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威东地区须家河组低渗、低阻油气层形成机理
- 格式:pdf
- 大小:357.05 KB
- 文档页数:4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开采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国内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然而,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对渗流机理的理解与储层评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开发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方法,为该类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特征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储层以低渗透率的砂岩为主,储集性能较差;二是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区域渗透率差异大;三是气藏压力系统复杂,储层压力变化大。
这些特征使得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较为复杂,给开发带来了困难。
三、渗流机理研究1. 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物理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其渗流过程。
实验表明,低渗透砂岩的渗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石的孔隙结构、流体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在低渗透条件下,气体在储层中的流动往往呈现出非达西流特征。
2. 数学模型分析基于达西定律和流体力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模型分析,可以揭示气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为优化开发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四、储层评价方法研究1. 岩石物理性质评价通过岩石物理性质测试,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的测定,可以了解储层的物理性质,为评价储层的储集性能和开发潜力提供依据。
2. 地质综合评价结合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分析储层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等因素,可以评估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开发风险。
3. 开发效果预测基于数学模型和实际数据,对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进行预测。
通过分析不同开发方案的优劣,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提供依据。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考虑;二是储层评价应结合岩石物理性质、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测井数据等多种方法;三是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对于提高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至关重要。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成因与富集地质工程:吴可嘉学号:20103090第1 章前言川中地区侏罗系至三叠系地层层序正常,保存条件好,须家河组烃源条件在四川盆地也较好。
经过勘探,在中层须家河组砂岩中也发现了较为频繁的油气显示,且附近的川中大安寨,磨溪等地区的须家河组均获得了良好的勘探效益。
其中通1井和岳1井已累计采气约1 亿余方;界6井至今仍在生产,已累计采气9868.1×104m3,出产原油1058.8t;威东2井、岳3井等多口井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包浅1、包浅4、包浅202 井等须二段获气并采出油约1.8万吨,该区的勘探前景良好。
过去油源的判识过分依赖生物标志化合物来对比,将油气孤立起来研究,未考虑油气藏整个烃体系的成因及来源。
而不同期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最高可相差2−3个数量级,只要极少量低熟—成熟油的混入足以使高过成熟油气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发生改变,误导油气源判识。
因此对复杂油气源不能单靠生物标志化合物来确定。
在川渝地区,目前已在同位素、气组分、轻烃和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形成一套可信度高的系列鉴别指标和理论。
在众多老专家的带领下,深入研究了各类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各类天然气的鉴别标志,特别是煤成气与油型气的识别标志,为为须家河组煤成气成因与富集的地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2 章地质背景2.1 地区概况川中地区西起内江,东至大足县,南起荣昌县,北至安岳县,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区域构造位置为川中古隆平缓构造区、华蓥山深大断裂断下盘(图2-1)。
图2-1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其基底为刚性强磁性隆起基底,局部构造位于威远背斜东北下斜坡,向西南过渡到印支期泸州古隆起下斜坡,整个工区具有基底刚硬,断层发育较少,褶皱平缓的特点。
研究区北部威东~安岳地区为由西南至东北方向下倾的单斜,河包场~界市场~永安桥一线为由西南至东北方向下倾的由多个鼻状构造组成的巨型鼻状构造。
2.2 构造演化史四川盆地现今发现的大、中型气田均与地史上主要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研究区处于盆地相对稳定的西倾斜坡带和泸州~开江古隆起的西北斜坡。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其开采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对提高开采效率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并对储层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地质特征及低渗砂岩特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地层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等组成,其中低渗砂岩是主要的天然气储集层。
低渗砂岩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气藏的渗流特性及开采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三、渗流机理研究1. 渗流物理模型针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建立合适的渗流物理模型是研究渗流机理的基础。
通过综合考虑岩石物理性质、流体性质及渗流过程,建立能够反映实际地质条件的物理模型。
2. 渗流数学模型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渗流数学模型。
运用达西定律、泊肃叶定律等基本原理,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
同时,考虑低渗砂岩的特殊性质,如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渗流等影响因素,建立更为准确的数学模型。
3.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包括岩石物性测试、流体性质测定、渗流实验等,以获取低渗砂岩的渗透性、孔隙结构、流体流动规律等关键参数。
四、储层评价研究1. 储层物性评价储层物性评价是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的岩石物性、孔隙结构、渗透性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储集能力。
2. 储层含气性评价储层含气性评价是评估储层天然气富集程度和开采潜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气藏的地质条件、流体性质及储层物性等参数,评价储层的含气性和开采效益。
3. 开发效果预测在储层评价的基础上,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进行预测。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低孔低渗气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现状随着国内外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低孔低渗气层的开发正成为石油勘探的难题。
