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土地证书效力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个人持有的五十年代《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法律效力问题个人持有的五十年代《土地房产所有证》,是依据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和1950年11月10日政务院第18次政务会议通过的《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第十七条“城市郊区土地改革完成后,对私有农业土地者发给土地所有证保障其土地所有权”之规定颁发。
1950年11月25日内务部《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明确,土地改革完成后,不论农民新分的土地及原有土地和房屋,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
土地证以户为单位填发,以表明此项土地房产为该户成员所共有。
据此,个人持有的五十年代《土地房产所有证》在当时是私有土地及房屋的法律凭证。
1956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十三条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
也就是说,个人不再拥有土地所有权。
1962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
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
196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再次明确:社员的宅基地,包括有建筑物和没有建筑物的空白宅基地,都归生产队集体所有。
但仍归各户长期使用,长期不变。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综上所述,《土地房产所有证》上注明的土地已全部转为集体所有,注明的房屋个人拥有所有权。
《国家土地管理局对天津市土地管理法关于坟地及公用房屋用地登记问题的请求的批复》(国土批[1996]90号)规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
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作用是什么国有土地使用证的主要用途是保护不动产产权的完整性、保证房产转让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效力、体现房地产的实际价值等。
国有土地使用证申请程序是申请人向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登记部门调查、审核、登记、颁发证书。
一、国有土地使用证和不动产证一样吗视频内容国有土地使用证和不动产证不一样。
不动产以不动产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登记。
不动产单元具有先进编码。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簿。
《国有土地使用证》是证明土地使用者使用国有土地的法律凭证,受法律保护。
办理对象主要是各类规划区内的,房改房和经济适用房。
城镇土地使用登记发证的范围包括城镇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和城镇其他用地,是房屋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后的,变更土地登记,发证对象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个人或企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二、什么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国有土地使用证重要吗土地使用证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土地使用证分为国有土地使用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
那什么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呢?国有土地使用证重要吗?一、什么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是证明土地使用者(单位或个人)使用国有土地的法律凭证,受法律保护。
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的范围包括城镇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和其他住房用地,它是房屋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后的变更土地登记,发证对象为拥有房屋所有权的住房产权人。
二、国有土地使用证的重要性《土地使用证》是非常重要的物权,不按合同办出《土地使用证》就是开发商违约和对业主“权力”的侵犯。
《国有土地使用证》不仅是住宅不动产的物权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1953年土地房产所有权证的效力1953年《土地房产所有证》效力问题浅析随着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实行,人们的物权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笔者在处理市国土资源局法律顾问事务中发现,我市很多农村群众仍持有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该《土地房产所有证》是否有效,能否以此作为土地房产的物权凭证,就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我国《物权法》第六条、第九条、第十条等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因此,只有按照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不动产物权登记,才能产生物权法律效力。
就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而言,只有按照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地登记,才能产生物权法律效力。
《广东省土地证书颁发办法》更是明确规定,土地证书是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合法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国家法律保护,除国家依法变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申领或换领土地证书,领证(换证)工作截止于1992年底,当事人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国外的,换证截止期限延长至1995年底。
逾期不办理领证(换证)手续又不申请暂缓办理的,原批准用地证件或土地证书作废,其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不受法律保护。
因此,具体到我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而言,只有按照上述规定申领或换领土地证书才能产生物权法律效力,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已失效,已不能作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定物权凭证。
那么,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是否就是“废纸一张”呢?笔者并不这么认为。
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从证据角度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权属来源证明效力的。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建国以来的农村土地政策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制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等一系列政策决议,通过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运动,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时期;第三个时期即新时期是通过中共中央发布的一系列一号文件等决议措施,使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分离,实行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时期。
