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复习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一、选择题1.15元能买3本作文本,那么40元能买几本这样的作文本?列式正确的是()。
A. 40÷15÷3 B. 40÷(15÷3) C. 40-15×3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根据数量关系可知,正确的列式是:40÷(15÷3)。
故答案为:B。
【分析】15÷3计算出的是1本作文本的钱数,用总钱数40元除以一本作文本的钱数即可求出能买作文本的本数。
2.7加上63除以7的商,和是()。
A. 10B. 16C. 2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7+63÷7=7+9=16故答案为:B。
【分析】先算63与7的商,然后用7加上这个商,求出和即可。
3.五(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A. (16+20)÷4B. 16+20÷4C. 16÷4+20÷4B解析: B【解析】【解答】五(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16+20÷4。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女生与男生的人数与每排站的人数,要求能站几排,可以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每排的人数=站的排数,还可以用男生总人数÷每排的人数+女生的总人数÷每排的人数=站的排数,据此列式解答。
4.一共有40人,先坐满1辆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辆小车.A. 3B. 2C. 1A解析: A【解析】【解答】(40﹣19)÷7=21÷7=3(辆)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人数-1辆大车坐满的人数)÷每辆小车限乘人数=需要的小车辆数,据此列式解答。
5.一支钢笔8元,妈妈拿了50元钱买了3支,还剩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课练第5单元本单元主要围绕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第5单元进行练习,通过这些课题,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练习题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1.13 + 5 =2.27 + 4 =3.35 + 3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有进位)1.27 + 6 =2.48 + 3 =3.56 + 7 =3. 两位数的加法1.35 + 26 =2.48 + 37 =3.57 + 43 =4. 计算1.25 + 13 + 7 =2.39 + 26 + 15 =3.57 + 48 + 26 =二、问题解答1. 小鸟站在第10棵树,它要飞到第15棵树,它还要飞几棵树?2. 某商店有18个桃子,老板卖出了10个,还剩几个桃子?3. 小明一共有78个苹果,他送给小红20个,又送给小军15个,他还剩多少个苹果?三、填空题1.大刘有76个糖果,吃掉了22个,还剩()个。
2.小明有34颗石榴,他送给朋友8颗,还剩下()颗。
四、看图写数字根据以下图片,填写数字:[图片描述:有4只猫的图]1.有几只猫?2.有几只猫在打盹?五、应用题1. 小明家有32元,他买了一本故事书,9元,一本绘画书,14元,他还剩多少钱?2. 小华每天有30分钟娱乐时间,他用去了10分钟玩游戏,用去了8分钟画画,还剩下多少娱乐时间?3. 餐馆有40个空桌子,用了12个桌子,还有多少个空桌子?以上就是本节课课练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祝大家学习进步!。
四、解决问题13.买电器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答案:略】一、计算。
1、A1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1.1 600+300= (900)1.2 500+800= (1300)1.3 700+300=(1000)1.4 1500+2300=(3800)1.5 400+1600=(2000)2、A1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2.2 360+40=(400)2.3 550+600=(1150)2.4 350+60=(410)2.5 1550+500=(2050)3、A1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3.1 580—200=(380)3.2 580—80=(500)3.3 850-50=(800)3.4 850-800(50)3.5 1000—350=(650)4. A1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4.1 740-40=(700)4.2 1050—500=(550)4.3 1050—50=(1000)4.4 440-240=(200)4.5 670—60=(610)5. A2. 比较整十、整百数的大小5.1 在()里填>,=,<。
530—500(<)530—505.2 在()里填>,=,<。
5.3 在()里填>,=,<。
560—60(>)620—6005.4 在()里填>,=,<。
420+500(=)500+4205.5 在()里填>,=,<。
340—300(<)340+30二、填空6.A1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6.1 两个数的和是800。
()+()=8006.2 两个数的和是1000。
()+()=10006.3 两个数的和是300。
()+()=3006.4 两个数的和是1550。
()+()=15006.5 两个数的和是850。
()+()=8507、B1.根据数的组成来理解整十、整百加减法口算的算理7.1 计算800+600时,想()个百加上()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8,6,14,1400】7.2 计算200+800时,想()个百加上()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2,8,10,1000】7.3 计算1500+600时,想()个百加上()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15,6,21,2100】7.4 计算400+1300时,想()个百加上()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4,13,14,1400】7.5 计算2500+600时,想()个百加上()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25,6,31,3100】8、B1.根据数的组成来理解整十、整百加减法口算的算理8.1 计算1300—700时,想()个百减去()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13,7,6,600】8.2 计算900—700时,想()个百减去()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9,7,2,200】8.3 计算1100—700时,想()个百减去()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11,7,4,400】8.4 计算1800—700时,想()个百减去()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18,7,11,1100】8.5 计算1300—300时,想()个百减去()个百,等于()个百也就是()【答案:13,3,10,1000】9、B1.根据数的组成来理解整十、整百加减法口算的算理9.1 计算550—300时,想()个十减去()个十,等于()个十也就是()【答案:55,30,25,250】9.2 计算350—300时,想()个十减去()个十,等于()个十也就是()【答案:35,30,5,50】9.3计算880—80时,想()个十减去()个十,等于()个十也就是()【答案:88,8,80,800】9.4 计算880—800时,想()个十减去()个十,等于()个十也就是()【答案:88,80,8,80】9.5 计算300—250时,想()个十减去()个十,等于()个十也就是()【答案:30,25,5,50】10、B1.根据数的组成来理解整十、整百加减法口算的算理10.1 两个数的差是700。
