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市质量调研政治科2月统考质量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91.50 KB
- 文档页数:19
2016届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分析报告本次质检是2016届高三第一次以文综形式制卷,政治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为高考全部考点,试题分值设置为100分,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类题型,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2道,48分,主观题共分5小问,共52分。
一、命题指导思想1、注重基础。
从选择题、主观题考查,强调对基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
学生必须对基本知识有透彻的理解,才能准确答出。
2、联系现实。
试题体现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学生所了解的社会生活实际和思想行为实际出发,采用图表、古诗句等多形式进行命题,试题背景资料大都为时政热点,考查知识的同时也达到时事政治教育的目的。
3、能力立意。
试卷立足于基础,同时对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在命题内容和形式上注意体现探究讨论,让学生在探究回答的过程中,有了比较大的发挥空间,比较突出地注意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瞄准高考。
试题分值为100分,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类题型,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2道,48分,主观题共分5小问,共52分,完全按照全国高考文综题型命制。
苏仙预科二、考试基本情况全市平均:50.7分,最高分95分。
三、学生答题分析单项选择题,共12个小题,48分,内容设置覆盖所学内容,经济生活占16分,政治生活12分,文化生活占8分,哲学生活12分,侧重高考考点的考查。
选择题方面,随机抽取100人的得分情况看,最高分48分,最低分8分。
学生对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缺乏必要的记忆和理解,造成学生的错误集中在第12、13、16、22、23等几个选择题上,另外,对书题干的信息提取理解不清也是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
第12题是图形题,主要考查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13题主要考查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与学生的国际眼光比较接近,第16题考查改革法律制度的实施过程,大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导致选错,第22、23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读懂题干提供的信息,加上语文文字功底较差,对选肢选项的确定摇摆不定。
2016年秋学期高一政治第二次调研考试分析一、考试情况本次考试范围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不多,但难点较多。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经济生活,很多学生还不太适应,对有些难点知识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距较大。
二、暴露的问题这次考试主要暴露了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层面:1、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很不够。
比如第6题考查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很多学生选择B项,本题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会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只会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2、运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不够。
例如第18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较小。
本题中副食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不少学生选择D项“维持不变”说明对知识点不能灵活运用。
再比如第16题医疗保险使人们病有所医,减少后顾之忧,提升人们未来收入预期,但不少学生无法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来解答。
3、已讲题目和知识点落实很不到位。
比如第26题考查货币的基本职能,平时练习中出现过,但正确率仍比较低。
再比如第35、38题考查基础知识,但仍有不少学生答错。
4、基础知识、易错易混点依然是困扰点。
比如第31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学生把价格与价值混为一谈,第33、35题考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基本内容,学生无法区分各自的内容。
教师层面:1、督查不到位。
因课时很少,新课的讲授与已讲知识的复习不能都兼顾,整个组即使统一印发了默写讲义,有时来不及使用。
2、解题方法的指导训练不够。
比如主观题51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但学生不能看到材料想到知识点。
三、下一阶段的对策1、坚持抓好基础不放松。
不管是高考还是小高考毕竟主要考查基础,夯实基础是根本。
2、精讲精练,精选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练习题,限时训练,保证质量。
3、抓好已经题目的及时复习和检查落实。
教师精讲、少讲,确保讲过的题目学生掌握到位,考到类似题目不失分、少失分。
2016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2016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高一年级的本次月考是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步入高一第二学期以来的第一次统一考试,也是对学生在这一个月来的学习效果检测,本次试卷是按照高考试题的题型和形式来出的,设置的政、史、地三合一的文科综合试卷,满分共150分,每科各占50分,总体难度系数为0.6,相对于学生而言较适中。
对于历史学科试卷共用了12个典型有效的选择题,两个材料题对学生来进行考察。