1、1950-1952土地改革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许多属于民主革命范畴的问题尚未解决。
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
1950年6月28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并于6月30日由毛主席发布命令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1950年全国土地改革开始,土地改革的总体思想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从《土地改革法》公布到1953年春,除了中共中央决定不进行土地改革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约700万人)外,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已宣告完成。
在农村彻底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地主私有的土地制度,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2、由互助合作(1953年—1957年)土地改革,及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961年)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集体所有制过渡(1962年—1978年)。
1951 年9 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它不仅认同了互助组的做法,而且引导农民在一些比较巩固的互助组内试办初级社。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由常年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对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步骤、方针、原则作了系统的论述。
北海市人民政府、杨明武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其他行政行为【审理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5.20【案件字号】(2020)桂行终266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周善能叶坚陆海【审理法官】周善能叶坚陆海【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北海市人民政府;杨明武;潘沛钦【当事人】北海市人民政府杨明武潘沛钦【当事人-个人】杨明武潘沛钦【当事人-公司】北海市人民政府【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北海市人民政府;杨明武;潘沛钦【本院观点】涉案已被拆除房屋项下土地原属西油行村所有,虽然上世纪90年代西油行村进行了“村改居",但至2009年9月2日北海市政府发布〔2009〕40号《北海市人民政府收回国有土地公告》前,土地权属未发生转移。
【权责关键词】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合法行政赔偿拒绝履行(不履行)证明行政复议重复起诉维持原判改判行政不作为【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查,本院确认一审判决采信的证据合法有效。
据此,本院确认一审判决查明的事实。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涉案已被拆除房屋项下土地原属西油行村所有,虽然上世纪90年代西油行村进行了“村改居",但至2009年9月2日北海市政府发布〔2009〕40号《北海市人民政府收回国有土地公告》前,土地权属未发生转移。
无论该涉案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或者属国有土地,北海市政府为建设道路而使用涉案土地并拆除房屋,其结果都是导致了土地权属转移以及原房屋灭失,北海市政府依法应当对原权利人进行补偿。
潘沛春等人向北海市政府提出安置宅基地和赔偿被拆房屋损失的请求,并提供了1953年《土地房产所有临时证》以及1962年《北海市社员土地房产证》以证明他们对涉案房屋享有权利,北海市政府作为收回涉案土地的主体,有义务审查潘沛春等人的请求事项是否合法有据,并作出支持与否的决定。
There are many times when people are confused throughout their lives, and every time they are confused, theygrow up.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国有土地使用证有效期是几年国有土地使用证有效期是住宅70年,商业40年,工业50年。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使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出让土地使用权,这个是有年限的。
另一种是划拨土地使用权,这个是没有年限的。
般行政事业单位用地和历史用地,都是发的这种证。
一、国有土地使用证有效期是几年根据土地管理相关法律规定,最高年限:居住用地七十年;工业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物权法已明确:住宅期满后可以自动续期。
二、国有土地使用证有什么用《国有土地使用证》是证明土地使用者(单位或个人)使用国有土地的法律凭证,受法律保护。
《国有土地使用证》不仅是住宅不动产的物权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1、缺少《土地使用证》,不动产的“物权”不完整。
因为《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这说明房地产的“物权”包括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方面。
业主买的房地产包括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而现在开发商只把房屋所有权给了业主,而土地使用权没有交给业主。
2、缺少《土地使用证》,房地产的转让中涉及土地使用权的部分不发生法律效力。
《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
没有《国有土地使用证》,业主不拥有法律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
3、缺少《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地产价值严重缩水。
按照《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这一条规定使原本只有70年寿命的住宅,得到“自动”延长。
Don't put all the eggs in the same baske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土地使用权证的效力如何土地使用权证是有法律效力的。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
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土地使用证在中国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土地使用权证,是我们证明自己对土地具有使用权的最基本的方式,在进行办理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
那么,土地使用权证的效力如何呢?那么今天就带大家清楚地了解一下有关土地使用权证的知识,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拓展这方面内容之后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一、土地使用权证的效力如何土地使用权证是有法律效力的。
(一)土地使用证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二)相关的法律规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
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土地使用证在中国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3、中国的土地分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和国家所有土地,所以土地使用证也包括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三)土地使用证:1、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2、证内各项数据和编号,如单位名称、四至、土地数量、位置、土地变更等,必须与土地登记表相一致;3、土地使用证附图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底图或地籍图透绘获得。