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然而,该地区须家河组低孔低渗气层地质复杂,难以评价,因此需要开展相关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通过岩石力学实验、CT扫描等方法研究了低孔低渗岩石的物理特性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同时,核磁共振、地震、测井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低孔低渗油气田的勘探评价。
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低孔低渗气层的研究中,测井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该区域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以及数据质量和解释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问题,对于储层特征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低孔低渗气层的测井评价方法,寻求一种更加准确、可靠、实用的评价方法。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通过对该区域储层特征的分析,深入探究测井响应特征及其与地质特征的关系;2. 建立须家河组低孔低渗气层的测井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3. 探究其他有效的评价方法,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该区域储层的评价、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全国低孔低渗气田的开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对该区域储层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获取准确的储层信息;2. 分析各种测井响应曲线的特征及其对储层特征的响应规律,建立测井评价模型;3. 研究其他有效的评价方法,如地震综合、岩石力学实验等方法,对比分析其研究成果与测井评价方法的差异;4. 对研究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验证所建立的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实验室测试、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等。
通过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准确可靠的研究结论。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1. 建立须家河组低孔低渗气层测井评价模型,具有应用价值;2. 探究有效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方法,为该区域以及全国其他低孔低渗气田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3. 研究成果对于评价、开发和利用储层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低渗低阻产水气藏气水层识别:以广安气田须家河组为例
随着石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低渗低阻产水气藏的开发成为了重要的勘探方向。
而须家河组作为广安气田的主要产油气层系之一,也被广泛用于低渗低阻产水气藏的勘探与开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广安气田须家河组为例,探讨低渗低阻产水气藏的识别方法与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低渗低阻产水气藏的特点。
这种气水层往往具有较低的渗透率和较高的含水饱和度,导致油气的难以流动和产生。
在勘探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地震勘探、地质分析、岩心分析等手段,寻找特征,识别气水层的存在。
针对须家河组进行识别,首先需要进行地震勘探。
利用波束叠加、共中心点叠加等手段,寻找出反射频率和幅度变化明显的地层,初步确定气水层的位置。
然后进行地质分析,通过钻井地层划分、岩性鉴定等手段,深入理解气水层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需要结合现场产量和液体含量等数据,加上人工制造的存疑点,进一步确定气水层的存在与边界位置。
对于气水层的识别,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低渗低阻产水气藏往往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局部特征可能会影响全局识别结果。
因此,在勘探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交叉验证,确保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低渗低阻产水气藏气水层的识别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地震勘探、地质分析、岩心分析等多种手段,同时需要结合现场数据和多角度验证,以确保识别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须家河组的识别和分析,我们可以为其相关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川南须家河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测井预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目前的油气勘探开发中,低渗透储层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川南须家河组储层在川南地区的储集条件相对复杂,存在着储层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问题,给开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川南须家河组低渗透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通过测井预测手段,对储层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可以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勘探成功率和开发效益。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地质构造及储层岩性研究(2)孔隙度、渗透率及岩石物理特征测试分析(3)测井响应参数分析及储层评价2.研究方法(1)对须家河组储集岩层进行地质构造剖面及岩性描述,并根据岩性划分储层类型。
(2)通过样品采集、制备及测试,测量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等岩石物理参数,并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依据数据特征,建立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等之间的关系。
(3)通过人工岩心物性实验,测量储层中的重要岩石物理参数,如密度、声波速度等,同时通过测井响应参数如自然伽马、中子孔隙度等测井曲线进行解释。
三、研究进度及预期结果研究进度:(1)已完成对储层的地质构造及岩性描述分析工作。
(2)正在进行储层样品采集、制备、测试等工作。
预期结果:(1)对川南须家河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构造及储层岩性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解储层的组成结构及成因演化过程。
(2)建立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等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行性和适用性。
(3)利用测井响应参数进行储层评价,验证通过岩心实验得到的岩石物理特征与测井响应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储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川中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含油气系统及勘探前景分析曹烈;王信;黎青【摘要】川中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位于威远隆起北东向倾覆的斜坡地带,发育一个宽缓鼻状构造,须家河组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勘探程度低.结合储层沉积岩石学、成岩作用、盆地模拟技术等研究资阳—安岳地区须家河组含油气系统特征,认为其在燕山中期以来构造演变为斜坡,烃源岩在燕山晚期进入生烃高峰期,充足的油气在储层优势通道中持续向高部位顺层运移,在沉积微相相变位置发生侧向封盖而聚集成岩性气藏;与资阳地区须家河组成藏地质条件相似的邻区安岳地区近年来岩性圈闭勘探获得重大突破,表明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岩性圈闭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其中沉积微相是须家河组成藏的主控因素,加强高分辨率沉积微相的研究有助于岩性气藏的预测识别.【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2(035)004【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资阳地区;须家河组;含油气系统;盆地模拟;沉积微相;岩性气藏【作者】曹烈;王信;黎青【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研究区地理位置处于资阳丹山、乐至石湍及安岳县交界部位,位于川中腹地丘陵地区,海拔400m~500m,区块面积451.612km2(图1)。
