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基床底层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13.50 KB
- 文档页数:22
基床底层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吴忠至中卫铁路第三项目经理部(DK33+560-DK58+773)基床底层路基施工。
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⑴组织作业队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熟悉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质量验收标准。
⑵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⑴核对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质资料。
⑵中线及水准复测、工点放线已完成,施工桩撅完备。
⑶工地试验室已经建立并通过认证,各种原材料检测、试验设备取得认证并经验收合格;与开工有关的材料试验已完成。
3. 技术要求⑴原地面处理或地基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成并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⑵填筑时边坡两侧各超填0.5m,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⑶填筑B组填料保证虚铺厚度35cm、虚铺系数1.17。
⑷最优含水率为4.1%,实际施工含水率控制在±2%范围内。
⑸碾压遍数组合为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4遍再静压1遍。
4. 施工工艺流程基床底层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一般填料路堤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⑴施工准备路基填筑前应按设计进行地基处理或原地面清表整平,经试验检验合格后再基底面上进行测量放样出路基两侧坡脚线。
⑵分层填筑路基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的方式。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从最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
为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度一致和完工后的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边坡两侧各超填0.5m,竣工时刷坡整平。
填筑施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采用推土机、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
为了节省摊铺平整时间,在运送填料时,严格控制倒土的密度,根据车载量及松铺厚度计算底层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各种填料禁止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并做成横向不小于2%的排水坡。
⑶摊铺平整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用推土机、平地机摊铺平整,做到填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均匀地接触填铺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虚铺厚度35cm,虚铺系数1.16。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铁路路基工程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填料要求3.1.1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料的粒径应小于75mm,填筑前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3.1.2填料的粒径级配、细粒含量及定名分组应符合《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的相关规定。
3.1.3浸水路堤填料细粒含量应小于10%。
3.1.4路基填料除满足室内试验指标要求外,还应对填料的压实性能进行填筑工艺试验验证,以达到压实质量标准。
3.2填筑要求3.2.1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标准化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100m以上或以结构物为界。
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3.2.2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段路基填筑段、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
3.2.3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整平,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3.2.4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下滑。
填筑时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
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调整。
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方案路基基床表层因当地缺乏适宜的材料,采用基床表层填筑0.2m 厚中粗砂,中间夹铺一层不透水的两布一膜土工布,土工布以上砂垫层厚0.15m ,以下厚0.05m 。
本标段路基基床表层填筑中粗砂垫层766m 3,铺设土工布2580m 2。
1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流程见图。
2施工工序施工准备:验收基床底层区段。
测量中心线和水平高程,检查底层各部位尺寸,核查压实密度,检查路拱成形、平整度。
对局部不合格的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
修筑试验段:大面积施工中粗砂垫层前选取100-150m 作试验段,对计划采用的机械设备和混合料配比铺筑试验段。
通过试验,测定料仓开度与流量的关系,摊铺的合理速度,压实机械的组合,压实方法与压实遍数,松铺系数,合理的作业区段。
抽样检测混合料的级配、地基系数和孔隙率。
填筑、整平、摊铺:基床表层填筑采用全宽填筑,虚铺时,自卸汽车根据车容量准确测算堆土间距并严格按设计划出的卸土方格卸土,以保证填层厚度均匀、达标。
使用推土机初平,并应用水平仪控制填筑的虚铺厚度。
使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按设计做出路拱,由人工或小机具配合平地机对不均匀处及坑洼处进行调整。
碾压:碾压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以便于形成支承边。
碾压时沿纵向重叠40cm ,横向接缝搭接不小于2m 。
压路机的起动、停止、变速要平稳,避免速度过高或过低,并不在新铺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和突然刹车。
碾压时应保持压路机滚轮湿润,以免沾附中粗砂,可适当喷水。
压实质量检测:为快速、准确检测压实质量,采用K30检测车和灌水法检测。
每层每100米K30荷载仪检测2个点,灌水法检测1个点。
下承层验收 测量放样检验下承层面修整中粗砂及土工布备制自卸车运输卸料方格堆放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重型机械碾压转入下一施工段备料运输整平碾压 检测修整完善K30检测试验基床表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两布一膜土工布铺设:两布一膜土工布采用长丝布材,为减少施工接缝,两布一膜土工布幅宽采用大于5m的布材。