随着面积和界线的变更,附图也应作相应改动;4、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市、县人民政府颁发,土地管理机关填写,发给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并由其保存。
(四)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内容:①土地使用者名称、地址、图号、地号、用途、批准使用期限、四至、填发机关签章、年、月、日。
②城镇土地使用中用地面积,其中建筑占地,共有使用权面积,其中分摊面积,土地等级;农村土地中土地总面积,其中地类面积;③备注、变更记事、附图以及证书的编号等。
五十年代土地房产. All Rights Reserved.所有证探究邢薇薇土地房产是农民的根本,而土地房产所有证则是农民合法拥有土地房产的依据,是有效地拥有土地房产的法律文书。
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上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
全会还将土地改革法草案提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讨论通过,并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发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年底,完成土地改革地区的农业人口共占全国农业人口数的90%以上。
1950年11月25日内务部《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明确,土地改革完成后,不论农民新分的土地还是原有土地和房屋,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
土地证以户为单位填发,以表明此项土地房产为该户成员所共有。
1951年2月 12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还作出了《关于土地房产所有证收费的决定》,规定凡在土地改革以后发给土地证时,应一律收取土地证费,甲类:水田及场院、宅基,每市亩收五市斤。
乙类:旱地,每市亩收二市斤半。
土地房产所有证的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则按公布的《契税暂行条例》办理领契完税手续。
50年代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在当时是私有土地及房屋的法律凭证,见证了新中国农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1),1952纸质黄色印刷而成,周边有黑框,线框中间为正文内容,标题为“土地房产所有证”,框右侧有编号和骑缝章,尺寸为长35.4厘米,朱印。
内容为:黄岗区贾寨乡柴郭村居民张海臣、张金保、张国保、张心保、刘遂枝、李遂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保证农民已得土地所有权”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之规定确定本户全家(本人)所有土地共计可耕地陆段贰拾伍亩叁分陆厘柒毫,非耕地贰段零亩陆分零厘壹毫,房产共计房屋三间,地基壹段零亩贰分玖厘捌毫,作为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与出租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特发此证。
The greatest gift we receive from nature is lif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原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的相关内容是什么土地使用权必须等到土地使用权证办下来才能确定拥有的,现时没有办下来的话,在法律上你还没拥有这幅土地的土地使用权。
如果拆迁的是你上面说的这块低的话,你目前没有土地使用证,那么土地补偿款只会给到现时拥有土地使用权证的人;你想得到土地补偿款,最好赶快去追回土地使用权证。
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足以说明土地的重要性,发现近年来在土地的使用权问题上发生很多的纠纷,这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分不开的发展与开发必然会征地,那么就会出现土地使用权的问题,那么原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的相关内容是怎样呢?看下文中的分析。
一、原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使用权必须等到土地使用权证办下来才能确定拥有的,现时没有办下来的话,在法律上你还没拥有这幅土地的土地使用权。
如果拆迁的是你上面说的这块低的话,你目前没有土地使用证,那么土地补偿款只会给到现时拥有土地使用权证的人;你想得到土地补偿款,最好赶快去追回土地使用权证。
二、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使用国家所有土地的权利。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非常广泛,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境外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符合依法使用中国国有土地条件的,都可以成为中国的国有土地使用者。
国有土地使用权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并不直接使用土地,而是由具体单位和个人来使用。
国有土地的收益权能一部分由土地使用者实现,一部分由国家通过收取土地使用税(费)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形式来实现。
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由于中国法律禁止土地买卖,国家土地所有权一般不能流转,因而国家对国有土地的处分权主要是对土地使用权而言,划拨、出让或者确认、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权利,都可以理解为对土地的一种处分。
有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因此,国家土地所有权中的处分权有一部分也可以有限制的由土地使用者来行使。
湛江市坡头区900多亩土地长期荒置的调查作者:晓鲁来源:《时代中国》2009年第05期这是一片荒置十年之久的土地,这是一块有权属之争近30年的热土,这是广东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行文要求“抓紧研究处理”后八九年仍未解决的焦点田地:只见偌大一片土地上长满没膝的荒草,人工凌乱开挖的水塘、砂石填埋的土方等“半拉子工程”随处可见,呈现出一派弃置荒废破败的景象。
这就是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以下简称南油西部公司)于1995年开始兴建,至今尚未完工的“南海公园”。
面对如此情景,当地农民拿出已经泛黄的土地证,痛心疾首地说:“解放后,政府把这片土地分给我们农民,可如今,谁想占地就占,从不和农民商量,也不顾农民死活。
”湛江市坡头区麻斜街道所属的麻斜、麻新、南调3个村的12名村民代表告诉记者,这3个村共有29个自然村、1.5万村民,人均土地仅0.4亩。
若按全部人口40%为正式劳动力计算,被南油西部公司占用的930亩土地,就意味着近千名劳动力无地可种。
南油西部公司计划部负责同志则说:“这片土地自1981年划归我们公司后,已经投入4000万元,仍然不能使用。
我们多次向上级反映,由于市政府不作为,至今问题得不到解决。
当地农民和南油西部公司土地权属之争已有二三十年,为保护自己的土地,麻斜等3个村的农民一直在上访、抗争,他们从区政府到市政府,再到省府,直至北京的信访部门达110次之多。
据村民代表介绍,他们是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土地,当地政府部门为阻止农民越级上访,曾采用跟踪、扣留、拘押、判刑等手段。
为把农民代表骗回当地,政府官员每次都许诺:回去即解决问题。
可村民代表回去后再找政府部门,他们又推说:我们解决不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昔日种植在这片土地上的小树苗长成了大树,当年满头青丝的村民代表熬白了双鬓,甚至含恨命赴黄泉。
然而,这块土地却依然处于“悬置”、废弃之中。
难道这片土地真的难到无法确权的地步吗?那就让我们沿波讨源,从数十年来土地几度变迁谈起吧。
关于1950年土地房产所有权证是否有效的问题
关于1950年土地房产所有权证是否有效的问题
该土地房产所有证已无效!
