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范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1.99 KB
- 文档页数:3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给大学生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XX师范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对创新创业缺乏深入认知、就业心理调适不足等就业心理现状,分别从学生与学校角度提出了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竞争就业观,促进创新创业,成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认知;就业观念;创新创业;建议 [中国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68X(2021)05-0096-02解玉林一、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本次调查以XX师范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对象,从中抽取300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问卷星平台对2021届本科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收集需要的数据。
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类型、生源地等;第二部分主要从就业认知、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准备三个维度展开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发放300份,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回收电子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为98%。
二、XX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一)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停留在概念层在回答“对当前创新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这一问题中,56.46%的大学生表示对当前创新创业政策了解一般,18.03%的大学生学生表示不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政策,仅有1.36%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当前的创新创业政策。
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当前的创新创业政策不够了解,大学生不了解创业融资的步骤,不知道怎么贷款,也不清楚哪些项目可以优惠,大多数学生对创业仅停留在概念层,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调查问题与分析毕业生就业是现在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解、掌握大学生就业心理,帮助、指导大学生的就业,最近,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初步提出具体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湖南交通职院物流管理学院部分学生2、调查时间:2011-3-63、调查方法:根据大学生就业所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设计专项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大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选择回答问卷。
经过统计整理,对调查问卷选择完整的53份,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内容调查问卷共有20题,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及了解,包括:对自己的自信、就业需求、就业期的心理倾向的了解,自我良好心理状态对就业的作用等要点。
2、大学生对就业有关环节及相关因素的认识,包括:如何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业前初步掌握一些“职场”技巧、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单位用人着重考察的环节等。
3、大学生对就业可能遇到挫折的心理准备情况,包括:对将要碰到的挫折有足够的认识,可能直接导致自己求职失败的原因,给自己定的“职业探索期”时间,碰上“三无”流行病,即无责任、无气力、无感动时如何调整等。
4、大学生对就业前的心理辅导及社会关注的要求及建议,包括:目前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应从如下哪方面改善和提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讲座什么内容感兴趣,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的态度,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形式,对本次现场心理辅导讲座的评价等。
三、调查问卷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家庭生活地域()A.大城市B.中小城市C.农村D.城镇3、您所学的专业()A.经济管理类B.艺术设计类C.生物工程类D.其他4、您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吗?()A.满意B.一般C.不满意5、您认为本专业是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吗?()A.是B.不是C.不清楚6、您进入毕业时期的首选去向()A.考研B.就业C.出国D.创业E.其他7、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A.待遇薪水B.企业文化与福利C.个人兴趣爱好D.就业地区E.发展前景F.其他8、您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吗?()A.非常了解B.基本了解C.不了解9、预计在择业过程中您将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A.专业不对口或者专业面太窄B.缺乏关系难以找工作C.缺乏社会经验及能力D.性别歧视E.其他10、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多选]A. 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B. 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C. 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D. 就业信息机制不完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F. 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E. 其它11、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A.学习成绩B. 专业技能C. 实习经历D. 其它12、请您对自身能力做自我评价,以下您最欠缺什么?(限选3项)A.专业知识和技能B. 社会活动能力C. 竞争能力D. 团队精神E. 创新精神13、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 [多选题]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C.求职心理辅导D. 职业规划辅导 F. 专业出路E. 其它14、您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吗?()A.是B.不是15、您对自己的就业需求有所了解吗?()A.了解B.一般般C.不了解16、您认为有必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吗?()A.有必要B.没必要17、您认为有没有必要寻求就业心理辅导?()A.有必要B.没必要18、您对就业将要面临的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吗?()A.做好了充分准备B.没有19、给自己定的职业探索期时间?()A.一年以内B.两年C.不知道D.两年以上20、对择业、就业心理应从哪几方面改善和提高?()A.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B.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C.其他四、调查情况分析1、学生面对就业的态度有喜有忧喜的是大学生明确知道“自信”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自信”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92%,对“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就业的关键”,选择肯定态度的占90%。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心理健康调查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然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就业机会少、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导致他们产生了就业焦虑情绪。
就业焦虑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就业意愿、就业压力来源、就业焦虑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客观的调查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有超过70%的学生表示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
2. 就业压力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期望、社会竞争、自身能力等方面。
其中,家庭期望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之一。
3. 就业焦虑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焦虑,其中有近20%的学生表示就业焦虑程度较重。
四、就业焦虑原因分析1. 就业市场不确定性: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不稳定,就业市场波动较大,大学生很难预测未来的就业情况,这种不确定性会增加他们的就业焦虑。
2. 就业观念不合理: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有着片面的认识和过高的期望,认为只有进入名企才算是成功,这种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也会导致他们的就业焦虑。
3. 自身能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经验,这种自身能力不足也是导致就业焦虑的原因之一。
五、心理健康调查分析1. 就业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就业焦虑会导致大学生情绪低落、自卑感增强、焦虑情绪加重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师范生心理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师范生心理压力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师范生心理压力的特点、影响因素、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揭示了心理压力对师范生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普遍存在着较高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
建议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师范生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应对心理压力,以保障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师范生心理压力的现状需要得到重视和改善,为其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保障,以确保其未来教育工作的质量和稳定性。