新建铁路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ZCZQ—11标路堤基床以下C组填料试验段(DK178+440~DK178+640)中国铁建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神华准池铁路项目部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五日目录1、工程概况 (2)2、试验目的 (3)3、编制依据 (3)4、施工准备 (3)5、试验段施工方案 (4)6、试验段施人员设备 (8)7、质量控制措施和检验 (9)8、安全目标及安全措施 (10)9、试验数据的收集 (12)基床以下路堤C组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试验段里程:DK178+440—DK178+640,总长度200米,位于河谷阶地区,地表多辟为荒地,地势略有起伏,地面高程一般在1505—1508m之间.线路在此以填方通过,线路最大填高约为20m.该段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质黄土、细圆砾土、粗圆砾土,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1。
49m.该段基床表层采用0.6mA组填料,基床底层采用1。
9mB组填料填筑,以下采用采用C组以上填料填筑。
路堤边坡率0—8米为1:1。
5,8—20米坡率为1:1.75,大于20米坡率为1:2。
0,边坡高度大于12米时于边坡8米处设置2.0米宽平台。
二、试验目的通过DK178+440~DK178+640段基床以下路堤C组填料的填筑试验性施工,总结出基床以下路堤C组填料填筑施工的最佳机械、人员配置,得出基床以下路堤C组填料填筑施工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施工控制参数,明确基床以下路堤C组填料填筑施工质量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及验收标准,为大面积基床以下路堤C组填料填筑施工提出依据。
三、编制依据1)《关于新建铁路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初步设计的评审报考》;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大准至朔黄铁路联洛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4、《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路基通用图》。
;5)《神华准池公司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手册》;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7)神华准池公司相关路基施工文件、技术要求、会议纪要;8)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关于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路基施工设计答疑、技术交底等。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3)4、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3)5、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准备 (6)6、填筑施工方法 (8)7、试验成果 (20)8、施工进度安排 (21)9、质量保证措施 (21)10、安全保证措施 (22)11、环保措施 (23)12.文明工地的管理措施 (23)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为确保高速铁路路堤填筑质量,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的损失,找出适合本地区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指导本段路基施工,特编制本方案。
1、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085;(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J971-2009;(6)《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首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7)《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路基工程设计详图集;(8)沪昆赣鹰指安发[2010]8号;(9) 沪昆赣工发[2010]79号文;(10)《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路基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2.1概述我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施工里程为DK453+000~DK477+301.5,全长24.3km。
全线跨越两个县(余江县、东乡县),6个乡镇(中童镇、平定乡、春涛乡、邓埠镇、柏玕乡、小璜镇),16个自然村,其中跨越梨温高速引道一处,跨越济广高速一处。
本段共有桥梁23座,路基23段,其中连续梁3处。
路基总长5.56km,桥梁总长18.7km,管段路基主要工程量:CFG桩4.4万根/30.4万延米,填土(石)45.8万方,挖土(石)96.5万方,AB组填料或改良土方30万方,级配碎石21.9万方。
机西高速公路JXZT-1标路床水泥土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机西高速JXZT-1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五日目录1、编制目的 (2)2、编制依据 (2)3、工程概况 (2)4、试验目的 (3)5、施工现场准备 (3)5.1 工期安排 (3)5.2 施工方法及检验标准 (3)5.3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4)5.4 技术准备 (5)6、水泥土施工方案 (5)6.1、工艺流程图 (5)6.2 验收下路床 (6)6.3 测量放线 (7)6.4 填料要求 (7)6.5 控制素土摊铺厚度 (7)6.6 含水率测定及控制 (7)6.7 散布水泥 (8)6.8 拌和 (8)6.9 整平 (9)6.10 碾压 (9)6.11 养生和保护 (10)6.12检测验收 (10)7、质量控制 (11)8、质量保证体系 (13)8.1.质量目标 (13)8.2.质量保证措施 (13)9、文明施工 (16)10、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6)11、环境保护措施 (16)12、创优措施 (16)路床4%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方案1、编制目的为确保机西高速公路JXZT-1标K25+600~K32+000段路床水泥土填筑质量,全面落实业主提出的“样板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创优”的首件工程评估工作。
通过K31+850-K32+000段路床水泥土处理试验段施工,掌握最佳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推广到全标段指导路床填筑施工。
2、编制依据2.1、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2.2、《河南省机西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2.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40-2007)2.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3、工程概况根据《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纸设计》有关内容、业主、监理要求,结合本标段具体情况,全线上路床40cm部分采用掺4%水泥土进行填筑。