原证书的颁发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并将原没收来的土地按人口分配给广大农民群众。
1950年11月25日的《内务部并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保障农民已得土地所有权,及土地改革法第30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的规定,凡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的地区均应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
作废依据:(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组建高级人民公社,1956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十三条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和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
此法律的出台也就是说原颁发的所有权证随之部分作废。
如果房产一直沿用至今,此证可作为原始凭证办理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二十一条:“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
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
”从此之后,土地房产所有权证作为土地农民个人所有的证明作用已经丧失。
关于对50 年代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进行土地确权登记的指导意见一、原50 年代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己自然失效个人持有的50 年代《土地房产所有证》,是依据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和1950 年政务院《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第十七条“ 城市郊区土地改革完成后,对私有农业土地者发给土地所有证保障其土地所有权”的规定,由当时的人民政府颁发的。
1950 年11月内务部《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明确规定,土地改革完成后,不论农民新分的土地及原有土地,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
土地证以户为单位填发,以表明此项土地房产为该户成员所共有。
因此,个人持有的50 年代《土地房产所有证》在当时是私有土地及房屋的法律凭证。
1956 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
1962 年9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
生产队所有的土地, 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
社员的房屋永远归社员所有。
1963 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各地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明确:社员的宅基地,包括有建筑物和没有建筑物的空白宅基地,都归生产队集体所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但仍归各户长期使用,长期不变。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综上,《土地房产所有证》上注明的土地已全部转为集体所有。
1985年3月起实施的《北京市农村建房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郊区农村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村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本办法公布实施前,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村民的各种私有的地照或土地证自然失效。
五十年代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是否有效?如何处理与此相关的土地权属争议?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当事人持五十年代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所有证》和《土地房产所有证》主张土地权利的案件。
处理此类案件,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上述证书的效力,并据此确认土地权利的归属,而要考虑到土地权利演变的情况。
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农村土地从私有到集体所有,城市土地从私有到国家所有。
因此,在五十年代土地公有化之前,有关人民政府发放了大量《土地所有证》和《土地房产所有证》。
土地公有化改造完成之后,原《土地所有证》和《土地房产所有证》关于土地所有的内容已经没有了法律依据,不能作为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凭证。
如属于农用地或者未利用地,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如属于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山,则其农用地使用权属于农户,其他农用地根据土地承包合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其他人不得以持有《土地所有证》和《土地房产所有证》主张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或者承包经营权;如属于建设用地,如果是持有《土地所有证》和《土地房产所有证》着一只使用至今的,应依法确认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如果持有《土地所有证》和《土地房产所有证》者并未一直使用,而由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他人使用的,其土地使用权应属于现使用者,持有《土地所有证》和《土地房产所有证》者主张土地使用权的,应当不予支持。
继受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取得主要是指继承人继承了宅基地上的房屋而取得的。
根据《继承法》规定,农村合法建造的房屋属于农民个人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可见,宅基地使用权也可因房屋的继承而取得。
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49条中也明确规定,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基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权利而享有的,但是通过继承而取得的宅基地则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一是继承人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这是最为常见的情况。
土地使用权证的效力如何土地使用权证,是我们证明自己对土地具有使用权的最基本的方式,在进行办理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
那么,土地使用权证的效力如何呢?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清楚地了解一下有关土地使用权证的知识,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拓展这方面内容之后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土地使用权证,是我们证明自己对土地具有使用权的最基本的方式,在进行办理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
那么,土地使用权证的效力如何呢?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清楚地了解一下有关土地使用权证的知识,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拓展这方面内容之后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一、土地使用权证的效力如何土地使用权证是有法律效力的。
(一)土地使用证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二)相关的法律规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
