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德育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品质的培养,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英语教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之一。
本文将讨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渗透。
通过选取具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巧妙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正能量的文章、课文,例如一些关于勇敢、坚强、奉献、友爱等主题的课文,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优秀人物或者事件的故事,激励学生向这些人或事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进行直接交流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上言传身教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成为学生的品德楷模和良师。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优秀的名人名言或者相关的故事,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和态度。
在交流中,教师还可以及时表扬学生课堂表现良好、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行为,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习惯。
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节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学习任务和学习环节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置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德育熏陶。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就某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又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一些有关人生感悟、情感表达的作文,让学生在思考写作中激发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
通过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要以提高人民的思想素质为己任来培养学生。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一、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美国所罗门教授也曾说,在人格发展方面,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力仅次于父母。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发扬自己的人格魅力,凭借自身优良的素质和精神,发挥榜样力量,使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英语老师在上课时,要主动跟学生打招呼,除了基本的“Good morning!”之外,教师还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用“how’s it going?”或者“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等问候学生,大家用英语讨论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趣事,形成互相问候的习惯,学会关心别人;当请学生在全班面前讲英语时,语言轻快,在学生发言前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I’m sure you can do it!Let’s have a try.”等等,当学生不自信时,温柔地告诉他们:“Reading aloud is helpful to you.Try it again,please.”等,帮助学生放松,培养他们开口说英语的自信;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时要保持字体的工整和形体美,让学生在字体美的影响下追求自身书写的工整;在日常交流中要常常使用“please”“thank you”“Excuse me”“you are welcome”等礼貌用语……英语老师应将自身作为德育的模范,使学生上行下效,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愉快、自信地投入学习。
二、挖掘教材和时事中的德育渗透点教材是老师进行语言教育和德育渗透的主要依据。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刻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将德育渗透融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
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作者:兰优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年第02期在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渗透有特殊的作用。
因为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所以,英语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
初中英语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通过德育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可以为他们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既要注意语言教学的需要,也要注意内容健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品德。
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之中”。
因此,以英语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呢?通过多年的初中英语教育实践,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独到的优势。
如,教师的榜样、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学内容等是有教育意义的。
一、渗透在教材中的道德影响英语学科对学生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体现在教材中。
要明确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能使德育在语言教学中进行,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思想教育内容与训练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学习中学会对人生的思考,领悟一些人生的哲理。
如,在八年级英语中:Unit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让学生明白增强锻炼身体,增强体制的意识;Unit2 What’s the matter?关心他人的身体状况并提供帮助;Unit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了解和熟悉当地地理,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遵守交通规则,关心身边的交通状况,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另外,教师要想给学生输入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就应该通过教材,在传授英语知识点的过程中渗透。
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Teaching Case(教学案例)凤州初级中学杨雪思考问题:1、如何围绕话题渗透德育教育?2、如何围绕话题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地道、正确的语言材料,为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奠定基础?Teaching and learning case description(教学案例描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谈论家规。
教学资源极其广泛,渗透着高尚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激发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运用教材提供的语言素材和教材内的思想教育素材,广泛结合现代家庭的现实,引导学生自主与家长沟通,完善和修订家规,使其成为联系家长和子女的桥梁与纽带;真正实现家庭的和谐与美满。
这样,将思想品德教育与语言实践活动有机统一起来,把德育教育自然地、合理地渗透到语言教学活动中去。
Step 1 Lead in(一、导入)在学校,我们有校规;对家庭而言,我们需要家规。
你能谈谈你家的家规吗?导入新课课题。
学生或用汉语,或用简单的英汉混合语言介绍自己家的家规。
T:At school , we have school rules. For a family, we need family rules.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rules? (Lead in the class subject)S1: Don’ fight .S2: Don’t play dangerous games.S3 : Clean my room every day.S4 : Feed the dog every day.(Students use their imagination and express themselves freely.)(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OK.)( ⑴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利用大脑风暴法畅谈自己家的家规,这一环节学生参与积极,发言踊跃;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下,学校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作业或小组演讲等活动,通过互相协作和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到团结、互助和共赢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倡导诚实守信的学习态度诚实守信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而在学习中也同样重要。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分享学习心得或者进行课堂展示等方式,倡导诚实守信的学习态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挑战,同时要求他们诚实面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学习态度。
教师可以设立学习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诚实学习,树立诚实守信的学习榜样,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学习道德规范。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下,学校也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些与英语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活动、英语演讲比赛、文化交流活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进行英语角的志愿者活动,向他人传播英语知识,同时也了解社会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教育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尝试9篇第1篇示例: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但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德育教育也是同样重要的一环。
德育与语言教学的渗透是教学中的一项挑战,但也是一项有意义且必要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践德育渗透的方法,并尝试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讲解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积极正直态度。