章节测试题1.【答题】19乘78减去46的差,积是多少?列式是19×(78-46).()【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100以内的混合运算.【解答】19乘78减去46的差,求积是多少,所以应该先算78-46,然后再算乘法,列式是19×(78-46).故此题是正确的.2.【答题】用54除以9减去3的差,商是多少?列式为54÷9-3=3.()【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用54除以9减去3的差,商是多少?列式应为:54÷(9-3).故此题是错误的.3.【答题】32÷(8-4)应先算减法.()【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计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所以计算32÷(8-4)时,应先算减法.故此题是正确的.4.【答题】把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5×4=32.()【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把两个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先找出一道算式中的哪个数是由另一道算式计算得出的;再看运算顺序,确定用不用加小括号;最后检查是不是符合分步计算的要求.【解答】要将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即:(3+5)×4=32.故此题是错误的.5.【答题】4×8-3和4×(8-3)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4×8-3和4×(8-3)的运算顺序是不一样的,计算结果也是不一样的,4×8-3=29,4×(8-3)=20.故此题是错误的.6.【答题】妈妈买了红金鱼和黑金鱼各6条,把它们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几条?列式().A.6×6÷3B.6+6÷3C.(6+6)÷3【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解决问题.已知红金鱼和黑金鱼各有6条,那么一共有金鱼(6+6)条.把所有金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求每个鱼缸里放多少条,用所有的金鱼条数除以3,即(6+6)÷3.【解答】根据题意列式,(6+6)÷3.选C.7.【答题】“16+24÷8_____(16+24)÷8”中,横线上应填().A.>B.<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如下:因为19>5,所以16+24÷8>(16+24)÷8,即横线上应填>.选A.8.【答题】下面计算中,正确的是().A.30÷(5+1)=7B.4+3×9=63C.8+21÷7=11【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如下:所以计算正确的是8+21÷7=11,选C.9.【答题】下面算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是().A.12+3×4B.24-8÷4C.9÷3×6【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和B都是不含有括号,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选项C是不含有括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选C.10.【答题】下列算式中,不是先算乘法的是().A.64÷8×3B.7×4-12C.3+2×9【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选项B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即先算乘法,再算减法;选项C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即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所以不是先算乘法的是64÷8×3,选A.11.【答题】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的是().A.(35+37)÷8B.(7×4)+12C.(3+2)×9【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去掉小括号后是35+37÷8,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了,因此小括号不可以省略;选项B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去掉小括号后是7×4+12,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改变,因此小括号可以省略;选项C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去掉小括号后是3+2×9,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了,因此小括号不可以省略;所以小括号可以省略的是(7×4)+12,选B.12.【答题】妈妈买来43个水果,已经吃了25个,剩下的每盘放6个,可以放______盘.【答案】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要求可以放几盘,先要求出还剩多少个水果,列式是43-25=18(个),再除以6即为可以放几盘.【解答】所以可以放3盘.故此题的答案是3.13.【答题】养殖场有灰兔17只,白兔15只,有4间兔舍,平均每间住______只兔.【答案】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要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兔,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列式是17+15=32(只),再除以4即为平均每间住几只.【解答】所以平均每间住8只.故此题的答案是8.14.【答题】商场原来有58台电视机,卖出19台,又购进42台,现在商场有______台电视机.【答案】8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商店原来有58台电视机,卖出19台,则还剩58-19=39(台),又购进42台,则有39+42=81(台).【解答】所以现在商场有81台电视机.故此题的答案是81.15.【答题】华华花了12元买了6瓶饮料,玲玲花了3元买了1瓶饮料,_____(华华玲玲)买的饮料便宜,每瓶便宜_____(9 1 5)元.【答案】华华,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华华花了12元买了6瓶饮料,则每瓶饮料12÷6=2(元),玲玲花了3元买了1瓶饮料,2<3,所以华华买的饮料便宜,再用减法求出便宜多少元即可.【解答】12÷6=2(元),2<3,所以华华买的饮料便宜,3-2=1(元),即每瓶便宜1元.故此题的答案是华华、1.16.【答题】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要写出得数).①:____ ②:____综合算式:___________【答案】21 7 (50-29)÷3=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只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答】看图可知,先计算50-29=21,再计算21÷3=7,列综合算式是(50-29)÷3=21.故此题的答案是21、7、(50-29)÷3=7.17.【答题】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A. 加减法B. 乘除法C. 