选择题主要通过材料的形式来体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观题部分对学生有比较高的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审题到位,还要具有较高的归纳、总结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所以学生在做的时候稍感困难,但这也刚好做到了对各个阶段学生的检测,所以得分差距较大,但整体较好。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的有相对较小的差距,相对于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说,本次整个高一年级月考成绩要比上学期提高很多,不管是平均分还是及格率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和上学期考试一样,低分率仍较高,且学生高低分之间的差距较大。
整个考试的试题来说选择题部分考查还是比较灵活的,很多题目容易出现“误解”。
从得分上看,满分24分的12个选择题学生的平均分值在14分左右,特别是第6个历史选择题(即原卷30题)得分率普遍较低,很多同学对题目解读错误,审题不到位等原因将正确答案D错选成C,导致了很多同学的选择较差。
主观题部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题和主观题比较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学生的得分也不是很高。
如材料题的第一大题很多同学在回答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耕作方式时错答成男耕女织,使得大部分同学都丢分,也拉低了整体材料题的得分率,总之,从整体上而言,材料题得分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2、学生审题能力较差,3、学生做题时的粗心大意,4、学生提取知识的能力较差。
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3.8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2015年“双十一”网购活动中,在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参与跨境消费的中国人超过了3000万。
不久前,中国游客赴日抢购电饭煲和马桶盖也曾引发媒体热议。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消费者有权享有更多选择②人们的消费心理决定其消费行为③国内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④国外商品的性价比普遍高于国内商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回答13-14题。
13.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改善供给环境,增强供给动力,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更加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增长。
从当前的情况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优先解决好去产能、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去杠杆等几大关键问题。
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①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②处理好投资、消费、出口的关系③健全社会保障,消除后顾之忧④促进产业升级,淘汰僵尸企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4.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这需要①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③实行减税政策,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④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优化信贷结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未来10年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级的压力,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发展趋势。
对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Ⅱ卷的评析与与启示一、命题特点:难易适中稳中有变关注热点2016年课标2文科综合试卷的政治部分整体来看难易适中,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论证问题的能力;命题的材料既关注年度的时事热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兼有趣味性、可读性和教育性;命题角度既有常规性又有创新性。
二、客观题部分经济部分:12、13、14、15题,共16分,分别考查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图像变化,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对我国的影响,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等知识点。
今年经济生活单选题第一题依然没考计算题,而是以曲线图题的方式出现,这也是这几年频繁出现的题型,这对于文科生来讲应该算是降低难度,除了第15题略有难度以外,其他三题的题型在平时复习中非常常见,学生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政治部分:16、17、18题,共12分,分别考查村民自治、政府的职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考查方式属于常规考法,只要学生认真审材料,可以选出正确选项,其中第17题可运用排除法,轻松排除。
文化部分:19题,4分,本题构思巧妙,因为杂技艺术既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又能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用我国杂技技术蜚声海内外来考查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既可以考查学生的政治理论,又可以起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是一道非常有创意的题目。
哲学部分:20、21、22、23题,共16分,涉及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践、认识、意识、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的知识,其中一道题会涉及多个原理。
这四道哲学题均有一定难度,第20题以《皇舆全览图》的价值在中国和外国的不同为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中“物的价值”的理解,①④会令考生万分纠结,本题有很高的区分度。
第21题考查有关“创新”的知识点,考生若能熟练运用排除法,在排除④后,本题难度即可降低,但考生若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依然会误选③。