构造上属于川中古隆起东北斜坡带[1],构造平缓,西南部是威远隆起,东北部是川中古隆起,西北为龙泉山背斜。
研究区内地表出露晚侏罗遂宁组、蓬莱镇组,以下地层层序正常,从中侏罗统—上三叠统各层系发育齐全,厚度为3000m左右。
图1 研究区区域构造位置图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油气的有利区带,近年来中国石油在安岳、合川、潼南等地区须家河组取得重要勘探进展[2],安岳区块自2009年接踵钻获威东12井、岳101井、岳105井等气井,2010年完钻10口井,累计测试获日产气122.84×104m3。
安岳地区上三叠统须二上亚段致密砂岩气藏气井产能控制因素黄小琼;张连进;郑伟;向小辉;王刚【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2(032)003【摘要】四川盆地安岳地区上三叠统须二上亚段气藏是近年来四川盆地发现的储量规模最大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但试采过程中暴露出气井测试产量与投产后产量差异大的问题.为此,系统分析了单井产能与储层地质特征、加砂压裂工艺、产液量等的关系,认为气井产能控制的主要因素为:属于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微相、并在雷口坡组古残丘或高带古地貌上沉积形成的粗结构砂体是有利储层分布区;单井裂缝发育或处于裂缝发育区带是气井高产的关键因素,所统计的80%微气井都处于裂缝不发育区;高产井所在的储层在压裂时具有最低泵压低、日排液量大的特点,排液量百分比多在75%以上;气水关系复杂,产水量大小不受构造控制,不产水气井的产气量和地层压力均较稳定,但含水井提高天然气产量会导致水侵加剧、产气量和地层压力均快速下降.【总页数】5页(P65-69)【作者】黄小琼;张连进;郑伟;向小辉;王刚【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广安地区上三叠统T3X6气井产能控制因素综合研究 [J], 黄小琼2.威东-安岳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 [J], 王文之;田景春;张翔;刘娟3.川中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六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季丽丹;贾爱林;何东博;位云生;邵辉4.致密砂岩气藏充注模拟实验及气藏特征——以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气藏为例 [J], 谢增业;杨春龙;李剑;金惠;王小娟;郝翠果;张璐;国建英;郝爱胜5.致密砂岩气藏高渗透带与古构造关系探讨--以川中川南过渡带内江-大足地区上三叠统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为例 [J], 罗文军;李延钧;李其荣;杨坚;袁霞;郭瑞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其开采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对于提高采收率、优化开采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并对储层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地质背景川中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是该地区主要的低渗砂岩气藏之一。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须家河组砂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同时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因此,研究该地区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对于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渗流机理研究1. 渗流理论分析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物理性质、流体性质以及地质构造等。
在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中,由于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导致气体在储层中的流动受到限制。
因此,需要对气体在低渗砂岩中的渗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影响渗流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2. 实验研究方法为更深入地研究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需要采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实验主要包括气体在低渗砂岩中的渗透实验、压力传导实验等。
通过实验可以观测气体在低渗砂岩中的流动过程,分析气体渗透率与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储层非均质性对渗流的影响。
四、储层评价研究1. 储层物性评价储层物性是评价低渗砂岩气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须家河组低渗砂岩的岩石物理性质、孔隙结构、含气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价储层的物性特征。
同时,结合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等地质信息,可以进一步分析储层的空间分布和构造特征。
2. 储层动态评价除了对储层的物性进行评价外,还需要对储层的动态特征进行评价。
这包括对储层的产能预测、采收率预测、开采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可以预测储层的产能和采收率,评估开采风险和经济效益。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四段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周晓峰;陈波;凡睿;周林;金成林【摘要】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制约勘探开发的主要问题,也是气藏精细描述和储层分类评价的重点内容.通过常规压汞、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四段(T3X4)特低渗致密储层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空间类型以粒内溶孔、粒间溶孔为主,残余粒间孔和微裂缝次之,溶蚀矿物以长石、变质岩岩屑和填隙物为主.T3X4储层砂岩毛细管压力曲线可分为3类:中等排驱压力——细喉型;较高排驱压力——微细喉型;高排驱压力——微喉型.储层孔隙结构参数中的中值孔隙度、分选系数、最大进汞饱和度与物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合典型孔喉结构特征参数、镜下鉴定和物性数据,建立了研究区T3X4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5(037)005【总页数】6页(P10-15)【关键词】孔隙结构;特低渗储层;储层分类评价;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四段【作者】周晓峰;陈波;凡睿;周林;金成林【作者单位】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中石化勘探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致密气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点,目前全球致密气产量约占非常规气产量的1/4[1]。
中国致密气的勘探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致密气累计探明储量为3.3×1012m3,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2/5;可采储量1.8×1012m3,约占全国天然气可采储量的1/3[1~3]。
近年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T3x)的致密气勘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川中广安、合川、安岳以及川西新场等地相继发现特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在川东北元坝-通南巴地区也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果,其邻区九龙山、龙岗等地区陆相地层中亦获得了一定规模的储量,勘探前景良好[4,5]。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低渗砂岩气藏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潜力巨大。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对于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方法,为该类气藏的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主要分布于川中凹陷带,具有埋藏深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等特点。