在阅读课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启发意义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道德问题,并与他们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习到语言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关爱他人,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教师还可以借助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协作精神。
教师在日常交流中也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信念。
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案例故事、名人事迹等教育资源,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日常交流等多种途径进行。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言学习的也能够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中文内容结束】第2篇示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德育渗透其中呢?下面将介绍几种方法: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来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有关友谊、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故事或文章让学生阅读,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或文章感受到友爱、互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浅谈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摘要】本文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探讨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文章思路如下:结合日常礼貌用语,进行德育教育;借助词汇、句型、语法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利用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写作,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小组协作,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思想教育教学学生【abstract】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requisitions of《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course》,studies on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es in english teaching, help the students set up right outlooking on life. world outlooking. the thought of this article is organized as following: use manners phraseology to carry on moral education; have the aid of vocabulary, sentence pattern, grammar teaching to carry on moral education; use test teaching to carry on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writing practice, carry on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group work, carryon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carry on moral education.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udents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抢劫手段的目的。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德育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英语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一、全员参与,德育渗透贯穿始终在学校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各类教学计划中,德育渗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德育渗透更加有效,全员参与很重要。
在英语授课中,英语老师可以结合课本和课堂教学设计,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整个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语言和行为,养成健康的思维、态度、情感和行为。
这需要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就像是树下的树医一样,挖掘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兴趣、目标、爱好等个人特点,从而展开针对性培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时候会遇到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等情况,为此,英语老师需要在课堂上洞察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高度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和情感分布,对学生产生的悲情、愤怒、失落以及沮丧,及时予以引导和解决,践行“教育为公”的教育使命,让学生在海纳百川、放飞梦想的环境下成长。
二、多渠道多手段,德育渗透丰富多彩初中英语教育的范围不仅仅是单纯的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是需要在英语教育中加入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
此时,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一些德育渗透的课堂活动和案例,丰富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节日等,同时结合道德教育进行讲解。
比如,在教授圣诞节的英语课程中,利用讲解圣诞节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善良、热情和乐观的心态,同时引导学生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注重尊重他人,创造一个团结、和谐和彼此尊重的优美环境。
英语班主任在初中英语德育中的渗透原则和途径探讨英语教育在我国初中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作为班主任,在英语德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班主任应当通过渗透原则和途径,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渗透原则1.融入教学德育教育和英语教学应该有机融合,将德育要求和英语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与德育相关的英语话题、文章、课文等进行教学。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了解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
2.理论联系实际班主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将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例如,通过讨论环境保护问题的英语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引导思考班主任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与德育相关的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仅仅是机械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个性化教学班主任在英语德育中应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例如,对于乐于助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鼓励他们多参与英语角、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渗透途径1.课堂教学班主任可以借助课堂教学的平台,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可以通过讲解英语课文中的德育要求和道德观念,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此外,也可以通过选取有关德育教育的英语题材、文章、视频等进行讲解和讨论。
2.英语角英语角是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重要活动场所,班主任可以利用英语角的机会,开展德育教育。
举行英语角主题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表演、短剧、演讲等形式,传达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英语比赛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演讲、英语读书、英语短剧等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内容。
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特长,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提倡全面发展。
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将核心素养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实践和探索的角度,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感教育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英语歌曲和英语诗歌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我们可以通过英语戏剧和英语演讲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使他们在表达自己的也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价值观。
在学生中间,我们可以常常引导学生多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英语的口语交流和写作练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共情力。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渗透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传递正能量四、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做一些英语项目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做一些英语作业和英语作文,让学生在表达个人见解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在学生中间,我们可以频繁开展一些英语角和英语竞赛,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管理篇•德育天地谈立德树人———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蔡凤顺(安徽省天长市实验中学,安徽天长)摘要:任一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英语作为一门以人文性为基础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充分地挖掘英语中的德育因素,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其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获得的过程中实现道德素养的发展。
