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305.29 KB
- 文档页数:2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 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自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二甲双胍治疗,给予观察组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都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值都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型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慢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2型糖尿病目前没有找到治愈方式,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注射胰岛素去控制血糖升高,维持正常的血糖值[2]。
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均为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进行初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虽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整体疗效并不好,并且治疗见效慢,血糖控制效果一般。
而联合使用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水平,稳定病情,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为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探究了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选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纳入50例,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年龄范围45-67岁,平均年龄(53.45±1.65)岁。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9-09-23T09:48:11.7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8期作者:蓝丹莉[导读]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药剂科龙岩 364000)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总数100例。
随机分组,单一药物治疗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双联药物治疗组则实施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比较两组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降低到标准范围的时间;治疗前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糖代谢和胰岛素指标;不良反应。
结果双联药物治疗组疗效更高,x2=8.256,P<0.05。
双联药物治疗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降低到标准范围的时间和单一药物治疗组比较有优势,t分别是6.913和6,522,P<0.05,双联药物治疗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降低到标准范围的时间分别是5.78±1.86天、8.26±1.11天,而单一药物治疗组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降低到标准范围的时间分别是7.78±2.22天、10.85±2.27天。
双联药物治疗组和单一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x2=0.000,P>0.05,其中,单一药物治疗组1例低血糖。
双联药物治疗组有1例低血糖。
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了有效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需要及时控制血糖。
一般新诊断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西格列汀。
为了进一步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作用,本研究选择我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总数100例,收集时间2017年6月-2019年2月。
实用耱尿病杂志第17卷第丨期JOURNAL OF PRACTICAL DIABETOLCX5Y Vol. 17 No. 1• 63 •周。
对照组年龄24〜31 (27.68 ±2. 63)岁;孕周24〜35 (29.41 ±2.67)。
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都哈理论营养干预法护理,包括:(1)成 立专人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小组成员包括1名妇产科医生及2名护士,均经过系统培训,熟知基于都哈理 论营养干预法,在护理开始前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胎儿发育 状况、血搪水平进行全面分析。
(2)制定营养护理措施:定 制每周的个性化食谱。
(3)血糖水平管理:定期检査患者空 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以%和/1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组 间以独立样本?检验。
2结果1)分娩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 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〇. 05)。
见表1。
2)观察组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均低于对照组,(/><〇. 05)。
见表2。
表1护理前、分娩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i土*,nun〇l/L>时间组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护理前观察组(n=44)7. 12 ±1.079.43 ±1.04对照组U=38)7.08 ±1. 189.39 ±1. 12P0. 8730. 867分娩前观察组(n=44) 4.98 ±0. 64a7.45 ±0. 578对照组(/*=38) 6.07 ±0.7188.34±0.64aP0.0000.000注:与同组护理前对比,P<〇.〇5。
表2分娩后两组妊娠结局比较组别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室息产后出血观察组(n=44)1(2.44)2(4. 88)03(6.82)对照组(n=38)7(18.42)9(23.68)6(15.79)9(23. 68)P0.0370.0110.0240.0313讨论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敏感性降低的糖代谢异常现象:4]。
·382·药品评价 Drug Evaluation 2021,18(06)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45例疗效观察黄玲贵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贵溪 335400[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脂代谢、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贵溪市人民医院治疗初诊肥胖型T2DM 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 )值、餐后2 h 血糖(2 hPG )值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 )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 )、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 )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指数(HOMA-B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FPG 、2 hPG 值及血清HbAlc 值低于对照组,LDL 、TG 、TC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HOMA-B 值高于对照组,HOMA-IR 值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型T2DM 患者,能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糖尿病, 2型;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肥胖症;脂代谢;血糖水平DOI: 10.19939/ki.1672-2809.2021.06.20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45 Cases of Newly Diagnosed Obe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HUANG LingGuix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xi Jiangxi 335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on lipid metabolism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obe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May 2019, 90 newly diagnosed obese T2DM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Guixi People's Hospital.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On this basis,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sitagliptin. 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treat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ntents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2 hPG) and serum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ntents of serum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 triglyceride (TG) and total cholesterol (TC)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β-cell function (HOMA-B) and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treatment, FPG, 2 hPG and serum HbAlc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LDL, TG and TC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treatment, HOMA-B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hile HOMA-I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metformin alone, ciglita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obese T2DM patients can reduc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levels, improve islet function without increasing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Sitagliptin; Metformin; Obesity; Lipid metabolism; Blood glucose level作者简介:黄玲,本科,主治医师。