高速铁路路基填筑施工相关要求1、基床以下、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艺: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填筑: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修。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按“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填筑: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六流程:填料拌和运输→分层摊铺→填料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整修养生。
3、试验段:试验路段位置选择断面及结构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或部位,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各种型式的过渡段应分别进行试验。
4、基床以下路堤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宜在200m 以上或以构筑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5、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基床以下)或35㎝(基床底层);采用砂石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级配碎石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过渡段采用小型机械压实部位的填料和级配碎石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5cm。
6、碾压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7、路堤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最大料径应小于7.5cm,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6cm。
8、碎石填料要求(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要求表5.4.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要求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寒冷地区铁路。
(2)过渡段级配碎石级配范围(过渡段用级配碎石可选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要求)表5.4.3 过渡段级配碎石级配范围9、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质量采用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双指标控制;基床底层填料压实标准采用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或变形模量Ev2、动态变形模量Evd三项指标控制。
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表层以下A\B组填料施工工艺摘要:成渝客运专线作为我国西部首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行车速度300公里/小时,路基填筑的质量直接影响整条铁路的运行质量和安全,如果使用改良土填料,在路基填筑成型之后,将无法满足路基工后沉降15mm的规范要求,优选级配、材质合格的砂岩作为路基基床表层以下填料,将能达到较好的填筑效果,保证路基填筑质量。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填料质量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成渝客运专线连接成都至重庆,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暖春早,夏长秋雨,云雾多霜雪少。
空气湿度大,雨量充沛,日照少,风力小。
日照年平均数为1000~1400小时,是全国最少的地区之一。
为了防止雨季对路基填筑质量的影响,本项目采用的路基基床表层以下填料是通过破碎制备的a、b组填料,以砂岩为主,路基本体a、b组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75mm,基床底层的ab组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mm,a、b组填料料源种类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要求,a、b组填料的最大干密度ρdmax=2.31g/m3,最佳含水率wopt=4.7%,松铺系数为1.15。
以上数据由试验段测定。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1、基床表层以下ab组填料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1.1、施工方法路基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施工工艺及要求:填筑前预先规划好作业流程和各种机械作业路线,配齐相应的人员、机械及检测设备。
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并按试验确实的松铺厚度进行填层厚度控制施工。
1.1.2、工艺要点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
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35cm。
自卸汽车卸土时,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使平整时控制填层厚度,填筑时两侧各加宽50厘米,以保证边坡压实密度。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2.1 工程范围 (2)2.2 主要技术标准 (2)2.3 试验段概况 (3)三、试验段试验的目的和范围和施工计划 (3)3.1 试验目的 (3)3.2 试验内容 (3)3.3 施工计划 (3)四、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 (5)4.1 人员安排 (5)4.2 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5)4.3 试验、测量仪器投入情况 (6)五、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6)5.1 施工准备 (6)5.2 填料 (9)5.3 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填筑 (12)5.4 基床表层填筑 (15)六、试验段施工注意事项 (17)七、质量保证措施 (16)八、安全保证措施 (16)九、环境保证措施 (17)一、编制依据1)、《区间路基设计图》2)、《高速铁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0056)、《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新建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联络线站前工程施工I标段第一项目部施工范围为新建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联络线白云站(含)DI2K0+000~马夫田隧道出口DIK7+029,起讫里程为:DI2K0+000~DIK7+029,正线长度7.024km。
主要工程量有:东北环线路基总长为1.65Km,站场路基1.6km,成贵左右线及联络线路基5.055km;其中路基挖方328.3万方,填方63.8万方。
2.2 主要技术标准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单线。
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公里/小时。
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4000米,困难2200米。
