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绪论部分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2008.10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 )37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0-55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1-61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1-67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1—71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 )1—83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2012.4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B )41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A )61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3.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B )78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D )73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B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 )A. 古希腊哲学B. 近代欧洲哲学C. 德国古典哲学D.英国经验论哲学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 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D.奥地利 C. 中国 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习题绪论一、单项选择题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与时俱进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与时俱进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日俱进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工业革命B.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参考答案:1-5.ABCACBCA11.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主义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参考答案:1.AD2.BCD3.ACD4.ABC5.CD三、辨析题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略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答案要点:不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 —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 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这是指()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 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 唯物主义B. 二元论C•唯心主义 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 ,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 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 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 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 循序渐进D. 理论联系实际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 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名列榜首的是(C)A、列宁B、爱因斯坦C、马克思D、毛泽东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C)A、18世纪末B、19世纪初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3.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在于它的(B)A、实践观点B、立场、观点和方法C、矛盾学说D、阶级斗争理论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D)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D)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6.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基石的是(A)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实践观点C、矛盾学说D、阶级斗争理论7.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D)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D、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8.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9.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C、工人罢工和起义D、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0. 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思想理论体系的最鲜明特征是(A)A、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C、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D、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1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消灭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B、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始终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B)A、始终坚持以消灭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根本目的B、始终坚持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始终坚持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D、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C、坚持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D)A、实现自由民主B、实现民族复兴C、实现世界大同D、实现共产主义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A、学马列要精,要管用B、重在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D、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二、多项选择题1.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A、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B、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ABC)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条件的有(ABCD)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B、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实践C、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科学研究对人类文明成果进行继承与创新4.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工人运动主要包括(BCD)A、法国巴黎公社革命B、英国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5.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D)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启蒙思想D、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6.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CD)A、亚当 斯密B、大卫 李嘉图C、黑格尔D、费尔巴哈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BD)A、黑格尔B、大卫 李嘉图C、费尔巴哈D、亚当 斯密8.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CD)A、昂利 圣西门B、威廉 配第C、沙尔 傅立叶D、罗伯特 欧文9.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理论著作是(AD)A、《哲学的贫困》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共产党宣言》1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是(BC)A、唯物辩证法B、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论D、劳动价值论1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它的(ABCD)A、哲学基础B、理论品质C、政治立场D、社会理想1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1-5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文献是:A.《共产党宣言》B.《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C.《反杜林论》 D.《哲学的贫困》2.马克思主义是由: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B.马克思和列宁创立的C.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D.列宁和毛泽东创立的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思想和认识相统一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D.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4.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的是: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 威廉·配弟D.弗朗斯瓦·魁奈5.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的重要著作是:A.《反杜林论》B.《资本论》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6.“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一论断来自:A.《哥达纲领批判》B.《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C.《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D.《共产党宣言》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B.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的问世C.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8. 创立帝国主义论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9.列宁主义创立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新论断的提出B.《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发表C.十月革命胜利D.《国家与革命》的发表10.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E.欧洲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1-5章练习(总4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1-5章练习题及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C.《反杜林论》 D.《哲学的贫困》2.马克思主义是由: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B.马克思和列宁创立的 C.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D.列宁和毛泽东创立的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A.思想和认识相统一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D.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4.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的是: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 威廉·配弟D.弗朗斯瓦·魁奈5.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的重要著作是:A.《反杜林论》B.《资本论》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6.“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一论断来自:A.《哥达纲领批判》B.《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C.《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D.《共产党宣言》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B.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的问世C.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8. 创立帝国主义论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9.列宁主义创立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新论断的提出B.《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发表C.十月革命胜利D.《国家与革命》的发表10.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B.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E.欧洲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9.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1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13.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4.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15.“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16.“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A.辩证法观点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7.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同一性19.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选择题库(附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绪论一、单选题: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C)A休谟B爱因斯坦C马克思D康德2、马克思主义是(A)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B人民大众思想的科学体系C革命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革命政党思想的科学体系3、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C)A马克思创立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正在实践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D)A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5、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A)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C特指的马克思主义D泛指的马克思主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B)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C)A科学技术的发展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8、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那些学说的理合思想(C)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9、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康德和黑格尔C康德和费尔巴哈D谢林和费希特1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D)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11、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A)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2、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1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B)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现D伟大发明1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1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D)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17、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C)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测试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部分0.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0.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0.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0.4.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0.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0.6.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A.逻辑性B。
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0.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A.自我批判B.与时俱进C.不迷信权威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0.8.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A.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B.建立公平分配的社会C.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D.建立共产主义社会0.9.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10.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B.深入进行调查研究C.理论联系实际D.善于独立思考0.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2.世界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1.5.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设工,建成大楼。
绪论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 ( )C.达尔文 ( )D.牛顿 (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 (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 (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是:()A.马克思 ( )B.亚当·斯密(√)C.大尉·李嘉图 ( )D.威廉·佩蒂 (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 ( )B.历史观 ( )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 ( )C.精髓 ( )D.核心 ( )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 ( )B.奥地利 ( )C.中国 ( )D.俄国(√)1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 (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 )D.科学性 ( )1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 ( )B.历史唯物主义 (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 )1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 ( )B.科学严谨 ( )C.博大精深 ( )D.与时俱进(√)1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 )D.实现人权 ( )1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 )B.一切从实际出发 (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 )二.多选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 (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A.康德 ( )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 (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 ( )D.西斯蒙第 (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 (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第一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C.马克思主义的观点(√)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3.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 )4.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A.唯物论 ( )B.唯心论 ( )C.二元论(√)D.不可知论 (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存在性 ( )B.结构性 ( )C.运动 ( )D.客观实在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 )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 )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进人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 .马克思B .爱因斯坦C .达尔文 D.牛顿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C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3.马克思主义是(A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7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 )A .马克思B .亚当·斯密C .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8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A .辩证法B .历史观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9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A .合理内核B .基本内核C .精髓D .核心1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D )A .德国B .奥地利C .中国 D.俄国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 .与时俱进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 .科学性1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C )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与时俱进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 .吐故纳新B .科学严谨C .博大精深D .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 )A .实现共产主义B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 .实现人权15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C )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 .一切从实际出发C .理论联系实际D .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 . A2 . C3 . A4 . C5 . A6 . A7 . B8 . C9 . A 10 . D 1 1 . A 12 .C13 .D 14 . A 15 . C二、简答题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恩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主导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多选]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多选]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单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多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单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的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同时要注意革命性和科学性的表现)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单选]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
[简答]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选题库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D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 D )A.马克思B. 恩格斯C. 马克思、恩格斯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C )A.第一个星期 B.第二个星期 C.第三个星期 D.第四个星期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哲学是( A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世界观就是( 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马概论述题1.试述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明的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答案要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贯穿全部矛盾学说的主线。
(2)矛盾的普遍性揭示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揭示每一事物和过程的特点,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
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又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
(4)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体现了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在新的高度上的结合,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矛盾精髓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指针。
2、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3、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练习题大全(自己感觉不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部分练习: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性质、目的和条件的理论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它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还包括其后继者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了一个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指(一)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BBC对全世界的“千年思想家”进行了在线评论。
最重要的是(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A.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赢得了“农民合唱团”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b)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佩蒂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理性内核B.基本内核C.本质D.内核11。
绪论部分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
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6.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7.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
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10.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
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
A.亚当斯密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黑格尔D.费尔巴哈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9.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 )
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