第22题用毛泽东用兵如神的材料考查考生对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点的理解,学生误选②的可能性比较大。
2016学年(上)高三政治一模考试质量分析备课组长王海燕一、数据分析1.区统考情况:均分第三名,没有完成既定目标。
二、主要问题1.部分题目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偏低,客观题得分率67.70%,其中1、3、16、17得分率低于区均分。
第1、3题属于经济常识板块,第16、17题属于政治常识。
第1题对应的知识点是生产要素“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作用。
此题难度较大,思维量大,学生普遍反映偏难。
第3题考查知识“资源配置方式”和“宏观调控”关系,题目干扰较多。
16题属于“公民政治参与”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不熟悉。
17题“G20”峰会的作用,选项干扰多,是经济与政治的混合。
2.主观题得分率偏低,经济常识板块得分率偏低。
第22题论述题20分,从经济常识回答,导致主观题和经济常识双重偏低,论述题学生答题不规范。
论述思路不对,总论中分论点不完整,即没有把下面的分论概述进去,分论理论论证中分论点与论证不相符合,或者论证过程逻辑思路混乱,缺乏关键逻辑点。
没有论证,口号式或者仅仅是词汇的堆砌,论述紧从材料设计的角度出发。
如从材料中农民、互联网、手机角度出发论述,学科术语:不规范、用自己的话或照抄材料。
没有举例论证,举例不恰当,例子与分论点毫无关系。
3.三个知识板块的教学时间把握的不准。
经济常识教学时间充足,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复习时间紧张,作业讲评和课堂训练较少。
4.课外辅导书的使用针对性不强。
《上海高考》教辅书的内容需要做一些删减和处理,按部就班的进步影响的了教学复习的针对性,降低了教学效率5.基础知识体系建构的不扎实。
教学中背诵默写的频次较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没有形式完整的知识体系。
6.985、211目标学生等地还要再提高,985要A以上,211要确保B以上。
三、解决措施:抓住寒假,夯实基础1.精简练习,针对知识点设计题目。
教辅材料整合,提高训练针对性,充分利用好讲评课。
2.设计默写卷,每堂课小默写,每单元默写卷过关。
2016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的启示沈阳市第二十二中学政治组一、试卷的选择2016年辽宁省文综卷与2015年一样,采用的是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II卷(甲卷)即新课标二。
二、试卷整体特点1、试题结构保持稳定经济生活:5道(选择题 4个、主观题 1问)30分;政治生活:4道(选择题 3个、主观题 1问)24分;文化生活:2道(选择题 1个、主观题 1问)14分;哲学生活:5道(选择题4 个、主观题1 问)28分;建议类开放型试题 4分。
经济与哲学模块所占比重较大,政治、文化模块分值较低。
2、重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从近几年辽宁卷的考查情况看,试卷不注重知识的覆盖面,而特别重视学科的主干知识的考查,或以微观切入,或以宏观考查,灵活多变。
今年的辽宁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是从微观切入方式考查主干知识。
如经济生活考查的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生活与哲学考查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相关知识。
3、引入新知进行考查辽宁卷易引入教材上没有的新知进行考查。
其做法是,试题引入一个新知(概念、原理等)并解释其含义,要求考生即时学习这一新知,并将这一新知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以学生要对时政热点,特别是党的重大理论中出现的新知多加关注。
如在今年辽宁卷选择13题出现的“特别提款权”。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
由于学生对时事背景不够了解,材料理解不到位,导致很多同学在这一题的作答上出现偏差。
4、试题注重能力考查通过新背景、新材料的创设和新角度的切入,注重考查学生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并准确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思维转换、逻辑表达、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试题突出政治学科核心价值的考查。
试题的“话题”和材料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宣扬国家意志,不回避热点,考察的热点问题具体。
2016年高三二模政治试卷分析刘艳霞一、对试卷的整体评价本次高三政治试卷全面考查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化和哲学生活四册书。
试卷知识覆盖面广,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
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大,有效地诊断了学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试题特点:1. 试题紧扣教材、考纲,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能力。
2. 知识覆盖面较广,题量适中,分值恰当,四个模块的主要内容都作了考查。
3.主观题选材新颖、设问灵活、综合性强。
试题选材大都是我们平时十分留意的热点、切入口较小;哲学题的知识范围小,但灵活性强。
其他题目突出了基础性,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对生活、热点的关注。
显示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方向。
三、考生失分主因归纳:1.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掌握仍然不够扎实,对教材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知识再现机械、呆板,知识的迁移整合能力不高。
例如38(2)党如何作为2.对教材知识细节的落实存在较多漏洞,不知或不熟。
例如选择题16题民主监督的方式和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标志3.教材知识的中观、宏观构建尚不明确,教材中重要的课题、框题、目题所包含的重要知识点范围,未能有效把握。
例如39(2)“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不知是“单元题”。
4.不能最大限度、准确获取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
例如选择题20、21主观题38(1)(2)5.语言的驾驭能力弱,对知识的取舍存在明显的随意性,准确性差,学科素养差。
解题的基本思维、知识的呈现和材料的分析还不够规范。
例如主观题39(2)(3)6.对文科综合试卷的应试节奏的把握仍存较大问题,导致做政治主观题时明显仓促,字体凌乱,卷面不整洁、不美观。
例如39题(3)有不少学生空白,选择题选项仓促解读如选择题17出现非智力性失分。
