM ,∴BM =同理可得DN =∴MN =BD −BM −DN =∴BM =MN =DN ,故③正确;∵△BEC ≌△AFC ,∴AF =BE ,同理△ACE ≌△DCF ,∴AE =DF ,∵∠BAD ≠90°,∴EF 2=AE 2+AF 2不成立,∴EF 2=BE 2+DF 2不成立,故④错误,∵△ECF 是等边三角形,∴△ECF 2, ∴当EC ⊥AB 时,△ECF 面积有最小值,此时,EC =ECF 面积的最小值为4,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1)223;y x x =--(2)当32t =时,S 有最大值278;(3)()()2,5,1,4-- 【分析】(1)根据抛物线上的对称点B 和E ,求出对称轴从而可求出C 点坐标.然后设出抛物线的交点式,再把点A 代入求出a 值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E 于点H ,分别根据抛物线和直线AE 的解析式表示出点P 和点H 的坐标,从而求出线段PH 的长,最后用含t 的式子表示∆APE 的面积,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3)根据两直线垂直时,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可求得与直线AE 垂直的直线方程,最后联立方程组可求点P 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1,03,0,B E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x =点()0,3A -,点()2,3C -抛物线表达式为()()()23123,.y a x x a x x =-+=--33a ∴-=-,解得1,a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y x x =--()2如图,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E 于点H由点,A E 的坐标得直线AE 的表达式为3,y x =-设点()2,23P t t t --,则(),3H t t -()()22213333273233222228PAES PH OE t t t t t t ∆⎛⎫∴=•=--++=-+=--+ ⎪⎝⎭ 当32t =时,S 有最大值278()3直线AE 表达式中的k 值为1,则与之垂直的直线表达式中的k 值为1-① 当90PEA ︒∠=时,直线PE 的表达式为1,y x b =-+将点E 的坐标代人并解得13b =,直线PE 的表达式为3,y x =-+联立得2233y x x y x ⎧=--⎨=-+⎩解得2x =-或3(不合题意,舍去)故点P 的坐标为()2,5-② 当90PAE ︒∠=时,直线PA 的表达式为2,y x b =-+将点A 的坐标代人并解得23b =,直线PE 的表达式为3,y x =--联立得2233y x x y x ⎧=--⎨=--⎩ 解得1x =或0(不合题意,舍去)故点()1,4P -综上,点P 的坐标为()2,5-或(1,-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记住两直线垂直时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会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几何最值问题(人教版)(专题)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1.思路分析2.解题过程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点B和点D关于AC对称,此时连接DE,与AC的交点即为点P,线段DE的长即为所求.∵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AE=1,AD=2,∴,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2.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3B.C. D.答案:C解题思路:定点:D,E动点:P(在定线段AC上运动)要使PD+PE最小,需要通过对称把PD,PE转移到直线AC异侧.如图,由正方形的性质知,D,B关于AC所在直线对称,所以PD=PB,故所求可转化为“PB+PE的最小值”.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当B,P,E共线时,PB+PE最小,最小值为BE的长度.∵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3.如图,菱形ABCD中,AB=2,∠A=120°,点P,Q,K分别为边BC,CD,BD上的动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 )A.1B.C.2D.答案:B解题思路:如图,作点Q关于BD的对称点,根据菱形的对称性,点落在AD边上,则题目转化为求的最小值,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最小值为线段的长度,当⊥AD时,最小.如图,过点C作CE⊥A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CDE=180°-∠A=60°,CD=AB=2,∴,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B=4,D为边OB的中点.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EF=2,则当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时,点F的坐标为(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1.思路分析2.解题过程通过题意可知,EF和CD的长固定,所以若要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则DE+CF最小即可.如图,CF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到,此时就转化为要求即可.作出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此时连接,与x轴的交点即为点E.根据题意可得,点的坐标为(1,4),点的坐标为(0,-2),∴的直线解析式为:,∴点E的坐标为,∴点F的坐标为.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顶点A,D分别在x轴、y轴上.当点A在x轴上运动时,点D随之在y轴上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点B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为(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如图,取AD的中点M,连接OM,MB.