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级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6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A.4 B.4.5 C.3 D.2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述这组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最好为( C )A.全距 B.四分位数间距 C.标准差 D.方差14、正态分布曲线下,当μ不变,σ变大时,( D )A.曲线形态不变,中心位置向左移B.曲线形态不变,中心位置向右移C.曲线形态变的瘦高,中心位置不变 D.曲线形态变的矮胖,中心位置不变15、用于描述一组对称分布资料全部观察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A )A.S B.R C. D.CV1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 )A.变异系数B.中位数C.算术均数D.几何均数17、总体是由( A )组成A.同质个体的所有变量值B.全部个体C.相同的观察指标D.部分个体18、随着样本例数的增大,样本均数( A )A、与总体均数更加接近. B.减小 C.不变 D.增大19、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A.个体变异 B.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C.仪器测量不准确D.观察对象不纯20、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 )A.个体 B.全部对象 C.样本 D.观察指标21、变异系数CV是( B )A.整数 B.百分数 C.小数 D.率22、各观察值同加上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 )不变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23、下列资料( B )为等级资料A、体重B、病人的病情分级C、某病发病率D、血型24、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0到2.58的面积为( B )A.90% B.49.5% C.95% D.50%25、测定一组人群的听力,已知听力过低为异常,若制定其医学参考值范围,应选择( B )A.单侧上限B.单侧下限C.双侧D.单侧26、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样本例数不能太少 B.只能选95%的百分界限C.不受资料分布类型的限制D.选择单侧和双侧的结果是一样的27、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一般指( B )A、所有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最小值到最大值范围B、绝大多数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C、所有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D、少部分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28、有关样本均数的标准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与样本例数的大小无关 B.表示样本均数离散趋势的大小C.表示样本变量值差异的大小 D.与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变量值的离散趋势无关29、下列哪项不是样本均数标准误的用途( C )A.可用来计算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B.可表示样本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C.可用来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 D. 可用于均数假设检验的计算.30.t分布曲线随自由度的增大( D )A.曲线下的总面积变小B.曲线的中心位置向左移C.曲线的高峰变低,尾部翘得较高 D.曲线的高峰变高,尾部翘得较低31.自由度一定的t分布曲线,当t值增大时,其尾部面积( A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清楚32、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主要是用于( A )A.估计总体均数有95%的可能性在此区间内 B.反映某指标的可能取值范围C.95%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 D.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33、要提高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把握度与精确度,最好的方法是( B )A.改变计算公式 B.增加样本例数C.减小样本例数 D.样本例数保持不变34、假设检验中,同一资料,作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D )A.结论一致 B.结论不清楚C.作单侧检验更容易接受无效假设 D、作单侧检验更容易接受备择假设35、假设检验中,同一资料,作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C )A.结论一致 B.结论不清楚C.作双侧检验更容易接受无效假设 D、作双侧检验更容易接受备择假设36.单样本t检验的目的是( B )A.推断未知总体均数是否小于零B.推断已知总体均数与未知总体均数是否相等C.推断样本均数与未知总体均数是否相等D.推断未知总体均数是否为负数37、配对设计的目的是( A )A.提高组间可比性 B.计算简便 C.易于理解 D.为了结论更可靠38、配对设计t检验的目的是( A )A.推断差数的总体均数是否等于零B.推断差数的样本均数是否等于零C.推断差数的总体均数是否大于1D.推断差数的样本均数是否大于139、两样本均数t检验的目的是( A )A.推断两总体均数是否相等.B.推断两样本均数是否相等.C.推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D.