5)、限制坡度:25‰,困难30‰。
6)、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
7)、机车类型:动车组。
路基基床底层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个别路基设计图》(第三册)《个别路基设计图》(第十三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2.试验范围和目的2。
1。
试验段范围试验路段里程DK59+970.00~+225.00,长度为255米,作为路基基床底层非冻胀AB组土填筑试验段.2.2.试验段目的为加强施工管理,保质、保量、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任务,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科学指导全线路基施工,确保路基施工达到相关的质量及验收标准。
3.工程概述3.1。
工程概况路基设计顶宽13.4m,基床表层厚0。
7m为级配碎石,填方段基床底层厚为2.3m,上层为1。
8m厚度非冻胀AB组填料,下层为0。
5mAB组填料.挖方段路堑为路堤式路堑,基床底层下层为0。
35mAB 组填料,其下为填筑0。
15m中粗砂,并于中粗砂间夹铺一层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600g/m2).DK59+970.00~+225。
00段为路堤式路堑,基床底层填料为AB组填料。
3。
2.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沿线分布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及上更新统(Q3)、下更新统(Q1);第三系上新统(βN2)、中—上新统(N(1—2)d)、古—渐新统(Ed)、古新统(E1);白垩系下统(K1);侏罗系上统(J3)、中统(J2);二叠系上统(P2)、下统(P1)、石炭—二叠系(C2-P1);泥盆系下统(D12);志留系二合营群(Ser);下元古界麻山群(Pt1x);燕山晚期、早期侵入岩;华力西晚期、中晚期侵入岩以及元古代侵入岩等.3。
路基基床表层填筑工艺试验施工方案一、概述1、编制依据1.1、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设计的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及相关工程有关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
1.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立[2005]160号〕1.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1.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1.5、施工合同及有关平安生产、文明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
2、工程概况根据验标要求,并结合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及相关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HQXDK15+985~HQXDK16+200段做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段。
在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毕,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进展路基基床表层工艺试验施工。
基床表层选用级配碎石或A组填料,正线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之间铺设复合土工膜。
通过试验来确定填料的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及相应的碾压遍数、最正确的机械组合及其行走的速度和路线,确定路基填筑的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作为以后路基大面积填筑的参考标准和施工依据。
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京沪高速正线、沪宁城际正线工后沉降不应超过15cm。
二、复合土工膜施工1、施工准备1.1.铺设要求铺设位置: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和沪宁城际铁路正线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之间。
构造要求:土工合成材料的上、下应铺设砂垫层,下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5cm,上层砂垫层厚度不小于10cm。
铺设宽度:横断面铺设宽度11m,自正线路拱向两侧5.5m。
技术指标:复合土工膜渗透系数不大于10-11cm/s,断裂强度不小于20KN/m,顶破强度应不小于2.5KN,膜厚不小于0.3m。
2、砂垫层质量要求2.1 砂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
2.2砂垫层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料,每3000m3为一批,当缺乏3000 m3时也按一批计。
一、方案概述为确保铁路路基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环境保护,根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相关规范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铁路路基施工专项方案。
二、施工范围及内容1. 施工范围:本次施工范围为DK59970.00~225.00段,全长255米,包括路基基床底层非冻胀AB组土填筑试验段。
2. 施工内容:(1)路基基床底层填筑;(2)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铺设;(3)路基基床底层下层中粗砂填筑;(4)路基基床底层下层不透水土工布铺设;(5)路基基床表层混凝土浇筑。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路基基床底层填筑:(1)选用非冻胀AB组填料,按设计要求进行级配;(2)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3)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土量,检查含水量;(4)采用推土机整平,确保平整度;(5)碾压前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碾压;(6)碾压三遍后,每增加一次压实度,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2.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铺设:(1)采用推土机将级配碎石运至现场;(2)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确保厚度及平整度;(3)碾压前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碾压;(4)碾压三遍后,每增加一次压实度,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3. 路基基床底层下层中粗砂填筑:(1)选用中粗砂,按设计要求进行级配;(2)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3)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土量,检查含水量;(4)采用推土机整平,确保平整度;(5)碾压前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碾压;(6)碾压三遍后,每增加一次压实度,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4. 路基基床底层下层不透水土工布铺设:(1)选用600g/m2的不透水土工布;(2)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确保平整度;(3)铺设前进行铺设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5. 路基基床表层混凝土浇筑:(1)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2)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确保厚度及平整度;(3)浇筑后进行养护,确保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路基A、B组填料施工方案一、编制目的为了确保路基A、B组填料填筑的施工质量,保证无砟轨道的顺利施工。