无法确定【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选B.18.【答题】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A.加减法B.乘除法C.括号里面的【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选C.19.【答题】每支钢笔6元,小明用20元买了3支钢笔,应找回().A.4元B.3元C.2元【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减应用题.【解答】根据题意,先求出3支钢笔一共多少元,再用20元减去3支钢笔的总价钱,就是应找回的钱数,列综合算式是20-3×6=2(元),所以应找回2元.选C.20.【答题】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是8的是().A.72-9×7B.(15+35)÷5C.16-40÷5【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和只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答】计算如下:所以结果是8的算式是16-40÷8.选C.。
第5单元过关测评卷一、快乐填一填。
(第5题3分,其他每空1分,共17分)1.笔算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从()算起。
2.加法可以用()法或()法来验算。
3.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532-156532-165 135+678153+678800-589860-589 257+671671+2575.把这些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成一行。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5=395 560-()=150100+()=999 ()-210=495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1.下面算式中,不能验算298+306=604的是()。
①306+298 ②604-306 ③604-2892.一个数减去258,得258,这个数是()。
①516②506 ③03.865-()的结果在570~580的范围之内。
①387 ②287③2974.下面算式中()的十位、个位都需要进位。
①332+628 ②456+253 ③385+217 三、算一算。
(共42分)1.直接写得数。
(8分)150+70= 640+300= 180+220= 240-130=640-300= 300+90= 500-260= 200-60=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分)256+388= 339+462=※573+327=668-242= 302-57=※763-245=3.小鸡回家,连一连。
(12分)4.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6分)()()()四、解决问题。
(共33分)1.(4分)2.(4分)3.实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
一年级有379人,二年级有305人。
(6分)(1)估一估,两个年级的学生()(填“能”或“不能”)全部进入馆内。
(3分)(2)算一算,参观博物馆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3分)4.(9分)(1)小狗收了多少根玉米?(3分)(2)小猫收了多少根玉米?(3分)(3)请你把小松鼠、小狗、小猫收的玉米数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
√9.验算637+781=1418时,可以用()—(),看是不是得();也可以用()-(),看是不是得()。
【答案:1418,637,781,1418,781,637】A. 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A1 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以及验算方法的多样性√√√√10.两个数的差是590,()—()=590【答案:略】A加减法的算理和验算的必要性B1.根据数的组成来理解三位数计算的算理√√√√三、操作题11.画一画,填一填。
862+229=【答案:1091】B.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B4根据画数线来理解三位数的加减法√√√√12.画一画,填一填。
400-131=【答案:269】B.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B4根据画数线来理解三位数的加减法√√√√13.【答案:×,改正略】A. 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A1. 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四、解决问题13.计算并完成下面的表格【答案:略】C.实际运用C1. 正确解决三位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14.【答案:215-118=97人】C.实际运用C1. 正确解决三位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15.一年级有188人,二年级有235人,三年级有198人,三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答案:235+198=433人】C.实际运用C1. 正确解决三位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16.一大筐苹果连筐重154千克,卖了一半苹果后,连筐重78千克,原来苹果重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答案:筐:78+78-154=2千克,苹果:154-2=152千克】C.实际运用C1. 正确解决三位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一、计算。
1、B1.进行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1.1 534+127=(661)1.2 890+228=(1118)1.3 125+750=(875)1.4 368+475=(843)1.5 205+645=(850)2、B1.进行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2.1 1000-228=(772)2.2 718-542=(176)2.3 920-370=(550)2.4 418-159=(259)2.5 400-186=(214)3、A1. 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3.1 580—201=(379)3.2 580—89=(491)3.3 850-308=(542)3.4 850-672=(178)3.5 1000—541=(459)4. A1. 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4.1 78+280=(358)4.2 1050+354=(1404)4.3 724+139=(863)4.4 440+248=(688)4.5 670+985=(1655)5. B2.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5.1 在()里填>,=,<。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先算什么?用“_”画出来,再计算。
20+63÷9 (21+28)÷7
二.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1) (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三.看图列式并计算。
(1) (2)
四.给下面的式子添加括号,使等式成立。
(1)7+2×4=36
(2)9-5×7=28
(3)56-18+12=26
五.解决问题。
1.下图中的这串珠子一共有12颗是黑色的,你知道白色的
珠子一共有多少颗吗?