40中国处方药 第12卷 第3期·临床研究·表1:两组患者的主要病症、负面体征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的比较(χ—±s)组别n气促缓解情况鸣音消失情况肺部啰音消失情况咳嗽消失情况住院总治疗费(元)n住院时间(d)治疗组40 2.76±1.75a 3.55±0.98a 4.99±1.41a 5.36±1.69a15 6.91±1.70a532±129a 对照组40 3.99±1.31 5.20±1.107.43±1.697.48±1.7113 6.71±1.70 1 689±217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没有得到任何缓解。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将两组患儿的病情症状、负面体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
治疗组患儿在气促、肺部鸣音、肺部啰音、住院时间长短、住院费用等各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方面治愈率70%,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的治愈率28%、总有效率为70%。
两组疗效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6,P<0.05)。
3 讨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属于儿童多发病症,属于咳喘的范围。
内因方面主要是蕴痰为患,痰热壅阻于肺,气道失利,宣降失常,则出现喘咳、气促等症。
所以治疗这种病症,必须先从祛痰开始。
宣肺平喘汤的配方中用麻黄配合杏仁,以作止咳;桑白皮配合蝉蜕,以作清除肺火;款冬花配合制半夏,可以起到很好的化痰作用;地龙自身具有一定的祛风、平喘、利尿的功效 [2]。
本文主要研究在西医配合治疗方面,采用宣肺平喘汤联合激素的方式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病症,通过组间对比证明了这种治疗方式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治疗费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果,值得临床推广。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为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n=38)、B组(n=38)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单一治疗及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
结果 B组较A组FPG、2hPG、HbAlC、BMI糖代谢指标显著更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起到显著的控糖效果,且能够有效控制低血糖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疗效【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group A (n=38) and group B (n=38) after admission. They were given metformin monotherapy or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respectively. The study began and ended from August 2021 to August 2022.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A, group B had better FPG, 2hPG, HbAlC and BMI glucose metabolism indexes. 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it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diabetes ca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ugar control,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hypoglycemia,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 Sitagliptin; Metform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urative effect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上升到了全球的首位,并对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1】。
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发布时间:2022-01-19T02:29:06.2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9期作者:赵海平[导读] 目的:总结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采用西格列汀和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赵海平辽宁省军区大连第九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 116021摘要:目的:总结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采用西格列汀和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随机选取的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分组是根据治疗方法来进行。
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联合用药的观察组各个观察指标比单一用药的对照组优异,(P<0.05)。
结论:临床在对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方案效果确切,不但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还能够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关键词:西格列;盐酸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临床疗效;安全性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而且近年来的调查结果发现,糖尿病的发生率呈现急速增长的状态。
高糖毒性就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呈现持续增高的状态,长时间的高血糖会损伤患者的胰岛β细胞。
临床治疗糖尿病患者常采用胰岛素,然而针对于初次诊断出糖尿病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一般选择口服降糖药物。
在相关报道中提到,采用西格列汀和盐酸二甲双胍两种药物,对初次诊断出二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患者实施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临床效果可观[1]。
现对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开展如下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一般资料(表1)。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单一盐酸二甲双胍药物治疗方案。
即患者每次口服0.5g,每天三次,连续治疗两周。
观察组:盐酸二甲双胍服用方法和剂量和对照组相同,同时配合西格列汀,即患者每次口服100mg,每天一次,连续治疗两周[2]。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21.074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李娟,邱武妍,陈燕琼莆田华侨医院药剂科,福建莆田351111[摘要]目的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莆田华侨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单一治疗;观察组使用的治疗方案为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
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血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0、4.311、2.67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5,P>0.05)。
结论通过采取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的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可以让其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效果更好,同时联合用药未过多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 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血糖指标;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1(a)-0074-04Effect Analysis of Sitagliptin Phosphat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I Juan, QIU Wuyan, CHEN Yanqio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Putian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 Putian, Fujian Province, 35111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itagliptin phosphat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dmitted to Putian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eatments for metformin mono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used for phosphate treatment west Glenn dean and metformin combination therapy.