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通风道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六节 通风工程施工6.1 本工程通风道采用地上笼通风道,是根据我国储粮,保粮等专家长期反复试用实验所取得最理想产品,适用于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等长期存储,是大型粮库的最理想通风设备,用于房式仓和露天散装粮垛,可使空气流均匀进入粮堆,有效的对粮食实施降温,降水,药剂熏蒸,气调,调质,排除残毒,异味等多向作业。
6.1.1 地上通风笼为倒U字形,采用GB708-88#冷轧钢板。
每米风道用三根和二根拉筋固定。
地上笼风道构件为成品,其部件内外作防腐处理。
材料进场后要认真检查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出厂合格证和厂家检测报告是否齐全,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6.1.2 气体分配电箱板厚3mm,内加加强筋,主支风道板厚2mm。
主风道靠墙半边开孔率10%,另一侧开孔率3%,支风道开孔率30%,弯头内侧开孔率3%,弯头外侧开孔率10%,开孔形状为桥式孔状,开孔大小以不漏粮为准。
地上笼风道与气体分配箱相连接的连接孔现场装配,两者用销柱连接固定。
6.1.3 进风口法兰内外壁刷防锈漆两道,明露部分在刷调和漆两道。
通风孔风口盖板由生产厂家制作,要求能在700MPa压力下不漏气。
空气分配箱与墙壁是对接形式,预埋环角铁满焊于洞口预埋件上,以防漏粮。
移动通风机出口与仓进风孔连接为软连接,软连接件与风机连接法兰要与风机出口法兰配套,与仓进风口连接法兰形状同通风孔风口盖板相同。
所有焊缝一律满焊。
6.2 本工程环流熏蒸系统为单侧布置,环流孔位置居中,若与门窗等冲突,位置可适当调整,但与窗户边缘距离应不小于一米,引气管道和气体取样管由订货厂家根据具体仓房结构调整安装尺寸。
气体取样管装粮后布于粮面,气体取样端头位于粮面下一米处,装粮后埋入。
环流引气管采用ø133*4不锈钢管,气体取样管为ø3柔性塑料管。
6.2.1阀门安装按设计要求核对设备型号,并按气体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水平安装的阀门,其阀杆安装在上半周范围内。
通风系统组成通风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地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通风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送风管道、排风管道、风机、过滤器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送风管道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新鲜空气从室外引入室内。
送风管道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上,通过管道将新鲜空气输送到各个房间。
送风管道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以确保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到各个角落。
此外,送风管道还可以设置调节阀门,根据需要调节送风量,以满足不同房间的需求。
而排风管道则负责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排风管道通常位于厨房、浴室等产生大量湿气和异味的区域,它们通过管道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排风管道还可以设置排气扇,增强排风效果,避免湿气滞留和异味扩散。
风机是通风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产生气流,推动空气流动。
风机通常安装在送风和排风管道的末端,通过旋转叶片产生气流,将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风机的转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控制气流的强度和方向。
过滤器是通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有害物质。
过滤器通常安装在送风管道的进气口处,它们通过滤网将空气中的杂质拦截下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健康。
过滤器的种类繁多,包括颗粒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过滤器。
通风系统还可以配备湿度调节器、温度传感器等辅助设备,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湿度调节器可以根据室内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送风量,保持室内湿度的稳定。
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室内温度的变化,根据需要调节送风温度,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它们通过送风管道、排风管道、风机、过滤器等组成,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风系统的性能和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通风系统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通风系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供新鲜的空气,还能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异味和有害物质,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从古老的自然通风到现代的机械通风系统,通风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通风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通风系统的基本概念1. 定义通风系统是指为实现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而设置的一系列设备和管道的组合。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室内空气流速等。
2. 组成部分通风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进风口:用于引入室外新鲜空气。
(2)排风口: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3)通风管道:连接进风口、排风口和通风设备,输送空气。
(4)通风设备:如风机、空气过滤器、空气加热器、空气冷却器等,用于驱动空气流动、净化空气和调节空气参数。