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土地使用证在中国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3、中国的土地分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和国家所有土地,所以土地使用证也包括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三)土地使用证:1、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2、证内各项数据和编号,如单位名称、四至、土地数量、位置、土地变更等,必须与土地登记表相一致;3、土地使用证附图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底图或地籍图透绘获得。
随着面积和界线的变更,附图也应作相应改动;4、国有土地使用证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监制,市、县人民政府颁发,土地管理机关填写,发给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并由其保存。
(四)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内容:①土地使用者名称、地址、图号、地号、用途、批准使用期限、四至、填发机关签章、年、月、日。
②城镇土地使用中用地面积,其中建筑占地,共有使用权面积,其中分摊面积,土地等级;农村土地中土地总面积,其中地类面积;③备注、变更记事、附图以及证书的编号等。
解读建国初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肖广德土地房产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土地房产所有证则是农民合法拥有土地房产的依据,也是有效的法律文书。
最近各地频现建国初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由人民政府颁发的农村第一代土地房产所有证,极具有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笔者也有幸收藏到了几张,现试举出自昌乐县的一张加以诠释。
新中国建立后,在新解放区约有三亿农民仍旧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
中国共产党为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基本任务,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于1950年6月30日颁布施行。
该法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措施,在其第30条中指出:“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同年冬起,在广大新解放区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11月10日通过的《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第17条又规定:“城市郊区土地改革完成后,对分得国有土地的农民,由市人民政府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保障农民对该项土地的使用权。
对私有农业土地者发给土地所有证,保障其土地所权……”随后,1950年11月25日内务部发布了《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对土地改革后土地房产证的填发作出了部署。
土地改革涉及到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四大行政区,党中央根据新解放区的情况不同,采取了分期分批进行的办法,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除少数民族区域暂缓外的全国性土地改革,到1952年冬,除台湾省和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使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分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其它大量生产资料及房产,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此时广大农民取得了土地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私有性质的,它彻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给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家有一块在农村的宅基地,我们拥有解放初期土改时政府颁发的宅基地土地证,是否意味着我家具有该宅基地的使用权?如果其他人或单位想要侵夺该宅基地,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我们的使用权?
答:你好,你说的情况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依据当时《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对土地改革中分到的宅基地都由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所有证。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私有的土地都已转为了集体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的规定,现在不存在私有的土地,当时原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所有证也自然失去了效力。
但是,如果该宗地上建有房屋,迄今未因法定的原因发生土地房屋权属的变化,现仍在由原农民继承使用的,该土地证可以作为确定土地使用权的权源依据。
建议你向当地的有关部门咨询,最好是能换领新的土地使用权证。
如果该块地确属是你们的宅基地,你当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唐天成与高州市南塘镇人民政府、高州市人民政府、萧良辉其他行政管理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复议【审理法院】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5.20【案件字号】(2020)粤09行终5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张国平欧卫慧封桢莉【审理法官】张国平欧卫慧封桢莉【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唐天成;高州市南塘镇人民政府;高州市人民政府;萧良辉【当事人】唐天成高州市南塘镇人民政府高州市人民政府萧良辉【当事人-个人】唐天成萧良辉【当事人-公司】高州市南塘镇人民政府高州市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莫小庆广东成就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莫小庆广东成就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莫小庆【代理律所】广东成就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唐天成;萧良辉【被告】高州市南塘镇人民政府;高州市人民政府【本院观点】根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实施的《广东省土地权属纠纷处理条例》及我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争议土地权属的确定应当根据权属争议各方当事人是否能够提供有关争议土地的权属凭证,以及反映长期管理使用事实等方面证据材料的情况,综合评判并予以认定。
虽然争议地为村中空闲地,不是林地,但争议地上种有树木,而南塘镇政府的确权依据主要是对争议地的使用事实,该使用事实主要包括对争议地上树木的管理收益事实,故南塘镇政府参照《广东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调解处理条例》的规定,作为认定萧良辉因享有树木管理使用方面的事实而享有争议地使用权的法。
【权责关键词】行政复议行政受理合法违法第三人书证合法性证据确凿证据不足行政复议缺席判决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听证【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查,本院对原审判决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根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实施的《广东省土地权属纠纷处理条例》及我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争议土地权属的确定应当根据权属争议各方当事人是否能够提供有关争议土地的权属凭证,以及反映长期管理使用事实等方面证据材料的情况,综合评判并予以认定。