推断两样本方差是否相等.40、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总体中各抽得30个与50个变量值作为两个样本,求得、S12,、S22,则有( D )A、做两样本t检验,必然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B、做两样本t检验,必然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C、分别有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必然有重叠D、分别有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很可能有重叠41、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若两样本例数分别为n1和n2,自由度为( D )A.n1+n2 B.n1+n2-1 C.n1+n2+1 D.n1+n2-242、若同时减少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最佳的方法为(A )A.增加样本例数 B.减少样本例数 C.样本例数不变 D.改变检验水准43、拒绝无效假设,只可能犯( A )A、第一类错误. B.第二类错误C.推断结论不可靠的错误 D.检验水准不一致的错误44、反映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宜采用( A )A.构成比 B.标准化率 C.相对比 D.率45、某地某年乙脑的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病人数的20%,该指标为( A )A.构成比 B.率 C.相对比 D.发病率46、甲乙两地进行冠心病发病率的比较,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 A )A.年龄内部构成不同 B.年龄内部构成相同C.两地的发病率相差太大 D.两地各年龄组的发病率相差不大47、甲、乙两组资料进行率的标准化时,选择标准人口数或选择该标准人口数换算成相应的标准人口构成比,两方法得出的结论(A )A.相同 B.甲组标化率大于乙组标化率C.不同 D.甲组标化率小于乙组标化率48、某医师给某地全部的麻疹易感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共有2000人,一个月后,从中随机抽取400人进行抗体水平的测定,其中阳性人数是300人,若计算该疫苗接种的阳性率,其数值为( B )A.10% B.75% C.50% D.60%49、某医师从工人与干部两个总体中进行高血压发病情况的抽样研究,样本例数为n1、n2 ,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为x1、x2 ,则两样本合计的高血压发病率为( D )A.x1/ n1 B.x2 / n2 C.x1 / n1+ x2 / n2 D.(x1+x2) / (n1+n2)50、有关样本率的标准误,下例错误的是( D )A.表示样本率围绕总体率的离散趋势B.表示样本率相互之间的离散趋势C.表示样本率抽样误差的大小D.表示样本阳性率与样本阴性率之间的差异51、总体率估计的最佳方法是( B )A.点值估计 B.区间估计 C.概率估计 D.频率估计52、值是反映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 B )A.相差多少的指标 B.吻合程度的指标C.是否相等的指标 D.以上均不对53、四格表检验时,不需要进行连续性校正的条件是( A )A.n≥40, T≥5 B.n<40,1≤T<5C.n≥40,T<1 D.n≥40,1≤T<554、四格表资料的检验,理论频数T的计算是根据( A )A.π1 =π2 B.π1≠π2 C.π1<π2 D.π1 >π255、用甲乙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鼻咽癌患者100名,甲法阳性者80名,乙法阳性者60名,两法均为阳性者50名,欲检验两法结果有无差别,宜选用( B )A.行X列表资料的检验 B.配对设计四格表检验C.t检验 D.两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检验56、3个样本率作比较,< 0.05,2,则在α=0.05检验水准下,可认为( B )A.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 B.各总体率均相等C.各样本率均相等 D.各样本率不全相等57、相关系数是表示两变量x与y之间( D )A .有无数量关系的指标 B.那个变量较大的指标C.有无依存关系的指标 D.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58、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B )A .ρ≠0 B.ρ=0 C.β≠0 D.β=059、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自由度为( B )A.n - 1 B.n - 2 C.n D.n + 1 60.最小二乘法原理是( C )A.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最小B.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C.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D.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61、对于同一资料的直线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系数,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C )A.相关系数越小,回归系数也越小B.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无关系C.回归系数有单位,相关系数没有单位 D.样本相关系数为0时,样本回归系数也为062、关于回归系数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是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 B.同一资料x作自变量与y作自变量计算的b相等C.取值范围为 (-∞,+∞) D.b>0时,随x的增大y也增大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答题卡上涂A,若错误,请在答题卡上涂B,每题1分,共10分)63、绘制定量资料的频数表时,各组段的组距一定要相等。
医学统计学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1. 单选题
1. 以下哪一项不是描述定量数据的统计指标?
- A. 均值
- B. 方差
- C. 中位数
- D. 众数
答案:D
2. 在医学研究中,如果一个疗法的p值小于0.05,通常表示什么?
- A. 结果具有显著统计意义
- B. 结果缺乏统计意义
- C. 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 D. 结果无法得出结论
答案:A
3. 敏感性是指什么?
- A. 检测到真阳性的能力
- B. 检测到真阴性的能力
- C. 将阴性案例正确判断为阴性的能力
- D. 将阳性案例正确判断为阳性的能力
答案:A
2. 多选题
1. 常用的医学统计学假设检验方法包括:
- A. t检验
- B. 方差分析
- C. χ^2检验
- D. 相关分析
答案:A、B、C、D
2.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结果偏倚?