.【关键词】师范生心理压力,调查研究,特点,影响因素,表现,应对策略,影响,现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师范生心理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这是因为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学生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师范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了解和探究师范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原因和影响,对于提高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有一些关于师范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和分析,但多数研究着眼于职业发展、实习、教学技能等方面,对师范生心理压力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师范生心理压力的现状、特点以及应对策略,为师范生和教育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促进师范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师范生心理压力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探讨其特点、影响因素、表现、应对策略以及对个体的影响。
通过对师范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旨在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支持,帮助师范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教育实习的压力,提高其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
研究还旨在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推动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有效改善师范生心理压力问题,为教育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师范生心理压力的特点1. 学习压力:作为师范生,他们需要完成大量的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较大。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就业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就业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现状与问题,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 方法与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50份,有效回收率达93.75%。
调查对象为本市13所大学的在读大四学生。
3. 就业压力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调研结果显示,有78%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或者缺乏信心。
其中,约55%的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这使得他们感到就业前景黯淡。
4. 心理健康问题分析4.1 学业压力导致焦虑情绪在调查中,近60%的大学生表示曾经或经常感到学业压力非常大。
其中,约有45%的学生表现出焦虑的情绪信号,这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2 自我价值感缺失引发自卑情绪大约有30%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自卑情绪。
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竞争压力使得他们缺乏自信,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4.3 就业焦虑影响睡眠质量超过5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会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情绪对他们的睡眠产生了不良影响。
调研数据显示,约有40%的大学生出现了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
5. 心理健康支持与建议5.1 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视待就业问题,明确就业并非唯一成功道路。
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能力培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2 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服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和支持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和指导。
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设,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5.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和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和心理问题。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是有助于了解他们的精神
和行为状态,并在必要时做出适当的干预,以期保护其正常心理发展
和行为表现。
基于此,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应
当充分考虑学生特征和学校实际情况。
一般来说,调查的内容包括学
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心理素质以及学习满意度;而调查的方法可以
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定性访谈、观察法或者组合调查等多重综合手段,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接下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从行为学或认知心
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找出不良心理特征,如焦虑、抑郁、斗争、困惑、恐惧等,并相应实施应对措施。
此外,还可以进行
个体心理健康的综合评估,以及对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整体分析,从而发现更大范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校界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和治疗措施。
总之,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工作,它不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且能够有效地
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发展。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调查概述高等师范学校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实践基地,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抽取了200名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参与。
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信息;2.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自尊、人际关系等方面;3.学生的课业状况:包括学习压力、学习成绩等方面。
调查结果学生基本情况首先是学生的基本情况部分,有关信息的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指标数据性别男:44.5%,女:55.5%年级大一:16%,大二:25%,大三:28%,大四:31%专业人文科学:40.5%,理工科学:59.5%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学生以女生和理工科生为主。
这也说明了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科专业偏重于理工科类。
心理健康状况接下来是心理健康状况的部分。
本次调查涵盖了焦虑、抑郁、自尊和人际关系四个方面,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指标平均分标准差焦虑20.83 6.28抑郁14.52 3.92自尊29.47 5.03人际关系33.95 4.8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普遍较低,而自尊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得分较高。
这表明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
课业状况最后是学生的课业状况部分。
本次调查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和学习成绩两个方面,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指标平均分标准差学习压力22.83 5.75学习成绩70.29 6.78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平均得分达到了22.83分;而学习成绩方面的得分则略低于80分,表现一般。
结论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女学生和理工科学生;2.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尤其是自尊感和人际关系方面;3.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整体表现一般。
师范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摘要:调查发现,当前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较好的把握,自我定位明确;职业选择上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更个性,更功利,强调以个人的存在、发展为出发点;有较强的能动性及强烈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愿望。
关键词:师范生就业心理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严峻,浙江省各地教师岗位逐趋饱和的态势下,师范生就业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相当显著的问题,其职业取向、就业方式和择业观念等,在当前严峻的态势下面临着一系列变化。
为了解当前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为学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对浙江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部分2008届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研究方法样本来自浙江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高年级师范本科生。
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316 份,其中有效问卷312份,有效回收率94.5%。
样本包括男生95人,女生217 人,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计算机技术等专业。
从毕业生就业认知、就业情感、就业意志(信念)、就业行为等四个维度设计问卷进行了调查。
