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
- 格式:ppt
- 大小:30.53 MB
- 文档页数:36
赵州桥全篇课文
茅以升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河北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
这座桥建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它气势宏伟,造型优美,结构奇特,远远看去,好像初露云端的一轮明月,又像挂在空中的一道雨后彩虹,十分美丽壮观。
中国四大古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在拱的样式上,李春采用了扁弧形,但如果在37米宽的河面上也采用半圆拱的话,拱顶将高达近20米,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十分不便。
李春创造性地改用平拱样式,把桥造成扁弧形,使石拱高度降到7.23米,拱高和跨度的比例大约是1∶5。
这样,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行人往来,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快,以及增加桥身强度和稳定性等优点。
泉州洛阳桥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沓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
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
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
中国四大古桥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
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形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
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
闻名于世的赵州桥
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拱券净跨37.37米,桥面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石拱桥。
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
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
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
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
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公元14世纪,法国在泰克河上建造过一座拱形桥,但已毁坏,赵州桥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赵州桥的介绍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
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还有一座小商桥)、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稳定且轻盈。
桥上有石栏板,雕刻着龙兽之状,且各种蛟龙、兽面等都是用石头一块一块雕刻而成,巧夺天工,细致精美,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同时,赵州桥展现了高超的桥梁技术,其敞肩拱技术的运用,是世界桥梁建造史上的首创,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匠心。
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桥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赵州桥以其坚韧的身姿,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此外,赵州桥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赵州桥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在历史文献中,赵州桥被多次记载和赞美,如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中就曾对赵州桥的建筑技艺大加赞赏。
总的来说,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它记录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
民的智慧和才能。
赵州桥的存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奥秘,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
赵州桥简介摘要:历经千年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它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本文主要从赵州桥的建造背景,使用功能,受力特性,建造技术及社会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了石拱桥的一些缺点及改进办法。
关键字:赵州桥敞肩式力学性能历史地位一、赵州桥的背景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波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年至公元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全长64.4m ,净跨37 02m ,弧矢7.05 m 。
弧半径27.7 m ,大弧拱的二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伏拱.两小拱的半径分别为2.3 m 和1.2m ,跨度分别为3.81m 和2.85m。
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
敞肩式的结构赵州桥建成距今已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7.6级地震时,这里也有4级以上地震,而赵州桥却完全没有被破坏。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屹立千年不倒。
赵州桥自重2800吨,但是是赵州桥的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高1.55米的桥台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
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人们脑海里,这是人类造桥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赵州桥的简要介绍(一)使用功能的介绍隋代大业年间,赵州号称“四通之域”,当时的赵州是华北的交通咽喉,横跨赵州的渡河便成了百舸争流的交通大动脉。
于是跨河大桥赵州桥,造桥大师李春率领能工巧匠,开始创造这个人类土木工程史上的壮举。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赵州桥》课文原文及赏析《赵州桥》课文原文: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由隋朝的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这座桥全长50.82米,宽9.6米,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桥身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一根钢筋,也没有一滴水泥,全靠石头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支撑,形成了坚固而美观的石拱。
赵州桥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单孔弧形大桥洞,跨度达到了37.02米,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大桥洞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节省了石料,显示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科学精神。
赵州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卓越的工艺,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赏析:《赵州桥》这篇课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小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一座伟大建筑——赵州桥。
课文首先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和历史背景,强调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
接着,课文详细描述了赵州桥的构造和特点。