- A. 样本量过小
- B.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特征不平衡
- C.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 D. 受试者的主观因素
答案:A、B、C、D
3. 判断题
1. 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可以拒绝原假设。
- 正确 / 错误
答案:错误
2. 置信区间是指对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以上是医学统计学知识考试的一些试题及答案汇编,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判断。
《医学统计学》试题注:满分300分。
最终成绩=总得分/3;说明1、试题意在考察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理论知识和SPSS统计软件的学习掌握情况。
2、研究生在答题过程中严禁抄袭、复印。
如发现答案雷同者,该科目成绩将判为“不及格”,后果由学生自负。
3、答题时,不写具体的操作过程(如“选择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s→Univariate…,弹出Univariate对话框”)。
4、答题时,首先应明确交代某题所用的具体统计方法。
5、答题时,只将答题有关的SPSS输出结果粘贴到答案中,并且对结果要做出必要的解释;对答题无关的输出结果不要粘贴到答案中。
如果对结果不做任何解释,或将跟答题无关的输出结果粘贴到答案中,将对成绩有严重影响。
6、试题(卷)的答案要求A4纸双面打印。
1、(20分)从某单位1999年的职工体检资料中获得101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的测量结果如下表1,①求其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标准误,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第2.5、25、75、97.5百分位数(10分);②编制(改进)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各5分)。
表1 某年某单位101名正常成年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2.35 4.213.32 5.354.17 4.13 2.78 4.26 3.58 4.34 4.84 4.414.78 3.95 3.92 3.58 3.66 4.28 3.26 3.50 2.70 4.61 4.75 2.913.914.59 4.19 2.68 4.52 4.91 3.18 3.68 4.83 3.87 3.95 3.914.15 4.55 4.80 3.41 4.12 3.955.08 4.53 3.92 3.58 5.35 3.843.60 3.514.06 3.07 3.55 4.23 3.57 4.83 3.52 3.84 4.50 3.964.50 3.27 4.52 3.19 4.59 3.75 3.98 4.13 4.26 3.63 3.875.713.304.73 4.175.13 3.78 4.57 3.80 3.93 3.78 3.99 4.48 4.284.065.26 5.25 3.98 5.03 3.51 3.86 3.02 3.70 4.33 3.29 3.254.15 4.36 4.95 3.00 3.262、(10分)为比较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是否不同,某人随机抽取了10份乳酸饮料制品,分别用脂肪酸水解法和哥特里-罗紫法测定其结果如表2第(1)~(3)栏。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口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B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D资料的特征A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3%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A变异系数B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A )A.个体差异B.群体差异C.样本均数不同D.总体均数不同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D )A.用样本指标佔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日的是检验(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阳和n“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A)n x+ n:(B)n:+ n: - 1(C)ni+ n: +1(D)ni+ n: -210、标准误反映(A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乂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匚,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饥,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A t r>t bB t r<t b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和艾,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A分别按xl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l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l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l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x.v可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 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单项选择题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c)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 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c )。
A. 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 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b)。
2001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试卷----d5ce0fcc-6ea0-11ec-89f3-7cb59b590d7d2001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第二类错误:2.相对数量:3。
随机化原则:4。
非参数检验:2。
填空:(每项0.5分,共10分)1、二项分布在n时,总体率小时呈分布,总体率较时,它是分布式的。
2、四格表中四格子基本数值为两对实测的和。
3、正态分布的两个基本特性为和。
4.某地区144名30-40岁男性的血清胆固醇值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190.3mg/dl,标准差为32.7mg/dl,则可推出该地30-40岁男子中约有______%胆固醇在220mg/dl以上,共有多少人5.比较B、C三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时,宜绘制“卫”图比较某地10年间结核病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宜绘制__________某地调查的868例恶性肿瘤死者,分别由省、市、县医院最后确诊,现欲说明各级医院确诊比例宜绘制______________图。