2.小红在算18-□÷2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了减法后算除法,结果得数是5。
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3.二年(3)班有48名同学,参加拔河比赛的有13人。
没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组成啦啦队,啦啦队平均分成5组,每组啦啦队有几人?
4.小敏有10张邮票,小牛有16张邮票,小牛给小敏几张邮票后,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
5.共有40人需要同时过河,租8条小船和1条大船,够吗?
大船:限乘6人
小船:限乘4人
6.小红4岁时,妈妈29岁。
小红:妈妈,今年我8岁,您今年多少岁?。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三篇)目录: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一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二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800里面有(__________)个百,700是由(_________)个十组成的。
2、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差是(______)。
3、我们学过的常用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是最小时间的单位。
4、100秒=________分________秒。
5、连接两点可以画________条线段。
6、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和(_____),1米=(_____)厘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是14厘米,它的邻边比它少4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8、2个6相加是(______),2个6相乘是(______)。
9、正方形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
10、在图中一共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直角。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B.C.2、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B.两个锐角 C.两个钝角 D.两个直角3、为灾区儿童捐款,小华捐了19元,小丽捐了28元,她们共捐的钱数( ) A.大于40元 B.小于40元 C.小于30元4、下面是同一只小闹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请你从下面的4只钟里去找是哪一只()A.B.C.D.5、下面是同一只小闹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请你从下面的4只钟里去找是哪一只()A.B.C.D.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章节测试题1.【答题】计算347-165=182.验算它的结果是否正确,其验算方法正确的是().A. B. C.【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的验算.减法验算的方法:(1)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和等于被减数,说明计算的结果正确;(2)用被减数减去差,结果等于减数,说明计算的结果正确.【解答】验算347-165=182,用加法验算:或,用减法验算:.选B.2.【答题】结果是370的算式是().A.520-350B.155+170C.951-581【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即可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520-350=170,155+170=325,951-581=370.选C.3.【答题】最小的四位数减去235,差是().A.765B.655C.775【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解答】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列竖式计算为:.选A.4.【答题】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的加法.【解答】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例如,223+548=771,547+453=1000.选C.5.【答题】林林和明明的身高和是()厘米.A.279B.13C.283【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加法的应用.求林林和明明的身高和就是用林林的身高加明明的身高.【解答】135+148=283(厘米),所以林林和明明的身高和是283厘米.选C.6.【答题】笔算加减法时,______数位要对齐,从______位算起.【答案】相同个【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答】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故此题的答案是相同,个.7.【答题】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它们的差是______,和是______.【答案】999 100 899 109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认识,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再分别求出999与100的差、和即可.【解答】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它们的差是999-100=899,和是999+100=1099.故此题的答案是999,100,899,1099.8.【答题】买一套桌椅共需要______元.【答案】43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加法.一张桌子368元,一把椅子68元,求买一套桌椅共需要多少元,就是求368与68的和是多少.【解答】368+68=436(元),所以买一套桌椅共需要436元.故此题的答案是436.9.【答题】用、、这三张卡片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差是______.【答案】850 508 1358 342【分析】用8、5、0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也就是把最大的数放在百位、最小的数放在个位,即850,组成最小的三位数,因为最高位不能是0,所以把5放在百位,8放在个位,0放在十位,即508.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据此解答即可.【解答】用、、这三张卡片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850,最小的三位数是508,它们的和是850+508=1358,差是850-508=342.故此题的答案是850,508,1358,342.10.