二、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成渝铁路客运专线设计图》三、填料要求对将用于填筑路基的土按要求取样,并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填料的筛分、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表观密度、最大粒径、压碎指数等,符合规范要求的,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路基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无砟轨道一般不大于6cm,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当采用包心路堤时,对堤心与两侧的填料应分别进行施工控制。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要求, A、B料填筑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路基整修施工工艺及方法:1、原地面处理: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路基底层未采用复合地基或挖除换填处理的地段必须清除植物根系,当松土厚度小于0.3m时应碾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应进行翻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密实度应达到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
对需要换填的路基地段,清除表层种植土换填渗水性填料或水稳性好的填料,换填厚度高出地面0.5m。
当路基底处于倾斜地段应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不小于0.6m,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台阶底设2~4%向外倾斜的坡度。
作好地表排水设施,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路基沉降监测元件,铺设褥垫层并压实达到设计、技术指南和验标要求。
2、分层填筑路堤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
用自卸车运输时,要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用石灰画出方格网,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均匀。
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工艺设计路基基床底层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本标段采用的填料均为A类填料,进行基床底层填筑时,填料中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
(1)基床底层填筑前应先进行测量放线,放出路基填筑的中桩、边桩。
直线上中桩间距为50m,曲线上中桩间距为20m。
中桩桩位限差为:纵向:S/2000+0.1(S为转点至桩位的距离,单位以m计)横向:10cm。
(2)正式施工前还应进行场地清理,清除表面杂物和有碍施工堆积物等,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无干扰。
同时还应进行地基检测,检测合格并经过监理签认后方可进行路基底层填筑施工。
(3)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做到永临结合,防止将水排入农田、耕地、水塘,污染自然水源,并避免引起淤积和冲刷,做好环保工作。
确保在施工期间或是施工完毕路基本体不被水浸泡,保证工程质量。
(4)基床底层的填筑压实。
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方法合理组织施工,集中施工力量完成一段,成型一段。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密实→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
各区段或流程内只允许进行该段或该流程的作业,不允许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每个区段的长度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汽车数量确定。
但为了保证机械有足够的安全作业场地,每区段长度最少不少于100m。
长度不够或因桥涵隔断不连续,则也按四个区段程序安排施工。
分段工作由主管技术人员、队长、领工员在现场确定。
①路基试验段在分层填筑前,依据技术标准、压实机械性能、填料类别,分别选择长度大于100m的路段,在路基全宽范围做试验段。
分别按不同松铺厚度作压实度试验,取得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厚度和选定的压实机械、压实遍数、速度等各项数据后,确定填筑施工工艺参数,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目录1.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述 (1)2。
2主要技术标准 (1)2.3参建单位 (1)3.试验段的选择及目的 (1)3.1试验段的选择 (1)3。
2试验目的和内容 (2)4。
施工资源配置 (2)4.1施工人员 (2)4.2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 (3)4。
3材料供应 (3)5.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5。
1施工程序 (3)5.2试验段施工准备 (3)5。
2.1技术准备 (3)5。
2.2现场施工准备 (4)5.2.3材料准备 (4)5.3测量放样 (4)5.4填料拌和、运输 (5)5。
5填筑 (5)5.6摊铺 (5)5。
7碾压 (6)5。
8养护 (6)5.9试验检测 (6)6。
质量控制及检验 (6)6。
1基床表层质量控制 (6)6。
2基床表层质量检验 (7)7。
质量保证措施 (8)7。
1组织保证 (8)7。
2制度保证 (8)7。
3保证措施 (9)8。
雨季施工 (9)9。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9.1组织保证 (9)9。
2制度保证 (10)9。
3保证措施 (10)10。
环水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10.1管理目标 (11)10。
2环水保措施 (11)10.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11.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2)1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12)11。
2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12)11。
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3)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站前13标路基工程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大西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6)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