二、结果及分析1.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总体比较正确。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41.67%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求职很困难”,49.68%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求职比较困难”,证明师范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已经有较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当前学校对于就业形势的教育及社会所传递的信息已得到充分的接受。
53.2%的同学对当前的形势有自己的比较较端正和正确的应对态度,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和有信心去应对,但也还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就业前景表示比较迷茫,信心不足,甚至有4.49%的同学表示“心灰意冷,毫无信心”。
2.对于就业影响与自我定位问题绝大部分同学认同学习成绩、专业背景在就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并把专业技能排在影响就业择业的因素中,仅次于综合能力的第二位的地位,充分认同专业技能的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同时,同学们还认为综合素质(38.77%)和专业技能(27.85%),尤其能力素质是成功就业、立足社会的关键。
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赵岩;王江洋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7(15)1
【摘要】目的调查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3所师范院校1012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
结果189.43%的师范院校大学生存在轻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其中31.13%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偏执、躯体化等因子上。
2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多于女生;存在年级差异,三年级学生多于一年级学生;存在专业差异,文科生多于理科生。
结论1师范院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
2受不同因素影响,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差异。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赵岩;王江洋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6
【相关文献】
1.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3.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豫北某师范院校为例
4.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5.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负性事件及求助行为趋势分析——基于江西省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著・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吴东红1姜敏敏1叶瑛2Stud y the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in norm al colle g e WU Don g hon g ,J I ANG M inm in ,YE Y in g .Zhe j ian g N orm al Universit y ,Jinhua 321004,China [Abstract]Ob j ective T o evaluate the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in norm al colle g e and anal y ze related risk factors.Methods B ystratified sam p lin g ,280under g raduates from Zhe j ian g N orm al Universit y w ere investi g ated w ith SC L 290.T he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 of the stu 2dents w as assessed ,which w as also com p ared w ith that of national g eneral p o p ulation and under g raduate p o p ulation.Lo g istic re g ression w as a pp lied to determ ine the effect of ex p lanator y variables on their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R esults T he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 of the students w as w ell in g eneral.T he p revalence rate of p s y cholo g ical p uzzles w as 7.12%.Stud y p ressure ,em otional failure ,p arent m arria g e ,fam il y incom e and classm ate relations becam e the im p 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ir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Conclusion T he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 of the stu 2dents in norm al colle g e should be re g arded and the com p rehensive m easures should be im p lem ented to im p rove their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K e y w ords]norm al colle g e students ;p s y cholo g ical health ;SC L 290[摘要]目的了解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师范实习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与建议摘要:调查表明,师范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和大学生常模;实习生间比较,文科类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高;父母离异者在焦虑因子上得分高;独生子女在偏执、恐怖因子上得分高。
师范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文科类、离异家庭、独生子女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关键词:师范实习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必修课程。
它是师范生即将踏入社会之前必须完成的作业,也是其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实习生处理问题及挫折的能力、水平,关系到实习工作的成败,甚至实习生未来的发展。
因此,研究和了解师范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必要。
一、师范实习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1师范实习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调查显示,师范实习生在各种因子上的得分普遍偏高。
对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师范实习生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除偏执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均达到了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说明师范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显著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有5个因子达到了极显著性的差异(P<0.01),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等4项的实习生分值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而偏执一项的分值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另外,强迫因子的分值也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
从分值上看,人际关系和强迫两项均分已超过2.0。
可见,师范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较差,特别是在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等项因子上较严重。
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
从阳性因子检出率分布情况看,总体上师范实习生的阳性因子检出率比较高,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方面得分较高,在偏执、恐怖等方面相对得分较低,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稍有不同。
说明师范实习生与在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不一样的,有其特殊性。
师范生就业心理准备状况调查分析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范生人数逐年增加。
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师范生在就业前需要进行心理准备,而对于师范生就业心理准备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配套服务,提高师范生就业能力和心理素质。
本文将从师范生就业心态、就业压力、就业预期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
一. 师范生就业心态1. 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就业方面,部分师范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认为就业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机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
这类人在就业时比较容易积极投入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能力,取得更多的道德信仰和生活满足感。
2. 消极抵触的心态相反,还存在一部分师范生表现出消极抵触的心态,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岗位非常固定,很难在职业道路上实现更高的深度和广度。
这类人在就业时非常保守,缺乏进取心,也缺乏稳定的就业信念,容易退缩和消极。
二. 师范生就业压力1. 就业压力来源师范生的就业压力来源主要包括就业途径、就业岗位、就业时间等多个方面。
应届生往往在面临就业时面临的就业途径有限,将就性和灵活性也较差;兼职、社招、应届生、国企、私企……就业岗位的选择也非常多,这也使很多师范生无所适从;最后就是就业时间,应届生更容易心急,更加追求早日成功,在就业时间点上承受不了太多的波动。
2. 就业压力程度据调查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师范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不稳定,这也包括焦虑症状、失眠症状、情绪障碍、心理压抑等。
这些情况会进一步影响到师范生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也会对个人长期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 师范生就业预期1. 就业预期就业预期是指个人对某种职业的期望和向往程度。
据调查显示,超过76%的师范生认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会与教育有关;43%的师范生认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需要依靠更多的创新和非常规工作内容;16.8%的师范生认为自己未来需要在跨行业的领域里进行探索。