【答题】在横线里填上“>”“<”或“=”.650______406+248 900-454______500160______560-361 210+255______805-340850-482______399+19【答案】<<>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不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答】406+248=654,650<654,所以650<406+248;900-454=446,446<500,所以900-454<500;560-361=139,160>139,所以160>560-361;210+255=465,805-340=510,465<510,所以210+255<805-340;850-482=368,399+19=418,368<418,所以850-482<399+19.故此题的答案是<,<,>,=,<.11.【答题】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______+285=410 560-______=382100+______=999 ______-282=554【答案】125 178 899 83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不进位加法和退位、不退位减法.根据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解答.【解答】因为410-285=125,所以125+285=410;因为560-382=178,所以560-178=382;因为999-100=899,所以100+899=999;因为554+282=836,所以836-282=554.故此题的答案是125,178,899,836.12.【答题】298+506的和接近().A. 700B. 800C. 900【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近似数.先找出两个加数的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加求和即可.【解答】298≈300,506≈500,300+500=800,所以298+506的和接近800.选B.13.【答题】下面三道算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A. 219+598B. 965-128C. 386+417【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别计算各选项中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219+598=817,965-128=837,386+417=803,837>817>803,所以计算结果最大的是965-128.选B.14.【答题】一个数减去258,得258,这个数是().A. 516B. 506C. 0【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进位加法.根据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计算即可.【解答】根据题意,一个数-258=258,所以这个数是258+258=516.选A.15.【答题】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是().A. 355+437B. 437-355C. 792-437【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法验算.根据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进行验算.【解答】由分析可知,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是437-355.选B.16.【答题】一圈电话线长500米,用去215米,还剩()米.A. 295B. 285C. 715【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退位减法.根据电话线的总长度-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计算即可.【解答】500-125=375(米),所以还剩375米.选B.17.【答题】两个数的和一定比两个数的差大.()【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解答】由于任何数加0都还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还得这个数,所以两个数的和不一定比两个数的差大.故此题是错误的.18.【答题】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的验算.根据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解答.【解答】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故此题是正确的.19.【答题】835-163可以想成835-163=835-100-63.()【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减法的计算法则.【解答】163可以化为100+63,所以835减163可以看成835先减去100,再减去63,即835-163=835-100-63.故此题是正确的.20.【答题】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减法.可举例进行判断.【解答】如123-120=3,240-200=40,300-100=200,所以三位数减三位数,差可能是一位数,可能是两位数,可能是三位数.故此题是错误的.。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学科:小学数学册数:第(4)册单元数:第(5)单元知识领域:数与代数内容专题:数的运算情境课题:十年的变化知识课题竖式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题型试题知识要点难易程度认知过程数学核心素养……填空计算选择判断问题解决其它基础变式拓展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一、计算。
1.619+92=【答案:711】A.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A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 2. 森林医生。
【答案:错,627】A.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A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 3.看谁先到家。
【答案:193,579,758】A.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A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 4.小猫钓鱼(连一连)【答案:略】A.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A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四、解决问题12.买奖品【答案:略】13.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答案:略】【答案:454+289=743种】15.山地自行车比公路自行车贵176元,山地自行车多少元?【答案:368+176=544元】√16.上山和下山一共要走多少米?【答案:325+175+325=825米】C.实际运用C3. 解决三位数加法的实际问题√√√一、计算。
