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水成灾
- 格式:pdf
- 大小:3.74 MB
- 文档页数:63
【导语】进⼊夏季,暴⾬天⽓不断,全国⼤⾯积降⾬还在继续。
为了⾃⼰和家⼈的安全,应将暴⾬天⽓注意事项及安全指南牢记⼼中。
暴⾬,是指降⽔强度很⼤的⾬,常在积⾬云中形成。
中国⽓象上规定,24⼩时降⽔量为50毫⽶以上的强降⾬称为“暴⾬”。
按其降⽔强度⼤⼩⼜分为三个等级,即24⼩时降⽔量为50-99.9毫⽶称“暴⾬”、100-249.9毫⽶之间为“⼤暴⾬”、250毫⽶以上称“特⼤暴⾬”。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暴⾬汛情⽔灾防范应对演讲稿【10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暴⾬汛情⽔灾防范应对演讲稿 ⼤家好! 暴⾬,是降⽔强度很⼤的⾬。
⾬势倾盆。
连续24⼩时降⾬量50毫⽶以上的降⽔。
中国⽓象上规定,24⼩时降⽔量为50毫⽶或以上的⾬称为“暴⾬”。
按其降⽔强度⼤⼩⼜分为三个等级,即24⼩时降⽔量为50~99.9毫⽶称“暴⾬”;100~250毫⽶以下为“⼤暴⾬”;250毫⽶以上称“特⼤暴⾬”。
暴⾬前的准备: ●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应及时转移。
●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
●检查电路、炉⽕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档上或置于⾼处。
●暂停⽥间劳动,户外⼈员应⽴即到地势⾼的地⽅或⼭洞暂避。
应急要点: ●预防居民住房发⽣⼩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放置挡⽔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坎,危旧房屋或在地洼地势住宅的⼈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
●关闭煤⽓阀和电源总开关。
●室外积⽔漫⼊室内时,应⽴即切断电源,防⽌积⽔带电伤⼈。
●⽴即停⽌⽥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
●在户外积⽔中⾏⾛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防⽌跌⼊窨井、地坑等。
●注意夜间的暴⾬提防旧房屋倒塌伤⼈。
●不要在下⼤⾬时骑⾃⾏车。
在积⽔中⾏⾛要注意观察。
防⽌跌⼊窨井或坑、洞中。
●驾驶员遇到路⾯或⽴交桥下积⽔过深时,应尽量绕⾏,避免强⾏通过。
●⾬天汽车在低洼处熄⽕,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处等待救援。
暴雨成灾原因有哪些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
那么暴雨成灾原因有哪些呢?能够产生洪涝灾害的暴雨被称为致洪暴雨,这是防灾减灾部门最为关心的。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影响,地理环境和地势位置等。
天气和气候因素是引发暴雨的直接原因
当暴雨发生以后,地理环境成为影响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江河分布等。
我国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既有高原和大山,也有平原、盆地和丘陵。
不同的地形对暴雨形成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
高原和山地由于其阻挡作用,常常会形成绕流和爬流等,易于引发暴雨。
气候变暖引发的暴雨与洪水频发的原因与防控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气候变暖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气候变暖不仅会导致温度上升,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极端天气事件,其中包括暴雨与洪水。
暴雨与洪水频发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与威胁。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暖引发暴雨与洪水频发的原因,并从防控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一、气候变暖导致暴雨与洪水频发的原因1.1 大气湿度增加气候变暖会导致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
温暖的气温会加速水的蒸发,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
当遇到冷空气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并形成云层,进而导致暴雨的发生。
1.2 暖海温与降水增加气候变暖导致海温升高,加剧了热量的蒸发,进一步提高了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湿润的空气从暖海上升,形成热带气旋与风暴,然后带来大量降水,导致暴雨与洪水频发。
1.3 冰川融化与雪融水增加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与雪融水增加,使得水源增加,进一步导致暴雨与洪水事件的发生。
融化的冰川和雪融水迅速汇聚成河流,但由于地表温度升高,土壤无法有效吸收水分,而大量的融水进一步加剧了洪水的危害。
二、暴雨与洪水频发的危害2.1 生命财产损失暴雨与洪水带来的突发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强大的水流可以摧毁建筑物、冲毁道路和桥梁,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农田洪涝灾害洪水会淹没农田,导致农作物受灾,大量农田被淹没,使农民的劳动成果付之一炬。
洪水还会冲走土壤中的肥力,使得土壤质量下降,对农业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2.3 生态系统失衡洪水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洪水突发时,大量淤泥、石块等物质会被冲刷入河流,导致河床淤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破坏,对水生物种群和鸟类栖息地造成影响。
三、暴雨与洪水频发的防控措施3.1 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加强气象监测,及早发现天气异常变化,提前预警暴雨与洪水。
