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1
- 格式:pdf
- 大小:114.28 KB
- 文档页数:1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不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的空格内;非选择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代调动地方军队须以虎符为信。
图1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
该铜制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君主专制主义②小篆书法艺术③民族关系和谐④冶金铸造水平高超A.①②③ B.②③④图1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4.“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5. 读图2,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A. 丝织业兴起B. 规定商人入市籍C. 出现铁犁牛耕D. 推行均田制6.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高二历史(选修1)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雅典僭主政治和贵族政治的相同结果是A.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B.削弱了贵族的势力C.被民主政治所取代D.损害了平民的利益3.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5.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A.减轻农民的负担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巩固北魏的统治6.“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7.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B.民族融合C.统一北方D.阶级矛盾8.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A.青苗法B.方田均税法C.募役法D.农田水利法10.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11.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由于道德的标准不一致,许多人以自己观察的某一方面为“自好”,于是出现众多的学术派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说。
这一现象()A.推动了社会变革B.有利于思想统一C.导致了历史倒退D.引起了诸侯争霸2.(2分)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人们的智谋是在长期作战中成长起来的,主张通过农战的实际斗争,培养“智术能法之士”。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2分)自汉高祖刘邦后,汉代皇帝谥号依次为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帝……谥号中“孝”体现出()A.嫡长子承袭的原则B.宽厚待民施以仁政C.大力推行尊崇儒术D.事亲事君伦理道德4.(2分)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①孔子的“仁”“礼”主张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①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①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5.(2分)下列是不同时期儒家学者提出的治国之道,其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①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①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6.(2分)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
其中比较恰当的是()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B.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C.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7.(2分)“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8.(2分)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A.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对市民阶层精神需求的满足C.人民生活的提高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9.(2分)“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历史〔七年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人C.山顶洞人 D.半坡氏族聚落2、元谋人、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6、公元前207年,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7、右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X学习卡片。
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8、在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小明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准备和同学们交流。
他的观点与史实不符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首创精神值得学习B.作为统治者,必须轻徭薄赋才能够维护社会安定C.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D.起义实际上没有失败,因为他们的余部项羽、X邦最终推翻了秦朝9、秦朝开创的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我国古代,也有一项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麻沸散。
它问世于〔〕A.春秋战国之际B.秦朝C.汉朝D.新朝11、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X仲景C、李时珍D、郦道元12、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1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 、人 B、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1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5、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于贤德之人的制度被称为( )A.世袭制 B.禅让制 C.XX制 D.分封制1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7、史书记载,春秋初年的17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其英文代号填写在右面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48分。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2.之所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D.字母文字的起源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 年。
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4.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
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5.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生,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家人却经常挨饿6.象棋上出现的“楚河”、“汉界”源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其中楚霸王是指()A.项羽 B.刘邦 C.陈胜 D.吴广7.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东起辽东,西到阳关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8.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哪个皇帝时期?()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9.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代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颁布“推恩令”C、盐铁官营D、派张骞出使西域10.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2017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不应处于此“经济带”的是()A、陕西西安B、河西走廊C、新疆地区D、黑龙江省11.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楚汉之争 B.张楚政权C.霸王别姬D.鸿门宴12.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A、儒家经典B、道家经典C、法家著作D、墨家著作13.平卢节度使上书汉武帝,“书”的材料不可能用()A.绢帛B.竹简C.羊皮D.蔡侯纸14.因风格“不虚美,不隐恶”,而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A.《楚辞》B.《史记》C.《兰亭序》D.《洛神赋图》15.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等经典名言出自()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6.“东汉末年分三国”。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我们不断感受到身边生活的变化,下列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的是()①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②文化生活日益丰富③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④国家实力不断增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与焦点是()A改革开放B科学技术C教育水平D军事力量3.下列描述能表达改革开放以来藏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有()①西藏铁路建成通车②有家用电器与汽车③国民生产总值提高④蔬菜市场品种繁多A 、①②B 、②③C、①③D、②④4、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的是()A公有制经济B 集体经济C 国有经济D外资经济⒌“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黑龙江省大庆市干部任用的通俗说法。