通过具体的数字和生动的描绘,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赵州桥的规模和形状,以及其独特的单孔弧形大桥洞和小桥洞的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科学精神,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
最后,课文强调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但赵州桥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总的来说,《赵州桥》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和深入浅出的解析,让学生们对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赵州桥课文原文
《赵州桥》是唐代诗人秦系所作,原文如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秦系以诗写景,抒发内心情感。
诗中通过描绘赵州桥的景色,以及其周边的各种景物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首两句"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自然而然地让人想到一个隐居于北山的诗人,因为眼前美景而自怡悦,徜徉在白云朵朵的山中。
而接下来的两句就更能说明了这种感受,从放眼远望到目送雁归,秦系的情感随着飞鸟的翅膀飞翔在天际。
紧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心中愁绪的来源,也如是"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因为日暮西山而产生的愁思已成一种情感,而秋天的来临却使得诗人感到兴奋和愉悦。
这种对于时间流逝的情感,使得诗句中隐含着对于生命的感慨,人们不停地向前,时间不停地流逝,人生短暂而宝贵,这些心理都融入到了诗中。
最后两句为诗的收尾,由"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全篇的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只见诗人站在桥头,看着像沙漠里的村落掠过自己,他感慨人生百态,过客往来,忙碌而短暂,也许每个人都有像诗人这样望眼欲穿的时刻吧。
总之,《赵州桥》虽简短,但情感饱满,它描绘了一种美好的田园景象,又隐藏着作者对于人生、对于时光的感慨。
赵州桥更是唐代文化之一,现在仍是中国民间祭祀的项目之一,它与众多唐代的文学和文化遗产一道,共同记录了华夏文明的辉煌历史,也让人类自古到今的心境都更加地通透和深刻。
赵州桥的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沿革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相传隋炀帝在位时,他曾到赵州巡视,看到当地百姓无法渡河,河两岸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于是他下令建造一座跨河的桥梁,这就是赵州桥的由来。
当时桥梁的修建十分艰巨,需要极大的工程技术和人力物力,但最终还是在隋炀帝的命令下,由大批民工修筑出了这座横跨赵州河的石桥。
赵州桥采用石拱式结构,全长64.4米,宽9.3米,高12.3米,堪称一座奇特的桥梁工程。
赵州桥建成不仅解决了当时交通不便的问题,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繁荣,成为了古代交通和商贸的重要枢纽。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州桥逐渐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并被誉为“世界石拱桥之祖”。
二、文化价值赵州桥作为中国四大古石桥之一,其历史悠久、造型美丽的独特风采,使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价值。
首先,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设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一个典范。
其石拱桥结构设计独特,不仅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在世界桥梁史上也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次,赵州桥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承载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成为了古代文化的载体。
再次,赵州桥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的古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融汇古代文明的独特景观,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赵州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三、艺术价值赵州桥以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赵州桥的石拱式结构设计简洁而大方,完美地结合了造型美感与技术实用性,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
赵州桥在建筑结构、石雕图案、浮雕装饰等方面都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技术,其石雕栏杆上的飞燕、花卉、龙纹等图案,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审美品位和艺术造诣。
此外,赵州桥的周边环境,包括河水、柳树、村庄等,与桥梁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成为了一处艺术的享受之地。
关于赵州桥的资料1. 简介赵州桥,又称灵宝桥,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境内的湍河之上,是一座古老而著名的石拱桥。
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长的石拱桥之一,被誉为“世间石拱无赵州,赵州一拱甲天下”。
2. 建造和历史赵州桥建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赵州桥最初于隋炀帝时期(公元605年-618年)建造,但隋朝灭亡后,赵州桥几经修缮和重建。
唐玄宗时期(公元712年-756年)再度修复赵州桥,并赐予其“灵宝桥”的名字。
赵州桥经历了明、清两代的修建和保护,保存至今。
在历史上,赵州桥曾多次被改建、扩建和修复,但其基本形态至今仍然保持着唐代原貌。
3. 结构和特点赵州桥总长约237米,宽约9米。
整座桥由28座大小不等的石拱组成,形成了两个箍筒梁、四个眼梁、十四个孔洞以及平台。
赵州桥采用单孔跨径和需要的外推法建造,是一座典型的石拱桥。
赵州桥的拱石是由花岗岩制成,石头经过精心的雕刻和拼接,桥身十分坚固。
每个拱石都有着精美的浮雕装饰,包括神兽、花卉和乐器等。
这些浮雕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显示出了当时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
赵州桥的特点之一是桥面两侧石栏杆上的浮雕雕塑。
这些雕塑造型独特,栩栩如生,包括人物、动物和花卉等,展现了唐代艺术的风采。
4. 文化价值和影响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的珍贵遗产,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桥梁工艺的重要实物。
赵州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的标志,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赵州桥一睹其风采。
赵州桥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它经常出现在绘画、书法、音乐和电影等艺术作品中,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来源。
5. 参观信息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境内,交通便利。
游客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前往。
景区设有停车场和导览服务,方便游客参观。
赵州桥具有丰富的参观资源,游客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风采,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历史和技术。
赵州桥总结归纳赵州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著名古桥,位于河南省的辉县市赵州镇,其建造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
这座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卓越的工程技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赵州桥的总结和归纳,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历史和特点。
1. 建造历史:赵州桥建于隋朝时期,是当时皇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书记录,隋文帝杨坚下令修建赵州桥,用以连接南北两岸,便利交通。