梁振球与陈秀珍、高州市自然资源局土地行政管理(土地)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受理【审理法院】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7.03【案件字号】(2020)粤09行终83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叶滢张国平封桢莉【审理法官】叶滢张国平封桢莉【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梁振球;陈秀珍;高州市自然资源局【当事人】梁振球陈秀珍高州市自然资源局【当事人-个人】梁振球陈秀珍【当事人-公司】高州市自然资源局【代理律师/律所】黎远飞广东海日律师事务所;李锋广东普爱律师事务所;周红军广东诚挚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黎远飞广东海日律师事务所李锋广东普爱律师事务所周红军广东诚挚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黎远飞李锋周红军【代理律所】广东海日律师事务所广东普爱律师事务所广东诚挚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梁振球【被告】陈秀珍;高州市自然资源局【本院观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十条的规定,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定案依据。
【权责关键词】行政许可行政复议合法违法第三人原告诉讼主体资格证据不足行政复议维持原判改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查明的事实一致,对原审判决查明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十条的规定,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定案依据。
本案中,已有生效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粤行终714号行政判决认定,高府集用(2012)第X号《集体土地使用证》从高州县集建(92)字第X号《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项下的130平方米土地变更而来,生效判决同时确认高府集用(2012)第X号《集体土地使用证》项下的土地原为梁振球和陈秀珍等4人共有的祖屋地。
而上诉人梁振球也认可本案被诉的《建设用地批准书》所指向的土地来源于高州县集建(92)字第X号《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项下的130平方米土地。
•【农村】“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完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1951年土改发放“土地证”50年代的“土改”,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
以下内容,录自1951年中共风阳县委《姚湾乡颁发土地证的工作报告》,颇能反映当时民众的反应:“贫雇农听到发证都欢天喜地。
贫雇农许志邦说:‘土地证什么时候到手?我一辈子没见过大契,这下可有了宝贝了!’另一户贫雇农军属说:‘分了土地,县长盖了章,子孙万代不会磨牙吵嘴,永远传下去了!’佃中农因佃田改成自田,自耕自种,对发放土地证表示高兴。
佃中农杨荣家里种地主几辈子田,这次发证时说:‘领到土地证,佃田变自田,回去一定加油生产。
’自中农原田不动,对发证认为迟早没有关系,抱可有可无的无所谓态度。
自中农李中魁在发证中开会也不来,说:‘发证不是我们的事,开会你们去,我田中的麦子半半拉拉呢。
’富农因占有土地数量大,听说发证,也想“早点定规”。
富农万子邦说:‘以前人家盖房子盖到我门口也不敢说,现在界线分明,大家有产权就好。
’地主因土改中打得狠,害怕农民再换田、算旧帐。
地主范保文说:‘解放后三七分租,收到的也有限。
现在政府宽大,分给一份土地,发个证,劳动改造是应当的。
’“发证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会(地主不参加),举行发证仪式,宣传旧契作废。
土地证是合法的契约,在发土地房屋所有证的时候,群众情绪高昂。
世子坟村干部捧出土地证时,群众鼓掌达10分钟。
十里铺农民领证时主动向毛主席像鞠躬,贫农方桂文说:‘大红契到手,土地到家。
真翻了身!’“专门召集地主训话,宣布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土地改革完成地区改造管制地主的规定》,并当场宣布从县批准管制的不法地主,及怎样就要加强管制,怎样就可取消管制等规定,以后发给土地证。
一个地主回家后,向床上一躺,叹了一口气,死心塌气的说:‘就落这几亩!’”“1951年土地证”意味着农民对土地拥有所有权1951年土改颁发的“土地证”是什么性质?1950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发的《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第一条对此有所说明:“根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保障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及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颁发土地证的规定:凡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的地区,为切实保障土地改革后各阶层人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巩固与提高农民生产情绪,不论农民新分的土地及原有土地,均应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
1953年《土地房产所有证》效力问题浅析
随着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实行,人们的物权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笔者在处理市国土资源局法律顾问事务中发现,我市很多农村群众仍持有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该《土地房产所有证》是否有效,能否以此作为土地房产的物权凭证,就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我国《物权法》第六条、第九条、第十条等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因此,只有按照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不动产物权登记,才能产生物权法律效力。
就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而言,只有按照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规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地登记,才能产生物权法律效力。
《广东省土地证书颁发办法》更是明确规定,土地证书是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合法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国家法律保护,除国家依法变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申领或换领土地证书,领证(换证)工作截止于1992年底,当事人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国外的,换证截止期限延长至1995年底。
逾期不办理领证(换证)手续又不申请暂缓办理的,原批准用地证件或土地证书作废,其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不受法律保护。
因此,具体到我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而言,只有按照上述规定申领或换领土地证书才能产生物权法律效力,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已失效,已不能作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定物权凭证。
那么,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是否就是“废纸一张”呢?笔者并不这么认为。
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从证据角度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权属来源证明效力的。
但效力如何,应综合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历史沿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1949年-1953年土地改革阶段。