6.如今,男性和女性群体中分别有300名和250名儿童。
蛔虫感染率分别为35%和24%。
总感染率为,总感染率的95%置信区间为。
7.在F检验中,如果每个对照组的方差不均匀,则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r?表C?2.检查。
如果一个方向在表中按多个等级分类,则称为单向检验序行列表,当等级数大于3时,如检验各处理组各等级下的构成比有无差别时采用,如检验各处理组各等级下的程度上有无差别时采用。
三、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记20分)1.做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的,最重要的是:a.原始数据多,B.原始数据正确,C.详细数据整理,D.高级数据分析。
2.频率分布的类型如下:a对称分和偏态分布b对称分和正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和负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偏态分布3、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a十、xbx???Cx??x??dSsx4。
为了评估一个城市5岁男孩的身高是高还是矮,统计方法是:a用该市区5岁男孩的身高的全距来评价B 1-?正常值范围用于评估C。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Label分)1.下列关于非参数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参数检验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B.非参数检验仅用于等级资料比较C.适合参数检验的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会降低检验效能D.非参数检验会损失部分样本信息E.秩和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正确答案:B2.两种药物疗效(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比较,宜用()。
A.χ2检验B.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t检验E.SNK-q检验正确答案:C3.用大剂量Vit.E治疗产后缺乳,以安慰剂作对照,Vit.E 组中有效者24例,无效者6例,安慰剂组有效者4例,无效者12例。
欲分析Vit.E是否有效,应用()。
A.χ2检验B.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t检验E.SNK-q检验正确答案:A4.定量资料多组比较,满足参数检验条件,假设检验时宜采用()。
A.秩和检验B.方差分析C.t检验D.χ2检验E.McNemar检验正确答案:B5.定量资料多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宜用()。
A.秩和检验B.方差分析C.t检验D.χ2检验E.McNemar检验正确答案:A6.对于多组独立有序多分类变量资料比较,假设检验时宜采用()。
A.秩和检验B.方差分析C.t检验D.χ2检验E.McNemar检验正确答案:A7.非参数统计的应用条件为()。
A.样本数据来自正态总体B.若两组比较,要求两样本方差相等C.总体分布类型未知D.要求样本例数很大E.总体属于某种已知的分布类型正确答案:C8.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为X和X2,则配对设计的符号秩检验,如何编秩()。
A.把X1与X2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排好后秩次保持原差数的正负号B.把X1与X2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秩次不保存正负号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与X2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E.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正确答案:A9.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
甲法的检出率为60%,乙法的检出率为50%,甲、乙两法一致检出率为35%,试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宜用()。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概率P=0,则表示 B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 C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A XB GC MD SE CV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A 5B 5.5C 6D 10E 12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A X±1.96SB X±1.96SXC μ±1.96SXD μ±t0.05,υSXE X±2.58S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E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2001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考试题一.最佳选择题(15分,每题1分)1.偏态分布资料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四分位数间距2.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对应的第二类错误最小。
a.α=0.01 b. α=0.05 c. α=0.10 d. α=0.203.对于t分布来说,固定显著性水平α的值,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的临界值将会怎样变化。
a.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4.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0与1 b. 1与0 c. 1与1 d. 0与05.分布的均数等于方差。
a.正态分布 b. 对数正态分布 c. Poission分布 d.二项分布6.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SS组内〈 SS组间 b. MS组间〈 MS组内 c. MS总=MS组间+MS组内 d. SS总=SS组间+SS组内7.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3),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8.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a.t检验 b. X2检验 c. 秩和检验 d. F检验9.统计推断的内容。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 b. 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 a,b均不是d. a,b均是10.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a.r>0,b<0 b. r>0,b>0 c. r<0,b>0 d. r=b11. 某市搜集了自1949年到1987年5种传染病发病率的资料,想绘一张统计图直观地比较它们的变化趋势,请选用适当的统计图。
