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的伦理问题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18
生命伦理学之珍爱生命,拒绝不必要的人工流产关键词:人工流产,生命伦理学,珍爱生命摘要: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为“人流”)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随着外来思想的冲击,人们对于性,对流产概念的转变,和政策上的影响,我国每年人流的案例之多,对女性的伤害之大,对生命如此之不珍爱。
用生命伦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即使是尚未出世的孩子,他已经有生命迹象了,除非他是畸形的孩子,否则,终止一个生命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
一、引言2013年09月30日07:45 原标题:我国每年人工流产过1300万例半数为反复流产国家人口计生委:我国每年人工流产1300万例以上,其中反复人流占50%。
全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60%青少年接受婚前性行为,22.4%曾有性行为,有性行为女孩中21.3%怀过孕,其中4.9%多次怀孕。
(记者吕诺)从世界范围上看,一些国家禁止人流,如巴西和爱尔兰,根据他们的法律,在不存在危及到生命的重大风险的情况下,妇女是禁止人流的:有些国家则允许人流,如法国和德国,人们将妇女获得人流自由视为是妇女解放的历史性进步。
而我国对人流基本持放任态度,不对自愿人流进行干预。
我国法律没有对妇女是否享有人流权作明确规定(这里仅指大陆法律,港澳台法律除外)。
二、生命伦理学看人流的好坏合法的事情不一定合理,尊重生命是生命伦理学的主旨与使命,尊重生命,作为一种朴素的道德观念,源远流长。
生命伦理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对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的肯定,以人为本,认为人的生命具有远超于物的价值和尊严。
(一)在产前诊断时得到胎儿不健康的结果的情况,人流可能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以减少一些畸形胎儿的出生,也会让胎儿本身免受痛苦,并且减少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负担。
(二)人流对女性的身心的伤害严重违反了生命伦理学的有利和尊重原则。
一般来说,年龄不超过20岁女孩子(特别是16-18岁的),她们的身体依旧在发育,在此时进行人流,对身体的危害影响非常大,人流后,她们患许多妇科病的几率要比正常的女人大好几倍。
生命伦理学—简谈人工流产中的伦理问题伦理学,道德哲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它是科学的,社会的,公平的。
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却会受到地位,金钱,利益而不能果断地下决定,好像我们从不同方面出发就有不同的结论,却说不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伦理学则要对现存的或建议的行动规范进行分析、论证和批判。
论证是哲学学科的特点。
生命伦理学旨在解决或解答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卫生保健领域中的伦理问题(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保护人类的利益、权利和尊严和生态环境。
其中人工流产作为其中的研究内容,人工流产是否应该?取决于对胎儿的道德地位,而胎儿的道德地位取决于胎儿本体论:胎儿是个什么样的实体?胎儿是人吗?天主教或基督教认为胎儿是人,儒家认为人出生才是人。
克隆问题的争论也是如此。
布什认为胎儿是人,所以他认为人的生殖性克隆与人的治疗性克隆没有区别,但这里认为胎儿不是人,因此必须严格区分两者。
站在我国纯粹的道德上讲,胎儿是人,人工流产属于杀人,它是不被认可的不被支持的,但是我们却看着广告通天飞:无痛人流。
新闻天天上,妇科门外遍少女,耐等扼首亲儿!我们看到的人无不痛心疾首。
但是在政府的角度,人工流产是减少人数的手段,更有时强迫堕胎,而人工流产却是以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是一种疾病,但是现在却是一个社会病。
生命伦理学进本伦理原则是:尊重(Respect)、不伤害(Non-maleficnece/Beneficence)、公正 (Justice)。
胚胎具有一定价值,应得到一定的尊重。
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能操纵和毁掉。
有效治疗疾病是一个充分理由。
处置它要有一定程序和要求(due procedure)。
但不具有与人一样的价值,毁掉胚胎不是“杀人”。
然而毁掉要一定程序去做。
这里所说的胚胎有一定价值要得以尊重,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能操纵和毁掉。
可见人工流产不是单纯的一个交钱一个操刀就能够完成的,它是需要理由的,但是这个理由是不包括人的主观意识,它是一种疾病。
课题名称:堕胎中的道德伦理问题成员:王真、华灵韵、王丽虹、郑文杰时间:2007年4月16日至 2007年6月16日引言:堕胎可定义为:在胎儿具有可存活性以前自发地或诱发地终止妊娠。
堕胎常用的方法包括“负压吸取”、“刮宫法”、“盐水淹没”等,每一种方法都带有危险性,会严重影响母亲的身心。
现在世界上大约有2/3的妇女可以合法堕胎。
各国堕胎法律差别很大,有些国家随便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可以,而有的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
例如,英国在1803年通过第一个堕胎法案--妇女堕胎法,将堕胎视为非法的行为,最高可处以死刑;而墨西哥最近却通过了堕胎合法化的议案,允许妇女在某些情况下施行堕胎。
而堕胎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堕胎的道德伦理性也一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因此,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大学生也应该对此有一个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正文:一、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人群对待堕胎问题态度和看法的调查研究与比较分析,从道德伦理方面对堕胎现象有一个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并得出自己的初步结论。
二、研究方法:1.查阅文献:为了对课题背景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也为了更好地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我们通过网络和书籍对堕胎的定义、方法、伦理等问题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
2. 问卷调查:在对背景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堕胎问题的现状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定量分析,我们还可以对社会上不同人群对此的看法有个初步了解,并进行整理归纳。
3 人物访谈: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个人进行访谈,力求更深入细致地了解问题、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三、研究内容1. 调查问卷分析(问卷样本及具体统计结果见附件一)调查目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对堕胎问题的看法。
调查时间:2007年5月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所示:(单位:人)发放问卷总数:150 有效数 142性别女60 男82年龄 15-20岁:11921-25岁:1826-30岁:2 31-40岁:2 41-50 岁:1学历初中1 高中22 大学本科110 硕士3 中专 1 大专 4信仰无宗教信仰:121 有宗教信仰:21婚否已婚2 未婚 140堕胎,即人工流产,是指在新生命脱离母体之前将其杀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