(5)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风系统的运行,如启停风机、调节风量等。
3. 分类通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通风动力分类: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压和热压实现空气流动,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机械通风则是依靠风机等动力设备驱动空气流动。
(2)按通风范围分类: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以改善室内整体空气质量;局部通风是针对特定区域或设备进行通风,如厨房炉灶上方的排油烟机、实验室的通风柜等。
(3)按通风目的分类:可分为换气通风、降温通风、除湿通风、排烟通风等。
三、通风系统的核心理论1. 空气流动原理通风系统的核心是空气的流动。
空气流动的原理主要包括自然风压和热压。
自然风压是由于建筑物周围的空气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差异而产生的空气压力差,促使空气流动。
热压是由于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差异而产生的空气浮力,使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流动。
机械通风则是通过风机产生的压力差驱动空气流动。
通风系统的几种类型通风系统的几种类型通风系统按进风井与出风井的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中央式进风井与出风井的位置大致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只有两个通达地表的井筒(或平硐),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多用于矿体埋藏较深的情况下,在我国矿山应用较少。
图1 中央式通风系统示意图对角式进风井与出风井分别位于矿体走向的中央和矿体走向的边界上。
对角式通风分两翼式和单翼式两种。
两翼式通风系统有三个通达地表的井巷,其中一个是进风井,其余两个是出风井,如图2所示。
单翼式通风系统是通风井与出风井分别位于矿体走向的两端,如图3所示。
这种通风方式在我国金属矿山应用比较广泛。
图2 两翼式通风系统示意图图3 单翼式通风系统示意图混合式进风井与出风井由三个以上井筒组成,并按中央式与对角式混合布置。
这种通风系统在我国金属矿山很少使用。
按扇风机工作方式划分,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三种。
压入式通风是整个通风系统在压入式主扇作用下,形成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
压入式通风的优点是风流集中,风量大,风质好,可使新鲜风流迅速进入井下。
缺点是井底车场漏风大;通风构物筑物设在进风段不易管理和控制,污风不能按指定线路排出风井,易造成风流紊乱。
抽出式通风是使整个通风系统在抽出式主扇的作用下,形成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
抽出式通风排风集中,排风量大,污风排放速度快,风流调节控制设施设置控制方便有效。
缺点是当排风系统不严密时,容易造成短路吸风现象,抽出式通风使主提升井处于进风地位,在冬季要考虑防冻问题。
抽出式通风是我国金属矿和其它非煤矿应用较多的通风方式。
压抽混合式通风是进风和抽风都采用主扇进行控制。
其优点是风流可按下线路流动,排烟法较快,漏风较少,缺点是通风设备需求量增多,且不能控制需风段的风流,入风侧井底车场和排风侧塌陷区漏风仍存在,目前应用不多。
通风道原理通风道是建筑物中用于通风换气的重要设施,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气流的物理特性来实现空气的流动和更新。
通风道的设计和使用对于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的改善和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通风道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通风道的原理是基于气流的传导和扩散。
在建筑物内部,通过通风设备产生的气流会在通风道内传导,当气流遇到阻碍时,会产生扩散现象,从而实现空气的流动和更新。
通风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气流的传导特性,以确保通风效果的最大化。
其次,通风道的原理还涉及气流的压力和温度。
在通风系统中,通过调节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和通风道的设计参数,可以实现气流的压力和温度的控制。
这对于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至关重要。
另外,通风道的原理还与空气净化和过滤有关。
通风道在传导气流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安装过滤设备来实现空气的净化和除尘。
这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通风道的原理还包括了对气流速度和方向的控制。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道的结构和布局,可以实现气流速度和方向的调节,从而满足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通风需求。
总的来说,通风道的原理是基于气流的传导、扩散、压力、温度、空气净化和气流速度方向控制等物理特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通风道,可以实现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的改善和维护,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通风道的原理需要与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需求相结合,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实验验证,确保通风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通风设备和通风道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通风道的原理涉及多个方面的物理特性和工程技术,其设计和使用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气流特性和使用需求,以实现空气质量的改善和维护。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通风道原理能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使用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地铁车站通风及排烟系统简介1 地铁车站概况地铁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乘客的出行提供服务的场所。