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blood glucose index,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70.0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454,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2-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fast⁃ing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620, 4.311, 2.671,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χ2=0.185,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sitagliptin phosphate and metformi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control effect of patients' blood glucose index is better,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tion does not increase too much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use.[Key words] Metformin; Sitagliptin phosphate; Type 2 diabetes; Clinical effect; Blood glucose index; Adverse reaction2型糖尿病属于中老年群体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临床特[作者简介]李娟(1977-),女,大专,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孙红娟(苏州市吴中区长桥医院药房,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分析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西格列汀,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监测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积极干预后,血糖监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血糖平稳,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未见副作用(P>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效果;血糖水平;影响【中图分类号】R587.1.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8-0004-04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同时,糖尿病还会导致心脏、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控制糖尿病是预防长期并发症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因亚洲各国饮食习惯的差异,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欠佳。
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升高和负荷后高血糖是其主要的危险因子。
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根据疗效的不同,可以分为磺脲类、格列奈类。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具有低血糖、增重、消化不良反应、水肿、心血管危险、不能适当控制餐后血糖等副作用。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是一种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DPP-4的抑制剂。
这种物质可以改善一种叫做“肠道促胰岛激素”的生理学机理,其作用是通过影响胰腺中的β细胞和α细胞,控制葡萄糖浓度,促进胰腺β细胞的合成,从而降低胰高血糖素的产生。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1-12-01T03:08:12.92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0期作者:吴冬杰[导读] 目的:观察我院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吴冬杰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全科北京 101312【摘要】目的:观察我院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方法:选择我院从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单药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需加用第二种药物联用者。
予以奇偶分组,实验组51例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对照组50例应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分析研究数据。
结果:用药后观察组的FPG、2hPG、HbA1C 数据较对照组均有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对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作用持久,不良反应低。
【关键词】糖尿病;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糖尿病为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社区常见的慢病之一。
2017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发病率高达11.2%,居于世界首位。
控制率为49.2%,控制率虽然较之前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
基层卫生在治疗管理糖尿病问题上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临床中,我们常遇到单药二甲双胍治疗效果逐渐下降,需加用第二种降糖药联合应用的情况,故在用药选择上,需综合评估及个体化用药。
本研究抽调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通过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概括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数据样本收录为我院2型糖尿病病人。
纳入标准:1.按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
2.已经服用单药盐酸二甲双胍片0.5g 3次/日但效果不佳需要加用第二种药物治疗。
3.依从性好,能够配合工作进展,避免随意停药或者是停止配合随访。
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吴坤亭【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1(14)33【摘要】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取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
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连续服药2周。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质量、收缩压、24 h尿定量、每日胰岛素剂量、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24 h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2组体质量、收缩压、24 h尿定量、每日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收缩压、24 h尿定量、每日胰岛素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2组FBG、2 h PG、24 h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BG、2 h PG、24h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糖毒性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患者因血糖升高带来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总页数】3页(P48-50)【作者】吴坤亭【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相关文献】1.西格列汀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2.比较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3.西格列汀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并高糖毒性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一项随机对照非劣效性研究4.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5.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达格列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3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57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5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PG、HbAlC、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hPG、HbA1C、BMI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二甲双胍;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使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我国是糖尿病高发区,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
临床上如何安全、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缓病情的进展已成为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1-2]。
本研究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5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3例。
患者年龄23~78岁,平均(55.7±11.3)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6.28±1.27)年。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57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56例。
两组患者皆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知情同意。
其中治疗组57例,男37例,女20例,年龄23~75岁,平均(54.9±10.8)岁,平均病程(6.17±1.34)年;对照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24~78岁,平均(55.8±10.7)岁,平均病程(6.19±1.35)年。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4-11T15:40:54.9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期作者:张旭[导读]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7±1.5)mmol/L、(8.6±1.8)mmol/L、(6.4±1.1)%;对照组分别为(6.4±1.6)mmol/L、(10.6±2.3)mmol/L、(6.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西格列汀;初发;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患者未完全丧失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只是由于胰岛素作用较差形成相对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增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肥胖因素、饮食因素等,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长期运动量不足,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