1、A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1.1 619+92=(711)1.2 387+215=(602)1.3 409+153=(562)1.4 168+756=(924)1.5 491+509=(1000)2、A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2.1 森林医生。
(错,627)2.2(错,710)2.3(错,533)2.4(错,1000)2.5(错,323)3、A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3.1 看谁先到家。
(193,579,758)3.2看谁先到家。
(421,500,846)3.3看谁先到家。
(343,588,742)3.4看谁先到家。
(432,736,882)3.5看谁先到家。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五单元加与减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2小题5分,第4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21分)1.根据右图写出算式。
=2.在里填数,在里填上“+”或“-”。
303=299+298=300-810=790+700+95=700+100 5 400-96=400-100 43.填什么数才能射中?4.在里填上“>”“<”或“=”。
700+80700-80 640-150640+15220+6060+220 490-400490-3005.天天家的电表2月底的读数是428千瓦时,3月底的读数是509千瓦时,天天家3月份的用电量是()千瓦时。
6.西安市积极倡导大家使用公筷、文明用餐、绿色生活,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
周日,志愿者们向市民发放倡议书,上午发了268份,下午发了637份,这天一共发了()份。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 / 141.下面的算式中不能用来验算789-238=551的是()。
① 238+551 ② 789-551 ③ 789+5512.一个加法竖式被遮住了一部分,这个加法竖式的结果不可能是()。
① 402 ② 502 ③ 4123.计算算式()时,十位和个位都需要向前一位进1。
① 332+628 ② 385+217 ③ 456+2534.双十一购物,蓝蓝参加了“满600元减99元”的活动,她可能花了()元。
① 480 ② 500 ③ 6005.妈妈要购买三件商品,第一件405元,第二件178元,第三件的价格看不清楚,只知道最高位百位上的数字是3,妈妈这次购物带()元比较合适。
① 900 ② 1000 ③ 11006.妈妈买了下面的两件物品,收银员收了600元,梦梦发现钱收错了,钱收错了吗?下面的计算不合理的是()。
① 318+269=587(元),钱收多了② 318﹤320,269﹤270,320+270=590(元),钱收多了③把318看作300,把269看作300,300+300=600(元),正好600元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三篇)目录: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一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强化训练及答案二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必考题及答案三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游乐园国庆搞活动,1张门票可以换2瓶水,小王一家三口的门票能换(____)瓶水。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
3、1米=(_______)厘米35厘米+52厘米=(______)厘米500厘米=(_______)米1米-40厘米=(______)厘米4、5×6表示_____个_____相加,也可以表示_____个_____相加,得_____。
5、1张可以换(____)张,或换(____)张,或换(____)张。
6、每两个人握一次手,3个人要握(_____)次手,(_____)个人要握6次手。
7、12÷2=6,读作(___________),其中被除数是(____),除数是(____),商是(_____)。
8、在()×7<36中,括号里最大可以填(______)。
9、火箭升空,是________现象。
(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10、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______)比一比。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游乐园国庆节搞活动,1张门票可以换2瓶水,小王一家3口的门票能换()瓶水。
A.7 B.6 C.3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B.C.3、班级图书架放着一些书,上层有128本,中层有112本,下层有86本,书架上大约有几本书?应选下面()算式计算A.128+112+86=326(本)B.130+110+90=330(本)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没变D.无法比较5、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三、改错8.【答案:148】一、计算。
1.A1借助口算计算三位数减法1.1 325-69=【答案:256】1.2 226-148=【答案:78】1.3 506-128=【答案:378】1.4 214-175=【答案:39】1.5 822-654=【答案:168】2.竖式计算——A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法2.1 611-139=【答案:472】2.2 617-438=【答案:179】【答案:258】2.4 913-457=【答案:456】2.5 811-439=【答案:372】二、填空3. 在()里填>,=,<——A3解决较灵活的问题3.1 530—428()120—29【答案:>】3.2 240—28()425—229【答案:>】3.3 708—387()613—478【答案:>】3.4 89+437()507+19【答案:=】3.5 477—185()193+99【答案:=】4.C1. 解决三位数减法的实际问题4.1 245=67+()【答案:178】4.2 145=56+()【答案:89】4.3 354=67+()【答案:287】4.4 816=254+()【答案:562】4.5 725=287+()5.1 225-()=186【答案:39】5.2 345-()=254【答案:91】5.3 462-()=375【答案:87】5.4 825-()=686【答案:139】5.5 553-()=378【答案:175】6.B1.借助数的组成来理解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6.1想一想怎样计算548-279的结果。
548-200=()()-70=()()-()=()6.2想一想怎样计算348-159的结果。
348-100=()()-50=()()-()=()6.3想一想怎样计算728-416的结果。
728-400=()()-()=()()-()=()6.4想一想怎样计算526-378的结果。