a.复式直方图 b. 普通线图 c.复式条图 d. 半对数线图12. 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中,H0为µ1=µ2,H1为µ1≠µ2,α=0.05。
2001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试卷2002.1.5.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d )1.在众多的变异指标中,有一种可以用以比较单位不同的两组定量资料(同一组内的数据单位相同)的变异性大小,它就是:(A)标准差(B)相关系数(C)标准误(D)变异系数(d )2.在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通常要先给定α值,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某统计量的值之后便可计算出一个p值来。
可以说α值与p值之间有如下关系:(A)p=2α(B)p=α(C)p与α值在数量上有关,但无法简单地将其表达出来(D)p与α值在数量上无关,但可按它们之间的大小作出统计推断( d )3.有些人在处理定量资料时习惯于用多次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这样做将会导致:(A)计算量增大(B)假阴性错误率增大(C)试验误差大(D)假阳性错误率增大( b )4.为了解两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随机把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用5-氟尿嘧啶+辅助治疗,另一组用安慰剂+辅助治疗。
治疗结果按缓解、死亡划分。
第一组12人,7人缓解、5人死亡;第二组11人,4人缓解、7人死亡,要分析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A)χ2检验(B)Fisher的精确概率(C)t检验(D)秩和检验(a )5.某医生测得男、女各50人淋巴细胞计数L(%)(即占白细胞数的百分比),想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分析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在作检验前最好对数据作()变换。
(A)平方根(B)对数(C)平方根反正弦(D)倒数( a )6.有5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1:20、1:320、1:40、1:640,最合适反映此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是:(A)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 b )7.若分析肺活量和身高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身高值预测肺活量值,则采用(A)相关分析(B)直线回归分析(C)方差分析(D)χ2检验( c )8.用二项分布直接计算概率法检验,H0:π=0.45,H1:π<0.45,当随机样本含量n=10,阳性数x=6时,为作统计推断应将概率p=()与检验水平α比较。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概率P=0,则表示 B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1该资料的类型是: D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 CA有价值的部分 B有意义的部分 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 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责任事故 E以上都不对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A对照的原则 B随机原则 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 E以上都不对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A XB GC MD SE CV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A 5B 5.5C 6D 10E 12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A X±1.96SB X±1.96SXC μ±1.96SXD μ±t0.05,υSXE X±2.58S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E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BA从未患过病的人 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E以上都不是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安徽医科大学2001级卫生管理信息专业《卫生统计学》补考试卷专业小班学号姓名分,共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32分):1.概率2.标准误3.变异系数4. P值5.第二类错误6. 相关系数7. 标准化率8. 剩余标准差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
2.统计工作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频数分布的统计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疾病的平均潜伏期常用_____________指标。
5. 实验设计的三个要素是、、和,三个原则是、、和。
6.常用的统计抽样方法有、、等。
三.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以下指标中____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2. 各观察值同乘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___不变。
a.CVb.均数c. Sd. R3._____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代表性好。
a.CVb. Sc. σd. R4.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为_____。
a.大于0.10b.小于0.10c. 等于0.10d.β,而β未知5.设某地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π,则该地随机抽查n人,则___。
a.n人中患糖尿病的人数X服从B(n,π)b.样本患病率p=X/n服从 B(n,π)c.患病人数与样本患病率均服从B (n,π)d.患病人数与样本患病率均不服从 B(n,π)6. 两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A.用t检验 B.用U检验 C.用秩和检验 D.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 E.看资料是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7.以下检验方法中,不属于非参数统计方法。
A.T检验 B. H检验 C. χ2检验 D. t检验 E.D检验8.应变量Y的离均差平方和划分,可出现。