2。
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路基基床表层中线处设计厚度0.4m,路面宽13.6m,采用级配碎石混合料填筑。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三、工程概况 (2)四、施工准备工作 (2)五、工期安排 (4)六、测量工作、程序 (5)七、路基试验段施工目的 (5)八、地基处理 (6)九、路堤填筑试验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8)十、红线施工防护措施 (11)十一、路基工程环境保护 (13)十二、路基试验段资料的整理、分析及结论 (13)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
1《四川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01-2004;1。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
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1。
5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资料、招标答疑文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要求;1。
6我部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1。
7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1.8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2.编制原则2.1严格遵守部颁规范、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2.2 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承诺的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该项目标的实现。
2.3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各工序顺序,做到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
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2.4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确定经济施工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2。
5合理安排装载、运输、翻晒、平整、碾压等机械设备配套,确定经济合理的配套方式。
2.6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进行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四川省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目录1 编制依据 (3)2 工程概况 (3)2.1工程概况 (3)2.2地形地质资料 (3)2.3水文资料 (4)2.4主要技术标准 (4)3 施工部署 (4)3.1施工组织机构 (4)3.2机械配备 (6)3.3施工进度计划 (6)3.4测量、试验检测仪器 (6)4 试验目的 (7)4.1试验目的 (7)4.2设定试验组合 (7)5 施工工艺及方法 (8)5.1施工工艺流程 (8)5.2施工方法 (9)5.3质量检验标准 (14)5.4数据记录与处理 (15)5.5施工注意事项 (16)6 总结报告 (17)7 质量保证措施 (17)7.1组织保证措施 (17)7.2具体施工措施 (18)8 雨季施工措施 (19)1新建汉十铁路HSSG-5标基床底层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8.1雨季施工组织措施 (19)8.2雨季施工的具体措施 (20)9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1)9.1安全施工措施 (21)9.2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1)2新建汉十铁路HSSG-5标基床底层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基床底层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湖北汉十高铁工程制度管理汇编》(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2)《新建铁路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襄阳段站前工程施工图》;(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6)《新建铁路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襄阳段站前工程施工图技术交底》;(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规范》(TB/T 50290-2014);(9)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10)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在同类铁路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2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5标段起止里程DK200+200~DK233+198.91,线路全长33.066正线公里,其中路基17.836公里,桥梁15.230公里。
本标段基床底层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里程为DK207+640~DK207+840,共200m,填筑高度为2.3m,采用B组填料填筑,由一工区架子一队负责施工。
2.2地形地质资料3本段为垄岗地貌,地形开阔平坦,起伏不大,辟为民房,旱地,局部荒地、水塘、道路等,交通便利。
地表为粉质黏土,层厚约5~8m。
DK207+640~DK207+840段地基采取CFG桩加固处理措施,目前已完成。
2.3水文资料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以孔隙潜水与基岩裂隙水为主,赋水性差,地下水不发育。
地表水无化学侵蚀性,无盐类结晶破坏作用,无氯盐侵蚀性;地下水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2,无盐类结晶破坏作用,无氯盐侵蚀性。
碳化环境为T2。
2.4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高速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350km/h;正线线间距:5米;最小平面曲线半径:350km/h地段7000米,困难地段5500米;最大坡度:20‰;牵引种类:电力;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3 施工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在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前,我项目部配置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管理,由一工区架子一队负责施工本段路基填筑试验段,试验段施工项目部人员组织机构和施工人员配置见下表。