利用现代化气象技术手段,提高预测准确性,并及时向群众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3.2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与日常维护,确保雨水排除顺畅。
洪水灾害的防避措施洪水是指因大雨、台风等天气现象导致河流水位上涨,溢出河堤,形成大范围泛滥的自然灾害。
由于洪水具有猛烈、突发、破坏性强等特点,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洪水的损害,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避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洪水灾害的防避措施。
1.建设防洪设施为了防止洪水泛滥,可以建设一些防洪设施,如堤坝、水闸等。
堤坝可以阻挡河水溢出,堵塞洪水的蔓延;水闸可以调节河流水位,减缓洪水的流速。
此外,还可以修建雨水蓄滞洪区,将洪水暂时存储,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2.加强河道疏浚与修复河道的疏浚与修复是预防洪水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清除淤泥和垃圾,增加河道的流量,减少水位上涨的可能性。
此外,需要修复破损的河堤和河岸,加固河道的防洪能力。
3.强化气象预警洪水灾害通常与大雨和台风等天气现象有关,因此,提前做好气象预警工作非常重要。
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准确地预报降雨情况和洪水可能发生的区域,提醒居民做好防范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洪水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可以通过媒体、互联网、宣传栏等途径,向公众普及洪水的原因、特点、防范措施等知识,教育大家如何正确应对洪水灾害。
5.制定应急预案在洪水灾害发生之前,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灾害应急行动和责任分工。
应急预案包括预警、紧急疏散、救援、供水、供电等各方面的应急措施,确保灾后救援和生活保障工作有序进行。
6.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洪水监测预警系统,及时监测河流水位、雨水情况等,提前预警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和范围,为防洪抢险提供重要的信息。
此外,还可以建立手机短信、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送洪水预警信息。
7.科技防洪手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加强洪水灾害的防范和避免。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河道水位,及时预警可能发生洪水的区域;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和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效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设备故障导致防洪措施失效。
形容洪涝灾害的成语摘要:1.洪涝灾害的定义和影响2.形容洪涝灾害的成语概述3.具体成语解释及例句1) 倾盆大雨2) 水深火热3) 汪洋大海4) 泽国千里5) 泛滥成灾6) 积涝成灾7) 暴雨成灾8) 洪水猛兽9) 泛滥成灾10) 河伯为患正文:洪涝灾害是指因降雨、融雪、冰雹等气象因素导致的水量超过某一地区排水能力,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对人类生活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的自然现象。
在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更形象地描绘洪涝灾害,我国古人创造了大量形容洪涝灾害的成语。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十个成语及其解释。
1.倾盆大雨:形容雨势非常大,像盆里的水倾倒一样。
例句:这场倾盆大雨下了整整一个小时,导致市区很多地方积水严重。
2.水深火热:形容生活处境极端艰难。
例句:在洪涝灾害中,灾民们面临着水深火热的困境,亟需救援。
3.汪洋大海:形容水面辽阔,无边无际。
例句:洪水过后,整个村庄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房屋和庄稼都被淹没。
4.泽国千里:形容洪水泛滥,大面积的土地被淹没。
例句:这场洪涝灾害使得整个泽国千里,数百万人受灾。
5.泛滥成灾:形容水灾严重,造成巨大损失。
例句:由于连日暴雨,河水泛滥成灾,周边村庄遭受严重损失。
6.积涝成灾:形容积水无法及时排除,导致灾害。
例句:由于排水系统不畅,市区积涝成灾,交通严重受阻。
7.暴雨成灾:形容因暴雨导致的水灾。
例句:这场暴雨持续了数小时,导致多地发生暴雨成灾,损失惨重。
8.洪水猛兽:形容洪水来势凶猛,如同猛兽一般。
例句:洪水猛兽般地涌进村庄,瞬间摧毁了数百座房屋。
9.河伯为患:形容河水泛滥,给人类带来灾难。
例句:河伯为患,使得两岸的居民生活陷入困境,救援工作刻不容缓。
通过这些成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洪涝灾害的严重性。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和飓风,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全球变暖,大气中的水蒸汽含量增加,导致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降水事件。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导致大量的水泥和沥青覆盖了土地表面,阻碍了地表径流的渗透和增加了径流的速度,从而增加了洪灾的风险。
3.河道的改变和疏浚不当:人为河道改变和不正确的疏浚措施可导致河流的水流速度增加,河道的水容量减少,进而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和规模。
4.森林砍伐和生态系统破坏:森林是自然界最重要的水源保持者之一,森林覆盖能够减少降雨的冲击和水流的速度,起到了控制洪水的作用。