四、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启示1.紧扣2016年《考试说明》,把握高考方向,切实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政治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了世界。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
人民币成为新的SDR组成货币,对投资者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和交易,促进资源全球化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入篮”表明()①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②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表现③有利于增加我国居民的收入④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②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④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
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②体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③有利于促进收人分配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④反映了要尊重劳动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大批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已经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①能够实现社会的同步富裕②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③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④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海口市2016年高考调研测试分析报告为切实了解我市2016届学生的真实学情,引导各校充分了解现状、调整策略做好备考迎战工作,使学生尽早进入状态适应高考,市教育局于2016年4月9—10日,统一组织了全市高考调研测试。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本次考试一改以往由各校阅卷再报送成绩评价的作法,采取各校组织考试、试卷报送市里统一扫描统一进行电子阅卷的模式,使成绩更具参考价值,为各校诊断现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加本次调研测试的考生共有10456人,其中理科考生7075人,文科考生3381人。
现将调研测试情况简要分析报告如下:一、试卷分析各科试题的命制充分体现课标精神,在内容及样式上模拟2015年高考试题范式,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素养以及能力的考查,对2016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有较好的诠释,为下一阶段的备考复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各学科试卷的难度适中,与2015年的高考试题相比,语文学科:2015年高考语文和理科英语试题偏难,今年的调研测试我们把难度作了适当的调整;2015年高考数学和生物试题难度偏易,我们也作了适当的调整。
总体来说,今年的调研试题,与去年高考时期相比,总体难度持平,考试成绩与各学科命题的预估难度比较接近。
表1:海口市2016年高考调研测试难度与2015年高考难度对比表二、成绩分析表2:海口市2016年高考调研测试成绩文科分数段表3:海口市2016年高考调研测试成绩理科分数段(一)分数段上线预估表4:2016年高考高分段人数(含基础会考分)和一二本上线人数预估参考表依据2015年我市高考高分段人数和一本、二本上线人数推算,本次调研测试文科580分、理科620分以上,今年高考有望获得800分(含基础会考分);文科480分、理科530分以上的考生今年高考有望获得700分(含基础会考分);文科成绩390分、理科成绩410分以上的考生有望高考一本上线;文科成绩310分以上、理科成绩300分以上的考生有望二本上线。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市调研测试质量分析与教学建议
化学
一、考试数据分析
本届高三二次市统考各校有效*和失配人数对照如下:
从有效*看,本次考试较一模下降明显,如中、栟中、马中、丰中均有较大下滑。
二、试卷问题反馈
三、今后复习建议
.立足基础,查漏补缺。
本次考试,一卷均分只有分,纵观前几次考试,一卷均分一直都较低,足以说明本届学生基础不牢,从一卷中每年高考常露脸的基础题都解答不好来看,后期的复习更应重基础,对一卷常考题型、考点要长抓不懈,各个击破,力争一卷均分达分。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早就暴露了,但一直未能很好解决。
.增强责任心,优化指导策略。
本次各校同轨班级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希望暴露问题的班级从师生等角度多归“己因”,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要提供最适合的指导(包括专题的开设等都要全盘考虑),各校要确保每周有一次综合训练,并充分发挥测试的功能,做到扫描一块(知识和方法)过关一块,确保达成度。
1 / 2。
2016年秋季政治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结构与往年试卷的结构大致相同。
试卷总体上难度适中、覆盖面较大,基础知识的考核多。
本试卷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学生的答题能力与水平。
试卷的主要特点:(1)面向全体,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视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重对“双基”的考查,突出教材的主干知识。
(2)试卷既反映课外知识,又引导课本知识的回归。
考查学生的基础运用能力。
(3)个别题目有一些争议,如第17题,此题用“口才流利”来体现内在美。
二、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得分较高,主要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和学生答题的不规范答题造成的。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强化双基,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该“死记”的一定要“记死”,要花时间。
2、注意课内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注意解题审题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破题”,明确“立意”,找准答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