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口设计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10.87 MB
- 文档页数:75
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第一节交叉口设计概述一、基本要求和内容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交叉口。
基本要求:(1)保证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处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通过能力满足行车要求。
(2)正确设计交叉口的“立面”,保证行车稳定,且符合排水要求。
主要内容:1. 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个部分的几何尺寸2. 进行交通组织,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
3. 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通视条件。
4. 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雨水排水管道。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交叉口的车辆来自不同方向,又向不同方向行驶,车辆之间会产生不同的交错方式,交通性质也不同。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分流点。
合流点:不同方向行驶来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合流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冲突点。
这三种交错点的存在是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冲突点,合流点,分流点147(无交通管制措施)特点:1. 交叉道路条数越多,交错点越多,其中冲突点增加的最快。
各条路均为双车道时:分流点=合流点=n(n-2)n2(n?1)(n?2)冲突点= 6n —交叉口相交道路的条数2. 产生冲突点的大多是左转弯车辆(处理好左转车辆至关重要)减少或清除冲突点的方法:(1)交通管制(信号)(2)渠化交通(设交通岛,标志线,增设车道,环岛)(3)交体交叉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1. 加铺转角式: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圆曲线将各条道路平顺连接。
148优点:简单,造价低,设计方便不足:车速低,通行能力低适用: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和城市次干路、支路。
2. 分道转弯式采取设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转向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
优点:右转车辆速度快,提高通行能力(不乱挤)不足:占地多,造价较高适用: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道路3. 扩宽路口式在交叉口处增设变速或转弯车道。
第七章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交叉口上的车流,在前进中有不同去向,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称为分岔点(或称分流点)。
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交汇点(或称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相互交叉的交会点称为冲突点。
夹角一般大于75︒,最小不应小于45︒机动车与机动车干扰产生的冲突点为2点,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干扰产生的冲突点为2点,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干扰产生的冲突点竟多达14点。
若道路越宽,车流量越多,则冲突点的干扰越严重,这就是三幅路平面交叉口的致命弱点,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在两个道路网系统上行驶最佳。
难点是如何加密城市道路网,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能各行其道,达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真正分流。
15公里/小时以下。
最靠右侧的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R 1 路口最小缘石转弯半径(米);R 机动车最外侧车道中心线的圆曲线半径(米);b 最外侧机动车道的宽度(米);e 最外侧机动车道的加宽值;C 分隔带宽度(米);w 路口转弯处非机动车道宽度(米);V 右转 路口车辆右转弯计算行车速度(公里/小时),μ 横向力系数,采用0.15;i 右转弯处路面横坡度,向曲线内侧倾斜用“+”号,向外侧倾斜用“-”号。
i 值一般应按交叉口的设计等交线来计算确定。
当i 值的变化不大时,它对计算R1值的影响不大。
因此,可按一般常用的路面横坡i=0.015来计算R1值。
31 (1)有利于提高通行能力,当无信号控制不能满足通行能力的要求时,就必须选用信号控制。
R R b e C w 1=-+++()(2)有利于提高安全性,一般说来,信号控制的交叉口的事故率较低,但当车速较快时容易发生尾撞事故。
因此,盲目地采用信号控制措施也是危险的,在改善交叉口时必须对各种情况充分考虑,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第一节交叉口设计概述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
在道路网中,各种道路纵横交错,必然会形成很多交叉口。
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
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汇集、通过和转换方向。
由于交叉口车多、人多以及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和过街行人间、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相互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碍交通,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据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约有35%~59%的交通事故是发生在交叉口上。
因此,如何正确设计交叉口,合理组织交通,对于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与各条道路的通行能力相适应;(2)正确交叉口立面设计,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3)交叉口的设计要满足排水的要求。
2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1)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2)合理布置各种交通设施;(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2451交错点的种类进出交叉口的车辆,由于行驶方向的不同,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交错方式也不相同,可能产生的交错点也不一样。
(1)分流点同一行驶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分流点。
(2)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合流点。
(3)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冲突点。
上述三类交错点都存在相互尾撞、挤撞、或碰撞的可能性,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其中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的安全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再次是分流点。
因此,在交叉口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尽可能消灭冲突点,减少合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