然而,过度的森林砍伐和生态系统破坏破坏了森林的保护功能,导致了地表水递增速度的加快和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
5.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也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如果城市的排水系统无法有效排除大量的降雨,水就会积聚在城市地区,形成洪涝。
6.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质构造的不同和山区的地形是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山丘和山谷的地区更容易积聚水,形成洪涝灾害。
7.土地沉降:一些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发生了土地沉降现象。
土地沉降导致地表降低,容易受到洪水的侵袭。
总之,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河道的改变和疏浚不当、森林砍伐和生态系统破坏、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地质构造和地形以及土地沉降等。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和维护河道、加强森林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等。
2024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引言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水过多或水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地表水或地下水超过一定容限,使河道、湖泊、水库的水位超过库容,甚至漫溢、泛滥至洪水相对较大范围,造成城市、农田、生态环境等重大损失的自然灾害。
2024年,某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探讨2024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建议。
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是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气候不稳定性增加,导致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2024年洪涝灾害期间,该地区遭遇了持续强降雨,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密切相关。
2. 土地利用和规划失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规划也是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土地过度开发和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了地表透水性的下降,使得降雨无法迅速渗透进地下,从而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数量,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3. 水文因素水文因素也对洪涝灾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地区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导致水资源在洪涝灾害面前难以调节和控制。
2024年洪涝灾害中,该地区缺乏足够的防洪设施和水利工程,导致洪水无法得到及时排除,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
4. 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洪涝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湿地退化、森林破坏等行为导致了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保持能力减弱,进而增加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5. 预警和救援系统不完善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之一是预警和救援系统的不完善。
2024年洪涝灾害期间,该地区存在预警机制不健全、灾害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了灾害发生后救援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灾情的严重性。
6. 人为因素在洪涝灾害的形成中,人为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乱倒垃圾、随意排放废水等行为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使得地表积水增加,从而加剧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2024年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规划失误、水文因素、生态环境破坏、预警和救援系统不完善以及人为因素。
洪涝灾害的影响有哪些方面洪涝灾害的影响有哪些1.洪水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洪水一旦成灾,将对地区和国家的工业,农业,交通,邮电,商业,粮油物资,居民房屋财产等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经济发展。
(举个例子,2003年淮河大洪水淹了沿淮三省,直接经济损失达285亿,相当于非洲某些国家1年的GDP)2.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洪泛区内的居民住所、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遭到毁坏;暴雨洪水导致水土流失,使得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贫瘠,入河泥沙增加,湖泊萎缩失调,河流功能退化,不能正常排水泄水;洪水的淹没和冲击还会威胁到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等等。