地铁车站的站位选择、车站规模、布置方式等对运营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地铁车站一般由站厅、站台、管理及设备用房、换乘通道、地面出入口、风亭、风道等部分组成。
地铁站台是地铁车站内供乘客上、下列车的平台,根据运营功能要求,地铁站台主要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混合式站台。
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路线之间,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
如图 2.1 所示。
岛式车站具有站台面积利用率高、能灵活调剂客流、乘客适用方便等优点,因此,一般常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2)侧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路线的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
如图2.2 所示。
侧式站台也是一种常用的车站类型。
侧式车站站台面积利用率、调剂客流等方面均不及岛式车站,因此,侧式车站多用于客流量不大的车站或高架车站。
(3)岛、侧混合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可同时在两侧的站台上、下车,也可适应列车中途折返的要求,但投资较大。
如图2.3所示。
2 地铁通风及排烟系统组成地铁通风系统是多系统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维持地铁内舒适的环境。
在有屏蔽门的地铁车站中通风系统主要包括车站通风系统和隧道通风系统。
车站通风系统包括公共区通风系统和设备管理房通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各系统同时兼作防排烟系统。
如下图2.4所示:图2.4 地铁通风排烟系统系统构成2.1车站公共区排烟系统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由站厅层公共区和站台层公共区组成,其防排烟系统一般与正常的通风空调系统合设,在火灾发生时由正常的通风系统转成排烟系统:关闭空调风机,打开相应的排烟风机进行排烟。
(1)站厅层防排烟系统站厅层公共区是地铁乘车的中转站,是连接地面与站台的枢纽,是上下车乘客的必经之地,其安全性对整个车站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简要了解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一、通风的意义:使室内的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关的标准。
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在以人为主的室内环境中,污染物主要包括:1.人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皮肤表面的代谢产物;2.建筑材料中挥发出的有害物,如苯类、醛类等有机物质;3.周围土壤中存在的氡等放射性物质;4.室外大气中存在的灰尘、二氧化硫。
三、通风系统的分类:依据:空气的动力源泉。
1)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机作用使空气流动,造成房间通风换气方法,称为机械通风。
由于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可根据需要确定,这种通风方法能保证所需要的通风量,控制房间内的气流方向和速度,并可对进风和排风进行必要的处理,使房间空气达到所要求的参数。
因此,机械通风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2)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实际是密度差)造成的热压,或者是室外风造成的风压,使房间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自然通风不需要另外设置动力设备,对于有大量余热的车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
其缺点是,无法处理进入室内空外空气,也难于对从室内向室外排出的污浊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其次,自然通风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通风效果不稳定。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对于一幢建筑或者一间房间,如果它有两个开口(门或窗等),而且空气在每个开口的两侧压力不相同,那么在压差的作用下,空气在每个开口处形成流动。
室外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系统:全面通风:1)原理: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其基本原理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冲淡)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同时不断地把污染空气排至室外,保证室内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准。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
全面通风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在设计全面通风系统时应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应将干净空气直接送至工作人员所在地或污染物农度低的地方。
常用的送、排风方式有上送上排、下送上排及中间送、上下排等多种形式。
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下列原则选择:进风口应位于排风口上风侧;送风口应接近工作人员所在地点,或者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带;排风口应设在污染物浓度高的地方;在整个控制空间内,尽量使室内气流均匀,减少涡流的存在,从而避免污染物在局部地区积聚。
第六节通风管道系统 掌握: 一、计算部分:
有关涉及大纲1.4条暖通空调制冷系统设计方法-风管系统设计计算:风管内风速的确定、管径的计算、管道的压力损失计算、管路系统各环路的压力平衡计算、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
二、通风系统(包括除尘系统)划分原则、管道布置要求;通风系统设计的防爆防腐预保温;掌握规范中的相关强制性条文。
熟悉:暖通空调设备产品标准中设计选用部分的规定-通风管道的材料与形式、除尘设备。
第七节通风机
熟悉:暖通空调设备产品标准中设计选用部分的规定 了解各类通风机的构造
一、 (熟悉)通风机的分类..、性能参数....