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和粉砂岩,成岩作用较强,孔隙度较低。
此外,储层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这些矿物对气藏的渗流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三、渗流机理研究(一)渗流基本理论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涉及多因素、多场耦合的复杂过程。
本部分从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川中须家河组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气体在低渗透砂岩中的流动规律和渗流特性。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分析压力、温度、饱和度等参数对渗流过程的影响。
(二)低渗砂岩的物理模拟实验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本部分开展了物理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气体流动过程,观察压力、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三)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建立了适用于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数学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气藏的渗流过程进行定量分析,预测不同开采条件下的产量和采收率。
四、储层评价方法研究(一)储层分类与评价标准根据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渗流特性,建立了储层分类与评价标准。
通过分析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气性等参数,将储层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等级,为后续的开采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储层参数的获取与评价方法本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获取储层的各项参数并进行评价。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开采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其开采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低渗透性砂岩气藏的特殊性,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成为制约该地区天然气开发的关键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方法,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主要分布在川中凹陷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多期构造运动、多源成藏的特点。
该地区砂岩储层以低孔、低渗为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复杂。
此外,储层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粘土矿物、碳酸盐等次生矿物,对气藏的渗流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三、渗流机理研究1. 渗流物理模型针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特殊性,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该地区的渗流物理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等因素,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气藏的渗流规律。
2. 渗流实验研究通过开展室内岩心渗流实验,研究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砂岩储层的渗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压力等。
在低渗透性储层中,气体流动往往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需要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四、储层评价方法研究1. 储层物性评价储层物性是评价低渗砂岩气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资料等手段,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进行评价。
同时,结合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对储层的含气性、产能等进行预测。
2. 储层敏感性评价由于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储层中存在较多的粘土矿物、碳酸盐等次生矿物,这些矿物对储层的渗流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储层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尤为重要。
通过室内敏感性实验,分析储层对不同矿物的敏感程度,为开发过程中的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升,能源需求不断增大。
天然气的应用愈发广泛,对气藏的开发与研究亦日趋重要。
本文将重点关注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旨在为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概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
该气藏的砂岩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其储层物性差异大,给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渗流机理研究(一)渗流基本理论渗流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过程。
在低渗砂岩气藏中,由于孔隙度小、渗透率低,渗流过程更加复杂。
研究过程中需结合流体物理性质、岩石物性及渗流场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二)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主要表现为非线性流动、启动压力梯度大等特征。
在低渗透率的条件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往往呈现非达西流特征,需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此外,低渗砂岩的孔隙结构复杂,流体在其中的流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三)渗流机理分析针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需结合地质资料、实验数据及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过程,揭示其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开发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四、储层评价研究(一)储层物性评价储层物性是评价低渗砂岩气藏的重要指标,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
通过对储层物性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储层的储集性能和产能潜力。
(二)储层类型划分及评价标准根据储层的物性特征和地质条件,可将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划分为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为开发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储层改造技术及效果评价针对低渗砂岩气藏的开采难题,需采取有效的储层改造技术。
通过分析不同改造技术的效果及适用性,评估其对提高气藏产能的贡献,为实际开发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