这种制度主要说明了()A我国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来行使政治权利B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C扩大民主监督渠道,有利于增强民主监督实效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6.某乡镇政府计划砍伐道路两旁树木,建设一坐玻璃加工厂,实验中学课外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这种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他们准备向政府建议,下列哪种方法是不可取的()A张贴大字报,号召村民抵制B通过媒体发表意见C直接向人民代表反映D打直接向政府有关人员反映⒎“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这一民谣从根本上反映了()A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经济发展与人口众多的矛盾C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的矛盾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⒏要解决上题民谣中的问题,必须()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②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要与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年——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 2A 3A 4C 5A 6B 7D 8A 9C 10D.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1)夏朝;(2)东汉;(3)秦朝;(4)西晋。
(各1分)12.(1)刘邦和项羽:(2)汉文帝和汉景帝;(3)汉武帝;(4)刘秀(或汉光武帝)。
(各1分)13.(1)甲骨文;(2)司母戊鼎:(3)赤壁之战;(4)《齐民要术》。
(各1分)14.西晋、前秦、北魏。
(3分)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1)铸币权不统一,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重量不一致。
(2分)(2)五铢钱。
(1分)(3)西汉政府在各地设盐铁官署,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或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符合题意即可给2分)(4)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有助于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为汉武诣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16(1)西汉(1分):张骞(1分)(2)查豆、亚麻、核桃、葡萄、石榴等。
(仟选一个,1分)(3)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越南、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等。
(选一个,2分)(4)实现和各国共同发展,共赢,共回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推动各种文明交:共创和平境,促进世界荣。
17.(1)大泽乡起义(陈胜吴起义):黄巾起义(各1分)有理可给1分分);(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1分);张角。
(1分)(3)陈胜、吴广起义没有准备,揭竿而起;(1分)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
(1分)(4)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18.(1)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答出其中两个,即可给2分)(2)法家。
(1分)韩非。
(1分)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杈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分)(3)老子(1分)(4)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高二年级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记载:“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
留者以律论之。
”这反映出秦朝A.皇帝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吏B.君权和相权既依赖又冲突C.重新调整国家的行政区划D.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很严格2.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
下图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A.政府因税制改革各项收入增加B.海外贸易致使经济繁荣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D.传统小农经济占据优势3.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
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
”此谕主要意在A.维护国家一统B.加强中央集权C.调整民族关系D.规范书写体例4.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
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
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兼并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白银流入数量D.民户人数多寡5.明朝藏区政教势力赴京入贡,中央往往赏赐茶叶以还礼,入贡者将茶叶带回藏区高价出售,史称“贡回市茶”,藏区赴内地的贡道也逐渐与茶马商道合流。
据此可知,“贡回市茶”A.促进边疆民族的社会转型B.实现中央对藏区的直接管理C.推动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D.终结边疆地区对中央的威胁6.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
由皇帝命司礼监太监,会同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的长官,对累诉冤枉的囚犯进行复核审理。
经大审,有人获减刑,有人因供养父母,以可矜的名义免除死罪发落。
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二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中的历史考试是学过的历史知识的大检阅,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要重视。
复习的时候结合试题来巩固知识,会让我们的考试变得更加简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第I卷(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韩非曾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 )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B.由圣贤管理国家事务C.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D.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3.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
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5.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6.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 ( )A.“天下为主,君为客”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接近现实,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 ( )A.自由平等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经世致用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8.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2.从8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加冕开始,中古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通常由教皇主持。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王权不断强化,神圣不可侵犯B.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C.神权大于王权,控制了中古时期的欧洲D.教会主宰着人们的精神世界3.“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4.随着对中国选官方式的深入认识,1870年,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米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
此后,这种做法逐渐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