应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探析目的探讨应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1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
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用药治疗组则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的时间、餐后血糖维持稳定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的时间、餐后血糖维持稳定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治疗组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用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缩短控制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西格列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效果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生活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目前依靠现有的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不能逆转胰岛细胞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且有血糖控制不理想、体重增加、低血糖等问题。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可能导致患者的肾脏、神经和眼部等出现慢性损伤,甚至引起器官衰竭,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1]。
2017年4月—2018年1月该研究分析了应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
联合用药治疗组年龄43~72岁,平均(54.21±2.88)岁;男女分别是16例、29例;2型糖尿病发生的病程1~20年,平均(12.67±0.41)年。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9月第21卷第26期·临床研究·47达格列净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李雪恬..李雪恬..俞鸿基..罗龙妹..黎日伦..江..浩..梁..嘉..郑鑫兴..许丽云.(信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广东 茂名 525300)现阶段社会中对于糖尿病并不陌生,其主要是一种人体中的代谢发生紊乱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长期高水平的血糖,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在分泌的时候出现缺陷所导致的[1]。
该疾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脂肪、蛋白质、糖、电解质和水等代谢出现紊乱的综合征。
糖尿病有1型和2型之分,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大约占到95%[2],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率越来越高且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尽早确诊并开展治疗尤为重要。
二甲双胍临床控制血糖常用药物,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但对于患病时间较长或是病情比较严重者,单用二甲双胍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
二甲双胍联合SGLTD2抑制剂或DPP -4抑制剂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案,不仅降糖效果良好,低血糖发生风险也较低。
达格列净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SGLTD2抑制剂,可以增加尿葡萄糖排泄并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3];西格列汀则是DPP -4抑制剂,能够通过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来发挥降低血糖效果[4]。
本院以内分泌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进行分析,观察在治疗时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或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具有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具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已上报医院相关部门审核并得到批准进行,且所选取的患者已经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以及具体流程,得到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后并签字。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内分泌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诊断标准[5],并经过临床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②临床资料建立完整;③年龄范围18-80岁;④单独服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以上且控糖效果不佳;⑤糖化血红蛋白7%-9%。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评价
发表时间:2016-07-26T15:16:56.3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作者:杨清敏
[导读] 提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有显著的降糖效果,且有良好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杨清敏
(河南省宏力医院内分泌科河南新乡 4534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12周,观察组服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对照组仅服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低血糖事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低血糖反应,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法降糖效果明显,安全性好。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07-02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20~65岁。
98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入选标准:(1)未经药物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8.5%;(3)体重指数22Kg/m2~35Kg/m2。
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热、应激等情况;(3)肝肾疾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高于正常上限的2倍,血肌酐大于105umol/L;(4)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5)妊娠、哺乳期患者;(6)有明显影响血糖的疾病;(7)接受类固醇激素等影响血糖的药物治疗者。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完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身高、体重等检查,符合上述条件者入组,两组在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杭州默沙东)100mg/次,1次/d,二甲双胍肠溶片(贵州天安)0.5g/次,3次/d,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贵州天安)0.5g/次,3次/d,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等糖尿病健康宣教。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包括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8.16%),分别为恶心1例,腹痛1例,腹泻2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6.12%),分别为腹痛1例,腹泻2例,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发生后均给予二甲双胍减量为0.25g/次,3次/d,症状逐渐缓解,未终止治疗。
3.讨论
2013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患者数量已达1.14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糖尿病并发症正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防控糖尿病已刻不容缓[1]。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降糖作用机制有抑制肝脏糖异生、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升高GLP-1水平等。
还有许多降糖以外的作用,如心血管保护作用、抗肿瘤等。
本研究结束时,观察组的FBG为(5.7±1.5)mmol/L,2hPG为(8.5±1.5)mmol/L,?HbA1c为(6.2±0.8)%,而对照组的FBG为(6.9±1.7)mmol/L,2hPG为(10.2±1.9)mmol/L,?HbA1c为(7.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有显著的降糖效果,且有良好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段丽君,张扬,江霞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4):379-382.
[2]甘喜.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2):1577-1578.
[3]李婉媚.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2):922-923.
[4]牛瑞芳.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
[5]李晓钟.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T2MD患者各30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