医学统计学复习练习题库研究生教材使用一、最佳选择题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4.抽样误差是指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任何分布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E.样本与总体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C.几何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E.以上都没有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A.μ+1.96σB.μ-1.96σC.μ+2.58σD.μ+1.64σE.μ-2.58σ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A.s x μ- B.σμ-x C. x s x μ- D.x x σμ- E. s x μ- 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A. σμ-x B. σμ-x C. x x σμ- D. x s x x - E. x s x μ-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A.αB.1-αC.βD.1-β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17.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E.四分位数间距18.两样本比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型错误越大19.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A.α=0.05B.α=0.01C.α=0.104D.α=0.20 E.α=0.0220.当样本含量n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效能可靠度最高A.α=0.01B.α=0.10C.α=0.054D.α=0.20 E.α=0.0221.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α的关系为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C. 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P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22.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1H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E.拒绝0H 时所犯的错误23.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A. 测量误差B. 个体差异C.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D. 抽样误差E. 系统误差24.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A. 随机误差B. 处理因素的作用C. 抽样误差D. 测量误差E. 个体差异25.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 检验而用t 检验,则A. 结果更合理B. 结果会一样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E. 以上都不对26.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环比E. 率27.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A.平均数B.相对数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28.构成比用来反映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A 与C 都对29. 样本含量分别为1n 和2n 的两样本率分别为1p 和2p ,则其合并平均率cp 为A. 1p +2pB. (1p +2p )/2C. 21p p ⨯D. 212211n n p n p n ++E. 2)1()1(212211-+-+-n n p n p n 30.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均数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3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为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1B.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C.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100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00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10032.SMR表示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B.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C.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D.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E.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33.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34.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A. n足够大B. p或(1-p)不太小C. np或n(1-p)均大于5D. 以上均要求E. 以上均不要求35.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0.05,则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E. 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36.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用u检验和2χ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u与2χ的关系为A. u值较2χ值准确B. 2χ值较u值准确C. u=2χD. u=2χE. 2χ=u37.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与T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2χ的条件为A. A≥5B. T≥5C. A≥5 且 T≥5D. A ≥5 且n ≥40E. T ≥5 且n ≥4038.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2χ>2)2(01.0χ,可以为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39.四格表2χ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A. n>40 且T>5B. n<40 且T>5C. n>40 且 1<T<5D. n<40 且1<T<5E. n>40 且T<140.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B.简便、易掌握C.适用于等级资料D.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E.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41.秩和检验和t 检验相比,其优点是A. 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高D.抽样误差小E.第二类错误概率小42.等级资料比较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 2χ检验E. F 检验43.