45试验段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1 张军方 工区长 施工总指挥 2 吴凌志 副工区长兼总工 技术负责人,方案制定 3 葛志君 架子队长 现场施工组织与协调 4 王 瑞 技术主管 现场技术指导、技术交底 5 李峰峰 技术员 现场技术指导、技术交底落实6 宋相东 安全员 现场安全盯控7 刘宇浩 质检员 现场质量卡控8 郑成斌 材料员 材料计划及供应9 罗 柱 试验员 材料质量检验、路基试验检测10 毛玉宝 领工员 现场机械设备指挥11 黎银军 工班长 现场施工 12廖 剑测量员测量放线副经理:刘中强总工程师:李军勤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5标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云天才综合 管 理 部工 程 管 理 部计 划 财 务 部物资 设 备 部安全 质 量 部中心 试 验 室精密测 量 队一工区架子一队3.2机械配备为保证试验段达到路基压实质量,我单位拟投入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见下表。
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号备注1 挖掘机台 3 CAT332D2 挖掘机台 1 CAT306E23 装载机台 1 FL958G4 推土机台 1 TY2205 推土机台 1 TY1606 平地机台 1 PY1807 压路机台 1 SM26T8 自卸车台24 HOWO9 加油车台 1 东风10 洒水车台 1 神狐11 小型夯机台 1 /3.3施工进度计划本段路基试验段工期拟安排如下:计划于6月30日开始填筑,8月10日完成填筑。
施工前先对路基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此项工作已经提前进行,因此在该施工方案中,此项工期未予计划。
3.4测量、试验检测仪器我标段将配置先进的测量仪器及试验检测设备,保证路堤填筑施工质量,配置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见下表。
测量、试验检测仪器配置计划6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检定状态1 全站仪瑞士leica TC702 套 1 合格2 水准仪南京1002 台 1 合格3 水准尺5m铝合金尺把 1 合格4 K30平板载荷仪YB-150,φ300mm 套 1 合格5 灌砂筒φ150mm 个 1 合格6 案秤AGT-10 套 1 合格7 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仪ZFJ02 套 1 合格8 静态变形模量(Ev2)测试仪ZFJ05 套 1 合格9 静力触探仪- 套 1 合格4 试验目的4.1试验目的本试验段施工的目的:(1)为了确定基床底层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
(2)为了确定本段基床底层施工参数(填料质量、碾压施工工艺、压实遍数、松铺厚度、试验检测方法等)。
(3)为了使所有的管理、施工人员详实、准确地掌握本段线路施工范围内路基的施工方法。
(4)通过试验取得各项技术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写出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及上级主管部门确认,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并使该成熟工艺得到推广,从而有效控制路基施工质量和进度。
4.2设定试验组合为了确保取得的工艺参数能够指导施工,设定了几种试验组合,检验路基填筑在不同的松铺厚度、不同的含水率、不同的压实组合下的压实标准。
组合情况详见下表。
7基床底层填筑试验组合松铺厚度(cm)含水量碾压方式(遍)检测内容30 w opt-2%1+2+2+1(静压+弱振+强振+静压)Evd,K,K30 w opt Evd,K,K30 w opt+2% Evd,K,K30 w opt-2%2+2+2+2(静压+弱振+强振+静压)Evd,K,K30 w opt Evd,K,K30 w opt+2% Evd,K,K3035 w opt-2%2+2+2+2(静压+弱振+强振+静压)Evd,K,K30 w opt Evd,K,K30 w opt+2% Evd,K,K3040 w opt-2%2+2+2+2(静压+弱振+强振+静压)Evd,K,K30 w opt Evd,K,K30 w opt+2% Evd,K,K30说明:(1)每种试铺厚度通层铺筑,每60m左右调整含水量。
(2)每种试铺厚度铺筑层数以取得符合要求的结果为止。
5 施工工艺及方法5.1施工工艺流程基床底层填筑时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各区段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并设置明显标识。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路堤填筑工艺流程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85.2施工方法5.2.1施工准备(1)填料确定及运输路堤填筑之前选择取土场,并对选定的取土场的土源进行土质取样、筛分检测,以确定该土样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本段路基填筑取土场为霸山取土场,经过现场勘查确定,并报业主、设计单位审批合格,土工试验检测料源符合B组填料要求,详见后附填料试验报告。
根据图纸及设计要求:基床底层填料采用B组填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路堤填筑高度大于3m,路堤填筑过程中,在边坡3m范围内每填筑0.6m铺一层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35KN/m的土工格栅,土工格栅进场检验合格。
填料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对填料表面进行覆盖。
(2)现场准备施工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施工机械设备应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性能良好,特种设备要履行备案手续。
施工便道已经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施工,主干道宽6.5米,两侧设排水沟,便道主体压实平顺,表层铺设一层泥结碎石。
在路基填筑之前,做好临时排水措施,临时排水措施要与永久排水措施相结合。
(3)施工测量、沉降观测元器件埋设a.测量放样由测量队在试验段全面恢复中线,并放出路基施工边线桩。
在测量放线同时,测放出沉降板及位移观测边桩的位置,沉降板及位移观测边桩的9位置见下表。
序号里程沉降板位移监测边桩1 DK207+479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2 DK207+496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3 DK207+550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4 DK207+627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5 DK207+634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6 DK207+725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7 DK207+800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8 DK207+843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9 DK207+857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10 DK207+900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11 DK207+970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12 DK207+977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13 DK208+050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14 DK208+093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15 DK208+102 线路中心1个左右侧坡脚外2m、10m各1个b.沉降板的埋设沉降板工作原理:放在基底的沉降板随地基沉降而下沉,通过连接在上面的测杆测量其高程,测杆高程减去杆长度即为沉降板高程,每次沉降差即为地表沉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