∵OM为Rt△AOD斜边上的中线,∴,在Rt△AMB中,由勾股定理,得,在△OBM中,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OM+BM OB,即,当O,M,B三点共线时,OM+BM=OB,此时OB最大,最大值为.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6.如图,∠MON=90°,长方形ABCD的顶点B、C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M上运动时,C随之在边ON上运动,若CD=5,BC=24,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A.24B.25C. D.26答案:B解题思路:取BC的中点M,连接OM,MD.∵OM为Rt△BOC斜边上的中线,∴,在Rt△DMC中,由勾股定理,得,在△ODM中,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OM+DM OD,即,当O,M,B三点共线时,OM+DM=OD,此时OD最大,最大值为.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7.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中,AB=5,AD=13.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 边上的处,折痕为PQ,当点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A.2B.3C.4D.5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8.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使点B落在AD上的点E处,折痕的两端点分别在AB,BC上(含端点),且AB=6,BC=10.设AE=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当点M与点A重合时,AE最大,如图,此时AE=6;当点N与点C重合时,AE最小,如图,此时AE=2.∴,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12,E是BC边上一动点,则以BD为对角线的所有平行四边形BEDF中,EF的最小值是( )A. B.5C.6D.12答案:B解题思路:在平行四边形BEDF中,EF=2OE,由“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可知,当OE⊥BC时,OE最短,如图,此时,,∴EF的最小值为5.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6,E是AB边的中点,F是线段BC上的动点,将△EBF 沿EF所在直线折叠得到△,连接,则的最小值是( )A. B.C. D.4答案:A解题思路:如图,连接ED,由题意,,在Rt△AED中,AE=2,AD=6,∴,由翻折得BE=B′E=2,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B′D-B′E,∴当,B′,D三点共线时,B′D-B′E,B′D取最小值,当,B′,D三点共线时,如图,∴B′D=DE-B′E=,∴B′D 的最小值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略第11页共11页。
专题16 立体几何中范围和最值问题专题16 立体几何中范围和最值问题立体几何中的最值与范围类问题,涉及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以及空间线面关系,题目综合性强.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函数法,即利用传统方法或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建立所求的目标函数,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二是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化动态为静态,直观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取得最值;三是将几何体平面化,如利用展开图,在平面几何图中直观求解.名师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课标要求: 立体几何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以长方体为载体,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论证、度量计算等认识和探索空间图形的性质,建立空间观念.内容包括:基本立体图形、基本图形位置关系、*几何学的发展.发展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空间角的范围与最值问题【例1】(2021·全国·统考高考真题)1.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AA B B 为正方形,2AB BC ==,E ,F 分别为AC 和1CC 的中点,D 为棱11A B 上的点.11BF A B ⊥(1)证明:BF DE⊥;(2)当1B D为何值时,面【点评】第一问,方法一为常规方法,不过这道题常规方法较为复杂,方法二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求解是最简单,也是最优解减法则及数量积的定义运算进行证明不常用,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的角的问题,只要便于建立坐标系均可建立坐标系,应的目标函数,运用函数性质解决空间角的范围与最值问题质分析何时取得最大值.空间距离的范围最值问题【例1】(2018·全国·高考真题)A.217B.25【点评】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几何体的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求解问题,过程中,需要明确两个点在几何体上所处的位置,再利用平面上两点间直线段最短,所以处理方法就是将面切开平铺,利用平面图形的相关特征求得结果【变3】7.如图所示,正四面体ABCD中,的最小值为14,则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是求表面积与体积的范围与最值A.4π3B.8本题求体积的最值时,由于函数式较复杂,采用了换元法进行化简,进而利用导数法求最值,计算较为简便,换元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求截面周长与面积的范围与最值AD⊥平面α,∠AHD=θ=,△ABC在过其底边BC之间的关系:=.(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2,60AB BD ACB ==∠=︒,点F ABC -的体积.