3.对社会生活生产多方面造成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口死亡,灾民流离,瘟疫蔓延和流行等问题。
(对,洪水可能会带来瘟疫!如1954年,荆江分洪区分洪后,灾区每平方千米就有1350人死于各种流行疾病。
水灾发生后造成瘟疫的爆发和蔓延,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有可能超过水灾本身)4.内涝导致城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交通秩序瘫痪和农作物减产。
(我国城市内涝问题颇为严重,2008-2010年间,全国有62%的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
)5.对国家事务产生影响。
严重的洪水灾害发生,将会花费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乱和延误国民经济发展严重时甚至影响国际声誉(如2023年的巴基斯坦大洪水)遇到洪涝灾害应该如何自救?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同时尽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冲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住房屋门槛的缝隙,减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顶避水。
房屋不够坚固的,要自制木(竹)筏逃生,或是攀上大树避难。
离开房屋前,尽量带上一些食品和衣物。
5、如果不小心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者,首先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
暴雨和洪水的四字词语描写暴雨和洪水的四字词语包括:泛滥成灾、大雨倾盆、狂风暴雨、狂风怒号、风雨如磐等。
1、泛滥成灾【解释】: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
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解释】:在全国范围内洪水泛滥。
【近义词】多如牛毛、洪水横流【反义词】绝无仅有2、大雨倾盆【解释】: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出自】:唐·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近义词】狂风暴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如注【反义词】和风细雨、牛毛细雨3、狂风暴雨【解释】:指大风大雨。
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天气、处境等【近义词】风狂雨骤、雨霾风障、劈头盖脸、狂风怒号、狂风骤雨、大雨倾盆【反义词】风调雨顺、和风细雨、斜风细雨4、狂风怒号【解释】:怒:愤怒,发怒;号:号叫。
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出自】: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近义词】狂风暴雨、狂风骤雨【反义词】风平浪静5、风雨如磐【解释】:磐:大石头。
形容风雨极大。
【出自】: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近义词】狂风暴雨、暴风骤雨、风雨如晦。
2024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有哪些引言自然灾害在人类社会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洪水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灾害。
2024年,我国遭受了数次暴雨洪水的袭击,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2024年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旨在增强对这一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 天气异常2024年我国暴雨洪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天气异常。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这一年期间,暴雨频率较往年明显增加。
许多地区在短时间内降下大量雨水,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形成洪水。
这种天气异常使得暴雨洪水的威力更加强大。
2. 暴雨时段长与往年相比,2024年我国的暴雨洪水特点之一是暴雨时段的延长。
之前的洪水大多是在短时间内降下暴雨,而2024年暴雨的时间持续更长。
这导致洪水形成的时间更长,给救援和防范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3. 水位上涨迅速2024年我国暴雨洪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水位上涨的迅速性。
由于大量降雨,河流的水位短时间内迅速上涨,超过了河道的容纳能力,导致洪水形成。
这种迅速的水位上涨使得对洪水进行预测和应对变得更加困难。
4. 范围广泛2024年,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之一是范围广泛。
许多省份都受到了洪水的袭击,甚至有些地方同时发生了多起洪灾。
这种广泛的范围增加了救援和恢复工作的难度,也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
5. 影响深远2024年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还表现在其影响的深远性上。
洪水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量的农田被淹没,导致农作物减产,给农民的生计带来了重大打击。
6. 应对和救援措施面对2024年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和救援措施。
首先,加强了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向受灾地区发布预警信息,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意识。
其次,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转移受灾人员,提供帮助和救助。