主要立足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谈一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初中英语;德育渗透;方法;德育资源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应当成为各学科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
英语作为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德育资源,为德育活动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对此,在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英语学科的特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中获得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
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谈一谈如何实现德育渗透。
一、挖掘德育资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除了借助其中所蕴含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把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深挖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实现德育渗透。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对表层英语知识灌输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分析教材的时候,着重探索了其中所蕴含的基础知识,很少对其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深入地剖析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将其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思想道德的熏陶。
以“How are you?”“How do you do?”“Can I helpyou?”等礼貌用语教学为例,在组织这些内容教学的时候,我一般会先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事件的观看中,意识到讲文明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英语是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
英语课中注重思想教育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因此也是我们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因此,英语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活动中。
一、挖掘教材,让它成为实施德育教育的载体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课本中的大量范文都蕴涵着重要的教育素材,为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这些显性和隐性的素材,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受到教育。
教师要做到将德育教育寓于语言教学之中。
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二、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放到首位,渗透在英语教学中。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
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
加强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
2.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初中低年级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 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
此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性学习,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都应当从感性学习入手,通过示范、模仿、运用,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逐渐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
从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
漫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摘要:现今的英语教学,许多教师比较注重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往往忽略了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德育教育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雄教学的目的——既要注意语言教学的需要,也要注意内容健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品质,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之中。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贯穿德育教育呢?下面谈一谈我在从事英语教学中是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
一、用情感染学生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善于用情激励学生,用情温暖学生,用情鞭策学生,把微笑、轻松、信任带进课堂,在英语教学中多创设情境教学。
如冀教版八年级上册lesson 41 a phone friend,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除了掌握一些与打电话有关的单词、词组外,主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把学生培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在课堂上,我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编对话。
s1: hello! this is wang mingxia, is that zhang ailing?s2: sorry. this is zhang yina speaking. she’s out. 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you?s1: certainly. thank you very much. i want to buy a dictionary with her. you can tell her to meet me at the xin hua bookstore at 10:00am.s2: ok! i’ll tell her.s1: thanks a lot.s2: it’s my pleasure.在教学七年级上unit 4 lesson 27vegetables and fruits 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张一个小女孩吃苹果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这个图片造句。
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在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渗透有特殊的作用。
因为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所以,英语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
初中英语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通过德育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可以为他们体智等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既要注意语言教学的需要,也要注意内容健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品德。
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之中”。
因此,以英语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呢?通过多年的初中英语教育实践,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独到的优势。
如,教师的榜样、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学内容等是有教育意义的。
一、渗透在教材中的道德影响英语学科对学生最显而易见的影响体现在教材中。
要明确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能使德育在语言教学中进行,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思想教育内容与训练内容的结合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学习中学会对人生的思考,领悟一些人生的哲理。
如,在八年级英语中:unit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让学生明白增强锻炼身体,增强体制的意识;unit2 what’s the matter?关心他人的身体状况并提供帮助;unit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了解和熟悉当地地理,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遵守交通规则,关心身边的交通状况,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另外,教师要想给学生输入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就应该通过教材,在传授英语知识点的过程中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作者:何辉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第08期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对学生德育渗透教育有特殊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把思想教育与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德育教育有效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
一、利用教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结合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
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从起始阶段的文明礼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素材到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口教育、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
英语教师应善于运用这些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充分、全面、深入地研究教材,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文中的内涵美,准确把握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教育因素,让它们成为德育渗透的背景资源,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境界,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首先,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掘教材包含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