作两均数比较,已知1n 、2n 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态,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 F 检验E.2χ检验44.从文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2χ检验结果为:甲文)1(01.02χχ>,乙文2)1(05.02χχ>,可认为A.两文结果有矛盾B.两文结果基本一致C.甲文结果更可信D.乙文结果更可信E.甲文说明总体间的差别更大45.欲比较某地区1980年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发展速度,宜绘制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46.拟以图示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宜采用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47.调查某地高血压患者情况,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结果在1000人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99名非高血压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多项分类资料D.等级资料E.既是计量资料又是分类资料48. 某医师检测了60例链球菌咽炎患者的潜伏期,结果如下。
试题】2010-01-05/山东大学/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医学统计简答1 给了一张表,计算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以及患者哪个年龄段最多,是多少,发病率哪个年龄段最多,是多少等等2 一个单向有序资料(分组变量无序,指标变量有序),用了卡方检验,问你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用什么?3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原则4 给了多元线性回归的资料(列出了几个方程的校正决定系数,决定系数,剩余标准差等的数值),判断哪个方程回归效果最好,为什么?5 给了甲流的例子,用某药治疗,用了自身对照(用药前后抗体浓度变化为指标),得出了药物有效。
问你合不合理,为什么?你的设计是什么?6一型错误和二型错误的区别和联系7什么是抽样误差?举例说明分类资料和数量资料的抽样误差计算1 给了健康人的白天和晚上血压的相关数值(x和y各自的平均数,和,平方和,以及两者差值的均数等)注:计算时直接带入公式的相关数值(1)比较白天晚上血压有无差别(配对t检验计算)(2)白天和晚上血压有无相关(相关分析)(3)如何用白天血压估计晚上血压(回归分析)2 多个平均值进行总体假设检验。
类如几种药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方差分析)(也有人说:一个大题,3问,第一问是配对t检验计算,第二问相关分析,第三问,回归分析,都是计算题15分)3 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u检验)(也有人说:配伍组方差分析)20081. 列出样本标准误的估计值的公式,至少五个(包括两样本差值的标准误,两样本率差值的标准误等)2. 医学统计中,将正态分布视为近似正态分布有哪几种情况?列出应用条件和公式3. 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指标?公式?4. 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参数含义?回归效果的评价?5. 什么叫截尾值?产生原因?举例说明6. 一同学两样本率的比较用了卡方检验,你有什么建议?若不符合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你又有什么建议?他再比较三个样本率是否来自同一总体,也用了卡方检验,你又有什么建议?7. 一个三因素的2X2X2的析因设计的实验设计及分析思路8. 给了一个数值资料:小鼠的饮食量X1,X2,X3,X4,X5,X6,X7,X8,X9共十个数值小鼠的体重增加量也有十个值(1)对体重增加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2)求饮食量和体重增加量的关系(3)由体重增加量的样本估计其代表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4)求小鼠体重增加量为X5(就是从体重增加量的那十个値里取了一个)的95%的置信区间(5)(3)和(4)中的可信区间有什么差别?20061直线回归中的b与多元线性回归中的B有什么区别?多元线性回归中,是否可以用B来表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为什么?2数值变量的完全随机设计的样本与总体的比较,配对设计的两样本的比较,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统计分析思路3统计分析中P.a,B以及1-B的意义4给了一个单向有序资料,统计效应是有序的,他用了t检验,问你对不对,为什么?应该用什么统计方法,并写出统计思路5有一个两样本的秩和检验的应用题,写思路,不要求计算6生存分析中,有哪些非参数检验的方法?两个生存率的比较用什么检验?7给了一个实验,测量抗体.样本序列 抗体滴度 效应 是否有效 1 1:40 + 是 2 1:160 ++ 是.. ..就是几个表格,让你给每个列个表,并且应该用哪些指标来描述. 8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的可信区间9有两个变量,让你说出分析它们相关的统计分析思路10有个析因设计的题,让你写出检验的思路,好象是还要写出公式.2005(研究生)1. 举例说明变量及变量类型。
《医学统计学》试题1、将20名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甲、乙两药治疗,测得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月的血沉(mm/小时)如下表,已知资料随机取自正态总体,且各样本总体方差齐性。
问(1)甲、乙两药是否均有效?(2)甲、乙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药治疗前 20 23 16 21 20 17 18 18 15 19治疗后 16 19 13 20 20 14 12 15 13 13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乙━━━━━━━━━━━━━━━━━━━━━━━━━━━━━━药治疗前 19 20 19 23 18 16 20 21 20 20治疗后 16 13 15 13 13 15 18 12 17 14 ━━━━━━━━━━━━━━━━━━━━━━━━━━━━━━━━2、某医生欲比较甲、乙两药治疗动脉硬化的疗效,结果如下:两种药物治疗动脉硬化的疗效━━━━━━━━━━━━━━━━━━━━━━━━━━━━━━━处理治疗例数有效例数有效率(%)━━━━━━━━━━━━━━━━━━━━━━━━━━━━━━━甲药 71 52 73.24乙药 42 39 92.86━━━━━━━━━━━━━━━━━━━━━━━━━━━━━━━问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3、某医学院随机抽查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近视眼患病情况如下表,问两个年级的近视眼患病率有无差别?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近视眼患病患病率比较年级检查人数近视人数近视率(%)四年级28 2 7.14五年级14 5 35.714、已确诊肝癌患者100人,每个患者分别用甲、乙两法检测AFP,甲法阳性检出率为80%,乙法阳性检出率为70%,两法一致的阳性检出率为60%。
2001级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试卷
2002.1.5.