同时,也加强了对洪水防范工作的投入,包括加固堤坝,清理河道等。
结论2024年我国暴雨洪水的特点主要包括天气异常、暴雨时段长、水位上涨迅速、范围广泛和影响深远等。
洪水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洪水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1、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
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
2、和有关历史资料对比,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口增长趋势相当一致。
不得不承认,我国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3、降水丰亏由天,调水理水由人。
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灾害,以及洪水灾害的大小,又离不开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的森林破坏是其重要原因。
4、人类犯下的最大错误是砍伐森林。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洪峰有不可替代的削减作用。
有洪水不一定有洪灾,而破坏了森林,小洪水也可以造成大洪灾。
森林的调洪作用主要表现在:森林林冠可以通过它巨大的叶面截滞暴雨里的一部分,可达10~30%;它的枯枝落叶层有储存雨水的功能;由于森林的存在,大大加强了地表的伏渗能力,大量的急速的地表径流变成了缓慢的地下径流;森林还可以改变土壤的地表结构,增强储存降水的能力;森林根系庞大,有固土作用,调节洪水注入江河的泥沙。
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特点及原因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特点及原因如下: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我国洪涝最严重地区?(多洪涝区)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湘赣地区)、淮河中下游、海河中下游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且季节分配很不均匀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1、降水量大(气候异常导致长时间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2、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水土流失严重。
3、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4、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湖泊调蓄洪水能力减小。
5、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雨季积水严重。
6、河岸开发,水面养殖,排水不畅。
暴雨洪涝灾害案例雨,听上去不可怕而且很常见,但是暴雨,特大暴雨呢?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一个暴雨洪涝自然灾害案例,来看看到底有多可怕!恩施州宣恩县“6·26”暴雨洪涝自然灾害案例分析一、灾情概况2013年6月26日0时一26日4时,受副高亚北抬影响,宣恩县境内普降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达到149.8毫米以上),部分乡镇受灾严重。
主要降水区域在恩施州宣恩县珠山、椒园、长潭河、万寨、椿木营等乡镇大部,其中县城严重积水,主城区积水超过80厘米,部分区域积水超过150厘米。
暴雨致使5个乡镇32500 人遭受暴雨灾害,紧急转移安置6520人;倒损农房222户659间,(倒塌农房27户75间,严重损房183户549问,一般损房12户35间);受灾农作物1200公顷,成灾480公顷,绝收350公顷;公路损毁25处12公里;供水管网损毁2000米;商铺损坏23间、水淹253间,仓库损毁12个、水淹32个,住房水淹3286间;损坏车辆213台;高压线路损毁2500米,导致城区部分片区停电。
居民及商户财产损失主要有百货、电器设备、药品、家具、车辆、通讯器材等。
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5754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65万元,市政设施损失700万元,个体工商户损失1600万元,行政单位办公用品损失350万元,车辆损失600万元,国省道损失1412.4万元,农村公路损失3800万元,通讯设施损失448万元,农村房屋损失1200万元,行政单位办公用房损失1800万元,电力设施损失200万元,地质灾害造成损失2000万元。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一)领导重视,闻灾快动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受灾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民政厅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专班前往宣恩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接到灾情报告后,州委、州政府第一时间安排州公安局、州消防支队官兵支援宣恩县抢险救灾工作,同时要求州民政局派出工作组前往灾区查灾核灾。
大雨受灾的诗句
1. “大雨倾盆灌满城,家园顿成泽国中。
”就像那洪水猛兽一般,摧垮了多少人的美好生活啊,就说隔壁的李叔家,房子都被泡了一半!
2. “暴雨连连灾祸生,街头巷尾水横行。
”这不就跟发了一场大水似的,整个城市都陷入了混乱,那街上的车都快漂起来了!
3. “大雨如注苦难言,农田尽毁心忧煎。
”这简直就是农民伯伯的噩梦啊,张大爷看着自己被毁的庄稼地,那一脸的无奈哟!
4. “狂雨肆虐家园破,无家可归何处躲。
”好比一场世界末日,人们四处寻找着可以安身的地方,王姐抱着孩子那焦急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5. “雨水泛滥成灾殃,道路受阻行不畅。
”这不就像路上设了无数道关卡,上班的人都被堵在了路上干着急,你说愁人不愁人!
6. “大雨不停心凉凉,期盼阳光扫阴霾。
”就如同处在黑暗中渴望光明一样,大家都在盼着雨赶紧停,阳光快快来!