这反映出A.英国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借鉴B.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根源是工业革命的扩展C.中国制度文化具普遍适用性D.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5.《尚书酒浩》中记载,周成王在周公之弟康叔被封于假都旧地以建立卫国的册命仪式上,对卫国君臣的训减:“无彝酒”(只有祭祀才能饮酒)、“戒缅酒”(强行断绝沉酒于酒)、“执群饮”(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等,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B.运用礼法并施的治理思想C.礼崩乐坏导致混乱现象D.殷商遗民反抗意识强烈6.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
”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下图为我国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春秋、西晋B.战国、东晋C.秦、西晋D.秦、东晋3.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一朝代开始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4.春秋时期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穆公5.孔子的核心思想是A.仁B.无为而治C.兼爱D.依法治国6.西汉政权的开创者是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7.东汉时,以太守身份在衙门大堂为百姓诊病,并写出《伤寒杂病论》的名医是A.张仲景B.蔡伦C.华佗D.祖冲之8.“王与马,共天下”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三国B.西晋C.东晋D.东汉9.我国历史上合称为南朝的四个朝代,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宋、齐、梁、陈B.陈、梁、宋、齐C.齐、宋、陈、梁D.梁、陈、宋、齐10.以下哪部作品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水经注》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大明历》1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考古发现属于哪个遗址骨相出土的稻谷骨耜出土的稻谷猪纹陶钵A.半坡遗址B.吊桶环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12.右图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什么时期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3.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请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A.秦汉:中华帝国的初建B.夏商周: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C.帝国的衰落与分裂D.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14.以下成语典故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历史的是A.唇亡齿寒B.管鲍之交C.退避三舍D.朝秦暮楚15.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16.《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新⼈教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数学试卷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数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选择题:(每题3分,计24分)1、⼀元⼆次⽅程2280x -=的解是()1212. 2 . 2 . 2, 2 . A x B x C x x D x x ==-==-==2、在平⾯直⾓坐标系中,点P (2,⼀ 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2,4 ) B.(⼀2,4) C.(⼀2,⼀4) D.(⼀4,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随机事件发⽣的概率为1B.. 概率很⼩的事件不可能发⽣C. 不可能事件发⽣的概率为0D. 投掷⼀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0次,正⾯朝上的次数⼀定是500次 4、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连接AC ,AD,若∠ADC=55°,则∠CAB 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5°5、⼀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外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n 个黄球,从中随机摸出⼀个,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8,则n 是() A.5 B.8C.3D.136、如图,⊙O 与正⽅形ABCD 的边AB,AD 相切,且DE 与⊙O 相切与点E 。
若⊙O 的半径为5,且AB=12,则DE=()(4题图)A.5B. 6C.7D. 1727、“赶陀螺”是⼀项深受⼈们喜爱的运动,如图所⽰是⼀个陀螺的⽴体结构图,已知底⾯圆的直径AB=6cm ,圆柱体部分的⾼BC=5cm,圆锥体部分的⾼CD=4cm,则这个陀螺的表⾯积是()A. 284cm πB.245cm πC. 274cm πD.254cm π8、已知⼆次函数221y ax ax =--(a 是常数,0a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当a = 1时,函数图像经过点(⼀1,0)B. 当a = ⼀2时,函数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C. 若 0a <,函数图像的顶点始终在x 轴的下⽅D. 若 0a﹥,则当1x ≥时,y 随x 的增⼤⽽增⼤⼆、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9、若m 是⽅程210x x +-=的⼀个根,则代数式22018m m +-=_______________ 10、将抛物线24y x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4张完全相同的卡⽚上分别画上①、②、③、④。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A.政治地位B.血缘关系C.居住地域D.财产多少2. 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陪审法庭D.建立四百人会议3. 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 商鞅C. 李悝D.王安石4. 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5.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更名天下田为王田”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6.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A.重农抑商B. 按军功受爵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制定连坐法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 实行连坐法B. 普遍推行县制C.按军功受爵D.奖励耕战8.“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9.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 汉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 农业化过程10.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抑制土地兼并B.限制高利贷盘剥C. 减轻农民负担入D.增加政府财政收11.“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A.兵不在多在勇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12.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XXX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XXX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XXX《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成心味的世界。
XXX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成心境的作品和普通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并且超出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高二历史测试试卷及答案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
智慧必须是知识与事实的相辅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学无止境,虚怀若谷。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测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君主-取代了宗法制2.《礼记》中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A.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B.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C.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D.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3.“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此司法原则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B.体现了宗法观念对法制的影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性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4.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5.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