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d )1.在众多的变异指标中,有一种可以用以比较单位不同的两组定量资料(同一组内的数据单位相同)的变异性大小,它就是:
(A)标准差(B)相关系数
(C)标准误(D)变异系数
(d )2.在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通常要先给定α值,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某统计量的值之后便可计算出一个p值来。
可以说α值与p值之间有如下关系:
(A)p=2α(B)p=α
(C)p与α值在数量上有关,但无法简单地将其表达出来
(D)p与α值在数量上无关,但可按它们之间的大小作出统计推断
( d )3.有些人在处理定量资料时习惯于用多次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这样做将会导致:
(A)计算量增大(B)假阴性错误率增大
(C)试验误差大(D)假阳性错误率增大
( b )4.为了解两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随机把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用5-氟尿嘧啶+辅助治疗,另一组用安慰剂+辅助治疗。
治疗结果按缓解、死亡划分。
第
一组12人,7人缓解、5人死亡;第二组11人,4人缓解、7人死亡,要分析两
种疗法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应选用的统计方法是:
(A)χ2检验(B)Fisher的精确概率
(C)t检验(D)秩和检验
(a )5.某医生测得男、女各50人淋巴细胞计数L(%)(即占白细胞数的百分比),想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分析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在作检验前
最好对数据作()变换。
(A)平方根(B)对数(C)平方根反正弦(D)倒数
( a )6.有5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1:20、1:320、1:40、1:640,最合适反映此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
( b )7.若分析肺活量和身高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身高值预测肺活量值,则采用(A)相关分析(B)直线回归分析
(C)方差分析(D)χ2检验
( c )8.用二项分布直接计算概率法检验,H0:π=0.45,H1:π<0.45,当随机样本含
量n=10,阳性数x=6时,为作统计推断应将概率p=()与检验水平α比较。
(A)p(x=6)+p(x=7)+……+p(x=10)
(B)p(x=6)
(C)p(x=0)+p(x=1)+……+p(x=6)
(D)p(x=7)+……+p(x=10)
( d )9.已知正态分布双侧u0.05=1.96,则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之间的面积为:
(A)0.05 (B)0.95 (C)0.475 (D)0.975
( a )10.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反映的是
(A) 处理因素的作用
(B) 抽样误差
(C) 测量误差
(D)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
( b )11.各观察值均加上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改变 (D) 两者均不变
( b )12.设x是一个服从泊松分布的随机变量,已知均数为25,则标准差为()(A)25 (B)5 (C)25/n (D)5/n
( c )13.已知正常人某定量指标的总体均值μ0=5,今随机测得某地一组特殊人群中的30人该指标的数值,为推断这组人群该指标的总体均值μ与μ0之间的差别是否
有显著性意义,若用t检验,则自由度应该是:
(A)5 (B)28 (C)29 (D)4
( b )14.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A) 平均数 (B) 率
(C) 构成比 (D) 相对比
( c )15.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A) t r>t b (B) t r<t b
(C) t r=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总体
2.相关系数
3.概率
4.第一类错误
5. 标准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常用的描述平均水平的指标有哪些,各适用于哪些情况?
2.非参数检验适用于哪些情况?
3.能否说假设检验的p值越小,比较的两个总体指标间差异越大?为什么?
4.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
四.分析题(第1题8分,第2题10分,第3题13分,共31分,不要求计算出结果)。
1.某医院三年间四种甲状腺疾病在四季中发病情况如下,为了解四种不同的甲状腺疾病在四季中发病的人数分布之间有何差别,试作分析。
某医院三年间四种甲状腺疾病在四季中发病人数分布
甲状腺病分
类
不同季节例数
春夏秋冬
甲亢411 451 294 284 亚甲炎249 329 331 204 甲减60 61 59 52
甲状腺肿瘤45 50 46 40
卡方
2.有人为了通过试验了解甲、乙、丙、丁4种药物对某并的疗效,现有7窝同龄、同种属的小鼠,每窝4只,共28只,均在同一时间感染上该病,且病情相同。
观测指标为血中MP物质的含量,MP值越低,表明效果越好。
请设计一个试验方案,以达到试验目的。
如果MP值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应用何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3.有人对103例冠心病患者(g=1)和100例正常对照者(g=2)进行了多项指标的观测,资料如下,研究者希望达到如下目的。
问分别选择什么统计分析方法?
冠心病人和正常人多项指标的观测结果
编号组别g 吸烟史基因型胆固醇甘油三酯……
1 1 无-/- 223 205 ……
2 1 无+/- 166 51 ……
3 1 无+/+ 273 155 ……
4 1 有+/+ 196 99 ……
……………………………………
103 1 无-/- 194 77 ……
104 2 有-/- 223 48 ……
105 2 无+/+ 152 91 ……
……………………………………
203 2 无+/- 224 110 ……(1)为分析冠心病人基因型的三种类型与胆固醇的关系。
方差分析
(2)冠心病与吸烟史的关系。
卡方
(3)冠心病人的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关系。
相关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