526-300=()()-70=()()-()=()6.5想一想怎样计算554-338的结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三篇)目录: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三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五单元总复习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由0,3,6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__,它们的差是__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
2、按规律填一填。
12 16 (____)24 (____)(____)363、人民币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是6,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____)。
5、1米-50厘米=________厘米6米+39米=________米6、35里面有(____)个5,63是7的(______)倍。
从40里连续减去(______)个8,得0。
7、比直角小的角叫(______)角,比直角大的角叫(______)角。
8、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米、厘米)一棵大树高约15(_______);铅笔的长大约是18(_______);数学书长约20(_______);爸爸的身高是170(________);9、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和(_____),1米=(_____)厘米。
10、至少要用(_____)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大正方体。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1分钟之内,小华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A.跳绳40次 B.步行500米 C.做口算题10道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A.梯形的高 B.梯形的上底 C.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3、( )拍到的照片是正好相反的。
A.乐乐和甜甜B.乐乐和小东C.小东和甜甜4、张阿姨水果店买了一个火龙果13元,一把香蕉29元,张阿姨付给售货员100元,这两种水果一共()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堂评价单 ✭【难度: 1.小思和小维在学校“三月三”义卖活动中, 购买了一些学习用品。
6元/个3元/本7元/个(1)买一个 和7个 ,一共花多少钱?6 +7 × 3==本 花多少钱,先算(求一共花多少钱,后算()法,再求一共花多少钱,后算((2)如果和各买3个,一共花多少钱?(6 + 7)× 3==【设计意图:结合情境理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明确运算顺序,通过对比突出加小括号之前和之后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从而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难度: 2.照样子画横线标出先算什么,再计算下面各题。
例:(65-30)÷7(1)32 ÷ 4 × 2(2)36 ÷ 9 - 332 ÷( 4 × 2 ) 36÷( 9 – 3 )【设计意图:检测了学生对四则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题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难度:3.按要求给下面算式添上小括号。
(1)小括号应添在哪?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2 × 8 ÷ 4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18 + 27 ÷ 9(2)给下面的题添上小括号,使算式成立。
4 × 8 – 2 = 2435 – 20 ÷ 5 = 330 - 10 + 5 = 15【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括号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课后任务单 ✭【难度:0.9 4.亲子游戏:混合运算我最快。
游戏规则:(1)扫码观看视频《运算符号的江湖大战》,了解混合运算顺序;(2)参考下面的制作步骤,与家长一起制作混合运算“出题神器”;(3)与家长按照“自己出题→读出算式→计算结果”的规则轮流开展游戏。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作业
知识点:
1、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千米用字母km表示,米用字母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毫
米用字母mm表示。
3、 1米=10分米 10分米=1米 1分米=10厘米 10厘米=1分米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约12()数学课本厚约7()跳绳的长约2()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5()一棵大树的高约13()一栋楼高约25()一根筷子长约2()课桌长约6()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课桌高约7( ) 火车每时行12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42()
小红的身高是1()40()数学书长约2()6()
2、1cm=( )mm 1m=( )dm 1km=( )m 4km=( )m
2000m=( )km 9dm=( )cm 500cm=( )m 30mm=( )cm 7cm=( )mm 7m=( )dm 800cm=( )m 2000m=( )km 30mm=( )cm 15dm=( )m( )dm 6km50m=( )m
6km500m=( )m 4250米=()千米()米2千米500米=()米3、在( )里填上>、<或=。
14cm( )20mm 100mm( )10cm 8毫米( )7厘米50dm( )400cm 1m( )8dm 2千米( )2100米1厘米( )10毫米20cm( )2dm 4、我会计算。
15米+9米=()46厘米—26厘米=()48千米+32千米=()1米—20厘米=()3千米—2千米=()5分米—50厘米=()5、判断。
(8分)
(1)一张床长约22dm。
( )
(2)明明的身高150cm,红红的身高15dm,两人一样高。
( )
(3)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km, m做单位。
( )
(4)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
( )
6(1)同学们去献血,我排在第15个,每次进去4人,我第几次才能进去?
(2)妈妈冲洗了24张照片,其中有8张是阿姨的,剩下的全是妈妈的,把妈妈的照片放在相册里,每页放4张,需要多少张?
(3)二(1)班有7个组,其中有一个组4人,而其他组每组5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4)停车场有6排小汽车,每排8辆,后来又开来5辆。
现在停车场有多少辆?
(5)河西村要清理一条15千米长的河道,每天清理2千米,已经清理了4天,还剩多少千米没有清理?合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