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第一章总纲第3条规定:“……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根据《共同纲领》,1950年6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30条规定:“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正是这一时期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权属凭证的表现。
二、1953年-1982年合作化及“四固定”阶段。
1953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要求在大量发展临时、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应有领导、有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个别试办发展到在全国农村普遍试办的阶段。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全国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进入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中心的阶段。
1954年宪法第8条第1款宣告:“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但宪法的一纸宣告挡不住社会主义改造的滚滚潮流,到1956年,全国农村已基本取消土地的农民所有制,建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1956年6月30日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2条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第13条第1
款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和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
”第16条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应该抽出一定数量的土地分配给社员种植蔬菜……社员原有的坟地和房屋地基不必入社……”其中,“分配给社员种植蔬菜”的土地就是后来的“自留地”。
从第16条的规定可知,社员对自留地只享有使用权,而不享有所有权。
196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第17条规定:“全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大队所有,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第43条规定:“社员的房屋,永远归社员所有。
社员有买卖或者租赁房屋的权利……”
据此,从农民个体经济向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变,导致农民从土地改革中获得的土地所有权大部分变成了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农民手中只剩下坟地和房屋地基的所有权以及房屋所有权。
相应的,土地改革后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上记载与土地相关的内容除坟地和房屋地基以外,都已失去效力。
196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各地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社员宅基地应当归生产队集体所有,社员只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到此,农民的宅基地所有权也丧失殆尽。
在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转变为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的进程中,土地登记基本被遗忘,1953年至1982年这段时间基本可以认为是中国没有土地登记的一段时期。
这一时期,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属凭证方面主要表现为用地协议、土地调整补偿协议、房屋购买协议、有权部门的批准文件等。
三、1982年至今土地登记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阶段。
1982年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的土地公有制,即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1988年宪法修正案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至此,1982年之后的中国土地登记制度便大致以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逐步展开。
这一时期,我国陆续发布了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1987年《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并历经几次修正、1995年《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6年《土地登记规则》、2007《物权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制度进行清理、规范和完善。
相应的,土地管理部门也从建国初期的内务部设地政司到1982年农业部设土地管理局到1986年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再到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土资源部,在不同时期,都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工作,土地登记成为了地籍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土地登记被长期认为是“地籍管理的核心”。
这一时期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属凭证方面主要表现为《宅基地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以及现在的《集体土地使用证》等
因此,在不同时期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属凭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因不同时期的法律法规的变更、废止而产生不同的法律效力。
前文已述,只有按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申领或换领土地证书才能产生物权法律效力,才受法律保护。
那么,在没有按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申领或换领土地证书的情况下,若发生土地权属争议,就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土地权属凭证的证明力来确定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来源,进而确定土地权属。
一般来说,时间在后的比时间在前的权属证明文件证明效力要高,即1953年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比解放前的“红地契”的证明效力高,合作化、“四固定”时期的权属证明文件比1953年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证明效力高等等。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听取证人证言,考察田亩造册、交粮纳税和土地使用、经营管理等历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才能更准确的确定土地权属来源,解决争议。
总而言之,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虽然已失效,已不能作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凭证,但在某种意义上,仍具有一定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据效力的。
虽然如此,
现仍持有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而没有依法申请土地登记并获颁土地证的农民群众,还是尽快依法申领土地证,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