7. “倾盆大雨害无穷,众人齐心渡难关。
”虽然这雨带来了这么多麻烦,但是大家一起努力,就不信渡不过这个难关,就像那句话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结论:大雨受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挺过难关。
市民看到整条街被洪水浸没的感慨句子
1、下了一夜的大雨,马路积水严重,汽车无法通过。
2、惨绝人寰暴雨更猛,狂风更紧,洪峰更狠,它冲向围堰和混凝土高墙的联结口,刚刚填堵起来的连结口上漏水了,两个碗口大的洞口,喷射着泥浆一般的黄水。
3、洪水散去,看到许多的马路失去了刚汉的形象,被冲断,扭曲着身体,像蛇一样蜷在水涡中。
4、在我们返回背最后一趟时,洪水已全部淹没了此条小道,在此危难关头,我们背起被救群众冲进被淹小道,洪水淹至我们腰间,一个个浪头打来,我们左摇右晃,稍有不慎就有被洪水卷走的危险。
5、大雨和洪水使道路、供电、部分通信中断,河道两侧大量农田冲毁,下游农田被泥沙淤埋,绝大部分庄稼淹死,不少学校、农户房屋垮塌,佃户营村圈门沟整个山庄被泥石流活刮走。
6、这一年的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
湖南湖北等地洪水横流,所到之处泛滥成灾,农田被淹,房屋被毁,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极大的损失,多少人无家可归。
洪水是怎么形成的洪水是怎么形成的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洪水是怎么形成的,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
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
但不得不承认,我国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洪水分类雨洪水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
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场次的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组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
小河的流域面积和河网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雨洪水可分为两大类,暴洪是突如其来的湍流,它沿着河流奔流,摧毁所有事物,暴洪具有致命的破坏力,另一种是缓慢上涨的大洪水山洪山区溪沟,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泥石流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连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融雪洪水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中高纬度地区内,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节因上下游封冻期的差异或解冻期差异,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溃坝洪水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槽成为立波向下游推进的现象。
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后突然溃决时,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体坍滑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剧上涨,当堵塞坝体被水流冲开时,在下游地区也形成这类洪水。
湖泊洪水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大风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
吞吐流湖泊,当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严重顶托时常产生湖泊水位剧涨,因盛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流,有时可达5~6m,如北美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暴雨的危害有哪些暴雨的危害有哪些1、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大雨、暴雨造成的水过多或过于集中引起的。
而特大暴雨还会引发山洪暴发、河流泛滥等。
洪涝灾害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而且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2、涝渍灾害:涝渍灾害包含涝和渍两部分,涝是雨后农田积水,超过农作物耐淹能力而形成,而渍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水状态,水排不出去,农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形成渍灾。
3、防护暴雨的措施:1、地势较洼的居民住宅区,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而采取“小包围”措施,可以在住宅区砌围墙,可在大门口放置挡水板,也可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把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免发生堵塞现象,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在底层居民家中,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距地面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
如果室外积水漫进屋内的话,就可以及时地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防止不慎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不要在河道里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如何预防暴雨天气1、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2、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
3、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居住人员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4、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5、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6、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
7、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8、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应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9、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