经过长时间的施工和改造,赵州桥逐渐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2. 结构特点: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其独特之处在于桥面由连续的28个拱状石墩支撑。
这些石墩巧妙地分布在桥面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凹弧,支持整座桥梁。
桥的主拱和次拱结构设计独到,采用弧线结构使得桥梁更加坚固和稳定。
3. 工程技术成就:赵州桥的建造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卓越工程技术。
首先,桥梁的整个结构非常均衡,每个石墩都经过精心计算和布局,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此外,工匠们还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建筑技术,如石拱桥的建筑技巧和柳条榫卯结构等。
所有这些努力使赵州桥成为古代世界上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
4. 文化价值: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杰出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创新精神。
赵州桥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成为连接古代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5.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赵州桥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保护。
政府不仅加强了桥梁的维修保养工作,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赵州桥的历史和价值。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赵州桥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和研究,为后代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工程技术的结晶。
通过对赵州桥的总结和归纳,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历史悠久的令人惊叹的建筑。
它的存在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也是激励今人不断追求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创新的动力。
(以上内容是根据题目要求,按照合同的格式进行的撰写)。
石家庄赵州桥观赏行程旅游攻略石家庄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古代桥梁的典范”。
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木结构拱桥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在探索神奇的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旅程中,赵州桥无疑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
本文将为您提供石家庄赵州桥的观赏行程旅游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计划您的行程。
一、赵州桥简介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的赵县城中,修建于公元605年至616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桥长397.8米,高7.3米,宽9.6米,有七孔拱,造型精美,构造巧妙。
赵州桥的最大特点是全桥使用木材建造,整座桥梁没有使用一钉一铁,因此也被誉为“无钉桥”。
二、最佳观赏时间石家庄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适中,万物复苏,是观赏赵州桥的最佳时间之一。
此外,秋季的阳光温暖舒适,落叶飘飞,也是赏桥的好时光。
因此,建议游客选择春季(4月至5月)和秋季(9月至10月)来参观赵州桥。
三、行程安排1. 第一天:游览赵州桥抵达石家庄后,乘坐当地交通工具前往赵县。
到达赵县后,首先前往赵州桥景区,购买门票并进入景区。
您可以自由观赏桥梁的外观,并了解桥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第二天:深度游览第二天,参观赵县博物馆,馆内陈列了丰富的赵州桥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
了解桥梁的建造技术和当地历史文化,将使您对赵州桥更加了解。
3. 第三天:探索周边景点第三天,您可以前往赵州桥周边的景点,如赵县城隍庙、薛家村等。
这些地方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还能让您更加全面地了解这座古老的城市。
四、交通与住宿1. 交通:您可以选择乘坐飞机、火车或长途汽车到达石家庄。
到达石家庄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赵县,或者租用私家车前往赵州桥景区。
2. 住宿:在赵县和石家庄市中心周边都有多种选择的住宿设施,从高档酒店到经济型旅馆都有。
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住宿地点。
五、特色美食推荐在游览赵州桥的过程中,您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赵县的特色小吃有豆腐脑、东风糕、桃仁糕等。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原文《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关于赵州桥的故事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上,是一座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它的建造始于隋朝,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工艺,成为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赵州桥的建造背景在古代,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大国。
桥梁作为交通的要塞,是连接南北、东西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纽带。
在赵县,洨河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但河宽水急,给人们的通行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政府决定在此建造一座大桥,以方便百姓的出行。
经过多番挑选,最终选定了李春作为设计师和建造师。
二、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李春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的匠师,他在桥梁设计上独具匠心。
他参考了前人的经验和当地的地形地貌,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建造石拱桥的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他采用了当地的石料,并采用了独特的砌筑工艺。
整个施工过程精益求精,经过多年的努力,赵州桥终于建成。
三、赵州桥的特点和影响赵州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工艺著称于世。
它的主拱由28道拱圈组成,全长64.4米,跨度37.02米,拱高7.23米。
这样的设计使得赵州桥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新颖:赵州桥采用了敞肩式石拱桥设计,这种结构在当时非常新颖,不仅增加了桥的稳固性,还减少了桥身的自重,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2.施工独特:赵州桥的施工工艺非常独特,采用了纵向分节砌置法,这种施工方法不仅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还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此外,赵州桥的砌筑工艺也非常独特,采用了“护拱石”和“错缝法”,使得整个桥身更加牢固。
3.文化价值: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它凝聚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智,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同时,赵州桥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对世界桥梁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赵州桥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自建成以来,赵州桥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在古代,它曾是文人墨客们吟咏的对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