【点评】首先判断出三角形AFC 的面积最小时距离,从而求得三棱锥F ABC -的体积11DC D P ⊥①;②平面11D A P ⊥平面1A AP ;1APD ∠③的最大值为90︒;1AP PD +④的最小值为23+ACD;A.直线1B D⊥平面1ACD;B.1A P∥平面1AD所成角的范围是C.异面直线1A P与1-的体积不变D.三棱锥1D APCA.圆锥SO的侧面积为22π.-体积的最大值为B.三棱锥S ABC(2017·全国·高考真题)24.a,b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1)若点A,B,C,D恰为长方体各侧面中心,求该八面体的体积;(2)求该八面体表面积S的取值范围.(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26.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的交线为l.(1)证明:l⊥平面PDC;(2)已知PD=AD=1,Q为l参考答案:过E 作AB 的平行线分别与因为E ,F 分别为AC 和1CC 易证1Rt Rt BCF B BN ≅ ,则又因为1190BBN BNB ∠+∠=()()(0,0,0,2,0,0,0,2,0B A C ∴由题设(),0,2D a (02a ≤≤因为()(0,2,1,1BF DE ==-所以()012BF DE a ⋅=⨯-+[方法三]:因为1BF A B ⊥作1BH F T ⊥,垂足为H ,因为平面DFE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设1,B D t =[0,2],t ∈1B T =由111113C S C G SA A D ==得1C G =又1111B D BT C G C T=,即1(23t t -设()()4,0,04M a a ≤≤,()(12,4,0,N D ()()12,4,,2,4,4MN a D N =--=-设平面1D MN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1240024400x x y az n MN x y z n D N y ⎧=⎪⎧-+-=⋅=⎧⎪⎪⇒⇒⎨⎨⎨+-=⋅=⎪⎩⎩⎪=⎪⎩令8z =,82,4x a y a =-=+,则(8n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在平面上的射影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面垂直和判定定理,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由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得到,当点所以14BE =,设AE a =,则AB 在ABE 中,23π∠=BAE 由余弦定理得:224cos 2a a BAE a +∠=⨯⨯则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直径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所以223R =即3R =故2412S R ππ==,故答案为:12π【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方法一]:导数法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a ,高为则2222l a h =+,2232(3a =+所以26h l =,2222a l h =-所以正四棱锥的体积13V Sh =【详解】如图,圆锥任意两条母线为AB和AD,则截面为等腰三角形ABD,截面面积为:1sin2ABDS AB AD BAD=⋅⋅∠,由图可知,当截面为圆锥轴截面时,∠BAD最大,最大为120°,(0°,120°],∴sin∠BAD最大值为1,=224124AC BC+=+=为定值,故当sin∠BAD最大时截面面积最大,过点F作FH⊥BD1交BD1于因为长方体对面平行,所以截面BFD1E为平行四边形,则当h取最小值时四边形BFD易知h的最小值为直线CC1易知当F为CC1的中点时,过D1作D1H⊥l交l于H.连接DH,则34[方法二]:等体积转换AB BC = ,60ACB ∠=︒,2AB =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3BE ∴=连接EFADB CDB AF CF∆≅∆∴=在11D A A △中,11135D A A ∠=2211112AD A A A D A =+-⋅【详解】连接BD ,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又∵BD AC ⊥,且1BD BB ⋂的性质,∵11A B ⊥平面11A D DA 1111A B A D A = ,∴1AD ⊥面1A如图:()1min SE CE S C +=.因为122S B BC ==,1S BC ∠=∴2221112S C S B BC S B =+-⨯⨯ABC 为等边三角形,∴∠心.设F 是AMN 的外心,作外接球的球心,且OF DE =222134R AF OF =+=,解得:的体积最大时,到平面1,+∞故答案为:()24.②③【分析】由题意知,a、b、AC三条直线两两相互垂直,构建如图所示的边长为|AC|=1,|AB|2=,斜边AB以直线AC为旋转轴,则C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以C坐标原点,以CD【名师点睛】(1)平移直线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把异面问题化归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①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②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③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图1由对称性,不妨设'AA x =则1AG x =-,2AO AG =2222AE DE AO OE ==+= 图2则()2221222AD AH x x ⎛⎫==-+ ⎪⎝⎭()2222122EH AE AH x x =-=-所以()2221144ADE S AD EH =⋅= ()()21因为1PD AD ==,设(0,0,0),(0,1,0),D C 设(,0,1)Q m ,则有(0,1,0),DC DQ = 设平面Q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DC n DQ n ⎧⋅=⎨⋅=⎩,即00y mx z =⎧⎨+=⎩,令1x =,则z m =-,所以平面QCD在平面PQC 中,设PB QC E = .在平面PAD 中,过P 点作PF QD ⊥因为PD ⊥平面,ABCD DC ⊂平面又由,,DC AD AD PD D PD ⊥=⊂ PF ⊂平面PAD ,所以DC PF ⊥.又由QDC ,所以PF ⊥平面QDC ,从而答案第31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