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暴雨天气应急预案为了确保营运车辆的.安全,保障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根据各个行业情况的特点,按照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安全生产的文件,特定高温、雷暴雨天气安全营运的应急预案。
洪水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汛情发生后,通讯宣传组及时将汛情报予防汛总指挥,并随时注意汛情及水位变化,以便领导小组做出准确判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洪水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欢迎学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洪水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长时间的暴雨、融化特别的冰雪以及风暴潮等一些自然因素导致河流、湖泊中的水量迅速增加,从而导致水位迅速地上涨形成洪水。
2、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增加,为了扩大耕地,乱砍滥伐、围湖造田。
3、人类对森林的大量砍伐,导致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能力变差,所以对洪峰的消减作用减小。
引起洪水是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
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
但是人为的因素的洪水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退耕还林,减少对森林的砍伐,从根源上避免因为人为原因引起的洪水。
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
又称大水。
洪水一词,在中国出自先秦《尚书·尧典》。
从那时起,四千多年中有过很多次水灾记载,欧洲最早的洪水记载也远在公元前1450年。
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关于洪水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
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灾害,以及洪水灾害的大小,又离不开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的森林破坏是其重要原因。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洪峰有不可替代的削减作用。
有洪水不一定有洪灾,而破坏了森林,小洪水也可以造成大洪灾。
洪水前有哪些异常征兆水灾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所造成的损失占各类灾害总损失之首。
但对于水灾的预报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尤其是长期和超长期的洪水预报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洪水发生前的征兆或迹象即洪水前兆难以认识和掌握。
事实上,和地震发生前具有前兆一样,洪水发生前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前兆。
这些前兆包括洪水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有关的现象。
今年入夏连续暴雨,七月长江上游特大洪峰,三
峡经历严峻考验,中下游洪水使湖北、湖南、江
西等许多地方遭淹,重庆的朝天门、滨江路一带
也是汪洋一片,洪水退后,灾区一片狼藉。
背景音乐雨的泪
7月19日20时,三峡水库迎来峰值69000立方米/秒的洪水,三峡大坝开启8个泄洪深孔和2个排漂孔泄洪。
7月19日14时,三峡大坝上游来水流量达到66500立方米/秒,这是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首次大规模洪峰。
7月19日下午,三峡大坝开启7个泄洪深孔和2个排漂孔泄洪。
7月19日在湖北宜昌拍摄的长江洪水。
航拍的江西省抚州市唱凯堤决口附近受灾乡村。
6月22日航拍的江西省抚州市唱凯堤决口附近受灾乡村。
航拍江西抚河流域灾情
6月22日航拍的江西省余江县受淹乡村。
目前,持续暴雨已经造成江西抚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引发严重洪涝灾害。
7月23
日,汉口龙王庙险段防洪墙外的观江平台已被江水淹没。
温家宝趟着一尺深的江水察看汛情。
忧心忡忡,温家宝在武昌江边的月亮湾险段察看汛情
7月19日,两江(左为长江、右为嘉陵江)交汇处洪峰通过重庆。
当日,重庆市启动全市一般暴雨洪灾Ⅳ级响应,以应对今年入汛以来长江、嘉陵江最大洪峰。
下午5时,长江寸滩站超警戒水位5.47米、超保证水位2.47米,达6年一遇。
两江(左为长江、右为嘉陵江)交汇处洪峰通过重
庆
7月19日,市民在重庆主城区朝天门观看不断上涨的长江水。
当日,重庆市今夏长江最大水位洪峰通过朝天门长江水域,市区低洼处的部分商铺被淹。
为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重庆海事局已下达长江、嘉陵江水域洪峰时段禁航令。
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抵达三峡,峰值为7万立方米/秒。
7月19日,重庆市今夏长江最大水位洪峰通过朝天门长江水域,重庆菜元坝小商品市场、竹木市场和水果交易市场被上涨的洪水淹没。
7月19日,重庆菜元坝小商品市场和竹木市场的经营户在洪水中抢搬遭水淹的物资。
消防、武警战士奋力涉水抢救遇
难群众。
重庆市民在朝天门码头观看洪峰通过重庆主城区。
重庆市民在朝天门码头观看洪峰通过重庆主城区。
没顶之灾
重庆洪水围城,朝天门被淹。
洪水前,朝天门一位老者雨中放飞风筝,气定神闲。
那时也下着雨,但朝天门码头是这样
洪水前,夜幕降临时的朝天门码头
洪峰临近,重庆磁器口龙隐门的牌坊已淹至“腰
部”。
洪水前4月的龙隐门
洪水前四月的磁器口
7月19日,重庆嘉陵江边的千年古镇磁器口被洪水围
困。
重庆洪水围城,洪水中的车与人
7月20日8时,三峡大坝以4万立方米/秒的流量泄洪。
迎来建成后的首次特大洪峰,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
7月20日上午,正在泄洪的泄洪坝段。
7月20日,三峡迎来建成后的首次特大洪峰,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
7月24日7时,嘉陵江洪峰经过阆中古城后,华光楼江堤水位下降。
当日4时30分许,嘉陵江洪峰顺利通过四川南充阆中古城,主城未受严重影响。
嘉陵江阆中沿江两岸转移的10余万群众目前已陆续回到家中,近50名遇险群众及漂移船只作业人员获救,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7月24日,嘉陵江特大洪峰通过阆中古城,古城滨江路被淹没。
7月24日7时,嘉陵江洪峰经过阆中古城,“阆苑号”游船脱险。
7月28日8时,流量为56000立方米/秒的洪峰抵达三峡大坝。
这是继7月20日7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过境后,三峡大坝今年迎来的第二次大洪峰考验。
7月28日三峡大坝今年迎来的第二次大洪峰考验
7月19日,重庆市南岸区滨江路的路灯几乎被洪水吞
没。
重庆水灾导致153万人受灾
洪水逐渐退去
重庆滨江路一带变成
了……
2010年7月21日,重庆主城洪水逐
渐退去,留下大量泥沙,环卫工人
在被水淹没的各个地段全力清淤。
/dispbbs.asp?boar
did=1&star=1&replyid=15670743&id=6
361643&skin=0&page=1
不见此车真面目,只缘车在泥水中
清除室内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