与命名 各种通风机的使用条件、使用环境(掌握) 性能参数:风量、风压、功率(掌握)
表2.7-5风机性能发生变化的关系式(ρ,n,D 变化
对L 、P 、N 、η的影响)
二、 (掌握)通风机的选择......与(熟悉)风管系统的联接 注意事项
(掌握)使用工况的修正(ρ—P) 三、 通风机在通风系统中的工作
通风机特性曲线(掌握)
管网特性曲线P=SQ2(掌握)
四、(熟悉)通风机的联合工作
风机的并、串联
五、通风机的运行调节
改变管网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
改变风机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
改变通风机转速的调节方法
改变通风机进口导流叶片角度的调节方法
第八节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了解:
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
二.管道内压力的测定
测定原理
三.管道内风速的测定
间接式(测动压算风速)
直接式(热球风速仪)
四.管道内流量的测定L=v p·F
五.局部排风罩口风速风量的测定
动压法
静压法
实验方法求得流量系数
第九节(掌握)建筑防排烟
(了解)基本知识
(了解)防火分区
(掌握)防烟分区
(掌握)防烟排烟设施的选择、(熟悉)高层防烟排烟的分类、设计方法
(熟悉)防排烟设计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掌握)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防烟
(掌握)高层建筑自然排烟
(掌握)高层建筑机械排烟
(熟悉)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设计要点
(掌握)防火排烟设备及部件及材料的选择、(熟悉)防烟排烟设备的基本性能
(熟悉)机械防排烟及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控制程序
第十节厨房通风(“了解”)
一、厨房通风概述
熟悉厨房通风设计原则
了解厨房采暖与降温
二、厨房设备及其散热量
了解厨房设备分类
三、厨房通风量(掌握)
全面通风
局部通风
估算
四、厨房通风排风罩(熟悉)
五、厨房通风系统及设备选择(熟悉)
六、防火排烟
《通风与空气调节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3.0.8 通风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
3.0.14通风空调工程的质保期,质保期内的责任
4.1.1风管制作的适用内容
4.2.5风管的强度和严密性要求
5.2.3防火阀和排烟阀的检查要求
6.2.6防火阀和排烟阀的安装检查要求
6.2.2风管的安装要求
6.2.8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
7.1.2通风设备的进场文件
7.1.3通风设备的开箱检查
10.2.3必须使用不燃绝热材料的场合
11.1.2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在通风系统调试的关系
12.0.3竣工验收资料要求
13.0.4通风、除尘系统效能试验应包括的项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3年版)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第七节思考题
1常用的通风管道的材料有哪几种?p202
2风道的压力损失包括哪两项?如何计算?p204
3不同用途的风管内风速应如何确定?p208
4通风送、排风系统的划分的原则是什么?p211~212
5有爆炸危险的场合,其通风系统设计应采取哪些防爆措施? p214
6要实现送风口的均匀送风、风道设计可采取哪些措施?如何计算均匀送风风管?p216、p217、p219
第九节思考题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适用范围分别是哪些建筑物?(《高规》1.0.3、1.0.4;《建规》1.0.3)
2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作用是什么?p224、p245
3允许采用自然排烟的条件和建筑的部位是什么?p250
4建筑的哪些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p251
5排烟防火阀和防火阀各有什么作用?其动作温度有无不同? p258
6排烟风机的风量如何确定?各防烟分区的排烟风管的风量又如何确定?p255
7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如何满足防火分区的要求?p256
8需要设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其送风系统如何设置,有什么余压要求?其原因是什么?p252,p254,《高规》8.3.7条文说明
9应设泄压设施的是哪些厂房?哪些部位可作为泄压面积?《建规》第3.4.2条,第3.4.3条
10在什么条件下应采用防爆型的通风设备?p256
11通风、安全调节系统的风管、保温、消声等材料有何防火要求? p256
12哪些厂房应采用空气不循环的热风采暖?《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GB50019-2003第9.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