如利用教材中的日常交际用语,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在教学新课标英语七年级上册预备篇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运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以及Hello,Hi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有事要麻烦或打扰他人时,要先说:“Excuse me.”;给别人制造了麻烦或自己做错了事时,要说:“I’m sorry.”;得到别人帮助要说:“Thank you.”等。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一、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塑造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而初中英语课堂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英语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灌输一些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更是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包括自律、守纪、团结、友爱等。
这些素养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品质。
二、初中英语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1. 选取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和话题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和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比如一些关于友情、互助、团结等主题的课文,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珍惜友情、学会互助等。
2. 进行德育主题教学活动通过设计一些德育主题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修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还可以设立一些道德榜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身边的优秀榜样,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3. 培养国际交往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协助,相互尊重,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树立正确的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念。
作为初中英语课堂的主要教学者,教师在德育教育渗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言传身教,做好自己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英语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它内在所蕴含的语言特色、文化思想以及精神内涵也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只有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的英语文化,懂得相应的道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的利用英语知识进行工作和生活。
本文就初中英语学科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现状及策略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标签: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一、初中英语学科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必要性(一)就道德的重要意义而言学习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在英语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到对英语的运用问题,现在学习的英语知识不管是简单的基础知识还是略微复杂的语法问题都是为未来的应用做准备,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为了在未来能够灵活而方便的运用英语,如果使得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使用脱节开来的话就不是好的教学。
因此,英语学科中学科渗透就尤为重要。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所以在进行知识教育时应该重视道德的引导。
对于英语教学也该是如此,在英语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
(二)就英语学习而言在以往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就使得老师们在以前的教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片面强调英语单词、语法、句式等考试知识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会造成对于英语文章的讲解也是大部分限于文章结构方面。
而对于关于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方面的介绍就只有很少的部分。
这样的英语教育所起的作用只能是产生学习语言的机器,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进行英语的学习和掌握。
这样学到的知识再多,学生能够拿来运用的也只是小部分。
这样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不大,所以英语学科中的德育教育是必要的。
二、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现状(一)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单一、空洞素质教育的开展对于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仍旧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空洞的问题,特别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学生需求和学科发展要求,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的策略和路径。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的策略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提倡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树立自信、自律和坚韧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与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不同形式的英语交流,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培养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品质,促进德育渗透。
3. 强化情感态度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主和自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实现德育渗透。
4. 引导学生思维方式转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引导性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各种任务型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德育理念融入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1. 教师角色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在德育渗透的背景下,教师应当转变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价值观。
2. 课程设计优化在英语课程设计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引入跨文化、社会责任和情感态度等教育内容,使德育理念融入整个课程之中。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科右前旗第六中学于雷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要单纯地把目光盯在知识传授上,还要重视对他们不失时机的德育教育,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的好学一。
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教师在教学生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
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提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
内涵的解释要科学,外延的拓展要适当。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
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德的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地。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
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
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主要有口语、书面与听力三种,以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复习与预习、语言实践、良好并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
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的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爱作者所爱,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如:“Teachers′Day的教学,通过结合“Women′s Day、Mothers,Day、The Old Men′Day”等节日系列活动,布置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又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又如教“A great inventor”启发学生向科学家、数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实验、爱发明,为人类谋福利的高尚思想行为。
在“The sports meeting”与“The football match”的教学中,利用在接力赛中运动员跌倒仍爬起继续比赛、足球赛中球队因teamwork而胜、因单干而败,以此组合写一篇看图作文并进行评比,让学生明白有团队精神才是获胜的关键,个人英雄主义将导致失败的道理。
“The accident”一文叙述了学生在放学途中目睹车祸后送伤员就医、找老师和警察求救、堵车保护现场的事例,引导学生比较现实生活中有人对他人的意外事故漠不关心的现象,开展“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做?”,并召开主题班会“心中有他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情操美。
三、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文中的内涵美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面狭窄,疏离倾向严重,社会适应能力差,很需要在教育中弥补这一欠缺。
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户的指导作用。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掘其包容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深的启示。
如学说:“Excuse me. I′m sorry. Thanks a lot.May I do…? What can I do
for you? Could I have…? It doesn’t matter. Glad to help.”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自觉摒弃了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了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
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他们的心灵,增加了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