2. 就业预期与就业实际情况的匹配度与此同时,普遍现象是师范生的就业预期与就业实际情况矛盾比较大。
大学生就业与心理情况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与心理情况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
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数据分析: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
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文法类占6.2%,经济类占9.2%,理工类占6.2%,艺术类占7.7%,,其它专业占50.8%。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生源地:本省农村的占xxx,本省城市的占xxx,外省农村的占xxx,外省城市的占xxx。
4.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
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以及根据问卷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内容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 就业难。
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其实根据调查,大学扩招是一个方面。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必然带来的是众多的高校毕业生。
根据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而20xx年更是创纪录的突破了600万大关。
在这样严峻的社会背景下,自然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只是唯一的因素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有无数家企业招不到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与企业期望的差距。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家太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导致我们的动手能力太差。
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结构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企业认为“培养人是学校的事,我要的是能用的人才”、“企业不是学校,没有培养人的社会义务”。
师范生就业心理准备状况调查分析当前,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教育事业中,成为了一名有着“师范生”称号的学生群体。
但是,对于这个群体的就业状况却是一个难题。
他们究竟有怎样的就业心理准备?如何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调查分析为了深入了解师范生的就业心理准备状况,我们在全国11所重点高校的师范专业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有300余名师范生参与。
1. 师范生对于未来就业的状况感到很紧张。
约81%的受访者认为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感到十分的迷茫。
2. 面对各个行业的竞争,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希望从事教育行业。
约7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未来的职业方向会选择教育行业,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对于薪水收入的问题,有33%的受访者认为师范生的薪水收入较低,很难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4. 师范生对于就业前景的关注度很高。
大约有68%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前景是选择教育专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问题分析师范生在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就业心理不成熟。
由于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对于就业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难以做到理性看待,因此也很难做好就业心理的准备。
2.对于岗位的定位不明确。
对于师范生来说,教育行业是最先考虑的职场,但是对于其中的岗位和方向并不明确,容易产生定位错误的问题。
3.面临着就业压力太大。
在大学期间,各位师范生经历了压力测试的洗礼,但是在步入职场后,这种压力则更为强烈,更为深入。
4.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发展不清楚。
师范生在教育专业上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上,却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师范生更好的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师范生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加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就业市场中的各类岗位和方向。
2.开设校外实习渠道,增加实际职场经验。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其中,约有58%的大学生表示在找工作前感到焦虑和压力较大,而在实际找工作过程中,42%的大学生感到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现自卑情绪。
此外,约有35%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感到困惑,不确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究竟适合从事哪个行业。
接下来,我们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焦虑。
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竞争压力密切相关。
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担心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者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薪资要求,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其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常出现自信心不足。
这是因为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要求存在认知差距,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自信,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工作。
此外,大学生的职业迷茫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清晰规划,不确定自己究竟适合从事哪个行业,这导致他们在找工作时盲目投递简历,缺乏明确的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大学生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就业只是人生道路中的一站,并不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应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
同时,要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定对未来的信心。
其次,大学生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只有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的需求。
可以通过参加实习、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积极寻求学长学姐或职业指导专家的帮助,获得职业建议和指导,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定位。
和谐校园视野下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关注在和谐校园视野下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了解学校内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能够为师范生营造出怎样的心理健康氛围。
首先,采集师范生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采取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探究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其次,采用结构式面谈的方式进一步分析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获取更加深入的信息。
最后,结合和汇总上述调查结果,用提出对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增进和谐校园氛围的目的。
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姓名:田畅学号:班级:生态班任课老师哈斯摘要: 了解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师范类大学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心理问题发生率为71.12%【1】。
学习压力、情感挫折、父母婚姻、家庭经济、同学关系等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师范类大学生; 心理健康;现状;对策引言:WHO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2】。
也有观点认为, 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标准的社会行为。
还有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和情感上与他人心理状况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状态。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面对的竞争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日益增大, 导致了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知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各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
而师范学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 即将从事教师事业,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正所谓“救人者当能自救”。
所以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1.健康的标准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
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许多人生的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3】。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2.1 学习兴趣小,缺乏动机。
迫于就业和父母的期望而选择了不喜欢的师范学校和专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缺乏学习兴趣, 只是把志向水平定位在能够毕业,找份好工作等,缺少向更高层次努力的内在驱动力,导致学习动机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